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产解说词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3年11月14日 (二) 05:30小煤球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薯土豆花生玉米芝麻番茄】 【石榴柿子苹果猕猴桃】 【菊花中国十大名茶紫菜头当阳双莲鸡】 【夜光杯

四川重庆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山东




现在,说说河南的地理标志产品: 山东省,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70多种, 这里,选取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地标产品,和朋友们分享,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属于绿茶类,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信阳毛尖历史悠久,在清代,就是全国的名茶了。1915年,信阳毛尖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1958年,信阳毛尖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1958年的这次全国茶叶评比,是第一次正式的评比。 后来,又有多次的、由不同的机构、单位组织的评比,“十大名茶”的版本和排序,都有差异。不过,信阳毛尖在每一次的“十大名茶”评比中,都是榜上有名。 1958年的茶叶评比,“十大名茶”是:浙江的西湖龙井,河南的信阳毛尖,江苏的碧螺春,安徽的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福建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湖南的君山银针,贵州的都匀毛尖。

西峡香菇和香花辣椒,是河南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的2个地标产品, 如果说,地标产品,是特产中的特产, 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的产品,就是地标中的地标,

中欧地理标志,是中国和欧盟双方相互认可的地理标志,主要包括优质农产品、食品、茶叶、水产品等, 根据中国和欧盟在2020年签署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双方各自向对方提供275个地理标志产品,相互认可、相互保护。 中国的地理标志产品,有三类,包括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目前总量合计接近1万个, 而中国向欧盟提供的地标产品只能有275个, 所以,能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清单的产品,是中国地标产品中的优中之优的产品, 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清单的产品分2批提供,第一批100个,第二批175个,

西峡香菇,产于南阳市西峡县。西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西部,是“中国香菇之乡”、“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山茱萸之乡”。

香花辣椒,产于南阳市淅川县,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这种辣椒生产的中心地带——在淅川县香花镇,因而得名“香花辣椒”,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朝天椒品种

河南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清单的地标产品有6个,分别是: 杞(Qǐ)县大蒜、水沟庙大蒜、内黄花生、 正阳花生、柘(Zhè)城辣椒、灵宝苹果

杞县大蒜,产于开封市杞县,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杞县大蒜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有紫皮蒜和白皮蒜两种。 杞县历史悠久,古代这里曾经是一个小国——杞国,“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发生在这里。

水沟庙大蒜,产于洛阳市宜阳县,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水沟庙大蒜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末年。水沟庙大蒜的特点是:瓣大、皮白、蒜汁浓而不沉淀、隔夜不变味。

内黄花生,产于安阳市内黄县,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在内黄县繁阳街道卞庄村,有豫北(河南北部)最大的花生交易市场, 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与河北省交界, 内黄,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县,汉朝 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设置内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名之一,至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 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这个县名,因为黄河而得名。当时,称黄河以北称为内,黄河以南叫外,内黄县位于黄河以北,所以叫内黄。

正阳花生,产于驻马店市正阳县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朝光绪年间,正阳县开始种植花生,现在,正阳花生种植稳定在170多万亩,产量50多万吨,连续23年成为“中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

柘城辣椒,产于商丘市柘城县,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柘城县是河南省朝天椒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大,品种多。 柘城县是“中国三樱椒之乡”,三樱椒是朝天椒的一个品种。 柘城县辣椒大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干辣椒交易市场。

灵宝苹果,产于三门峡市灵宝市,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灵宝苹果目前的主栽品种是富士苹果。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处,西部属于小秦岭山地,北部属于黄土高原。 灵宝苹果的栽培历史,清代县志有记载。 1921年,当地读书人李工生从青岛和烟台引进“国光”、“红星”等苹果树苗200多株,栽植在他祖上的6亩地里,这被认为是灵宝种植苹果的开始。现在灵宝苹果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且还入选了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清单,成了地标中的地标。李工生,被当地人称为灵宝的“苹果之父”。 1930年,灵宝苹果引种到山西省芮城县;1947年,灵宝苹果又走向陕西洛川县和白水县。因而,灵宝又被称誉为西北黄土高原优质苹果的发源地。

有没有想听,灵宝的“苹果之父”—— 李工生故事的朋友, 想听的,打个“想听”,我来和大家分享,如果没人想听,我就和大家分享××

李工生,原名李来功,字广庭,号荣耀,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十月初五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灵宝市焦村镇人,因他成年后主张靠自己的力量工作、生活,于是改名工生。

1912年,李工生毕业于北平高等筹边学堂蒙文系(这所学校已经不存在,相当于现在的职业学院),1913年,在北京参加筹建香山慈幼院。之后,到太原、大同等地从事教育工作。 1921年,携妻儿回到灵宝,带回了一辆自行车,这是在灵宝出现的第一辆自行车。 在灵宝,李工生先是倡导新文化,后又回到焦村家中挖窑洞,购置织布机准备发展纺织业,不料连绵的秋雨将窑洞冲塌,这个愿望“泡汤”。 1921年,他从青岛和烟台引进了“国光”、“红星”等优质苹果树苗200多株,栽植在祖上的6亩地里,开始种植苹果。但因为果树苗幼小,不能立即成果,加之李工生没有别的收入,只好将果园托管,自己到军队谋职。 在外任职期间,他曾多次回乡,在果园里养蜂、养兔,还培植过蘑菇,等等,但是,都没有成功。 后来,他的妻子因长期劳累过度病逝,这对李工生的打击很大。1938年,他弃官回乡,不再外出任职。 由于李工生的果园是托人代管,代管的人不懂技术,导致大部分果树死去,剩余小部分已经挂果了,于是,他下决心扩大栽种面积。 由于青岛、烟台的土质与黄土高原和丘陵地带的差别很大,李工生一方面托人购买有关果树栽培、剪枝、病虫防治等书籍,一边探索、试验土壤对果树的作用。 他还与北平、郑州的园艺试验场、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河南大学农艺系、西北农学院园艺系的专家们建立了联系,成功试种出除虫菊,为防治果树的病虫害积累了经验。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李工生积累了一整套苹果栽培、病虫害防治和土窑洞储藏技术经验,吸引了当时西北地区的政府要员前来参观,并派人到此向他学习技术。 李工生将自己培育的苹果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到附近数十个村庄。当时,许多人对苹果业不了解,加之文化水平低,不知如何栽种和管理,因此不感兴趣。李工生就利用庙会、集日进行宣传,并将种苹果的好处、管理办法等用顺口溜的形式向前来赶会、赶集的农民们宣传,让他们免费品尝自己收获的苹果。 有一次,他还把当时极为罕见的喷雾器带着,现场为大家操作表演,引起人们的兴趣,由此带动了周围一些农民。 由于当时处于战乱时期,人们生活都成问题,他的那些苹果在当地基本上卖不出去,没有收入,他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为了节俭,李工生每天穿粗衣、吃粗饭,与园工们一起干农活儿。遇到断粮,只好将枯死的果树挖出来,劈成柴让人挑到市面上卖掉,换回下锅之米。 后来,他用木箱子装上苹果,运到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销售,有了一定的收益。他就号召亲戚、邻居栽种苹果,说:“早种早富,晚种晚富,不种不富。”他亲戚所在的几个村都种上了苹果树。后来,苹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解放前,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 1942年冬,李工生终因积劳成疾,贫病交加,卧床半年后在他的果园里去世,时年56岁。 从李工生逝世到现在,80多年过去了,如今,灵宝苹果成为了灵宝的支柱产业,许多农民靠种植苹果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至2017年底,灵宝市苹果栽植面积达90万亩,产量140万吨,产值42亿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灵宝人感谢李工生,在灵宝城西310国道南边,为他树立了一座雕像。 去年,灵宝市焦村镇,还为他建立了一座“李工生纪念馆”。以缅怀他为灵宝苹果产业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