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书”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类书'''(汉语拼音:Leishu),中国古籍中辑录一种或多种门类资料,按照类别、韵目等方法编排的工具书。最早...”为内容创建页面)
 
 
(未显示1个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类书'''([[汉语拼音]]:Leishu),中国古籍中辑录一种或多种门类资料,按照类别、韵目等方法编排的[[工具书]]。最早的正规类书,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命[[王象]]等人编的《[[皇览]]》,分40余部。以后历代均有编纂,如[[南北朝]]时期梁徐勉等编的《华林遍略》700卷,[[北齐]][[祖珽]]等编的《修文殿御览》360卷,[[隋朝|隋]]至[[唐朝|唐]]代的[[虞世南]]在隋代任秘书郎时所编的《北堂书钞》173卷、[[欧阳询]]等编的《[[艺文类聚]]》100卷、[[张昌宗]]等编的《三教珠英》1,300卷、[[徐坚]]等编的《初字记》30卷、[[白居易]]编的《白氏经史事类六帖》30卷等。
+
  '''[[类]]书'''([[汉语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lèi shū</span>),([[汉语拼音]]:Leishu),中国古籍中辑录一种或多种门类资料,按照类别、韵目等方法编排的[[工具书]]。最早的正规类书,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命[[王象]]等人编的《[[皇览]]》,分40余部。以后历代均有编纂,如[[南北朝]]时期梁徐勉等编的《华林遍略》700卷,[[北齐]][[祖珽]]等编的《修文殿御览》360卷,[[隋朝|隋]]至[[唐朝|唐]]代的[[虞世南]]在隋代任秘书郎时所编的《北堂书钞》173卷、[[欧阳询]]等编的《[[艺文类聚]]》100卷、[[张昌宗]]等编的《三教珠英》1,300卷、[[徐坚]]等编的《初字记》30卷、[[白居易]]编的《白氏经史事类六帖》30卷等。
  
 
  [[宋朝|宋代]]类书编纂,取材广泛,数量与种类均盛于唐代。其中最著名的有[[李昉]]等编的《[[太平广记]]》500卷和《[[太平御览]]》1,000卷、[[王钦若]]等编的《册府元龟》1,000卷、[[王应麟]]编的《玉海》200卷。
 
  [[宋朝|宋代]]类书编纂,取材广泛,数量与种类均盛于唐代。其中最著名的有[[李昉]]等编的《[[太平广记]]》500卷和《[[太平御览]]》1,000卷、[[王钦若]]等编的《册府元龟》1,000卷、[[王应麟]]编的《玉海》200卷。
第9行: 第9行:
  
 
  类书原来编纂的目的,主要是备封建帝王及贵族子弟临事检索、熟习典故,或专供文人学士诗文写作、科举考试之用。它具有查寻事物的起源、查考典故的出处、查检诗词文句、查阅史料古籍及校勘考证古籍、佚文等多方面的功能。
 
  类书原来编纂的目的,主要是备封建帝王及贵族子弟临事检索、熟习典故,或专供文人学士诗文写作、科举考试之用。它具有查寻事物的起源、查考典故的出处、查检诗词文句、查阅史料古籍及校勘考证古籍、佚文等多方面的功能。
 +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L音词语]]
 +
[[Category:类]]
  
  
第22行: 第26行:
 
[[Category:图书编目学]]
 
[[Category:图书编目学]]
 
[[Category:目录学]]
 
[[Category:目录学]]
 +
 +
[[Category:文化]]
 +
[[Category:中国文化]]

2017年12月31日 (日) 17:14的最后版本

  汉语拼音lèi shū),(汉语拼音:Leishu),中国古籍中辑录一种或多种门类资料,按照类别、韵目等方法编排的工具书。最早的正规类书,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220)命王象等人编的《皇览》,分40余部。以后历代均有编纂,如南北朝时期梁徐勉等编的《华林遍略》700卷,北齐祖珽等编的《修文殿御览》360卷,代的虞世南在隋代任秘书郎时所编的《北堂书钞》173卷、欧阳询等编的《艺文类聚》100卷、张昌宗等编的《三教珠英》1,300卷、徐坚等编的《初字记》30卷、白居易编的《白氏经史事类六帖》30卷等。

  宋代类书编纂,取材广泛,数量与种类均盛于唐代。其中最著名的有李昉等编的《太平广记》500卷和《太平御览》1,000卷、王钦若等编的《册府元龟》1,000卷、王应麟编的《玉海》200卷。

  两代的类书,种类更为繁多,规模更为宏大,其中最著名的两部巨著是明成祖解缙姚广孝等编的《永乐大典》和清代陈梦雷主编、蒋廷锡等编校的《古今图书集成》。

  《永乐大典》共22,877卷,辑入图书七八千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共10,040卷,分6编、32典、6,109部,雍正四年(1726)以铜活字印刷,是中国现存体例最为完善的一部大型类书。

  类书原来编纂的目的,主要是备封建帝王及贵族子弟临事检索、熟习典故,或专供文人学士诗文写作、科举考试之用。它具有查寻事物的起源、查考典故的出处、查检诗词文句、查阅史料古籍及校勘考证古籍、佚文等多方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