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气学汉语拼音:Qixue),北宋张载明代王廷相、明之际王夫之倡导的以“”为宇宙本体学说。与程朱道学把“”和陆王心学把“”视为宇宙本体的学说相区别。“元气”、“气”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通常是指一种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初物质,为历代哲学家所重视和运用。

  早在春秋战国前,就有将“气”视为世界本原的观念。先秦时期的管子庄子荀子等都探讨了“气”的问题。汉唐时期的董仲舒王充柳宗元等则各自提出了自己对“气”的解释。至宋明时期,由于理学思潮的兴起,理气关系成为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北宋张载创立气学派,明清之际王夫之则集“气”学之大成,他们不再用“元气”这一范畴,而是把“气”作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范畴,“以气释理”、“据器以黜道”,建构起气学哲学体系。

  张载在吸取前人“气”说的基础上,对气的理论作了重大发展,把宇宙中的一切存在皆统一于“气”。他说:“凡可以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批判佛道以无为空和以无为有的观点,认为气充塞宇宙,无所不在,气处于聚散、有形无形的转化过程,从而不生不灭,提出“太虚即气”、“虚空即气”的思想:“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知虚空即气,则有无显隐,神化性命,通一无二”(《正蒙·太和》)。主张“气”本身具有运动的特性,而气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气内在的矛盾性,所谓“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二故化”(《正蒙·参两》)。认为“道”是气化的过程,“由气化,有道之名”(《正蒙·气化》),且气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把气看成是变化过程和规律的载体。明代王廷相在批判二程、朱熹绝对理的基础上,彻底摈弃和改造了理气为二、理在气先、“太极即理”的观点,以气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最高实体。他说:“天内外皆气,地中也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气,物之原也;理,气之具也。”(《慎言·道体》)主张上天下地,虚空和实物,皆由气构成,而理为气所具有的规律,从而构成北宋张载到明清之际王夫之的中间过渡环节。王夫之综罗百代,总结性地批判了程朱、陆王哲学,通过注释《正蒙》,发展了张载“太虚即气”的气学,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气学的集大成者。他说:“天人之蕴,一气而已。”(《读四书大全说》卷十)“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同上书,卷一)将一切都归结为“气”,肯定“气”是唯一的本体实在。而“气”与“万象”是体用关系,作为阴阳对待和合体的“气”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源头,形形色色的万物则是“气”存在的各种不同形态。在理与气的关系上,主张“理不离气”,“理即是气之理,气当得如此便是理”(《孟子·告子上》、《读四书大全说》卷十),提出了“理在气中”(《张子正蒙注·太和》)、“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孟子·告子上》、《读四书大全说》卷十)等命题,借以阐明和论说“理”与“气”的关系。认为“气”的聚散、升降、飞扬等运动变化是其固有的属性,运动变化是绝对、永恒的。

  气学主要代表人物张载、王廷相、王夫之分别代表了气学哲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气学”派作为宋明理学社会思潮中的重要一系,从对佛道的批判,到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批评和诘难,是对中国哲学史上“气”学说的总结和提升,就哲学理论思维而言,不仅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和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宋明理学演变过程中和在中国哲学史、中国学术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张王“气学”对南宋朱熹理学体系和清中期戴震的“气化流行”说以及康有为严复等人的学说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且传播至朝鲜(李朝),形成了以徐敬德李珥为代表的朝鲜性理学中的主气派一系。

  气学一派的提出大致可追溯至清人李周望邓显鹤孔祥麟及近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熊十力等对横渠之学与船山之学的论述和评价,揭出张载、王夫之可成独立一系。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明确把张载、王夫之哲学称为“气论”或“气本根论”。张立文综合前人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版的《宋明理学研究》一书中则率先提出了宋明理学分为主流派与非主流派,而主流派则又分程朱道学、陆王心学和张王气学三系。之后“气学”的提法逐渐得到中外学者的认可和运用,成为专指张王气学一系的特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