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5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新教'''([[汉语拼音]]:Xinjiao;[[英文]]:Protestantism),'''基督教新教'''或'''基督新教'''的简称,亦常被直接称为基督教,为基督教三大派别(即[[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之一。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分化出来而不属于天主教的各宗派之统称。又称'''抗罗宗'''或'''更正宗'''。“新教”一词通用于学术界。词源来自德语的“Protestanten”(抗议者)。原指1529年神圣罗马帝国举行的帝国议会中的少数反对派,该派诸侯对于会议通过支持天主教压制宗教改革运动各派的决议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后即以其泛称宗教改革各新教派。目前全球约有五亿九千万教徒,当中包括[[北美洲]]一亿七千万,[[非洲]]一亿六千万,[[欧洲]]一亿两千万,[[拉丁美洲]]七千万,[[亚洲]]六千万,[[大洋洲]]一千万,约占全球基督徒总数的27%。根据[[美国]]政府官方统计,[[香港]]约有30多万名新教徒,约占全港人口4%,最大的派别为[[浸信会]]。
 
  
  新教,汉语意为基督教的“新教会”或“新教派”;或根据德(Protestantismus)、英(Protestantism)、法(Protestantisme)等宗教改革起始地区的语言中对应单词的原意译为抗议宗、抗罗宗、反罗宗、反对教、誓反教、更正教、改新教等,词源均来自德语的“Protestanten”(抗议者)。汉语语境中所称的“基督教”大多即指新教,而非基督宗教所有派别。[[中国]]的'''基督新教'''各教会则因传教方便的原因,自称'''耶稣教'''或'''基督教'''而不称为新教。
+
[[文件:97427.jpg|right|thumb|200px|基督教祖[[耶稣]]的想象图,也被称为「纳匝肋的耶稣」或「耶稣基督」]]
  
  16世纪初由[[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迅速蔓延,以路德为代表的温和派建立了适合部分诸侯和市民需要的'''路德宗''';在[[瑞士]],以[[加尔文]]为首的激进派建立了长老制教会,创立了'''加尔文宗''';在[[英国]]也进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英国国教会即'''安立甘宗'''获得了独立于教皇的地位。这三个新教宗派的出现,得到了世俗政权与民族国家的支持。根据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自此新教开始从[[德国]][[北欧]]发展。17世纪时,新教各宗派完成了组织、教义、仪式的定型,逐渐趋于保守。此时新教内部又出现了改革的呼声,结果分化出或新出现了'''公理宗''''''浸礼宗''''''贵格会'''以及'''卫斯理宗'''等重要宗派。随着向[[美洲]]的移民,新教各宗派传到[[北美洲|北美]]并得到巨大的发展。在20世纪,新教各宗派企图加强合作,部分宗派发起了普世教会运动,并组成'''世界基督教协进会'''(W.C.C.),作为推进运动的联合组织。新教从16世纪出现至今,一直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有许多小派别在不断出现。
+
  '''基督教'''([[拉丁语]]:Christianismus,Religio Christiana),乃一切信仰[[耶稣|纳匝肋的耶稣]][[救世主]]之“'''[[基督徒]]'''”([[拉丁语]]:Christianus)总称,凡[[唐朝]][[景教]][[元朝]][[也里可温]]、[[明朝]]之[[天主教]]、[[清朝]][[中华民国|民国]]之[[东正教会|东正教]]、[[耶稣教]]、[[福音教]]皆从此类。其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列为[[世界]]三大[[宗教]]。
  
  新教各派有许多与天主教对立的共同特征,在教义上表现为强调“因信称义”,即主张得救既因蒙恩也因着信,凭着信心可以蒙恩称义,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得救必须以教会、神职人员、圣事为中介的主张,因此信徒皆可为祭司,不仅可以相互代祷,还可宣传福音。同时新教认为《[[圣经]]》具有最高的权威,信徒可以借助圣灵的指引直接与上帝相遇,接受启示,从而否定了天主教坚持的教会释经权,为此新教各派都注重用民族语言诵经,取消了拉丁语圣经的垄断地位。新教反对圣母及圣徒崇拜,一般也不赞同炼狱之说。
+
  基督教出自天启宗教,但因其相信耶稣是神,因而与其他天启宗教存在根本差异。
  
  在组织上,新教各派都否定天主教集一切权力于教皇的教阶制,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采用了多种组织制度:如以安立甘宗为代表的主教制,主教管理各教区,下设会长和会吏;以加尔文宗为代表的长老制,由平信徒推选长老掌管教务,委派牧师;以浸礼宗、公理宗等为代表的会众制,由教堂的全体信徒掌管教务,聘任牧师。新教还废除了神职人员不许结婚的规定,取消了隐修制度。
+
  基督教是一个信仰神和天国的宗教组织,并在[[人类]]发展史中扮演一定角色,现代各地仍然遍布为数众多为信众提供宗教生活方式的教堂。会众们相信耶稣为神(上帝、天主)的圣子、人类的救主弥赛亚(默西亚,即基督)的一神论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约占世界人口的33.32%。
  
  在礼仪圣事上,新教各派反对天主教的繁文缛节,摈弃了弥撒仪式,重视讲道诵经,信徒共同唱赞美诗。将天主教的七项圣事精简为两项,即圣餐和洗礼。教堂的陈设布置及宗教服饰方面虽无齐一规定,但也比天主教为简朴。有的教会如安立甘宗教会,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教堂内有圣像圣画,仪式也较复杂;多数教会则推崇简朴,教堂内只有十字架。新教的节日与天主教一致,尤其重视耶稣诞生与复活的庆典。
+
  基督教以《[[圣经]]》为经典,并认为《圣经》系由上帝的圣灵感动作者写成,具有最高权威,是信仰的依据和教义的标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有:①三位一体的上帝(或译天主、神)是创造并治理天地万物的主。②上帝无形体无方位,但有理性有意志,超越于万物又内在于万物。③上帝有3个位格,其一为圣父,无限公义而又慈爱;其二为圣子,即“道成肉身”为人受难的耶稣基督,兼具神人二性,已经复活、升天,还将再临、审判;其三为圣灵,运行于世界,作用于人心,使人知罪、悔改、成圣。④教会乃基督所建,由上帝选民组成,具有圣洁性和普世性,使命是在世上传播福音。⑤人乃上帝按其形象所造,由灵魂和肉体构成,虽有神的“形象”或有“原义”,但因“堕落”而有“原罪”,陷于恶魔势力之下,故须信奉基督,才能称义获救。
  
  [[鸦片战争]]前后,新教开始传入[[中国]]
+
  基督教起源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相传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信奉者称耶稣为基督(希腊文Christos,转译自希伯来文māshiah,汉译弥赛亚,意为受膏者,原意指上帝敷以圣膏油而派立来复兴以色列国的救世主)。最初为[[犹太教]]一下层派别。1~2世纪间逐步同犹太教分裂,成为新的宗教。基督教一词最初见于2世纪初安提阿的伊纳爵《致马格尼西亚教会书》,指区别于犹太教、崇奉基督为主的新教派。此后传及[[地中海]]东部沿岸各地。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中世纪]]时在[[欧洲]]占统治地位,是欧洲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11世纪分裂为罗马公教和东正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又从罗马公教中分裂出来,出现了路德宗(亦称信义宗)、归正宗(亦称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亦称圣公宗)三大新教主流派;后又陆续分化出其他许多宗派。以后,基督教各派系逐渐传遍世界各大洲,对欧美各国[[历史]]、[[文化]]有深远影响。
  
== 历史 ==
+
  早期基督教曾有多次传入中国的时期但都没有形成广大的影响,直到[[清朝|清]]末时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再次进入产生了巨变,[[孙中山]]等人因阅读早期基督教(含天主教)研究(中国传统天人)教义中领悟到传统信仰被2000多年帝王“奴役化”释道儒的羁糜思想,有了革命的动机,并接受教团的协助,借着许多骨干教友([[黄兴]]、[[陆皓东]]、[[秋瑾]]、[[林觉民]]、[[陈少白]]、[[刘静庵]]、[[宫崎寅藏]]、[[杨衢云]]、[[殷子衡]]等人)的鼓吹与牺牲,以政治变革的军事行动后,继之以推动革新财经、学术、科技、环境、医疗、人文关怀等领域([[刘子如]]、[[林巧稚]]、[[林语堂]]、[[冰心]]、[[孙运璇]]、[[李国鼎]]、[[谢森中]]、[[张继正]]、[[吴贻芳]]、[[白培英]]、[[王建煊]]等人),让中国完成快速的现代化。
  
=== 产生的背景 ===
+
=== 历史 ===
  
  15世纪的西欧,封建体制开始瓦解。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确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中,教会受到了极大的创伤。新兴的中产阶级起而反抗旧有的封建神权统治。也随着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新观念,人们开始怀疑以神为本位的旧思想。人文主义者大胆的揭发教会内部的腐败,这样的矛盾下悄悄的埋下了中世纪封建体制的崩溃以及宗教改革的种子。
+
==== 起源 ====
  
=== 教派的形成 ===
+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生活在公元1世纪前后的纳匝肋人耶稣。耶稣活动和基督教创立的历史背景,是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社会。一方面,犹太民族及其文化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浓厚的宗教精神,但历经亚述、巴比伦、波斯和希腊等外族入侵和压迫之后,又沦为空前强大的罗马帝国属国,并多次遭到暴力镇压,犹太社会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古代先知预言而认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思想,以及对犹太人的复国救主即弥赛亚的盼望十分流行,尤其盛行于犹太教某些下层派别之中。另一方面,罗马帝国使用当时最完备的军事、行政和法律力量对地中海各国强权统治,使各民族原有的文化和宗教急剧衰落,包括罗马本土在内,整个帝国开始显示出精神、道德习俗的败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时,生活的颓废,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加,也造成了东西方宗教和哲学思想的更多的交流。
  
  新教的抗议精神可以追溯至14世纪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国的威克里夫派以及罗拉德派、波希米亚的扬·胡斯派和意大利的萨伏那洛拉的信徒。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迅速的席卷了整个德国,在瑞士,加尔文的归正运动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宗教改革的影响。 到了16世纪中叶,主要宗派都以可以与旧教抗衡。因着教权与王权的权利争夺,新教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许多民族国家或世俗政权的支持与保护。在宗教战争后,根据随之而签订的合约,如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与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确立的教随国定原则,形成了新教在欧洲的布局,信义宗分布于德国以及北欧诸国;归正宗为德国、瑞士、荷兰以及苏格兰。
+
  按照基督教的说法,耶稣是上帝为拯救世人而派遣“道成肉身”为人受难的上帝之子,所以信仰他的人称他为基督(对弥赛亚的希腊文称呼),即承认他为全人类的救主。有些怀疑者认为耶稣未必存在,但多数史学家并不怀疑耶稣的历史真实性。按照记载耶稣生平最详的《新约圣经》四福音书的说法,在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当政时期,加利利的拿撒勒城木匠约瑟之妻玛丽亚从圣灵受孕,在伯利恒客店中生下耶稣,当时曾有“异象”出现。耶稣长大后曾从约翰受洗并经受了魔鬼的考验,然后开始宣讲天国福音,劝人悔改,宣扬爱人如己,敬爱上帝。又选召十二使徒,到处治病救人,行了很多奇迹。当时犹太教当权派对耶稣既猜忌又害怕,买通耶稣的门徒犹大,逮捕了耶稣并送交罗马巡抚彼拉多。判耶稣死刑,钉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3日复活并向门徒和众人显现,第四十日升天,第五十日遣圣灵降临。众门徒领受圣灵后以使徒保罗为代表四出传教,基督教走出犹太社会,开始在罗马帝国境内迅速传播,并成为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跨民族的世界性宗教。
  
  16世纪末到17世纪,新教的主要宗派在教会的组织与崇拜仪式上已有基本雏形。对于教义的认定上经过长期的争论也逐渐成为体系。新教的神学家编写了大量的神学著作,但其内容多以繁琐的争辩以及考证为主,失去了改教初期那种富有抗议精神的活力。17世纪中叶,英格兰的清教徒运动要求以加尔文主义改革妥协保守的圣公宗教会,结果把新教运动又推进了一步,产生了脱离圣公宗的新教派,如英格兰的长老会、公理会、浸会、公谊会等等。随着移民美洲,新教也成为美洲宗派的大宗。
+
==== 早期基督教 ====
  
=== 神学的发展 ===
+
  新文明的精神动力受到罗马帝国当局的压制。罗马统治者为了维护垂危的罗马宗教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并防范异己力量的壮大,对基督教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迫害。其间基督教徒中出现了大量坚持信仰的殉道者,吸引了众多的慕道者和信徒,其中既有社会中下层广大民众,也有社会上层显贵以至皇室成员。各地信徒组成的教会力量逐渐壮大,宗教礼仪和管理方式渐趋定型,产生了各种圣事和以主教为首的教政制度。各教会流传的《圣经》各卷书逐渐集中,并开始有学者翻译整理,为七十子希腊文本、通俗拉丁文本等权威译本的出现和圣经正典的编定创造了条件。教会在向反基督教的当局进行抗争,对教外的怀疑和误解进行解释,同教内的错误或偏激理解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重要的著作家和理论家,这些被称为护教士和教父的人物吸收了当时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希腊哲学的概念,使基督教的信仰表述更加系统而精密,为后世的神学和教义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实际上已成为取代衰落的古代文化的新兴力量。
  
  18世纪,资产阶级在欧洲取得全面胜利。在思想和文化上的表现,是崇尚理性、自由,对一切旧体系采取批判的态度,故称启蒙时期。这时期新教出现了一批哲学家,如德国的莱布尼兹、莱辛和康德,英国的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等。他们运用唯理主义哲学对基督教信仰和神学作了新的论证和解释。他们提倡自由思想和宽容原则,企图在信仰和理性之间作出某些调和,如英国的自然神论和广涵主义,德国的唯理主义神学,以及荷兰的阿明尼乌主义。这些都对19世纪新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宗派,如英国卫斯理兄弟创立的卫斯理宗。在此之前,溯源于15世纪胡斯运动的摩拉维亚弟兄会,在亲岑道夫的倡导下,又有新的发展。这些教派重视信徒的灵修生活,在组织和仪礼上较自由灵活,后传到北美,有较大的发展。
+
  经过3个世纪的斗争之后,在教会影响日益上升和帝国内部矛盾加剧的情况下,罗马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东部皇帝李锡尼于公元313年共同发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392年,狄奥多西一世以帝国名义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由此完成了基督教在西方世界从非法变为合法,又从合法变为独尊的过程。
  
  19世纪欧洲的新教,在启蒙时期唯理主义的冲击下,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施莱尔马赫受康德批判哲学和谢林浪漫主义的影响,把宗教看作一种感情的产物,强调个人宗教经验的重要性。他被称为新教现代神学之父。稍后,在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哺育下,出现了一批神学家,如包尔和施特劳斯以杜宾根大学为中心,对传统信仰和早期基督教发展史作出新的解释。杜宾根学派对后来的圣经考证学的发展,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里敕尔提出“回到康德”的口号,把道德价值作为捍卫基督教的法宝。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哈那克和特劳赤等自由主义神学的巨匠。自由主义神学强调人的价值和自由,在保存道德价值的前提下,主张调和宗教和科学,信仰和理性,提倡社会改革,用改良代替革命。还有一部分人,在社会革命的浪潮中,企图把基督教的信仰和伦理思想同社会改革结合起来,如英国的摩里斯、金斯利提出了“基督教社会主义”,美国的饶申布什等提出了“社会福音”的主张。
+
'''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20世纪西方世界的各种危机,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使自由主义神学面临绝境。代之而起的是以巴特和布鲁内尔等为代表的新正统神学。它强调人的堕落和罪性,宣告历史决非人力所能扭转,人类只有通过否定自己,完全顺从上帝的旨意,用“上帝的话”作为审判的依据,才能得救。它声称这是回到路德和加尔文的正统教义,上溯到奥古斯丁和保罗的福音真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由主义神学的统治地位为新正统神学所取代。另一方面,20世纪初,美国新教还出现了一股反理性主义思潮,称为基要主义,与调和信仰与理性的现代主义相抗衡。基要主义主张必须接受耶稣为童贞女所生、肉身复活、十字架代赎、基督复临和《圣经》每字每句绝对无讹等传统教义为信仰的基本要道。基要主义派的兴起使美国新教陷入长期激烈的争论,并导致一些宗派的分裂。此外,还有一些属于基要主义的派别和鼓动宗教狂热的灵恩派或奋兴派结合,曾在欧美出现“宗教复兴”,推动了传教运动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教的传统教义和社会伦理思想,受到世俗主义、怀疑主义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问题的冲击,主流派日形衰落,信徒人数逐渐减少,同时又出现许多形形色色新的小派别。20世纪初,新教的一部分教会曾发起普世教会运动,企图在基督教世界中协调关系,加强合作。东正教也表示支持。这个以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为主要代表的运动,半个世纪来未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核心。天主教和拥有大量信徒的一些新教非主流派教会,至今还没有参加。目前新教正在向多元化和世俗化发展,已显示出重新分化组合的倾向。
+
  由于罗马帝国东部和西部在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分裂,再加上其他因素,基督教内的东部希腊语地区教会与西部拉丁语地区教会之间的隔阂和对立不断加深。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和蛮族入侵的环境下,罗马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提高了教皇的政治地位,加强了教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8世纪时,法兰克国王丕平献土,开始了教皇对延续千余年的教皇国的统治。从9世纪开始,查理曼大帝由教皇加冕,开创了西方皇帝须由教皇承认的惯例。以教皇为首的西部基督教会在整个西欧,不但主宰了人们的精神文化,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甚至与世俗政权相抗衡的地位。造成西欧长期王权受到制约,政治上各种力量多元并存的状况,对后来的西方历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教义 ==
+
  反之,在东罗马皇权一直强大的环境下,东部教会则长时期受到世俗政权的控制。一方面,罗马教皇因自称为使徒之长彼得的继承者而要求位居众教会之首,另一方面,在曾自称教会元首,力求恢复西部治权的东罗马皇帝支持下,东部教会长期与罗马教会分庭抗礼,再加上教义和礼仪上的一些分歧,终于导致罗马教皇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于1054年相互绝罚。以后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在中国称天主教),东部教会自称正教(在中国称东正教)。
  
  新教强调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三大原则。这是和天主教针锋相对的,是新教各派共同的特点。
+
==== 中世纪的基督教 ====
  
=== 因信称义 ===
+
  罗马教廷在教权高于王权的理论支持下,同世俗君主进行了长期斗争。从11世纪到12世纪的主教叙任权之争,以相互妥协而告终。13世纪初教廷权势达到顶峰,当时西欧各国君主多向教皇称臣纳贡。其间教会还以收复圣地为名发动了8次十字军东征,英法德等国君主均曾率军参加。13世纪末, 教皇在与法王斗争中失利,一度托庇于法国,并造成14世纪时阿维尼翁与罗马两个教廷并存的局面,15世纪初还曾出现三教皇鼎立,致使教廷威信大大下降。从13世纪开始出现的异端裁判所因鼓励告密、审讯不公开和使用刑罚迫害异端而声名狼藉,对异端派别的讨伐则从反面促成天主教内的不同见解从思想领域发展为广泛的社会运动。
  
  新教救法论的核心,主张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根据基督教教义,人因有原罪和本罪,不能自救,在上帝面前不能称义。唯一的救法是借上帝之子基督将救恩赐给世人。因此,拯救的根源来自上帝的恩典。这是基督教各派共同的信仰。至于如何使罪人获得这种恩典,收到得救的效果,天主教主张除了信仰外,还必须凭借圣事,通过天主教教阶制的神职人员,才能将救恩颁赐给信徒。在新教看来,这是把圣事作为上帝和人之间的一种“交易”,因为天主教规定信徒必须按教会的要求履行某些功课或善行,如做弥撒、奉献、悔过、补赎等,表示自责或补偿,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教会神职人员(神父、主教和教皇)成为垄断救恩的代理人。新教认为这不仅违背《圣经》的教训,而且带来许多弊端,根据《新约》的《罗马人书》和《加拉太书》的教训,认为遵守律法和诫命不能使人称义。得救的真谛在于相信和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凭借信心,通过圣灵的工作,使信徒和基督成为一体。由于这种神秘的结合,基督的救赎就在信徒身上生效,使信者“还是作为罪人的时候,在上帝面前得及被称为义”。新教认为行善是应该的,但这是重生得救的表现,而不是一种功德,其本身没有使人得救的效能。这种得救观对天主教用来垄断救恩的圣事观和圣职制起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
  东正教会自9世纪起向东欧各国发展,保加利亚、 俄罗斯等国先后皈依并以基督教为国教,但教会仍受世俗政权控制。11世纪时东罗马(拜占廷)帝国开始衰落,11世纪末至12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多次取道拜占廷领土,13世纪上半叶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期间,东正教普世牧首区曾被迫迁离。在此期间,东正教四大牧首区已有两个为穆斯林占领,一个为十字军所占领。到15世纪初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威胁拜占廷帝国期间,君士坦丁堡牧首曾被迫在佛罗伦萨公会议上同意与罗马教会合一,承认教皇的领导地位,但因东正教内部反对,使这次史称佛罗伦萨合一的行动流产。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四大牧首区均沦为受苏丹保护但位居伊斯兰教之下的教会。君士坦丁堡牧首只具有象征性的首领地位。
  
=== 信徒皆可为祭司 ===
+
  中世纪基督教还有两项重大的发展。一是建立起对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隐修制度。从安东尼首倡隐修以后,脱离世俗潜心苦修的隐修院盛行于世。4 世纪时大巴西勒和6世纪本笃所定的会规分别成为东部和西部隐修制度的楷模。以后隐修院逐渐涣散,10世纪出现了克吕尼运动,加强并整顿隐修院,13世纪又产生了以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为代表的托钵修会,再次整肃并革新隐修制度。16世纪出现了以耶稣会为代表的深入社会各阶层活动的新型修会。隐修院和修会长期从事垦殖、农业、手工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学术甚至政治活动,成为欧洲历史上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二是形成以经院为中心的文化教育。在中世纪,许多古代文献保存在修院里,以此为基础,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教会和修院修会成为西方世界文化、教育、科学与学术活动的中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西方的大多数著作家和科学家都出自各修院修会,音乐、美术、建筑等各门艺术在同教会活动密切联系中发展起来,大学也在经院办学的基础上开始创建。最突出的是形成了经院哲学的神学和哲学理论。这些分为不同学派的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产生了从安瑟伦到阿奎那,从阿伯拉尔到罗杰尔·培根的一系列思想家,是对人类思想宝库的巨大贡献。
  
  新教认为既然只凭信心即可得救,那么信徒人人均可为祭司,无须神职人员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介。此外,信徒还可以互相代祷,每个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顾相助的权利和义务,都有传播福音的天责。这就冲淡甚至取消了神职人员与一般信徒之间的差别。虽然新教的多数宗派仍然保留教务专职人员(牧师等)的职称和封立仪式,但这主要是职务上的标志,不意味着具有颁赐恩典的特权。
+
  中世纪基督教从原罗马帝国的疆域传遍了整个欧洲。
  
=== 《圣经》具有最高权威 ===
+
'''宗教改革运动'''
  
  这也是针对天主教提出的。天主教虽然不否认圣经的权威,但坚持圣经的解释权属于教会。实际上就把有关宗教信仰的一切问题,包括教会传统(教父遗训、教会法规,以及历届公会议的决定)的最高权威集中在天主教会和教皇身上。新教则主张唯有圣经才是最高权威、每个信徒都可以借圣灵的引导直接从圣经领悟上帝的启示和真理。新教一般虽然接受最初几次公会议关于三一论和基督论等的教义和有关的信经,也认为教父遗训有指导作用,值得尊重,但都不能和圣经同等看待。当然新教更不受后来天主教历次公会议的决议和教会法规的约束。宗教改革以后,新教将圣经译成各种民族语言,并致力于圣经的传播和注释工作。但新教各派对圣经的解释和用法不尽一致。如基要派强调圣经的每句每字都出自上帝的灵感,绝无讹误,其他一些派别的神学家却认为圣经是上帝启示的记录,它反映了圣经各卷的作者在不同时代对上帝启示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应用文字考据和历史考证的方法研究和解释圣经,以发现其中蕴藏的真理。这样,在新教内部,对圣经作为最高权威的理解,长期存在着争论。
+
  16世纪初,在威克里夫运动、胡斯运动以及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在新的市民阶级的思想觉醒以及要求纯洁教会和适应新社会形势的宗教思想的传播等因素的促进下,在天主教会的内部矛盾、教廷与世俗君主的矛盾、以及各级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的作用下,一场规模空前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兴起。运动从马丁·路德在德国实行宗教改革开始,经过加尔文派在瑞士的改革和亨利八世在英格兰的改革,迅速波及荷兰、苏格兰、法国以及北欧各国,造就了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以及其他脱离罗马教廷的新的基督教派别。这些派别总称抗罗宗(在中国称为新教),构成了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三大派。宗教改革及其产生的新教各派对欧美各国的历史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现代社会的产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圣礼 ===
+
==== 近现代基督教 ====
  
  圣礼,即[[天主教]]所称的圣事。新教和天主教的圣礼观很不同,新教一般只承认两种圣事,即圣餐礼和圣洗礼,认为是圣经明确记载由基督亲自设立的礼仪。天主教和东正教则认为除这两种外,还有坚振、告解、终傅、神品和婚配五种圣事,并认为也都由耶稣亲自设立,也可在圣经上找到根据。新教的某些宗派,如圣公会,也保留由教会施行坚振礼,按立圣职和婚配的仪式,但不认为这些具有完全的圣事意义。对圣事的解释,新教各派也不尽一致。一般说来,路德宗最接近天主教,认为圣事本身具有神秘的能力,如在圣餐礼中,饼、酒经过祝圣之后,虽然不像天主教认为的那样变成了基督的身体和血(即变体论),但已有基督的身体和血与之同在(即体同在论);洗礼也能使受洗者立即变为新人。茨温利和浸礼宗则认为圣餐礼仅具有象征或纪念的意义,饼酒仅代表基督的血肉,并不是基督的血肉;洗礼也不过是与上帝订立新的表记,表明受礼者与基督同死同复活,而与基督的生命联合,并不意味着神恩的具体施受。归正宗和安立甘宗则容许在上述两派之间,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这个问题,在新教各派间也曾长期存在争论。
+
  从宗教改革开始,基督教新教各派从反对宗教迫害和宗教歧视到争得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的历程,同以尼德兰革命和英国革命为起点的欧美各国社会运动紧密联系,造成现代社会的多元状况。在英国,从清教徒遭受迫害到参加革命,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各教派的平等权利,信仰自由终于成为社会公认的原则。在欧洲大陆,从16世纪的南特敕令到17世纪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新教各派的合法权利终得确立。在北美,以追求信仰自由的各教派为主建立的殖民地,建国原则中就包含了宗教自由。从16世纪后期至今,欧美各国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新教派别,如长老会、公理宗、浸礼宗、卫斯理宗、贵格会等等,还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宗教运动,如虔敬主义运动、大觉醒运动、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社会福音运动、基要主义运动以至本世纪的普世教会运动等。神学也出现了各种学说流派,17世纪以后有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绝对观念主义、自由主义、新正统主义、生存主义、经验主义、基督教现实主义、过程神学、世俗神学、希望神学等等。
  
== 组织制度 ==
+
  天主教在16世纪进行了针对新教改革的自身改革。一方面谴责新教的主张,另一方面确定信仰规范,改革修会制度,成立耶稣会以扩大影响。但在各民族国家抵制之下,教廷的世俗权力渐渐衰落。17世纪法国天主教会因詹森主义和高卢主义争论而分裂,18世纪教皇国遭拿破仑入侵,19世纪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教皇国大大削弱。罗马教廷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根据拉特兰条约确认对梵蒂冈城国的主权。在教义方面,天主教会在1870年制定了关于玛丽亚无原罪和教皇无误信条,加强了思想控制,但在20世纪初仍出现了现代主义神学思潮,后遭到教廷谴责。而新托马斯主义神学则在教廷倡导下蓬勃发展。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标志着天主教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会议改变了以往的保守方针,对内强调革新,对外提倡对话。自此以后,天主教神学十分活跃,除新托马斯主义之外,解放神学和超验托马斯主义等思潮也有很大影响。
  
  新教各派一致拒绝天主教将一切权力集中在以教皇为首的教阶体制中。新教各派在形成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教义主张,采用不同的教政原则,并都自称是以《新约》的原始教会为模本。大体有三种教政体制:
+
  东正教在16世纪以后俄罗斯正教会地位日益提高,但仍受沙皇控制。17世纪推行礼仪改革,18世纪彼得一世废除了牧首制,代之以最高宗教会议制,直至1917年临时政府才恢复牧首制。19世纪以后,东正教各国先后成立了自主教会,各国正教会互不隶属的格局成为定势。
  
=== 主教制 ===
+
  近、现代基督教从欧洲向全世界各大洲传播。约自16世纪新航路发现开始大规模传播,今已传遍世界各国。从20世纪开始,各国基督教中一方面出现了教会自立自主的运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各宗派联合运动以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普世合一运动。
  
  各主教区的管理权集中于主教,下设牧师(一称会长)和会吏。各大地区(或国家)的全体主教组成主教团(或主教院),形成该大地区(或国家)教会的集体领导核心。在世界范围则无统一的领导人物或机构。安立甘宗为其典型代表。
+
=== 基督教经典 ===
  
=== 长老制 ===
+
  基督教基本经典是基督教圣经,由《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两大部分构成,有四十余位执笔作者,前后写作时间跨越约1600年。
  
  由信徒推选平时从事社会职业的信徒领袖数人任长老,掌管教务权力,并委派或选举牧师执行教务;若干地方教会的长老和牧师联合组成区会,对其下属地方教会有领导权。这可以说是一种共和体制。故采用这种体制的归正宗,亦名长老宗。
+
==== 旧约圣经 ====
  
=== 公理制 ===
+
  《旧约圣经》是在耶稣的时代以前所写成的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记载了从耶和华创造天地到公元前5世纪为止以犹太民族为核心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神给犹太民族的律法,另外还有诗歌、预言等内容,原文以希伯来语写成。基督教形成以后,基督教的旧约圣经和犹太教的圣经开始有些微独立的演化,基督教自身在演化中不同教派又产生一些差异,但大部分还是相同的。比如现在有7卷被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的旧约经书未被列入犹太教和基督新教承认的圣经,被基督新教称为次经,不同教派间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差别,包括分卷、排列。天主教旧约圣经46卷,东正教50卷,基督新教39卷,
  
  或称会众制,由各教堂的全体信徒会众直接执掌教务权力并聘任牧师,各堂皆独立自主,同一宗派教会的联合组织对各教会没有领导权。采用这种制度的有浸礼宗、公理宗、基督会等。
+
==== 新约圣经 ====
  
  新教废除天主教的修道院制度和神职人员独身制。为了培养教会的专职教牧人员,各宗派单独或合作举办神学院或其他宗教学校。此外,还通过家庭影响和教会自己举办的主日学、查经班、学道班等,对一般信徒进行宗教教育。为了扩大宗教影响,欧美一些教会还开办学校、医院、慈善机关,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如基督教青年会等。
+
  《新约圣经》是耶稣离世以后由耶稣的门徒写成,内容有福音书(记载耶稣言行生平)、宗徒大事录(使徒行传)、使徒书信、默示录(启示录)等几部分共27卷书,最早的新约,原文以希腊语在第一世纪写成,从公元2世纪开始被编排成典,于公元4世纪正式定型,得到基督教不同教派的共同承认。
  
=== 政教关系 ===
+
  圣经一直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信仰基础,但不同教派的认识有一些不同。圣经本身宣称“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是保罗写成,因此这反映了初期教会的观点。第4世纪的奥古斯丁著有“论基督教教义”,专门讲读圣经的方法论和由此所得到的对神的认识,显然他认为圣经是教义的根本基础。在第四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后,教会逐渐形成一些增补的教导、礼仪,被教会认为也是神所启示的基督教信仰的必要部分,与圣经一样重要。后来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等宗教家,反对罗马公教与教皇对宗教诠释的权威,进行宗教改革,提出“唯独圣经”,因此基督新教只承认圣经为信仰的唯一正确、不变经典。
  
  在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新教各派的主张也不尽相同。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虽然提出“两个国度”即政教分离的原则,但实际上他的改革活动是和世俗政权的支持分不开的。现代德国和北欧国家的路德宗仍然可以说是一种不成文的国教。加尔文在日内瓦所建立的实质上是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苏格兰教会和英国教会现在仍保留着国教的形式。一些从主流派分裂出来的派别,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张政教分离,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宗教自由。
+
  19世纪开始出现自由派神学,认为圣经中间有些部分只是传说、寓言,圣经中也有错误、过时的内容,由此引起对一些传统教义的质疑。这种思潮影响到不同教派。不同意这种看法的被称为基要派神学,坚持圣经的无误性和传统的教义。
  
=== 认信文 ===
+
=== 神学教义 ===
  
  新教的主要派系,为了使他们所信奉的教义和组织原则保持稳定和规范化,都先后订立认信文作为信仰和教会生活的准绳。如德国路德宗教会有《奥格斯堡信纲》(1530),瑞士归正宗各教会(茨温利派和加尔文派)有(第二赫尔维西认信文)(1566),英格兰、苏格兰归正宗各教会有《威斯敏斯特信纲》,安立甘宗有《三十九条信纲》等。
+
  '''独一神'''(或唯一天主/独一上帝):宇宙间有一位独一的至高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称为耶和华/雅威/耶和威。(英文:“God”,在基督公教里中文常译作“天主”。在基督新教里中文常译作“神”或“上帝”。)
  
== 崇拜仪式 ==
+
  '''三位一体''':独一神有圣父、圣子、圣神(基督新教中文译为圣灵)三个位格,圣父是万有之源,圣子是耶稣基督,圣神是神的灵。三者同质、同能、同永恒,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是神,但只有一位神,而非三个神。阿塔拿修信经对三位一体进行了比较得到公认的解释,但这仍然是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圣经中没有“三位一体”这个词,所以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中较受争议的一项,但也被许多相信三位一体的基督徒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项教义。否认三位一体的理论当中有一位一体论(只有一个神,乃是父)、三位三体论(父子灵乃是三个神)、形态论等。三位一体与非三位一体论的争论焦点往往是耶稣基督的地位问题。
  
  新教反对崇拜圣像和圣物,并一致拒绝天主教的弥撒,认为其规定用拉丁文举行的礼文(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以前),不易为信徒理解,且由神职人员包办,一般信徒处于被动地位,不符合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的原则。因此新教很重视崇拜仪式的改革。首先是将弥撒改为使用民族语言的圣餐礼文,并逐渐以较为灵活的形式,引用《诗篇》、经课、祷文等,由信徒参加诵唱。有些宗派还编成专书,供公开崇拜之用,如圣公会的《公祷书》,归正宗的《祷告式》等。新教在崇拜中很重视讲道的作用,其内容为解释圣经,宣传教义,以坚定听众的信仰和诱发宗教热忱;有时还从教义出发对社会道德政治问题作出评论。由参加礼拜的全体信徒同唱赞美诗也是新教在崇拜仪式上的特点之一。
+
  '''创造''':神创造了天地万物,最后照自己圣洁良善的形象造人,乃是造男造女,名为亚当和夏娃。
  
  新教在礼堂建筑、陈设布置,以及宗教服饰上,无划一规定。一般说来高教会派较为重视保留传统的教堂艺术和宗教表像,如圣像、圣画等,仪式也较繁复。低教会派以及各种自由教派教会则崇尚质朴,仪式较简化,教堂内外除十字架外,一般不多用其他宗教表像;有的连十字架也不用。
+
  '''罪与死''':基督教的“罪”原文的字面意思是“不中靶心”,“罪”指一切不符合神的圣洁良善的行为、思想。人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带来了死。从此,罪与死入了世界,世人生而有罪(罪性),必然会犯罪(罪行)。如果没有神的救赎,都要走上灭亡之路,不仅肉体要死亡,灵魂也要永远死亡。
  
== 宗派 ==
+
  '''基督救赎''':耶稣基督本为神的儿子,与神同在,他就是神。耶稣基督为了将世人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而降世为人,从三十岁开始传道,在十字架上被钉死,他的无罪之身成了赎罪的祭,赎了世人的罪。他三日后从死里复活,升到天上,与父同在,他让父差下圣灵住在信他的人心中,与他们同在。他还活着,他在继续地作工。他将要再来,审判一切的活人死人,彻底地消灭罪,成就新天新地。
  
  由于新教的新兴宗派、小宗派十分繁复,加上教理差异,一些宗派曾被其它宗派视为异端。以下为一些主要的宗派:
+
  '''复活与永生''':耶稣基督将要再来,所有的人都要复活,接受最后的审判。信耶稣基督的人罪得赦免,得到永生,与神和好。罪不得赦免的最后会因罪而下地狱,与神永远隔绝。(圣经对末世的启示不是很清楚,基督教的末世论在细节上可以很复杂,不同意见也比较多。)
  
* [[福音派]]
+
  '''荣耀''':全然归给神,使人真正的谦卑下来,做“荣神益人”连结人的枝子。
** 路德宗-[[信义宗]]
+
*** [[信义会]]
+
*** [[福音会]]
+
** 加尔文宗-[[归正宗]]
+
*** [[长老会]]
+
*** [[归正会]],又称[[改革宗]]
+
*** [[清教会]]
+
** 卫斯理宗-[[循道宗]]
+
*** [[卫理公会]]
+
*** [[循道公会]]
+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
** [[浸信会]]
+
** [[公理会]]
+
** [[布道会]]
+
** [[宣道会]]
+
  
* [[基要派]]
+
=== 崇拜、礼仪和节期 ===
* [[灵恩派]]
+
** 五旬宗
+
*** [[神召会]]
+
*** [[五旬节会]]
+
* 其它派别
+
** [[再洗礼派]]
+
*** [[门诺会]]
+
** [[贵格会]]
+
  
== 在中国的传播 ==
+
  '''崇拜''' 基督教最普遍的崇拜仪式是在每星期天举行的主日崇拜。起源于1世纪,为纪念基督复活(基督徒相信耶稣被钉死后,于“七日的第一日”,即星期天复活)而区别于犹太教守安息日(星期六)的仪式。新教的少数教派如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仍在星期六举行礼拜。从初期教会开始,本来每次主日崇拜时都举行圣餐礼,后来天主教将其发展为弥撒。现在新教中不少宗派已不于每次主日崇拜都举行圣餐。主日崇拜的仪式,各派繁简不一。内容主要有唱赞美诗,祈祷、诵读圣经选段,讲道、祝福等。主日崇拜一般都在教堂举行,由圣职人员(主教、神甫或牧师、长老等)主持。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中的安立甘宗以及部分信义宗等教会多使用礼文,有些新教宗派仪式比较不固定。
  
  18~19世纪以来,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新教兴起传教运动。各宗派先后成立向国外布道的差会组织,将新教传到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地区。在传教过程中,西方文化也随之向宣教区渗透。一些传教士充当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先锋和谋士,把新教的“世界主义”作为殖民统治和破坏民族独立运动的思想武器。新教于19世纪初传入中国。1807年,英国伦敦布道会派遣马礼逊到中国,是为第一个到中国的新教传教士。不久马礼逊即充任东印度公司译员,同时从事《圣经》汉译工作。1830年,美国新教传教士也开始进入中国。但由于清政府的禁教政策,至1840年,在华传教士仅20人,代表4个差会。30余年中所收信徒不满百人。
+
  '''礼仪''' 基督教的某些重要礼仪被称为圣事或圣礼,神学上认为圣事是借助可见的形式或表象将不可见的神恩赋予领受者。举行圣事一般都按规定的仪式。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七件圣事,即洗礼、坚振、告解、圣体(东正教称圣体血)、终傅、神品(封立圣职)和婚配。新教一般只承认所认为是由耶稣亲自设立的洗礼和圣餐礼为正式的圣礼,亦有少数宗派不承认圣礼。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亦被作为特权列入条约,传教士遂以此为护符进入内地,来华传教士人数亦随之剧增。1858年仅有81人,1889年增至1296人,其中英国传教士占56.5%,美国人占39.5%,代表41个差会。1865年,戴德生创立中华内地会,专门从事内地传教活动。同时,新教各主要宗派都相继传入,传教区域除西藏外已遍及全国。在粤、闽、江、浙、鄂、冀、鲁、晋等省活动的有公理会系统的伦敦会和美国公理会,路德宗则从港澳扩展到粤、赣、鄂、豫、鲁,直至东北三省。安立甘宗的活动区域在江、浙、闽、两湖、两广、皖、赣、鲁、川、冀等省。浸礼宗在两广、江、浙、赣、皖、豫、川、鲁、晋、陕等省传教,教徒人数以鲁、粤两省为最多。归正宗的传教区域与公理宗、路德宗大致相仿,绝大部分教徒分布在沿海地区。19世纪中叶英国和加拿大的长老会传入台湾。美国卫斯理宗传入较早,先在闽、江、浙、皖、赣、鲁、冀等地传教,后又入川。英国卫斯理宗来华较迟,除在两广、浙、鲁、冀活动外,还深入到两湖、云、贵。内地会为一跨宗派的差会组织,从它建立后的十几年间,传教区域就由 7省扩展到16省,并于19世纪末进入西藏。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宗教扩张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19世纪中叶起,大小教案不断发生,终至酿成规模空前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
  '''节期''' 基督教根据教会传说规定每年一定的日期为节日,称为教会周年或教历。教会周年以复活节为中心。从 4世纪起定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纪念救主复活。复活节前的40天(星期天不计在内)为大斋期。大斋期的最后一周为受难周,其第一天(星期日)为棕树节,星期五为受难节,相传耶稣于是日钉十字架而死。复活节后的第40天为升天节,第50天即第7个星期天为五旬节,又称圣灵降临节。教会周年从圣诞节前4个星期的降临节起算。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的习惯从4~6世纪才被普遍接受。东正教和其他东方教会由于历法不同,其12月25日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1月6日为显现节,天主教称为三王来朝节。每年周而复始,其中以复活节和圣诞节最为重要,常举行隆重的崇拜仪式和其他活动。新教也有少数教派不主张守教会节期。 
  
  义和团运动后,传教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主要表现为兴办医院、学校和其他文化慈善事业。1900年前教会所办医院仅百余处,且大多为设在教堂里的诊疗所。1900年后,新建扩建了大批医院、诊所,至1937年,仅属英美教会系统的就有 300余处。1900年前的教会学校有1100余所,主要为小学,中学占10%,没有大学,只在一些中学里添设大学班。1900年后教会学校特别是大学急剧发展,最早建校的有苏州东吴大学(1900),还有上海圣约翰大学(1905)、杭州之江大学(1910)、成都华西协合大学(1910)、武昌华中大学(1910)、南京金陵大学(1911)、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14)、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14)、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上海沪江大学(1915)、广州岭南大学(1916)、福州协和大学(1916)、北京燕京大学(1919)等;1936年教会中学有269所,主要集中在江、浙、粤、闽、冀、鲁等沿海省份;小学有数千所,学生10多万人。
+
=== 三大派系的传播 ===
  
  义和团运动后,一些中国教徒为摆脱差会控制,开展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为应付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的局面,差会积极促进中国基督教的本色教会运动并于1922年成立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在义和团运动后的20年中,新教势力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01年传教士人数为1500人,1914年为5978人,1926年为8325人。1900年教徒人数为8万,1922年增至40万。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中国活动的有130多个差会,教徒人数达70多万。
+
  基督教自产生后1000年间,已传遍整个欧洲以及北非、西亚的部分地区。11世纪东正教分裂出来后,除保持原有在东欧、西亚、东北非的教会外,还向西北亚斯拉夫语地区传教。16世纪天主教开始派遣传教士到拉丁美洲以及亚洲南部、东部活动。新教的传教活动起步较迟,于17世纪初开始向北美传教。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争夺殖民地,基督教各派都先后成立传教组织(天主教译称外方传教会,新教译称差会),派遣传教士,开展传教运动,按各派特具的教义特点、礼仪、组织形式传到世界各国。19世纪是传教运动的高潮时期,传教士除传播教义、建立教会、兴办一些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外,还有一部分充当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向传教区所在国家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侵略的谋士,有些人则亲自参加侵略活动。20世纪,传教运动遭到亚、非、拉各民族国家人民和基督教徒的谴责和抵制。亚、非、拉各地一些教会正在通过教会自立运动,力图摆脱差会的控制。
 +
 
 +
=== 基督教圣城 ===
 +
 
 +
  伯利恒或译为白冷——耶稣的出生地。
 +
 
 +
  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发生其他圣经事件的地方。
 +
 
 +
  拿撒勒——耶稣长大的地方,耶稣又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
 +
 
 +
  安提阿或译为安提约基雅——基督宗教向罗马帝国开展的中心。
 +
 
 +
  梵蒂冈——罗马天主教教会的中心,历任教宗的办公地点。
 +
 
 +
  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拜占庭灭亡为止,一直是东正教的中心。
 +
 
 +
=== 重要人物 ===
 +
 
 +
==== 早期教会 ====
 +
 
 +
* [[保罗]]或译[[保禄]]
 +
* [[彼得]]或译[[伯多禄]]
 +
* [[安得烈]]或译'''安德肋'''
 +
* [[坡旅甲]]
 +
* [[帕皮亚]]
 +
 
 +
==== 教父时期 ====
 +
 
 +
* [[亚历山太的革利免]]
 +
* [[罗马的革利免]]
 +
* [[特土良]]
 +
* [[居普良]]
 +
* [[俄利根]]
 +
* [[圣奥古斯丁]]
 +
* [[耶柔米]]
 +
* [[安波罗修]]
 +
* [[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
 +
* [[教宗]][[额我略一世]]
 +
 
 +
==== 中世纪 ====
 +
 
 +
* [[大阿尔伯特]]
 +
* [[托马斯•阿奎那]]
 +
* [[圣伯尔纳铎]]
 +
 
 +
==== 宗教改革以来 ====
 +
 
 +
* [[依纳爵•罗耀拉|圣依纳爵•罗耀拉]]
 +
* [[马丁•路德]]
 +
* [[加尔文]]
 +
* [[慈运理]]
 +
* [[约翰•韦斯利]]
 +
* [[约翰•纽曼]][[枢机]]
 +
* [[爱德华滋]]
 +
 
 +
===参见===
 +
 
 +
*[[宗教基本条目]]
 +
 
 +
 
 +
<span style="background:green; color:white; font-size:smaller">→ 学科目录:</span> '''[[宗教(目录)]]'''<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广大爱国基督教徒开展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中国基督教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Category:哲学]]
 
[[Category:哲学]]
 +
[[Category:哲学史]]
  
 
[[Category:宗教]]
 
[[Category:宗教]]
 
[[Category:宗教学]]
 
[[Category:宗教学]]
 +
[[Category:宗教史]]
  
[[Category:中国民间信仰]]
 
 
[[Category:基督教]]
 
[[Category:基督教]]
 +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J音词语]]
 +
[[Category:基]]

2023年7月24日 (一) 08:51的最后版本

基督教祖耶稣的想象图,也被称为「纳匝肋的耶稣」或「耶稣基督」

  基督教拉丁语:Christianismus,Religio Christiana),乃一切信仰纳匝肋的耶稣救世主之“基督徒”(拉丁语:Christianus)总称,凡唐朝景教元朝也里可温明朝天主教清朝民国东正教耶稣教福音教皆从此类。其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列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出自天启宗教,但因其相信耶稣是神,因而与其他天启宗教存在根本差异。

  基督教是一个信仰神和天国的宗教组织,并在人类发展史中扮演一定角色,现代各地仍然遍布为数众多为信众提供宗教生活方式的教堂。会众们相信耶稣为神(上帝、天主)的圣子、人类的救主弥赛亚(默西亚,即基督)的一神论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约占世界人口的33.32%。

  基督教以《圣经》为经典,并认为《圣经》系由上帝的圣灵感动作者写成,具有最高权威,是信仰的依据和教义的标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有:①三位一体的上帝(或译天主、神)是创造并治理天地万物的主。②上帝无形体无方位,但有理性有意志,超越于万物又内在于万物。③上帝有3个位格,其一为圣父,无限公义而又慈爱;其二为圣子,即“道成肉身”为人受难的耶稣基督,兼具神人二性,已经复活、升天,还将再临、审判;其三为圣灵,运行于世界,作用于人心,使人知罪、悔改、成圣。④教会乃基督所建,由上帝选民组成,具有圣洁性和普世性,使命是在世上传播福音。⑤人乃上帝按其形象所造,由灵魂和肉体构成,虽有神的“形象”或有“原义”,但因“堕落”而有“原罪”,陷于恶魔势力之下,故须信奉基督,才能称义获救。

  基督教起源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相传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信奉者称耶稣为基督(希腊文Christos,转译自希伯来文māshiah,汉译弥赛亚,意为受膏者,原意指上帝敷以圣膏油而派立来复兴以色列国的救世主)。最初为犹太教一下层派别。1~2世纪间逐步同犹太教分裂,成为新的宗教。基督教一词最初见于2世纪初安提阿的伊纳爵《致马格尼西亚教会书》,指区别于犹太教、崇奉基督为主的新教派。此后传及地中海东部沿岸各地。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中世纪时在欧洲占统治地位,是欧洲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11世纪分裂为罗马公教和东正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又从罗马公教中分裂出来,出现了路德宗(亦称信义宗)、归正宗(亦称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亦称圣公宗)三大新教主流派;后又陆续分化出其他许多宗派。以后,基督教各派系逐渐传遍世界各大洲,对欧美各国历史文化有深远影响。

  早期基督教曾有多次传入中国的时期但都没有形成广大的影响,直到末时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再次进入产生了巨变,孙中山等人因阅读早期基督教(含天主教)研究(中国传统天人)教义中领悟到传统信仰被2000多年帝王“奴役化”释道儒的羁糜思想,有了革命的动机,并接受教团的协助,借着许多骨干教友(黄兴陆皓东秋瑾林觉民陈少白刘静庵宫崎寅藏杨衢云殷子衡等人)的鼓吹与牺牲,以政治变革的军事行动后,继之以推动革新财经、学术、科技、环境、医疗、人文关怀等领域(刘子如林巧稚林语堂冰心孙运璇李国鼎谢森中张继正吴贻芳白培英王建煊等人),让中国完成快速的现代化。

历史

起源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生活在公元1世纪前后的纳匝肋人耶稣。耶稣活动和基督教创立的历史背景,是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社会。一方面,犹太民族及其文化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浓厚的宗教精神,但历经亚述、巴比伦、波斯和希腊等外族入侵和压迫之后,又沦为空前强大的罗马帝国属国,并多次遭到暴力镇压,犹太社会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古代先知预言而认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思想,以及对犹太人的复国救主即弥赛亚的盼望十分流行,尤其盛行于犹太教某些下层派别之中。另一方面,罗马帝国使用当时最完备的军事、行政和法律力量对地中海各国强权统治,使各民族原有的文化和宗教急剧衰落,包括罗马本土在内,整个帝国开始显示出精神、道德习俗的败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时,生活的颓废,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加,也造成了东西方宗教和哲学思想的更多的交流。

  按照基督教的说法,耶稣是上帝为拯救世人而派遣“道成肉身”为人受难的上帝之子,所以信仰他的人称他为基督(对弥赛亚的希腊文称呼),即承认他为全人类的救主。有些怀疑者认为耶稣未必存在,但多数史学家并不怀疑耶稣的历史真实性。按照记载耶稣生平最详的《新约圣经》四福音书的说法,在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当政时期,加利利的拿撒勒城木匠约瑟之妻玛丽亚从圣灵受孕,在伯利恒客店中生下耶稣,当时曾有“异象”出现。耶稣长大后曾从约翰受洗并经受了魔鬼的考验,然后开始宣讲天国福音,劝人悔改,宣扬爱人如己,敬爱上帝。又选召十二使徒,到处治病救人,行了很多奇迹。当时犹太教当权派对耶稣既猜忌又害怕,买通耶稣的门徒犹大,逮捕了耶稣并送交罗马巡抚彼拉多。判耶稣死刑,钉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3日复活并向门徒和众人显现,第四十日升天,第五十日遣圣灵降临。众门徒领受圣灵后以使徒保罗为代表四出传教,基督教走出犹太社会,开始在罗马帝国境内迅速传播,并成为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跨民族的世界性宗教。

早期基督教

  新文明的精神动力受到罗马帝国当局的压制。罗马统治者为了维护垂危的罗马宗教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并防范异己力量的壮大,对基督教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迫害。其间基督教徒中出现了大量坚持信仰的殉道者,吸引了众多的慕道者和信徒,其中既有社会中下层广大民众,也有社会上层显贵以至皇室成员。各地信徒组成的教会力量逐渐壮大,宗教礼仪和管理方式渐趋定型,产生了各种圣事和以主教为首的教政制度。各教会流传的《圣经》各卷书逐渐集中,并开始有学者翻译整理,为七十子希腊文本、通俗拉丁文本等权威译本的出现和圣经正典的编定创造了条件。教会在向反基督教的当局进行抗争,对教外的怀疑和误解进行解释,同教内的错误或偏激理解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重要的著作家和理论家,这些被称为护教士和教父的人物吸收了当时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希腊哲学的概念,使基督教的信仰表述更加系统而精密,为后世的神学和教义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实际上已成为取代衰落的古代文化的新兴力量。

  经过3个世纪的斗争之后,在教会影响日益上升和帝国内部矛盾加剧的情况下,罗马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东部皇帝李锡尼于公元313年共同发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392年,狄奥多西一世以帝国名义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由此完成了基督教在西方世界从非法变为合法,又从合法变为独尊的过程。

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由于罗马帝国东部和西部在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分裂,再加上其他因素,基督教内的东部希腊语地区教会与西部拉丁语地区教会之间的隔阂和对立不断加深。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和蛮族入侵的环境下,罗马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提高了教皇的政治地位,加强了教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8世纪时,法兰克国王丕平献土,开始了教皇对延续千余年的教皇国的统治。从9世纪开始,查理曼大帝由教皇加冕,开创了西方皇帝须由教皇承认的惯例。以教皇为首的西部基督教会在整个西欧,不但主宰了人们的精神文化,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甚至与世俗政权相抗衡的地位。造成西欧长期王权受到制约,政治上各种力量多元并存的状况,对后来的西方历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反之,在东罗马皇权一直强大的环境下,东部教会则长时期受到世俗政权的控制。一方面,罗马教皇因自称为使徒之长彼得的继承者而要求位居众教会之首,另一方面,在曾自称教会元首,力求恢复西部治权的东罗马皇帝支持下,东部教会长期与罗马教会分庭抗礼,再加上教义和礼仪上的一些分歧,终于导致罗马教皇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于1054年相互绝罚。以后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在中国称天主教),东部教会自称正教(在中国称东正教)。

中世纪的基督教

  罗马教廷在教权高于王权的理论支持下,同世俗君主进行了长期斗争。从11世纪到12世纪的主教叙任权之争,以相互妥协而告终。13世纪初教廷权势达到顶峰,当时西欧各国君主多向教皇称臣纳贡。其间教会还以收复圣地为名发动了8次十字军东征,英法德等国君主均曾率军参加。13世纪末, 教皇在与法王斗争中失利,一度托庇于法国,并造成14世纪时阿维尼翁与罗马两个教廷并存的局面,15世纪初还曾出现三教皇鼎立,致使教廷威信大大下降。从13世纪开始出现的异端裁判所因鼓励告密、审讯不公开和使用刑罚迫害异端而声名狼藉,对异端派别的讨伐则从反面促成天主教内的不同见解从思想领域发展为广泛的社会运动。

  东正教会自9世纪起向东欧各国发展,保加利亚、 俄罗斯等国先后皈依并以基督教为国教,但教会仍受世俗政权控制。11世纪时东罗马(拜占廷)帝国开始衰落,11世纪末至12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多次取道拜占廷领土,13世纪上半叶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期间,东正教普世牧首区曾被迫迁离。在此期间,东正教四大牧首区已有两个为穆斯林占领,一个为十字军所占领。到15世纪初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威胁拜占廷帝国期间,君士坦丁堡牧首曾被迫在佛罗伦萨公会议上同意与罗马教会合一,承认教皇的领导地位,但因东正教内部反对,使这次史称佛罗伦萨合一的行动流产。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四大牧首区均沦为受苏丹保护但位居伊斯兰教之下的教会。君士坦丁堡牧首只具有象征性的首领地位。

  中世纪基督教还有两项重大的发展。一是建立起对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隐修制度。从安东尼首倡隐修以后,脱离世俗潜心苦修的隐修院盛行于世。4 世纪时大巴西勒和6世纪本笃所定的会规分别成为东部和西部隐修制度的楷模。以后隐修院逐渐涣散,10世纪出现了克吕尼运动,加强并整顿隐修院,13世纪又产生了以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为代表的托钵修会,再次整肃并革新隐修制度。16世纪出现了以耶稣会为代表的深入社会各阶层活动的新型修会。隐修院和修会长期从事垦殖、农业、手工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学术甚至政治活动,成为欧洲历史上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二是形成以经院为中心的文化教育。在中世纪,许多古代文献保存在修院里,以此为基础,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教会和修院修会成为西方世界文化、教育、科学与学术活动的中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西方的大多数著作家和科学家都出自各修院修会,音乐、美术、建筑等各门艺术在同教会活动密切联系中发展起来,大学也在经院办学的基础上开始创建。最突出的是形成了经院哲学的神学和哲学理论。这些分为不同学派的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产生了从安瑟伦到阿奎那,从阿伯拉尔到罗杰尔·培根的一系列思想家,是对人类思想宝库的巨大贡献。

  中世纪基督教从原罗马帝国的疆域传遍了整个欧洲。

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初,在威克里夫运动、胡斯运动以及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在新的市民阶级的思想觉醒以及要求纯洁教会和适应新社会形势的宗教思想的传播等因素的促进下,在天主教会的内部矛盾、教廷与世俗君主的矛盾、以及各级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的作用下,一场规模空前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兴起。运动从马丁·路德在德国实行宗教改革开始,经过加尔文派在瑞士的改革和亨利八世在英格兰的改革,迅速波及荷兰、苏格兰、法国以及北欧各国,造就了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以及其他脱离罗马教廷的新的基督教派别。这些派别总称抗罗宗(在中国称为新教),构成了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三大派。宗教改革及其产生的新教各派对欧美各国的历史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现代社会的产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近现代基督教

  从宗教改革开始,基督教新教各派从反对宗教迫害和宗教歧视到争得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的历程,同以尼德兰革命和英国革命为起点的欧美各国社会运动紧密联系,造成现代社会的多元状况。在英国,从清教徒遭受迫害到参加革命,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各教派的平等权利,信仰自由终于成为社会公认的原则。在欧洲大陆,从16世纪的南特敕令到17世纪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新教各派的合法权利终得确立。在北美,以追求信仰自由的各教派为主建立的殖民地,建国原则中就包含了宗教自由。从16世纪后期至今,欧美各国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新教派别,如长老会、公理宗、浸礼宗、卫斯理宗、贵格会等等,还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宗教运动,如虔敬主义运动、大觉醒运动、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社会福音运动、基要主义运动以至本世纪的普世教会运动等。神学也出现了各种学说流派,17世纪以后有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绝对观念主义、自由主义、新正统主义、生存主义、经验主义、基督教现实主义、过程神学、世俗神学、希望神学等等。

  天主教在16世纪进行了针对新教改革的自身改革。一方面谴责新教的主张,另一方面确定信仰规范,改革修会制度,成立耶稣会以扩大影响。但在各民族国家抵制之下,教廷的世俗权力渐渐衰落。17世纪法国天主教会因詹森主义和高卢主义争论而分裂,18世纪教皇国遭拿破仑入侵,19世纪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教皇国大大削弱。罗马教廷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根据拉特兰条约确认对梵蒂冈城国的主权。在教义方面,天主教会在1870年制定了关于玛丽亚无原罪和教皇无误信条,加强了思想控制,但在20世纪初仍出现了现代主义神学思潮,后遭到教廷谴责。而新托马斯主义神学则在教廷倡导下蓬勃发展。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标志着天主教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会议改变了以往的保守方针,对内强调革新,对外提倡对话。自此以后,天主教神学十分活跃,除新托马斯主义之外,解放神学和超验托马斯主义等思潮也有很大影响。

  东正教在16世纪以后俄罗斯正教会地位日益提高,但仍受沙皇控制。17世纪推行礼仪改革,18世纪彼得一世废除了牧首制,代之以最高宗教会议制,直至1917年临时政府才恢复牧首制。19世纪以后,东正教各国先后成立了自主教会,各国正教会互不隶属的格局成为定势。

  近、现代基督教从欧洲向全世界各大洲传播。约自16世纪新航路发现开始大规模传播,今已传遍世界各国。从20世纪开始,各国基督教中一方面出现了教会自立自主的运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各宗派联合运动以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普世合一运动。

基督教经典

  基督教基本经典是基督教圣经,由《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两大部分构成,有四十余位执笔作者,前后写作时间跨越约1600年。

旧约圣经

  《旧约圣经》是在耶稣的时代以前所写成的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记载了从耶和华创造天地到公元前5世纪为止以犹太民族为核心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神给犹太民族的律法,另外还有诗歌、预言等内容,原文以希伯来语写成。基督教形成以后,基督教的旧约圣经和犹太教的圣经开始有些微独立的演化,基督教自身在演化中不同教派又产生一些差异,但大部分还是相同的。比如现在有7卷被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的旧约经书未被列入犹太教和基督新教承认的圣经,被基督新教称为次经,不同教派间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差别,包括分卷、排列。天主教旧约圣经46卷,东正教50卷,基督新教39卷,

新约圣经

  《新约圣经》是耶稣离世以后由耶稣的门徒写成,内容有福音书(记载耶稣言行生平)、宗徒大事录(使徒行传)、使徒书信、默示录(启示录)等几部分共27卷书,最早的新约,原文以希腊语在第一世纪写成,从公元2世纪开始被编排成典,于公元4世纪正式定型,得到基督教不同教派的共同承认。

  圣经一直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信仰基础,但不同教派的认识有一些不同。圣经本身宣称“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是保罗写成,因此这反映了初期教会的观点。第4世纪的奥古斯丁著有“论基督教教义”,专门讲读圣经的方法论和由此所得到的对神的认识,显然他认为圣经是教义的根本基础。在第四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后,教会逐渐形成一些增补的教导、礼仪,被教会认为也是神所启示的基督教信仰的必要部分,与圣经一样重要。后来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等宗教家,反对罗马公教与教皇对宗教诠释的权威,进行宗教改革,提出“唯独圣经”,因此基督新教只承认圣经为信仰的唯一正确、不变经典。

  19世纪开始出现自由派神学,认为圣经中间有些部分只是传说、寓言,圣经中也有错误、过时的内容,由此引起对一些传统教义的质疑。这种思潮影响到不同教派。不同意这种看法的被称为基要派神学,坚持圣经的无误性和传统的教义。

神学教义

  独一神(或唯一天主/独一上帝):宇宙间有一位独一的至高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称为耶和华/雅威/耶和威。(英文:“God”,在基督公教里中文常译作“天主”。在基督新教里中文常译作“神”或“上帝”。)

  三位一体:独一神有圣父、圣子、圣神(基督新教中文译为圣灵)三个位格,圣父是万有之源,圣子是耶稣基督,圣神是神的灵。三者同质、同能、同永恒,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是神,但只有一位神,而非三个神。阿塔拿修信经对三位一体进行了比较得到公认的解释,但这仍然是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圣经中没有“三位一体”这个词,所以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中较受争议的一项,但也被许多相信三位一体的基督徒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项教义。否认三位一体的理论当中有一位一体论(只有一个神,乃是父)、三位三体论(父子灵乃是三个神)、形态论等。三位一体与非三位一体论的争论焦点往往是耶稣基督的地位问题。

  创造:神创造了天地万物,最后照自己圣洁良善的形象造人,乃是造男造女,名为亚当和夏娃。

  罪与死:基督教的“罪”原文的字面意思是“不中靶心”,“罪”指一切不符合神的圣洁良善的行为、思想。人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带来了死。从此,罪与死入了世界,世人生而有罪(罪性),必然会犯罪(罪行)。如果没有神的救赎,都要走上灭亡之路,不仅肉体要死亡,灵魂也要永远死亡。

  基督救赎:耶稣基督本为神的儿子,与神同在,他就是神。耶稣基督为了将世人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而降世为人,从三十岁开始传道,在十字架上被钉死,他的无罪之身成了赎罪的祭,赎了世人的罪。他三日后从死里复活,升到天上,与父同在,他让父差下圣灵住在信他的人心中,与他们同在。他还活着,他在继续地作工。他将要再来,审判一切的活人死人,彻底地消灭罪,成就新天新地。

  复活与永生:耶稣基督将要再来,所有的人都要复活,接受最后的审判。信耶稣基督的人罪得赦免,得到永生,与神和好。罪不得赦免的最后会因罪而下地狱,与神永远隔绝。(圣经对末世的启示不是很清楚,基督教的末世论在细节上可以很复杂,不同意见也比较多。)

  荣耀:全然归给神,使人真正的谦卑下来,做“荣神益人”连结人的枝子。

崇拜、礼仪和节期

  崇拜 基督教最普遍的崇拜仪式是在每星期天举行的主日崇拜。起源于1世纪,为纪念基督复活(基督徒相信耶稣被钉死后,于“七日的第一日”,即星期天复活)而区别于犹太教守安息日(星期六)的仪式。新教的少数教派如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仍在星期六举行礼拜。从初期教会开始,本来每次主日崇拜时都举行圣餐礼,后来天主教将其发展为弥撒。现在新教中不少宗派已不于每次主日崇拜都举行圣餐。主日崇拜的仪式,各派繁简不一。内容主要有唱赞美诗,祈祷、诵读圣经选段,讲道、祝福等。主日崇拜一般都在教堂举行,由圣职人员(主教、神甫或牧师、长老等)主持。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中的安立甘宗以及部分信义宗等教会多使用礼文,有些新教宗派仪式比较不固定。

  礼仪 基督教的某些重要礼仪被称为圣事或圣礼,神学上认为圣事是借助可见的形式或表象将不可见的神恩赋予领受者。举行圣事一般都按规定的仪式。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七件圣事,即洗礼、坚振、告解、圣体(东正教称圣体血)、终傅、神品(封立圣职)和婚配。新教一般只承认所认为是由耶稣亲自设立的洗礼和圣餐礼为正式的圣礼,亦有少数宗派不承认圣礼。

  节期 基督教根据教会传说规定每年一定的日期为节日,称为教会周年或教历。教会周年以复活节为中心。从 4世纪起定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纪念救主复活。复活节前的40天(星期天不计在内)为大斋期。大斋期的最后一周为受难周,其第一天(星期日)为棕树节,星期五为受难节,相传耶稣于是日钉十字架而死。复活节后的第40天为升天节,第50天即第7个星期天为五旬节,又称圣灵降临节。教会周年从圣诞节前4个星期的降临节起算。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的习惯从4~6世纪才被普遍接受。东正教和其他东方教会由于历法不同,其12月25日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1月6日为显现节,天主教称为三王来朝节。每年周而复始,其中以复活节和圣诞节最为重要,常举行隆重的崇拜仪式和其他活动。新教也有少数教派不主张守教会节期。 

三大派系的传播

  基督教自产生后1000年间,已传遍整个欧洲以及北非、西亚的部分地区。11世纪东正教分裂出来后,除保持原有在东欧、西亚、东北非的教会外,还向西北亚斯拉夫语地区传教。16世纪天主教开始派遣传教士到拉丁美洲以及亚洲南部、东部活动。新教的传教活动起步较迟,于17世纪初开始向北美传教。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争夺殖民地,基督教各派都先后成立传教组织(天主教译称外方传教会,新教译称差会),派遣传教士,开展传教运动,按各派特具的教义特点、礼仪、组织形式传到世界各国。19世纪是传教运动的高潮时期,传教士除传播教义、建立教会、兴办一些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外,还有一部分充当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向传教区所在国家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侵略的谋士,有些人则亲自参加侵略活动。20世纪,传教运动遭到亚、非、拉各民族国家人民和基督教徒的谴责和抵制。亚、非、拉各地一些教会正在通过教会自立运动,力图摆脱差会的控制。

基督教圣城

  伯利恒或译为白冷——耶稣的出生地。

  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发生其他圣经事件的地方。

  拿撒勒——耶稣长大的地方,耶稣又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

  安提阿或译为安提约基雅——基督宗教向罗马帝国开展的中心。

  梵蒂冈——罗马天主教教会的中心,历任教宗的办公地点。

  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拜占庭灭亡为止,一直是东正教的中心。

重要人物

早期教会

教父时期

中世纪

宗教改革以来

参见


→ 学科目录: 宗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