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外交
 
(未显示4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4行: 第4行:
 
[[文件:97389.jpg|right|thumb|280px|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滨海大道]]
 
[[文件:97389.jpg|right|thumb|280px|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滨海大道]]
  
  '''[[阿]]曼'''([[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ā màn</span>),([[英语]]:The Sultanate of Oman;[[阿拉伯语]]:سلطنة عُمان),简称'''阿曼''',中国古代称其为“祖法儿”。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位于西南亚,西北与[[阿联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西面毗邻[[沙特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的海岸南方和东方临[[阿拉伯海]],东北方抵[[阿曼湾]]。海岸线长1700千米。除东北部山地外,均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分两季,5月至10月为热季,气温高达4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为凉季,平均温度约为24℃。
+
  '''阿曼'''([[阿拉伯语]]:سلطنة عُمان)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位于西南亚,西北与[[阿联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西面毗邻[[沙特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的海岸南方和东方临[[阿拉伯海]],东北方抵[[阿曼湾]]。海岸线长1700千米。除东北部山地外,均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分两季,5月至10月为热季,气温高达4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为凉季,平均温度约为24℃。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公元七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624年,建立[[亚里巴王朝]],其势力曾扩张到[[东非]]部分海岸和[[桑给巴尔岛]]。十八世纪中叶,建立[[赛义德王朝]],定国名为“马斯喀特苏丹国”。1507年起,先后遭[[葡萄牙]]、[[波斯]]和[[英国]]的入侵与占领。1920年,阿曼被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1967年,统一为“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发动宫廷政变,废父登基,宣布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并沿用至今。1973年,英国军队撤出阿曼。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公元七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624年,建立[[亚里巴王朝]],其势力曾扩张到[[东非]]部分海岸和[[桑给巴尔岛]]。十八世纪中叶,建立[[赛义德王朝]],定国名为“马斯喀特苏丹国”。1507年起,先后遭[[葡萄牙]]、[[波斯]]和[[英国]]的入侵与占领。1920年,阿曼被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1967年,统一为“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发动宫廷政变,废父登基,宣布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并沿用至今。1973年,英国军队撤出阿曼。
第12行: 第12行:
 
*【国 名】 阿曼苏丹国(The Sultanate of Oman)
 
*【国 名】 阿曼苏丹国(The Sultanate of Oman)
 
*【面 积】 30.95万平方公里
 
*【面 积】 30.95万平方公里
*【人 口】 455.9万。其中阿曼人占54.9%。伊斯兰教为国教。85.9%人口为穆斯林,大多为伊巴德教派。
+
*【人 口】 462万(2019年)。其中阿曼人占57.5%。伊斯兰教为国教。85.9%人口为穆斯林,大多为伊巴德教派。
 
*【语 言】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语 言】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行政区划】 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个省(马斯喀特省、佐法尔省、穆桑达姆省、布莱米省、中北省、中南省、达希莱省、内地省、东南省、东北省、中部省),省下共设61个州。
 
*【行政区划】 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个省(马斯喀特省、佐法尔省、穆桑达姆省、布莱米省、中北省、中南省、达希莱省、内地省、东南省、东北省、中部省),省下共设61个州。
*【首 都】 [[马斯喀特]](Muscat),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人口138.2万。
+
*【首 都】 [[马斯喀特]](Muscat),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人口147.9万。
*【国家元首】 苏丹兼首相和外交、国防、财政大臣[[卡布斯·本·赛义德]](Qaboos Bin Said),1970年7月23日登基。
+
*【国家元首】 苏丹海赛姆·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Haitham Bin Tarik Al-Said),2020年1月11日即位。
 
*【国庆日】 11月18日(卡布斯苏丹生日)
 
*【国庆日】 11月18日(卡布斯苏丹生日)
  
第29行: 第29行:
 
== 行政区划 ==
 
== 行政区划 ==
  
  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个省(马斯喀特省、佐法尔省、穆桑达姆省、布莱米省、中北省、中南省、达希莱省、内地省、东南省、东北省、中部省),省下共设61个州。
+
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个省(马斯喀特省、佐法尔省、穆桑达姆省、布莱米省、中北省、中南省、达希莱省、内地省、东南省、东北省、中部省),省下共设61个州。
  
 
== 政治 ==
 
== 政治 ==
  
  君主制国家,禁止一切政党活动。由苏丹颁布法律、法令和批准缔结国际条约、协定。1996年12月,成立以卡布斯苏丹为首的9人国防委员会,负责审议有关保卫国家安全的事宜;要求王室委员会召开会议,确定国家统治者。2011年10月,阿曼修订《国家基本法》,规定如王室委员会在法定时间3日内未能就挑选苏丹(国王)达成一致,则由国防委员会在国家委员会主席、协商会议主席、最高法院两名年纪最长的副主席共同参与下,向王室委员会证明阿曼苏丹亲笔信中确立的继任者。
+
世袭君主制国家,禁止一切政党活动。由苏丹颁布法律、法令和批准缔结国际条约、协定。1996年12月,成立以卡布斯苏丹为首的9人国防委员会,负责审议有关保卫国家安全的事宜;要求王室委员会召开会议,确定国家统治者。2011年10月,阿曼修订《国家基本法》,规定如王室委员会在法定时间3日内未能就挑选苏丹(国王)达成一致,则由国防委员会在国家委员会主席、协商会议主席、最高法院两名年纪最长的副主席共同参与下,向王室委员会证明阿曼苏丹亲笔信中确立的继任者。
  
  2011年阿政局保持平稳。
+
2020年1月11日,卡布斯苏丹逝世,文化和遗产大臣海赛姆根据卡布斯遗诏继任苏丹并实现政权平稳过渡。
  
 
=== 议会 ===
 
=== 议会 ===
  
  议会称阿曼委员会(1997年正式成立),由国家委员会和协商会议组成,主要任务是召集两会联席会议,讨论苏丹提出的问题。国家委员会成立于1997年12月,负责审查有关法律、社会、经济等问题。协商会议成立于1991年11月,其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国家咨询委员会,主要功能是咨询和监督。2011年10月,卡布斯颁布法令修改《国家基本法》,重新界定国家委员会和协商会议的组成与权责,赋予协商会议法律、预算、条约和审计报告的修改、建议权,强化其对政府部门的质询和监督权,规定协商会议主席和副主席经直接选举产生。国家委员会与协商会议委员任期分别为4年和3年,可连任,但不得相互兼任。现任国家委员会主席叶海亚·本·马哈福兹·蒙泽里(Yahya Bin Mahfoudh Al Manthri),协商会议主席为哈立德·马瓦利(Khlid Mawali)。
+
议会称“阿曼委员会”,由国家委员会(相当于议会上院)和协商会议(相当于议会下院)组成,国家委员会和协商会议成员不得相互兼任。其中,国家委员会成立于1997年12月,主要负责审查国家法律、社会、经济等方面问题,共有委员75名,多为前政、军高官和各界知名人士,全由苏丹任命,任期4年,可连任。现任主席阿布杜勒·马利克·本·阿卜杜拉·哈利利(Abdul Malik Bin Abdullah Al Khalili),2020年8月就任。
 +
 
 +
协商会议成立于1991年11月,其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国家咨询委员会。2003年以前,协商会议成员只能由一定范围内的阿曼公民选举产生。自2003年起,协商会议实现普选,所有年满21岁的阿曼公民都可参加选举投票。2007年,卡布斯苏丹颁布谕令,进一步解除了对协商会议成员候选人资格的限制。2011年10月,卡布斯苏丹颁布修订后的《国家基本法》,赋予协商会议更大权力,包括对法律、预算、条约、审计报告等的修改权和建议权,以及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和质询权等。协商会议主席产生也由苏丹任命改为协商会议成员直选产生。目前,协商会议共有86名成员,代表阿曼的61个州,任期4年,可连任。现任主席哈立德·本·希拉勒·马瓦利(Khalid Bin Hilal Al Ma'awali),2011年10月当选并连任至今。
  
 
=== 宪法 ===
 
=== 宪法 ===
  
  1996年11月6日,卡布斯苏丹颁布诏书,公布了《国家基本法》(相当于宪法)。该法对国家体制、政治指导原则、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内阁及其成员的职责、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2011年10月18日,卡布斯颁布法令对《国家基本法》进行部分修订。
+
1996年11月6日,卡布斯苏丹颁布诏书,公布了《国家基本法》(相当于宪法)。该法对国家体制、政治指导原则、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内阁及其成员的职责、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2011年10月18日,卡布斯颁布法令对《国家基本法》进行部分修订。
  
 
=== 政府 ===
 
=== 政府 ===
  
  内阁是苏丹授权的国家最高执行机构,成员由苏丹任命。本届内阁于1997年组成,共有阁员31名,经过数次调整,现主要成员有:首相兼国防、外交、财政大臣由卡布斯苏丹本人担任,内阁事务副首相法赫德·本·马哈迈德·阿勒赛义德(Fahd Bin Mahmoud Al-Said)、遗产文化大臣海塞姆·本·塔列克·泰米尔·阿勒赛义德(Haitham Bin Tariq Taimmour Al-Said)、国防事务主管大臣穆罕默德·本·苏尔坦·布赛义迪(Mohammed Bin Sultan bin Hamoud Al-Busaidi)、内政大臣哈姆德·本·费萨尔·布赛义迪(Hamoud Bin Faisal Al-Busaidi)、外交事务主管大臣尤素福·本·阿拉维·本·阿卜杜拉(Yousef Bin Alawi Bin Abdullah)、石油和天然气大臣穆罕默德·本·哈马德·本·赛义夫·鲁姆希(Mohammed Bin Hamad Bin Saif Al-Romhi)、新闻大臣阿卜杜尼阿曼·本·麦苏鲁·本·赛义迪侯斯尼(Abdulmun'em bin Mansour bin Said Al-hasani)、工业和商业大臣阿里·本·马斯欧德·萨尼迪(Ali Bin Mas’oud Bin Ali Al Sunaidy )。
+
内阁是苏丹授权的国家最高执行机构,成员由苏丹任命。
 +
 
 +
2020年8月,阿曼内阁完成新苏丹继位后首次重大改组,共有成员26名,其中女性阁员3名,主要成员有:内阁事务副首相法赫德·本·马哈茂德·阿勒赛义德(Fahd Bin Mahmoud Al-Said),国防事务副首相谢哈卜·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Shihab Bin Tarik Al-Said),文化、体育和青年大臣齐亚赞·本·海赛姆·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Theyazan Bin Haitham Bin Tarik Al-Said),内政大臣哈穆德·本·费萨尔·布赛义迪(Hamoud Bin Faisal Al-Busaidi),外交大臣巴德尔·本·哈马德·布赛义迪(Badr Bin Hamad Al-Busaidi),能源和矿产大臣穆罕默德·本·哈马德·本·赛义夫·鲁姆希(Mohammed Bin Hamad Bin Saif Al-Rumhy),商业、工业和投资促进大臣盖斯·本·穆罕默德·尤素福(Qais Bin Mohammed Al-Yousef),新闻大臣阿卜杜拉·本·纳赛尔·哈拉绥(Abdullah Bin Nasser Al-Harrasi)。
  
 
=== 司法机构 ===
 
=== 司法机构 ===
  
  政府设司法、宗教基金和伊斯兰事务部,主管司法及宗教事务。全国设有47所法庭,在首都和一些州设上诉法院。1999年11月阿颁布司法法,成立独立的司法机构和司法最高委员会,卡布斯任主席,司法大臣为副主席。2003年2月,设立国家安全法院,希拉勒·本·哈马德·布赛义迪任院长。
+
政府设司法、宗教基金和伊斯兰事务部,主管司法及宗教事务。全国设有47所法庭,在首都和一些州设上诉法院。1999年11月阿颁布司法法,成立独立的司法机构和司法最高委员会,卡布斯任主席,司法大臣为副主席。2003年2月,设立国家安全法院,希拉勒·本·哈马德·布赛义迪任院长。
  
 
=== 重要人物 ===
 
=== 重要人物 ===
  
*'''[[卡布斯·本·赛义德]]''':阿曼苏丹兼首相和外交、国防、财政大臣。1940年11月18日生于阿曼南部佐法尔省省会萨拉拉,是阿曼赛义德王朝第14位君主。1961年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后在英国苏格兰步枪营任中尉并在德国服役,1964年返回阿曼。1970年7月23日,其父被迫逊位,卡布斯苏丹登基。
+
*'''海赛姆·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苏丹'''。1955年10月生于阿曼,前苏丹卡布斯堂弟。1986年—1994年任外交部政治事务次大臣,1994年—2002年任外交部秘书长,2002年—2020年1月任文化和遗产大臣。2020年1月11日继任苏丹。
*'''法赫德·本·马哈茂德·阿勒赛义德''':阿曼内阁事务副首相(相当于政府首脑)。1940年出生,系卡布斯苏丹的远房堂叔。1965年毕业于埃及开罗大学经济学专业,后赴法国学习政治学。1970年卡布斯苏丹登基后,任首任外交大臣,后历任文化、旅游、新闻大臣等职。1979年5月任负责法律事务的副首相。1994年1月至今任内阁事务副首相。经常代表卡布斯苏丹接见外宾和出国访问。
+
 
*'''艾斯阿德·本·塔里格·阿勒赛义德''':阿曼国际关系与合作事务副首相兼苏丹特别代表。1954年出生,卡布斯苏丹堂弟。1974年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1978年至1993年在阿曼军队服役,1994年进入政府部门,曾任最高规划委员会秘书长。2002年被任命为苏丹特别代表。2017年被任命为国际关系与合作事务副首相兼苏丹特别代表。
+
*'''法赫德·本·马哈茂德·阿勒赛义德''':内阁事务副首相。1940年出生,海赛姆苏丹的远房堂叔。1965年毕业于埃及开罗大学经济学专业,后赴法国学习政治学。1970年卡布斯苏丹执政后,任首任外交大臣,后历任文化、旅游和新闻等大臣。1979年5月任负责法律事务的副首相。1994年1月起任内阁事务副首相。曾于2005年9月访华。
 +
 
 +
*'''谢哈卜·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国防事务副首相。1956年出生,海赛姆苏丹胞弟。1990年—2004年任阿曼皇家海军司令,2004年—2020年3月任苏丹顾问兼科研委员会主席,2020年3月被任命为国防事务副首相。
  
 
== 经济 ==
 
== 经济 ==
  
  石油、天然气产业是阿曼的支柱产业,油气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工业以石油开采为主,近年来开始重视天然气工业。实行自由和开放的经济政策,利用石油收入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努力吸引外资,引进技术,鼓励私人投资。为逐步改变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实现财政收入来源多样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大力推动产业多元化、就业阿曼化和经济私有化,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私营资本的参与程度。农业不发达,粮食主要靠进口。渔业资源丰富,是阿曼传统产业,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可供出口,是阿曼非石油产品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
石油、天然气产业是阿曼的支柱产业,油气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工业以石油开采为主,近年来开始重视天然气工业。实行自由和开放的经济政策,利用石油收入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努力吸引外资,引进技术,鼓励私人投资。为逐步改变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实现财政收入来源多样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大力推动产业多元化、就业阿曼化和经济私有化,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私营资本的参与程度。农业不发达,粮食主要靠进口。渔业资源丰富,是阿曼传统产业,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可供出口,是阿曼非石油产品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2000年11月,阿曼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00年11月,阿曼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7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
*2020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719亿美元
+
**国内生产总值:763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5万美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万美元。
*进出口总额: 531亿美元
+
**进出口总额:416亿美元。
**进口额:304亿美元
+
**进口额:252亿美元
**出口额: 227亿美元
+
**出口额:164亿美元
*外汇储备: 205亿美元
+
**外汇储备:173亿美元(截至2020年8月)。
*注:数据来源为经济季评。
+
*''注:数据来源为《伦敦经济季评》''
  
 
=== 资源 ===
 
=== 资源 ===
  
  上世纪60年代始开采石油,2010年石油产量为0.44亿吨。目前,石油储量8亿吨,天然气储量0.98万亿立方米。此外,阿曼煤储量约3600万吨,金矿储量约1182万吨,铜储量约2000万吨,铬100万吨。还有银及优质石灰石等,水产资源丰富。
+
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采石油。截至目前,阿曼已探明石油储量约7亿吨(54亿桶),当年产量约0.49亿吨(3.44亿桶),日均产量约97.1万桶。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0.7万亿立方米,当年产量323亿立方米。除石油和天然气外,阿曼境内发现的矿产资源还有铜、金、银、铬、铁、锰、镁、煤、石灰石、大理石、石膏、磷酸盐、石英石、高岭土等。具体情况为:铜矿储量约1500万吨,铬矿储量约250万吨,铁矿储量约1.2亿吨,锰矿储量约150万吨,煤矿储量约1.22亿吨,石灰石储量约3亿吨,大理石储量约1.5亿吨,石膏储量约12亿吨等。
  
 
=== 工业 ===
 
=== 工业 ===
  
  工业以石油开采为主,近年来大力开发天然气项目, 油、气是阿的支柱产业。其他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工业项目主要为石油化工、炼铁、化肥等。除少数较大型企业如炼油厂、水泥厂、面粉厂等由政府参与投资经营外,其他均属私营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非金属矿产、木材加工、食品、纺织等生产。
+
以油气工业为主,其他工业起步较晚。工业项目主要为石油化工、炼铁、化肥、塑料、铸管等。除少数较大型企业如炼油厂、水泥厂、面粉厂等由政府投资经营外,其他均属私营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非金属矿产、木材加工、食品、纺织等生产。
  
 
=== 农业 ===
 
=== 农业 ===
  
  目前,阿农、牧、渔业在国民经济非石油产业中举足轻重,能满足国内47.6%的粮食和69%的动物饲料需求。但总体上农业不发达,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全国可耕地101,350公顷,已耕地61,500公顷,主要种植椰枣、柠檬、香蕉等水果和蔬菜。粮食作物以小麦、大麦、高梁为主,不能自给。渔业是阿曼的传统产业,自给有余。
+
农、牧、渔业在国民经济非石油产业中举足轻重,能满足国内47.6%的粮食和69%的动物饲料需求。但总体上农业不发达,全国可耕地约10万公顷,已耕地7.3万公顷,主要种植椰枣、柠檬、香蕉等水果和蔬菜。粮食作物以小麦、大麦、高粱为主,不能自给。渔业资源丰富,是传统产业,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可出口,是非石油产品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 交通运输 ===
 
=== 交通运输 ===
  
  无铁路,运输主要依靠公路。
+
运输主要依靠公路,铁路项目正在筹建。
  
  公路:共建有7407公里现代化沥青公路,24,000公里石子路,13,573公里土路。
+
公路:沥青公路总里程达35522公里,土路总里程达1222公里。
  
  水运:主要港口有海港卡布斯港、集装箱港萨拉拉港和赖苏特港及石油运输专用港法赫尔港。
+
水运:主要港口有马斯喀特卡布斯苏丹港、苏哈尔港、萨拉拉港、杜库姆港、哈萨卜港等。其中马斯喀特卡布斯苏丹港已不再承担货运任务,正逐渐转型为旅游港;苏哈尔港和萨拉拉港主要从事集装箱等货运业务;杜库姆港、哈萨卜港尚在建设中。此外,阿曼国家轮渡公司在穆桑达姆省(阿曼飞地)、马西拉岛(阿曼最大岛屿)与阿曼本土之间,开设有多条客运航线。
  
  空运:1981年5月成立的“阿曼航空公司”系公私合营企业,主要担负国内客货运输。阿曼与巴林共同投资的“海湾航空公司”经营国际航线。民用机场有首都西卜国际机场和萨拉拉机场,西卜机场主跑道长3585米。
+
空运:1981年5月成立的“阿曼航空公司”系公私合营企业,主要担负国内客货运输。近年来,阿曼航空公司不断拓展国际业务,已陆续开通马斯喀特至伦敦、吉隆坡、雅加达等地航线。2016年底,开通至广州直航航线。民用机场主要有马斯喀特国际机场、萨拉拉国际机场、苏哈尔机场等。
  
  输油管道:由内地油田至法赫尔港铺设有输油管道,总长279公里,不加压流量为72.5万桶/天。
+
输油管道:由内地油田至法赫尔港铺设有输油管道,总长279公里,不加压流量为72.5万桶/天。
  
 
=== 对外贸易 ===
 
=== 对外贸易 ===
  
  阿曼主要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约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75%,非石油类出口有铜、化工产品、鱼类、椰枣及水果、蔬菜等。主要出口到中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进口机械、运输工具、食品及工业制成品等,主要来自阿联酋、日本、英国、美国等。
+
主要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约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68%,非石油类出口有铜、化工产品、鱼类、椰枣及水果、蔬菜等。主要出口到阿联酋、沙特、印度、中国等国。进口机械、运输工具、食品及工业制成品等,主要来自阿联酋(转口)、中国、印度、美国等。。
  
 
=== 外国资本 ===
 
=== 外国资本 ===
  
  外资主要投向石油开采和金融业。英国和海湾国家是主要投资国。
+
外资主要投向石油开采和金融业。英国和海湾国家是主要投资国。
  
 
=== 人民生活 ===
 
=== 人民生活 ===
  
  国家实行免费医疗。居民平均寿命74.3岁。阿曼共有地区、州和地方级医院59家,卫生所127个,床位5000张。全国固定和移动电话交换量分别为27万线和270万台(2006-2007)。全国私人住房拥有率已达世界较高水平。
+
国家实行免费医疗。居民平均寿命76.6岁。阿曼共有医院70余所,卫生所203个;全国固定和移动电话分别为42.3万部和686.63万部。互联网用户26.95万户。全国私人住房拥有率已达世界较高水平。
  
 
== 军事 ==
 
== 军事 ==
  
  实行义务兵役制。卡布斯苏丹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兼任国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苏尔坦·布赛义迪为国防事务主管大臣。哈米斯·本·哈米德·卡勒巴尼中将任总参谋长。阿曼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在军事防御方面与该组织其它成员国相互协调。总兵力4.2万人。其中陆军2.5万人,海军4200人,空军5000人,皇家卫队6400人。
+
实行义务兵役制。卡布斯苏丹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兼任国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苏尔坦·布赛义迪为国防事务主管大臣。阿曼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在军事防御方面与该组织其他成员国相互协调。总兵力4.35万人。其中陆军2.5万人,海军4200人,空军4100人,苏丹卫队5500人,苏丹特种部队1000人,部落和民兵武装4400人。
  
 
== 文化教育 ==
 
== 文化教育 ==
第121行: 第127行:
 
[[文件:97388.jpg|right|thumb|280px|阿曼学生]]
 
[[文件:97388.jpg|right|thumb|280px|阿曼学生]]
  
  实行免费教育制。在全国开展扫盲和成人教育,有扫盲中心254个,成人教育中心192个,各类小、中学校1060所,在校学生56万人。卡布斯大学于1986年9月建成开学,是阿曼最高学府,设有7个学院,有学生1.2万余人。2003年阿曼政府批准的第一所私立大学苏哈尔大学建立,目前该校注册在校生1150名,教师62名。
+
实行免费教育制。在全国开展扫盲和成人教育,有各类学校1642所,在校生69万,有扫盲中心14个。卡布斯大学于1986年9月建成开学,是阿曼最高学府,在校生约1.5万人。
  
 
=== 新闻出版 ===
 
=== 新闻出版 ===
  
  全国现有报刊30余种,主要有:《阿曼报》,发行量约2万份;《观察家报》,发行量约1万份;《祖国报》,私营,阿拉伯文日报;《阿曼时报》,私营,英文周刊。
+
全国现有报刊30余种,主要有:《阿曼日报》,日发行量约4万份;《观察家报》,日发行量约2.2万份;《祖国报》,半官方背景,阿拉伯文日报;《阿曼论坛报》,私营,英文日报。
  
  阿曼通讯社,1986年5月成立,总社在马斯喀特,是官方新闻机构。
+
阿曼通讯社:官方新闻机构,1986年5月成立,总社在马斯喀特。
  
  阿曼广播电台,1970年始建于马斯喀特。1974年萨拉拉电台建成,现两台通过人造卫星并联广播。每天用阿拉伯语播音19.5小时,用英语播音15小时。1982年开始调频广播,日播12小时。1979年建成人造卫星地面接收站。
+
阿曼苏丹国广播电台:1970年始建于马斯喀特。1974年萨拉拉电台建成,后并入阿曼苏丹国广播电台。1979年建成人造卫星地面接收站。1982年开始调频广播,日播12小时。1998年起,该台阿拉伯语综合频道开始向阿曼所有地区24小时不间断播出。
  
  马斯喀特和萨拉拉两座电视台分别建于1974年和1975年,两台统一节目,每天播放17小时。
+
阿曼电视台:阿曼国营和最大规模电视台,成立于1974年,共有4个频道。
  
 
== 外交 ==
 
== 外交 ==
  
  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主张通过对话与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同美、英关系密切,同时开展多元化外交。至今,阿曼已同14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主张通过对话与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同美、英关系密切,同时开展多元化外交。至今,阿曼已同14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br>
 +
----
 +
<br>
  
<table style="width: 100%;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able-layout: fixed;">
+
'''亚洲国家'''
<tr style="vertical-align: top;">
+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F8F8FF;border: 2px solid #8DB6CD;padding: 5px 5px 5px 5px;">
+
'''亚洲国家'''(地区)
+
  
  [[阿富汗]]   [[阿联酋]]  [[阿曼]]     [[阿塞拜疆]]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  [[巴林]]  [[不丹]]    [[朝鲜]]    [[东帝汶]]  [[菲律宾]]  [[格鲁吉亚]]
+
<small>[[阿富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林]][[不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东帝汶]][[菲律宾]][[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大韩民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柬埔寨]],[[卡塔尔]],[[科威特]],[[老挝]],[[黎巴嫩]],[[马尔代夫]],[[马来西亚]],[[蒙古国]],[[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日本]],[[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泰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文莱]],[[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新加坡]],[[叙利亚]],[[也门]],[[伊拉克]],[[伊朗]],[[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亚]],[[约旦]],[[越南]],[[中国]]</small>
  
  [[哈萨克斯坦]] [[韩国]]   [[吉尔吉斯斯坦]] [[柬埔寨]]   [[卡塔尔]]   [[科威特]]   [[老挝]]  [[黎巴嫩]]   [[马尔代夫]]  [[马来西亚]] [[蒙古国|蒙古]]   [[孟加拉国]]
 
  
  [[缅甸]]    [[尼泊尔]]  [[日本]]     [[沙特阿拉伯]] [[斯里兰卡]]  [[塔吉克斯坦]] [[泰国]]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文莱]]   [[亚美尼亚]] [[乌兹别克斯坦]]
+
[[Category:国家]]
 +
[[Category:联合国会员国]]
  
  [[新加坡]]   [[叙利亚]]  [[也门]]     [[伊拉克]]   [[伊朗]]    [[以色列]]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约旦]]    [[越南]]   [[中国]]   [[塞浦路斯]]
+
[[Category:亚洲]]
 +
[[Category:亚洲国家]]
  
</div>
+
[[Category:中文词典]]
</table>
+
[[Category:中文字典]]
+
 
[[Category:A音词语]]
 
[[Category:A音词语]]
 
[[Category:阿]]
 
[[Category:阿]]
第164行: 第169行:
  
 
[[Category:阿曼]]
 
[[Category:阿曼]]
 
  
 
[[Category:政治]]
 
[[Category:政治]]

2023年12月15日 (五) 08:17的最后版本

阿曼苏丹国国旗
阿曼苏丹国国徽
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旗帜宫
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滨海大道

  阿曼阿拉伯语:سلطنة عُمان)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位于西南亚,西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西面毗邻沙特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的海岸南方和东方临阿拉伯海,东北方抵阿曼湾。海岸线长1700千米。除东北部山地外,均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分两季,5月至10月为热季,气温高达4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为凉季,平均温度约为24℃。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公元七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624年,建立亚里巴王朝,其势力曾扩张到东非部分海岸和桑给巴尔岛。十八世纪中叶,建立赛义德王朝,定国名为“马斯喀特苏丹国”。1507年起,先后遭葡萄牙波斯英国的入侵与占领。1920年,阿曼被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1967年,统一为“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发动宫廷政变,废父登基,宣布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并沿用至今。1973年,英国军队撤出阿曼。

基本国情

  • 【国 名】 阿曼苏丹国(The Sultanate of Oman)
  • 【面 积】 30.95万平方公里
  • 【人 口】 462万(2019年)。其中阿曼人占57.5%。伊斯兰教为国教。85.9%人口为穆斯林,大多为伊巴德教派。
  • 【语 言】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 【行政区划】 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个省(马斯喀特省、佐法尔省、穆桑达姆省、布莱米省、中北省、中南省、达希莱省、内地省、东南省、东北省、中部省),省下共设61个州。
  • 【首 都】 马斯喀特(Muscat),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人口147.9万。
  • 【国家元首】 苏丹海赛姆·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Haitham Bin Tarik Al-Said),2020年1月11日即位。
  • 【国庆日】 11月18日(卡布斯苏丹生日)

历史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经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07年葡萄牙入侵。1649年当地人推翻葡萄牙人统治,建立亚里巴王朝。1742年波斯人侵入。18世纪中叶,阿拉伯人赶走波斯人,建立了赛义德王朝,使其成为印度洋上最强的国家之一。1871年英国入侵阿曼,迫使阿曼接受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中叶,桑给巴尔等岛另立国家。20世纪初,山区部落起义,成立了阿曼伊斯兰教长国,并向马斯喀特进攻。1920年英国在马斯喀特同阿曼教长国签订了“西卜条约”,承认教长国独立,阿曼就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两部分。1957年7月加利布教长领导的反英起义失败。1967年前苏丹泰穆尔统一阿曼全境,建立了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1970年7月23日泰穆尔苏丹被佐法尔省省长领导的一批人推翻,拥戴其子、29岁的合法继承人卡布斯接管政权,同年8月9日宣布国名为阿曼苏丹国。从此,阿曼发生巨大变化。1973年英军撤出阿曼。

地理

  阿曼北、东、南三面环海,即濒临阿曼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1600千米。西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界,西部与沙特阿拉伯为邻,西南与也门相连,北部有一部分领土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分开,隔霍尔木兹海峡与伊朗相望。地扼波斯湾通往印度洋为热带沙漠气候。5~10月为热季,气温高达40℃以上;11~4月为凉季,气温约为10℃。年均降水量130毫米。全国划分为12个地区。

行政区划

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个省(马斯喀特省、佐法尔省、穆桑达姆省、布莱米省、中北省、中南省、达希莱省、内地省、东南省、东北省、中部省),省下共设61个州。

政治

世袭君主制国家,禁止一切政党活动。由苏丹颁布法律、法令和批准缔结国际条约、协定。1996年12月,成立以卡布斯苏丹为首的9人国防委员会,负责审议有关保卫国家安全的事宜;要求王室委员会召开会议,确定国家统治者。2011年10月,阿曼修订《国家基本法》,规定如王室委员会在法定时间3日内未能就挑选苏丹(国王)达成一致,则由国防委员会在国家委员会主席、协商会议主席、最高法院两名年纪最长的副主席共同参与下,向王室委员会证明阿曼苏丹亲笔信中确立的继任者。

2020年1月11日,卡布斯苏丹逝世,文化和遗产大臣海赛姆根据卡布斯遗诏继任苏丹并实现政权平稳过渡。

议会

议会称“阿曼委员会”,由国家委员会(相当于议会上院)和协商会议(相当于议会下院)组成,国家委员会和协商会议成员不得相互兼任。其中,国家委员会成立于1997年12月,主要负责审查国家法律、社会、经济等方面问题,共有委员75名,多为前政、军高官和各界知名人士,全由苏丹任命,任期4年,可连任。现任主席阿布杜勒·马利克·本·阿卜杜拉·哈利利(Abdul Malik Bin Abdullah Al Khalili),2020年8月就任。

协商会议成立于1991年11月,其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国家咨询委员会。2003年以前,协商会议成员只能由一定范围内的阿曼公民选举产生。自2003年起,协商会议实现普选,所有年满21岁的阿曼公民都可参加选举投票。2007年,卡布斯苏丹颁布谕令,进一步解除了对协商会议成员候选人资格的限制。2011年10月,卡布斯苏丹颁布修订后的《国家基本法》,赋予协商会议更大权力,包括对法律、预算、条约、审计报告等的修改权和建议权,以及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和质询权等。协商会议主席产生也由苏丹任命改为协商会议成员直选产生。目前,协商会议共有86名成员,代表阿曼的61个州,任期4年,可连任。现任主席哈立德·本·希拉勒·马瓦利(Khalid Bin Hilal Al Ma'awali),2011年10月当选并连任至今。

宪法

1996年11月6日,卡布斯苏丹颁布诏书,公布了《国家基本法》(相当于宪法)。该法对国家体制、政治指导原则、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内阁及其成员的职责、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2011年10月18日,卡布斯颁布法令对《国家基本法》进行部分修订。

政府

内阁是苏丹授权的国家最高执行机构,成员由苏丹任命。

2020年8月,阿曼内阁完成新苏丹继位后首次重大改组,共有成员26名,其中女性阁员3名,主要成员有:内阁事务副首相法赫德·本·马哈茂德·阿勒赛义德(Fahd Bin Mahmoud Al-Said),国防事务副首相谢哈卜·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Shihab Bin Tarik Al-Said),文化、体育和青年大臣齐亚赞·本·海赛姆·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Theyazan Bin Haitham Bin Tarik Al-Said),内政大臣哈穆德·本·费萨尔·布赛义迪(Hamoud Bin Faisal Al-Busaidi),外交大臣巴德尔·本·哈马德·布赛义迪(Badr Bin Hamad Al-Busaidi),能源和矿产大臣穆罕默德·本·哈马德·本·赛义夫·鲁姆希(Mohammed Bin Hamad Bin Saif Al-Rumhy),商业、工业和投资促进大臣盖斯·本·穆罕默德·尤素福(Qais Bin Mohammed Al-Yousef),新闻大臣阿卜杜拉·本·纳赛尔·哈拉绥(Abdullah Bin Nasser Al-Harrasi)。

司法机构

政府设司法、宗教基金和伊斯兰事务部,主管司法及宗教事务。全国设有47所法庭,在首都和一些州设上诉法院。1999年11月阿颁布司法法,成立独立的司法机构和司法最高委员会,卡布斯任主席,司法大臣为副主席。2003年2月,设立国家安全法院,希拉勒·本·哈马德·布赛义迪任院长。

重要人物

  • 海赛姆·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苏丹。1955年10月生于阿曼,前苏丹卡布斯堂弟。1986年—1994年任外交部政治事务次大臣,1994年—2002年任外交部秘书长,2002年—2020年1月任文化和遗产大臣。2020年1月11日继任苏丹。
  • 法赫德·本·马哈茂德·阿勒赛义德:内阁事务副首相。1940年出生,海赛姆苏丹的远房堂叔。1965年毕业于埃及开罗大学经济学专业,后赴法国学习政治学。1970年卡布斯苏丹执政后,任首任外交大臣,后历任文化、旅游和新闻等大臣。1979年5月任负责法律事务的副首相。1994年1月起任内阁事务副首相。曾于2005年9月访华。
  • 谢哈卜·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国防事务副首相。1956年出生,海赛姆苏丹胞弟。1990年—2004年任阿曼皇家海军司令,2004年—2020年3月任苏丹顾问兼科研委员会主席,2020年3月被任命为国防事务副首相。

经济

石油、天然气产业是阿曼的支柱产业,油气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工业以石油开采为主,近年来开始重视天然气工业。实行自由和开放的经济政策,利用石油收入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努力吸引外资,引进技术,鼓励私人投资。为逐步改变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实现财政收入来源多样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大力推动产业多元化、就业阿曼化和经济私有化,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私营资本的参与程度。农业不发达,粮食主要靠进口。渔业资源丰富,是阿曼传统产业,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可供出口,是阿曼非石油产品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2000年11月,阿曼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20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 国内生产总值:763亿美元。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2%。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万美元。
    • 进出口总额:416亿美元。
    • 进口额:252亿美元
    • 出口额:164亿美元
    • 外汇储备:173亿美元(截至2020年8月)。
  • 注:数据来源为《伦敦经济季评》

资源

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采石油。截至目前,阿曼已探明石油储量约7亿吨(54亿桶),当年产量约0.49亿吨(3.44亿桶),日均产量约97.1万桶。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0.7万亿立方米,当年产量323亿立方米。除石油和天然气外,阿曼境内发现的矿产资源还有铜、金、银、铬、铁、锰、镁、煤、石灰石、大理石、石膏、磷酸盐、石英石、高岭土等。具体情况为:铜矿储量约1500万吨,铬矿储量约250万吨,铁矿储量约1.2亿吨,锰矿储量约150万吨,煤矿储量约1.22亿吨,石灰石储量约3亿吨,大理石储量约1.5亿吨,石膏储量约12亿吨等。

工业

以油气工业为主,其他工业起步较晚。工业项目主要为石油化工、炼铁、化肥、塑料、铸管等。除少数较大型企业如炼油厂、水泥厂、面粉厂等由政府投资经营外,其他均属私营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非金属矿产、木材加工、食品、纺织等生产。

农业

农、牧、渔业在国民经济非石油产业中举足轻重,能满足国内47.6%的粮食和69%的动物饲料需求。但总体上农业不发达,全国可耕地约10万公顷,已耕地7.3万公顷,主要种植椰枣、柠檬、香蕉等水果和蔬菜。粮食作物以小麦、大麦、高粱为主,不能自给。渔业资源丰富,是传统产业,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可出口,是非石油产品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交通运输

运输主要依靠公路,铁路项目正在筹建。

公路:沥青公路总里程达35522公里,土路总里程达1222公里。

水运:主要港口有马斯喀特卡布斯苏丹港、苏哈尔港、萨拉拉港、杜库姆港、哈萨卜港等。其中马斯喀特卡布斯苏丹港已不再承担货运任务,正逐渐转型为旅游港;苏哈尔港和萨拉拉港主要从事集装箱等货运业务;杜库姆港、哈萨卜港尚在建设中。此外,阿曼国家轮渡公司在穆桑达姆省(阿曼飞地)、马西拉岛(阿曼最大岛屿)与阿曼本土之间,开设有多条客运航线。

空运:1981年5月成立的“阿曼航空公司”系公私合营企业,主要担负国内客货运输。近年来,阿曼航空公司不断拓展国际业务,已陆续开通马斯喀特至伦敦、吉隆坡、雅加达等地航线。2016年底,开通至广州直航航线。民用机场主要有马斯喀特国际机场、萨拉拉国际机场、苏哈尔机场等。

输油管道:由内地油田至法赫尔港铺设有输油管道,总长279公里,不加压流量为72.5万桶/天。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约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68%,非石油类出口有铜、化工产品、鱼类、椰枣及水果、蔬菜等。主要出口到阿联酋、沙特、印度、中国等国。进口机械、运输工具、食品及工业制成品等,主要来自阿联酋(转口)、中国、印度、美国等。。

外国资本

外资主要投向石油开采和金融业。英国和海湾国家是主要投资国。

人民生活

国家实行免费医疗。居民平均寿命76.6岁。阿曼共有医院70余所,卫生所203个;全国固定和移动电话分别为42.3万部和686.63万部。互联网用户26.95万户。全国私人住房拥有率已达世界较高水平。

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卡布斯苏丹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兼任国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苏尔坦·布赛义迪为国防事务主管大臣。阿曼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在军事防御方面与该组织其他成员国相互协调。总兵力4.35万人。其中陆军2.5万人,海军4200人,空军4100人,苏丹卫队5500人,苏丹特种部队1000人,部落和民兵武装4400人。

文化教育

教育

阿曼学生

实行免费教育制。在全国开展扫盲和成人教育,有各类学校1642所,在校生69万,有扫盲中心14个。卡布斯大学于1986年9月建成开学,是阿曼最高学府,在校生约1.5万人。

新闻出版

全国现有报刊30余种,主要有:《阿曼日报》,日发行量约4万份;《观察家报》,日发行量约2.2万份;《祖国报》,半官方背景,阿拉伯文日报;《阿曼论坛报》,私营,英文日报。

阿曼通讯社:官方新闻机构,1986年5月成立,总社在马斯喀特。

阿曼苏丹国广播电台:1970年始建于马斯喀特。1974年萨拉拉电台建成,后并入阿曼苏丹国广播电台。1979年建成人造卫星地面接收站。1982年开始调频广播,日播12小时。1998年起,该台阿拉伯语综合频道开始向阿曼所有地区24小时不间断播出。

阿曼电视台:阿曼国营和最大规模电视台,成立于1974年,共有4个频道。

外交

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主张通过对话与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同美、英关系密切,同时开展多元化外交。至今,阿曼已同14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亚洲国家

阿富汗阿联酋阿曼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林不丹北朝鲜东帝汶菲律宾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韩国吉尔吉斯斯坦柬埔寨卡塔尔科威特老挝黎巴嫩马尔代夫马来西亚蒙古国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日本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泰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文莱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新加坡叙利亚也门伊拉克伊朗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亚约旦越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