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解剖学汉语拼音:Jiepou xue;英语:Anatomy),研究生物体形态结构以及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有“解剖”这个词,和希腊时代的anatomie一样,其含义均为用刀剖割以观察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解剖学分为动物解剖学植物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等。根据研究对象的大小又可分为大体解剖学显微解剖学

  解剖学是一门较古老的科学。早在史前时期,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如狩猎、屠宰畜类和战争负伤等,即已对动物人体的外形与内部构造有一定的认识,在石器时代的人居洞穴的壁上即留有很多粗浅的解剖图画。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即已有尸体防腐知识,几千年前留下来的木乃伊成为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财富。

  早在战国时代,中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关于胃、心、肺、脾、肾等内脏名称、大小和位置等的记载,仍为现代解剖学所沿用。8世纪《本草拾遗》中记载了鱼的侧线。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是中国也是世界上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杰出农书,其中“相畜法”与“相马五藏法”,由表及里,注意到家畜外部形态和内部脏器之间、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明代的《本草纲目》是一本举世闻名的本草著作,书中列出动物400多种,分列虫、鳞、介、禽、兽等,详细描述了各种动物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及内部解剖等,早于林奈的《自然系统》160年。

  在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被称为西欧的“医学之祖”)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家、动物学家)已进行过动物解剖,并著有书籍。

  西方最早的、较完整的解剖学论著当属C.盖伦的《医经》,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欧医学的权威巨著,书中有很多解剖学资料,对血液运行,神经分布,脑、心等内脏都已有较具体的记载,其资料主要来自动物解剖,错误较多。但由于当时在宗教统治的黑暗时代,禁止解剖人体,因此解剖学和医学以及其他科学一样,都受到了限制,未能发展。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各种科学都有了蓬勃的发展,解剖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达·芬奇的解剖学图谱,描绘精细正确,在现代也是罕见的。比利时解剖学家A.维萨里冒着受宗教迫害的危险,亲自从事人体解剖,著有《人体构造论》(1543)解剖学巨著,全书共七册,系统完善地记述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纠正了很多盖伦的错误论点,为医学的新发展开辟了道路。此后,W.哈维于17世纪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首先提出了心脏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他为生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开辟了道路,使生理学从解剖学中划分出去。

  自17世纪随着荷兰博物学家A.van 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解剖学进入了新的境界;意大利学者M.马尔皮基观察了动植物的细胞,从而创建了组织学;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M.J.施莱登和T.A.H.施万创立了细胞学,推动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发展;意大利神经解剖学家C.高尔基对神经系组织构造的仔细研究奠定了现代神经解剖学的基础;S.R.卡扎尔和尼斯尔的研究,更把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引向深入。

  19世纪以来,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大体解剖学的研究也达到了全盛时期。连恩格斯也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可见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进入21世纪,医学的发展又促进了解剖学研究的深入。随着胸外科、肝外科等各种内脏外科手术的开展,乃对器官内血管和管道等的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计算机X射线体层成像(CT)和超声断层成像的应用,也对断面解剖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血管缝合手术的提高,显微外科的开展,才有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建立。大体解剖学在不断地发展着,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物理学生物化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进行,更由于生物力学等边缘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解剖学等形态学的研究也有引向综合性学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