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端午节·直播解说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英语:Dragon Boat Festival),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汉字文化圈的传统节日华人四大节日之一,时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送离五瘟神,驱除瘟疫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俗称五月节。“端”字即“开端”,“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传统历法看,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仲夏登高,顺阳在上,因此也别称端阳节端日节。因五月五日,又称重午重五。另外还有夏节天中节午日等名称。也根据习俗称为菖蒲节艾节粽子节

端午与夏至六朝曾经并重,随着岁时节日体系的完善,夏至的节俗功能大都潜移至端午节俗中。端午节日地位的上升与屈原传说的流传有密切联系。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于这一日投自尽,后以纪念屈原,有人称其为“诗人节”(有些地方是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忌日)。

概述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粽子节重五重午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起源于古老的时令信仰,是夏季最大的节日。是日,要吃粽子、悬挂艾蒿,饮雄黄酒避瘟、赛龙舟。此节的根本意义是在夏至时分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中,驱瘟防病,护佑人生。

端午之名始于魏晋。晋人周处风土记》中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农历的午月午日,后人们用数字记时体制取代干支记时体制,以重五取代重午,但仍保持端午之名。端午与夏至在六朝曾经并重,随着岁时节日体系的完善,端午最终替代了夏至,夏至的节俗功能大都潜移至端午节俗中。端午节日地位的上升与屈原传说的流传有密切联系。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主要内容。起源于水上驱邪逐疫活动。南朝时加入了追悼屈原的民俗内容,提高了端午在中国节俗中的地位,同时使端午发展为一个全民性的民族大节。

唐宋时期,端午成为朝野重节,竞渡成为端午的主要活动。端午竞渡,文人偏重于招屈的理解,而一般百姓将竞渡看作是禳灾、祈年。竞渡作为水上竞技项目,很早就有了娱乐成分。现代,五月龙舟大赛已成为国际性体育竞技项目。端午节因此也被称为龙舟节

避瘟保健,是端午另一节俗。人们视五月为“恶月”,避忌的手段有:悬艾、挂菖蒲,佩彩丝避瘟,戴香包,沐浴兰汤,喝雄黄酒,点朱砂。为了避恶,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称“躲端午”。

端午采药,是自古相传的节俗传统,《荆楚岁时记》:“是日,竞渡,采杂药。”采药从正午开始,传说这时采集的草药,药效最高。

端午节流行于汉族朝鲜族满族达斡尔族土族土家族羌族白族普米族拉祜族苗族纳西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各族有一些较特殊的节俗。如,朝鲜族在端午日出之前上山采艾蒿,编辫阴干,以备药用;端午传统食品是打糕;节日娱乐有荡秋千跳板等。满族在五月五日骑马射柳 。达斡尔人端午节早上去野外采艾蒿插在帽子上、夹在耳朵上或佩在衣服上,认为可以驱虫祛病;人们还要到河中洗浴。土族男女老少到野外游玩,亲友间互相馈赠面馍。土家族端午节分三次,初五为头端午,十五为大端午,二十五为末端午,主要节俗为龙舟竞渡。此外,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也过端午节。

历史

端午节始源,有说源于纪念屈原、龙舟竞渡、吃粽子、祭龙、“恶日”之说、夏至节等,说法不一。从后世端午习俗的内容看,可能起源于“恶日”之所行巫术,后来,附会上纪念屈原的内容。端午时悬挂菖蒲艾草,插柳,戴朱索、香包,抹雄黄酒,都是为了避邪驱恶。民间还有挂钟馗像的习俗,也可能与端午节祛邪除祟有关。今满族朝鲜族白族苗族哈尼族纳西族瑶族蒙古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也流行此节,又各有其风俗。

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对恶月(即农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也是祭的节日,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

现代端午节常被视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吴国忠臣伍子胥的节日,但不少习俗在之前即已流传,不少学者如闻一多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认为这个习俗可能起源自吴越族

闻一多《端午节的历史教育》:“现在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在上文所希望的吴越与龙的联系,事实上确乎存在。根据这联系推下去,我想谁都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至于将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给蛟龙享受的,那就不用讲了。总之,端午是个龙的节日,它的起源远在屈原以前——不知道多远呢!”(收入《闻一多文选》)

如果从时间和史籍上考证,则首推纪念伍子胥说,最直接的记载是东汉曹娥碑上的记载的当地乡民五月纪念伍子胥的活动:“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以及据吴越春秋中的第五章-夫差内传所记述,伍子胥是被夫差赐属镂之剑自杀后,用鸱夷之器(一种革制酒器)裹了躯体投入江中,这与粽子的形象特别符合。伍子胥在吴越也被视为涛神。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通常来说都和有关(见闻一多《神话与诗》的《端午考》),也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或装在竹筒中(即现在的粽子),投到江里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划着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来源说

《屈原》特种邮票之《求索问天》(2-2)T局部。2018年6月18日端午节这天,中国邮政《屈原》特种邮票在屈原出生地湖北省秭归县首发。

纪念屈原

纪念屈原的传说最早出自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纪念伍子胥

南朝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

端五恶日说

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夏至说

中国学者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的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 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习俗

驱瘟疫、瘟神

五月五日,古时亦称恶月恶日,先秦以来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亦因古人认为疾病是瘟神降临,或是恶鬼邪魔附于人体所致,故人们于这天以不同的方式驱除瘟疫和恶运,人们会在这天贴神,以避邪驱魔

江浙,民众会贴钟馗像,加以祭祀。民间传说,钟馗是唐代一士人,文才武艺均备,却因貌丑,在殿试时被皇帝除名,钟馗一怒之下撞殿阶而死。后钟馗的灵魂受到玉皇大帝的嘉许,成为专门捉拿恶鬼的大神,并且成为人们在岁末时敬拜的镇宅真君。人们想起专门捉鬼的钟馗,于是就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图样了。

福建闽东一带祭拜五福王爷闽南闽南人移居的台湾则多半祭祀各府王爷神,希望王爷神能把瘟疫带走。

四川则会祭拜瘟祖大神,瘟祖大神乃文昌帝君化身,能扫除五瘟疾病。中国西北地区则以苻坚白起等英雄豪杰作为端午节扫除瘟疫的祭祀对象。

驱五毒

东亚地区有一俗谚:“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该地人们自古将蜈蚣蟾蜍壁虎(一说为蜘蛛)等称为五毒。)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避害。每到端午节,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吃粽子

粽子
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早于东汉时,人们已习惯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间开始吃独具清香而消暑的粽子了。吃粽子的习俗到晋朝初年才固定在端午节,当时民间食用的粽子是用芦叶裹高粱米做成的。至唐,粽子已经成为节日和市场上的美味食品了。历经多朝,粽子的风味和粽馅的种类更形多样了,如明代有以艾叶浸米而成的“艾白粽”,清朝宫廷用奶酪浸米一夜后煮成的“奶子粽”和乾隆年间出现的“火腿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更已远传日本、朝鲜和东南亚诸国。现代粽子的品种、花色都日益繁富,形状、用料和馅类亦按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而有所不同。

粽子也日本关西北陆地区、越南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亲友之间还互相馈赠。

荆楚地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现在各地粽子不论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如浙江湖州粽子四川椒盐豆粽广东中山芦兜粽等。后世也象征包粽=包中(谐音),意味着考试金榜题名的好兆头。中国个别地区端午并不吃粽子,而是吃包子等面食,如四川省川北岷江方言岛区域的剑阁南部阆中西充盐亭等县市。

龙舟赛

在大中华地区、日本琉球,端午节会划龙舟。划龙舟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因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得重用而投江,民众竞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尸体。其实东亚地区的划龙舟并不限于端午才举行。

龙舟竞渡的习俗也早于屈原之前已经存在,如姑苏就以龙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习俗。古人将船当作送走灾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越快越好,于是便衍生出端午竞渡习俗了。古代参加竞渡的龙舟已很讲究:船身窄而长,还有龙头、龙尾和鳞甲等装饰,船上结七彩,张旗伞。竞渡时锣鼓喧闹、鞭炮齐鸣、万人喝彩,场面极为壮观。可见龙舟竞渡其实也是驱邪的一种行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浓于悼念忠忱的爱国者。

挂蒲草

悬香草(菖蒲、艾草等)

世俗要悬天中五瑞以辟邪驱瘟和逢凶化吉。天中五瑞指:菖蒲艾草石榴花龙船花。石榴花的根部可驱虫;蒜头有着浓烈的气味,悬于门外据说亦有驱瘟辟邪之效;通常菖蒲被认为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故有蒲剑斩千邪之说;而艾草则代表百福,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以使身体健康。

也有些地区因应当地出产的植物而有所变化,有些地方是悬挂桃枝、兰花、芙蓉叶等,而台湾就流行榕树枝香茅抹草,或将香草煎药、搾汁服用。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也有把香草用作洗澡洗头、洗脸,例如有的地方以兰草蒸煮于水中沐浴,用以辟邪,称为洗百病,所以端午节亦有“沐兰节”之称。

有些地区会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虎形,称为艾人艾虎,以僻邪驱瘴。又可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又有佩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

涂雄黄、喝雄黄酒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古人一般在端午节饮用。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在端午涂雄黄在额头书写‘王’字,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

中国还有一些地方有过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因端午节临近酷暑,各种虫类病菌纷纷活跃起来,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雄黄解毒防疫的功能,加之民间传说《白蛇传》里的白蛇就是喝了雄黄酒后现出原形,所以民间都起而仿效,在端午节以菖蒲根泡雄黄酒,更会以雄黄酒给小孩擦鼻子耳朵,或在额上写上“王”字,据说一样有驱毒的效能,这种风俗称为“画额”。

除此之外,古时没有消毒药水或清洁剂,人们多趁酷暑虫疫瘟生之前,即端午节期间,于房子四周洒上雄黄酒,用以杀虫解毒。虽然如此,因现今人们了解到雄黄含有致癌的物质,即使喝少量也对人体有害,故这种“因时制宜”的药酒亦已被淘汰。

佩香囊

传统上女性会精心制作玲珑剔透的衣香粉荷包和香袋,内装芳香馥郁的药物如白芷、丁香等,其香气具有驱蚊辟秽的功效。心灵手巧的母亲还会用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小黄瓜、胖娃娃、小纱灯和小粽子等各式各样的小玩物,挂在孩子的身上,据说也是为了驱除瘟疫。

缠五彩丝线

有些地区端午节时会把五彩丝线缠在手腕或挂在身上,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在朝鲜半岛古代,大臣还会在丝在线串上由君主所赐的急救药玉枢丹

立蛋

立蛋,或称竖蛋,是尝试竖立鸡蛋的中国习俗与游戏,有在某些时节比较容易立起的论点。佛山闽西台湾是在端午节的午时玩立蛋游戏,近来也在如新加坡等的东南亚国家流行。

斗石

双方阵营互丢石头的竞赛,类似于斗殴,流行于青少年之间。

俗语

关于端午节的俗语有“吃掉端午粽,还有三日冻”、“未食五月粽,寒衣唔入栊”、“未食五月粽,破裘不愿放”, “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等。

各地端午

中国

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纪念屈原的意义,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家人给孩子手腕缠绕五彩丝线,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

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按规定放假一天。

香港

香港端午节一直为华人所重视,英治时期亦从未间断。一般会进行一些应节的活动,主要是举行龙舟竞渡、使用龙舟进行祭祀仪式、游龙舟水以及吃糉子等,而于每次的龙舟赛前均会举行“放纸龙”仪式。端午节于1947年颁布《公众假期条例》(Holidays Ordinance)时未被列作公众假期,直至于1960年代修订时才加入为公众假期。现时香港不少地方均于端午节当日举办龙舟比赛以及利用龙舟祭祀还神,并会于电视直播部分赛事。

台湾

台湾,端午佳节作为传统民俗节庆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佳节假期,也是返乡探亲的敦谊之日。台湾保留大量传统汉人端午礼俗,习俗为吃五子(粽子豆子茄子李子桃子,驱五毒、饮午时水、沐午时水、午时立蛋(传说能在中午时,立起鸡蛋可以得到好运)与划龙舟竞赛。台湾有端午节应景俗谚曰:“食茄人较会‘肖鸟’趒(tshio thiô),食豆食佮老老老。吃蒲仔予你富、予你盖大房(也有一版是肥阁白)。””,表示端午节要吃菜豆与茄子和瓠瓜。

日本列岛

日本端午节挂鲤鱼旗

日本端午节明治维新之后从农历的五月初五日改为每年阳历5月5日。由于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是谐音,因此日本端午节又渐渐地变成了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也是日本的儿童日(男孩节),为国定假日。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要挂鲤鱼旗,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有中国“鲤跃龙门”的意思。从下面看鲤鱼旗,浮现在蓝天下的鲤鱼很像在水中健壮地游。这是中国端午节没有的习惯。会食用日本粽柏饼

琉球群岛

琉球端午节有划龙舟习俗,并会在家里张贴一种叫“矢数”(琉球语:ヤカジ)的纸人形作辟邪之用,有女儿的家庭会摆放纸雏箱,即一个载有纸人形的纸箱,还会摆放龙舟模形和一些穿着琉装、弹三线、打、跳琉球传统舞蹈的土人形。会食用琉球饽饽(ポーポー,一种黑糖菓子)、琉球煎饼(チンピン)等。

朝鲜半岛

韩国安东市的妇女在端午节跳板舞

朝鲜半岛的端午节除了驱瘟之外,还是一个庆典,是祭天的时候,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各地区都把端午节本土化,并以各自的名字称呼这个庆典,例如:天中节、重午节、端阳、五月节、戌衣日、水濑日等。这些庆典,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人们会在这天吃车轮饼糕樱桃,喝醍醐汤、举行“端午茶礼”。女子会在这天跳板舞(널뛰기)、荡秋千、用菖蒲水洗头,又有进行假面舞剧、韩式摔跤跆拳比赛等活动。而在江陵,传统上称呼端午节为“水濑日”(수릿날)。韩国在端午日这天在江原道江陵市所举办大规模巫教祭仪、山神祭与等一系列结合巫俗、儒道教地祝祭活动江陵端午祭,由于保留了大量的原始信仰、民俗遗风与传统文化,在2005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越南

越南端午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00年左右。对大部份越南人来说,他们对屈原的故事感到陌生。对他们而言,五月初五是“杀虫节”。因为五月初五为季节转换的时候,容易引起疾病,因此就要想办法除掉。在越南传统社会将端午节定义为“杀虫节”,理由和其他国家大同小异,也是因为天气溽热,各种蚊虫逐渐现形,为维护家中大大小小的健康,一定得消灭可能带来疾病的害虫。除了忙着除害虫之外,越南人在这天也会准备好糯米酒和水果祭拜祖先与神明,并遵守各种习俗,如:不可坐在门槛、染手指或脚趾、用莞荽洗澡、打树结果、午时采药、悬艾灸以驱邪等习俗,有些地方还有拜访亲友、喝黑豆汤等习俗。当然,历史流变也渐渐改变了这些习俗与观念,端午节在现代的越南人心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概述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粽子节、重五、重午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最大的节日。此节的根本意义是在夏至时分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中,驱瘟防病,护佑人生。是日,要吃粽子、悬挂艾蒿,饮雄黄酒避瘟、赛龙舟。

端午之名始于魏晋。晋人周处《风土记》中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农历的午月午日,后人们用数字记时体制取代干支记时体制,以重五取代重午,但仍保持端午之名。端午与夏至在六朝曾经并重,随着岁时节日体系的完善,端午最终替代了夏至,夏至的节俗功能大都潜移至端午节俗中。

端午节日地位的上升与屈原传说的流传有密切联系。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1939年,中日战争烽火正燃之际,重庆文艺界抗敌协会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议定每年端午节屈原逝世之日为诗人节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主要内容。起源于水上驱邪逐疫活动。南朝时加入了追悼屈原的民俗内容,提高了端午在中国节俗中的地位,同时使端午发展为一个全民性的民族大节。唐宋时期,端午成为朝野重节,竞渡成为端午的主要活动。在现代,五月龙舟大赛已成为国际性体育竞技项目。端午节因此也被称为龙舟节。

避瘟保健是端午另一节俗。人们视五月为“恶月”,避忌的手段有:悬艾、挂菖蒲,佩彩丝避瘟,戴香包,沐浴兰汤,喝雄黄酒,点朱砂。为了避恶,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称“躲端午”。端午采药,是自古相传的节俗传统,《荆楚岁时记》:“是日,竞渡,采杂药。”采药从正午开始,传说这时采集的草药,药效最高。

端午节流行于汉族朝鲜族满族达斡尔族土族土家族羌族白族普米族拉祜族苗族纳西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各族有一些较特殊的节俗。如,朝鲜族在端午日出之前上山采艾蒿,编辫阴干,以备药用;端午传统食品是打糕;节日娱乐有荡秋千、跳板等。满族在五月五日 骑马射柳。达斡尔人端午节早上去野外采艾蒿插在帽子上、夹在耳朵上或佩在衣服上,认为可以驱虫祛病;人们还要到河中洗浴。土族男女老少到野外游玩,亲友间互相馈赠面馍。土家族端午节分三次,初五为头端午,十五为大端午,二十五为末端午,主要节俗为龙舟竞渡。此外,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也过端午节。

端午。来源:中国政府网

主要流传地域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五月五(农历),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载,魏晋南北朝后端午节便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唐元和十五年,归州刺史王茂元在屈原故里秭归屈原沱建立屈原祠并写下祭文,众乡亲与各色龙舟汇集于此,作为起点,进行龙舟竞渡,形成了屈原故里端午民俗的鲜明特色。这种民俗在屈原故里延续至今,形成一种传统。

屈原故里端午民俗隆重而欢愉,一般端午三次过。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亲友团聚。祭奠屈原贯穿节庆活动的始终,包括设坛祭拜、游江、龙舟竞渡、粽子寄情、乡里"闹晚"等程序,端午民俗过程因此而更见完整、紧凑和鲜活。自明代起,秭归农民自发组织"骚坛诗社",于端午时吟颂楚辞或作赋,相互唱和,这在全国各地端午习俗中独具一格。屈原故里端午民俗既传承了传统端午习俗驱疫避瘟的内容,更保留了故乡人民对屈原精神、品格的颂扬和纪念之意。

屈原故里端午民俗是中国上古楚文化和端午礼俗等的活态见证,具有人生观、价值观、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它宣扬和传播了中国文人杰出代表之一的屈原之精神品格和中国文化传统精神,把传统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人性化和娱乐化,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同时,这一节日民俗还传承了《楚辞》与其他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西塞神舟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黄石市

西塞神舟会是黄石市西塞山区道士袱村民庆贺端午节的传统盛会,主要活动有制作神舟、巡游、送神舟下水等仪式和活动。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之日举行龙舟的开工仪式,扎制神舟,到农历五月初五子时由道士主持仪式为神舟开光,直至五月十五至十八的神舟会正式会期,整个活动历40天,是目前国内端午节时间较长的祈福活动。

神舟会期间,当地群众日日夜夜唱楚剧大戏,四乡八岭的民众赶来向神舟许愿求福。农历五月十六早晨8点神舟出会巡游,家家户户都要在门边悬挂菖蒲艾叶,门口设香案,燃香烛,摆上酒、茶、米、水果等供品。每到一家,村民们都要放鞭炮迎接,撒茶米,祭拜。农历五月十七晚,为神舟点燃48盏长明灯,通宵打醮守夜。农历五月十八日上午神舟出宫,道士和神舟会全体成员共同为神舟开路,由16名青壮小伙抬着神舟恭送入江,任由水流带着龙舟沿江而下,东流入海。此时江上众多渔船在船头摆香设案、鞭炮齐鸣、绕神舟三圈,以示送行。神舟入江处的大堤上,有成千上万的村民双手合十、跪拜神舟,祈求神舟带走疾病、带走瘟疫、带走灾难,祈盼一年吉祥、幸福、安康。

民众自发组织神舟会,举办以消灾、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寿延年为主题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神舟会借助"送神舟"这一形式为一方百姓禳灾祈福,是端午节俗中最壮观的一种民间盛会,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该活动规模宏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至今传承不息,它集中、生动地表达了古代民间端午习俗的内容,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自纪念屈原的传说与端午节结合以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神舟会的活动也与祭吊屈原的传说联系在一起,使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活力。神舟会活动期间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精心扎制的楼台亭榭、雕梁画栋工艺精致,气势宏伟,富有特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汨罗市

湖南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从五月初一开始,十五结束。沿江的楚塘、渔街、凤凰山、河市、归义、红花、新市、浯口、长乐等一带的端午习俗除了办盛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外,还有雕龙头、偷神木、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祭龙和祭祀屈原等特殊风俗,这些民俗仪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留下了如"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等许多端午民谣。观龙舟、回娘家、辞端阳、插艾叶、喝黄酒等风俗更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上述习俗和文化场景自汉以来就有零散的文字记载,公元424年颜延之的《祭屈原文》、公元6世纪初吴均的《续齐谐记》及稍后的《荆楚岁时记》、《隋书·地理志》中均作了相关描述。

湖南省汨罗市举行民间龙舟表演赛,图为参赛队伍在龙舟比赛中,2022年6月2日。当日,11支龙舟队在汨罗江搏桨跃浪。端午赛龙舟历史悠久,是当地十分重要的传统民俗。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端午节让一代又一代劳作的人们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激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富民安的祈求、对屈原等先贤的深深怀念;更有青年男女把这个节日当成了相亲社交的绝佳时机。

汨罗江畔端午节鲜明的个性特征可充分展现出汨罗江地方文化的特色。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汨罗江畔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日益衰减,需要抢救和保护。

苏州端午习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的五月端午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全民参与,久盛不衰,集中展示了苏州地区富于江南特色的民俗传统。

苏州端午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对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的纪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纪念伍子胥为始的端午节逐渐演化成苏州一年一度的盛大狂欢节,形成了一整套与当地自然条件、生产生活、经济特征和文化发展状况相对应的端午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龙舟表演的大型活动;第二类活动主要表现苏州人适应自然、改善生活的智慧,如采草药、挂艾叶、挂菖蒲等;第三类活动展现苏州悠久的丝织文化和特有的服饰文化,如佩百索等;第四类活动包粽子、吃端午饭是其核心内容。

苏州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等大型活动在"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近年来有所恢复。其他各种习俗在苏州居民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延续着,但是年轻人知道的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些传统习俗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才能继续传承下去。

传承价值

端午节起源于民间习俗,其中有不少活动都是健康向上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端午节渐渐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有较强的生命力。端午节对研究民间习俗的发展有重大价值,由于它是多民族共享的节日且包含跨国习俗,因此对研究民族文化往来、国际间文化交流、传统体育竞技、饮食文化等均有重要价值。

端午节中的划龙舟、吃粽子很好地保留下来,并获得健康发展。有鉴于此,端午节的其他文化表现形式应加以科学的引导,使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活动更为丰富。

文学

诗词

宋·陆游 《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糉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此诗介绍了端午节插艾蒿、储药、吃粽子等习俗。

宋·李之仪 《南乡子·端午》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申遗风波

2005年11月,韩国江陵端午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所认定(第三批)。此事发生后,端午祭的本源地中国的一些媒体及团体开始对“以韩国起源的节日的名义在无形文化遗产登录”等进行强烈的反驳。然而,这只是一则在中国大陆媒体中被广为散布的谣言。实际上,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言以及名表中皆找不到“端午的起源在韩国”的主张。另外,也有报道称“韩国在申请江陵端午祭之际,曾说明过‘(端午祭)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入韩国后已经历经了1500多年’。”其实在代表作宣言的5个月前,中国也出现过“湖北省江陵端午祭与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共同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的呼声,而韩国学界则以“中国的江陵端午祭与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仅仅名称相同,而实际内容则完全不同”为理由进行反驳。

图集

漫画:挂菖蒲。新华社发 徐骏 作
漫画:赛龙舟。新华社发 徐骏 作
插画:端午系五彩绳。新华社发 康欣羽 作

参考文献

  • 《端午节与东亚地域文化整合——以端午节获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 (3)
  • 《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民俗研究;2009 (4)
  • 《端午节的龙蛇结构和南北文化差异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10 (4)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