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民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饮食民俗英语:folk custom of diet),主要指传统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包括饮食品种、饮食方式、饮食特性、饮食礼仪、饮食名称、饮食保存和饮食禁忌,以及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规。属于物质生活民俗。

起源与发展

饮食民俗的形成、发展和传承,与民众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理需求密切相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60万~80万年的蓝田人已懂得用火加工食物。

火的出现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由生食逐渐发展到熟食、烹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民俗。

生食是原始人类食物的主要种类,至今仍在一些民族中传承。如中国赫哲族的吃生鱼片就是先将鱼肉从鱼骨上剔下两块,切成连接的鱼丝,然后从鱼皮上片下来,拌上用开水烫过的土豆丝、绿豆芽,蘸上辣椒油、酱油、醋、食盐等作料食用。中国南方的腌制食品、北方和西部的风干食品均是生食习俗的遗留。居住在非洲的阿拉伯民族,素有以生羊肝待客的礼俗。宾朋光临,主人选择又大又肥的羊屠宰,取出羊肝切成薄片,整齐地码在瓷盒内,撒上香料和辣椒面儿,供宾朋食用。

英式西餐(包括面包、火腿、咖啡、果汁等)

人类使用火以后,出现了熟食。

最早的熟食是将食物放在烧红的石头、石片上烤熟;也有将烧红的石头反复多次放入盛有水的器皿中,使生食变成熟食的方法。后来发明了各种质地的炊器制作熟食。

熟食制品的出现,不仅为人类提供更加丰富的饮食形式,而且大大改善了人们的体质。

烹饪在熟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做法更加复杂,成品更加精致,更加适口。

中国烹饪因煎、炒、烹、炸、煮、蒸、烧等方法多样,酸、甜、咸、辣口味俱全,形成了制作讲究配料、刀法、火候、造型等的川、粤、闽、鲁、苏、湘、京等菜系,而享誉世界。

由于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和民族食品。

饮料的起源同样古老。水是最普遍、最简便的饮料。在以牧业为主的民族中出现了营养价值极高的奶制饮料,并流传到其他民族。酒和茶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饮料结构。

世界各地都有饮酒习俗。“”字在中国甲骨文中已出现。最早制造酒的原料是植物的茎和果实。农业兴起后,开始用谷物等酿酒,呈现酿造方式多样化、酒味多元化、酒俗地方化的趋势。

在中国,无酒不成礼的习俗是许多人待客的信条。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在中国不仅作为饮料,还作为药物、祭品。汉代,饮茶风尚盛行。唐代陆羽著《茶经》,对中国茶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用开水冲泡茶叶的做法以及茶市、茶户、茶坊等茶文化聚散地的出现是在宋代。如今,茶已是世界饮品。

饮食结构

合理的饮食结构,较高的营养价值,赏心悦目的饮食外观是人类饮食文化的追求。其中,饮食结构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饮食习俗。

饮食结构主要指每天的饮食习俗惯制,包括每天吃饭的时间和次数,以及主食与副食的搭配。因时代、民族和地区的差异,饮食结构不完全相同。有些国家实行两餐制或多餐制。如英国,一般富裕人家往往每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点和晚餐。早餐主要吃麦片粥、火腿蛋及涂奶油或橘酱的面包。午餐通常是冷肉和凉菜(用土豆、黄瓜、西红柿、胡萝卜、莴笋、甜菜头等制作)。下午茶时要喝茶,一般不饮酒,同时辅以糕点。晚餐为一天的正餐,往往饮酒。在英格兰,人们多吃生菜。在英国北方,晚餐仅是茶点,只有第四餐的油炸鱼加土豆片才称“晚餐”。一般人多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和下午茶。晚餐只是一点冷菜。

对于每餐的重视程度,各个国家或地区也有差异,如荷兰人以晚餐为正餐。早、午两餐较简单,以冷食为主。一般而言,早餐多为涂有奶油或奶酪的面包,午餐多是面包、火腿。

在中国,先秦时期一般通行日食两餐,即甲骨文中的“大食”与“小食”,以适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现在一般遵循的一日三餐制的饮食习俗,即早、中、晚三餐,确立于汉唐。主食主要包括米饭和面食,副食主要指蔬菜、肉类、奶类和饮料等。一般,在种植水稻的南方,以米饭为主食,有糕饼、元宵、米粉、糍粑等。种植麦黍地区的人们则以面食为主食。唐代,面食大量出现并得到推广。宋代,各种面条问世。如今,北方仍然喜欢将面粉做成馒头、面条、烙饼等。在少部分以种植玉米、青稞、高粱、土豆、红薯等为主的地区,主食以这些杂粮为主,如藏族的糌粑等。

中国北方的几种面食(包括饺子、馒头、包子等)

世界各国的主食及民众的饮食口味有相当大的差异。如:

印度人喜食的主食是烙饼和咖喱米饭,肉类是鸡鸭和鱼虾,蔬菜是番茄、洋葱、土豆、白菜、菠菜、茄子、菜花,尤其爱吃洋山芋,认为是菜之佳品。

丰盛的印度饭菜

阿拉伯人饭菜的主要特点是甜、香、油腻,主要饮料是茶与咖啡。以前,阿拉伯人的主食是玉米饼、麦饼与豆;现代主食多以发面饼为主,以西红柿沙拉、洋葱拌辣椒、煮豆、酱类为菜肴,肉类以牛羊肉为主,禁吃猪肉。

泰国人素以大米饭为主食。餐时,人们围桌跪坐以右手抓食。常吃的蔬菜是青白菜、瓜菜、芭蕉蕾、含羞草及各种鲜嫩的菜类野生植物。猪肉、烤肉皮、剁生牛肉是泰国人喜爱的美味,鱼露和辣椒被当作最好的调味品。

饮料常作为饮食结构的补充,如瓜果既可制作饮料,也可作为饮食中的食品。香蕉、菠萝、荔枝、枇杷、槟榔、椰子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主要饮料,甚至用来制作佳肴。而茶在有些民族和地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每餐必饮,如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马奶茶等。

酒的种类很多。一般而言,寒冷地区的人们喜欢喝酒精含量高的酒,如俄罗斯人喜喝伏特加;气候温暖地区的人则喜欢喝低度的米酒果子酒等;欧美人喜欢喝葡萄酒;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青稞酒马奶酒等。喝酒时也有许多礼节。

饮食习俗的种类

主要有:

日常食俗。主要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以温饱为目的,同时讲究口感美味、膳食结构合理搭配等。

节日食俗。除满足生活需要外,节日食俗更多地赋予食物及其造型以特殊的象征意义。如中国除夕晚餐中,有做12道菜,以象征12个月的习俗;再如菜肴中的鱼象征年年有余,青菜、白菜象征一年清清白白;元宵节的汤圆象征家人团圆;寿宴上要有长寿面,意寓长寿。美国感恩节要吃火鸡肉和南瓜饼。云南哈尼族地区,在谷物成熟以后,选择一天做新谷酒,吃饭前每人都要喝一点,即使婴儿也要在嘴上抹一点酒,据说这样可以无病无灾;这天做的菜肴中要有一碗嫩竹笋,象征来年庄稼像竹笋一样节节高。这餐饭一定要吃饱。据说,新谷酒喝得越多、吃得越饱,待到秋谷上场时会有吃不完的粮食。中国节俗饮食一般讲究“逢喜成双、遇丧排单、庆婚重八、贺寿重九”的排菜规矩,并且菜名注重“口彩”,将饮食礼仪与民众的良好祝愿紧密结合起来。

宗教食俗。在原始宗教和现代宗教影响下形成的食俗禁忌、食俗礼仪和食俗规矩等,与其他两类区别明显。在行动上有特殊仪式,在语言文字上有戒律,在心理上有某种支配精神意识的神秘力量;这些俗信外化为什么可吃、什么不可吃,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不吃,以及按什么方式吃等,这些规矩习俗都被赋予宗教经典或神话式的解释。如大乘佛教的“只吃朝天长,不吃背朝天”,小乘佛教的“只要不杀生,也不禁荤腥”,穆斯林奉行“五禁”,每年过斋月期间要把斋等。这些食俗不断发展,在中国形成独特的素斋清真菜系列。

民间俗众的日常饮食习俗中也包含许多宗教祭祀内容。如鄂伦春族在饮酒和吃饭前,必做一个让山神和火神品尝美食的动作;裕固族清晨饮茶前,要先舀一勺净水或刚开锅的茶水撒在帐篷周围。各个民族在祭祀时均以食物作祭祀供品;在一些节庆活动中,只有等神灵享受完祭祀食品后,人才能食用。人们希望神灵与人一样享用人间的美味佳肴。俗众敬奉给神灵的祭祀食品具有沟通神灵、祈请神灵保佑的意义。

饮食礼仪、俗信与禁忌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世界各地的饮食民俗形成许多极富特色的饮食礼仪。如中国白族的“三道茶”、侗族的“油茶”等都有一些基本礼俗;汉族将婚姻礼仪称为“三茶六礼”(“三茶”指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以及蒙古族的“半月不撤席”、哈萨克族的“宰羊先问客”、纳西族的“街心酒宴”、畲族娶亲时由厨师“对歌点灶火”、侗族节庆时的“酸鱼席”、瑶族的“吃笑酒”、京族男女恋爱时的“以歌代言、托食寄情”等。

西方人用餐时也有诸多讲究,如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刀刃不可向外;喝汤不能啜,吃东西要闭嘴咀嚼;吃鱼、肉等要用餐巾捂嘴把刺或骨吐在叉上放入盘内等。

饮食习俗中还有许多俗信。在一些特殊时日,妇女吃瓜、鸡蛋、枣子、栗子、花生、石榴等食物,具有强烈的生育象征意味。南方汉族地区有许多与米有关的习俗,如节庆时敬谷神,孩子出生时有“送米礼”或“送祝米”,婚礼中的“坐轿米”,人去世时的“含饭”。

饮食中的禁忌也很多。如中国很多地区只在祭祀时才将筷子竖插祭品中,平时忌用;渔民吃鱼禁说“翻”,以避船翻。

影响饮食民俗的因素

①经济原因。食俗的孕育和变异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的限制。早期人类的食物种类少、烹饪技术低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食物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菜肴的口味也越来越精致,许多原来只为帝王贵族享用的食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②政治原因。作为文化的饮食,其习俗的发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政治。执政者的好恶和施政方针往往左右着饮食风尚的变化。如中国唐朝时,为避讳“李”音,饮食中很少出现鲤鱼。

③自然条件原因。地域和气候的不同,食性和食趣有别。如中国大体有东淡西浓、南甜北咸的区别,西北待客多羊馔,东南待客多水鲜。朝鲜族爱吃苹果梨泡菜,壮族喜吃竹筒饭,以及口味适应季节而有春酸、夏苦、秋辣、冬咸的变化等。饮食地域性和季节性的差异促使各种乡土风味的形成。

④宗教信仰原因。民间的许多食俗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宗教的戒律、宗教的禁忌规范着饮食习俗的传承与变异。如蒙古族的尚白,食俗中以白马奶为最高贵;中国布依族猎获竹鼠必须戴花游寨后方可吃掉;佛教信徒有浴神节期间的食俗;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斋月食俗等。

⑤语言原因。在有些民族的饮食民俗中,许多饮食的名称本身就是民俗,如常见的菜名、店名、楹联、字幌、厨谚和歇后语,以及关于饮食的各种传说歌谣、方言土语。如中国的“万年糕”、“状元糕”等均反映民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