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原住民族,指原居于台湾民族,由17世纪汉族移民移入前,即已定居在此的数十个语言及生活方式不同之族群所构成,属于南岛民族;其中台湾本岛的所有民族为南岛语系台湾南岛语群兰屿上的达悟族则属于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巴丹语群。目前有16个民族被官方承认。

台湾原住民族各族现今主要居于台湾本岛东部西部山区以及达悟族人居住的兰屿,并由官方划定为山地乡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俗称原乡,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此外,原住民族长期以来因都市化而流入各大都会区,现今已有四成六人口设籍于都会区,部分区域之族人甚至认同其现居地为原乡而形成部落。

起源

台湾各原住民族拥有各自的起源传说,近年来依据语言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推断,在17世纪汉人移民台湾之前,台湾原住民族在台湾的活动已有大约8,000年之久。台湾原住民族在遗传学语言学的分类上属于南岛民族南岛语系,和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大洋洲等的南岛民族族群有密切关联。五、六千年前,与现存原住民族群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的民族,先后陆续的由华南或东南亚移居到台湾岛,之后又迁徙扩散到大洋洲群岛。

凌纯声认为百越人为台湾原住民族的先祖,也是南岛民族的祖先。李壬癸认为,从语言的关系看,古代汉民族、傣民族、南岛民族的地理:分布应该是汉民族在北,傣民族居中,南岛民族在南。换言之,汉语与傣语有密切的接触,傣语与南岛语也有密切的接触,但汉语与南岛语却没有直接接触的语言证据。李壬癸认为台湾原住民起源于中南半岛一带的可能性最大。

历史

台湾原住民各族虽然今以拉丁文字作为语言书写系统,但因早期没有文字,故其历史大都仰赖口传,以及与其接触的外来者记载。受到台湾历史上政权不断更换影响,随着不同的外来者的史观视角,台湾原住民形成以不同的模样出现在历史上,也留下不同的印记。

在1603年,明朝陈第的著作《东番记》中,将台湾原住民族称为东番(字面上为“东方的未开化民族”);同一时期在台湾殖民的荷兰政府,则是依据先前在印度尼西亚殖民的经验,将台湾原住民族称为Indias或Blacks。

18世纪清政府统治台湾之后,当时的人们依据“强势文化”的适应和影响程度,大幅修改了对于台湾原住民族的定义,并且依据各族群对于清政府的服从程度,建立了一套系统定义了各原住民族族群的关联性。清朝文人使用生番这个名词定义非由清政府管理,而是自治或自有政权的原住民族族群,而熟番则是定义着这些原住民族族群服从清政府,并且履行缴付人头税的约定。根据乾隆皇帝时期和随后时期的标准,熟番等同于被满汉文化同化,并且服从于清朝政府生活在当下的原住民族族群,但是保留这个较轻蔑的名词,表示虽然此族群并非汉民族,但在文化程度上,比起非汉民族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名词反应着当时广泛的思想:在采用儒家社会规范之下,任何族群皆可以被同化或顺服。

在19世纪晚期,在清政府巩固台湾平原地区的统治力道,并积极进入台湾山区之下,平埔番和高山番这两个新名词出现并可以分别和熟番、生番交替使用。在将近50年的台湾日治时期,日本的人类学家仍然使用这个二元分类系统。但在1898年,人类学者伊能嘉矩首度提出了台湾原住民族的分类体系,将台湾原住民族分为“4群8族11部”,并说明各族的分布区域与文化特质;1890年代初期,日本学者和政府修改之前的二元分类系统,以平埔族代换之前的平埔番、熟番,以及使用高砂族代换之前的生番。而高砂族被分为泰雅族布农族邹族赛夏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后来的达悟族)和鲁凯族稍后加入,成为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9族,是第一次具科学系统的分类。日治时期,在学术或一些官方使用上已有“原住种族”、“原住民族”的通称。在中华民国政府统治初期,使用了平地山胞和山地山胞取代之前的日本的分类系统,回归二元分类,用意在移除原住民族对于日本统治时期所带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台湾原住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份。后来中华民国政府采用了日本的传统9族分类法,但官方去除了平埔族这个分类,民间则是使用依据之前的名词所修正的高山族及其下面的9族,以及平埔族

最早期的调查资料是在1624年的荷兰殖民时期,描述原住民族是居住在大小不同的独立部落当中。在这些部落之间常常会发生贸易、通婚、战争和为了防止外敌入侵而形成的结盟关系。根据当时和现代的民族学和语言学的标准,这些部落被人类学家分成20个族群,且被经常引用和讨论,其中巴布拉族巴布萨族巴则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最晚于17世纪在台湾中部已建立大肚王国。不过有人怀疑这些族群是否联合成一个政体、王国或是真正的“族群”。

进入台湾日治时期后,日本学者土田滋是以语言作为主要的判准,将台湾原住民族分成高山族平埔族两大类。前者包括住在台湾山地和东部的9个族群: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和达悟族。后者则包括原居于台湾北部和西部平原,现已几近消失的10个族群:凯达格兰族噶玛兰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则海族、噶哈巫族)、巴布拉族巴布萨族洪雅族邵族(水沙连)、西拉雅族、和猴猴族李壬癸,《台湾南岛语言分布图》,1996年)。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后,当时中华民族为中心而将台湾原住民族称为山地山胞平地山胞。1984年12月29日,台湾原住民族成立“原住民族权利促进会”发起“台湾原住民族正名运动”,诉求除了要求修改过去基于中华民族为中心的定义而称之为“山地同胞”的用法外,还包括有恢复传统人名使用以及恢复部落地方命名等。

原住民族族群

原住民族族群列表如下:

阿美族,Pangcah (Amis),1948年国立台湾大学民族学研究室官方划分的九族之一。

排湾族,Payuan (Paiwan),1948年国立台湾大学民族学研究室官方划分的九族之一。

泰雅族,Tayal (Atayal),1948年国立台湾大学民族学研究室官方划分的九族之一。

布农族,Bunun,1948年国立台湾大学民族学研究室官方划分的九族之一。

卑南族,Pinuyumayan (Puyuma),1948年国立台湾大学民族学研究室官方划分的九族之一。

鲁凯族,Drekay (Rukai),1948年国立台湾大学民族学研究室官方划分的九族之一。

赛夏族,SaiSiyat,1948年国立台湾大学民族学研究室官方划分的九族之一。

邹族,Cou (Tsou),1948年国立台湾大学民族学研究室官方划分的九族之一。

达悟族,Tao,1948年国立台湾大学民族学研究室官方划分的九族之一。原称作“Yami”,目前也有人改称“Tao”。

邵族,Thao,原被归类为邹族,后于2001年8月8日承认。

噶玛兰族,Kebalan (Kavalan),原被归类成海岸阿美族,后于2002年12月25日承认。

太鲁阁族,Truku (Taroko),原被归类成泰雅族德鲁固群,后于2004年1月14日承认。

撒奇莱雅族,Sakizaya,原被归类成奇莱阿美族,后于2007年1月17日承认。

赛德克族,Seediq,原被归类成泰雅族,后于2008年4月23日承认。

拉阿鲁哇族,Hla'alua (Saaroa),世居高雄市桃源区那玛夏区。原被归类成南邹族,后于2014年6月26日承认。

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世居高雄市那玛夏区一带。原被归类成南邹族,后于2014年6月26日承认。

另有其他尚未申报族别之原住民有10,248人。

县、乡认定的族群:

西拉雅族,Siraya,2005年由台南县政府认定,之后2013年也由花莲县富里乡乡长正式认定为“乡定原住民族”。

大武垅族,Taivoan,2013年由花莲县富里乡乡长正式认定为“乡定原住民族”。据学者推估人数应接近2万人,为台湾仅次于马卡道族之未正名平埔原住民族。

马卡道族,Makatao,2013年由花莲县富里乡乡长正式认定为“乡定原住民族”。之后于2016年9月9日,屏东县正式肯认马卡道等平埔族群为“县定原住民族”。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