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59行: 第59行:
 
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以外,张衡发明了[[指南车]]、“自飞木雕”和机械日历,并改良了[[漏刻]]的构造。指南车是双轮马车,内置齿轮装置,即使行驶时多次转向,车上人像亦永远指向正南;张衡所造指南车在汉末战乱中被毁。自飞木雕是一只木鸟,有羽翼,腹内有机械,能飞起,张衡〈应间〉曾提到这只能飞的木雕:“木雕犹能独飞”。李约瑟推测自飞木雕以[[弹簧]]为动力,推动直升陀螺的[[螺旋桨]]。张衡在漏刻使用[[虹吸管]](称为“玉虬”),代替壶底的漏咀,并在贮水壶和受水壶之间加入一个补偿壶,使计时更准确;受水壶盖上铸有个小塑像,左手持着可以上下浮动的垂直指示杆(“漏箭”),右手则指向指示杆上的刻度。机械日历“[[瑞轮蓂荚]]”像浑天仪一样,都是水力推动的,能显示[[月相]]和朔望月的天数。有学者认为张衡也制造了风向仪,古书上“候风地动仪”其实是指风向仪和地动仪两种仪器,这种风向仪是鸟状的,能随风转动。
 
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以外,张衡发明了[[指南车]]、“自飞木雕”和机械日历,并改良了[[漏刻]]的构造。指南车是双轮马车,内置齿轮装置,即使行驶时多次转向,车上人像亦永远指向正南;张衡所造指南车在汉末战乱中被毁。自飞木雕是一只木鸟,有羽翼,腹内有机械,能飞起,张衡〈应间〉曾提到这只能飞的木雕:“木雕犹能独飞”。李约瑟推测自飞木雕以[[弹簧]]为动力,推动直升陀螺的[[螺旋桨]]。张衡在漏刻使用[[虹吸管]](称为“玉虬”),代替壶底的漏咀,并在贮水壶和受水壶之间加入一个补偿壶,使计时更准确;受水壶盖上铸有个小塑像,左手持着可以上下浮动的垂直指示杆(“漏箭”),右手则指向指示杆上的刻度。机械日历“[[瑞轮蓂荚]]”像浑天仪一样,都是水力推动的,能显示[[月相]]和朔望月的天数。有学者认为张衡也制造了风向仪,古书上“候风地动仪”其实是指风向仪和地动仪两种仪器,这种风向仪是鸟状的,能随风转动。
  
===思想===
+
====思想====
政治上,张衡坚持批判现实,对宫廷政治的污浊奸诈深感忧愤<ref>{{Cite web |author=冈村繁 |others=陆晓光 译 |title=《周汉文学史考》 |url = 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ei=zXoRVIfQLNfd8AXz24HQCA&hl=zh-TW&id=jpFwAAAAIAAJ&dq=%E5%B2%A1%E6%9D%91%E7%B9%81&focus=searchwithinvolume&q=%E6%80%9D%E7%8E%84%E8%B3%A6 |language=zh-hant |accessdate=2014-09-10}}</ref>,反对王侯贵族的奢侈生活<ref>{{Cite web |author=冈村繁 |others=陆晓光 译 |title=《周汉文学史考》 |url = 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ei=zXoRVIfQLNfd8AXz24HQCA&hl=zh-TW&id=jpFwAAAAIAAJ&dq=%E5%B2%A1%E6%9D%91%E7%B9%81&focus=searchwithinvolume&q=%E4%BA%8C%E4%BA%AC%E8%B3%A6 |language=zh-hant|accessdate=2014-09-10}}</ref>。他受[[道家]]思想影响,倾向老、庄,主张无为,有人生无常、遁隐厌世的思想,企图超越世俗生活,其[[宇宙论]]也体现道家观念,晩期作品〈思玄赋〉道家倾向更强。他继承了西汉儒家[[董仲舒]]的灾异、[[天人感应]]之说,认为星象变异和地震等灾异,是上天对世人和朝廷的谴告,促使他制造更精密的仪器去认识宇宙和侦测地震,以察知天意;但他反对[[谶纬]]预言,曾上〈请禁绝图谶疏〉<ref name="雷立帕"/>{{rp|18-22、127-128}}<ref name="冯锐"/>{{rp|485}},指出图谶弄虚作假,为迎合当权者而伪造。他推崇西汉[[扬雄]]的《[[太玄]]》<ref name="冯友兰"/>{{rp|293、298}},认为“玄”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太玄》一书深奥而难以理解。他相信天上有许多神、星神、四方神、天皇等等,不但天上有神,山林原野都有神灵,天体的组织,则与地上朝廷政府的组织相对应<ref name="雷立帕" />{{rp|20、107、110-111}},月亮上有蟾蜍,由[[嫦娥]]所变<ref name="桥本"/>{{rp|38}},星星会影响人的命运<ref name="李约瑟2" />{{rp|217}}。张衡熟悉“风角”之术,认为可通过观风而知祸福<ref name="剑桥"/>{{rp|722-723}},相信占卜,宇宙间有某种神秘力量,绝非所有事物都可用理性解释<ref name="Loewe">{{cite book |author=[[鲁惟一]](Michael Loewe)|others=王浩译|title=《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publisher=北京大学出版社|location=北京|year=2009|isbn=9787301153611|language=zh-hans}}</ref>{{rp|113-114、123、14}}。
+
 
 +
政治上,张衡坚持批判现实,对宫廷政治的污浊奸诈深感忧愤。他受[[道家]]思想影响,倾向老、庄,主张无为,有人生无常、遁隐厌世的思想,企图超越世俗生活,其[[宇宙论]]也体现道家观念,晩期作品〈思玄赋〉道家倾向更强。他继承了西汉儒家[[董仲舒]]的灾异、[[天人感应]]之说,认为星象变异和地震等灾异,是上天对世人和朝廷的谴告,促使他制造更精密的仪器去认识宇宙和侦测地震,以察知天意;但他反对[[谶纬]]预言,曾上〈请禁绝图谶疏〉,指出图谶弄虚作假,为迎合当权者而伪造。他推崇西汉[[扬雄]]的《[[太玄]]》,认为“玄”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太玄》一书深奥而难以理解。他相信天上有许多神、星神、四方神、天皇等等,不但天上有神,山林原野都有神灵,天体的组织,则与地上朝廷政府的组织相对应,月亮上有蟾蜍,由[[嫦娥]]所变,星星会影响人的命运。张衡熟悉“风角”之术,认为可通过观风而知祸福,相信占卜,宇宙间有某种神秘力量,绝非所有事物都可用理性解释。
 +
 
 +
====文学====
  
===文学===
 
 
[[File:Eastern Metropolis Rhapsody of Zhang Heng.jpg|thumb|明刊本《[[文选]]》〈东京赋〉书影]]
 
[[File:Eastern Metropolis Rhapsody of Zhang Heng.jpg|thumb|明刊本《[[文选]]》〈东京赋〉书影]]
张衡是[[辞赋]]名家,将[[汉赋]]推向高峰,由歌功颂德的辞赋发展为抒情小赋<ref name="雷立帕"/>{{rp|12}},现存大致完整的作品有〈温泉赋〉、〈南都赋〉、〈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髑髅赋〉、〈天象赋〉、〈应间〉、〈七辩〉九篇。〈温泉赋〉描写长安附近[[骊山]]著名的温泉,属早期作品;〈[[二京赋]]〉长达7700字<ref name="龚克昌">{{cite book |author=龚克昌|title=《汉赋研究》|publisher=山东文艺出版社|location=济南|year=1984|isbn=|language=zh-hans}}</ref>{{rp|150、31、117}},是模倣[[班固]]〈[[两都赋]]〉的大赋,辞藻典雅瑰丽,夸张铺陈,堪称不朽佳作<ref name="何沛雄"/>。〈西京赋〉假借凭虚公子之口,描写[[长安]]地理形势、[[汉高祖]]的定都、西都的豪华、宫殿的宏伟、城廓的宽大、市场的繁荣、商贾的欺诈、[[游侠]]的作风、园林中的游猎,〈东京赋〉则假借安处先生之口追溯历史,从周、秦、两汉各代帝王,赞颂[[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等,描写[[雒阳]]形胜和汉室仪轨;二赋也描述宗教活动和民间风俗<ref name="雷立帕"/>{{rp|13、22}},如持守色戒的西域僧人<ref>{{cite book |author=镰田茂雄|others=关世谦译|title=《中国佛教通史》第一卷|publisher=佛光出版社|location=高雄|year=1991|isbn=9575432045|language=zh-hant}}</ref>{{rp|128}}、杂技歌舞等“百戏”表演、驱邪的大[[傩]]仪式,有其史料价值,可补正史的不足;〈西京赋〉即为南北朝《[[三辅黄图]]》和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多次引用,以说明长安面貌<ref name="何沛雄">{{Cite web|url=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63275|title=〈《两都赋》和《二京赋》的历史价值〉|accessdate=2014-09-10|author=何沛雄|publisher=中国文学网|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11223004/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63275|archivedate=2014-09-11}}</ref>。〈二京赋〉引用不少五经句子,文句为[[何晏]]〈景福殿赋〉、[[左思]]〈蜀都赋〉等后世辞赋袭用<ref>{{cite book |author=柳存仁 |title=《和风堂新文集》下册 |pages=851-883|chapter=〈读〈两都、二京赋〉简端记〉|publisher=新文丰出版社|location=台北|year=1997|isbn=9571717142|language=zh-hant}}</ref>{{rp|881、856、865}},并有东吴[[薛综]]等人的注释<ref name="兴膳宏" />{{rp|893}}。〈南都赋〉则盛赞当时被朝廷忽略的[[南阳]]城<ref name="冈村繁1"/>,但形式较呆板笨拙,语言则较艰深晦涩<ref name="龚克昌"/>{{rp|177}}。
 
  
张衡〈思玄赋〉是抒情表志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理想,模倣[[楚辞]]〈远游〉和[[班固]]的〈幽通赋〉,重复[[屈原]]在〈远游〉中的寻求,先去东、南、北三方,登上[[蓬莱山|蓬莱]],在[[瀛州]]采芝,又去拜会[[西王母]],上了仙宫“琼宫”,尽享声色之娱,然后回到故乡<ref name="雷立帕"/>{{rp|13、95}}<ref name="Loewe"/>{{rp|42}}。张衡深受楚辞影响,常引用楚地传统的神话,〈思玄赋〉引用最多的就是楚辞<ref name="雷立帕"/>{{rp|20-21}}。〈归田赋〉开拓辞赋中田园归隐的主题,表达其退隐之心,反对[[宦官]]当权,政治腐败而自己无力拯救,有不愿同流合污之意<ref name="雷立帕"/>{{rp|11、14}},文中赞美民间的田园生活,山水景色使人心旷神怡,是汉赋中罕见的短篇,启导[[陶渊明]]〈归去来辞〉等后世抒发归隐之情的作品<ref name="小尾">{{cite book |author=小尾郊一|others=邵毅平译|title=《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publisher=上海古籍出版社|location=上海|year=1989|isbn=7532505111|language=zh-hans}}</ref>{{rp|22}},所写自然风景欢乐和谐,也启导[[王羲之]][[兰亭集序]]〉等后世文章<ref name="顾彬">{{cite book |author=[[顾彬]](Wolfgang Kubin)|others=马树德译|title=《中国文人的自然观》|publisher=上海人民出版社|location=上海|year=1990|isbn=7208003874|language=zh-hans}}</ref>{{rp|62}},文中道家思想鲜明,则可说是后世玄言诗的先驱<ref name="柳无忌">{{cite book |author=[[柳无忌]]|others=倪庆饩译|title=《中国文学新论》|publishe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location=北京|year=1993|isbn=7300010350|language=zh-hans}}</ref>{{rp|47}}。〈髑髅赋〉以对话体扩充铺陈《[[庄子]].至乐》篇中的寓言,赋中的髑髅就是庄子<ref name="宇文所安">{{cite book |author=[[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others=郑学勤译|title=《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publisher=三联书店|location=北京|year=2004|isbn=7108021633|language=zh-hans}}</ref>{{rp|43-45}}。有后人批评,张衡的辞赋缺乏独创性,主要模倣前人著作,如〈二京赋〉模倣班固〈两都赋〉,〈南都赋〉模倣[[扬雄]]〈蜀都赋〉,〈应间〉模倣[[东方朔]]〈答客难〉,〈七辩〉则模倣[[枚乘]]〈七发〉<ref name="雷立帕"/>{{rp|14}}。
+
张衡是[[辞赋]]名家,将[[汉赋]]推向高峰,由歌功颂德的辞赋发展为抒情小赋,现存大致完整的作品有〈温泉赋〉、〈南都赋〉、〈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髑髅赋〉、〈天象赋〉、〈应间〉、〈七辩〉九篇。〈温泉赋〉描写长安附近[[骊山]]著名的温泉,属早期作品;〈[[二京赋]]〉长达7700字,是模倣[[班固]][[两都赋]]〉的大赋,辞藻典雅瑰丽,夸张铺陈,堪称不朽佳作。〈西京赋〉假借凭虚公子之口,描写[[长安]]地理形势、[[汉高祖]]的定都、西都的豪华、宫殿的宏伟、城廓的宽大、市场的繁荣、商贾的欺诈、[[游侠]]的作风、园林中的游猎,〈东京赋〉则假借安处先生之口追溯历史,从周、秦、两汉各代帝王,赞颂[[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等,描写[[雒阳]]形胜和汉室仪轨;二赋也描述宗教活动和民间风俗,如持守色戒的西域僧人、杂技歌舞等“百戏”表演、驱邪的大[[]]仪式,有其史料价值,可补正史的不足;〈西京赋〉即为南北朝《[[三辅黄图]]》和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多次引用,以说明长安面貌。〈二京赋〉引用不少五经句子,文句为[[何晏]]〈景福殿赋〉、[[左思]]〈蜀都赋〉等后世辞赋袭用,并有东吴[[薛综]]等人的注释。〈南都赋〉则盛赞当时被朝廷忽略的[[南阳]]城,但形式较呆板笨拙,语言则较艰深晦涩。
  
诗歌方面,张衡初次撰写[[七言古诗]]〈四愁诗〉,脱离了楚歌的句式,接近纯粹的七言诗<ref>{{cite book |author=青木正儿 |others=隋树森 译 |title=《中国文学概说》|publisher=重庆出版社|location=重庆|year=1982|language=zh-hans}}</ref>{{rp|68-69}}<ref name="知书房">{{cite book|author1=杨树增|author2=陈桐生|author3=王传飞|title=《绝代风华-汉代文人的生命感叹》 |url =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AKhw69q8ysAC&pg=PA246 |year=2003|publisher=云龙出版社|location=台北|isbn=978-986-7938-15-2|language=zh-hant}}</ref>{{rp|246}},并为后世诗人模倣,如晋代[[傅玄]]撰有〈拟张衡四愁诗〉<ref>{{Cite web |author=冈村繁|others=陆晓光译|title=《周汉文学史考》| url=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ei=zXoRVIfQLNfd8AXz24HQCA&hl=zh-TW&id=jpFwAAAAIAAJ&dq=%E5%B2%A1%E6%9D%91%E7%B9%81&focus=searchwithinvolume&q=%E5%9B%9B%E6%84%81%E8%A9%A9|language=zh-hant|accessdate=2014-09-10}}</ref>。张衡〈同声歌〉则是新娘向新郎的倾诉,描写新婚的优美,诗中提到[[房中术]]著作《[[素女经]]》的内容<ref>{{cite book |author=[[高罗佩]](R.H. van Guilk)|others=李零等译|title=《中国古代房内考》|publisher=上海人民出版社|location=上海|year=1990|language=zh-hans}}</ref>{{rp|103-105}}。
+
张衡〈思玄赋〉是抒情表志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理想,模倣[[楚辞]]〈远游〉和[[班固]]的〈幽通赋〉,重复[[屈原]]在〈远游〉中的寻求,先去东、南、北三方,登上[[蓬莱山|蓬莱]],在[[瀛州]]采芝,又去拜会[[西王母]],上了仙宫“琼宫”,尽享声色之娱,然后回到故乡。张衡深受楚辞影响,常引用楚地传统的神话,〈思玄赋〉引用最多的就是楚辞。〈归田赋〉开拓辞赋中田园归隐的主题,表达其退隐之心,反对[[宦官]]当权,政治腐败而自己无力拯救,有不愿同流合污之意,文中赞美民间的田园生活,山水景色使人心旷神怡,是汉赋中罕见的短篇,启导[[陶渊明]]〈归去来辞〉等后世抒发归隐之情的作品,所写自然风景欢乐和谐,也启导[[王羲之]]〈[[兰亭集序]]〉等后世文章,文中道家思想鲜明,则可说是后世玄言诗的先驱。〈髑髅赋〉以对话体扩充铺陈《[[庄子]].至乐》篇中的寓言,赋中的髑髅就是庄子。有后人批评,张衡的辞赋缺乏独创性,主要模倣前人著作,如〈二京赋〉模倣班固〈两都赋〉,〈南都赋〉模倣[[扬雄]]〈蜀都赋〉,〈应间〉模倣[[东方朔]]〈答客难〉,〈七辩〉则模倣[[枚乘]]〈七发〉。
  
===经学、史学、美术===
+
诗歌方面,张衡初次撰写[[七言古诗]]〈四愁诗〉,脱离了楚歌的句式,接近纯粹的七言诗,并为后世诗人模倣,如晋代[[傅玄]]撰有〈拟张衡四愁诗〉。张衡〈同声歌〉则是新娘向新郎的倾诉,描写新婚的优美,诗中提到[[房中术]]著作《[[素女经]]》的内容。
张衡通晓经学,曾撰写《[[周官]]训诂》,但稍欠特色,失传于世。他对汉朝历史亦相当了解,有志于史学,担任[[侍中]]时,曾请求到东观专心撰写东汉史书,但不获批准;又曾上书指摘[[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两书的错失,提出汉朝史书应有的体例<ref name="张荫麟"/>。张衡亦是个画家,列为东汉六大画家之一<ref name="杜石然"/>{{rp|181}},唐代《历代名画记》曾记载他曾用脚趾画怪兽这一传说<ref name="余定国"/>{{rp|160}}。
+
  
== 地位与纪念 ==
+
====经学、史学、美术====
[[File:Chang Heng crater AS14-71-9889.jpg|thumbnail|right|月球背面“[[张衡环形山]]”]]
+
  
张衡名列“[[汉赋]]四大家”之一<ref name="郑宪仁"/>{{rp|176}},受尊崇为中国历史上的大科学家。在东汉,[[崔瑗]]称赞他能知天文地理,制作巧夺天工,“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与神合契”,[[南阳]]人为他修建庙宇<ref name="雷立帕"/>{{rp|179、45}};三国时[[傅玄]]则惋惜他不在其位,工艺才华未能尽情发挥<ref name="李约瑟3"/>{{rp|35}};他的地动仪和天文学成就都没有传人,天文学著作残缺不全,科学贡献渐被后人遗忘<ref name="雷立帕"/>{{rp|163}}。有学者猜测,地动仪的原理在古代可能已辗转传到波斯和日本。19世纪末,西方[[地震学]]家{{link-en|约翰·米尔恩|John Milne}}开始留意到张衡地动仪的开创性成就<ref name="李约瑟1"/>{{rp|361-362、342}},有学者认为,米尔恩所造的首座现代[[地震仪]],就是受地动仪启发的<ref name="冯锐"/>{{rp|487}}。1920年代,中国史家也注意到张衡的科学成就,1924年,[[张荫麟]]首先称赞张衡为中国“第一位大科学家”,[[李约瑟]]特别推崇张衡,大部份现代中国学者亦称张衡为伟大的科学家<ref name="雷立帕"/>{{rp|163-164、11、175}}。学者认为张衡可与西方几乎同时代的[[托勒密]]相媲美,但在数学、几何学、科学方法和研究成果,张衡都不如托勒密<ref name="雷立帕"/>{{rp|160、173}}。
+
张衡通晓经学,曾撰写《[[周官]]训诂》,但稍欠特色,失传于世。他对汉朝历史亦相当了解,有志于史学,担任[[侍中]]时,曾请求到东观专心撰写东汉史书,但不获批准;又曾上书指摘[[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两书的错失,提出汉朝史书应有的体例。张衡亦是个画家,列为东汉六大画家之一,唐代《历代名画记》曾记载他曾用脚趾画怪兽这一传说。
  
[[南阳]]张衡墓地久已荒废,偶有士人加以修葺,当地人亦不知墓主是谁;1956年,[[南阳]]县政府重建[[张衡墓]]园,建立张衡博物馆,附有倣汉建筑与石雕<ref>{{cite journal |author=汤淑君 |title=〈科圣张衡与张衡墓园〉 |journal=《中原文物》|year=2002|volume=5|pages=84-86|language=zh-hans}}</ref>,1988年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展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浑天仪、指南车等模型<ref name="唐丽红"/>{{rp|4}}。为了纪念张衡,1970年,国际天文学界用张衡名字为月球背面一座[[张衡环形山|环形山]]命名;1971年,以他来命名[[小行星1802]];[[中国天文学会]]设立“张衡特殊贡献奖”,2002年首次颁发<ref name="黄一农"/>;2003年,[[小行星9092]]以张衡故乡[[南阳]]命名<ref>{{Cite web|url=http://news.sina.com.cn/c/2003-09-22/08591788743.html|title=〈为纪念科学家张衡 一小行星被命名为“南阳星”〉|accessdate=2014-09-16|author=郭启朝|publisher=新浪新闻|date=2003-09-22|language=zh-han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17182321/http://news.sina.com.cn/c/2003-09-22/08591788743.html|archive-date=2014-09-17|dead-url=no}}</ref>;一种铜锌合金的天然[[矿物]]亦以张衡命名,即[[张衡矿]]<ref>{{cite journal |author=王奎仁 |title=新矿物——张衡矿 |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WXB198603004.htm |journal=《矿物学报》 |year=1986 |volume=6 |issue=3 |accessdate=2014-09-05 |pages=220-223 |language=zh-han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5213458/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WXB198603004.htm |archive-date=2014-09-05 |dead-url=no }}</ref>。
+
=== 地位与纪念 ===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华为]]基地有一条以张衡命名的街道——[[张衡路]]
+
[[File:Chang Heng crater AS14-71-9889.jpg|thumbnail|right|月球背面“[[张衡环形山]]]]
  
== 相关条目 ==
+
张衡名列“[[汉赋]]四大家”之一,受尊崇为中国历史上的大科学家。
{{Portal box|中国数学史|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地图|文学|人物}}
+
* [[浑天说]]、[[浑象]]、[[浑仪]]
+
* [[地震仪]]、[[候风地动仪]]
+
* [[指南车]]、[[瑞轮蓂荚]]
+
*[[张衡一号]]
+
*[[令和]]
+
  
== 注释 ==
+
在东汉,[[崔瑗]]称赞他能知天文地理,制作巧夺天工,“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与神合契”,[[南阳]]人为他修建庙宇;三国时[[傅玄]]则惋惜他不在其位,工艺才华未能尽情发挥;他的地动仪和天文学成就都没有传人,天文学著作残缺不全,科学贡献渐被后人遗忘。有学者猜测,地动仪的原理在古代可能已辗转传到波斯和日本。19世纪末,西方[[地震学]]家约翰·米尔恩(John Milne)开始留意到张衡地动仪的开创性成就,有学者认为,米尔恩所造的首座现代[[地震仪]],就是受地动仪启发的。
{{NoteFoot}}
+
  
== 参考文献 ==
+
1920年代,中国史家也注意到张衡的科学成就,1924年,[[张荫麟]]首先称赞张衡为中国“第一位大科学家”,[[李约瑟]]特别推崇张衡,大部份现代中国学者亦称张衡为伟大的科学家。学者认为张衡可与西方几乎同时代的[[托勒密]]相媲美,但在数学、几何学、科学方法和研究成果,张衡都不如托勒密。
{{Reflist|33em}}
+
  
== 延伸阅读 ==
+
[[南阳]]张衡墓地久已荒废,偶有士人加以修葺,当地人亦不知墓主是谁。1956年,[[南阳]]县政府重建[[张衡墓]]园,建立张衡博物馆,附有倣汉建筑与石雕,1988年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展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浑天仪、指南车等模型。
* {{cite journal |author1=A. W. Sleeswyk |author2=[[南森·席文|席文]](N. Sivin) |title="Dragons and Toads, the Chinese Seismoscope of A.D. 132" |url=http://www.eastm.org/index.php/journal/article/viewFile/480/411 |journal=''Chinese Science'' |year=1983 |volume=6 |pages=1-19 |accessdate=2014-09-10 |language=en |archive-date=2020-09-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21011839/http://www.eastm.org/index.php/journal/article/viewFile/480/411 |dead-url=no }}
+
* {{cite book |author=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title = ''Court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early China'' |pages=171-182 |chapter="A Journey to Morality: Chang Heng's The Rhapsody on Pondering the Mystery" |publisher= Ashgate/Variorum |location= Aldershot |year=2002 |ISBN = 0860788849 |language=en}}
+
* 萧国鸿:"[http://seismoscope.allshookup.org/design-reconstruct-seismoscope.pdf Systematic 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the Detecting Mechanism of Zheng Heng's Seismoscope] {{Wayback|url=http://seismoscope.allshookup.org/design-reconstruct-seismoscope.pdf |date=20200921011842 }}",国立成功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
* {{cite journal |author1 = 萧国鸿(Hsiao Kuo-Hung) |author2 = 颜鸿森(Yan Hong-Sen) |title = "The Review of Reconstruction Designs of Zhang Heng's Seismoscope" |url =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aee/9/4/9_4_4_1/_article |journal = ''Journal of Japan Association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year = 2009 |volume = 9 |issue = 4 |pages = 1-10 |accessdate = 2014-09-10 |language = en |archive-date = 2020-12-01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01154241/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aee/9/4/9_4_4_1/_article |dead-url = no }}
+
* {{cite journal|author1=萧国鸿(Hsiao Kuo-Hung)|author2=颜鸿森(Yan Hong-Sen)|title="Structural Synthesis of Zhang Heng's Seismoscope with Cam-linkage Mechanisms"|url=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amdsm/3/2/3_2_179/_article|journal=''Journal of Advanced Mechanical Design, Systems, and Manufacturing''|year=2009|volume=3|issue=2|pages=179-190|accessdate=2014-09-10|language=en|archive-date=2020-11-1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18215928/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amdsm/3/2/3_2_179/_article|dead-url=no}}
+
  
== 外部连结 ==
+
为了纪念张衡,1970年,国际天文学界用张衡名字为月球背面一座[[张衡环形山|环形山]]命名。1971年,以他来命名[[小行星1802]];[[中国天文学会]]设立“张衡特殊贡献奖”,2002年首次颁发;2003年,[[小行星9092]]以张衡故乡[[南阳]]命名;一种铜锌合金的天然[[矿物]]亦以张衡命名,即[[张衡矿]]。
{{Commons+cat|Zhang Heng}}
+
 
{{Wikisource author|张衡}}
+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华为]]基地有一条以张衡命名的街道——[[张衡路]]。
{{wikiquote}}
+
* {{cite journal |author=李啸虎 |title=〈张衡的科学思想与技术实践〉 |url = http://www2.cdstm.cn/Mediumfile/C.6_resmaterial/20080711/11139162-25BB-4D4C-A59F-E45C1D7BFC85_1/LWBI704.002.pdf |journal=《史林》 |year=1997 |volume=4 |pages=17-24 |access-date=2014-09-08 |language=zh-hans |dead-url=yes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11161140/http://www2.cdstm.cn/Mediumfile/C.6_resmaterial/20080711/11139162-25BB-4D4C-A59F-E45C1D7BFC85_1/LWBI704.002.pdf |archivedate=2014-09-11 }}
+
* {{cite journal |author1 = 冯锐 |author2 = 武玉霞 |title = 〈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 |url = http://www.doc88.com/p-9562918376572.html |journal = 《中国地震》 |year = 2003 |volume = 19 |issue = 4 |pages = 358-378 |access-date = 2014-09-10 |language = zh-Hans }}
+
* {{cite journal |author1 = 冯锐 |author2 = 武玉霞 |title = 〈张衡地动仪的诞生〉 |url = http://zgdz.eq-j.cn/zgd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201&flag=1 |journal = 《中国地震》 |year = 2013 |volume = 29 |issue = 2 |pages = 179-197 |access-date = 2014-08-28 |language = zh-Hans }}
+
* {{cite web |title =〈张衡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website = 中国历史网 |date =|url = http://www.baijia520.com/zhonghualishi/hanchao/6566.html |language = zh-hans |access-date =2014-09-08 |dead-url = yes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11184258/http://www.baijia520.com/zhonghualishi/hanchao/6566.html |archive-date = 2014-09-11 }}
+
  
{{-}}
 
{{汉赋四大家}}
 
{{中国数学史}}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Zhang heng}}
 
 
[[Category:张衡| ]]
 
[[Category:张衡| ]]
 
[[Category:张姓|heng]]
 
[[Category:张姓|heng]]
第138行: 第114行:
 
[[Category:河南作家]]
 
[[Category:河南作家]]
 
[[Category:通才]]
 
[[Category:通才]]
 
 
  
 
[[Category:历史]]
 
[[Category:历史]]
第161行: 第135行:
 
[[Category:中国古代哲学家]]
 
[[Category:中国古代哲学家]]
  
[[Category:哲学史]]
+
[[Category:科学家]]
 
+
[[Category:中国科学家]]
[[Category:文化]]
+
[[Category:中国古代科学家]]
[[Category:文化学]]
+
[[Category:中国文化]]
+
 
+
[[Category:哲学]]
+
[[Category:中国哲学]]
+
[[Category:中国哲学史]]
+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Z音词条]]
+
[[Category:Z音词语]]
[[Category:Z音条目]]
+
[[Category:]]

2021年11月17日 (三) 04:31的版本

  张衡汉语拼音:Zhang Heng,78~139),中国东汉科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人。早年在家发奋苦读,17岁去长安和洛阳一带游历,参观太学,求师访友。永元十二年(100)出任南阳太守的主簿。永初五年(111)赴京都任郎中和尚书侍郎,并曾两度担任太史令。晚年曾任河间相、尚书等职。在天文学、地震学、机械制造、数学、文学、绘画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在天文学方面,代表作是《浑天仪图注》和《灵宪》。主张浑天说,提出天犹如一个鸡蛋,地如鸡蛋中的蛋黄那样居于中心,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虽主张天有一个硬壳,却又主张“宇之表无级,宙之端无穷”,认为天外有天,宇宙无限。提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天地起源说,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一片混沌,后来元气各自分开,天地生成,万物滋育。正确解释了月食成因,认为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提出“近天则迟,远天则速”,用距离的不同来解释五星运动的快慢。他估计中原一带肉眼能看见的星数约为2500颗,测定了太阳、月亮的视角直径是周天的1/736(约0°.49),这些都与实际情况十分接近。他设计制造了第一台水运浑象,用水力作为动力通过齿轮系统推动浑象本体一天旋转一周,浑象上所显示的星的出没与实际天象完全相符。在地震学方面,他于永建七年(132)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候风地动仪。该仪器十分灵敏,有一次远在千里之外的甘肃发生地震,京都洛阳毫无震感,但它却依然测到了。在数学上的代表作是《算罔论》,其中给出圆周率π=≈3.1466和π=≈3.1623两个近似值 。在思想领域,他坚决反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所崇尚的谶纬神学,冒着会遭杀身之祸的危险,进谏皇上,“收藏图谶,一禁绝之”。在文学上,所作《东京赋》、《西京赋》、《应闲赋》、《思玄赋》等都是十分有名的著作。他还绘制过一幅地形图,并擅长绘画,被人列为当时六大名画家之一。1956年,河南省南阳县重修了他的坟墓,并在墓前立碑。郭沫若在碑上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张衡像邮票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南)人(后汉书·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东汉士大夫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官至太史令侍中尚书。张衡一生成就不凡,曾制作以水力推动的浑天仪、发明能够探测震源方向的地动仪指南车、发现日食月食的原因、绘制记录2,500颗星体的星图、计算圆周率准确至小数点后一个位、解释和确立浑天说宇宙论;在文学方面,他创作了《二京赋》及《归田赋》等辞赋名篇,拓展了汉赋的文体与题材,被列为“汉赋四大家”之一。他开创了七言古诗的诗歌体裁,对中华文化有巨大贡献。张衡为备受尊崇的伟大科学家,成就与西方同时期的托勒密媲美,其地位也为现代天文学界所肯定。

生平

张衡出身于南阳大族,祖父张堪蜀郡太守。他少年时曾到雒阳太学读书,通晓五经,好学不倦,不分日夜。张衡为人谦虚,意志坚定,淡泊名利。曾受举荐“孝廉”,被大将军外戚邓骘征召,但张衡都不接受。公元100年,22岁的张衡出任南阳郡太守鲍德的主簿,8年后辞官读书。鲍德升职为大司农后,热心推荐张衡。111年,张衡被汉安帝所召,出任尚书台郎中,3年后迁任尚书侍郎;115年,37岁的张衡开始出任太史令,121年调职公交车司马令,126年复任太史令。任职太史令期间,他制作了浑天仪地动仪。张衡掌领太史令先后达14年之久。(太史令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台长)。张衡长期掌管历史记载和历法,没有升官,被同僚所笑。他写下《答难》来表明心志,不慕官位。他又曾上痛陈事弊,提出必须禁止大臣奢侈和僭越的主张。133年雒阳大地震,张衡借此上谏,批评宦官越权,主张大权归还天子。同年张衡迁任侍中。因受当权宦官排斥,136年外调河间相。在河间政绩良好,138年他升迁尚书,次年过世,享年61岁。

他的传世著作有文集11卷,《灵宪》、《浑天仪》、《玄图》各一卷。至迟到唐代已经失传,但其所作的地形图一直流传到唐代。

家族

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

西晋大臣张辅是其后代。

贡献

天文学

文件:Celestial Globe in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2011-04.JPG
清代天球仪(又名浑天仪、浑象),用以表现恒星和星座位置,并能演示天体的周日运动。东汉张衡、三国王蕃、刘宋钱乐之都曾造过这种仪器。

张衡主张浑天说,认为天是球状的,像个鸡蛋,天相当于蛋壳,大地像蛋黄,天把大地包在当中,大地是平面的,周围是水,大地浮在水上。他改进西汉耿寿昌的设计,制造了浑天仪,并著有《浑天仪》一卷加以解说。浑天仪一具安装在室内,一具安装在观测台“灵台”之上。浑天仪以铜铸造,是空心球体,直径约五尺,上画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黄道赤道;天球半露在地平圈上,半隐在地平圈下,天轴则支架在子午圈上,天球可绕天轴自行转动,与实际天球运动相一致,可预报天体运动情况;其外安装了地平环、赤道环和子午环,内部设置四游环。有学者认为,张衡的浑天仪上面装置了可以眺望天体位置的望筒,兼具演示和观测效用;也有学者认为,此浑天仪没有望筒,只有演示作用,性质上是天球仪。浑天仪每日均匀地绕中轴旋转一周,以滴水为原动力,与漏刻相连,水不断定量而缓缓地流入刻漏的水斗中。水斗原是静止不动的,当注水达到某个份量时,其重量就胜过浑天仪和齿轮的阻力,凸耳使齿轮转动一齿,然后抵住下一齿而再次静止下来,通过齿轮传动而使浑天仪缓慢地旋转。张衡所造浑天仪是个原型、早期的时钟,在五胡乱华中毁坏;在西方,类似能自动旋转的浑象在16世纪出现。

张衡在东方最早正确说明月蚀,指出月蚀是由于地球的影子“闇虚”遮掩了月亮而引起的,并测得日、月的视直径约为365.25/730度,约等于0.5度,与现今测值相近。张衡绘制了星图,记录星官124个,星星有2500颗,其中320颗有名字,指出历法制定必须根据实测结果,曾在123年参与历法辩论,反对依据图谶而制定的“甲寅历”,根据月亮运行有迟疾的规律,以“九道法”为基础提出新历,但没有被朝廷采纳。他提出五星视运动的理论,认为就同一行星而言,其运行轨道与地面时而接近,时而远离,“近天则迟,远天则速”,解释五星运行的或快或慢;运动缓慢的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张衡归类为阳,运动较快的内行星水星和金星,归类为阴。张衡没有认识到北极高度会随地点而变化,定出北极高度是36度,他也没有认识岁差,因冬至点难以观测,只从西汉末年所测的旧数值换算,定出冬至点以黄道度量为入斗宿20度,较当时实际情况偏东超过3度;他并根据观测,定出冬至黄道最远时去极115度,夏至黄道去极67度,因受仪器所限,数据稍欠精确。

宇宙论

张衡虽然反对图谶,但他的宇宙论却受当时流行的谶纬影响。他撰有天文学著作《灵宪》,叙述宇宙生成论,观点接近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他提出宇宙形成的三个阶段,首先是“溟滓”,是的原始状态,什么都没有,是“无”的阶段,道的根本;第二是“庞鸿”,是元气开始发动、连结在一起、混沌不分的状态;第三是“太元”,元气分化,有刚柔清浊之分,天地各自形成,阴阳四时变化而生万物。天圆地平,天是一个中空的球体,地是半球体,上平下圆,处于天体下半部。八极约长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少一千里,东西多一千里,天地距离和地的厚度,都等于八极的一半。他指出宇宙是无穷无极的,肯定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提出以“”为基本的自然观,人是元气的聚合,如水之凝结为冰,人死是元气消散,如冰块融化为水,复归于元气,与自然成为一体。

数学

130年前后,张衡完成推算圆周率。根据三国时刘徽九章算术注》,张衡认为立方体及其内接球体积之比,是8:5,由此推论圆周率是10的平方根10的平方根.png。 南北朝祖暅《浑天论》则提到张衡提出的另一个数字:南北朝祖暅《浑天论》则提到张衡提出的另一个数字.png, 有学者认为今本文献有衍文,张衡的数字其实是较准确的张衡的数字其实是较准确的.png, 此说未被广泛接受。 张衡的圆周率数字其实颇为粗疏,受刘徽严词批评,西汉末年刘歆指出圆周率为3.1547,已比张衡更准确;但张衡的计算并非倚靠实测,而是从理论出发,从立圆术公式推求圆周率,仍有开创性的贡献。张衡也曾研究球体体积,但没有重大改进。

地理学

132年,张衡发明和制造了世上第一部验震器“候风地动仪”,形状像圆形的酒瓮,断面直径八尺,其内中央置有一根很重的柱子,称“都柱”,可以向八个方向倾侧或倾摆;酒瓮外部的八个方向各有一个龙头,龙头下各有一只蟾蜍,张口对着龙头,八条龙各口含铜丸一颗,当都柱向某一方倾侧时,该方向的龙口张开,铜丸落下,掉入蟾蜍口中。地震发生时,只有震源方向上的龙头张口,据此可知地震的方向。范晔后汉书》记载,地动仪放在洛阳,134年12月13日,陇西发生地震,当时洛阳并无震动,但一个龙口掉出铜丸,其后才传来陇西地震的消息,证实其探测地震方向的功效。而候风地动仪所谓的“候风”,是指测定风的变化,地震相信是因为阴阳两气相搏而形成,气的变化会产生风;哪个地方有地震,哪个方向就有气的变化,就有风来可以测到。候风地动仪流传到隋代,北朝信都芳、隋代临孝恭都研究过,到唐代失传。

地动仪利用物体的惯性来测震,其构造学者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都柱是个挂起的悬摆,又重又粗,都柱下有一小铜球,组成触发机制,在地震波水平运动中,都柱移位,小铜球脱落,撞击机关,又或都柱带动八条向八个方位伸出去的臂,连接扛杆,当悬摆向某一方向摆动时,龙口就会张开。另一种观点是,都柱是一种倒立的震摆,附有重锤,安装在底座上,周围有八组机械装置,一旦地震,重锤倾侧,都柱失去平衡,触道机械装置,使相应的龙口张开。现代中、日学者都尝试复原地动仪,日本学者曾以直立震摆式的地动仪模型做实验,证明地震初震很强的话,铜丸会因初到的纵波而落下,确定地震的方向;但其他地震学者却指出,直立震摆的倾倒方向有随机性,对震动反应迟钝,没有验震作用,直立震摆底部所用的弹簧,也不可能是汉代技术水平的产物,而悬摆式的地动仪模型,在2000年代则通过中国地震学者用振动台模拟地震状态的试验,得到中国学术界的认可。张衡地动仪比直至19世纪前期西方的水银地震仪更先进,但亦有个别学者质疑《后汉书》中有关地动仪的记载,指出从现代地震学的观点看,若单独一个仪器,仅在一个地点进行测量,难以测定震源。

116年,张衡绘制和呈献地图“地形图”,流传到唐代;李约瑟推测张衡曾运用计里画方的网格绘图,但此说受其他学者质疑。

其他发明

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以外,张衡发明了指南车、“自飞木雕”和机械日历,并改良了漏刻的构造。指南车是双轮马车,内置齿轮装置,即使行驶时多次转向,车上人像亦永远指向正南;张衡所造指南车在汉末战乱中被毁。自飞木雕是一只木鸟,有羽翼,腹内有机械,能飞起,张衡〈应间〉曾提到这只能飞的木雕:“木雕犹能独飞”。李约瑟推测自飞木雕以弹簧为动力,推动直升陀螺的螺旋桨。张衡在漏刻使用虹吸管(称为“玉虬”),代替壶底的漏咀,并在贮水壶和受水壶之间加入一个补偿壶,使计时更准确;受水壶盖上铸有个小塑像,左手持着可以上下浮动的垂直指示杆(“漏箭”),右手则指向指示杆上的刻度。机械日历“瑞轮蓂荚”像浑天仪一样,都是水力推动的,能显示月相和朔望月的天数。有学者认为张衡也制造了风向仪,古书上“候风地动仪”其实是指风向仪和地动仪两种仪器,这种风向仪是鸟状的,能随风转动。

思想

政治上,张衡坚持批判现实,对宫廷政治的污浊奸诈深感忧愤。他受道家思想影响,倾向老、庄,主张无为,有人生无常、遁隐厌世的思想,企图超越世俗生活,其宇宙论也体现道家观念,晩期作品〈思玄赋〉道家倾向更强。他继承了西汉儒家董仲舒的灾异、天人感应之说,认为星象变异和地震等灾异,是上天对世人和朝廷的谴告,促使他制造更精密的仪器去认识宇宙和侦测地震,以察知天意;但他反对谶纬预言,曾上〈请禁绝图谶疏〉,指出图谶弄虚作假,为迎合当权者而伪造。他推崇西汉扬雄的《太玄》,认为“玄”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太玄》一书深奥而难以理解。他相信天上有许多神、星神、四方神、天皇等等,不但天上有神,山林原野都有神灵,天体的组织,则与地上朝廷政府的组织相对应,月亮上有蟾蜍,由嫦娥所变,星星会影响人的命运。张衡熟悉“风角”之术,认为可通过观风而知祸福,相信占卜,宇宙间有某种神秘力量,绝非所有事物都可用理性解释。

文学

张衡是辞赋名家,将汉赋推向高峰,由歌功颂德的辞赋发展为抒情小赋,现存大致完整的作品有〈温泉赋〉、〈南都赋〉、〈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髑髅赋〉、〈天象赋〉、〈应间〉、〈七辩〉九篇。〈温泉赋〉描写长安附近骊山著名的温泉,属早期作品;〈二京赋〉长达7700字,是模倣班固两都赋〉的大赋,辞藻典雅瑰丽,夸张铺陈,堪称不朽佳作。〈西京赋〉假借凭虚公子之口,描写长安地理形势、汉高祖的定都、西都的豪华、宫殿的宏伟、城廓的宽大、市场的繁荣、商贾的欺诈、游侠的作风、园林中的游猎,〈东京赋〉则假借安处先生之口追溯历史,从周、秦、两汉各代帝王,赞颂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等,描写雒阳形胜和汉室仪轨;二赋也描述宗教活动和民间风俗,如持守色戒的西域僧人、杂技歌舞等“百戏”表演、驱邪的大仪式,有其史料价值,可补正史的不足;〈西京赋〉即为南北朝《三辅黄图》和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多次引用,以说明长安面貌。〈二京赋〉引用不少五经句子,文句为何晏〈景福殿赋〉、左思〈蜀都赋〉等后世辞赋袭用,并有东吴薛综等人的注释。〈南都赋〉则盛赞当时被朝廷忽略的南阳城,但形式较呆板笨拙,语言则较艰深晦涩。

张衡〈思玄赋〉是抒情表志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理想,模倣楚辞〈远游〉和班固的〈幽通赋〉,重复屈原在〈远游〉中的寻求,先去东、南、北三方,登上蓬莱,在瀛州采芝,又去拜会西王母,上了仙宫“琼宫”,尽享声色之娱,然后回到故乡。张衡深受楚辞影响,常引用楚地传统的神话,〈思玄赋〉引用最多的就是楚辞。〈归田赋〉开拓辞赋中田园归隐的主题,表达其退隐之心,反对宦官当权,政治腐败而自己无力拯救,有不愿同流合污之意,文中赞美民间的田园生活,山水景色使人心旷神怡,是汉赋中罕见的短篇,启导陶渊明〈归去来辞〉等后世抒发归隐之情的作品,所写自然风景欢乐和谐,也启导王羲之兰亭集序〉等后世文章,文中道家思想鲜明,则可说是后世玄言诗的先驱。〈髑髅赋〉以对话体扩充铺陈《庄子.至乐》篇中的寓言,赋中的髑髅就是庄子。有后人批评,张衡的辞赋缺乏独创性,主要模倣前人著作,如〈二京赋〉模倣班固〈两都赋〉,〈南都赋〉模倣扬雄〈蜀都赋〉,〈应间〉模倣东方朔〈答客难〉,〈七辩〉则模倣枚乘〈七发〉。

诗歌方面,张衡初次撰写七言古诗〈四愁诗〉,脱离了楚歌的句式,接近纯粹的七言诗,并为后世诗人模倣,如晋代傅玄撰有〈拟张衡四愁诗〉。张衡〈同声歌〉则是新娘向新郎的倾诉,描写新婚的优美,诗中提到房中术著作《素女经》的内容。

经学、史学、美术

张衡通晓经学,曾撰写《周官训诂》,但稍欠特色,失传于世。他对汉朝历史亦相当了解,有志于史学,担任侍中时,曾请求到东观专心撰写东汉史书,但不获批准;又曾上书指摘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两书的错失,提出汉朝史书应有的体例。张衡亦是个画家,列为东汉六大画家之一,唐代《历代名画记》曾记载他曾用脚趾画怪兽这一传说。

地位与纪念

张衡名列“汉赋四大家”之一,受尊崇为中国历史上的大科学家。

在东汉,崔瑗称赞他能知天文地理,制作巧夺天工,“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与神合契”,南阳人为他修建庙宇;三国时傅玄则惋惜他不在其位,工艺才华未能尽情发挥;他的地动仪和天文学成就都没有传人,天文学著作残缺不全,科学贡献渐被后人遗忘。有学者猜测,地动仪的原理在古代可能已辗转传到波斯和日本。19世纪末,西方地震学家约翰·米尔恩(John Milne)开始留意到张衡地动仪的开创性成就,有学者认为,米尔恩所造的首座现代地震仪,就是受地动仪启发的。

1920年代,中国史家也注意到张衡的科学成就,1924年,张荫麟首先称赞张衡为中国“第一位大科学家”,李约瑟特别推崇张衡,大部份现代中国学者亦称张衡为伟大的科学家。学者认为张衡可与西方几乎同时代的托勒密相媲美,但在数学、几何学、科学方法和研究成果,张衡都不如托勒密。

南阳张衡墓地久已荒废,偶有士人加以修葺,当地人亦不知墓主是谁。1956年,南阳县政府重建张衡墓园,建立张衡博物馆,附有倣汉建筑与石雕,1988年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展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浑天仪、指南车等模型。

为了纪念张衡,1970年,国际天文学界用张衡名字为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1971年,以他来命名小行星1802中国天文学会设立“张衡特殊贡献奖”,2002年首次颁发;2003年,小行星9092以张衡故乡南阳命名;一种铜锌合金的天然矿物亦以张衡命名,即张衡矿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华为基地有一条以张衡命名的街道——张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