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56行: 第56行:
 
==== 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其性质的定义 ====
 
==== 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其性质的定义 ====
  
[[无生源论|无生源论]]的精确机制仍是生物学正在研究的主题之一:其中值得注意的理论包括[[RNA世界学说|RNA世界学说理论]]与铁镍硫化物世界理论等。在20世纪末,根据对基因选择理论的研究,生物学家[[佐治·C·威廉斯|乔治·克里斯托弗·威廉斯]]、[[理查德·道金斯]]、David Haig等人认为DNA的复制与存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功能<ref name="Dawkins selfish gene">{{Cite book |author=Richard Dawkins |author-link=理查德·道金斯 |title=The Selfish Gene |publish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te=1976 |isbn=978-0-19-857519-1|title-link=自私的基因}}</ref><ref name="Dawkins river">{{Cite book |author=Richard Dawkins |author-link=理查德·道金斯 |title=River out of Eden |publisher=Basic Books |location=New York |date=1995 |isbn=978-0-465-06990-3}}</ref>。
+
[[无生源论]]的精确机制仍是生物学正在研究的主题之一:其中值得注意的理论包括[[RNA世界学说|RNA世界学说理论]]与铁镍硫化物世界理论等。在20世纪末,根据对基因选择理论的研究,生物学家[[佐治·C·威廉斯|乔治·克里斯托弗·威廉斯]]、[[理查德·道金斯]]、David Haig等人认为DNA的复制与存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功能。
  
=== 宇宙的起源与其最终命运 ===
+
==== 宇宙的起源与其最终命运 ====
虽然宇宙[[大爆炸]]的模型及理论刚推出的时候满足了大部分的疑问,其与宗教概念中的[[创造论|创造论]]之间的相通之处更让其获得不少支持,此理论同时也获得了数个独立观察的验证和支持。<ref>Helge Kragh (1996). Cosmology and Controv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00546-1.</ref>然而,当代物理学只能够描述大爆炸10<sup>−43</sup>秒之后的宇宙(当时间为零时所对应的温度为无限);如果想研究大爆炸10<sup>−43</sup>秒之前的宇宙,便需要[[量子引力]]理论的帮助。虽然如此,许多物理学家还是推测过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ref name="autogenerated2000">Nikos Prantzos; Stephen Lyle (2000). Our Cosmic Future: Humanity's Fate in the Univer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77098-9.</ref>有些物理学家认为大爆炸的发生是出于机缘巧合,当[[人择原理]]放入考虑范围时也就暗示着[[多重宇宙论|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ref>Rem B. Edwards (2001). What Caused the Big Bang?. Rodopi. ISBN 978-90-420-1407-7.</ref><ref name="autogenerated2000"/>
+
目前对于[[宇宙的终极命运]],以[[大撕裂]]理论占上风。{{Citation needed|1=|time=}}
+
  
== 西方哲学观点 ==
+
虽然宇宙[[大爆炸]]的模型及理论刚推出的时候满足了大部分的疑问,其与宗教概念中的[[创造论]]之间的相通之处更让其获得不少支持,此理论同时也获得了数个独立观察的验证和支持。然而,当代物理学只能够描述大爆炸10<sup>−43</sup>秒之后的宇宙(当时间为零时所对应的温度为无限);如果想研究大爆炸10<sup>−43</sup>秒之前的宇宙,便需要[[量子引力]]理论的帮助。虽然如此,许多物理学家还是推测过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生命意义的哲学观点是那些用人类定义的理想或抽象概念来解释生命的意识形态。
+
  
=== 古希腊哲学 ===
+
有些物理学家认为大爆炸的发生是出于机缘巧合,当[[人择原理]]放入考虑范围时也就暗示着[[多重宇宙论|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
 +
 
 +
目前对于[[宇宙的终极命运]],以[[大撕裂]]理论占上风。
 +
 
 +
=== 西方哲学观点 ===
 +
 
 +
生命意义的哲学观点是那些用人类定义的理想或抽象概念来解释生命的意识形态。
  
====柏拉图主义====
+
'''柏拉图主义'''
{{main|柏拉图主义}}
+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声誉来自于他的理想主义相信普遍性的存在。他的理型论提出普遍性不像物体那样存在,而是作为天国的理型的存在。在理想国的对话中,苏格拉底的人物描述了善的理型。他关于灵魂正义的理论涉及与生命意义问题相关的幸福观念。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声誉来自于他的理想主义相信普遍性的存在。他的理型论提出普遍性不像物体那样存在,而是作为天国的理型的存在。在理想国的对话中,苏格拉底的人物描述了善的理型。他关于灵魂正义的理论涉及与生命意义问题相关的幸福观念。
第74行: 第76行:
 
在柏拉图主义中,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最高的理型的知识,即善的观念(理型),所有善良和公正的东西都从中获得效用和价值。
 
在柏拉图主义中,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最高的理型的知识,即善的观念(理型),所有善良和公正的东西都从中获得效用和价值。
  
== 宗教哲学 ==
+
=== 宗教哲学 ===
===基督教===
+
 
在生命的意义上,“生命是由上帝所造的”<ref>{{cite book |title=圣经 |publisher=环球圣经公会 |edition=和合本 |url=https://www.wwbible.org/%E5%92%8C%E5%90%88%E6%9C%AC |language=zh-hant |chapter=创世纪第一章 |quote=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access-date=2020-06-18 |archive-date=2020-12-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03162312/https://www.wwbible.org/%E5%92%8C%E5%90%88%E6%9C%AC |dead-url=no }}</ref>然而,在众多生命之中,只有人才能跟上帝互动,因为上帝并未将灵性赐给动物<ref>{{cite book |title=圣经 |publisher=环球圣经公会 |edition=犹大书 |url=https://www.wwbible.org/%E5%92%8C%E5%90%88%E6%9C%AC |language=zh-hant |chapter=犹大书 |quote=但这些人毁谤他们所不知道的.他们本性所知道的事与那没有灵性的畜类一样、在这事上竟败坏了自己。 |access-date=2020-06-18 |archive-date=2020-12-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03162312/https://www.wwbible.org/%E5%92%8C%E5%90%88%E6%9C%AC |dead-url=no }}</ref>。因此,[[基督教]]认为人的最高价值就是跟上帝互动。在生命的意义来说,[[神学]]将其解释为:
+
'''基督教'''
 +
 
 +
在生命的意义上,“生命是由上帝所造的”。然而,在众多生命之中,只有人才能跟上帝互动,因为上帝并未将灵性赐给动物。因此,[[基督教]]认为人的最高价值就是跟上帝互动。在生命的意义来说,[[神学]]将其解释为:
 +
 
 
#享受神的爱及人与人之间的爱
 
#享受神的爱及人与人之间的爱
 
#享受上帝创造之世界万物中的美好
 
#享受上帝创造之世界万物中的美好
 
#生命活出上帝的形象与样式
 
#生命活出上帝的形象与样式
#实现上帝在每个人生命中的美好计划<ref>{{cite web |author1=魏连岳 |title=基督教信仰与生命 |url=https://christ.org.tw/life/life/christian.htm |website=基督教生命观 |location=互联网 |language=zh-hant |access-date=2020-06-18 |archive-date=2020-09-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02035226/https://christ.org.tw/life/life/christian.htm |dead-url=no }}</ref>
+
#实现上帝在每个人生命中的美好计划
 +
 
 +
'''佛教'''
  
===佛教===
 
 
根据[[世界佛教僧伽会]]的1967年会议,发表了[[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当中提及到“我们都认同人生的目标是:对所有众生培育无差别的慈悲,为众生的利益、快乐与和平而努力,并培育能导向究竟真理的智慧。”
 
根据[[世界佛教僧伽会]]的1967年会议,发表了[[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当中提及到“我们都认同人生的目标是:对所有众生培育无差别的慈悲,为众生的利益、快乐与和平而努力,并培育能导向究竟真理的智慧。”
  
在生命的意义上,佛陀提及到我们的人生犹如一只盲龟在茫茫大海中,穿入浮木的洞孔中一样难得。<ref>{{cite book |author1=释星云 |authorlink1=释星云 |title=杂阿含经 |publisher=佛光山宗务委员会 |location=台湾 |isbn=978-957-543-489-2 |language=zh-hant |quote=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ref>然而,人生却是苦的,佛教开宗明义说明[[四圣谛]]。<ref>{{cite book |author1=释星云 |authorlink1=释星云 |title=中阿含经 |date=1997-04-01 |publisher=佛光文化 |location=台湾 |isbn=9789575434830 |language=zh-hant |quote=“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ref>但是,不代表我们把人生看得毫无希望,而是努力修习佛陀的教诲,遵从“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通过修习[[三十七道品]]、[[六度波罗蜜]]断除烦恼,证得[[涅槃]],解脱生死流转,这就是人生的意义。<ref>{{cite web |author1=罗伟辉 |title=人生的意义 |url=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mingkok/%E4%BA%BA%E7%94%9F%E7%9A%84%E6%84%8F%E7%BE%A9 |website=佛门网 |language=zh-hant |date=2016-11-25 |access-date=2020-06-18 |archive-date=2020-09-3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30062459/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mingkok/%E4%BA%BA%E7%94%9F%E7%9A%84%E6%84%8F%E7%BE%A9 |dead-url=no }}</ref>
+
在生命的意义上,佛陀提及到我们的人生犹如一只盲龟在茫茫大海中,穿入浮木的洞孔中一样难得。然而,人生却是苦的,佛教开宗明义说明[[四圣谛]]。但是,不代表我们把人生看得毫无希望,而是努力修习佛陀的教诲,遵从“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通过修习[[三十七道品]]、[[六度波罗蜜]]断除烦恼,证得[[涅槃]],解脱生死流转,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道教===
+
'''道教'''
[[道教]]所说的“[[生命]]”,不是泛指一切生物,只是单纯指人的生命。吴筠《元气论》认为真精、元神、元气不离身形,谓为生命;《[[太上老君]]内观经》认为,“气来入身谓之生”,“从道受生谓之命”,即气为生机之源,气入形体,从道受生,谓为生命<ref>{{cite book |title=太上老君内观经 |publisher=善书图书馆 |location=互联网 |url=http://www.taolibrary.com/category/category50/c50011.htm |access-date=2020-06-18 |archive-date=2020-01-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129064142/http://www.taolibrary.com/category/category50/c50011.htm |dead-url=no }}</ref>;《太平经•令人寿平治法》认为,[[精]]、[[气 (中国)|气]]、神三者相与共于一体,是谓生命,更说神乘气行,精居其中,三者相助共功为治于一体,是谓生命。
+
  
近代著名的[[道教学家]]陈撄宁先生认为,道教是要与“天命”和“自然”抗争,打破生死定律,不受造化主宰,开拓人可以“神形俱妙而成仙”、“长生住世”的新的人生道路,为人类的生命求取最大限度的延续直至永生,使人生获得最美满、最和谐的生命幸福。<ref>{{cite book |author1=陈樱宁 |editor=中国道教协会编 |title=道教与养生 |date=2000-01-01 |publisher=华文出版 |location=中国大陆 |language=zh-hans}}</ref>
+
[[道教]]所说的“[[生命]]”,不是泛指一切生物,只是单纯指人的生命。吴筠《元气论》认为真精、元神、元气不离身形,谓为生命;《[[太上老君]]内观经》认为,“气来入身谓之生”,“从道受生谓之命”,即气为生机之源,气入形体,从道受生,谓为生命;《太平经·令人寿平治法》认为,[[精]]、[[气 (中国)|气]]、神三者相与共于一体,是谓生命,更说神乘气行,精居其中,三者相助共功为治于一体,是谓生命。
  
===伊斯兰教===
+
近代著名的[[道教学家]]陈撄宁先生认为,道教是要与“天命”和“自然”抗争,打破生死定律,不受造化主宰,开拓人可以“神形俱妙而成仙”、“长生住世”的新的人生道路,为人类的生命求取最大限度的延续直至永生,使人生获得最美满、最和谐的生命幸福。
[[伊斯兰教]]认为,宇宙万物的来源都是由[[伊斯兰教的神|真主]]创造,而人类的生命都是源于[[伊斯兰教的神|真主]]。<ref>{{cite book |author1=穆罕默德 |authorlink1=穆罕默德 |title=信士 |location=互联网 |edition=马坚译本 |url=http://www.islam.org.hk/cqse/cqse.asp |language=zh-hant |chapter=23 |quote=我确已用泥土的精华创造人 |access-date=2020-06-20 |archive-date=2019-04-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408234015/http://www.islam.org.hk/cqse/cqse.asp |dead-url=no }}</ref>真主造人不是随便的<ref>{{cite book |author1=穆罕默德 |authorlink1=穆罕默德 |title=众先知 |location=互联网 |edition=马坚译本 |url=http://www.islam.org.hk/cqse/cqse.asp |language=zh-hant |chapter=21 |quote=我未曾以游戏的态度创造天地万物 |access-date=2020-06-20 |archive-date=2019-04-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408234015/http://www.islam.org.hk/cqse/cqse.asp |dead-url=no }}</ref>,而真主创造人的目的,是要人崇拜祂。<ref>{{cite book |author1=穆罕默德 |authorlink1=穆罕默德 |title=播种者 |location=互联网 |edition=马坚译本 |url=http://www.islam.org.hk/cqse/cqse.asp |language=zh-hant |chapter=51 |quote=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 |access-date=2020-06-20 |archive-date=2019-04-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408234015/http://www.islam.org.hk/cqse/cqse.asp |dead-url=no }}</ref>然而,真主却不求人们的供养。<ref>{{cite book |author1=穆罕默德 |authorlink1=穆罕默德 |title=播种者 |location=互联网 |edition=马坚译本 |url=http://www.islam.org.hk/cqse/cqse.asp |language=zh-hant |chapter=51 |quote=我不望他们的供给,我也不望他们的奉养 |access-date=2020-06-20 |archive-date=2019-04-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408234015/http://www.islam.org.hk/cqse/cqse.asp |dead-url=no }}</ref>
+
  
纵使如此,为了发展人类的灵魂,以及人类得到真主赐予管理地上万物的权力,人类还是要向真主交代如何使用地上的资源,因此人类被称为地上的“代理者”。<ref>{{cite web |author1=杨兴本 |title=伊斯兰教的人生观 |url=http://archive.hsscol.org.hk/Archive/periodical/abstract/A015e.htm |website=圣神修院哲学院 |location=互联网 |language=zh-hant |date=1994年 |access-date=2020-06-20 |archive-date=2020-09-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02035242/http://archive.hsscol.org.hk/Archive/periodical/abstract/A015e.htm |dead-url=no }}</ref>
+
'''伊斯兰教'''
  
==东方哲学==
+
[[伊斯兰教]]认为,宇宙万物的来源都是由[[伊斯兰教的神|真主]]创造,而人类的生命都是源于[[伊斯兰教的神|真主]]。真主造人不是随便的,而真主创造人的目的,是要人崇拜祂。然而,真主却不求人们的供养。
===儒家===
+
[[儒家]]主张[[三纲]]八目,亦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f>{{cite book |author1=孔门弟子 |authorlink1=孔子 |title=大学 |publisher=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location=互联网 |url=https://ctext.org/liji/da-xue/zh |language=zh-hant |chapter=2 |access-date=2020-06-18 |archive-date=2020-12-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02093043/https://ctext.org/liji/da-xue/zh |dead-url=no }}</ref>儒家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ref>{{cite book |author1=孔门弟子 |authorlink1=孔子 |title=论语 |publisher=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location=互联网 |url=https://ctext.org/pre-qin-and-han/zh?searchu=%E5%AD%90%E6%9B%B0%E6%9C%AA%E8%83%BD%E4%BA%8B%E4%BA%BA%E7%84%89%E8%83%BD%E4%BA%8B%E9%AC%BC |language=zh-hant |chapter=先进 |access-date=2020-06-18 |archive-date=2020-09-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02035251/https://ctext.org/pre-qin-and-han/zh?searchu=%E5%AD%90%E6%9B%B0%E6%9C%AA%E8%83%BD%E4%BA%8B%E4%BA%BA%E7%84%89%E8%83%BD%E4%BA%8B%E9%AC%BC |dead-url=no }}</ref>,所以对于死后及[[鬼神]]的问题都不作详谈。但从三纲八目中,亦可窥探到[[儒家]]为入世的学说。
+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博学而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等等。对于人生的意义亦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在孔子所说的“志于学”“志于道”“依于仁”中,“仁”“道”“学”等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志向。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孔子]]与[[儒家]]的思想中,“仁”不但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志向,而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ref>{{cite web |author1=杜振吉 |title=儒家人生哲学 |url=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706/t20170613_137128.htm |website=中国孔子网 |publisher=中国孔子基金会 |language=zh-hans |date=2017-06-13 |access-date=2020-06-18 |archive-date=2020-09-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02035323/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706/t20170613_137128.htm |dead-url=no }}</ref>
+
纵使如此,为了发展人类的灵魂,以及人类得到真主赐予管理地上万物的权力,人类还是要向真主交代如何使用地上的资源,因此人类被称为地上的“代理者”。
  
====孟子====
+
===东方哲学===
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出[[四善端|四维八端]]。在性本善基础上,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修心向善,成为[[圣人]]。<ref>{{cite web |author1=李志军 |title=孔孟与儒家思想 |url=https://chiculture.org.hk/tc/china-five-thousand-years/377 |website=中国文化研究院 |date=2018-09-12 |access-date=2020-06-18 |archive-date=2020-09-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02035304/https://chiculture.org.hk/tc/china-five-thousand-years/377 |dead-url=no }}</ref>
+
 
 +
'''儒家'''
 +
 
 +
[[儒家]]主张[[三纲]]八目,亦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对于死后及[[鬼神]]的问题都不作详谈。但从三纲八目中,亦可窥探到[[儒家]]为入世的学说。
 +
 
 +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博学而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等等。对于人生的意义亦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在孔子所说的“志于学”“志于道”“依于仁”中,“仁”“道”“学”等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志向。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孔子]]与[[儒家]]的思想中,“仁”不但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志向,而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
 +
 
 +
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出[[四善端|四维八端]]。在性本善基础上,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修心向善,成为[[圣人]]。
 +
 
 +
'''新儒家'''
 +
 
 +
[[钱穆]]认为,人生可分为四阶层:[[职业]]、[[闲暇]]、[[理想]]、[[道德]]。
  
===新儒家===
 
====钱穆====
 
[[钱穆]]则认为,人生可分为四阶层:[[职业]]、[[闲暇]]、[[理想]]、[[道德]]。
 
 
第一层为职业人生,“职业”涵义古今不同,钱穆所取古代的职业,即父有父职、母有母职的涵义。
 
第一层为职业人生,“职业”涵义古今不同,钱穆所取古代的职业,即父有父职、母有母职的涵义。
 +
 
第二层为闲暇人生,闲暇人生可判定一个人的[[品德]]高低贵贱,而且历史上的大人物、大事业都在自由闲暇中产生,而非职业人生。
 
第二层为闲暇人生,闲暇人生可判定一个人的[[品德]]高低贵贱,而且历史上的大人物、大事业都在自由闲暇中产生,而非职业人生。
 +
 
第三层为理想人生,职业与闲暇都是眼前现实,如人生长期在眼前现实中会起厌倦,因此需要有理想的人生。现实人生属物质性,而理想人生则属精神性的。有了职业有了闲暇则需要有未来的展望,如没有对未来的展望则现实为空洞。
 
第三层为理想人生,职业与闲暇都是眼前现实,如人生长期在眼前现实中会起厌倦,因此需要有理想的人生。现实人生属物质性,而理想人生则属精神性的。有了职业有了闲暇则需要有未来的展望,如没有对未来的展望则现实为空洞。
钱穆为以上三种人生作总结,首先有职业,即明了自己的[[责任]],随后就可获得闲暇的时间,在闲暇当中可取得一个人的自由,以上钱穆称为现实人生。在现实人生当中,需要有理想人生作目标,即对未来的憧憬和展望。若有现实无理想、或有理想无现实,都只是一种假自由,因此有第二人生之后则需要有第三种人生。当[[理想]]和[[现实]]同时兼顾,有了[[自由]]和[[规律]]时,就可称为第四人生--“道德人生”。道德人生则为完善一个人的人生。<ref>{{cite book |author1=钱穆 |authorlink1=钱穆 |title=钱宾四先生全集 |publisher=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 |language=zh-hant |chapter=历史与文化论丛}}</ref>
 
  
== 流行文化 ==
+
钱穆为以上三种人生作总结,首先有职业,即明了自己的[[责任]],随后就可获得闲暇的时间,在闲暇当中可取得一个人的自由,以上钱穆称为现实人生。
===殷海光的看法===
+
 
[[殷海光]]把人生分作四属次、三种意义。<ref>{{cite web |author1=梁光耀 |title=论殷海光的《人生的意义》 |url=http://hksh.site/humanities/ph29-02.txt |website=香港人文哲学会 |location=互联网 |language=zh-hant |access-date=2020-06-20 |archive-date=2020-06-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22042126/http://hksh.site/humanities/ph29-02.txt |dead-url=no }}</ref>
+
在现实人生当中,需要有理想人生作目标,即对未来的憧憬和展望。若有现实无理想、或有理想无现实,都只是一种假自由,因此有第二人生之后则需要有第三种人生。
====四属次====
+
 
 +
当[[理想]]和[[现实]]同时兼顾,有了[[自由]]和[[规律]]时,就可称为第四人生——“道德人生”。道德人生则为完善一个人的人生。
 +
 
 +
=== 流行文化 ===
 +
 
 +
[[殷海光]]把人生分作四属次、三种意义。
 +
 
 +
'''四属次'''
 +
 
 
四属次主要为[[物理]]层、生物[[逻辑]]层、生物[[文化]]层、生物[[价值]]层。他认为人受物理的支配,任何人无法都无法避免。然后,人需要维持生命,因此人需要吃饭喝水,到一定的年龄便要成家立室。但人与其他生物不同,就是人有[[文化]],吃饭讲礼貌。随著文化的提升,渐渐达到[[真]]、[[善]]、[[美]]的境界,随后有道德、有理想。
 
四属次主要为[[物理]]层、生物[[逻辑]]层、生物[[文化]]层、生物[[价值]]层。他认为人受物理的支配,任何人无法都无法避免。然后,人需要维持生命,因此人需要吃饭喝水,到一定的年龄便要成家立室。但人与其他生物不同,就是人有[[文化]],吃饭讲礼貌。随著文化的提升,渐渐达到[[真]]、[[善]]、[[美]]的境界,随后有道德、有理想。
  
====三种意义====
+
'''三种意义'''
 +
 
 
殷海光认为,人活在世上必须以生存为基础。因此生物逻辑层为基础。然而,生物文化层是不容忽视,因为有生物文化层,生物价值层才不是空谈。
 
殷海光认为,人活在世上必须以生存为基础。因此生物逻辑层为基础。然而,生物文化层是不容忽视,因为有生物文化层,生物价值层才不是空谈。
  
 
然而,传统[[价值观]]一般重视生物价值层,但生物文化层都是忽略的,因此导致[[精神]]文化和现实生活不能衔接。
 
然而,传统[[价值观]]一般重视生物价值层,但生物文化层都是忽略的,因此导致[[精神]]文化和现实生活不能衔接。
  
因此,殷海光强调人生的意义是一层一层的上升,慢慢达到真善美、理想和[[道德]]。这样的人生道路就完成了。<ref>{{cite web |author1=殷海光 |authorlink1=殷海光 |title=人生的意义 |url=http://res.hkedcity.net/general/0004/00/48/846702560.htm |website=香港教育城 |publisher=香港特别行区政府 |location=互联网 |language=zh-hant |access-date=2020-06-20 |archive-date=2020-09-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02035313/http://res.hkedcity.net/general/0004/00/48/846702560.htm |dead-url=no }}</ref>
+
因此,殷海光强调人生的意义是一层一层的上升,慢慢达到真善美、理想和[[道德]]。这样的人生道路就完成了。
 +
 
 +
=== 流行信念 ===
  
== 流行信念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都曾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思考这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在思考“生命有何目的?”这个问题。下列是部分较为流行的答案: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都曾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思考这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在思考“生命有何目的?”这个问题。下列是部分较为流行的答案:
  
第142行: 第163行:
 
*自我延续:性的满足,繁衍自己的后代,编织新的生命。
 
*自我延续:性的满足,繁衍自己的后代,编织新的生命。
  
=== 幽默和流行文化的处理方式 ===
+
'''幽默和流行文化的处理方式'''
 +
 
 +
[[辛普森一家]]中的场景:
  
[[辛普森一家|-{zh:辛普森一家;zh-hans:辛普森一家;zh-hant:辛普森一家;zh-cn:辛普森一家;zh-tw:辛普森家庭;zh-hk:阿森一族;zh-mo:阿森一族;}-]]中的场景:
+
'''荷马:'''神啊,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Cquote|'''荷马:'''神啊,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上帝:'''荷马,我不能告诉你。
 
'''上帝:'''荷马,我不能告诉你。
第159行: 第181行:
 
'''荷马:'''不,现在就告诉我……
 
'''荷马:'''不,现在就告诉我……
  
'''上帝:'''噢,好吧……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
+
'''上帝:'''噢,好吧……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
  
 
===参见===
 
===参见===

2022年5月4日 (三) 08:57的版本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著名作品之一

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与一般生活存在意义有关。从广义的意义上说,包括宇宙生命本身的目的性的意义问题。从狭义上讲,它探究的是生物和社会文化演变中,特别是探究智人可能意义的问题。从狭义上讲,它研究的是“对人与他的世界的关系的解释”。

这个概念通过许多相关问题体现出来,例如:“我为何在此”、“什么是生命?”、“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在历史长河中,它也是哲学科学形而上学以及神学一直所思索的主题。前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意识形态背景下也给出了很多的多元化推测。不同文化与不同的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这一问题经常与哲学、宗教及科学对存在、人际联结(Interpersonal ties)、意识幸福的思索和探求交织在一起,还会涉及诸如符号象征本体论价值观目的论伦理善恶自由意志神的存在性神的概念灵魂死后生命等概念。科学在这一问题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描述有关万物的相关经验事实。科学还研究并为追求幸福和相关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提供建议。其另一种人文主义的表述为“我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对生命的意义发问

人们提出了很多关于生命的意义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我们是谁?”
  • “我为何在此?”“我在此为何?”
  • “何为生命之源?”
  • “何为生命的本相?何为实存的本相?”
  • “何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何在?”
  • “何为生命价值?”
  • “活着的理由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活?”

围绕这些问题,人们在科学、哲学、神学、灵性领域争相作出诠释。

科学探究与观点

脱氧核糖核酸,一种含有生物体所必须的基因的物质。

科学科学哲学界的许多人认为科学可以与生命意义有关的话题提供相关的背景以及一套必要的规范。在他们看来,科学可以从正面心理学恐惧管理理论对多个与之有关的问题提供广泛的见解。科学希望通过对诸如大爆炸生命起源演化等与生命现实直接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意义和幸福的主观经验相关的客观因素进行研究以推动生命的意义这一概念的了解。

关于生命的心理学意义及价值

积极心理学家研究了一些使人对生活感到满意,使人对日常活动全身心的投入,使人通过利用个人的优势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及使人对比自我更宏伟事物进行探索相关的经验性因素。

科学家假设生命的意义是可决定的,通过了解宇宙运作的规则,人类是可能了解生命的意义,但不能解析生命潜在价值所在。科学的价值在于,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工具与方法使得人类对问题有更深的了解;但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智慧演化发展是不同步的,即客观存在主观能动性永远存在差距。所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也只有陷进了更深层次的疑问与探寻,如此循环。

以下几种科学学科曾试图解析生命的意义所在。

有一个大体称为“恐惧管理理论”的价值系统被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理论宣称,人类对死亡产生本能的恐惧,它会促使我们对逃离死亡做出心理提醒,从而做出生命价值选择。

神经科学已经对神经传递素运输,特别是在边缘系统和独特的腹侧被盖区物理实体上已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例如激励、愉悦、动机等。如果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争取最大限度的快乐,这些理论可以给出一个标准式的临床试验。

经济学家则在市场上实践了何为价值。

社会学则用价值观规范失范理论概念社会层级中检验价值。

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其性质的定义

无生源论的精确机制仍是生物学正在研究的主题之一:其中值得注意的理论包括RNA世界学说理论与铁镍硫化物世界理论等。在20世纪末,根据对基因选择理论的研究,生物学家乔治·克里斯托弗·威廉斯理查德·道金斯、David Haig等人认为DNA的复制与存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功能。

宇宙的起源与其最终命运

虽然宇宙大爆炸的模型及理论刚推出的时候满足了大部分的疑问,其与宗教概念中的创造论之间的相通之处更让其获得不少支持,此理论同时也获得了数个独立观察的验证和支持。然而,当代物理学只能够描述大爆炸10−43秒之后的宇宙(当时间为零时所对应的温度为无限);如果想研究大爆炸10−43秒之前的宇宙,便需要量子引力理论的帮助。虽然如此,许多物理学家还是推测过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有些物理学家认为大爆炸的发生是出于机缘巧合,当人择原理放入考虑范围时也就暗示着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

目前对于宇宙的终极命运,以大撕裂理论占上风。

西方哲学观点

生命意义的哲学观点是那些用人类定义的理想或抽象概念来解释生命的意识形态。

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声誉来自于他的理想主义相信普遍性的存在。他的理型论提出普遍性不像物体那样存在,而是作为天国的理型的存在。在理想国的对话中,苏格拉底的人物描述了善的理型。他关于灵魂正义的理论涉及与生命意义问题相关的幸福观念。

在柏拉图主义中,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最高的理型的知识,即善的观念(理型),所有善良和公正的东西都从中获得效用和价值。

宗教哲学

基督教

在生命的意义上,“生命是由上帝所造的”。然而,在众多生命之中,只有人才能跟上帝互动,因为上帝并未将灵性赐给动物。因此,基督教认为人的最高价值就是跟上帝互动。在生命的意义来说,神学将其解释为:

  1. 享受神的爱及人与人之间的爱
  2. 享受上帝创造之世界万物中的美好
  3. 生命活出上帝的形象与样式
  4. 实现上帝在每个人生命中的美好计划

佛教

根据世界佛教僧伽会的1967年会议,发表了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当中提及到“我们都认同人生的目标是:对所有众生培育无差别的慈悲,为众生的利益、快乐与和平而努力,并培育能导向究竟真理的智慧。”

在生命的意义上,佛陀提及到我们的人生犹如一只盲龟在茫茫大海中,穿入浮木的洞孔中一样难得。然而,人生却是苦的,佛教开宗明义说明四圣谛。但是,不代表我们把人生看得毫无希望,而是努力修习佛陀的教诲,遵从“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通过修习三十七道品六度波罗蜜断除烦恼,证得涅槃,解脱生死流转,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道教

道教所说的“生命”,不是泛指一切生物,只是单纯指人的生命。吴筠《元气论》认为真精、元神、元气不离身形,谓为生命;《太上老君内观经》认为,“气来入身谓之生”,“从道受生谓之命”,即气为生机之源,气入形体,从道受生,谓为生命;《太平经·令人寿平治法》认为,、神三者相与共于一体,是谓生命,更说神乘气行,精居其中,三者相助共功为治于一体,是谓生命。

近代著名的道教学家陈撄宁先生认为,道教是要与“天命”和“自然”抗争,打破生死定律,不受造化主宰,开拓人可以“神形俱妙而成仙”、“长生住世”的新的人生道路,为人类的生命求取最大限度的延续直至永生,使人生获得最美满、最和谐的生命幸福。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认为,宇宙万物的来源都是由真主创造,而人类的生命都是源于真主。真主造人不是随便的,而真主创造人的目的,是要人崇拜祂。然而,真主却不求人们的供养。

纵使如此,为了发展人类的灵魂,以及人类得到真主赐予管理地上万物的权力,人类还是要向真主交代如何使用地上的资源,因此人类被称为地上的“代理者”。

东方哲学

儒家

儒家主张三纲八目,亦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对于死后及鬼神的问题都不作详谈。但从三纲八目中,亦可窥探到儒家为入世的学说。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博学而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等等。对于人生的意义亦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在孔子所说的“志于学”“志于道”“依于仁”中,“仁”“道”“学”等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志向。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孔子儒家的思想中,“仁”不但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志向,而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

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出四维八端。在性本善基础上,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修心向善,成为圣人

新儒家

钱穆认为,人生可分为四阶层:职业闲暇理想道德

第一层为职业人生,“职业”涵义古今不同,钱穆所取古代的职业,即父有父职、母有母职的涵义。

第二层为闲暇人生,闲暇人生可判定一个人的品德高低贵贱,而且历史上的大人物、大事业都在自由闲暇中产生,而非职业人生。

第三层为理想人生,职业与闲暇都是眼前现实,如人生长期在眼前现实中会起厌倦,因此需要有理想的人生。现实人生属物质性,而理想人生则属精神性的。有了职业有了闲暇则需要有未来的展望,如没有对未来的展望则现实为空洞。

钱穆为以上三种人生作总结,首先有职业,即明了自己的责任,随后就可获得闲暇的时间,在闲暇当中可取得一个人的自由,以上钱穆称为现实人生。

在现实人生当中,需要有理想人生作目标,即对未来的憧憬和展望。若有现实无理想、或有理想无现实,都只是一种假自由,因此有第二人生之后则需要有第三种人生。

理想现实同时兼顾,有了自由规律时,就可称为第四人生——“道德人生”。道德人生则为完善一个人的人生。

流行文化

殷海光把人生分作四属次、三种意义。

四属次

四属次主要为物理层、生物逻辑层、生物文化层、生物价值层。他认为人受物理的支配,任何人无法都无法避免。然后,人需要维持生命,因此人需要吃饭喝水,到一定的年龄便要成家立室。但人与其他生物不同,就是人有文化,吃饭讲礼貌。随著文化的提升,渐渐达到的境界,随后有道德、有理想。

三种意义

殷海光认为,人活在世上必须以生存为基础。因此生物逻辑层为基础。然而,生物文化层是不容忽视,因为有生物文化层,生物价值层才不是空谈。

然而,传统价值观一般重视生物价值层,但生物文化层都是忽略的,因此导致精神文化和现实生活不能衔接。

因此,殷海光强调人生的意义是一层一层的上升,慢慢达到真善美、理想和道德。这样的人生道路就完成了。

流行信念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都曾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思考这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在思考“生命有何目的?”这个问题。下列是部分较为流行的答案:

  • 自我维持:获得足够延续生命的食物,支付维持生活的代价或是成本。
  • 自我成长/自我实践:追求自己所能的极限,最大限度获得生命的完整。
  • 自我认知:接受事实,消灭烦恼与偏见。
  • 自我超越:灵性向神灵进化,或类似的存在。
  • 自我结束:死亡将卸下灵魂的重担,完成生命之圆。
  • 自我延续:性的满足,繁衍自己的后代,编织新的生命。

幽默和流行文化的处理方式

辛普森一家中的场景:

荷马:神啊,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上帝:荷马,我不能告诉你。

荷马:为什么?

上帝:等你死了就知道了。

荷马:噢,我等不了这么久。

上帝:连六个月也等不了吗?

荷马:不,现在就告诉我……

上帝:噢,好吧……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