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俄乌战争乌克兰语:російсько-українська війна; 俄语:российско-украинская война),2014年2月20日起俄罗斯乌克兰之间爆发的一场旷日持久混合战争。前期以低强度战争代理人战争形式进行。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以“非军事化、去纳粹化”为由全面入侵乌克兰,冲突当日起正式白热化为全面战争,并迅速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战争

引发战争的深层原因包括1991年苏联解体后此地的“乌克兰化去俄罗斯化”、境内俄裔俄罗斯民族主义所致国族认同分裂、“北约东扩”引发俄罗斯的不安全感、俄罗斯在前苏联地区重建影响力的计划。导火索为推翻了维克托·亚努科维奇亲俄政权的2014年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以及随后的克里米亚危机顿巴斯分离主义,这场战争围绕着乌克兰东南部的克里米亚和东部的顿巴斯地区的地位展开。2022年2月24日正式宣战前,俄罗斯政府的官方态度认为“战争状态”为乌克兰政府单方面宣称,其一直否认有任何参与,并称所有涉及乌境内冲突的俄方人员均为“志愿军”。

2014年和2015年,俄乌签署了旨在化解乌克兰武装部队乌东亲俄武装之间冲突的《明斯克协议》,协议签署后,主要的战争行为在当时宣告结束,但仍有一些冲突发生,俄乌双方多次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2019年10月至12月,乌克兰爆发“不投降运动”,抗议政府对顿巴斯地区的妥协。

2021年3月开始,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签署了夺回顿巴斯地区的总统令并视察前线,同时乌军加强在前线的兵力部署,并开始频繁与乌东武装交火。同年12月,俄罗斯于俄乌边境屯兵超过10万人。俄乌边境出现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最大的一次军事动员。2022年1月,在德法俄乌“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首脑政治顾问会议召开之前,乌克兰共和国最高拉达撤回一项《关于过渡期的国家政策》方案,里面将俄罗斯定性为“侵略国”,这被视作为谈判释放缓和信号。

2022年伊始,局势紧张程度进一步上升。美国情报部门曾将基辅时间的2022年2月16日凌晨3点认为是俄罗斯向乌克兰出兵20万大军的时间,俄方则表示俄军在15日撤离了边境,受到该情报影响,乌克兰汇率直降、外国资本逃离、航班停飞。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宣布承认顿巴斯地区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并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根据协议,俄军“维和部队”进入顿巴斯协助抵御乌军,并获得建立军事基地的权利。次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准许俄总统在境外动武。24日清晨,俄罗斯兵分四路,从东北四个方向入侵乌克兰。25日,首批俄军攻入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26日,俄乌双方在基辅外围展开巷战。28日,两国展开首轮谈判。3月2日,俄军攻占乌克兰南部重要战略城市赫尔松,该市成为开战以来俄军攻占的首个主要城市。3月3日,两国再次展开谈判。7日,两国展开第三轮谈判。10日,两国外长在土耳其举行会谈。11日,俄军首次向乌克兰西部发起进攻。14日,双方开展第四轮谈判。 模板:TOC limit

背景

民族问题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旧称小罗斯)源自基辅罗斯,同属东斯拉夫民族。乌克兰在俄罗斯帝国治下的行政归属为小罗斯省,1917年“十月革命”前乌克兰的精英认同“全罗斯”思想。乌克兰曾是苏联成员国,与俄罗斯有着约1931公里的边界。受列宁少数民族政策的指导,苏联早期在乌克兰推行“乌克兰化”,推广了乌克兰语言,停止了俄罗斯帝国的同化政策,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乌克兰民族意识。1922年,苏联政府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等地区划分给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54年2月19日,在苏联共产党第一书记、乌克兰共产党出身的尼基塔·赫鲁晓夫授意下,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以庆祝俄乌再度统一300周年为由,将克里米亚划分给乌克兰。两次领土划分使得乌克兰东部存在大量俄罗斯族

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很多原苏联成员国开始了“去俄罗斯化”进程。在对待俄语和俄罗斯的态度上,一方面,主要在东乌克兰的俄罗斯族希望通过确立俄语的官方语言地位来保持平等的国民政治地位,并希望乌克兰的外交政策不能疏远俄罗斯。另一方面,乌克兰西部居民、乌克兰亲西方势力将削弱俄罗斯文化和来自莫斯科的政治影响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针。2004年“橙色革命”后,尤先科取消了俄语广播和电视节目,压缩俄语中小学数量,同时提高政府人员录用的乌语门槛。2012年,亲俄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颁布了语言政策法规定,在部分地区保证了俄语的官方语言地位。2014年亚努科维奇被推翻后,新政府立即取消了原有的语言政策,试图彻底抹杀俄语。俄罗斯指责乌克兰对本国的俄罗斯族实行“种族灭绝”。

2021年5月,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最高拉达提交《原住民权利法案》,认为俄罗斯族不属于原住民。然而,俄罗斯官方宣称, 乌克兰在文化和历史上基本是俄罗斯的一部分。2021年7月12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发表文章 《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阐述了两国历史渊源,指出乌克兰倒向西方的结果,批评了泽连斯基提交的法案。

克里米亚问题

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和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于2014年2月22日下台之后,在乌克兰南部和东部的广泛骚乱中,没有佩戴徽章的俄罗斯士兵控制了克里米亚境内的战略位置和基础设施。2月24日,俄罗斯第31独立近卫空降突击旅摘掉所有俄军标识,对外宣称是“当地安全力量”,出兵攻占克里米亚,因官兵穿戴绿色迷彩装具和服装,所以被媒体称为“小绿人”。然而,直到3月1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才一致通过了关于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请求在乌克兰领土上使用武力的决议,这是一场“先斩后奏”的行动。3月28日,普京向俄军表示祝贺,称克里米亚事件是对俄军的一次严峻考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新能力”和崇高的道德精神。4月,普京公开承认“小绿人”就是俄罗斯军人

“北约东扩”问题

苏联解体后的北约东扩使得俄罗斯产生不安全感,坚决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近年,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引起俄罗斯不满,和乌克兰特殊的地理条件,以及北约的成立宗旨有关。

乌克兰位处东欧平原末端,战略位置重要,克里米亚半岛更是控制住黑海舰队的通行。二战时期,著名的基辅战役刻赤半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皆位于乌克兰境内或附近。

俄罗斯方面认为:乌克兰无法受到俄罗斯的控制对莫斯科而言是极大的威胁,故强烈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

另一方面是北约的成立宗旨,为针对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应运而生,而随着1991年苏联解散,东欧国家相继独立,并加入北约,北约逐渐东扩,成员国已经与俄罗斯领土接触,引起俄罗斯的不安全感,强烈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以避免北约可以从乌克兰直接发射远程导弹攻击俄罗斯、或在乌克兰建立反导弹系统拦截俄罗斯发出的所有导弹、或在温带的乌克兰部署大量北约军队对莫斯科进行快速斩首行动。

有人将此问题与古巴导弹危机做比拟。

俄罗斯指控“新纳粹主义”问题

2010年1月22日,即将卸任的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追授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仆从军领袖斯捷潘·班杰拉“乌克兰英雄”称号。此举遭到波兰等多个国家强烈谴责。

自2014年爆发战争以来,普京指责乌克兰当局是“新纳粹”。普京多次提及2014年5月2日的“敖德萨惨案”。

2015年,俄罗斯政府将“亚速营”列入恐怖组织名单,遭到美国的反对。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在2015和2016年报告中指出,“亚速营”在东乌武装冲突时涉嫌参与包括抢劫、非法拘禁、强奸以及酷刑在内的罪行。

2015年,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去共产化法》,推动“去共产主义化”,并在另一部法律中将与纳粹德国合作的民族主义者列入“20世纪乌克兰独立斗士”的名单,确立其法定纪念地位。

美国《国家》杂志(The Nation)在2019年曾形容:“乌克兰是全球唯一一个国家把新纳粹分子纳入正规军队。”

2021年12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反对美化纳粹主义、新纳粹主义和其他助长种族主义、仇外心理和不能容忍行为”的决议案中,仅乌克兰和美国投下反对票。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声称,由于新纳粹主义团体在乌政坛有不低的支持度,因此乌克兰投反对票可能与其国内政治有关。

2022年2月24日,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向表示,“去纳粹化”意味着“解救乌克兰,让它摆脱纳粹分子、亲纳粹人士和亲纳粹思想。”德国之声分析,在乌克兰东部与亲俄武装作战的乌克兰极右翼作战部队,如亚速营在乌克兰只是极少数情况,没有理由对整个国家进行“去纳粹化”。英国广播公司(BBC)则从泽连斯基是犹太人犹太教在乌克兰的发展的角度来否认基辅政权是“新纳粹”,并称俄罗斯所言的“种族灭绝”是虚假宣传。多维新闻的毛咏琪称,新纳粹主义并非乌克兰的主流民意,这不至于构成俄军入侵的合理原因。袁莉在《纽约时报》称,其中有新纳粹的同情者的“亚速营”在乌克兰及其军队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不能代表整个乌克兰。

2022年3月,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代表谢尔盖·萨沃斯蒂亚诺夫表示:“俄罗斯可能会对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哈萨克斯坦进行全面攻势,作为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全球军事特别行动的一部分”。

定性

2017年5月30日,乌克兰国家政府高层机构首次将以往“俄乌武装冲突”改称为“俄乌混合战争”。2018年1月18日,乌克兰最高拉达投票通过《Закон про забезпечення державного суверенітету України над тимчасово окупованими територіями в Донецькій та Луганській областях(顿巴斯重现一体化法案)》将顿巴斯地区认定为“被占领”地区,从法理上将俄罗斯称为“侵略国”(乌克兰语:держава-агресор)。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瓦莲京娜·马特维延科认为,这一法案葬送了《明斯克协议》。

2014年兼并克里米亚

俄罗斯于2014年2月20日决定兼并克里米亚。2月22日和23日,俄罗斯军队和特种部队开始透过新罗西斯克进入克里米亚。2月27日,没有佩戴徽章的俄罗斯军队开始控制克里米亚半岛。他们掌握了战略要地,占领了克里米亚议会,升起了俄罗斯国旗。并设立了安全检查站,用来切断克里米亚半岛与乌克兰其他地区的联系,以限制该地区内的行动。

顿巴斯战争(2014-)

背景

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俄罗斯族为主要人口。俄罗斯帝国在18世纪末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通过俄土战争奥斯曼帝国获得“新俄罗斯”,包括了今日的顿巴斯地区。由于该地区俄罗斯化较深,1991年后乌克兰的一系列去俄罗斯化政策引起当地俄裔强烈不满。自1994年总统大选以来,顿巴斯地区和乌克兰西部地区投票支持总是相反。在2014年抗议中被罢免的总统亚努科维奇是出自顿巴斯地区顿涅茨克州的俄裔。

2014年主要战役

2014年4月,顿巴斯地区的亲俄武装实行割据,效仿克里米亚举行独立公投,分别建立了以俄罗斯族为主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4月7日)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4月27日),顿巴斯战争爆发,造成约1.4万人死亡。两个“人民共和国”曾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合并组建“新俄罗斯联邦”。

两国宣布独立之后曾寻求俄罗斯承认,但遭到拒绝。

2015年—2020年僵持阶段

斯维特洛达尔西克战役,是顿巴斯战争中在顿涅茨克州附近的斯维特洛达尔西克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被描述为“五个月以来最血腥的战斗”。

由于双方都指责是对面挑起战争,所以无法得知这场在2016年12月18日的战争是谁首先开火攻击的。根据乌克兰方面的消息,分离分子向乌克兰驻扎的位置发起三次攻击,但都被乌方击退。在交战中,据报道分离分子向乌克兰的位置炮击了三次,每次炮击时间最少三到六个小时。据悉发动炮击的位置是在靠近民居的卡尼夫卡村庄,以及乌格列戈尔斯克杰巴利采韦,用来妨碍乌克兰军方反击因还火会有可能造成平民伤亡。乌克兰部队还声称在卢甘斯克村附近前进了1.5公里,从分离主义者手中夺取了战略要地,。据分离分子称,他们受到在杰巴利采韦附近的乌克兰军队攻击因此才开始交战,并最终击退了乌方的突击。而据分离分子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官员称,有40名乌克兰士兵在多达150发炮弹攻击卡尼夫卡村庄的强力炮火支援下参与了攻击。当天总共有2,900起爆炸,大部分是在斯维特洛达尔西克附近。

之后,根据在12月18日的报导,乌克兰在发动攻击后在Hryazevskyi pond的左岸夺取了4个或可能是5个战略要点。

据报导,另一起分离分子的袭击于12月20日被击退,当时三批3至5名战斗人员在迫击砲弹袭击后企图袭击乌克兰阵地。在12月22日,12个乌克兰士兵因分离分子的炮击而负伤。据卢甘斯克民兵报告指乌克兰军约50名士兵和三辆装步战车尝试在杰巴利采韦附近突围但被击退。之后的那天,乌克兰方面称他们击退了一场分离分子在炮击和装甲车辆支援下的地面突击。

在全面停火协议在午夜生效后,在12月24日的斯维特洛达尔西克第一次连续六天没有任何的交战。

12月24日, 因炮火攻击趋近,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被迫撤离他们在斯维特洛达尔西克的巡逻基地。2天之后他们又回到了当地。

12月25日,乌克兰军队和分离分子各自交换了因斯维特洛达尔西克战役在夏斯季耶被杀的两具乌克兰士兵和两具分离武装分子的遗体。 同一天在斯维特洛达尔西克报告了新一轮的炮击。

12月28日,据分离分子汇报在斯维特洛达尔西克区域附近有一辆已经损毁的BM-21火箭炮

2016年12月18至23日,双方最终停火。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武装的BMP-2步兵战车,2015年
2016年亲俄武装阅兵式

2022年东乌克兰攻势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后,顿巴斯战争与俄罗斯发动的东乌克兰攻势相结合。

3月8日晚,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Telegram发布消息称“已从乌军手中解放了该共和国的几乎所有领土”。

2018年刻赤海峡冲突

2018年11月25日,俄海军刻赤海峡向乌克兰军舰开火,扣押三艘乌军舰,造成6名乌克兰船员受伤。冲突发生后,乌克兰宣布在俄乌接壤地区实行30天的战争状态。

截至2021年,顿巴斯有60多万人申领了俄罗斯护照,获得双重国籍身份。

2021年–2022年俄乌危机

2021年

2021年4月,有关俄罗斯向俄乌边境增兵的消息不断传出。俄罗斯总统府发言人佩斯科夫称,如果北约向俄乌边境派兵,俄方“将不得不采取额外措施来确保安全”。早在3月,乌克兰共和国最高拉达通过了兵役法修正案,允许乌克兰武装部队在特殊情况下,无须总统颁布的军事动员令,直接征召预备役人员入伍参与军事行动;4月21日,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签署该修正案。

2021年11月30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拉脱维亚里加召开外长会议,主要讨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可能。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应邀参会。

2022年

西方国家撤侨

2022年1月24日开始,美国国务院下令驻基辅大使馆外交人员家属撤离。随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荷兰等西方国家宣布从乌克兰撤出外交官及其家属。

巴黎谈判

2022年1月26日,俄乌双方代表以及德国、法国官员在巴黎举行“诺曼底模式”会谈,“诺曼底模式”由俄乌德法四国组成,旨在对乌局势进行磋商。经过8小时谈判后,双方同意维持停火,下个月在柏林举行新一轮会谈。

假新闻事件

2022年2月4日下午,美国媒体彭博新闻社网站首页出现了一则标题为《直播:俄罗斯入侵乌克兰》(Live: Russia Invades Ukraine)的新闻。该新闻至少在网站上挂了30分钟后才被删除。彭博社不久后发布道歉声明,称是“意外发布”。

美使馆关闭

2022年2月14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下令关闭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大使馆,并将少数外交人员转移到乌西部城市利沃夫

入侵传言

美国政治新闻媒体Politico 2月11日报道“Putin could attack Ukraine on Feb. 16, Biden told allies”(中译:拜登告知盟友,普京可能会在2月16日入侵乌克兰),根据该报道,俄罗斯可能最快将在2月16日入侵乌克兰,在入侵前可能进行网络攻击以及导弹攻击。克里姆林宫声明,美国忽视俄罗斯的主要关切,“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论调是一种炒作

乌东居民撤离

2022年2月18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统杰尼斯·弗拉基米罗维奇·普希林表示,将计划安排多达70万平民撤离到俄罗斯境内。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称,按计划,乌东平民将被送往罗斯托夫州8个地区以及1个市区的临时安置点,上述设施可容纳超70万人。俄紧急情况部、卫生部、公民平安保护监督局等机构代表正前往罗斯托夫州,为接收乌东平民提供保障。

俄罗斯核演习

2022年2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作战室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一起观看了核战略威慑力量演习。克里姆林宫表示,俄罗斯空天军南部军区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北方舰队黑海舰队参加了此次演习。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于2022年2月19日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见面,他强调“我只在乎和平”,也表明乌克兰不能永远做西方和俄罗斯中间的“挡箭牌”,应该得到更多的国际支持,希望国际能召开一场大国会议,为乌克兰争取新的安全保障。

俄外交承认乌东

2022年2月21日夜,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主持召开了讨论顿巴斯问题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全程通过电视进行了直播。绝大部分参会人员表示支持立即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随后,普京发表电视讲话,正式承认两共和国,普京同时认为是苏联的民族政策导致俄罗斯领土被切割,是列宁缔造了现代乌克兰,批评当年苏共“直接将顿巴斯塞给了乌克兰”的举动。

美国、欧盟、英国宣布制裁承认乌东两政治实体的人员。德国宣布中断对北溪2号天然气渠道项目的认证审核。

2022年2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该决定侵犯了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2月22日,俄外交部宣布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普京表示,俄罗斯承认两个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边界(部分领土处于乌军控制下),并将向其提供军事援助。

2022年全面战争爆发

战争前的活动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政府声称乌克兰展开的炮击摧毁了俄罗斯乌克兰边境的联邦安全局边境设施,并称打死了五名“越过边界进入俄罗斯的乌克兰士兵”。乌克兰方面否认这一事件,称这是俄罗斯的“假旗行动”。

同日,俄罗斯正式承认东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分离共和国“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普京说承认的范围不仅局限在叛军控制区,而是两个州的整个地区,并命令包括装甲部队在内的军队进入两地区展开“维和行动”。

全面战争开始

2022年2月24日,普京授权俄军在乌克兰进行“特别行动”。“旨在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乌克兰”,兵分三路进攻乌克兰。在拂晓前,俄军使用高精度武器对乌克兰的军事基础设施、防空系统以及空军进行攻击,在乌克兰南部海岸登陆。

在很短时间内,乌海军退出战斗序列、乌空军的基础设施瘫痪、防空力量已被完全压制、乌克兰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摧毁。基辅州的防守正在被俄军突破。但与网络上流传的“钢铁洪流”、“俄军闪电平推基辅”不一样,俄陆军并没有快速推进,而是通过空军和导弹部队确保制空权并消磨乌军的反抗力量。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俄罗斯总统普京“不要派军入侵乌克兰”,给予和平一个机会。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科纳申科夫称,“俄军未对乌克兰城市发起攻击,军事行动也不针对平民”,他指责乌克兰方面伪造“大量平民死亡”的影片和照片以恐吓民众和向西方国家转播。

乌克兰及他国与俄罗斯断交

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与俄罗斯断交。

2月25日,普京在讲话中呼吁乌克兰军队撤换基辅领导层。他称泽连斯基政权是“恐怖分子”、“一群瘾君子新纳粹份子”。

2月25日,西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宣布与俄罗斯断交。

瑞士放弃中立

2月28日,瑞士联邦总统卡西斯(Ignazio Cassis)放弃中立,前所未有“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包括冻结俄罗斯在瑞士的资产、冻结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在内共367人在瑞士银行的帐户,同时禁止俄罗斯飞机进入瑞士领空,并取消瑞士航空飞往俄罗斯的航班等。这是瑞士打破自1815年至今的中立国承诺,制裁俄罗斯。

联合国大会

3月2日,针对俄乌情势召开紧急特别会议,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141国支持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要求俄国无条件撤军,而包含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北韩等5国反对,另有包含中国、印度、伊朗等在内的35国弃权,不过该决议没有法律约束力。

先前,美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起草决议案,要求对俄罗斯发出谴责,获11国赞成,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行使一票否决,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则弃权。

2022年俄乌战争

2022年俄乌战争

战争影响

粮食安全

乌克兰是重要产粮国,由于该国大部分最具生产力的农业用地位于其东部地区,战争将导致许多依赖乌克兰粮食的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不安全状况继续恶化。

2022年2月11日,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表示,鉴于乌克兰危机局势发展,塞尔维亚政府已经紧急订购了大量粮食。

平民伤亡

冲突间接导致2014年7月马来西亚航空17号班机被击落的事故。

2022年3月2日17时25分,一艘孟加拉国的船只在尼古拉耶夫州的一个港口被一枚导弹击中并引发火灾,一名孟加拉国工程师丧生。

难民问题

2022年2月18日,普京要求俄紧急情况部代理部长立即前往罗斯托夫州,为接收乌东难民提供保障,并向每位难民发放1万卢布救助金。

没收私有财产

2022年3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关于强制没收俄罗斯籍居民在乌克兰财产的法律。

同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将研究实行对俄制裁公司资产“国有化”等措施。

反应

对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的反应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乌克兰封锁了北克里米亚运河,这条运河提供了克里米亚85%的饮用水和灌溉用水。

乌克兰代理总统亚历山大·图奇诺夫指责俄罗斯支持了武装分子夺取克里米亚议会大厦和其他政府办公室,从而“挑起了一场冲突”。他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比作2008年的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当时俄罗斯军队占领了格鲁吉亚共和国的部分地区,导致阿布哈兹南奥塞梯两个地区脱离格鲁吉亚宣布独立。他呼吁普京将俄罗斯军队从克里米亚撤出,并表示乌克兰将“维护其领土”和“捍卫其独立”。2014年3月1日,他警告说:“军事干预将是战争的开始,也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关系的结束。”3月1日,代理总统亚历山大·图奇诺夫让乌克兰武装部队进入全面戒备和战备状态。

对2022年俄乌战争的国际反应

经济制裁

美国

  1. 将占俄国金融总量80%的银行排除在国际支付系统SWIFT
  2. 禁止美国公民与俄罗斯中央银行进行任何交易
  3. MasterCardVisa停止俄罗斯银行发起的交易
  4. YouTube关闭部分俄罗斯帐号,避免散播伪造之假讯息,同时也关闭部分俄罗斯YouTube帐号的营收功能,禁止其利用YouTube营利
  5. Facebook宣布加强对于俄罗斯帐号及粉丝专页的审核,避免散播虚假讯息

航空制裁

  • 2月25日,英国发布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俄罗斯航空飞机已经禁止进入英国领空。
  • 2月27日,加拿大关闭了领空,禁止俄罗斯飞机飞越境内。
  • 2月28日,欧盟的一些国家也扩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禁止俄罗斯飞机在成员领空内。
  • 3月2日,拜登宣布美国将跟进了这一措施,与盟国合作伙伴协调行动禁止俄罗斯飞机进入美国领空。

体育制裁

其他制裁

  • 3月1日,猫科动物国际联合会(FIFe)在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宣布制裁俄罗斯,呼吁本机构下属的各国分会停止进口饲养于俄罗斯境内的猫,并禁止与俄罗斯有关联的机构参加该组织举办的展会和比赛。
  • 3月4日,根据俄罗斯有关媒体报道,欧洲年度树木大赛(TREE OF THE YEAR)决定将俄罗斯拥有198年历史的屠格涅夫橡树排除在今年的比赛之外。

俄罗斯反制国际制裁

根据俄媒报导,俄罗斯为反制国际制裁,政府于3月7日公布“不友善国家”名单,允许被列入名单的海外债权人,能暂时用卢布偿还外币债务。

  • 不友善国家

俄罗斯政府于3月7日决议,所有与“不友善国家”企业及个人的商业协议,都需要经过政府委员会同意,且一律以俄国货币卢布进行交易。“不友善国家”名单包含乌克兰、美国、欧盟会员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挪威、新加坡、韩国、瑞士、蒙特内哥罗、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冰岛、列支敦斯登、摩纳哥、圣马力诺、北马其顿、澳洲、密克罗尼西亚、新西兰以及台湾(地区)。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