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1月2日 (三) 15:20野芷湖人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尔代夫国旗
马尔代夫国徽

  马尔代夫共和国汉语拼音:Ma'erdaifu Gongheguo;英语:The Republic of Maldives),通称“马尔代夫”,古称“溜山”,位于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含领海面积),陆地面积298平方公里。距印度南部约600公里,距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公里。南北长820公里,东西宽130公里。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其中200个岛屿有人居住。岛屿平均面积为1-2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位于赤道附近,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特征。

  “马尔代夫”这个名字起始于公元150年。1116年建立苏丹国。近400年来,先后遭受葡萄牙荷兰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和统治,1887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32年改行君主立宪制。1952年成为英联邦内的共和国。1954年恢复君主立宪制。1965年7月26日宣布独立。1968年11月11日建立共和国。

基本国情

  国名 马尔代夫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ldives)。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国旗由红、绿、白三种颜色组成。旗地为绿色长方形,四周为红边。红边的宽度为全旗宽度的四分之一,绿色长方形的宽度为全旗宽度的一半。 一牙白色新月位于绿色长方形的正中。红色象征为国家主权和独立而献身的民族英雄的鲜血;绿色意味着生命、进步和繁荣,白色新月表示和平、安宁和马尔代夫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国徽 由一弯新月、一颗五角星、两面国旗、一颗海椰子树和绶带构成。新月和五角星表示马尔代夫的国教为伊斯兰教,国旗象征国家的权力和尊严,海椰子树代表人民的生计。底端的绶带上写着马尔代夫的传统名称。

  面积 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含领海面积),陆地面积298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全国分21个行政区,包括19个行政环礁及马累和阿杜两个市。

  人口 32万(2010年)。均为马尔代夫族。民族语言和官方语言为迪维希语(Dhivehi),上层社会通用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属逊尼派。

  首都 马累(Male),人口10.8万(2009年)。日平均最高温度31°C,最低温度26°C。

  国家元首 总统穆罕默德·瓦希德(Mohamed Waheed),因前总统纳希德于2012年2月被迫辞职而接任,2012年2月8日宣誓就职,任期至2013年7月。

  重要节日 独立日:7月26日(1965年)。

历史

  根据马尔代夫当地的传说,马尔代夫的第一位苏丹本来是一位叫Koimale的僧伽罗族王子。他与他的妻子─当时斯里兰卡国王的女儿─流落到这个环礁湖,并决定留下来。

  多个世纪以来,阿拉伯海及印度洋沿岸各国的水手不断来到马尔代夫,并使当地发展起来。

  中国元朝旅行家汪大渊曾访问北溜国,北溜国就是马累(Malé)的对音。同时期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在此生活过一段时间。在明朝文献中,马尔代夫被称为溜山国。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曾到溜山国。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在所著的《瀛涯胜览》有专条纪述。

  从马拉巴尔海岸,今印度喀拉拉邦来的海盗不断的骚扰这岛屿。十六世纪时,葡萄牙占领了马尔代夫,并统治了长达十五年之久(1558年-1573年)。尔后葡萄牙人被曾是海盗的苏丹Muhammad Thakurufaanu Al-Azam赶走。

  由1153年至1968年,马尔代夫都是一个独立的伊斯兰苏丹国,马尔代夫自1887年开始沦为英国的保护地,直到1965年7月25日为止。1953年曾经成立过一个短暂的共和政府,但很快又把管治权交回给苏丹。

  1965年独立以后,苏丹继续执政,直到三年之后皇室被废。1968年11月11日,共和政府正式取代苏丹制,并改名马尔代夫共和国。旅游业和捕鱼业一直是这些群岛的经济支柱。

  2012年2月7日,马尔代夫发生军事政变,政变士兵控制了马尔代夫国家电视台。

地理

马尔代夫行政环礁
马尔代夫卫星影像图

  马尔代夫是一个岛国,包含了26个环礁约1190多座珊瑚岛,南北长820公里,东西宽120公里。约有200座岛有人居住,其中有许多岛屿被开辟为观光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

  马尔代夫有80%的陆地海拔不到一米。由于海平面上升,已有许多岛屿遭到海水泛滥和海岸侵蚀,造成极大威胁。

  马尔代夫位于赤道附近,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特征,无四季之分。年降水量2143毫米,年平均气温28℃。

  尽管全年天气温暖,但季风还是会导致气温的波动:每年11月到来年4月间的东北季风期间,干燥少风;每年5月至10月份的西南季风期间,刮风下雨。由于地处赤道,季风柔和,气温波动不大。这里年均日气温在25.4-30.4摄氏度之间,年均降水量低于2米。马尔代夫的最佳旅游季节为12月至5月,5月初据说最多魔鬼鱼前来,是潜水发烧人士的最佳季节。

  连结岛屿之间的交通工具是俗称(Dhonis)的传统多尼船。船只从船体、帆桁、钉、缆绳到帆都取材自椰子树,原住民两千年与海相处的历史,孕育出绝佳的造船技术。近临着首都马里岛的是机场之岛富尔瑞岛,游客搭乘飞机抵达这个国际机场,立刻可以感受到舒畅的休闲气氛。从机场步行5分钟即可看到码头,以各岛屿饭店所专属的大大小小交通船早就响起轻快的引擎声在码头待客,近的岛屿只需20分钟的船程,远的岛屿甚至须搭乘4个小时的船程。马尔代夫近两千个岛屿其中只有202个岛屿有人居住,其余全是无人岛,很多游客喜欢租用小船前往这些无人荒岛寻幽探秘,体验一下自由奔放的原始风情。

政治

  马尔代夫为总统制国家。1978年,加尧姆当选总统,此后5次连任。2007年8月,全民公投决定继续实行总统制。2008年8月,新宪法正式生效,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统帅。有权任命内阁成员,但须经议会批准。所有议员通过选举产生,总统不再有任命议员的权力。建立独立的最高法院,总统不再是司法系统的最高长官。

宪法

  现行宪法于2008年8月生效。规定马为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伊斯兰教总统内阁制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归属人民议会、总统和法院。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统帅。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内阁由副总统、部长和总检察长组成。除副总统以外的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经议会批准。

宪政改革

  近年来,马民众要求民主和政治改革的呼声增强。2004年6月,时任总统加尧姆提出宪政改革方案。2005年6月,马人民议会通过实行多党民主制度的议案,宪政改革启动。2006年3月,马内阁批准加尧姆总统的民主改革路线图计划。2007年8月,全民公投决定继续实行总统制。2008年8月,新宪法正式生效。10月,马举行首次政党制下的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穆罕默德·纳希德在第二轮投票中击败连续执政30年的时任总统加尧姆,当选马宪政改革后首位总统。 2012年初,马政局动荡,纳希德因反对党和民众示威抗议被迫辞职,副总统瓦希德接任总统。此后,纳希德质疑瓦接任总统的合法性,要求提前举行总统大选。瓦坚持于2013年7月任期结束时举行大选,并已于近日组建新内阁,目前政局趋稳。

议会

  人民议会(People’s Majlis)为马立法机构。实行比例代表制,所有议员通过选举产生,各行政区议员人数由当地人口数决定。任期5年。 2009年5月9日,马举行首次政党制议会选举。在77个席位中,人民党获28席,民主党26席,独立候选人13席,人民联盟7席,迪维希国家党2席,共和党1席。5月28日,人民议会推选阿卜杜拉·沙希德(Abdulla Shahid)为议长。

政府

  本届内阁成立于2012年4月。内阁部长名单如下:副总统默罕默德·瓦希杜丁(Mohamed Waheedudeen),外长阿卜杜尔·萨马德·阿卜杜拉(Abdul Samad Abdulla),内政部长贾米尔·艾哈迈德(Mohamed Jameel Ahmed),财政部长阿卜杜拉·吉哈德(Abdulla Jihad), 防务和国家安全部长穆罕默德·纳兹姆(Mohamed Nazim),教育部长阿西姆·艾哈迈德(Asim Ahmed),卫生部长艾哈迈德·加姆希德·穆罕默德(Ahmed Jamsheed Mohamed),旅游部长艾哈迈德·阿迪布·阿卜杜尔·加富尔(Ahmed Adheeb Abdul Ghafoor),经济发展部长艾哈迈德·穆罕默德(Ahmed Mohamed)等。

司法机构

  宪法规定司法权归属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和审判法庭。首席法官艾哈迈德·法兹(Ahmed Faiz)。

政党和团体

  2005年6月马启动宪政改革后,人民议会通过实行多党民主制度的议案。马内政部陆续接受多个政党的注册,包括民主党(Maldivian Democratic Party)、人民党(Dhivehi Rayyithunge Party)、正义党、伊斯兰民主党、社会民主党、国民大会党、共和党、国家联盟、人民联盟、迪维希国家党、减轻贫困党、社会自由党、国家党等。

重要人物

  穆罕默德·瓦希德:总统。1953年生。教育学博士。1992-2008年,历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土库曼斯坦、阿富汗、也门代表、驻南亚地区办公室执行主任等职。2008年返马后,组建国家统一党,并在10月举行的马宪政改革后首次大选中当选马副总统。2012年2月,马总统纳希德因民众抗议示威被迫辞职,瓦接任总统。

  阿卜杜拉·沙希德:议长。1962年生,马人民党党员。1987年获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塔夫斯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84年起进入马外交部工作,曾任国际司处长。1995年1月任总统行政秘书,同年出任人民议会议员,此后长期担任议员。2005年7月至2007年8月任外交国务部长。2007年8月至2008年11月任外长。2009年5月29日当选议长。2011年1月,正式访华。

经济

  旅游业、船运业和渔业是三大支柱。强调发展国民经济,实行小规模开放型经济政策。坚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吸收国外资金与援助,加快经济发展。2004年12月,联合国大会批准马从最不发达国家名单毕业,并从决议生效之日起给予马3年过渡期,保留最不发达国家地位。后经马要求,推迟至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马旅游业收入锐减,外汇储备严重不足,财政拮据。

  2011年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GDP):241.16拉菲亚(约15.66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55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5%

  货币名称:拉菲亚(Rf, Rufiyaa,又称卢菲亚)

  汇率:1美元=15.40拉菲亚

  通货膨胀率:12.8%

资源

  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各种热带鱼类及海龟、玳瑁和珊瑚、贝壳之类的海产品。

制造业

  仅有小型船舶修造,及海鱼和水果加工、编织、服装加工等手工业。2011年制造业产值为29.57亿拉菲亚,占GDP约14.7%。

农业

  土地贫瘠,农业较落后。椰子生产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约有100万棵椰子树。其他农作物有小米、玉米、香蕉和木薯。2004年海啸摧毁马大量可耕地,需较长时间恢复。随着旅游业的扩大,蔬菜和家禽养殖业开始发展。2011年农业产值为3.65亿拉菲亚,占GDP约1.8%。

渔业

  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吸收就业主要渠道。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鲣鱼、鲛鱼、龙虾、海参、石斑鱼、鲨鱼、海龟和玳瑁等。鱼类主要出口中国香港、日本、斯里兰卡、新加坡和中国台湾。2011年渔业产值为2.3亿拉菲亚,占GDP1.1%。

旅游业

  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经济支柱,旅游收入对GDP贡献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现有97个旅游岛,2.45万张床位,入住率达73.1%,人均在马停留时间7.0天。2011年旅游收入60.61亿拉菲亚,占GDP30.2%。赴马游客93.13万人次,同比增长18%。

交通运输

马尔代夫:马累国际机场

  主要交通工具为船舶。陆上交通仅限于首都马累,汽车、自行车为主要陆上交通工具。海运业主要经营香港到波斯湾和红海地区及国内诸岛间的运输业务,拥有250多艘商船。民航事业发展较快,截至2010年,斯里兰卡、印度、新加坡、阿联酋、南非及一些欧洲国家共有50多个航空公司开通飞往马累的定期航班,全年有16866个班次出入马尔代夫。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收入90.95亿拉菲亚,财政支出121.6亿拉菲亚,财政赤字30.64亿拉菲亚。

  2011年外汇储备3.3亿美元,同比减少4.3%。外债10.15亿美元。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商品为海产品和成衣,主要进口商品为食品、石油产品、纺织品和生活用品。2011年主要贸易伙伴有新加坡、阿联酋、印度、马来西亚和泰国。

人民生活

  大部分居民以鱼、椰子和木薯为主食,近年来粮食食品有所增加。医疗卫生较落后,有22家医院,176个卫生中心,最大的医院在马累。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马为无疟疾国家。2010年统计,婴儿年死亡率为11‰,人均寿命男士为72.6岁,女士为74.4岁。

军事

  2006年4月前仅有一支千余人的综合武装力量,统称为“国家安全卫队”,由国民卫队、警察卫队和海上巡逻队组成。2006年4月,“国家安全卫队”正式更名为“马尔代夫国防部队”,职责是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保护根据宪法选举产生的政府不受威胁和侵犯,快速应对紧急事件及捍卫宪法和法律权威。近年来,马多次与美国等国海军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内容包括海上搜救、打击海盗等。

文化教育

教育

  实行免费教育。成人识字率为97%(2011年)。2011年共有在校学生73798人,教师6856人。有229所学校,其中公立学校219所,私立学校10所。马尔代夫国立大学是马唯一大学。各环礁设有一个教育中心,主要向成年人提供非正规文化教育。

新闻出版

  有两种日报和少量周刊,系迪维希语,主要在首都马累发行。还有一份双周刊英文报纸。“马尔代夫之声”电台建于1962年,用英文和迪维希语对全国广播。电视台于1978年3月建成启用,同年修建了卫星通讯站,可通过卫星转播世界各地节目。

旅游

马尔代夫:每一座岛屿皆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渡假旅馆风格
马尔代夫:连结岛屿之间的交通工具是传统的多尼船(Dhonis)

  法鲁岛(Club Med Faru)

  半都岛(Bandos Resort)

  满月海滩度假村(Full Moon Beach Resort)

  椰子岛(Coconut Island)、

  SUNRISE ISLAND

  天堂岛 (paradise)

  拉古那(laguna)

  卡尼岛(kanifinolhu)

  蜜月岛(Meeru Island Resort)

  最佳旅游时间

  马尔代夫在赤道上,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温暖,湿度较大。这里的季风很柔和,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剧烈。5月至10月雨量不多但时有骤雨,11月至次年4月天气较闷热。马尔代夫日夜温差不大,风光美丽,气候宜人,是旅游休假的好地方,基本上全年皆适合观光旅游。气温:25.4℃-30.4℃;常年水温:26℃-29℃;最佳旅游月份:1月-4月,7月-10月。

  注意事项

  A、严禁私自在岛上钓鱼、采摘或践踏珊瑚,违者罚款可达美金5000元。

  B、严禁在酒店房间内煮食,违者罚款可达美金5000元。

  C、勿在岛上喧哗、吵闹,切勿随地扔垃圾,确保大自然环境的优美、宁静。

外交

  马尔代夫奉行和平、独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同所有尊重马独立和主权的国家友好,重视发展与印度、中国、日本、斯里兰卡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大力争取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援助。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活动,2011年成功举办第17届南盟峰会。主张全面裁军,包括禁止核试验和彻底核裁军,提倡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维护小国安全。

  马尔代夫是“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主要代表国,强调气候变化事关小岛屿国家的生存权,极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对马造成的威胁。签署《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京都环保议定书》、《保护海洋生物议定书》等。2009年10月,马在水下召开内阁会议,并于11月举办“气候脆弱性论坛”,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应对全球变暖。已同162个国家建交。

  近年对外交往活跃。2010年4月,纳希德总统出席在不丹举行的第16届南盟峰会。5月,纳希德总统出席在雅加达举行的第6届伊斯兰国家经济论坛。2011年2月,纳希德总统访问印度和斯里兰卡。3月,纳希德总统访问毛里求斯。同月,马向日本地震海啸受灾地区捐赠1800箱罐装金枪鱼。10月,纳希德总统访问澳大利亚。2012年5月,瓦希德总统访问印度。

亚洲国家(地区)

  阿富汗   阿联酋  阿曼     阿塞拜疆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  巴林  不丹    朝鲜    东帝汶  菲律宾  格鲁吉亚

  哈萨克斯坦 韩国   吉尔吉斯斯坦 柬埔寨   卡塔尔   科威特   老挝  黎巴嫩   马尔代夫  马来西亚 蒙古   孟加拉国

  缅甸    尼泊尔  日本     沙特阿拉伯 斯里兰卡  塔吉克斯坦 泰国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文莱   亚美尼亚 乌兹别克斯坦

  新加坡   叙利亚  也门     伊拉克   伊朗    以色列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约旦    越南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