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05行: 第105行:
  
 
  [[濯水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2014年2月19日公布)
 
  [[濯水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2014年2月19日公布)
 +
 +
===民俗风情===
 +
 +
====戏曲舞蹈====
 +
 +
*'''傩戏''',也叫傩愿戏或傩堂戏。据有关史料记载,“傩戏”很早以前就在土家族地区流传。是在面具、歌、舞、道白等手段,装鬼扮神的戏剧元素基础上,逐步加入世俗的人物、情节和娱人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戏剧。粗犷古朴的仿古动作,狰狞凶恶、咄咄逼人的面具,使人联想到遥远的人类祖先刀耕火种、驱魔猎兽的生活情景。其面具工艺精巧,造型独特,栩栩如生;其剧目分为《傩坛正戏》和《傩坛外戏》,形成戏中有祭,祭中有戏的特点。关于傩戏的起源,有几种传说,但主要的是“冲傩还愿”一说。据传,龙女身患重病,夜里常做恶梦,在梦里被傩神爷和傩神娘搭救,于是便许下大愿:冲大傩36堂,小傩12堂;送大旗4面,小旗8方,长标24个,白猪、白羊各1头,白公鸡、白凤凰各1只。龙女许愿后,病好了大半。为了感谢傩神爷和傩神娘的搭救之恩,龙王仿照女儿梦中的印象雕刻了两尊神像供上,烧了几柱大香,请来土老师敲锣打鼓,吟吟唱唱。从此,冲傩还愿就在土家山寨兴起了。
 +
 +
*'''毛古斯''',是土家族的一种原始戏剧活动的名称,原意是毛人的故事,反映了土家先民原始生存状态。毛古斯是土家族在跳摆手舞的间隙进行的一种具有故事情节的表演,与摆手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摆手舞是纯粹的舞蹈,毛古斯则重戏剧表演,也伴有歌舞,其表演有具体人物上场,一般都有一个老毛古斯和若干小毛古斯,表演者全身裹着稻草或茅草(所以有的又叫茅古斯),头上扎有辫子,看不清脸面,象征远古的祖先毛人。表演中随祖先的生产、生活内容安排,有表演过程、有人物对话、故事情节和简单的场次,有的剧目还表现出戏剧冲突。表演内容包括土家先民的“打猎”、“挖土”、“过年”、“接新娘”、“读书”等主要生产生活场景,基本表现了土家先民从蒙昧时期到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毛古斯没有形成一种剧种,而以民族风俗习惯加以保留,所以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萌芽状态的戏剧。
 +
 +
*'''板凳龙舞''',在黔江流行较广,是土家族群众的传统喜庆节目。每逢新春佳节,土家群众都喜欢玩板凳龙舞。在一根长板凳上用竹篾、彩布扎一小龙,由二人或三人手持板凳四只腿,一般是数条小龙一齐舞动,表演出左突、右冲、跳跃、俯卧、穿花、拜四方等优美动作,舞态雄壮快捷,高潮之时,只见群龙飞舞,不见舞者。
 +
 +
*'''竹梆舞''',土家族舞蹈。这种舞蹈源于土家人对神灵的崇拜。以前,土老师一边敲着竹梆,一边口念经文,为民“消灾求福”。后来,土家人利用其形式,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发展成一种优美的舞蹈。舞者每人手持竹梆为道具,边跳边敲,清脆的竹梆伴随翩翩舞姿,令人耳目一新。
 +
 +
*'''铜铃舞''',又称八宝铜铃舞,最初是土老师祭祀时的一种仪式舞,宗教色彩较浓,后经土家人不断改进、提高,形成了一种优美的舞蹈。这种舞蹈,参加者双手持八宝铜铃左右舞动拍打,随着舞姿的变化,铃声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其舞步一般按人字形路线来回舞动,单腿独立身子旋转,罗裙飘展,似孔雀开屏,引人注目。
 +
 +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喜闻乐见的传统舞蹈,是一种集体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摆手舞的特点,主要是双手在不超过肩头的部位摆动,膝盖随之屈伸。一般分单摆、双摆、回旋摆等,舞姿朴实大方,以锣鼓伴奏,节奏和谐,多表现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摆手舞有小摆手(文摆)和大摆手(武摆)之分,跳小摆手的时间为一天一夜,在各村寨举行,规模较小,一年一次;跳大摆手要进行三天三夜或五天五夜,是十里八乡的土家人集中到某个摆手堂举行的规模较大的摆手活动,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如今,摆手舞的内容、形式,举办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活动的规模,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成为各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
 +
 +
====民乐====
 +
 +
*吹莽号,黔江的土家族、苗族,除了喜爱锣鼓、唢呐、咚咚奎等乐器外,还喜欢吹奏莽号。制作莽号的材料,有用金属的,也有用木料的,一般由莽哨和莽身两部分组成。过去土家族跳摆手舞之前,就吹这种高亢激昂的莽号,其他一些喜庆之时也有与唢呐配合吹奏的,颇为独特。
 +
 +
*打镏子,土家族的打击乐,主要是鼓、锣、钹,而这些打击乐中,最使土家人喜闻乐见的是“打镏子”。打镏子是流传在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土家语称“家伙哈”或“五子家伙哈”,汉语叫“打挤钹”。主要用于结婚、年节等喜庆场合,喧染气氛,热烈欢快,是土家人最喜爱的器乐合奏,也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故有“土家三大乐:摆手、哭嫁、打挤钹”之说。一支镏子队伍一般4人组成,所用的乐器有头钹、二钹、马锣、大锣4件青铜或黄铜乐器,均系民间手工铜匠用熟铜精工制作而成,形状与汉族的明显不同。土家族的“打镏子”与其它音乐形式一样,有它自己独特的乐汇、乐句、乐段和曲牌。曲牌大体由头子、镏子两大部分组成。头子部分,千变万化,也是曲牌的主体所在。镏子部分由绞子、牌子、镏子三部分组成。土家族镏子曲牌,据说有300余种。以现存的近100个镏子曲牌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绘声、绘神、绘意三大类。绘声类即指以自然界动物的叫声或行动声为乐思的曲牌,如“喜鹊闹梅”、“鲤鱼漂滩”等;绘神类以反映日常生活为主,如“小纺车”、“闹年关”等;绘意类曲牌则以抒发人们的美好、吉祥的感情为创作动机,如“四季发财”、“观音坐莲”等曲牌,多在喜庆时用之,再配以“安庆”、“迎风” 等唢呐曲牌,吹打合一,空谷传音,喜气远溢,实为打击乐中所罕见。
 +
 +
====婚俗====
 +
 +
*哭嫁
 +
 +
 +
 +
哭嫁
 +
 +
土家族的婚姻,在“改土归流”以前一般是自由择配。未婚青年男女,只要双方互相爱慕,经“梯玛”(土老师)作证,便可以成婚。
 +
 +
自清“改土归流”后,实行的便是封建包办婚姻,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娶一般都要经过求亲、订婚、结婚、闹房、回门等程序。
 +
 +
土家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是哭嫁。婚前一月或半月,待嫁姑娘按习俗规矩就要哭嫁,开始是隔一夜哭一次,后来每夜都哭,出嫁前夕要连续哭3至7天,全村寨相好的姐妹和姑嫂、伯娘、婶娘都要来陪哭。其家族亲友都要准备一餐丰盛的菜饭,宴请即将出嫁的姑娘,这叫做“陪嫁饭”。哭嫁的内容十分丰富,有“ 哭父母”、“哭哥嫂”、“哭姐妹”、“哭戴花”、“哭上轿”等。哭嫁的形式,有对哭、群哭、顺哭、间哭,这与其他兄弟民族的哭嫁有较大的区别,是土家族哭嫁仪式的独特之处。结婚头天,为女方的“戴花”日,亲朋至友都来庆贺,吃“戴花酒”,给新娘梳头戴花。戴花前,要请贤德和有子女的妇女给新娘“开脸”,即绞去脸上的汗毛,修好眉毛,并将长发辫子绾成“粑粑髻”,缠上红头绳,插上各种头饰。接着,举行隆重的戴花仪式,新娘要以哭答谢前来给其戴花的亲戚。有文人墨客的竹枝词写道:“新梳高髻学簪花,娇泪盈盈洒碧纱。阿母今朝陪远客,当筵十个女儿家。” 描写的便是土家族的哭嫁婚俗。
 +
 +
民族建筑吊脚楼
 +
 +
 +
 +
 +
 +
吊脚楼
 +
 +
土家人喜聚族而居,一姓为一寨,以姓氏为寨名或村名。在建筑形式上,以吊脚楼为主;在建筑材料上,以木材为主,木结构占多数,也有土木结构的。
 +
 +
土家人大多生活在山区,居处较少平地,山高林深草茂,常有蛇虫野兽出没。因而,当地人建房造屋就地取材,依势而建。背靠青山,面对绿水,是其最佳选择,屋基前低后高,所以木结构的“吊楼”式建筑应运而生,楼外有“耍子”,安有各式各样的木栏,保留着土家先民“干兰”式居屋的遗俗。
 +
 +
土家吊脚楼为典型的栏杆式建筑,分全吊型和半吊型两种。全吊型 ,全部悬虚,比较少见;半吊型,部分悬虚,为主流形式。一般是几间主屋落地,左右两边转角吊楼悬空。主屋正中一间为堂屋,堂屋正对大门一面设有香龛,以敬神灵祖先。堂屋不作居室,有的设有火塘,以作迎亲待客之用。
 +
 +
房子主屋为父母及老人居室,两侧吊楼是子女的居室,左为长,右为幼。吊楼的四周设走廊,雕栏花窗,其花纹图案多为鸟兽花草,寓意福禄寿禧,安康吉祥。吊楼下多为猪圈、牛栏,或用来安置碓磨,堆放柴禾杂物等。
 +
 +
土家吊脚楼,在少数民族木楼建筑中,是一颗光彩夺目的艺术明珠。飞檐翘角,凿龙画凤,雕栏花窗,描红着绿,色彩斑斓,让人浮想联翩。有诗人如此赞叹:
 +
 +
孔雀开屏先提腿,锦鸡展翅先摆尾;
 +
 +
怎比土家吊脚楼,时时张开五色被。
 +
 +
民族服饰
 +
 +
苗族服饰
 +
 +
 +
 +
 +
苗族服饰
 +
 +
苗族的服饰因地而异,因时而分,因节而盛。黔江的苗族服饰,男装简朴,女装繁华。苗族男装无领,衣袖长而小,一般7颗钮扣,以腰带束身,裤管短而大,青年喜白色头帕,老年喜青色头帕。妇女多穿满襟,胸前及袖口要滚边、绣花,有的还在开叉和放摆前后边缘绣挖云钓;裤子较短,裤脚边缘装饰与衣服大致相同。苗族服饰最具特色的是百褶裙,千姿百态,下沿绣满花纹,轮廓分明,手工精湛。苗族的首饰,造型精美,品种繁多,而最让人垂青的是银饰,“有衣无银不成盛装”,是苗家女子喜爱银饰的概括。如今,苗族服饰在其原始的粗犷美上融合了现代的流行元素,深受现代都市青年的欢迎,使古老的苗装焕发青春活力,更具风彩。
 +
 +
土家族服饰
 +
 +
 +
 +
 +
土家族服饰
 +
 +
土家族在“改土归流”以前,男女均穿斑烂花衣(琵琶襟)和八幅罗裙。“改土归流”以后,男女服饰均为满襟款式,加以土家族花边,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
 +
黔江的土家族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的改进和变化。在解放前,土家族男子均穿保持着琵琶襟特点的满襟衣,多为布扣。女装为大衣大袖,镶阑干花边。男女都喜包青色或白色头帕,四季不离。
 +
 +
成年男子头包青布或白布长帕,略成人字形。衣服有老壮之分,老人多穿满襟衣,短领,捆腰带;青壮年多穿对襟衣,缀布排扣,领高,袖小而长,袖口滚边。裤子不分老青壮,皆大脚大腰,一般为青布、蓝布作裤腿,缝上    白布裤腰,穿时在前面打褶子,称之为“统统裤”。鞋子多为青面白底圆口鞋,冬天缠青、蓝布裹脚或穿白布袜子,多为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俗称“家机布”。
 +
 +
妇女的服饰比较讲究,也有老、壮、青的年龄之别。总体为头包青丝或青布帕,衣服的袖口、领口较大,分为外托肩和银钩。外托肩圆领、滚边,向右边开襟,袖口和下摆有两道不同的青边。银钩矮领,在袖口和下摆外有一道宽青边,沿边镶有色彩鲜明的3条花边,胸襟前用彩色线钩上花纹、图案。裤脚有3条宽度不同的梅花条,腰、脚均很宽大。富裕妇女首饰较多,有耳环、戒指、手圈,头上别的银质、玉质、金质的簪子,胸前挂的银链、银铃、银牙签、银珠子等,十分引人注目。姑娘和已婚妇女在头饰打扮上有区别,姑娘留长辫子,用彩色头绳捆扎。已婚妇女挽发髻,多别银簪子。
 +
 +
小孩的服饰特点,表现在帽子上。随着年龄、季节而不同,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或“风帽”。帽上绣有图案,正面缀有“福禄寿禧”、“长命富贵”等银质字牌,或十八罗汉、大小八仙的银质铸像,两侧或尾部吊有银质响铃。
 +
 +
民俗节庆
 +
 +
敬白虎与赶白虎
 +
 +
 +
 +
土家人的信仰多为对自然的崇拜,表现为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把一切自然现象人格化、神灵化。同时,崇拜祖先,有着十分浓厚的祖先崇拜意识。在黔江土家族中,有敬白虎的习俗,也有赶白虎的习俗。部分土家族人,最怕白虎神,尤其是不满周岁的小孩时常提防被“白虎星”所害。小孩子一旦害了翻白眼、吐白沫的病,便认为是被“白虎星罩了”,立即请土老师来赶杀白虎,以消除灾星。但也有敬仰白虎的习俗。比如旧时土老师跳神时,“还人头愿”,就是将额头刺一小口,用几滴人血来祭祀“坐堂白虎”。他们认为坐堂白虎是好神,要予以敬奉。
 +
 +
苗族婚俗
 +
 +
 +
 +
 +
苗族青年男女,以前也是通过唱歌作为传情达意,互通心声的大媒人。“腊肉炒菜不用盐,哥妹订婚不用钱。只要哥心合妹意,就用山歌定姻缘。”每逢“歌会”、“踏青”、“赶秋”、“赶坳”等活动,他们常通过对歌来选择意中人。双方感到情投意合,才互赠信物,定下终身。结婚时,更离不了歌。主人要对客人唱谢客歌,对媒人唱谢媒歌。大家要对新婚夫妇唱祝福歌。送亲客和男方的陪客全都要唱歌,相互对歌、赛歌、盘歌,连唱3天3夜。此间新郎新娘不能同房,要等回门后才算正式成婚。
 +
 +
土家族婚俗
 +
 +
 +
 +
 +
土家族的婚姻,在“改土归流”以前一般是自由择配。未婚青年男女,只要双方互相爱慕,经“梯玛”(土老师)作证,便可以成婚。那时,男女青年在摆手活动中,以唱歌、跳舞、吹奏木叶表白爱情,选择对象,建立感情。经过几年的往来,彼此情投意合,然后在土老师的主持下,举行婚礼。自清“改土归流”后,实行的便是封建包办婚姻,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娶一般都要经过求亲、订婚、结婚、闹房、回门等程序。土家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是哭嫁。婚前一月或半月,待嫁姑娘按习俗规矩就要哭嫁,开始是隔一夜哭一次,后来每夜都哭,出嫁前夕要连续哭3至7天,全村寨相好的姐妹和姑嫂、伯娘、婶娘都要来陪哭。其家族亲友都要准备一餐丰盛的菜饭,宴请即将出嫁的姑娘,这叫做“陪嫁饭”。哭嫁的内容十分丰富,有“ 哭父母”、“哭哥嫂”、“哭姐妹”、“哭戴花”、“哭上轿”等。哭嫁的形式,有对哭、群哭、顺哭、间哭,这与其他兄弟民族的哭嫁有较大的区别,是土家族哭嫁仪式的独特之处。结婚头天,为女方的“戴花”日,亲朋至友都来庆贺,吃“戴花酒”,给新娘梳头戴花。戴花前,要请贤德和有子女的妇女给新娘“开脸”,即绞去脸上的汗毛,修好眉毛,并将长发辫子绾成“粑粑髻”,缠上红头绳,插上各种头饰。接着,举行隆重的戴花仪式,新娘要以哭答谢前来给其戴花的亲戚。有文人墨客的竹枝词写道:“新梳高髻学簪花,娇泪盈盈洒碧纱。阿母今朝陪远客,当筵十个女儿家。” 描写的便是土家族的哭嫁婚俗。
 +
 +
赶秋节
 +
 +
 +
 +
这是苗家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山山寨寨的苗家人,换上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邀朋结伴,高高兴兴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秋场上锣鼓喧天,歌声飞扬,荡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等节目让人目不暇接,热闹异常。青年男女还利用“赶秋”物色情侣,互诉衷肠。即使逢上雨天,赶秋节也要如期举行。
 +
 +
过苗年
 +
 +
 +
 +
苗家人过苗年,腊月三十的年饭,一般做四样菜或六样菜,火塘生大火,通霄围坐火塘唱苗歌。正月初二至十五,寨子家家请客,户户有人出去作客。各家要将寨里每户请遍,也要依次去各户作客。苗年也因区域、姓氏宗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流传着许多的传说故事,或与苗家先民的流离迁徙,或与抵御外敌入侵,或与躲避压迫剥削相关联,反映了苗族人民的风雨历史。
 +
 +
 +
  
  

2018年1月22日 (一) 00:53的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重庆市 > 黔江区
重庆市黔江区:城市风光
重庆市黔江区:黔江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市黔江区:黔江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市黔江区:黔江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市黔江区:黔江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市黔江区:黔江国家森林公园

  黔江区汉语拼音:Qián Jiāng Qū;英文:Qianjiang District),中国重庆市辖区。位于市境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8°28′~108°56′、北纬29°04′~29°52′。西界彭水县,南连酉阳县,东临湖北省咸丰县,北接湖北省利川市。东西宽约45千米,南北长约90千米,总面积2402平方千米。总人口55万人(2012年末)。全区辖6个街道、12个镇、12个乡。黔江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土家族、苗族是两大主体少数民族,此外还居散着回族、蒙古族、藏族、满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东乡族、黎族、佤族、撒拉族、高山族、塔吉克族、鄂温克族、普米族、水族、畲族等2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3%(据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黔江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地形为中低山区、间有平坝、丘陵。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面积占幅员面积的96%以上。最高点为灰千粱子,海拔高度1938.5米,最低点为黑溪河谷马斯口,海拔32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年均温15.4℃,年降水量1198毫米。黔江盛产稻谷、玉米、小麦、油菜、花生、茶叶、红苕(苕粉)、洋芋、烤烟、青蒿、蚕桑,饲养猪、牛、羊、鸡、鸭、蜜蜂等家畜禽。蜂蜜、蜂腊质地优良。黔江鸡杂、濯水绿豆粉是享誉全市的风味小吃。黔江肾豆因其富含氨基酸,果皮布满经络花纹,形似人体内脏而成为历代土司贡品。黔江地牯牛因其富含水苏唐,肉质脆嫩无纤维,传统工艺,风味独特而远近闻名。阿蓬江流经县境。矿产有煤炭、萤石、重晶石、石英砂、铝土矿等。渝怀铁路、国道319线、川鄂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小南海古地震遗址、阿蓬江峡谷(官渡峡、神龟峡)、五里峡、武陵山、黔江国家森林公园、桥头村风雨廊桥与吊脚楼建筑群、灰千梁子原始森林、太平洞石刻群,三百丈、一百八十步黄板梯,城东至舟白一带丹霞地貌景观。

  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渝东南中心地带,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于一体,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渝东南中心城市,也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定位的武陵山片区6个中心城市之一。1988年成立四川省黔江地区,辖石柱、彭水、酉阳、秀山、黔江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998年撤销地区设立黔江开发区,履行原地区职能;2000年9月,撤销黔江开发区和黔江自治县,设立黔江区。

 → 政府门户网站: 黔江区

  • 邮编:409700 代码:500114 区号:023

行政区划

  全区辖6个街道、12个镇、12个乡:城东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舟白街道、正阳街道、冯家街道、小南海镇、邻鄂镇、阿蓬江镇、石会镇、黑溪镇、黄溪镇、黎水镇、金溪镇、马喇镇、濯水镇、石家镇、鹅池镇、中塘乡、蓬东乡、沙坝乡、白石乡、杉岭乡、太极乡、水田乡、白土乡、金洞乡、五里乡、水市乡、新华乡。区政府驻城西街道。

历史

  黔江,商周为巴国地。秦属巴郡。汉初为涪陵县地。东汉建安六年(201年)析涪陵县置涪陵、永宁、丹兴、汉葭四县,丹兴县治设于今黔江区境内(古称楠木坪)。西晋,涪陵郡下设涪陵、汉葭、汉夏、汉平等四县,丹兴废,其地入涪陵、汉夏二县。永嘉(306年),今酉、秀、黔、彭等地“没于蛮僚”。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涪陵少数民族首领归顺中原王朝,因而在彭水置奉州(建德三年改名黔州),今黔江区境为其属地。

  隋开皇五年(585年)置石城县,兼置庸州,治所均设今县坝乡县坝村。大业三年(607年)废庸州,石城县隶属巴东郡。唐武德元年(618年)石城县改属黔州,其县治移无慈城(今舟白街道老鹰关)。贞观四年(630年)迁今城区。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黔江,因县有黔江(一名涪陵江)故名,属黔安郡(黔州)。五代十国时期,黔江属黔州。后唐长兴五年(935年),孟知祥据蜀,黔州地属之。宋、元之际(960年—1368年),黔江“半没于夷”。

  明洪武五年(1372年)省黔江入彭水县。洪武十年(1378年),置黔江守御千户所。洪武十四年,复置黔江县,所,县并立。黔江守御千户所隶四川都司所属的重庆卫。清初,黔江县属重庆府。康熙元年(1662年),改黔江守御千户所为黔彭营,镇守黔江,彭水等县,兼辖酉阳、石耶、平茶、邑梅五土司。雍正四年(1726年),改黔江县为黔江万。十二年(1734年),含彭水县升为黔彭直隶万。为万治。十三年(1735年)酉阳土司“改土归流”后,置酉阳直隶州,废黔彭直隶万,复置黔江县,属酉阳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黔江直属省。在四川“防区制”时期,黔江属刘湘防区。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后,黔江属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即酉阳专区。1946年,川黔湘鄂边区绥清公署(辖五十六军)设于黔江县城,以控制恩施、酉阳、铜仁、永顺、涪陵、芷江等6个专区及其县份。1949年11月12日,黔江解放。11月25日,成立黔江县人民政府,隶属川东行政专区。1950年1月23日,置酉阳专区,领酉阳、秀山、黔江3县。1952年9月,酉阳专区并入涪陵专区,黔江属涪陵专区。198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黔江县,建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4年11月13日自治县正式挂牌成立。

  1988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黔江地区,辖原涪陵地区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土家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苗族自治县;同年11月挂牌办公。1997年,黔江地区属重庆直辖市;同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四川省黔江地区,成立重庆市黔江开发区。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重庆市黔江开发区;撤销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重庆市黔江区。

  1996年,黔江县面积2396平方千米,人口约47.8万人。辖联合、冯家坝、濯水、马喇、两河5个镇;九龙、白合、黑溪、西泡、沙坝、工农、石会、后坝、南海、中塘、栅山、青冈、舟白、县坝、濯西、水市、犁弯、五里、小庄、鹅池、学堂、杨柳、新安、新华、石家河、蒲花、金溪、新花、黎水、杉岭、新民、白石、黄溪、金洞、早化、平溪、石钟、水田、白土、太极、邻鄂、蓬东、寨子、正阳、渗坝45个乡。县政府驻联合镇。

  1998年11月27日,重庆市政府(渝府[1998]200号)批复同意县坝乡政府驻地由窑坪村迁移到路东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黔江区常住总人口442385人,其中:联合镇77346人、冯家坝镇14059人、两河镇15287人、濯水镇11320人、马喇镇10050人、县坝乡10046人、舟自乡8369人、青冈乡9722人、册山乡7745人、中塘乡14619人、后坝乡3284人、南海乡4814人、正阳乡10431人、寨子乡6972人、蓬东乡7106人、邻鄂乡10998人、五里乡9787人、小庄乡3879人、早化乡3578人、金洞乡5857人、石会乡8296人、工农乡8872人、西泡乡9498人、沙坝乡3953人、黑溪乡10695人、白合乡6907人、九龙乡7121人、黄溪乡5910人、白石乡10156人、黎水乡5689人、杉岭乡8073人、新民乡5806人、新花乡5324人、金溪乡9332人、太极乡8617人、白土乡6096人、水田乡6846人、石钟乡4011人、平溪乡2677人、濯西乡6949人、水市乡4429人、蒲花乡5519人、犁弯乡8479人、石家河乡8212人、新华乡6396人、新安乡5254人、杨柳乡3294人、学堂乡3295人、鹅池乡7921人、渗坝乡3489人。

  2000年末,黔江区总人口49.02万人,辖8个区、2个县辖镇,48个乡(镇),517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3588个村民小组、48个居民小组。

  2001年11月,黔江区行政区划调整,将乡镇行政区划镇调整为3个街道、15个镇、12个乡。保留7个乡镇不变:蓬东乡等。原舟白、县坝两乡合并设立舟白镇;原濯水镇、濯西乡、蒲花乡合并设立新的濯水镇;原金溪乡、平溪乡合并设立金溪镇;原黑溪乡、白合乡合并设立黑溪镇;原鹅池乡、学堂乡合并设立鹅池镇;原黄溪乡、新民乡合并设立黄溪镇;原南海乡、后坝乡合并设立小南海镇;原黎水、新花两乡合并设立黎水镇。邻鄂乡改为邻鄂镇。原西泡乡并入沙坝乡;原早化乡并入金洞乡;原杨柳乡、新安乡并入水市乡;原寨子乡并入冯家镇;原官庄乡并入马喇镇;原梨弯乡并入两河镇。(其它乡镇调整情况尚在收集中。)

  2001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13.75万户,总人口达49.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1万人。辖3个街道、15个镇、12个乡,489个村委会、37个居委会,3588个村民小组、148个居民小组。

  2002年末,黔江区户籍总人口49.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6万人。辖城东、城南、城西3个街道,冯家坝、濯水、马喇、两河、小南海、舟白、石会、黑溪、黄溪、黎水、正阳、邻鄂、石家、鹅池、金溪15个镇和中塘、沙坝、杉岭、白石、蓬东、水市、五里、金洞、新华、水田、太极、白土12个乡,54个居委会、176个村委会。

  2004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0.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5万人;常住人口43.99万人;少数民族占36.62万人,占总人口的72.83%。辖3个街道、15个镇、12个乡:城东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两河镇、石会镇、黑溪镇、黄溪镇、黎水镇、金溪镇、马喇镇、濯水镇、石家镇、鹅池镇、正阳镇、舟白镇、小南海镇、冯家镇、邻鄂镇、中塘乡、蓬东乡、沙坝乡、白石乡、杉岭乡、太极乡、水田乡、白土乡、金洞乡、五里乡、水市乡、新华乡。

  2007年6月11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07]90号)批复同意将两河镇更名为阿蓬江镇。调整后,黔江区辖3个街道、15个镇、12个乡:城东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正阳镇、舟白镇、小南海镇、冯家镇、邻鄂镇、阿蓬江镇、石会镇、黑溪镇、黄溪镇、黎水镇、金溪镇、马喇镇、濯水镇、石家镇、鹅池镇、中塘乡、蓬东乡、沙坝乡、白石乡、杉岭乡、太极乡、水田乡、白土乡、金洞乡、五里乡、水市乡、新华乡。

  2009年1月13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09]12号)批复同意撤销舟白镇、正阳镇、冯家镇,设立舟白街道、正阳街道、冯家街道。调整后,全区辖6个街道、12个镇、12个乡:城东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舟白街道、正阳街道、冯家街道、小南海镇、邻鄂镇、阿蓬江镇、石会镇、黑溪镇、黄溪镇、黎水镇、金溪镇、马喇镇、濯水镇、石家镇、鹅池镇、中塘乡、蓬东乡、沙坝乡、白石乡、杉岭乡、太极乡、水田乡、白土乡、金洞乡、五里乡、水市乡、新华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黔江区常住总人口445012人,其中:城东街道71304人,城南街道33844人,城西街道38579人,正阳街道12998人,舟白街道25147人,冯家街道21810人,阿蓬江镇18596人,石会镇15205人,黑溪镇14810人,黄溪镇9862人,黎水镇8896人,金溪镇8940人,马喇镇11813人,濯水镇20386人,石家镇9629人,鹅池镇8581人,小南海镇6662人,邻鄂镇9942人,中塘乡11324人,蓬东乡6066人,沙坝乡11414人,白石乡11706人,杉岭乡6753人,太极乡8242人,水田乡5984人,白土乡5188人,金洞乡7070人,五里乡8010人,水市乡9170人,新华乡7081人。


地理

  黔江区介于东经108°28′~108°56′、北纬29°04′~29°52′之间,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90公里,幅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360.3万亩),像翡翠玉梭,镶嵌在武陵山脉西翼,东北、西北与湖北咸丰县、利川市相邻,南及酉阳,西抵彭水。

  黔江城位于区境中偏东北部渝鄂、渝湘公路交点上,以大众广场为轴心(广场中心点海拔592.1m,东经108°46′01.8″、北纬29°32′10.4″),东为中共黔江区委、区政协办公楼(城西街道行署街919号),西为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办公楼(城西街道行署街759号),西北距重庆主城250公里,东至湖北恩施162公里,南离湖南吉首367公里。册山河、城北河在城西沙坝交汇注入黔江河,将主城区分割为东、南、西三个片区。在城市东进战略中,黔江主城与正阳工业园区、舟白航空港、青杠拓展区形成“一城四组团”格局。

地质地貌

  地质 黔江属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南西段鄂西渝东褶皱带,底基构造为轻微变质的板溪群,有震旦纪至白垩纪的沉积,也有奥陶纪到第四纪的化石遗存。地处断裂带,北起中坝以西(小南海),向西南经城区西北大垭口、白家湾、青岗坪、筲箕滩至石家河,全长56公里,总体走向为北东30°~40°。

  地貌 黔江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脉河流走向近似平行,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六岭五槽”地貌,平坝星落其间。山地占全区幅员面积的90%,东南部山脉条状明显,切割深;西北部以低山和浅切割中山为主,无明显条状带。山顶标高一般在700~1000米,切割深度一般在400~600米,属浅、中切割,中、低山地形。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体有17条,是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全区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区占幅员面积的4.04%,1001~1400米的地区占17.18%,700~1000米的地区占59.9%,700米以下的地区占19.49%,丘陵面积小,主要分布在阿蓬江两岸以及G319沿线,海拔一般为400~600米,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主产区,正阳丘陵是最大的丘陵(65.75平方公里);平坝海拔低,人口稠密,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是水稻、小麦、油菜、柑橘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马喇湖平坝是最大的平坝(海拔804米,面积4.62平方公里)。灰千梁子主峰为全区最高点,海拔1938.5米,黑溪河与文汇河交汇处的马斯口是全区最低的地方,海拨319米。


特产、美食

  • 珍珠兰茶,以武陵云雾山区独特的富硒绿茶和名贵珠兰花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精制而成。其产品叶嫩绿鲜润,香清雅馥郁,纯正持久、味鲜醇清爽,富含硒,汤色黄绿晶莹。
  • 黔江牛肉脯,采用喂养在武陵云雾山区,以食自然青草而育肥的优质黄牛,经屠宰后精选瘦肉为主要原料,辅以依据传统食疗理论,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
  • 地牯牛泡菜/滴溜溜,地牯牛别名草食蚕、宝塔菜、神虫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武陵山区绝无污染的特有品种。此菜用制泡菜的方法做成,晶莹剔透,香脆可口,酸酸甜甜,风味独特,不仅是良好的食物而且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饭后食用能帮助消化,酒后食用还可解酒。
  • 土家绿豆粉,是土家少数民族的美食,主要是用石磨或打磨机将大米和绿豆磨出粉浆后,用漏斗在平底锅内烙成蚊香般一圈一圈的粉条,下锅煮熟后即可食用。最为有名的当属黔江区濯水古镇的濯水绿豆粉。濯水绿豆粉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濯水镇制作绿豆粉的有20多家,开绿豆粉馆的有10多家。
  • 姬松茸,俗称老鹰菌。是一种食、药兼用菇类,含丰富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18种氨基酸,多种矿物微量元素。对肿瘤的抑制可达100%,对增强体质有神奇的功效,可以开发出多种保健品,被称为“菌类之王”,并被日本医学界称为“地球上最后的食品”。
  • 马喇贡米,产于黔江区马喇镇。马喇古称鹅湖乡,清朝初期,马喇生产的“白脚粘”大米于康熙年间被送往京城,备受皇帝赞赏,“马喇贡米”由此得名。马喇镇地处武陵山系腹心地带,海拔800米左右,四面群山环绕,靠北面一座海拔1800多米幅员3万亩的原始森林高峰,清澈的泉水常年不断, 充足的日照,肥沃的土地,造就了种植优质水稻的良好环境。“马喇”系列优质大米含有丰富的铁、钙、锌营养微量元素,属纯天然绿色食品。
  • 黔江西兰卡普,西兰卡普是土家族著名的民间工艺品,又叫土家织锦。土家语中的“西兰”,意即被面;“卡普”,意即花。直译为“花的被面”,是土家族民间艺术的精华,色彩斑斓,朴实典雅,图案新奇,具有很高的实用与欣赏价值。西兰卡普的图案,多用象征的手法,直线造型,连续对称,呈单一型的演进变化。“西兰卡铺”以红、蓝、白等色棉线为经,各色丝、棉、毛线作纬,采用挖空工艺,手工挑织而成。粗犷洗炼,结构丰满,取材广泛,其传统图案有200多种。
  • 黔江鸡杂,运用土家烹饪方法,以鸡肠、鸡肝、鸡心等鸡内脏为原料,并把鸡肉切成薄片,辅以土豆块、尖头泡椒、鲜葱等烹制而成,口味麻辣兼备,色鲜味美,醇香可口。鸡杂煮熟后,用文火边煮边吃,可添加白菜、豆芽、冬瓜、青菜等素菜,形成别具特色的一道土家菜肴。

*黔江渣海椒,秋天辣椒成熟的时候,是制作渣海椒的最佳时节。将红海椒用清水洗干净晾干水分,用刀将其剁碎之后拌入盐、生姜、少许大蒜等佐料,然后凭自己的口味喜好放入海椒量约二分之一的玉米粉或是糯米面,拌均匀之后立即装入陶制的坛子里,按紧,用干净的稻草或玉米衣壳塞紧,再用竹条盘住坛口,倒置于一个盛有清水的陶盆之中,让其密封发酵。

  • 黔江青菜牛肉,多以“煨锅”的形式制作。先将青菜入锅炒至七八分熟盛出,再在锅中倒油并滑入牛肉炒至七分熟后沥油捞出,底油中下干辣椒等配料炝香,最后倒入牛肉、青菜,并加入各种调料快速翻炒均匀就可以,盛放用铁制或不锈钢制的小锅,上桌后继续加热,食客可以慢慢边煨边吃。
  • 阿蓬江豆腐鱼,阿蓬江是乌江第一大支流,阿蓬江沿线山高谷深、绝壁对峙,独特的地理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水质盛产母猪壳(书名:鳜鱼)、黄辣丁等野生鱼类。黔江人把阿蓬江珍贵野生鱼和当地土家豆腐进行巧妙融合,加上土家人传统食材和秘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阿蓬江豆腐鱼。其口味以清汤和麻辣为主,具有鱼肉鲜嫩、入味爽口等特点。



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濯水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2014年2月19日公布)

民俗风情

戏曲舞蹈

  • 傩戏,也叫傩愿戏或傩堂戏。据有关史料记载,“傩戏”很早以前就在土家族地区流传。是在面具、歌、舞、道白等手段,装鬼扮神的戏剧元素基础上,逐步加入世俗的人物、情节和娱人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戏剧。粗犷古朴的仿古动作,狰狞凶恶、咄咄逼人的面具,使人联想到遥远的人类祖先刀耕火种、驱魔猎兽的生活情景。其面具工艺精巧,造型独特,栩栩如生;其剧目分为《傩坛正戏》和《傩坛外戏》,形成戏中有祭,祭中有戏的特点。关于傩戏的起源,有几种传说,但主要的是“冲傩还愿”一说。据传,龙女身患重病,夜里常做恶梦,在梦里被傩神爷和傩神娘搭救,于是便许下大愿:冲大傩36堂,小傩12堂;送大旗4面,小旗8方,长标24个,白猪、白羊各1头,白公鸡、白凤凰各1只。龙女许愿后,病好了大半。为了感谢傩神爷和傩神娘的搭救之恩,龙王仿照女儿梦中的印象雕刻了两尊神像供上,烧了几柱大香,请来土老师敲锣打鼓,吟吟唱唱。从此,冲傩还愿就在土家山寨兴起了。
  • 毛古斯,是土家族的一种原始戏剧活动的名称,原意是毛人的故事,反映了土家先民原始生存状态。毛古斯是土家族在跳摆手舞的间隙进行的一种具有故事情节的表演,与摆手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摆手舞是纯粹的舞蹈,毛古斯则重戏剧表演,也伴有歌舞,其表演有具体人物上场,一般都有一个老毛古斯和若干小毛古斯,表演者全身裹着稻草或茅草(所以有的又叫茅古斯),头上扎有辫子,看不清脸面,象征远古的祖先毛人。表演中随祖先的生产、生活内容安排,有表演过程、有人物对话、故事情节和简单的场次,有的剧目还表现出戏剧冲突。表演内容包括土家先民的“打猎”、“挖土”、“过年”、“接新娘”、“读书”等主要生产生活场景,基本表现了土家先民从蒙昧时期到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毛古斯没有形成一种剧种,而以民族风俗习惯加以保留,所以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萌芽状态的戏剧。
  • 板凳龙舞,在黔江流行较广,是土家族群众的传统喜庆节目。每逢新春佳节,土家群众都喜欢玩板凳龙舞。在一根长板凳上用竹篾、彩布扎一小龙,由二人或三人手持板凳四只腿,一般是数条小龙一齐舞动,表演出左突、右冲、跳跃、俯卧、穿花、拜四方等优美动作,舞态雄壮快捷,高潮之时,只见群龙飞舞,不见舞者。
  • 竹梆舞,土家族舞蹈。这种舞蹈源于土家人对神灵的崇拜。以前,土老师一边敲着竹梆,一边口念经文,为民“消灾求福”。后来,土家人利用其形式,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发展成一种优美的舞蹈。舞者每人手持竹梆为道具,边跳边敲,清脆的竹梆伴随翩翩舞姿,令人耳目一新。
  • 铜铃舞,又称八宝铜铃舞,最初是土老师祭祀时的一种仪式舞,宗教色彩较浓,后经土家人不断改进、提高,形成了一种优美的舞蹈。这种舞蹈,参加者双手持八宝铜铃左右舞动拍打,随着舞姿的变化,铃声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其舞步一般按人字形路线来回舞动,单腿独立身子旋转,罗裙飘展,似孔雀开屏,引人注目。
  •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喜闻乐见的传统舞蹈,是一种集体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摆手舞的特点,主要是双手在不超过肩头的部位摆动,膝盖随之屈伸。一般分单摆、双摆、回旋摆等,舞姿朴实大方,以锣鼓伴奏,节奏和谐,多表现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摆手舞有小摆手(文摆)和大摆手(武摆)之分,跳小摆手的时间为一天一夜,在各村寨举行,规模较小,一年一次;跳大摆手要进行三天三夜或五天五夜,是十里八乡的土家人集中到某个摆手堂举行的规模较大的摆手活动,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如今,摆手舞的内容、形式,举办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活动的规模,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成为各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

民乐

  • 吹莽号,黔江的土家族、苗族,除了喜爱锣鼓、唢呐、咚咚奎等乐器外,还喜欢吹奏莽号。制作莽号的材料,有用金属的,也有用木料的,一般由莽哨和莽身两部分组成。过去土家族跳摆手舞之前,就吹这种高亢激昂的莽号,其他一些喜庆之时也有与唢呐配合吹奏的,颇为独特。
  • 打镏子,土家族的打击乐,主要是鼓、锣、钹,而这些打击乐中,最使土家人喜闻乐见的是“打镏子”。打镏子是流传在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土家语称“家伙哈”或“五子家伙哈”,汉语叫“打挤钹”。主要用于结婚、年节等喜庆场合,喧染气氛,热烈欢快,是土家人最喜爱的器乐合奏,也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故有“土家三大乐:摆手、哭嫁、打挤钹”之说。一支镏子队伍一般4人组成,所用的乐器有头钹、二钹、马锣、大锣4件青铜或黄铜乐器,均系民间手工铜匠用熟铜精工制作而成,形状与汉族的明显不同。土家族的“打镏子”与其它音乐形式一样,有它自己独特的乐汇、乐句、乐段和曲牌。曲牌大体由头子、镏子两大部分组成。头子部分,千变万化,也是曲牌的主体所在。镏子部分由绞子、牌子、镏子三部分组成。土家族镏子曲牌,据说有300余种。以现存的近100个镏子曲牌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绘声、绘神、绘意三大类。绘声类即指以自然界动物的叫声或行动声为乐思的曲牌,如“喜鹊闹梅”、“鲤鱼漂滩”等;绘神类以反映日常生活为主,如“小纺车”、“闹年关”等;绘意类曲牌则以抒发人们的美好、吉祥的感情为创作动机,如“四季发财”、“观音坐莲”等曲牌,多在喜庆时用之,再配以“安庆”、“迎风” 等唢呐曲牌,吹打合一,空谷传音,喜气远溢,实为打击乐中所罕见。

婚俗

  • 哭嫁


哭嫁

土家族的婚姻,在“改土归流”以前一般是自由择配。未婚青年男女,只要双方互相爱慕,经“梯玛”(土老师)作证,便可以成婚。

自清“改土归流”后,实行的便是封建包办婚姻,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娶一般都要经过求亲、订婚、结婚、闹房、回门等程序。

土家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是哭嫁。婚前一月或半月,待嫁姑娘按习俗规矩就要哭嫁,开始是隔一夜哭一次,后来每夜都哭,出嫁前夕要连续哭3至7天,全村寨相好的姐妹和姑嫂、伯娘、婶娘都要来陪哭。其家族亲友都要准备一餐丰盛的菜饭,宴请即将出嫁的姑娘,这叫做“陪嫁饭”。哭嫁的内容十分丰富,有“ 哭父母”、“哭哥嫂”、“哭姐妹”、“哭戴花”、“哭上轿”等。哭嫁的形式,有对哭、群哭、顺哭、间哭,这与其他兄弟民族的哭嫁有较大的区别,是土家族哭嫁仪式的独特之处。结婚头天,为女方的“戴花”日,亲朋至友都来庆贺,吃“戴花酒”,给新娘梳头戴花。戴花前,要请贤德和有子女的妇女给新娘“开脸”,即绞去脸上的汗毛,修好眉毛,并将长发辫子绾成“粑粑髻”,缠上红头绳,插上各种头饰。接着,举行隆重的戴花仪式,新娘要以哭答谢前来给其戴花的亲戚。有文人墨客的竹枝词写道:“新梳高髻学簪花,娇泪盈盈洒碧纱。阿母今朝陪远客,当筵十个女儿家。” 描写的便是土家族的哭嫁婚俗。

民族建筑吊脚楼



吊脚楼

土家人喜聚族而居,一姓为一寨,以姓氏为寨名或村名。在建筑形式上,以吊脚楼为主;在建筑材料上,以木材为主,木结构占多数,也有土木结构的。

土家人大多生活在山区,居处较少平地,山高林深草茂,常有蛇虫野兽出没。因而,当地人建房造屋就地取材,依势而建。背靠青山,面对绿水,是其最佳选择,屋基前低后高,所以木结构的“吊楼”式建筑应运而生,楼外有“耍子”,安有各式各样的木栏,保留着土家先民“干兰”式居屋的遗俗。

土家吊脚楼为典型的栏杆式建筑,分全吊型和半吊型两种。全吊型 ,全部悬虚,比较少见;半吊型,部分悬虚,为主流形式。一般是几间主屋落地,左右两边转角吊楼悬空。主屋正中一间为堂屋,堂屋正对大门一面设有香龛,以敬神灵祖先。堂屋不作居室,有的设有火塘,以作迎亲待客之用。

房子主屋为父母及老人居室,两侧吊楼是子女的居室,左为长,右为幼。吊楼的四周设走廊,雕栏花窗,其花纹图案多为鸟兽花草,寓意福禄寿禧,安康吉祥。吊楼下多为猪圈、牛栏,或用来安置碓磨,堆放柴禾杂物等。

土家吊脚楼,在少数民族木楼建筑中,是一颗光彩夺目的艺术明珠。飞檐翘角,凿龙画凤,雕栏花窗,描红着绿,色彩斑斓,让人浮想联翩。有诗人如此赞叹:

孔雀开屏先提腿,锦鸡展翅先摆尾;

怎比土家吊脚楼,时时张开五色被。

民族服饰

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

苗族的服饰因地而异,因时而分,因节而盛。黔江的苗族服饰,男装简朴,女装繁华。苗族男装无领,衣袖长而小,一般7颗钮扣,以腰带束身,裤管短而大,青年喜白色头帕,老年喜青色头帕。妇女多穿满襟,胸前及袖口要滚边、绣花,有的还在开叉和放摆前后边缘绣挖云钓;裤子较短,裤脚边缘装饰与衣服大致相同。苗族服饰最具特色的是百褶裙,千姿百态,下沿绣满花纹,轮廓分明,手工精湛。苗族的首饰,造型精美,品种繁多,而最让人垂青的是银饰,“有衣无银不成盛装”,是苗家女子喜爱银饰的概括。如今,苗族服饰在其原始的粗犷美上融合了现代的流行元素,深受现代都市青年的欢迎,使古老的苗装焕发青春活力,更具风彩。

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在“改土归流”以前,男女均穿斑烂花衣(琵琶襟)和八幅罗裙。“改土归流”以后,男女服饰均为满襟款式,加以土家族花边,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黔江的土家族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的改进和变化。在解放前,土家族男子均穿保持着琵琶襟特点的满襟衣,多为布扣。女装为大衣大袖,镶阑干花边。男女都喜包青色或白色头帕,四季不离。

成年男子头包青布或白布长帕,略成人字形。衣服有老壮之分,老人多穿满襟衣,短领,捆腰带;青壮年多穿对襟衣,缀布排扣,领高,袖小而长,袖口滚边。裤子不分老青壮,皆大脚大腰,一般为青布、蓝布作裤腿,缝上 白布裤腰,穿时在前面打褶子,称之为“统统裤”。鞋子多为青面白底圆口鞋,冬天缠青、蓝布裹脚或穿白布袜子,多为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俗称“家机布”。

妇女的服饰比较讲究,也有老、壮、青的年龄之别。总体为头包青丝或青布帕,衣服的袖口、领口较大,分为外托肩和银钩。外托肩圆领、滚边,向右边开襟,袖口和下摆有两道不同的青边。银钩矮领,在袖口和下摆外有一道宽青边,沿边镶有色彩鲜明的3条花边,胸襟前用彩色线钩上花纹、图案。裤脚有3条宽度不同的梅花条,腰、脚均很宽大。富裕妇女首饰较多,有耳环、戒指、手圈,头上别的银质、玉质、金质的簪子,胸前挂的银链、银铃、银牙签、银珠子等,十分引人注目。姑娘和已婚妇女在头饰打扮上有区别,姑娘留长辫子,用彩色头绳捆扎。已婚妇女挽发髻,多别银簪子。

小孩的服饰特点,表现在帽子上。随着年龄、季节而不同,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或“风帽”。帽上绣有图案,正面缀有“福禄寿禧”、“长命富贵”等银质字牌,或十八罗汉、大小八仙的银质铸像,两侧或尾部吊有银质响铃。

民俗节庆

敬白虎与赶白虎


土家人的信仰多为对自然的崇拜,表现为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把一切自然现象人格化、神灵化。同时,崇拜祖先,有着十分浓厚的祖先崇拜意识。在黔江土家族中,有敬白虎的习俗,也有赶白虎的习俗。部分土家族人,最怕白虎神,尤其是不满周岁的小孩时常提防被“白虎星”所害。小孩子一旦害了翻白眼、吐白沫的病,便认为是被“白虎星罩了”,立即请土老师来赶杀白虎,以消除灾星。但也有敬仰白虎的习俗。比如旧时土老师跳神时,“还人头愿”,就是将额头刺一小口,用几滴人血来祭祀“坐堂白虎”。他们认为坐堂白虎是好神,要予以敬奉。

苗族婚俗



苗族青年男女,以前也是通过唱歌作为传情达意,互通心声的大媒人。“腊肉炒菜不用盐,哥妹订婚不用钱。只要哥心合妹意,就用山歌定姻缘。”每逢“歌会”、“踏青”、“赶秋”、“赶坳”等活动,他们常通过对歌来选择意中人。双方感到情投意合,才互赠信物,定下终身。结婚时,更离不了歌。主人要对客人唱谢客歌,对媒人唱谢媒歌。大家要对新婚夫妇唱祝福歌。送亲客和男方的陪客全都要唱歌,相互对歌、赛歌、盘歌,连唱3天3夜。此间新郎新娘不能同房,要等回门后才算正式成婚。

土家族婚俗



土家族的婚姻,在“改土归流”以前一般是自由择配。未婚青年男女,只要双方互相爱慕,经“梯玛”(土老师)作证,便可以成婚。那时,男女青年在摆手活动中,以唱歌、跳舞、吹奏木叶表白爱情,选择对象,建立感情。经过几年的往来,彼此情投意合,然后在土老师的主持下,举行婚礼。自清“改土归流”后,实行的便是封建包办婚姻,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娶一般都要经过求亲、订婚、结婚、闹房、回门等程序。土家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是哭嫁。婚前一月或半月,待嫁姑娘按习俗规矩就要哭嫁,开始是隔一夜哭一次,后来每夜都哭,出嫁前夕要连续哭3至7天,全村寨相好的姐妹和姑嫂、伯娘、婶娘都要来陪哭。其家族亲友都要准备一餐丰盛的菜饭,宴请即将出嫁的姑娘,这叫做“陪嫁饭”。哭嫁的内容十分丰富,有“ 哭父母”、“哭哥嫂”、“哭姐妹”、“哭戴花”、“哭上轿”等。哭嫁的形式,有对哭、群哭、顺哭、间哭,这与其他兄弟民族的哭嫁有较大的区别,是土家族哭嫁仪式的独特之处。结婚头天,为女方的“戴花”日,亲朋至友都来庆贺,吃“戴花酒”,给新娘梳头戴花。戴花前,要请贤德和有子女的妇女给新娘“开脸”,即绞去脸上的汗毛,修好眉毛,并将长发辫子绾成“粑粑髻”,缠上红头绳,插上各种头饰。接着,举行隆重的戴花仪式,新娘要以哭答谢前来给其戴花的亲戚。有文人墨客的竹枝词写道:“新梳高髻学簪花,娇泪盈盈洒碧纱。阿母今朝陪远客,当筵十个女儿家。” 描写的便是土家族的哭嫁婚俗。

赶秋节


这是苗家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山山寨寨的苗家人,换上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邀朋结伴,高高兴兴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秋场上锣鼓喧天,歌声飞扬,荡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等节目让人目不暇接,热闹异常。青年男女还利用“赶秋”物色情侣,互诉衷肠。即使逢上雨天,赶秋节也要如期举行。

过苗年


苗家人过苗年,腊月三十的年饭,一般做四样菜或六样菜,火塘生大火,通霄围坐火塘唱苗歌。正月初二至十五,寨子家家请客,户户有人出去作客。各家要将寨里每户请遍,也要依次去各户作客。苗年也因区域、姓氏宗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流传着许多的传说故事,或与苗家先民的流离迁徙,或与抵御外敌入侵,或与躲避压迫剥削相关联,反映了苗族人民的风雨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