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6年11月6日 (日) 05:07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灌云县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中国水晶城

  灌云县汉语拼音:Guànyún Xiàn;英文:Guanyun County),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辖县,位于江苏省北部,东邻黄海。总面积1538.9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02.01万人,常住78.99万人(2012年末)。全县辖1个街道、10个镇、3个乡:侍庄街道、伊山镇、杨集镇、燕尾港镇、同兴镇、四队镇、圩丰镇、龙苴镇、下车镇、东王集镇、图河镇、鲁河乡、小伊乡、南岗乡。县政府驻西苑南路。

  灌云1912年建县,因南有大川灌河、北有名山云台而得名,总面积1538平方公里,人口103万,辖10镇、2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以及省属五图河农场、市属灌西盐场。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十佳金融生态示范县、全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中国豆丹美食之乡、中国名厨之乡、中国旋耕机之都、全国旅游百强名县以及江苏省财政收入增收表彰单位、土地执法模范县创建工作先进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海洋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人民防空先进城市、水利工作先进单位、粮食生产先进县、双拥模范县、平安县、社会治安安全县、无邪教地区先进县、生猪产业大县、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县和全省体育强县等称号。   1、人文历史。灌云历史悠久,早在65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境内有新石器时期原始墓葬群、伊芦摩崖石刻、龙苴古城等古迹,石棺墓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夏第一贤相商朝伊尹、汉朝大将钟离昧、清代武状元卞赓、近代水利专家武同举等,或生于灌云,或曾在灌云驻足,客居我县的清朝文坛巨匠李汝珍创作了旷世名著《镜花缘》,蜚声中外的“汪氏三杰”,以及陈吉余、程津培等当代科学泰斗皆门出灌云。   2、交通区位。灌云位于连云港市南大门,境内有汾灌、徐连、宁连、沿海4条高速公路以及204、324、236、242、226等5条国省干道;东部沿海地区有39公里长的海岸线;拥有国家三级航道盐河等5条等级航道,燕尾港为江苏唯一的海河联运港和连云港南翼重要组合港,连盐铁路、连淮高铁加快建设,连云港新机场选址报告通过国家民航总局审批,逐步成为苏北鲁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3、工业经济。2015年,全力打造以临港产业区、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园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工业经济板块,形成船舶制造、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金属材料、轻工纺织、清洁能源等六大主导产业。县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围绕“现代化的新城区、科技创新的新平台、高新产业的新载体”定位,规划建设金属材料、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科技研发、中小企业园和商贸物流等六大功能区,规划建设面积40平方公里,已建成25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围绕"连云港南翼组合港和海河联运中心、灌云工业和新兴产业基地、灌云沿海开发和生态发展新城区"定位,初步构建港口物流园、船舶工业园、精细化工园、高新技术园和高端商务区五大功能板块,规划建设面积120平方公里,已建成55平方公里。两个中小企业园将围绕机械电子、纺织服装、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等产业定位,切实加大补链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招引,已建成标准厂房36万平方米。乡镇工业集中区,将按照特色发展、错位发展要求,重点发展依托本地资源、突出农副产品加工、具有成长前景的项目,已建成标准厂房23万平方米。   4、农业发展。2015年,粮食总产达84.4万吨,继续实现稳产增收。全县耕地总面积137万亩,其中高效农业5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15%。拥有省级农业园区、渔业园区各1家,已获批省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园区。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   5、城市建设。县城区规划面积63.15平方公里(2030年)。“十二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378亿元,实施城建重点工程558项。全面推进东城区建设,县城区面积扩展到2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46%。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新建改造背街小巷30万平方米,征收房屋面积220万平方米。   6、经济发展。2015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8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4.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62亿元,分别增长13%、2.2%;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2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2元,分别增长11.5%、12.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5:46.8:34.7。


  邮编:222200 代码:320723 区号:0518

行政区划

  全县辖1个街道、10个镇、3个乡:侍庄街道、伊山镇、杨集镇、燕尾港镇、同兴镇、四队镇、圩丰镇、龙苴镇、下车镇、东王集镇、图河镇、鲁河乡、小伊乡、南岗乡。县政府驻西苑南路。

历史

  明清时为海州地。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1912年4月,东灌分治,析东海县东境之地11镇,设置灌云县。县治设板浦。因南邻灌河,北依云台山,取二地名首字命名。1945年县府迁三星镇,1948年10月县府迁伊山镇。

  1996年,灌云县面积1878.2平方千米,人口约96.5万人。辖7个镇、18个乡:伊山镇、杨集镇、同兴镇、四队镇、板浦镇、龙苴镇、燕尾镇、宁海乡、鲁河乡、穆圩乡、东王集乡、白蚬乡、东辛乡、陡沟乡、伊芦乡、小伊乡、图河乡、下车乡、向阳乡、侍庄乡、界圩乡、南岗乡、伊山乡、沂北乡、圩丰乡。县政府驻伊山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灌云县(辖8个镇、13个乡)常住总人口1030069人,其中:伊山镇127078人,板浦镇63992人,杨集镇63942人,燕尾港镇11244人,同兴镇35701人,四队镇32801人,圩丰镇42864人,龙苴镇46353人,宁海乡24472人,伊芦乡34635人,鲁河乡26299人,图河乡54770人,沂北乡41655人,下车乡47128人,白蚬乡36976人,东王集乡59300人,侍庄乡44500人,小伊乡54966人,穆圩乡32495人,陡沟乡55815人,南岗乡38913人,东辛农场37525人,五图河农场8885人,灌西盐场7760人。

  2004年底,全县总人口107.25万人。辖8个镇、13个乡。伊山镇面积76.75平方千米,人口140380人。板浦镇面积77.76平方千米,人口62901人。杨集镇面积76.73平方千米,人口67659人。燕尾镇面积13.99平方千米,人口10521人。同兴镇面积53.78平方千米,人口37337人。四队镇面积41.53平方千米,人口32957人。圩丰镇面积41.11平方千米,人口42147人。龙苴镇面积64.00平方千米,人口47907人。宁海乡面积46.00平方千米,人口26449人。伊芦乡面积51.29平方千米,人口36043人。鲁河乡面积31.15平方千米,人口32265人。图河乡面积95.00平方千米,人口58264人。沂北乡面积44.62平方千米,人口43376人。下车乡面积47.85平方千米,人口45642人。白蚬乡面积54.97平方千米,人口38212人。东王集乡面积91.97平方千米,人口60039人。侍庄乡面积66.10平方千米,人口45817人。小伊乡面积79.52平方千米,人口52782人。穆圩乡面积62.40平方千米,人口30846人。陡沟乡面积73.17平方千米,人口56665人。南岗乡面积60.55平方千米,人口38631人。(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2005年,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同意调整连云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5]37号)和连云港市政府《关于将灌云县宁海乡划归新浦区管辖的通知》(连政发[2005]111号),将灌云县宁海乡整建制划归新浦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灌云县行政区域面积1834.56平方千米,人口104.55万,辖8个镇、12个乡。2009年,将灌云县板浦镇划归海州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灌云县行政区域面积1775.25平方千米,人口102.53万人,辖7个镇、12个乡:伊山镇、杨集镇、燕尾港镇、同兴镇、四队镇、圩丰镇、龙苴镇、伊芦乡、鲁河乡、图河乡、沂北乡、下车乡、白蚬乡、东王集乡、侍庄乡、小伊乡、穆圩乡、陡沟乡、南岗乡;东辛农场、五图河农场、灌西盐场。县政府驻伊山镇。

  2009年末,灌云县总面积1853平方千米,总人口27.33万户101.52万人。其中:伊山镇面积76.75平方千米、人口152686人,杨集镇面积76.73平方千米、人口70780人,燕尾港镇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13518人,同兴镇面积53.78平方千米、人口38933人,四队镇面积41.54平方千米、人口33962人,圩丰镇面积69.01平方千米、人口43224人,龙苴镇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0038人,伊芦乡面积51.29平方千米、人口38432人,鲁河乡面积46.73平方千米、人口33445人,图河乡面积95平方千米、人口59484人,沂北乡面积44.62平方千米、人口45009人,下车乡面积47.85平方千米、人口46764人,白蚬乡面积54.97平方千米、人口40234人,东王集乡面积91.97平方千米、人口60390人,侍庄乡面积66.1平方千米、人口44519人,小伊乡面积79.52平方千米、人口64493人,穆圩乡面积62.4平方千米、人口32673人,陡沟乡面积73.17平方千米、人口59139人,南岗乡面积60.55平方千米、人口41702人。(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2010年,将灌云县管辖的江苏省东辛农场和海军92323部队农副业基地划归连云港市连云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灌云县行政区域面积1542.73平方千米,人口97.74万人。2011年,将灌云县境内江苏省连云港监狱七分部位于新沂河南岸3.78平方千米区域划归灌南县堆沟港镇管辖。行政区域调整后,灌云县行政区域面积1538.95平方千米,人口97.74万人,辖7个镇、11个乡(注:批文如此,实际是12个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灌云县常住总人口817509人,其中:伊山镇137235人,杨集镇47500人,燕尾港镇9386人,同兴镇28005人,四队镇23524人,圩丰镇37336人,龙苴镇33819人,伊芦乡31708人,鲁河乡21811人,图河乡40911人,沂北乡30223人,下车乡38883人,白蚬乡34670人,东王集乡55356人,侍庄乡45406人,小伊乡48776人,穆圩乡26855人,陡沟乡42782人,南岗乡33104人,东辛农场34951人,五图河农场3999人,灌西盐场6369人,灌云经济开发区1644人,灌云临港产业区3256人。

  2013年1月6日,省政府(苏政复[2013]4号)批复同意撤销杨集镇、沂北乡,设立新的杨集镇;撤销龙苴镇、穆圩乡,设立新的龙苴镇;撤销同兴镇、伊芦乡,设立新的同兴镇;撤销下车乡、白蚬乡,设立下车镇;撤销南岗乡、陡沟乡,设立新的南岗乡。调整后,杨集镇面积154.5平方千米,人口117190人,辖3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原杨集镇镇东村;龙苴镇面积128.01平方千米,人口86790人,辖2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原龙苴镇龙苴居委会;同兴镇面积128.71平方千米,人口78187人,辖28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原同兴镇同兴居委会;下车镇面积126.61平方千米,人口90654人,辖3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原下车乡下车村;南岗乡面积140.5平方千米,人口103939人,辖33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原南岗乡南岗村。

  2015年1月9日,省政府(苏政复[2015]4号)批复同意撤销侍庄乡,设立侍庄街道;撤销东王集乡,设立东王集镇;撤销图河乡,设立图河镇。调整后,全县辖1个街道、10个镇、3个乡:侍庄街道、伊山镇、杨集镇、燕尾港镇、同兴镇、四队镇、圩丰镇、龙苴镇、下车镇、东王集镇、图河镇、鲁河乡、小伊乡、南岗乡。



经济

  2015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8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4.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62亿元,分别增长13%、2.2%;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2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2元,分别增长11.5%、12.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5:46.8:34.7。

  工业经济 2015年,全力打造以临港产业区、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园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工业经济板块,形成船舶制造、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金属材料、轻工纺织、清洁能源等六大主导产业。县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围绕“现代化的新城区、科技创新的新平台、高新产业的新载体”定位,规划建设金属材料、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科技研发、中小企业园和商贸物流等六大功能区,规划建设面积40平方公里,已建成25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围绕"连云港南翼组合港和海河联运中心、灌云工业和新兴产业基地、灌云沿海开发和生态发展新城区"定位,初步构建港口物流园、船舶工业园、精细化工园、高新技术园和高端商务区五大功能板块,规划建设面积120平方公里,已建成55平方公里。两个中小企业园将围绕机械电子、纺织服装、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等产业定位,切实加大补链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招引,已建成标准厂房36万平方米。乡镇工业集中区,将按照特色发展、错位发展要求,重点发展依托本地资源、突出农副产品加工、具有成长前景的项目,已建成标准厂房23万平方米。

  农业发展 2015年,粮食总产达84.4万吨,继续实现稳产增收。全县耕地总面积137万亩,其中高效农业5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15%。拥有省级农业园区、渔业园区各1家,已获批省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园区。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

  城市建设 县城区规划面积63.15平方公里(2030年)。“十二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378亿元,实施城建重点工程558项。全面推进东城区建设,县城区面积扩展到2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46%。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新建改造背街小巷30万平方米,征收房屋面积220万平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