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徽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大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10年会全体会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语:Fonds Monétaire International,缩写:FMI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缩写:IMF),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同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由189个国家组成,致力于促进全球货币合作,确保金融稳定,促进国际贸易。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置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中国于1945年12月27日加入基金组织,于1996年12月1日接受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

历史

1944年7月,财金会议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具体条款的主要设计者是美国副财政部长哈里·迪克特·怀特。尽管英国代表团团长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强烈反对基金组织条约中“将美元视为黄金唯一的替代物”的做法,但是各国最终于7月22日在会议上签订了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的协议。于1945年12月27日付诸实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之重建计划的一部份。1947年3月1日正式运作。

有时国际货币基金、国际清算银行世界银行,被称为“布雷顿森林机构”。差不多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其金融政策均受这三家机构影响。

组织和目的

截至201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有189个成员国(包括科索沃),5个联合国会员国迄今仍未加入:古巴北朝鲜安道尔列支敦士登摩纳哥。部份领土争议的地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等地)不包含在内。要成为成员国,该国的申请须得到大多数现有成员国的同意。

基金组织通过以下三项主要职能来达致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目的。

  • 监督:监督国际货币体系和成员国的政策,并跟踪各地的经济和金融情况,在必要时提出警告;
  • 贷款:援助国际收支困难的国家贷款;
  • 技术援助和培训:帮助成员国发展健全的制度和经济政策工具。

组织结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织架构图

国际货币基金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每位成员地区有正、副理事代表,通常是本国的财政部长或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于每年9月举行一次会议,各成员的投票权按其缴纳基金多少来决定。

执行董事会由理事会委托,行使理事会的权力,处理日常事务。该会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每两年选举一次,设有1名总裁和4名副总裁。总裁任期5年,由执行董事会推选,可以连任。其中八名执行董事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任命,其余由其他成员组成的选区选举产生。

国际货币基金的临时委员会,被看作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策和指导机构。该会主要的工作是协调政策合作,特别是制订中期战略。该会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与世界银行共同举行年会。

会员资格

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的申请,首先会由基金的董事局审议。之后,董事局会向管治委员会提交“会员资格决议”的报告,报告中会建议该申请国可以在基金中分到多少,以及条款。管治委员会接纳申请后,该国需要修改法律,确认签署的入会文件,并承诺遵守基金的规则。

成员国的“配额”决定了一国的应付会费、投票力量、接受资金援助的份额,以及特别提款权SDR的数量。

无IMF会籍无法成为世界银行之会员。

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在1945年12月27日至1980年4月16日止,约30年3个月又21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行使中国代表权的是中华民国。1980年4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中国的代表权。1980年4月17日至今行使中国代表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前,中国在该组织中的份额为33.853亿特别提款权,占总份额的2.34%。中国共拥有34102张选票,占总投票权的2.28%。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中国的份额由3.65%升至6.1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改革美国拥有17.67%份额,依旧拥有“否决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0年获得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后单独组成一个选区并派一名执行董事。1991年,该组织在北京设立常驻代表处。2012年6月19日,中国宣布向国际货币基金( IMF)增资430亿美元。官方称此举可以达致双赢,而中国人民银行官员称,同时也面临国内民众的质疑,因为中国的贫困人口仍然上亿。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取消参加在东京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年会。

IMF正在朝着扩大放贷能力的协议迈进,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正面肯定其他国家的出资承诺,可能有助G20华盛顿会议达成扩大IMF银弹协议。

与世界银行的区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的角色是会计师,工作是记录各国之间的贸易数字,和各国间的债务,并主持制定国际货币经济政策。至于世界银行,则主要提供长期贷款。世银的工作类似投资银行,向公司、个人或政府发行债券,将所得款项借予受助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目的是要稳定各国货币,以及监督外汇市场。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是银行,它不会放款。然而,国际货币基金有储备金,供国家借用,以在短时间内稳定货币;做法类似在往来户口中透支。所借款项必须于5年内清还。

历任总裁

根据惯例,IMF总裁主要来自欧洲,而世银总裁主要来自美国。

  1. 1946年5月-1951年5月6日 Camille Gutt 比利时
  2. 1951年8月-1956年10月 Ivar Rooth 瑞典
  3. 1956年12月-1963年5月5日 Per Jacobsson 瑞典
  4. 1963年9月1日-1973年9月1日 Pierre-Paul Schweitzer 法国
  5. 1973年9月1日-1978年6月17日 Johannes Witteveen 荷兰
  6. 1978年6月17日-1987年1月16日 Jacques de Larosière 法国
  7. 1987年1月16日-2000年2月14日 Michel Camdessus 法国
  8. 2000年5月1日-2004年3月4日 霍斯特·克勒 德国
  9. 2004年3月4日-2004年5月4日 Anne Krueger 美国(署任,非正式)
  10. 2004年5月4日-2007年10月1日 罗德里戈·拉托 西班牙
  11. 2007年10月2日-2011年5月19日 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 法国
  12. 2011年5月19日-2011年7月4日 约翰·利普斯基 美国(署任,非正式)
  13. 2011年7月5日-2019年9月12日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法国(是第11任,也是首任女性总裁)
  14. 2019年10月1日起至今 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 保加利亚 第二位女性总裁,曾任世界银行首席执行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

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成立于1991 年。自成立之日起,其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双重的。首先,代表处与总部工作人员一道,就宏观经济和结构改革问题与中国当局持续开展政策对话。代表处还负责对经济发展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政策问题以及向基金组织总部的工作人员汇报情况。此外,代表处还就这些领域的问题与当地 和国际社会交换看法。其次,代表处负责与当局、总部工作人员和援助方协调技术援助项目,目的是帮助当局加速以下方面的改革进程,包括:货币政策和银行业务、财政管理、国际收支政策和操作、经济和金融统计数据的编制和发布,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能力的培养。

代表处人员

席睿德 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此前,他任职基金组织亚太部第三处处长,主要负责协调东南亚高增长低收入国家(前沿经济体)的工作并领导越南工作组。他曾任基金组织西半球部拉丁加勒比处及东加勒比货币联盟处处长,其间,他磋商达成了一项高准入备用安排,包括为东加勒比货币联盟的一个成员国进行债务重建及债转股,以及对萨尔瓦多的一项8亿美元的预警备用安排。他还曾任驻中美、巴拿马及多米尼加共和国代表并在基金组织欧洲部工作过一段时间。此外,他还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国际贸易与金融,并编撰了大量书籍和论文,包括最近出版的关于东加勒比货币联盟的手册等。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一体化及宏观经济与金融间的联系。

穆尔塔扎•赛义德 于2004年通过经济学家项目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他在财政事务部、亚洲及太平洋部均工作过。赛义德先生广泛参与研究亚洲经济体,其中包括日本,韩国,香港及老挝。他还参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区域监督及其与多米尼加贷款方案。他的研究范围包括贸易,投资,不平等,财政的可持续性,以及金融外溢效应。赛义德先生在英国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前,他曾先后任职于英国财政研究所(IFS)研究经济学家,位于伊斯兰堡的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资助主办的人类发展中心(DHC)高级政策分析员,以及任教于英国牛津大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其他工作人员

  • 蔡制宏 经济学家 (借调自中国人民银行)
  • 刘旭 经济学家 (借调自国家外汇管理局)
  • 纪雪蕾 兼职经济学家 (借调自财政部)
  • 谢沛初 兼职经济学家
  • 李晶 办公室经理
  • 汝小溪 助理
  • 王文峰 信使/司机 (借调自中国人民银行)
  • 雷劲强 信使/司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总部中国处(第六处)工作人员

  • Nigel Chalk 亚洲及太平洋部助理主任及中国磋商团团长
  • Steven Barnett 亚洲及太平洋部中国处副处长
  • Papa N’Diaye 亚洲及太平洋部中国处高级经济学家
  • Nathan Porter 亚洲及太平洋部中国处经济学家

各成员的配额、投票权及董事

按照IMF的规则,一般事务需要70%投票权支持才能通过,而重大改革事项则需要85%以上的支持率才能通过,而美国在IMF中占有超过15%的投票权,也就是说,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具有一票否决权,任何重大金融改革如果得不到美国的首肯,都不可能获得通过。

援助和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的使命,是为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国家,提供协助。对于严重财政赤字的国家,基金可能提出资金援助,甚至协助管理国家财政。受援助国需要进行改革,参阅华盛顿共识

批评

冷战后期以来,布雷顿森林机构的角色一直引起争议。有批评指出,基金偏袒与欧美公司有良好关系的资本主义军事独裁者。另有批评称,国际货币基金不重视民主人权劳工权益。这些批评引起社会的讨论,促进了反全球化运动。相反意见认为,国际货币基金促使国家民主化的能力有限,而它的宗旨也没有写明要这样做。有支持者指出,经济稳定是民主的先决条件。

有经济学家批评,国际货币基金的经济援助都是“有条件地”批出:受援助国需要实行基金建议的经济改革。经济学家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国家的社会稳定,实际上适得其反。

一般来说,国际货币基金和它的支持者推崇凯恩斯主义。于是,供应学派的支持者通常与国际货币基金唱反调。国际货币基金提倡把货币贬值,被供应学派批评会造成通货膨胀。大部分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组织,例如课征金融交易税以协助公民组织,认为IMF的加深了贫穷问题,也增加了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反对IMF的组织各有不同的立场。例如,供应学派认为,ATTAC提出的政策,理念上与IMF的相差无几。

阿根廷因采用布雷顿森林机构提出的经济政策,而被IMF推崇为模范国家。然而,2001年,该国出现灾难性的金融危机,不少人相信是由IMF倡议的紧缩财政预算和私有化重要资源开发项目所致。紧缩的预算削弱了政府维持基础建设、福利、教育服务的能力。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加深了南美州国家对IMF的怨恨,他们指责基金要为南美地区的经济问题负责。受到阿根廷经济危机影响,现时南美地区的政府渐走中间偏左的路线,并致力摆脱商业企业对经济政策的压力。

另一个引起争议的国家是肯亚。原本肯亚的中央银行控制了该国货币的流动,IMF提出协助后,要求放宽货币政策。调整后不但外商投资大减,在贪污官员的协助下,Kamlesh Manusuklal Damji Pattni 亏空了数以十亿计的肯亚先令(是为 Goldenberg scandal),肯亚的财政状况比之前更差。

国际货币基金亡羊补牢的行动影响了它的声誉:往往当国家已深受经济打击,IMF才伸手援助。其实这些国家出现经济问题,通常是数十年管理不善的结果,而不为外界所知。管理不善导致国家陷入多年的经济困境,IMF通常于这时提供协助,人们于是把经济崩溃与IMF的介入连系起来。政客善于转移视线,利用民族主义和人们对IMF的坏印象,以IMF作自己的代罪羔羊,将大量利益纳入得利者的口袋中。

虽然IMF成立目的是协助稳定环球经济,但自1980年代以来,超过100个国家曾经历银行体系崩溃,并令GDP下降4%以上,这是史无前例的。IMF对危机的迟缓反应,以及亡羊补牢的做法,令不少经济学家提出要改革IMF。尽管西方社会对国际货币基金毁誉参半,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各地区认为IMF和世界银行对他们的国家有“正面”影响的比例,亚洲61%、非洲71%、北美洲62%、拉丁美洲54%,西欧和东欧则分别为64%和58%。

记录片《债与命》(Life and Debt)以批判的角度描述国际货币基金的政策对牙买加的影响。2011年希腊纪录片《解放债务》(Debtocracy)亦对国际货币基金颇有微词。

丑闻

在IMF总裁多米尼克·史特劳斯-卡恩涉嫌性侵被捕后,纽约时报以头版报导,IMF内部有许多高阶男主管喜好猎艳,让女员工人人自危不敢穿裙子,IMF都不予管控,其实是放任性骚扰及性侵。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