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彩陶缸

  仰韶文化汉语拼音yǎng sháo wén huà英语:Yangshao Culture),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因瑞典学者J.G.安特生1921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覆盖地域最广时,北抵长城沿线及河套平原,南达汉水中游上段地区,西到陇东,东至豫中一带。年代为公元前4900~前2900年,分为早、中、晚三期。此文化持续发展达两千年,分布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具有类似主流文化的地位。

  仰韶文化包括不同的地方类型。早期主要有渭河流域到河套以南的半坡类型,豫北冀南的后冈类型和汉水中上游地区的下王岗类型。中期各地文化面貌比较一致,统归庙底沟类型。晚期地区差异较为显著,渭河流域和陕晋豫交界处有西王村类型,郑州洛阳为秦王寨类型,豫北冀南是大司空村类型,晋中以北至河套地区有义井类型和海生不浪类型。也有一种意见把仰韶文化视为一个文化群,从中再划分出若干考古学文化,如半坡文化后冈一期文化庙底沟文化等。

经济生活

  仰韶文化早期已处在定居农业阶段。粟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其遗存在许多遗址都有发现;少数地方还出土黍壳和稻的标本。此时还种植蔬菜,品种为芥菜或白菜。早期农具有垦殖用的石斧和石铲,收割用的石刀和陶刀,加工谷物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杵。中、晚期农具有所改进,出现大型的舌形有肩石铲,流行穿孔石刀,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中、晚期收割农具在农具总数中所占比重显著加大,表明作物收获量有了增长。

  仰韶文化的家畜家禽有猪、狗、牛、羊和鸡,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姜寨遗址曾发现牲畜圈栏遗迹。各期均发现石网坠、骨鱼镖、骨鱼钩、石矛、石镞、骨镞等渔猎工具,大量兽骨,以及榛子、栗子、松子、螺壳等植物子实和水生软体动物遗骸,说明在经济生活中渔捞、狩猎和采集仍占一定比重。

  制陶业早期以烧制红陶为主,烧成火候相对较低,器类单调,造型简单,多采用泥条盘筑等手工成形方法。晚期除西部地区外,流行火候较高、质地坚硬的灰陶,器类增多,器物轮廓富于变化,以榫卯接成的带鋬器、三足器等复杂器类和瓮、盆等大型器类数量骤增,轮制成形的机械制陶术得到推广。陶窑有横穴和竖穴两种,均由火膛、火道、窑箅、窑室组成。早期以横穴窑为主,火膛以横向的火道与窑室相连;中、晚期出现竖穴窑,即将火膛设在窑室下方,以使火力更充分地发挥并得到控制。其他手工业有纺织、编织、制革、木作和石骨器制作等。

聚落和建筑

  早期聚落如半坡和姜寨的聚落,外围环壕,聚落内的房屋环绕中心广场,呈向心凝聚的形式。虽然它们已具有一定规模,但各自的独立性较强,聚落间相互联系不明显。中期同一地区聚落的面积往往有显著差异,渭河流域个别大型聚落甚至已达近百万平方米。晚期这种现象更为普遍,许多地方都存在一般聚落与中心聚落的差别。中心聚落不仅面积可观,而且具有普通聚落罕见的大型中心建筑。

  早期流行半地穴式房屋,方形的居多,其次是圆形的。方形房屋面积较大,多在15~30平方米之间,一般有斜坡门道,灶坑对着门道,穴壁和室内栽埋木柱支撑屋顶,复原起来如四角攒尖的方锥体。圆形房屋复原后形状似后世的蒙古包。中期出现挖槽筑墙的地面房屋。为了坚固和防潮,部分房屋的墙壁和地表敷抹草拌泥或白灰,建筑形式和屋内设施都比早期有所进步。晚期房屋形式趋于多样,如秦王寨类型和汉水中游一带流行多间相连的地面建筑,海生不浪类型的房屋设双连灶。特别是大型中心礼仪建筑开始出现,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901号房址即是其代表。这类房屋反映了较高的建筑水准,也是社会出现变化的标志。

  仰韶文化晚期出现个别的城和有围墙的聚落。河南郑州西山遗址为夯土城墙和城壕环绕的小型古城,内蒙古准格尔白草塔遗址是围有石墙的聚落。城墙和聚落围墙的产生,应与加强护卫有关。

墓地与葬俗

  已发现的墓多属早、中期。早期成人死者多埋入土坑竖穴墓。瓮棺葬主要盛放早夭的孩童,常以瓮、罐与钵、盆相扣合作为葬具。半坡类型的土坑墓既有单人葬,也有多人合葬,并有相当多的死者使用二次葬。如陕西华阴横阵遗址的墓地有包括若干小坑的多人合葬集葬坑,每个小坑有3~12具二次埋葬的人骨(图1)。集葬坑被认为是同一家族死者的归葬地,小坑内的死者则是家族内同一大家庭的成员。多人二次合葬墓在早期的下王岗类型也有发现。中期庙底沟类型的墓葬仍包括土坑墓和瓮棺葬。瓮棺葬葬具有使用截开的小口尖底瓶的。在伏牛山以北的豫中、豫西一带,成人死者也常采用瓮棺葬。河南汝州洪山庙遗址的一座集葬坑内埋有一百多个使用带盖缸的瓮棺,缸内置一具二次葬的人骨。合葬制的盛行,表明仰韶文化时期氏族血缘纽带牢固。

艺术、符号与信仰

  仰韶文化的艺术品主要有彩陶陶塑。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品。早期彩陶以半坡类型的为代表,花纹简朴,流行红地黑彩的直线条图形,大致可分为象生性花纹和几何图案两种。前者有鱼纹、鹿纹、蟾蜍纹、人面纹等,尤以可能会有信仰寓意的人面噙鱼纹别具特色;后者常以直线、斜线、直边三角和圆点构成图形。中期庙底沟类型彩陶骤增,彩陶花纹繁缛,多流畅多变的弧线几何纹样,常以弧线、弧边三角和圆点等组成二方连续的图案,也有鸟等动物形象的象生性花纹。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一件陶缸,绘有鹳鱼石斧图,是象生性彩陶花纹的代表作。这时还出现在白色陶衣上绘黑彩、红彩,或黑、红彩兼施的彩陶。晚期多数地区的彩陶出现花纹简化和衰落的趋势。不过秦王寨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的彩陶仍兴盛一时,其中秦王寨类型的彩陶花纹丰富多彩,更具寓意象征特色,是在中期庙底沟类型彩陶基础上的创新。仰韶文化的陶塑比较粗简朴实,但也有水平较高的作品。像陶器中的蒜头细颈壶、船形壶和葫芦瓶等,都是造型优美的陶塑艺术品。一些附饰于陶器上的动物、人物塑像颇具水平,特别是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的大鹰鼎,堪称原始艺术杰作。

  刻画符号主要见于半坡类型圜底钵口沿的黑彩宽带上,多为陶器烧成后刻画而成。共发现250 多件标本,符号种类在50种左右。常见的符号形状有:单一或成组的竖道和X形、Z形、T形、勾形、植物形等。有人认为它们是起源阶段的简单文字,有人主张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还有人认为是记录某些事情,含有特定意义的符号。

  仰韶文化早期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三组蚌壳摆塑的图像。第一组主要是在一具仰伸直肢的男性老年人骨右(东)、左(西)侧分别有蚌塑的一龙一虎,第二组为蚌塑的龙、虎和鹿,第三组主要有蚌塑龙、虎,并在龙背上有一个蚌塑人坐像。三组蚌塑图之间当有相当长时间的间隔,应属于群体性公共宗教祭祀活动的遗存。

社会结构

  根据墓葬材料的揭示,许多人认为仰韶文化早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中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从聚落布局和房屋建筑,则可看出仰韶文化时期社会结构逐渐趋向复杂。早期如半坡、姜寨那样的向心式聚落可能是一个部落或胞族的居处,聚落内的房屋分为5个群落,或许代表了5个氏族组织。到中期向心式聚落基本不见。晚期出现郑州大河村遗址那种多间连间式房屋。一般认为这种房屋是因包含在家族内的小家庭不断增加而产生,说明当时小家庭已有某种独立的倾向,而家族一级组织在聚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晚期以中心聚落为核心的聚落群的普遍存在,反映了统一的地域性组织的出现。此后的龙山文化时期,在黄河流域崛起一批以古城为核心、具有国家雏形的初期文明实体,而仰韶文化晚期的这种地域性组织,应该就是它们的前身。

文化关系

  不同地区仰韶文化的前身,分别是渭河流域的大地湾文化河南裴李岗文化和豫北冀南的磁山文化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后继是庙底沟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与黄河下游一带的大汶口文化互邻并存,相互影响之处甚多。长江中游地区先后发展起来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均与仰韶文化联系密切。位于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分布在燕山南北的红山文化,也与仰韶文化存在交往。大体上说,仰韶文化中期在与诸文化交流时主要是输出影响,晚期则较多地融入周边文化的因素。在频繁的交往中,黄河中游地区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风貌,为日后东亚古文明的形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