痛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痛苦英语:Suffering),可能是一种不愉快厌恶体验,与个人对伤害或伤害威胁的感知有关。痛苦是构成情感现象负面效价(英语:Valence)的基本要素。痛苦的反面是快乐幸福等。

痛苦通常被归类为身体上的。它可能有各种程度的强度,从轻微到无法忍受。持续时间长度和发生频率的因素通常与强度因素相结合。受苦者或其他人对痛苦的态度可能有很大差异,这取决于它被认为是可以避免或不可避免、有用或无用、值得或不值得的。

苦在各种生物的生命中以多种方式发生,经常是戏剧性的。因此,人类活动的许多领域都与痛苦的某些方面有关。这些方面可能包括痛苦的性质、过程、起源和原因和意义、相关的个人、社会和文化行为、治疗、管理和使用。

痛苦与人类的意识有关,而且经常伴随着过去的经验。

造成痛苦的常见示例有:

痛苦是人类的基本体验。感受痛苦的深度是主观的,取决于个人,即个人的经历和态度。

字源

在汉语中,痛,是指肉体上的疼痛,而苦,则是来自于味觉上的感觉,将这两种感觉结合,就形成痛苦这个词。痛苦是一个概括性的形容语,肉体上产生的疼痛感受,可以称为痛苦,而心灵上的烦恼挣扎,也可以称为痛苦。

佛教对苦的主张

梵语:दुःख,罗马化:duḥkha;巴利语:dukkha),佛教术语,意义为痛苦、不安、不满足等。这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教导意义之一种,四圣谛之一。

梵文duḥkha,汉传佛教一般译为“苦”,或者“苦谛”(作为四圣谛之一而言),从梵文语义学上来说,是表示“不安的”、“心神不宁”的意思。可对应为现代描述的“痛苦”、“悲伤”、“焦虑”、“不满”、“沮丧”等感情。

,意思为苦难、不高兴或痛苦。心生不满是因心兜圈子,兜得无始无终,思想连续不断,想过去、想未来、想现在,因而有如是烦恼。思想被不满唤起,同时也与不满一模一样,经常重复的感到生活当中缺了什么,总是有些地方不太对、不太够,因此老是想要弥补缺陷、整顿现状,以便多得到一点安乐。持续奋斗和心事重重是很令人烦恼与痛苦的,人享乐时,害怕失去乐,而努力求取更多的乐,或试图把乐保住;人受苦时,想逃离苦;人又一直感到不满,而使一切的活动无不始终含有不满和痛苦的成分。

佛教认为,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当然有苦有乐,但使人难以忍受的是诸行无常。生、老、病是众生所必经的,“我”由五种物质与精神(五蕴)合组而成,只是短暂而偶然的产物,没有持久、常住、永恒的东西。佛陀的教化在于教人如何“离苦得”,他将苦谛作为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苦圣谛是说我们在三界六道轮转的时候,要观察在三界六道是有苦的,且里里外外都是苦。苦集圣谛要探讨的内容就是苦的来源是什么?苦集灭圣谛,则是观察苦的根源是从贪爱而来,所以要灭苦时,不是把苦直接灭掉,而是要把贪着灭掉之后,因为众生不再贪着于五阴,所以五阴就于未来世不再出生。苦集灭道圣谛就是灭苦的方法,要依着八正道的道理,来过所谓“中道”的生活,最后能够解脱生死流转。

苦在佛教中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分成三苦、八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