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粽子中国节日传统食品,又名角黍(shǔ),为端午节所食。用箬叶或苇叶包裹糯米做成,外形为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流行于全国各地。现今市上粽子已常年供应。


每到端午节,有人会问:哪里的粽子最好?

截止到目前,全国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一共有四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特产中的特产”,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这4种:

(封面)
(封面)
(封面)
(封面)


粽子的起源?,就是,粽子是什么时候有的?

追根求源,是人的天性。对一件有意义的事物,人们往往会问,它是什么时候有的?怎么来的?

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首词,叫《水调歌头》,第一句是“明月几时有?”,就是问:月亮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的?

粽子,是中国最有文化的食品之一。

说的文雅一点,它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

最早解释粽(糉)子的,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许慎是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比《康熙字典》早1600多年。

说文解字》:粽(糉),芦叶裹米也。

这说明,2000多年前,就由粽子这种食品了。


说文解字》写成书,是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今年是公元2023年,这本书到今天已经有了1923年了。

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作者许慎的儿子许冲把这本书进献给了朝廷。


从公元100年,到了公元265年,就是晋朝西晋),又过去了160多年,粽子开始成为端午节的食品。

又过去了120多年,公元386年,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吴均(467-520)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汨罗江畔的端午粽子,为纪念屈原而来;具有独到的地方特色,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至今,粽子更成为汨罗本地、乃至中国、台湾、香港,还是海外的唐人街端午节所不可或缺的特色食品。


历史

粽子在魏已经出现。西晋周处风土记》已有五月五日用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shǔ)”的记载。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棕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称棕,古人以黍米煮成,又名角黍。当时已多用糯米取代黍米,并作为端午节的节令食品,互相馈送。

据研究,粽子源于一种原始的烹饪方式,即用草叶或竹筒包裹食料烹烤至熟。民间则传说粽子起源于以竹筒贮米投江祭奠屈原,称“筒粽”,后来演变为用叶包。

粽子因以叶等包裹,煮熟后,米中吸收了叶子的清香,别有风味又便于携带储存,从而流传至今。

粽子出现的原因

粽子出现的原因说法不一,以祭屈原说影响较大。

据记载,中国古代粽子的名品很多。如南北朝时有益智粽,唐代长安有庾家粽子、九子粽,宋代的汴京、临安有巧粽、栗粽、果粽,明代苏州等地有果馅粽,清代扬州有火腿粽,广州有灰粽、肉粽、筒粽,台湾有肉粽等。如今,粽子的著名品种则有浙江省嘉兴市“五芳斋”的鲜肉粽、八宝粽,广东省肇庆市的裹蒸粽。

粽子的品种

粽子品种多样:北方以苇叶枣棕为主,多拌白糖吃,清香甜美;江南粽子以嘉兴等地的最为有名,用糯米拌豆类、枣栗、莲茸、火腿、鲜肉等包裹,荤素甜咸各有千秋。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在节日常包大型的“枕头棕”,重可达数斤乃至十斤以上。

制作

粽子的包装材料,还可以用竹筒、竹叶、茭叶、荷叶、苇叶、玉米皮、箬竹叶、棕叶、芦叶等。馅料也可用黍米或再加入枣、栗、赤豆,以及鲜肉、火腿、叉烧、咸蛋、豆沙等。其形状也可以包成枕头形、秤锤形、菱角形等。粽子一般煮熟后趁热食粽子用,也可待其冷却后食用或切片油煎后食用。

北京现代粽子的制法:糯米用水浸泡两天,用芦叶数片折成漏斗状,把米装入,再折成三角锥形,外面用线捆扎起来放入锅内盖严,大火煮熟即成。

其他国家

日本越南泰国等国也有粽子,形状和风味与中国的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