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连城县
连城县县城风光(福建省龙岩市)
四堡雾阁古民居(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

  连城县(汉语拼音:Liánchéng Xiàn),简称“”,中国福建省龙岩市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北纬24°13′—25°26′,东经116°32′—117°10′。地处于闽、粤、赣三省的结合点,是革命老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全县总面积2571.4平方千米。现辖8个镇、9个乡。县政府驻莲峰镇。全县常住人口25万多人,户籍人口248645(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行闽西客家话。为“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鸭(白鹜鸭)之乡”、“全国武术之乡”。

  连城境内自然、人文景观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全县有3个国家4A级旅游区,其中冠豸山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等5个“国字号”品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主体部分在连城境内,占总面积的53.2%;新泉红四军整训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培田、芷溪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乡四堡乡,四堡古书坊建筑群等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项国家级和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四堡的雕版印刷,是当年全国的四大印刷基地之一。

  连城境内资源丰富。红心地瓜干、白鹜鸭、黄兔、兰花等特色农产品久负盛名;锰、铅锌、铜多金属、银多金属、膨润土、稀土、煤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具有较高开采价值。林木总蓄积量11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8%、绿化程度96%,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县和省级生态县。

  • 邮编:366200 代码:350825 区号:0597

行政区划

  连城县现辖8个镇、9个乡:莲峰镇、北团镇、姑田镇、朋口镇、莒溪镇、新泉镇、庙前镇、文亨镇、揭乐乡、塘前乡、隔川乡、四堡乡、罗坊乡、林坊乡、曲溪乡、赖源乡、宣和乡。县政府驻莲峰镇。

历史沿革

  连城本唐长汀县地尝置莲城堡,宋元符(1098~1100)间置莲城堡,仍属长汀县。绍兴三年(1133)长汀县尉虞观提请汀州知事郑强析长汀县的莲城堡及古田乡2个里(河源下里、表正里)4个团(北团、南顺团、姑田团、席湖团)置莲城县,以县公置驻地莲城堡得名,隶属汀州。据《读史方舆纪要》,因县治以东莲峰山而得名。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升汀州为路,隶福建行中书省,至正六年(1346)改莲成为连城(莲城改为连城),《福建省通志》记作至元十五年(1278),《连城县志》(民国版)记作至正六年(1346)邑人罗天应粦、陈积万起义之后)。明洪武元年(1368)改汀州路为汀州府。连城隶属于汀州府。清顺治三年(1648)八月,清兵入汀州,隶属依旧。

  民国2年(1913),废府级建制,省下设道,连城属西路道(后改称汀漳道)。民国17年废道,直隶福建省。民国19年至22年,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区21个县之一,先隶属于福建省闽西苏维埃政府,省苏成立后,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辖。红军北上后,民国23年4月,民国政府在全省设立10个行政督察区,连城属第八行政督察区。督察区专员先暂驻连城,后移驻长汀。次年10月,全省10个区压缩为7个区时,连城属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9月8日,调整行政督察区辖境,全省划为8个区,连城属第七区,专署驻长汀。民国34年,全省8个区调整为9区,连城仍属第七区。民国36年由9个区又压缩为7区,连城为第七区所辖,专署驻地移龙岩。、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军区第八军分区驻连城县军事代表团接管连城。11月7日,军事代表团发布公告,宣布实行军事管制,归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所辖。1950年3月,第八行政督察区改称龙岩专区,1970年改称龙岩地区,连城隶属仍旧。

  1997年,连城县面积2596平方千米,人口32.2万,辖6镇12乡:莲峰镇、庙前镇、北团镇、莒溪镇、姑田镇、朋口镇、新泉乡、林坊乡、曲溪乡、宣和乡、李屋乡、隔川乡、罗坊乡、揭乐乡、塘前乡、四堡乡、赖源乡、文亨乡。县政府驻莲峰镇。

  1998年,连城县辖6个镇、12个乡,5个居委会、232个行政村。

  1999年撤销新泉乡,设立新泉镇。

  2000年,连城县辖7镇11乡:莲峰镇、姑田镇、庙前镇、北团镇、朋口镇、莒溪镇、新泉镇、文亨乡、塘前乡、四堡乡、罗坊乡、曲溪乡、赖源乡、宣和乡、李屋乡、林坊乡、揭乐乡、隔川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7498人,其中:莲峰镇54553人、北团镇20962人、姑田镇19617人、朋口镇24091人、莒溪镇18054人、新泉镇25755人、庙前镇29086人、揭乐乡8342人、塘前乡4895人、隔川乡9379人、四堡乡13978人、罗坊乡9421人、林坊乡10788人、文亨乡24350人、李屋乡1725人、曲溪乡5187人、赖源乡5675人、宣和乡11640人。

  2003年,连城县辖7个镇、11个乡:莲峰镇、姑田镇、庙前镇、北团镇、朋口镇、莒溪镇、新泉镇、文亨乡、塘前乡、四堡乡、罗坊乡、曲溪乡、赖源乡、宣和乡、李屋乡、林坊乡、揭乐乡、隔川乡。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2.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61万人。

  2005年1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连城县撤销李屋乡并入文亨乡的批复》(闽政文[2005]10号):同意连城县撤销李屋乡,现有李屋乡并入文亨乡。合并后的文亨乡辖文陂、文保、亨明、田心、文岗、黄屋、文楼、龙岗、竹岗、南坑、鲤江、南阳、田头、湖峰、蒋坊、福地、班竹、炉坪、富塘、李屋、福坑、大地2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不变。2005年底,连城县辖7个镇、10个乡:莲峰镇、姑田镇、庙前镇、北团镇、朋口镇、莒溪镇、新泉镇、文亨乡、塘前乡、四堡乡、罗坊乡、曲溪乡、赖源乡、宣和乡、林坊乡、揭乐乡、隔川乡。

  2010年12月14日,福建省政府(闽政文[2010]513号)批复同意撤销文亨乡设立文亨镇。

地理

  连城县位于武夷山南段东侧,介于北纬24°13′—25°26′,东经116°32′—117°10′。境内中部偏西是一片自北向南的串珠状河谷盆地,东及东南部为玳瑁山脉的梅花山中山区,约占全境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势较高,岗岭重叠,群山起伏,峰壑纵横,涧流密布,其中曲溪的将军山是县内水流三江的起源,它孕育了境内似网状叶脉辐射四周的溪流,分汇闽江汀江九龙江东海南海;西部为武夷山支脉的松毛岭次中山区,峰峦耸峙,形势险要,成为处于长廊盆地中的县城西北部屏障,松毛岭亦成了与邻县长汀的自然分界线。全境多为低山丘陵盘踞,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

气候

  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万物茂盛,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基因库。境内各地年均气温13.8℃—19.5℃之间,县城为18.9℃;年平均雨量1734.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60.7小时,全县降雨量大多集中在梅雨期,其次为春季;年平均水汽压18.2百帕,相对温度78%,年中各月相差不大,3-6月为80—82%,10—2月较小,变化在75—79%之间,全年无霜期通常为291天。

自然资源

农业资源

  耕地 耕地面积16953.13公顷。可种植双季稻、甘薯、花生、烤烟、慈菇、席草、苎麻、高海拔无公害蔬菜产果用瓜及水生农作物等。现有水果面积7405公顷。

  林业 连城县林业资源丰富,属我国南方36个重点林区之一,现有林地面积325.4万亩,36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48.2亩笋竹两用生产基地,亩立竹量132株。森林覆盖率82.8%,居全省首位;立木蓄积量1281万立方米,立竹量5000多万根,居闽西之首。

  渔业 全县水域面积4.88万亩,其中中型、小(一)、小(二)型水库23个,库容3893立方米。已开发内陆养殖面积14267亩,其中,高优养殖(鳗、鳖鱼、螺旋藻)500亩。淡水养殖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鳗鱼、鳖鱼、罗氏沼虾等二十余种鱼类及螺旋藻。

  畜牧家禽 连城白(鹜)鸭、三黄鸡、白鹅等。其中连城白(鹜)鸭又名白鹜鸭、乌嘴鸭,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鸭种,据《连城县志》记载,在连城已繁衍栖息百年以上,具有独特的“白羽、乌嘴、黑脚”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遗传性能稳定,是我国稀有的种质资源。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被称为“全国唯一的药用鸭”。现有原种场一个,扩繁场3个、十多个商品基地,年出栏量达几十万只。

矿产及水利和地热资源

  连城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矿种33种,主要有:

   储量2800多万吨,分布在揭乐、北团、罗坊、庙前、莒溪、赖源等乡镇。

  金属矿 ①稀土矿储量11.7万吨,主要分布在四堡乡和宣和乡。②铁矿储量110万吨,分布在莒溪、庙前、文亨、北团等乡镇。③铅锌矿储量6.9万吨,主要分布在庙前镇。④钨矿、锰矿储量分别为2089和24万吨,主要分布在庙前镇。

  非金属矿藏 主要有瓷土、膨润土、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磷、钾长石、萤石、辰石、砾石、硫磺矿、云母等,其中瓷土储量200.1万吨,分布在李屋、曲溪、赖源、莒溪、朋口等乡镇。

  现已开发矿种20余种,形成省、市、县、乡、村、私营矿产资源开发格局。

水利资源

  水利资源丰富,年径流量2.5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18万千瓦,发电量8.17万千瓦,年可发电3.51亿千瓦小时。截止2003年已开发中、小型水电装机容量4.04万千瓦。地下水总量7.41亿立方米,其中地热水储量2585立方米。

地热资源

  境内温泉有姑田丰头、文亨汤头、莒溪和新泉共计8处。新泉的温泉,泉源丰富,溢出量大,分布面积广。从新泉大溪、小溪至芴山旁,均有泉脉相通。旧志名胜卷中记载说:“如清济贯浊河,伏而复现,奇矣!”王玺则以诗描述新泉的温泉:“温云生怪石,暖气溢平沙,擣练宵涵月,烹丹晓映霞,最怜堪涤垢,新德藉光华。”目前龙岩市恒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决定广邀海内外规划设计机构,全面开发新泉温泉旅游度假区。

经济

旅游产业

  2013年1月至10月,连城县旅游产业持续向好。冠豸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及连城兰花博览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有序推进,冠豸山景区成为福建省品牌景区营销中心成员单位,并被评为“全国最美国家地质公园”。客家文化公园基本建成投入使用,佰翔森林山庄二期项目进入全面装修阶段,观景路道路改造项目基本完成,石景路和培田旅游专线公路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旅游综合体及大坪商贸小区项目加快实施。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峡客家风情节、中国(福建)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和中国骑都•环冠豸山自行车邀请赛等系列活动。天一温泉度假村申报五星级酒店通过国家旅游局评定验收,有望成为龙岩市首家五星级酒店。

现代农业

  连城县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红心地瓜、白鹜鸭、花卉、烤烟等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培育壮大。2013年1月至10月,累计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担保资金4400万,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547家,带动农户4.4万户,推动农村土地流转10.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45.3%。实现“三农”综合保险17个乡镇全覆盖。实施“花卉苗木整乡(村)推进”工程,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8万亩,迈入全省花卉苗木生产大县。连城兰花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全国十佳花木种植企业”。地瓜干加工实现产值8亿元;连城白鸭出栏324.3万羽,连城白鸭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成并投入运行。福建连城农民创业园连城白鸭标准养殖与蛋品加工和特色国兰种质资源库项目基本完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今年新增投资8400万元。

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

  2013年1-10月,连城县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2.8亿元、同比增长56.17%。一园两区”及海峡光电产业园等专业性产业平台更加完善,海峡光电产业园一期6.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竣工投入使用,并已落户光电上下游项目6个。福建鑫晶投产87台35kg级和41台80kg级蓝宝石晶体生长炉,成功研发65kg和100kg蓝宝石晶体生长炉,150kg级宝石炉成功试产,成为苹果公司二级供应商,月供货量达到10万毫米;赛特新材一期新增封装生产线建成试产,二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成为海尔、三星、LG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商,进入上市辅导期;福昕科技LED照明产品计算机周边生产线实现量产,3D裸视生产线投入试产阶段。组建海峡(连城)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海峡(连城)光电产品检测检验中心。

房地产、建筑和商贸物流业

  2013年1月至10月,连城县房地产、建筑和商贸物流业方面,房地产投资7.8亿元,同比上升68.5%,批准预售面积20.64万平方米;商贸运行平稳有序,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7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居全市第2位。阳光新都城市综合体、中化(福建)石油销售公司在莲分销库和加油站、连城旅游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拉动连城商贸流通业持续快速发展。

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民俗

客家走古事民俗

  走古事为客家人闹元宵的盛大活动,在连城、永定县区盛行,尤以连城罗坊蔚为壮观。相传,昔日罗坊常闹旱、涝两灾,当地罗氏十四祖才徵公为清朝举人,曾任陕西宁州知府,湖南武陵县知县,卸任返梓时,就把流传在湖南的走古事移授乡梓,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兼兴民间娱乐活动。自此相传至今。当地九大房族,各出一棚古事。每棚古事由房族挑选身体健壮、胆量大的十岁左右男童两名,按戏剧内容装扮,勾画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主角,一名扮底座的护将。领先的一棚古事是天官、武将,后面依次排列李世民、薛仁贵、刘邦、杨六朗、杨宗保、高贞、梅文仲、刘备、孔明、周瑜、甘宁等。每棚须用22名抬夫。因竞走激烈,要三班轮流替换,故一棚古事就要66名抬夫。

客家文化与“豸”崇拜

  闽西是福建客家民系的聚居地之一。这里民风淳朴,民俗丰富,民性执著,文化底蕴异常深厚,“”文化崇拜便是其中之一。自古以来,“豸”文化在福建客家先民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据连城县志记载,冠豸山在宋代时称为“东田石”,元代县尹马周卿称为“莲峰山”。因冠豸山主峰形似古代法官、御史的帽子“獬豸冠”,明代名儒黄公甫在此题刻“冠庸”(廊同豸)而得名。“獬豸”为古代传说中的灵兽,能辨曲直,遇恶人则以角触之,它的含义正好符合历代连城人民祈盼执法无私、公正廉明的愿望,其寓意深刻。连城冠豸山“不连岗而自高,不托势而自远”,形如冠,冠有豸,人们说它是“正义之山”、“客家神山”。以寄托客家先人对廉明公正、盛世太平的渴望,让历代游山者中,清廉之士观山而警醒,贪官污吏睹山而惊心,黎民百姓面山而昂扬。在“客家辉煌的庄园”连城培田古民居的久公祠门前,左右两旁的壁画中,一幅是“麒麟送子”,另一幅为“獬豸献印”。在冠豸山下的许多乡村中有不少关于“豸’’的传说故事。

  豸文化,与龙文化、凤文化、麒麟文化一样,都是以神性的崇拜物命名的文化。豸与龙一样是古代人民幻想的产物。豸具有灵性,能“性知有罪”,能“别曲直”;也具有兆瑞功能,传说只有太平盛世,豸才会出现。尤其可贵的是,由于豸灵瑞的神性,人们赋予豸特有的正义感、尽忠尽诚的信念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体现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寄托了古人对理想社会与崇高道德观念的企盼。虽然,豸的神性比龙的神性小得多,但是其通灵、兆瑞、昭正等的神性已足够使人崇拜与敬仰,足够与龙、凤、麒麟一道成为一种神性崇拜文化。闽西豸文化可以定义为:以古代獬豸的神性崇拜为基础的,由客家人经过不断迁徙的特殊历炼之后在闽西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寄托着客家人“聪灵、刚强、公正、诚信”等思想精神、价值观念的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豸文化是闽西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形成的,其文化精神的本质内涵,必然由遭遇特殊历炼的客家人结合自身特殊的心理诉求,为满足自身特殊的心理需要,经过对豸的神性进行不断的引伸、浓缩、升华而形成。豸文化精神可以归结为:聪慧通灵、质朴无私,以公见正、正义凛然,以诚建信、尽忠职守,开拓进取、坚韧不拔,刚强正直、威武不屈,善恶分明、疾恶如仇。豸文化精神,是豸文化的灵魂,是豸文化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内容广泛,辐射面广,其核心内容是豸文化的价值理念,即:聪灵、刚强、公正、诚信。豸文化的价值理念支配、主导着闽西客家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想方法、审美情趣、道德规范等的各个方面,是豸文化各个构成要素中的“粘合剂”。

民俗文化

  姑田游大龙 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每年元宵节,连城县姑田镇民间都要举行游大龙的民俗活动,祈福人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其规模和神龙的形象,历史上最长的大龙为二百三十六节共计一千余米长,创吉尼斯世界记录。2002年元宵节的大龙,龙身有237节,加上龙头、龙尾,整条龙长达950米,被誉称为“姑田大龙甲天下”、“天下第一龙”。不愧为客家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苗。

  罗坊走古事 据传,昔日连城罗坊常闹旱、涝灾,当地举人把流传于湖南的“走古事”移植乡梓,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自此流传延续至今有几百年了。现在,走古事实际上是一场具有娱乐性质的盛大狂欢,被称为“中国山村狂欢节”。

  芷溪花灯 由苏州引进,以宫灯为主灯,分二层结构。外围配上花篮、纱灯、牡丹灯、鳌鱼灯,画上字画或装制罗汉、古装人物等,多达99盏小灯。点灯用特制玻璃灯装蒸过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晒精选的灯芯。每个花灯要12人抬护,元宵节芷溪按姓氏轮流出灯,曾出过110多个花灯长队。花团锦簇,琳琅满目,配以苏州锣鼓和十番乐队,十分壮观,有"纸包火的奇迹"之称。

  北团游大粽 北团镇上江坊村民的游大粽用上万片粽叶缝制粽衣,120斤糯米裹粽,制作成1.6米高的笋状大粽,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出游。

  犁春牛:中原传入连城南部地区,尤其盛行于芷溪、新泉两地,约五百多年历史。每年立春前后,以家或片为单位,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整个队伍,由七人的锣鼓队开道,二位童男女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利灯。牵牛僮牵着用红绸布扎花絮披头的健壮耕牛,后接犁田、送饭、钓鱼、挑柴、抬农具、读书、担牛草、挑谷子及抬松明火等二十余组成。牵牛僮和犁田者扮丑角,即兴表演,伴以"嘿、嘿"的喝牛声。他们卷袖、赤脚、戴斗笠,男的扎腰、女的系围裙。观众多时还要唱山歌,俨然是一幅模拟春耕劳作的热闹非凡的春耕图。

连城拳

  明洪武年间(1385年),南田(连城县隔田村)黄氏千七郎公之妻张氏四娘,与本县巡检张绣是河南同乡,素为戚谊之交。巡检张绣任职届满,请张四娘的长子黄张生挑运行李随其回河南,到河南后,张绣便推荐黄张生到河南登封少室山(即嵩山少林寺)拜蔡、董、孙三位僧人为师,练习少林诸般武艺达三年之久。虽时间有限,但黄张生依然学得三位师傅的精髓要领。黄张生返回家乡后,将其所学尽数教授给族人,因此隔田武术得以沿袭不衰。后经黄观杰等人在实践中删改后精益求精,使武术套路更加精炼、充实完善。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堪称武林奇葩。连城拳有南田黄家拳和洋地巫家拳两种。

提线木偶书法

  连城木偶历史悠久,五十年代初,著名的木偶表演艺术家徐传华,曾赴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表演节目,并应邀赴前苏联、波兰、捷克等国访问演出,被誉为中国木偶表演艺术大师。他的嫡传弟子李明卿,从事木偶表演艺术21年,不仅继承了徐老唱腔圆润,道白清晰的嘴功,而且发扬光大了徐老精湛的木偶表演技巧,练就了一手过硬的提线功,独创了木偶书法技艺,近两年来,曾先后应邀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表演。他的"木偶书法"被国际新闻媒体和艺术界同行们赞誉公认为世界首创神州一绝,此项表演节目已申报世界吉尼斯之最。

特色文化

  连城兰花 连城植兰自宋始,以朋口镇桂花村最为有名,百余户人家几乎家家种兰,有100余个品种。20世纪80年代末朋口农民联合成立了兰花开发公司,在镇所在地建起了近万平方米的兰花辅。1994年第四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上,朋口农民栽培的建兰新品种“三友梅蝶”“南斗素”“阳生素”,分获银奖和2项铜奖。全县现有养兰户2000余户,栽培以素心建兰为主的130多个品种,并曾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

  连城宣纸 具有纸质薄韧、颜色洁白、吸水力强等优点,所以是精装印刷、复制描绘、书画装裱的好材料。近年来,连城在姑田镇建立了皮宣纸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到日本和东南亚。许多社会名流和文人雅士,都把连城的宣纸当作馈赠亲友的佳品。因此,连城宣纸不仅为连城创汇,也为国家争了光。

  连城根艺 连城根雕始于宋末元初,历史悠久,艺人辈出。前人的作品大局限于神像或神案上摆设的吉祥动物。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连城的根艺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作品种类不仅有人物、花卉、动物,还有花插、几、案等。涌现了一批技术精湛、造诣深厚的根雕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有的以古朴浑厚见长,有的以飘逸典雅取胜,有的师从造化形神兼备,有的构思精妙匠心独运。

连城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连城民间传说是为纪念伍子胥屈原。在端午节,除吃粽子外,还有如下一些活动:(1)门上插艾叶、菖蒲。取“艾叶如旌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干邪”之意。(2)染指甲——端午节前夜,母亲们把白天采来的凤仙花(红色,又叫指甲花)捣烂敷在小孩食指至小指的四个手指上,用布包好,第二天解开,四个指甲便红艳美观。(3)佩香囊(又叫“香包”)——通常用白兰、丁香、木香等研成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香袋,系上彩色丝线,给小孩佩戴在胸前,意在祛秽、避疫。(4)喝雄黄酒——五月五日中午,人们在团聚过节时,都要喝雄黄紫金锭酒,意在祛除身上的百毒百邪。(5)喷洒、熏烟——于屋四周、房间、床下、巷道等处喷洒雄黄酒,以杀百虫、除百毒;用艾叶、苍术、白芷等燃烧,取烟熏房屋、谷仓,进行空气消毒。

  端午节,许多人家用黄纸条写上“五月五日天中节,行病鬼王口吐血”、“五月五日送毛娘,毛娘一去不还乡”、“五月五日午时书,四海龙王进宝珠”、“二十四白白如雪,蚊虫蝼蚁皆绝迹”等词语,张贴于厅堂、厨房各处。有部分乡过端午节常常是过两天,初四(或初五)是自己一家团聚,初五(或初六)是已婚妇女回娘家同父母一道过节。

客家传统的“吃新”习俗

  连城县四堡乡至今仍保留着客家传统的“吃新”习俗,每年早稻或晚稻收割完后,各村就轮流按照传统定下的日期品尝新粮,庆祝丰收。当日前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做米、糍粑或炸米蛋送给外村的亲戚朋友品尝,而当日则要邀请亲戚朋友到家里举行宴餐,村里还要举行演戏、游神等庆祝活动,以示感谢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年丰物阜。图为农历七月初六日下午,四堡乡雾阁村“七吉吃新节”时,请来南平市松溪姐妹越剧团演出《双鞋记》的情景。

姑田糯米花茶

  相传糯米花茶,是明朝正德皇帝泉厚煌微服游江南时,因路过永安与连城姑田邻村的一农户家中,吃过一碗糯米花泡茶而得名的。自此,后人把他列入招待贵宾上客的第一道礼节。在春节前农家主妇均需炒爆米花二三担谷箩甚至还多,每担谷箩只需用米20斤左右,同时装进陶器缸内贮藏,以备翌年一年之需。每逢贵客莅临,主妇第一件事就是端出一碗用开水加冰糖冲泡的糯米花茶,既充饥又止渴,其习俗也延续至今。精制糯米花茶的过程是:将糯谷辗成白米后,用清水洗涤和浸泡数小时,滤干水分后倒入蒸饭的木炊笼,把其蒸成糯米饭,取出放在竹编谷笪内,散开让其冷却,然后放在坪内让阳光爆晒,边晒边用双手揉米团,直至晒揉成米不粘手,这时便可生起热锅,锅内先放细沙炒热后,再一杓杓倒入米用木耙炒爆,这样糯米花便算制成了。

发喜糍

  发喜糍,又叫食糍角。凡是在男婚女嫁的大喜日子里,福建连城姑田一带,有发喜糍的习俗。把一个个两尺见分大的喜糍,切成一块块菱角或三角形,发馈与左邻右舍的亲朋戚友,名曰:“食糍角”。有道是:“育女望食糍,糍如胶似漆,永笃恩爱心,夫妻偕百年”。它预示着人们结成伴侣之后,要琴瑟和鸣,宜尔家室,心心相印,发家致富。故食糍、发糍,除教人警记鸣钟外,还象征“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热闹非凡的场面。在婚嫁迎娶中,女家的内亲,如伯、叔母、兄弟嫂、舅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等。她们领受的一案食糍,还得“举案齐眉”给出嫁对象一套衣裳,作为妆嫁之仪的回报。且要把糍角切块分发掉。笑纳糍角的人,应道祝利是贺语。如情同手足,夫妻偕老,百年好合,鸳鸯结彩。同时以礼还礼,返馈鸡蛋或鸭蛋成双。事后家庭主妇,将这块糍角剪成条状,让一家大小分享喜事风光。

客家日常生活禁忌习俗

  禁忌是人们出于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基于某些经验、观念和情感而形成的行为指向和行为方式的自我限制。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诸多礼俗,也产生了许多禁忌习俗。

  衣服忌反着穿。反穿衣服如穿孝服,表示家中服丧事。从衣着的颜色看,忌白色、黑色、绿色、青色,这些颜色被认为属孝色,穿此类颜色衣饰不吉。小孩子腰上平时忌系草麻绳子,因有披麻戴孝之嫌。

  食饭搛菜忌用筷敲击盘碗,俗话说:“敲碗敲碟,无吃无揶”,用筷子敲击盘碗是乞丐讨吃的方法,也是逗狗猫等进食的信号。同时忌将筷子竖插在饭菜碗上,这是祭死人的方式。筷子掉在地上,也要说“还有人请”等等。

  住房内摆设眠床忌正对屋顶横梁。认为横梁压顶预凶,且易生噩梦。床位不可直向房门,人的睡相也不宜脚朝门口睡觉,因为灵柩是头朝门里脚朝外的,是丧事象征。

  出门办事忌逢“三煞日”、“空亡时”。 外出做客,有“逢七不去,逢八不归”之说。这里含有“七生八死”、“七衰八败”之意。出远门要避开带“三”数字的日子,客家民俗说“初三、十三、二十三,外面有钱莫去贪。”

  女儿出嫁忌回娘家生孩子。有句谚语“宁借人死,不借人生”,因为新生儿会把娘家的“龙气带走”。

  老人年老了不宜直呼“老”了。“老”了是死的代名词,直呼年岁多了或年岁高了。

  探病时间忌在下午、晚上和农历初一、十五日。下午喻日已过昼,晚上喻日落西天,初一、十五日是敬神祭鬼的日子,问讯病人忌直呼病字,宜询问“哪时不自在?”“哪里不自然?”称小儿病了叫“不乖”。

  老人死了忌说“死”,要说“过世”、“过身”、“老了”等委婉语。儿孙服丧期间忌串门,报丧下跪,受报者扶起。忌尸体入屋,认为“冷尸入屋败到底”,只能停尸在屋檐下,不入祠堂,要在屋外搭棚治丧,谓之“野死鬼不能进屋”。

  忌用猪、猫无偿赠亲友。客家俗谚有“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带麻布”之说,带麻布是指要穿孝服,不吉利。即使对方收了狗猫也要回赠礼物才算吉利。

风景名胜

冠豸山

  冠豸山,旧称东田石,又称莲花山。位于中国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城东1.5公里处。冠豸山于1986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9年入围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主峰五老峰,海拔661米,冠豸山平地兀立,柱石林立,险峻而奇幽。山腰间有一块巨石,形状如獬豸的头部,因而得名。冠豸山风景区总面积123平方公里,由獬豸冠、石门湖、竹安寨、九龙湖、旗石寨等九大游览区组成。

朝天岩

  朝天岩,位于连城县庙前镇境内的一座半山腰上,因佛“非常灵验”,山水灵异,所以又叫朝天灵岩。这里悬崖峭壁,树木葱茏,山涧潺潺,对面是两座陡峭的山,形成峡谷,流水声似闷雷滚滚,又犹如隆隆的擂鼓声,被当地村民称为一大神奇景象。远眺山谷,龙赣铁路好似一座天桥,横跨两山之间,常能看见疾驰而过的火车,甚为壮观。朝天岩上有座著名的观音庙,该庙始建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由文亨乡龙岗村开基始祖十九郎公裔孙六世祖广东省布政司周贵公牵头,组织龙岗、儒斜、杨坊、江斜、珠地、吕坊、蓝桥和阙坊等八乡修建,至今已有555年的历史,乾隆辛丑年(1781年)神庙遭强人焚毁,丙午年(1786年)重新修复,后在“文革”中再遭燃毁,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又由八乡村民同力修复,并逐年扩建完善。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开始,一连七天,龙岗等八乡村民逾千人前来朝山烧香拜佛,香火鼎盛,盛况空前,热闹非凡。有对联“千秋盛云镇福地,万载头赫朝天岩”、“炉烟祀典名祖名宗同乐主,座仰朝天别姓别名共祠宇”为证。

美食

  连城红心地瓜干 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一,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金薯片”,连城也成为中外闻名的“红心地瓜干之乡”。连城乡村土质松软,酸碱适中,气候适宜,很适合这种红心地瓜生长。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营养丰富,远销东南亚和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连城白鹜鸭 连城白鹜鸭出产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嘴黑、脚乌、全身羽毛洁白。清代《十药神书》记载,连城白鹜鸭治咯血、虚痨等病症,是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食品,中医和民间对鸭均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祛痰开窍、宁心安神、开胃健脾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小儿麻疹、肝火、无名低热高烧和血痢,对癌症患者具有缓解病痛、辅助治疗作用。清朝道光年间被列为"珍品、贡品"。经厦门大学生物系和省农科院中心室试验测定:连城白鹜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10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胆固醇含量极低。1999年11月,中国家禽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的《连城白鹜鸭产业发展研讨会》一致认为"白鹜鸭是我国优秀的稀有种质资源,是鸭类中的国粹"。连城白鹜鸭是连城县农业的龙头产业。被农林部列为全国禽畜优良品种之一的“连城白骛鸭”,又名:“连城白鸭”,是“全国唯一药用鸭”。连城是中国白鹜鸭之乡。

  捆板 亦称米粉板、卷板,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连城南部地区,几乎家家会做,人人爱吃,街头小吃摊上也时有出售。

  涮九品 连城传统火锅名菜,源于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俗称“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此菜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祛寒去湿的功效,是药膳兼济的佳肴。由于食用的是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已列入全国名菜谱。

  芋子饺 芋子饺皮呈玉色,形如半月,内包猪肉、香菇、大葱等原料调制的馅心,食之皮嫩馅香,润滑适口,是连城城乡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传统名食,在连城已有数百年历史。据传,早期制作的芋子形如“米桃”(寿桃),俗称“桃子”,又因芋饺上席后须趁热食用,放凉后则香味流散,故又有别名“赶烧”(趁热之意)。

  四堡漾豆腐 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是福建闽西连城县客家的特色佳肴。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与明清时期四堡的印刷业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据说,当时印刷工场的工人日夜劳作十分辛苦,家人就专门烹调出一些清心润胃、滋阴养元的菜肴给他们补身体,漾豆腐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菜。以四堡当地特产的一种“五月黄”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嫩白滑爽,滋味香鲜。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就是以四堡产的豆腐为原料制作的。

  雪花鱼糕 连城群众喜爱吃鱼,不仅因为鱼肉鲜嫩可口,营养丰富,且“有鱼”象征“富足有余”的好兆头。连城菜中有多种多样的淡水鱼菜肴,其中尤以“雪花鱼糕”制作精细、造型新颖、鲜嫩可口,成为宴席中的上等菜肴。“雪花鱼糕”选用鲜净鱼肉,剥除皮、骨,配以肥猪肉、地瓜粉、蛋清及调味品制成,将鱼肉捣成鱼泥,肥猪肉剁成肉泥,投人地瓜粉、味精、胡椒粉、盐、姜汁、葱汁等搅拌均匀,装人圆盘中,放锅中蒸熟后出锅划成菱形片,再把蛋清抹在蒸后划成片的鱼糕上,回锅蒸3分钟即可上席。“雪花鱼糕”又称雪花银片、烊鱼,装盘后观之如银似雪,食之鲜香滑嫩。喜庆宴席中,人们常以出不出这道名菜作为宴席是否丰盛的标准,以至有“不出烊鱼不成席”之说,在闽西首届“山茶花节”评比中,此菜获风味小吃第一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