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

2013年3月6日 (三) 17:47阳春7号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芬兰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Finland,芬兰文:Suomi,瑞典文:Finland),位于欧洲北部。面积33.8417万平方公里。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 “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4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i,瑞典语/英语:Finland,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双语发音(帮助·信息))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兰亦是世界高度发达国家,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

  芬兰亦是世界高度发达国家,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4世纪中叶正式成为其一部分。1809年俄瑞战争后成为俄国的大公国。1917年12月6日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1939~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苏联签订向苏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1941~1944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参与对苏战争(芬称“续战”)。1944年2月,芬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巴黎和约。1948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加入联合国。冷战后,于1995年加入欧盟。


  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 ℃~3℃,夏季13℃~17℃,年均降雨600毫米。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4世纪中叶正式成为其一部分。1809年俄瑞战争后成为俄国的大公国。1917年12月6日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1939年至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苏联签订向苏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1941年至1944 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参与对苏战争(芬称“续战”)。1947年2月,芬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巴黎和约。1948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加入联合国。1995年加入欧盟。1999年加入欧洲经货联盟(欧元区),2002年1月欧元正式在芬流通。

  圣诞老人的故乡:罗瓦涅依米

  北极圈以北的地方称为拉普兰(Lap1and),拉普兰首府罗瓦涅依米是圣诞老人的故乡,


基本国情

  国名 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 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 《祖国》

  面积 (陆地和淡水) 338,43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6个地区管理署和15个经济发展、交通和环境管理中心。

  人口 540.5万人(2011年底)。芬兰族占90.9%,瑞典族占5.4%,还有少量萨米人(曾称为拉普人)。77.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2%信奉东正教。

  语言 芬兰是双语国家,芬兰语和瑞典语均为官方语言,90%的人口使用芬兰语,6%使用瑞典语。

  首都 赫尔辛基(Helsinki), 人口58.9万 (2011年底)。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国家元首 总统绍利·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联合党人),2012年3月1日就任。

  重要节日 12月6日(独立纪念日)


历史

  芬兰历史开始于1万多年前人类在现芬兰地域的定居,这种原始公社制度在芬兰一直持续到公元12世纪。经历了瑞典发动的一系列扩张活动后,芬兰于1362年开始被瑞典统治,直到19世纪初。1809年,俄罗斯帝国击败瑞典,芬兰成为沙皇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随着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芬兰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1918年的芬兰内战使俄国布尔什维克势力退出芬兰国土。在短暂的王国政体倒台后,芬兰共和国于1919年成立。1939年,苏联发动了苏芬战争,芬兰被迫割地,此后,芬兰在1941年加入德国阵营参加了对俄战争。二战结束后,芬兰成为战败国,主权和外交长期受制于苏联。

  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2007年3月18日,议会选举,中间党获得200个议席中的51席,联合党获得50席,社会民主党获得45席,左翼联盟获得17个议席,绿色联盟获得15个议席,瑞典族人民党和基督教联盟分别获得9个和7个议席。[2]4月19日,以马蒂·万哈宁为总理的政府宣誓就职,政府由中间党、联合党、绿色联盟和瑞典族人民党组成。

地理

  芬兰总面积共338,000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七大国。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公里,东西最宽为542公里。

  芬兰被誉为“千岛之国”与“千湖之国”:精确来说全国共有187,888个湖泊(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和179,584个岛屿。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512公里。

  除了湖泊之外,全国为大片森林覆盖,占国土面积的69%。可耕种面积较少,仅占8%。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奥兰群岛。

气候

  芬兰地处北温带,冬天寒冷,有时严寒,夏天则比较温暖。芬兰地处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有四分之一的地方处在北极圈内,最北的地区夏天有73天太阳不落于地平线下,冬天则有51天不出太阳。

行政区划

  2011年,芬兰划分为:

  19个行政区(芬兰语maakunta,瑞典语landskap),这些区设有大区政府,协调区内自治市之间的合作。行政区的主要职能是区域计划、发展企业和教育,还有公共卫生服务。

  再划分为72个次区域(芬兰语seutukunta,瑞典语ekonomisk region)

  次区域划为342个自治市(芬兰语kunta,瑞典语kommun)。


  19个行政区如下,表示方式为“中文(芬兰文 / 瑞典文)”:

  1. 拉普兰 (Lappi / Lappland)
  2. 北博滕区 (Pohjois-Pohjanmaa / Norra Österbotten)
  3. 凯努区 (Kainuu / Kajanaland)
  4. 北卡累利阿区 (Pohjois-Karjala / Norra Karelen)
  5. 北萨沃尼亚区 (Pohjois-Savo / Norra Savolax)
  6. 南萨沃尼亚区 (Etelä-Savo / Södra Savolax)
  7. 南博滕区 (Etelä-Pohjanmaa / Södra Österbotten)
  8. 博滕区 (Pohjanmaa / Österbotten), also disambiguated as "coastal region of Vaasa" (Vaasan rannikkoseutu)
  9. 皮尔卡区 (Pirkanmaa / Birkaland)
  10. 萨卡昆达区 (Satakunta / Satakunda)
  11. 中博滕区 (Keski-Pohjanmaa / Mellersta Österbotten)
  12. 中芬兰区 (Keski-Suomi / Mellersta Finland)
  13. 西南芬兰区 (Varsinais-Suomi / Egentliga Finland)
  14. 南卡累利阿区 (Etelä-Karjala / Södra Karelen)
  15. 派亚特海梅区 (Päijät-Häme / Päijänne Tavastland)
  16. 坎塔海梅区 (Kanta-Häme / Egentliga Tavastland)
  17. 新地区 (Uusimaa / Nyland)
  18. 屈米区 (Kymenlaakso / Kymmenedalen)
  19. 奥兰群岛 (Ahvenanmaa / Åland)
坦佩雷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图片来源:芬兰旅游局

最大城市:

  • 赫尔辛基
  • 埃斯波
  • 坦佩雷
  • 万塔
  • 图尔库
  • 奥卢
  • 拉赫蒂
  • 库奥皮奥
  • 于韦斯屈莱
  • 波里
  • 拉彭兰塔
  • 罗瓦涅米
  • 约恩苏
  • 瓦萨
  • 科特卡

政治

  芬兰是多党制议会民主国家,总统为国家元首。虽然总统也有较大的权力(根据芬兰宪法,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并举行新的议会选举)。多数行政权力控制在由总理领导的内阁中,而总理由议会选出。内阁由中央政府各个部门的部长、总理本人与一名大法官组成。

  在芬兰,人民拥有政治权利并通过议会来行使。

  在地方级,芬兰设有直辖市,选举出地方议会。每个年满18周岁的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每个人的选举权将自动登入选民登记册。

  2011年6月,联合党、社民党、左翼联盟、绿色联盟、瑞典族人民党、基督教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对内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就业为重点,以小步渐进方式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全球化挑战;对外以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为基础,在欧盟框架下开展对外关系,加强与美俄合作,发展与北约和平伙伴关系。

宪法

  1919年7月17日颁布生效。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共和国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统帅三军等实权,每六年选举一次。1999年芬议会通过新宪法,名称由《政府组织法》改为《宪法》。新宪法加强了议会和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总统部分权力。

议会

  一院制,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200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主要职能是立法、监督政府、监督财政。本届议会于2011年4月选举产生。议长埃罗·海内卢奥马(Eero Heinaluoma,社民党),2011年6月当选。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11年6月由联合党、社民党等6个党派联合组成。共有阁员19名。主要有总理尔基·卡泰宁(Jyrki Katainen,联合党),副总理兼财政部长于尤塔·乌尔皮莱宁(Jutta Urpilainen,社民党),外长艾尔基·图奥米奥亚(Erkki Tuomioja,社民党)等。

司法机构

  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9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长和20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政府机构和省、市(县)机构的行政案件。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门的决定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院长、法官以及最高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院长葆琳·高斯科洛(Pauliine Koskelo,女),2006年1月就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长贝卡·哈尔贝格(Pekka Hallberg),1993年就任;最高检察长马蒂·库西麦基(Matti Kuusimaki),1997年就任;政府法律监察官亚科·约恩卡(Jaakko Jonkka),2007年就任。议会法律监察官佩特里·耶斯基莱宁(Petri Jaaskelainen),2010年就任。

政党

  芬兰是多党制国家。2011年3 月议会大选中注册政党共19个,主要政党是中间党、联合党和社民党。

  芬兰中间党(Centre Party of Finland):在野党,1906年成立。曾先后称农村居民联盟、农民联盟和中间力量,1988年6月改现名。二战后多次参与组阁。2003年和2007年两次以议会第一大党资格组阁。强调该党追求的目标是建立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对内反对政治经济权力垄断,主张保障农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维护中小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对外主张实行积极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视与北欧和波海地区国家的关系。反对欧盟联邦化,认为加入北约应成为芬外交安全政策的一种选择,但应就此举行全民公决。现有党员20余万。主席玛丽·基维涅米(Mari Kiviniemi,2010年6月当选)。

  民族联合党(The National Coalition Party):简称联合党,执政党,1918年成立。一战和二战期间为芬主要执政党。1987年起连续三届执政,2003年下野,2007年重新入阁,现为议会第二大党。该党称已将其极右翼政党的形象改变为现代化的温和保守党形象,主要代表工商企业界利益。党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国家独立和维护民族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追求经济和精神生活的发展。现有党员约4.1万人。主席于尔基·卡泰宁(Jyrki Katainen,2004年当选)。

  绿色联盟(The Green League):执政党。由80年代初期的绿色环境保护运动逐步演化为政党,1988年正式成立。主张保护环境,支持芬政府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和平与环保活动,要求就欧盟宪法举行全民公决。1995年入阁,2002年因反对议会通过新建核电站计划退出政府,2007年重新入阁。现有党员3800人。主席维莱·尼尼斯特(ville Niinisto,2011年当选)。

  瑞典族人民党(The Swedish People's Party):执政党,1906年成立。由芬兰的瑞典族人组成。主张维护瑞典族居民的社会地位和权利。2007年入阁。现有党员约3万,主席斯特凡·瓦林(Stefan Wallin,2006年当选)。

  芬兰社会民主党(The Finnish Social Democratic Party):执政党,1899年成立。原名芬兰工人党,1903年改现名。1966年起为主要执政党。1995年、1999年两次以第一大党资格与其他左右党派组成彩虹政府。2007年3月大选失利,成为在野党。对内主张政治、经济民主,实现充分就业和公平分配,保障社会福利,发展社会民主主义;对外主张缓和、裁军,实现国际和平。现有党员5.4万人。主席尤塔·乌尔皮莱宁(Jutta Urpilainen,2008年当选)。

  芬兰左翼联盟(The Finnish Left Union):简称左联,执政党。1990年5月由原芬兰共产党和人民民主联盟合并组成,提出党的宗旨、政治活动和组织形式要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不再是夺取政权和实行国有化,而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扩大社会主义成份。1995年入阁,2003年成为在野党。主张限制资本主义势力,反对公共部门私有化,就欧盟宪法举行全民公决。现有党员1万人。党主席帕沃·阿勒希迈基(Paavo Arhinmaki,2009年当选)。

  芬兰基督教民主党(The Finnish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执政党,1958年成立,原名芬兰基督教民主联盟,2001年改现名。以基督教教义为宗旨,宣扬自由、社会公正与平等,强调人在上帝面前的责任。主张实行对社会和生态负责的市场经济,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开放、安全的欧洲,希望欧盟发展成为各主权国家的联盟,反对发展共同防务及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现有党员1.2万,主席拜依维·莱塞宁(Päivi Räsänen,女)。

  正统芬兰人党(The True Finns):在野党。原名农村党,1959年从芬兰中间力量分裂出来。主张维护小农、城市贫民和中小企业利益。曾自称是官方政策的坚定反对派,后对政策进行了调整。对欧盟宪法持反对态度。现有党员 2500人。主席蒂莫•索依尼(Timo Soini,1997年当选)。

重要人物

  绍利•尼尼斯托 总统。1948年生。法律硕士,联合党人。曾任法官并办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长期在芬兰地方议会任职。1987年当选议员,曾任议会大委员会主席。1994年任联合党主席、副总理兼财长。2003年出任欧洲投资银行副行长。2005年作为联合党候选人竞选总统,在第二轮落选。2007年3月当选议长。2001年曾作为欧洲民主联盟主席、芬兰财政部长应中联部邀请访华。2009年4月以私人身份来华旅游。2009年1月与燕妮•哈乌基奥(Jenni Haukio)结婚与前妻生有两子。

  于尔基•卡泰宁 总理。现年40岁,社会学硕士。联合党人。曾任教师。1999年当选议员,历任议会未来委员会主席、外事委员会主席。2001年当选联合党副主席,2004年当选主席至今。2007年至2011年6月任副总理见财长。2011年6月22日起人总理。已婚,有两个女儿。

  埃罗•海内卢奥马 56岁。大学肄业。社民党人。历任芬总工会青年事务书记、主席,社民党总书记、主席。2003年当选议员,曾任社民党议会国防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和税收委员会委员、欧洲社民党主席团成员。2005至2007年任副总理兼财长。2010年至2011年任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2011年6月当选议长。爱好运动。已婚,有一子二女。


经济

  20世纪80年代,芬兰经济以年均3.7 %的速度持续增长。90年代初,经济出现严重衰退。芬政府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增大知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重视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宏观上继续执行紧缩财政、鼓励投资、削减社会福利、降低所得税、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改善就业等措施,使经济走出低谷。1993年开始复苏,1994年后保持稳定增长,90年代中后期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1999年加入欧元区,2002年1月欧元取代芬兰马克,正式流通。2005年在世界经济论坛被评为年度“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2006—2007年度排名第二,2007—2008年度排名第六,2008-2009年度排名第九。2009-2010年度排名第六。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半年开始下滑,企业倒闭增加,失业上升。为防止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方案。2009年,芬经济已出现一定复苏迹象,2010年至2011年,芬经济企稳回升。

  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920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万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9%。

  货币名称:欧元(Euro)

  汇率:1欧元=1.33美元(2011年3月)

  通货膨胀率:3.1%。

  失业率:7.8%。

资源

  森林覆盖率高达75.3%,约2270万公顷,人均4.34公顷,木材储积量22.01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中以铜为主,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690.94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第五个反应堆在建。

知识型经济

  在20世纪90年代,知识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芬兰成为ICT (信息和通信技术)特色经济。

  除了电子产品和高科技,传统产业得以传承。芬兰是世界领先的木材生产国之一。

  除了森林资源外,芬兰其它自然资源还包括各种矿产资源,适用于工业用途。服务业最为发达占芬兰经济最大一部分(65%),其次是制造业和炼油(31%)。初级生产为3%。

工业

  2008年工业产值513.60亿欧元, 约占国内生产总产值30.00%。工业从业人口为42.3万人,约占总劳动力的16%。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已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整个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25%)及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信息业

  信息产业发达,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2008年的产值为40.28亿欧元,占GDP的2.4%。芬兰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2008年网络用户达77%,每1000人拥有手机1076部。

农林业

  林业发达,农畜产品自给有余。2008年农林业产值为30.17亿欧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8%。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2008年耕地约229.8万公顷,从事农林业的劳动力为11.6万,约占总劳力的4.7%。

服务业

  服务业发达,80年代以来更为完善。基本分为私人服务业和公共管理服务业两大类。主要包括商业、贸易、旅馆、饭店、银行、保险、社会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2010年服务业产值为1227.6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2%,从业人口为125.7万,占总劳力的46.9%。

旅游业

  2010年外国来芬旅游者住宿约501万天,旅游收入21.9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游客主要来自俄罗斯、瑞典、爱沙尼亚、德国、英国、挪威、法国、美国等。主要旅游点是赫尔辛基、图尔库、东部湖区、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发达,以铁路和公路为主。2010年交通运输情况:

  铁路:总长5919公里,客运量40亿人公里,货运量98亿吨公里。

  公路: 道路总长105621公里,其中公路79168公里,高速公路765公里。各种机动车336.8万辆,其中小汽车约287.7万辆、公共汽车1.3万辆、货车46.4万辆, 客运量72.3亿人公里,货运量260亿吨公里。

  水运:商船642艘,总吨位157.8万吨;内河航线长9541公里, 客运量0.1亿人公里,货运量2亿吨公里;沿海航线长9979公里,货运量26亿吨公里;水运港口近30个,总吞吐量31亿吨。重要港口有赫尔辛基、图尔库、科特卡和波里。

  空运:有27个机场,4家航空公司,683架民用飞机,国际航线35条;客运量11亿人公里;货运量200万吨公里;国际机场有赫尔辛基、图尔库和坦佩雷等。

  管道:天然气管道580公里。

财政金融

  2010年外汇储备63.86亿欧元,净外债累计-124.19亿欧元。

对外贸易

  2010年外贸总额约为1038亿欧元,其中进口515亿欧元,同比增长18%,出口523亿欧元,同比增长16%,外贸顺差8.7亿欧元。

  芬出口商品主要有金属、纸张纸板、化工产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金属、化工产品、食品、纺织品等。主要贸易对象为欧盟国家。占进出口总额的55%。芬主要贸易伙伴依次为俄、德、瑞(典)、中、英、美、荷。

对外投资

  芬直接投资国主要为瑞典及其它欧盟国家,外国对芬直接投资主要来自瑞典、美国和英国等国家。2010年芬对外直接投资855亿欧元;全年吸引外资616亿欧元。

对外援助

  上世纪90年代初芬经济衰退,政府被迫大幅削减外援款项,1996年后有所增加。

  主要受援国为: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莫桑比克、赞比亚、坦桑尼亚、尼泊尔、越南和尼加拉瓜,此外还有正在进行恢复重建的阿富汗、波黑、科索沃、苏丹和巴勒斯坦地区等冲突地区。

著名公司

  诺基亚集团(Nokia)公司成立于1865年,早期从事造纸、化工、橡胶行业,60年代开始进入电信市场,近十年得到快速发展。主要生产移动和固定电信网络设备及移动电话,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移动电话生产商,全球领先的数字移动和固定网络供应商。2008年有雇员12.8万人,销售额507亿欧元,盈利50亿欧元。诺基亚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杭州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在华最大项目为2001年建立的北京星网(国际)工业园。

  芬欧汇川集团(UPM-Kymmene)是世界第三大纸和纸制品生产商,具有百年历史,在芬拥有93万公顷森林,年平均消费林材24万立方米。主要生产纸张纸浆、纸板和包装薄膜。2007年销售额94.6亿欧元,营业利润0.24亿欧元,雇员人数2.5万人。1999年在江苏投资6亿美元建立芬欧汇川(常熟)纸厂,年产35万吨优质文化用纸。2002年增资4.7亿美元,将常熟纸厂的生产规模扩大到年产80万吨优质文化用纸,该项目是芬在华最大的单项投资项目。

  斯道拉-恩索纸业集团(StoraEnso)由瑞典斯道拉纸业公司和芬兰恩索纸业公司于1998年合并组建而成,是一家林、纸、包装一体化集团,主要生产文化用纸、包装纸板和木材制品等。2008年斯道拉恩索的总销售额为110亿欧元,在35个国家有雇员3.2万人。1998年在苏州收购紫兴纸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铜版纸。2006年与山东华泰纸业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山东斯道拉恩索华泰纸业有限公司,年产超级压光纸20万吨。2007年与广西高峰集团签署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合资协议,建设规模为年产90万吨浆、90万吨纸,配套建设240万亩原料林基地。

  富腾工程有限公司(Fortum)欧洲主要能源公司之一,由耐思特(NESTE)工程公司、IVO有限公司等组成。经营范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电力和热能,工程建造、运营和维护,业务几乎涉及所有能源领域。2008年公司有雇员近1.6万人,销售额56.36亿欧元,盈利19.63亿欧元。富腾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已有20年历史,主要在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区域供热、热电混合产品和环保技术等领域提供服务和系统设备。2001年在华投资建立辽河富腾热电有限公司。

人民生活

  2008年,劳动力人均收入约2.7万欧元;全国有医生18507人,每千人拥有3.5名医生;每千人拥有小汽车475辆、固定电话362部、移动电话1076部;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


军事

  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咨询机构。总理负责领导民政方面的国防活动。国防军总司令负责军事方面的国防活动。国防军总司令海军上将尤哈尼·卡斯凯亚拉(Juhani Kaskeala)2001年6月4日就任。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服役期6~12个月。

  常备武装力量1.65万人,其中陆军1.1万人;海军2300人,舰艇总吨位1.3万吨;空军3200人,主战飞机F-18,共63架。

  2011年国防预算为28.5亿欧元,占政府预算5.6%。


文化

  芬兰严峻的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使芬兰人形成了极富北欧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芬兰人性格内敛,行事低调,但实际上内心充满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的今天并不随波逐流,而是坚定的维护着自己的传统文化。

  芬兰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伟大的音乐家西贝柳斯开创了民族音乐的新纪元,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语言学家艾里阿斯·隆洛特搜集编撰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成为世界文学史中最伟大的史诗之一;著名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以充满芬兰本土传统浪漫风格的设计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潮流中独树一帜。芬兰还有一批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尤为特别的是,芬兰极具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使许多几十年前的工艺品和建筑物在现代人眼中仍是新颖别致、富有想象力的杰作。出自芬兰设计大师之手的作品大都以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优质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誉世界。

  芬兰还是圣诞老人的故乡。1927年芬兰的儿童故事大王玛尔库斯在电台讲故事时说,圣诞老人和两万头驯鹿一起就住在芬兰和苏联分界拉普兰省的“耳朵山”(Korvatunturi)上,正是因为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声。他的这种颇有感染力的浪漫推理获得了世人认可,从此,故事中的“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在每年的平安夜孩子们在睡觉前将长筒袜挂在壁炉旁,然后带着热切的期盼进入梦乡,圣诞老人晚上就会乘着驯鹿拉的雪橇,把圣诞礼物从壁炉烟囱中分发到孩子们的长筒袜里。

  除了艺术,芬兰人还发明了桑拿浴,号称芬兰的国粹。芬兰谚语说:先建桑拿,再搭房屋。桑拿是为数不多的进入世界语言范畴的芬兰词汇之一。芬兰桑拿是一定完全用木材建造,其中一定包括蒸汽房、洗澡间和更衣室。芬兰全国有不同大小桑拿上百万间,平均每三个人就拥有一间桑拿房,密度是全球之冠。对到芬兰旅游的人来说,如果没有洗过桑拿,就等于没到过芬兰。

民族史诗

  《卡勒瓦拉》(芬兰语:Kalevala),又译作《卡莱瓦拉》、《卡列瓦拉》等,又名《英雄国》,是芬兰的民族史诗。由芬兰医生艾里阿斯·隆洛特(1802年—1884年)收集了大量的民歌,编成一部完整的史诗。在1835年初版,1849年出版了最后定本,包括五十支歌曲,二万二千七百九十五行诗句。

  《卡勒瓦拉》是芬兰语文学中,最意义重大的著作。《卡勒瓦拉》被认为鼓舞了民族主义,并最终于1917年从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独立。卡勒瓦拉名字的意义是“卡勒瓦的国家”。

古典音乐

  芬兰音乐的优势在于它的原创性。与邻国瑞典和挪威不同,芬兰没有专门的音乐娱乐机构和歌剧制作部门。事实上,芬兰音乐源自于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我们可以毫无夸张地说,民族史诗《卡莱瓦拉》(Kalevala,1835年)奠定了音乐等芬兰文化的基础。

  芬兰音乐的最近一次繁荣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初,年长的创作者编写歌剧,年轻的创作者形成现代主义风格,共同构成芬兰音乐的主流,并很快赢得国际关注。早在60年代,芬兰就形成了国家补贴方式,为那些创作者和表演艺术者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此后的20年间,音乐学院、公共音乐图书馆、交响乐团和音乐节纷纷涌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的指挥系培养出了一批世界一流的指挥家,为芬兰音乐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芬兰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即便是普通的综合学校也具备高质量的音乐教学能力。还有专门针对9至15岁学生的音乐课程,让他们对音乐创作产生兴趣,培养一批思想开放、能欣赏音乐会的公众。




新闻出版

  2009年全国共有报纸201种(其中每周发行4-7期的51种),各种杂志和期刊3156种(每年4期以上)。主要报刊、创刊年及发行量:《赫尔辛基新闻》,1904年,38.34万份;《晚间新闻》,1932年,15.04万份;《晨报》,1882年,13.15万份;《图尔库新闻》,1904年,10.72万份。

  有5家通讯社,其中最大的是芬兰通讯社,简称芬通社,1915年成立,属半官方性质,同世界主要通讯社均有业务联系。外国在芬的通讯分社有15家。

  芬兰广播公司(Finn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YLE):1926年成立,1934年改为国营。对外用芬兰语、瑞典语、英语、德语和法语广播。1958年正式开播电视,现有电视1 台、电视2台、电视3台。此外还有赫尔辛基有线电视台和私营广告电视台。70年代开始有有线电视。

游戏产业

  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就是芬兰制造。在过去的十年里,芬兰游戏产业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成功背后的主要因素源于其强大的游戏文化背景。 各种游戏软件成为人们打发闲暇时光日益流行的方式并广为社会所接受。 芬兰公司乐于投资一些新兴行业以此发展创新,国家优秀的教育体系及基础设施使一些最好的技术得到开发。

风景名胜

  总统府及邻近集贸市场 总统府建于1814年,曾是俄罗斯沙皇行宫。总统府旁依次为最高法院、瑞典驻芬使馆和市政厅。广场的另一侧竖立着著名雕塑家瓦尔格伦1905年创作的青铜少女雕像“哈维斯•阿曼达”。这座雕像已成为赫市象征,与赫市一样,被称为“波罗的海的女儿”。每年“五一”节前夕这里是芬兰青年学生狂欢的地方。集贸市场位于总统府前,临靠游船码头。每天上午商贩在此摆摊出售瓜果、蔬菜、鱼肉、鲜花及芬兰传统工艺品。

  参议院广场 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广场上的赫尔辛基大教堂及周围一组淡黄色建筑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群。乳白色的大教堂建于1852年,顶端淡绿色圆拱钟楼高出海平面80多米。教堂两侧建筑大多建于1818-1852年间,体现了欧洲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主要有总理府、赫尔辛基大学、大学图书馆、最高法院、市政厅等。广场中心竖立着建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广泛的自治。 西贝柳斯纪念碑由600余根银白色不锈钢管组成,又酷似一架巨型管风琴 西贝柳斯纪念碑由600余根银白色不锈钢管组成,又酷似一架巨型管风琴

  西贝柳斯纪念碑 西贝柳斯(1865-1957)是芬兰著名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其中《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被誉为世界十大著名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西贝柳斯纪念碑坐落于首都海边的西贝柳斯公园,由芬兰女雕塑家希尔图宁(Eila Hiltunen)设计,1967年(西贝柳斯逝世10周年)建成。纪念碑由600余根银白色不锈钢管焊接而成,以抽象形式表现出管风琴的造型,它的小型复制品被芬作为国礼送到联合国大厦永久展出。

  议会大厦 由锡朗(J.S.Siren)教授设计,1931年建成。1978年,在原议会大厦的一侧新建了议会办公楼和图书馆。议会大厦前有数名芬兰已故总统塑像。

  岩石教堂 是赫尔辛基现代建筑中的杰作。由索曼莱宁兄弟设计,1969年完工。教堂建在地下岩石中,四壁用挖掘出的岩石堆砌而成。中央大厅的圆顶高10米,直径24米,由2厘米宽、22公里长的铜箍缠绕而成,并由180根呈放射状的柱子支撑着,非常壮观。正厅可容750人同作礼拜。这里还经常举行音乐会,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达50万人。教堂正厅左侧岩壁上的管风琴上有4个键盘、43个音域和3001只音管。95年江泽民主席来此参观时,曾在管风琴上即兴弹奏了一首中国民歌。

  芬兰堡要塞 位于赫尔辛基南面大黑岛、小黑岛和狼岛3个岛屿上,是古老的海防要塞,扼制着从芬兰湾进入赫尔辛基的海上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始建于1748年瑞典统治时期,由瑞典军队建筑师埃伦斯瓦尔德中校主持建设,历时40年建成。1808年芬作为大公国被并入俄罗斯后,要塞亦被俄占领。1917年芬独立后要塞被收归芬兰所有,并于1973年转为民用。1991年,要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景点:1、“国王门”为要塞大门,建于1754年。芬兰纸币上即有“国王门”图案。2、要塞花园位于要塞中央,中间有城堡设计者埃伦斯瓦尔德中校墓,两旁为当年要塞司令部及警哨。3、兵营建于1870年,是俄统治时期最著名建筑,坐落于码头附近。4、船坞始建于1752年,现仍用于修缮、清洗老式木船。5、埃伦斯瓦尔德堡是岛上最大建筑群,为皇冠形城堡建筑。1775年动工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曾亲自为其奠基。现为小区居民委员会、古炮台、仓库,有芬现存唯一的二战时使用过的潜艇“水獭”号。同时,芬兰堡也是赫市居民小区,常住居民近900人,有小学、医疗所、消防队等社会设施。

  芬兰北角 在北极地区,白天和黑夜之间的交替有它自己的特殊节奏:午夜可能日光普照,而中午也可能黑暗笼罩。由于芬兰地处极北的高纬度位置,且有1/4疆土跨越北极圈,所以每年夏季部的拉普兰,年中有数星期太阳高挂不下,被称之为“极昼”,也就是“午夜太阳”的奇观。仲夏时节,极北的乌茨约基,会持续两个月出现“日不落的季节”,在芬兰最北点——北角被称为午夜太阳之乡,太阳高挂天空长达73日。

  夏季是芬兰一年中最美好的宝贵时光,整天充满阳光的季节是芬兰的夏日魔力。午夜太阳在芬兰是如此特别又令人兴奋,以至于芬兰人会毫无保留地以不同方式去享受北欧独有的不夜天,众多大城小镇都会欢度庆祝那没有黑暗的仲夏。其中“仲夏节”在芬兰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亦被芬兰人认为是最浪漫、吉庆的日子,因此有许多人专门选择这一天举行婚礼。你可以在北角邮局给亲友邮寄明信片,也可得到一张跨越北极圈的证书,更可以认识北极风情,学习拉普兰的文化及传统。如探访拉普兰土著萨米人的家,参观他们的村落和驯鹿农场。

  努克西奥国家公园 Nuuksio 离赫尔辛基市中心只有40多分钟的车程,非常方便前往。公园里有4条长度在2至8公里长度不等养护完好的远足小径。沿着标记好的路线慢行,游客能够看到从冰河时期留下来的溪谷,沟壑,峭壁,覆盖着苔藓的裸岩以及散落在生长了上百年的森林间的大大小小的美丽湖泊。这些林间小道同样也给山地车爱好者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一展身手。森林公园里共有大大小小的湖泊38个。游客们可以选择泛舟其间,或者在湖畔桑拿蒸完之后跳进清澈的湖水里考验自己的勇气。(最近城市:艾斯堡、赫尔辛基)

  科里国家公园 Koli 面积为30平方公里,其境内山丘、湖泊遍布,是典型的卡累利阿风光。公园里的主要树种为云杉、节松和桦树。登上科里山顶俯瞰公园所看到的景致曾被著名作曲家西贝柳斯称为是典型的芬兰风光。科里国家公园极其适合做远足,是芬兰最为知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最近城市:约恩苏)

  奥兰卡国家公园 Oulanka 库萨莫以北的奥兰卡国家公园占地270平方公里,注入白海的奥兰卡河从中流过。奥兰卡国家公园里有众多的激流、溪谷,特别适合漂流运动。另外被称为“棕熊环”的著名远足路径盘旋期间,95公里 路途曲径通幽,展尽了国家公园的迷人风光。(最近城市:库萨莫)

  乌尔霍凯科宁国家公园 Urko Kekkonen 位于芬兰和俄罗斯边境地区的乌尔霍凯科宁国家公园是以芬兰著名的前总统乌尔霍凯科宁的名字来命名的。该国家公园不仅是芬兰境内最大的国家公园,同时也是欧洲境内最大的一片受到保护并仍然维持自然生态的区域。公园内最为著名的景点是Sokosti瀑布、 Luirojarvi湖以及 Suomujoki 河谷。(最近城市:索丹屈莱、伊纳里 )

  群岛海域国家公园 Saaristomeri 由上万个岩石岛屿组成,是欧洲最大的一片群岛。包揽群岛海国家风光的最佳方法便是从图尔库搭乘汽船出海观光。不少较大的岛屿上也有远足路径,并可以在岛上露营。(最近城市:图尔库)

  萨翁林纳城堡 Olavinlinna 建于1475年,是目前北欧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城堡。城堡位于市中心不远的一个小岛上,有坚固的城墙、堡垒和射击通道,还有三个顶部圆塔(原来有五个)、骑士大厅以及阴暗的地牢。凡是你能想象到的中世纪古堡应该有的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城堡最初修建在当时瑞典与俄罗斯的边界上作为一个抵御俄国的一个防御工事。但是由于边界线的不断变更,现在的城堡离俄罗斯已经很远了。在1959-1975年间整个城堡被翻修过一次。现在的萨翁林纳城堡还是一年一度著名的“萨翁林纳国际歌剧节”的举办地。每年夏季,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在这里为观众们奉献最美妙的歌声与舞蹈,把古堡与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图尔库城堡 Turunlinna 位于奥拉河的入海口处,建于1280年。图尔库城堡不仅是芬兰最早、最大的城堡,而且还是芬兰最重要的城堡,在芬兰乃至整个北欧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朴的城堡是用岩石垒成的,高大的外墙没有任何装饰,露出常年风雨侵蚀的痕迹。中世纪时的图尔库城堡一直是瑞典王国统治芬兰的最重要的军事要塞。瑞典的14个国王都曾把这里作为统治芬兰的王宫。但是在历史上这座城堡也历经沧桑。17世纪初城堡被大火烧毁;19世纪初被辟为监狱;二战中又遭到轰炸而被严重破坏。战后,当地政府对城堡进行了多次修复,最近一次的大规模修缮工作是在1992年完工的。城堡里目前还有一个博物馆,展出了许多芬兰历史上珍贵的文物,非常值得参观。

  海门城堡 Hämeenlinna 修建始于1260年,当时修建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来自东部诺夫哥罗德(即日后的俄国)日渐强大的威胁。城堡包括外城墙、枪炮角楼、护城濠沟及城楼等部分。与芬兰其它城堡不同的是,海门城堡的主题结构是用红砖建成的,其建筑风格可以称得上是芬兰建筑史上的珍品。目前城堡内已改建成国立博物馆艺术展览中心,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赫尔辛基大教堂 Tuomiokirkko 建于1852年,其结构之精美,气宇之非凡,堪称芬兰建筑艺术上的精华。大教堂顶端是带淡绿色圆拱的钟楼,高出海平面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便能望见,使之成为了赫尔辛基的地标性建筑。赫尔辛基大教堂是芬兰最受欢迎的结婚场所。为了能在这里举行婚礼,新人们需要提前一年半预约。此外,每年赫尔辛基大学的神学院都会在赫尔辛基教堂举行传统而又隆重的毕业典礼。

  图尔库大教堂 Turun Tuomiokirkko 是芬兰路德教的主教堂,也是芬兰最有名的中世纪大教堂。教堂始建于1229年,曾多次扩建,到14世纪末时达到了目前的规模。与芬兰大多数教堂不一样的是,土尔库大教堂大厅的两侧还有小教堂。早先在小教堂内设有供奉各名圣徒的圣坛,后来逐渐演变成墓穴。教堂内安葬的最有名的人物是瑞典国王埃里克14世的配偶卡琳皇后。芬兰第一位主教的遗骸也保存在此。

  克里迈基教堂 Kerimen Kirkko 建于1847年,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教堂。教堂长45米、宽42米高37米,座椅加在一起的总长为1670米,可以容纳3000人同时进行宗教仪式。除了宗教仪式,教堂里也经常举行各种音乐会等文化活动。

  伴侣岛 既是一个露天芬兰民居博物馆,又是一个赫尔辛基市民喜爱的休闲胜地。每年夏天很多芬兰的年轻情侣们都会选择在这个浪漫的小岛上举行结婚派对。并且在仲夏节的前夜,赫尔辛基的居民们会在小岛的海滩上燃起熊熊的篝火来庆祝一年之中最长的一个白天的到来。小岛上分布着从芬兰各地搜集来的各个时期的民居,其中最早的建于公元 18 世纪。夏季的时候,小岛上每天会有几次的民间舞蹈表演,以及民间手工艺制作表演。夏天时伴侣岛美丽的海滩同样也是下海游泳的好去处。

  手工艺博物馆 1827年的大火几乎烧毁了整个古图尔库城,而当时相对偏僻的 Luostarinmaki 地区却幸存了下来。如今的 Luostarinmaki 仍保存着百年前的古朴风貌,并被改建成了一座展示芬兰传统手工艺技巧的博物馆。夏季的时候每天都有熟练的手工业者身着传统服饰进行现场手工艺表演 。

  Arktikum 极地博物馆 即拉普兰省立博物馆,是一座旨在研究和展览拉普兰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下形成的极地文化的文化机构。其主展览的名字叫“幸存者”,主要展示在拉普兰严峻生存条件下人们的生活以及近代的经济政治发展对当地生活方式的影响。该展览的展品相当丰富,包括了各种珍贵的照片、文物、音效和电影纪录片。展览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罗凡涅米市的历史,第二部分主要讲述拉普兰南部地区,而第三部分则主要讲述生活在拉普兰地区的萨米人的文化。

  奇亚斯玛当代艺术博物馆 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国会大厦对面,由著名建筑师 Steven Holl 所设计,其建筑本身就是一件经典的展品。博物馆里的藏品主要为 1960 年以后的现代艺术作品。除了固定的展览外,奇亚斯玛现代艺术博物馆里还定期举行各种不同主题的专题展览以及文化活动。博物馆里还有一个小型的剧场。

  圣诞老人村与圣诞乐园 有多少人从小就希望见到真正的圣诞老人?罗凡涅米以北8公里的圣诞老人村被公认是世人一偿心愿的地方。每年来自30多个国家超过40万游客要跟圣诞老人见面,距离圣诞老人村不远的圣诞乐园(Santa Park)是罗凡涅米市另一处圣诞迷必访之地。这个以圣诞老人为主题的大型机动乐园深入小山岗地底,无论外边天气如何也影响不到游玩。乐园的游乐设施全集中在一个称为“圣诞老人地洞”的地方。

  北极光 被芬兰人称为 revontulet 的北极光,在北极圈内全年晴朗的夜晚都可以观赏到。在芬兰语里,北极光是“狐狸之火” (Revontulet) 的意思。它开始时也许只是一丝微光,看起来如一抹淡绿水彩。跟着那彩带慢慢扩大成光晕,渐渐出现各种颜色,蓝、淡黄、红、绿……恍似一台神奇的魔术。有时光线会静止不动,有时却如瀑布从天外倾泻而下,有时则波涛起伏,如巨浪般在漆黑的天幕中翻滚。

教育

  教育事业发达。1921年起实行义务教育。1980年起在全国实行9 年一贯制免费、义务教育。全国现有各类学校4324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92.7万人(包括成人教育及各类业余学校的在校生)。2010年教育预算为62亿欧元,占政府预算12%。著名高等学校有赫尔辛基大学、阿尔托大学(2009年由赫尔辛基理工大学、赫尔辛基商学院和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合并成立)、坦佩雷大学等。

  2010年,芬兰全国有图书馆840家,人均借阅量和人均出版量均居世界前列。

名人

  • 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 - 音乐家,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
  •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 - 芬兰独立运动的民族英雄,芬兰共和国总统,芬兰元帅
  • 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 - 诺基亚CEO
  • 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 - Linux操作系统之父
  • 亚里·利特马宁(Jari Olavi Litmanen) - 芬兰足球运动员,亦是芬兰史上最杰出运动员之一,曾效力欧洲强队阿贾克斯、巴塞罗那及利物浦等
  • 米卡·哈基宁(Mika Häkkinen) - F1麦克拉伦车队车手,1998、1999年的F1世界冠军
  • 基米·莱科宁(Kimi Räikkönen) - F1莲花车队车手,2007年的F1世界冠军
  • 塔雅·图伦尼(Tarja Turunen) - 夜愿乐队前任主唱。芬兰总统塔里娅·哈洛宁曾称她为“芬兰之声”

欧洲国家

  阿尔巴尼亚  爱尔兰   爱沙尼亚  安道尔   奥地利  白俄罗斯  保加利亚  比利时   冰岛   波黑    波兰     丹麦

  德国     俄罗斯   法国    芬兰    荷兰   黑山    捷克    克罗地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列支敦士登  卢森堡

  罗马尼亚   马耳他   马其顿   摩尔多瓦  摩纳哥  挪威    葡萄牙   瑞典    瑞士   塞尔维亚  塞浦路斯   圣马力诺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乌克兰   西班牙   希腊   匈牙利   意大利   英国

最后修改于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