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哲学基本问题英语:Fundamental Problems of Philosophy),思维与存在、意识物质的关系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或哲学的最高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首次对此作了明确的表述,他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般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形成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流派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客观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客观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休谟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底。

  但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在研究过程中,也有人对这种理解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世界可知性”的说法不科学,把本来讨论认识能力的问题变成了世界本身具不具备可知本性的问题。有人还进一步提出,哲学基本问题就可归结为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有三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如认为有,是一元论,其中既包括唯物主义一元论,也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如认为没有,从本体论角度讲,认为思维与存在是两个互相独立、互不依赖的本原的,是二元论;从认识论角度认为思维不能反映,至少是不能彻底反映存在者,为不可知论。其次,承认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二者同一的基础是什么?如认为其基础是思维和精神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基础为物质和存在,思维是高级物质——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意识是存在的反映的,为唯物主义一元论。最后,思维与存在是怎样同一的?以物质、存在为基础的同一论者中,认为物质产生意识如肝胆产生胆汁者,是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如镜子成像,是等同的,为机械唯物主义;认为它们是在人们实践的基础上有差别的、能动的、不断深化的同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以思维作为同一基础的同一论者中,认为思维与存在等同者,既是唯心的又是形而上学的;认为它们的同一是有差别的,是过程者,属于“聪明的唯心主义”。持这种理解的人认为,讲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还必须包括人们根据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并在实践中证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也有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应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是哲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人的活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认识,即思维反映存在;二是实践,即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改造存在。人类从一开始就自觉不自觉地在处理自己的思维同周围世界的关系问题。因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人类一切活动的基本问题,也是作为人类活动经验最高概括的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思考灵魂与肉体、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落后和科学知识的贫乏,人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无法解释做梦的现象,就把它看作是灵魂的作用,并认为是灵魂在人死时离开了身体继续活动,因而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是人类探讨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原始形式。到了奴隶社会,哲学产生了之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就成为哲学探索的基本问题。尽管这一问题在各个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它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的历史,并且围绕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流派特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派别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在中国,如孔子讲天命,主张天有意志与意识,是世界的主宰,即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而管子则认为,物质性的精气和形气是万物的本原,表露了物质是第一性的思想。荀子还针对孔子等人的天命思想,提出了“戡天”、“制天命而用”的观点,鲜明地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西方哲学史也围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如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感觉和思想是由物质投射出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觉和心灵而产生的。他以朴素的形式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了朴素的回答。而柏拉图则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客观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摹本或影子,认识则是灵魂对理念的回忆,从而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唯心主义的回答。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的神学统治,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以尖锐的形式提出:世界是神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精神先于自然界,还是自然界先于精神?近代唯物主义者们为了批判宗教神学,还从理论上论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指出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虽然在他们的论述中还有明显的机械论倾向,但是近代唯物主义者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已经不像中世纪唯名论者通过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反映出来,而是以意识与物质关系问题的形式明确地提了出来。15世纪下半叶,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加速了自然科学同哲学的分化及其发展,使人们对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促使哲学家们更注意研究主体是如何反映客体的。因此,认识论问题,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凸现了出来。这时哲学基本问题获得了它完全的意义。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在全部哲学中的地位与意义,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并开始把这个问题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不仅研究了思维与存在谁是根源、谁是派生物,还研究了思维能否反映存在、如何反映存在以及思维的能动作用等问题。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视与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

  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和动摇于它们之间的不可知论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对纠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重大意义。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