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43行: 第143行:
 
**[[红星岩]],位于松潘县山巴乡境内,景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该景区海拔在3200至4795米之间,年平均气温6摄氏度,是高寒岩溶和冰川堆积多形成的景观形态。
 
**[[红星岩]],位于松潘县山巴乡境内,景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该景区海拔在3200至4795米之间,年平均气温6摄氏度,是高寒岩溶和冰川堆积多形成的景观形态。
 
**'''[[西沟]]''',位于施家堡乡境内,全长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四季分明,空气温润,沟内海拔落差达3838米,阳光充足,原始森林植被相当丰富,沟内有野生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羚牛等许多世界濒危动植物。
 
**'''[[西沟]]''',位于施家堡乡境内,全长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四季分明,空气温润,沟内海拔落差达3838米,阳光充足,原始森林植被相当丰富,沟内有野生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羚牛等许多世界濒危动植物。
 
+
**'''[[七藏沟]]''',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北部,毗邻黄龙机场。在著名的黄龙景区和九寨沟景区的后山部分。方圆约五十平方公里,其间草深木繁,高峰林立,溪水潺潺却渺无人烟。七藏沟由卡卡沟、阿翁沟、红星沟等组成。
 
+
**[[花绿二海]],即花海子、绿海子景区,位于松潘县西南部,地处岷山山脉主峰“雪宝鼎”的延续山脉西南段,海拔在2200米左右,全长四十公里多,主要以峡谷风光为主。
 +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占地面积19.27万平方米,由主碑、大型花岗石群雕、陈列室三大部份组成。主碑41.30米,耸立于元宝山顶,由红军战士铜像、碑体,基座组成。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
  
 
*九寨沟县
 
*九寨沟县
 +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九寨沟县(原南坪县),因沟中有荷叶、盘亚、亚拉、尖盘、黑果、树正、则查洼、热西、郭都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
**'''[[神仙池]]''',位于松潘县和九寨沟县大录乡境内,是九寨沟县旅游圈重要景点之一。
 +
**'''[[甘海子]]''',位于松潘县和九寨沟县交界处的弓杠岭,平均海拔2200米左右,为川西山地少见的天然湿地。景区有金犀牛海、芳草海、九曲彩河组成的湖泊群,以此为中心,周围的高山峡谷中河瀑分布密集,原始森林茂密,高山植物垂直带谱景观明显。
  
 
*金川县
 
*金川县
 
+
**[[索乌山]],位于金川县城东部万林乡二甲村线碉沟内。索乌山景区绵延100余公里,呈西北—东南方向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以松木坪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菩萨沟、线碉沟、竹厂沟、大树子沟、四大景区组成。
 +
**[[嘎达山]],位于金川县西北部安宁地区一带,距县城42公里,是古东女国和青藏高原上最古老的原始宗教——苯波教圣地。嘎达山风景区由中国碉王——马尔邦关碉、飞水岩瀑布群、自然天成高达240米的东巴石菩萨、巨型岩洞、悬空古庙群、原始森林、乾隆御碑、清朝四大皇庙之一的广法寺等景观组成,总面积达146平方公里。
 +
**'''[[世外梨园景区]]''',位于金川县,大雪山支脉和邛崃山脉之间的大金川河谷地带。这里有雪域高原规模最大的梨花奇景,有雪域高原规模最大的红叶其境,是全国闻名的雪梨产区。景区187平方公里,由根扎嘉绒藏寨、咯尔、神仙包、金川老街、河西几部分组成。
 +
**'''[[观音桥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川县境内,景区分布于观音桥镇、太阳河乡、阿科里乡、毛日乡、俄日乡等一镇四乡,海拔高度2500米至5300米,总面积达300余平方公里,汇聚了藏地圣庙、高山草甸、高原湖泊、高山峡谷、高原彩林等五大类景观36个主要景点。景区按景观属性大体可分为宗教文化区、高山草原区和高山峡谷区三大片区。
 +
**[[云顶花海]],位于金川县曾达乡,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坐落于一座大山的山顶,四周群山环绕,溪流纵横,白天可赏花观云海日出,夜晚也赏月观灿烂星空,是户外探秘和野营露营的绝佳所在。
  
 
*小金县
 
*小金县

2017年10月19日 (四) 16:28的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达古冰山景区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达古冰山景区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达古冰山景区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海拔3500米之上的高原星空(红原县)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太平乡木耳村高山有机白菜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核桃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姑娘山景区—冬雪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基勒俄足节,正月初五,茂县曲谷乡河坝村将举行基勒俄足节(羌族男子节)民俗表演活动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世外梨园景区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瓦尔俄足节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五花海景点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奇峡沟旅游景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汉语拼音:ā Bà Zàng Zú Qiāng Zú Zì Zhì Zhōu;英文: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中国四川省辖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东邻绵阳市德阳市,南连雅安市成都市,西与甘孜州青海省毗邻,北与甘肃省接壤。总面积85131平方千米。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914106人。总人口中,藏族占58.1%,羌族占18.6%,回族占3.2%,汉族占20.6%,其他民族占0.2%。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中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辖1个县级市和12个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高山峡谷的接合部,西北部是高原,东南部是高山峡谷。境内山川起伏,峰峦险峻,峡谷幽深。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为境内最高峰。河流主要属岷江水系、大渡河水系。属亚热带大陆性高原气候。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名、特、优、稀水果和反季节蔬菜良好的种植区。有优质天然草场422万公顷,野生中药材1900余种,贝母、红豆杉、黄芪、红景天、党参等地道名贵药材和羌活、秦艽、大黄等大宗药材十分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已发现矿种54个,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10处,小型矿床36处。优势矿种有金、锂、花岗石、大理石、水泥用石灰石、泥炭、矿泉水、石榴子石、泥炭、温泉等。风景名胜有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九寨沟,黄龙旅游区,四姑娘山,米亚罗红叶、大录嫩恩桑措、卡龙沟、白河、铁布自然保护区,阿坝草原、叠溪海子等。有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岗直波碉楼(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墙、壤塘棒托寺、错尔机寺、营盘山和姜维城遗址、日斯满巴碉房、阿坝州红军长征遗迹等8处(22个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水卡斯达温、九寨沟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瓦尔俄足节等12 项民族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战国时,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坝州始有建制。西汉置汶山郡。晋、隋袭旧制有所拓展。唐代建置时有兴废,演变频繁。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维川郡。元为土司制度之始,明置于茂州、威州、松潘卫,分辖各土司及千户所。清设茂州、理番厅、松潘厅、懋功厅。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州境内转战停留达16个月之久,创建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少数民族革命政权。阿坝州是红军长征途中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最多的地区。长征途中,党中央先后在阿坝州召开了两河口、卓克基、芦花、沙窝、毛儿盖、巴西等10次政治局会议(含扩大会议、常委会议、非正式会议)。全州13个县(市)被四川省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县。1950年1月,建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1953年撤茂县专区建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邮编:624000 区号:0837 代码:513200

行政区划

  全州辖1个县级市、12个县。州政府驻马尔康市

历史

  早在5000年前,阿坝州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近年在茂县营盘山出土的文物与马家窑文化三星堆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被称为营盘山文化。古蜀蚕丛时代(夏朝初年,约公元前21─16世纪)曾建都于蚕陵(今茂县叠溪)。公元前316年,秦在岷江上游东岸设置湔氐道,管理岷江流域诸民族事务。秦汉之际,岷江流域上游形成了冉、駹两个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汉书》、《后汉书》等历史典籍中有"西山八国"、"六夷、七羌、九氐"等关于阿坝州古老民族历史的记载。秦汉至明清历代中央王朝都加强了对阿坝地区的管理。明朝大力推行土司制度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实行"改土归流"。

  千百年来,古代的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等民族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共同开发了阿坝,他们在这里互相融合,共同进步,逐步构成这块土地的主要民族:藏、羌、回、汉,他们为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谱写了绚丽的篇章。被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的“民族走廊”经过这里,留下了早已在民族融合中消失了的古老民风、独特民情,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

  古为氐、羌、冉、诸部落地。秦朝以后各朝代分别设置县、郡、州等,元置茂州、松州、潘州。明洪武年间改松,潘两州为松潘卫。清改卫为松潘直隶厅,茂州仍置,增设理番、懋功二直隶厅。1913年改州、厅为县,1935年置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1950年设茂县专区,属川西行署区,专署驻茂县,辖茂县、汶川、理县、懋功、靖化、松潘等6个县。1952年茂县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3年1月1日,撤销茂县专区,改设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原懋功县改称小金县(驻美兴镇),原靖化县改称大金县;由松潘县部分地区设置南坪县(驻南坪);理县驻地迁杂谷脑;原阿坝地区改设阿坝县(驻中阿坝),原黑水地区改设芦花县(驻芦花),原若尔盖地区改设若尔盖县(驻纳摩寺);大金县的绰斯甲地区建立县级行政委员会(驻周伞);将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土司分别建立相当于区的政权机构,并在四土的中心地区马尔康暂设相当于县级的行政机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辖10个县、1个县级行政委员会、1个县级办事处。1954年,芦花县改名黑水县,若尔盖县由纳摩寺迁驻达扎寺。

  1955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为阿坝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刷经寺。1956年,原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四土)改设为马尔康县;绰斯甲行政委员会改为绰斯甲县,驻地迁观音桥;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2个县。1958年,阿坝藏族自治州驻地由刷经寺迁马尔康县城;由壤塘行政委员会设立壤塘县(驻南木达);撤销茂县、汶川2县;同年7月7日,由原茂县、汶川2县全部辖区和理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立茂汶羌族自治县(驻威州镇),理县迁驻刷经寺;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1个县、1个自治县。

  1959年,壤塘县迁驻壤塘;理县迁驻哈拉玛。1960年,撤销理县,以原理县和阿坝县的部分地区设立红原县(驻哈拉玛),原理县的其余地区并入茂汶羌族自治县和马尔康县;撤销南坪县,并入松潘县;大金县改名为金川县;撤销绰斯甲县,并入金川、壤塘2县;阿坝藏族自治州辖9个县、1个自治县。1963年,恢复南坪县(驻南坪)、汶川县(驻威州镇)、理县(驻杂谷脑);茂汶羌族自治县由威州镇迁驻凤仪镇;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2个县、1个自治县。

  1987年7月24日,国务院批准同意: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撤销茂汶羌族自治县,恢复茂县。1996年,阿坝州面积8.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79万人,其中藏族占51%,汉族占28.9%,羌族占17%。辖马尔康、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南坪、黑水、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13个县。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常住总人口847468人。其中:汶川县111935人、理县43668人、茂县103570人、松潘县69079人、九寨沟县62157人、金川县69098人、小金县76709人、黑水县57000人、马尔康县55046人、壤塘县33550人、阿坝县62312人、若尔盖县65413人、红原县37931人。xzqh.org lanweixing@163.com

  2004年,阿坝州共有31个镇、195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常住总人口898708人,其中:汶川县100771人,理县46556人,茂县104829人,松潘县72309人,九寨沟县81394人,金川县65976人,小金县77731人,黑水县60704人,马尔康县58437人,壤塘县39173人,阿坝县72391人,若尔盖县74619人,红原县43818人。

  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马尔康县,设立县级马尔康市,以原马尔康县的行政区域为马尔康市的行政区域。马尔康市人民政府驻马尔康镇达萨街299号。马尔康市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

地理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区,中部为山原区,西北部为高原区。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岷江大渡河纵贯全境,是黄河流经四川惟一的地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

  阿坝州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构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保留下世界上别的地方早已绝迹的动植物资源,如熊猫、珙桐等活化石,保留了在工业文明中难以找到的静谧、古朴的壮丽自然景观,如九寨沟、黄龙等世界自然遗产。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的独特性为发展生态农牧业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气候

  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属大陆高原性气候,四季气温无明显差别,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山原地带为温凉半湿润气候,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气候呈垂直变化,高山潮湿寒冷,河谷干燥温凉,年平均气温5.6℃~8.9℃。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降水集中,蒸发快,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带,海拔2500~4100米的坡谷地带是寒温带,年平均气温1℃~5℃,海拔4100米以上为寒带,终年积雪,长冬无夏。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阿坝州境内江河纵横。黄河在阿坝州流经165公里。长江上游四川境内的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涪江均发源于阿坝州。岷江干流及最大支流大渡河纵贯全境,其流域内水量充沛、天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州大小河流530余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46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1933万千瓦,占四川省水能蕴藏量的14%;可开发量1400万千瓦,占四川省的11%;水能资源特点是河流落差大,距离负荷中心近,年发电小时长,各类电站单位造价低。

  阿坝州按照“保护生态、统筹兼顾、科学论证、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为更好地对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的水能资源开发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除国家组织实施解决边远地区农牧民用电的小水电项目外,一律不再开发5000千瓦以下水电项目;在人口稠密区、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保护区以及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禁止开发水能资源。岷江干流茂县县城以上河段、梭磨河松岗以上河段、涪江上游丹云峡河段、白水河九寨沟县城以上河段为首批禁止开发区域。

生物资源

  阿坝州地处中国自然地理垂直地带中两大阶梯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又是川西-滇北植物特有现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林业用地387.2万公顷。截至2009年底,全州已建立包括森林类型、湿地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5处,总面积218.6万公顷,占全州幅员面积的26%。其中,国家级4处: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若尔盖辖曼,面积48.7万公顷;省级12处:黄龙、白羊、勿角、白河、铁布、宝顶沟、米亚罗、草坡、曼则塘、三打古、南莫且、弓杠岭,面积91.6万公顷。有各类植物资源15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200种,芳香油植物70种,淀粉植物37种,油脂植物80种,纤维植物79种,单宁植物68种)。有野生动物38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6种(其中一级保护23种、二级保护53种),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梅花鹿、猕猴、牛羚等。阿坝州是四川省植物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是成都平原及长江、黄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和著名的“珍贵生物基因宝库”。

  阿坝州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名、特、优、稀水果和反季节蔬菜良好的种植区,金川雪梨、小金苹果、汶川甜樱桃以及无公害蔬菜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有优质天然草场422万公顷,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麦洼牦牛、贾洛藏系绵羊、河曲马、汶川三江铜羊、黄牛等畜种是全国、全省的著名优良畜种,绿色食品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天然药库

  阿坝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距成都80公里,幅员8.42万平方公里。西北部大草原,一马平川,蓝天白云,牛羊牧野;东南部高山峡谷,层峦叠嶂,林泉相映,鹃啼猿鸣;“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东方圣山”四姑娘、“活化石”大熊猫......美景如画,不胜枚举!境跨我国两个地理台阶和5000米的垂直高差,造就了分异显著的立体气候和复杂多变的局部生态,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野生中药材1960余种(占全省的50%),蕴藏量达8.5万吨;有全国重点普查中药材179种(占49%),盛产虫草、松贝、麝香和羌活、甘松、当归、刀党、黄芪等名贵、大宗药材。

矿产资源

  阿坝州蕴藏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迄今为止,已发现矿种54个,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10处,小型矿床36处。优势矿种有金、锂、花岗石、大理石、水泥用石灰石、泥炭、矿泉水、石榴子石、泥炭、温泉等。

  • 金矿:现已探明黄金储量116吨,约占四川省的49%。随着地勘工作的不断深入,金矿储量还会逐步增加。
  • 锂辉矿:分布在马尔康、金川两县境内,探明储量(矿石量)1546.5万吨,居四川省第二位,平均品位1∽1.2%。呈现集中、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且锂矿与国内紧缺的铌钽矿共生。
  • 大理石:已探明储量1239万立方米,占四川省的33%,优势品种“蜀金伯”被列入全国80个“名特石材品种”,主要分布在小金和汶川两县境内,品种主要有“夹金花”、“竹叶青”等,其中“夹金花”被列入全省40个花岗石“名特石材品种”。
  • 水泥用石灰石:主要分布在汶川境内,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占全省的22%,远景资源储量在20亿吨以上,居四川省第一。
  • 泥炭: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远景资源储量在19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在红原、若尔盖、阿坝县境内。
  • 石榴子石:为四川省内独有,已探明储量1398万吨,分布在理县、汶川境内。
  • 矿泉水:境内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泉水有九寨沟、松潘、理县、若尔盖等6处。水温在35∽62度之间,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旅游

  阿坝生态环境优良,立体气候明显,地理环境独特,有濒临绝迹的大熊猫、珙桐等动植物活化石。阿坝州拥有高密度、高品位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全州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4处,占幅员面积的29%。有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和若尔盖湿地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九寨沟和黄龙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绿色环球21"三项桂冠,2006年7月12日,我州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门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至此,我国5处世界自然遗产中,阿坝州占有其中3处。有黄龙、白羊、勿角、白河、铁布、宝顶、米亚罗、草坡、曼则塘、三打古、南莫且等1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卡龙沟、米亚罗、叠溪-松平沟、三江、九顶山-文镇沟大峡谷等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连绵起伏的山川,纵横交错的江河,珍稀多样的动植物,在川西北高原的这片热土上,演绎出自然造化中壮美灵动的山水风光。阿坝州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

  阿坝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雪山草地",红色的阿坝浩气长存。20世纪30年代,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艰苦、最悲壮的历程在阿坝州,红军先后在这里召开了11次政治局会议,翻越了8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3次穿越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经历了数十次大小战斗,转战停留16个月,建立了中国革命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全州13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县。这里有周恩来总理亲自定名的红原县,这里有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阿坝这块红土将永远铭记并昭示红军精神,红军精神在这里炳照千古。

  阿坝是"民族走廊",多彩的阿坝瑰丽迷人。阿坝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千百年来,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等民族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共同开发了阿坝,他们在这里互相融合、共同进步,形成了古老的民风、独特的民情、丰富的民俗,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有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岗直波碉楼(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墙、壤塘棒托寺、错尔机寺、营盘山和姜维城遗址、日斯满巴碉房、阿坝州红军长征遗迹等8处(22个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水卡斯达温、九寨沟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瓦尔俄足节等4 项民族文化遗产入选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 马尔康市
    • 大藏寺,位于马尔康市城正北,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深山中。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大藏寺有弥勒殿三座、宗喀巴大师殿、大雄宝殿及护法殿等六座佛殿,又有祈竹楼及堪康楼各一座作两位法台历代住锡之处。大殿之楼顶为鎏金铜瓦,乃汉地皇帝所赐。寺院后山上有闭关院一座,供寺僧禅修闭关之用。在寺院前方,有一座三十米高的佛塔,内有无数珍贵圣物。
    •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西索村,317国道旁,梭磨河与西索河交汇处的高地上。卓克基土司是川西著名的嘉绒十八土司之一。民国初年土司索观赢对官寨进行扩建,1936年被焚毁,1937~1941年又在原基础上复建,即现存卓克基土司官寨。1988年,卓克基土司官寨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 西索民居,西索村地处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腹心地,国道317和省道210线交汇处,海拔2660米。西索藏寨全是三层石楼,底层饲养牲畜,第二层是厨房和住宿,三层是经堂和客房。民居建筑形如碉状,也称碉楼。
  • 汶川县
    • 萝卜寨,位于汶川县雁门乡境内岷江南岸高半山台地之上。萝卜寨为冰水堆积的阶坡台地,地势平缓、宽阔,是岷江大峡谷高半山最大的平地,也是鸟瞰岷江大峡谷风光最理想的场所。
    • 大寺村,所辖于汶川县克枯乡,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高半山地带,阿坝州东南部,岷江上游。海拔1850—3800米,是典型的羌民族聚居区。羌族石砌碉楼高大挺拔,民族歌舞老少皆会,石膏豆腐、老腊肉嫩爽不腻,青(红)脆李、蓝莓个大香甜,后山林木乔灌错落有致。春季李花满村,夏日凉爽惬意,秋天硕果累累,彩叶满山,冬月冰瀑醉人。
    •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东临都江堰,南倚青城山,距成都70公里,都汶高速、213国道、三江旅游快速通道穿越而过。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 三江生态风景区,位于四川汶川县南部、都江堰北部。景区面积188平方公里,由西河风景区、中河风景区及盘龙山风景区三部分组成。
    • 映秀地震遗址,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百花大桥之上的牛眠沟口、莲花心至漩口镇的蔡家杠村。地震遗址主要由天崩石、百花大桥、漩口中学等构成。
  • 理县
    •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东40公里处杂谷脑河畔桃坪乡。该寨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寨内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坡上垒,其间碉堡林立。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构成路网,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
    • 甘堡藏寨,位于理县县城以东8公里处,距成都162公里,属典型的藏、羌、汉文化结合部。甘堡藏寨背山面水,坐北朝南,杂谷脑河从村口自西向东流过。整个村寨依崖而建,幢幢相连,户户相通,气势恢宏,体现了嘉绒人精湛的技艺。
    • 毕棚沟,位于理县朴头乡境内,属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过渡地带。景区呈狭长形分布,全长45公里,宽4公里,幅员18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2050~5666米之间。毕棚沟风景区集高原、冰川、峡谷风光于一体。毕棚沟1998年被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12年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
    • 米亚罗,地处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谷地带,位于理县境内。全景区东西长127公里,南北宽29公里,幅员3688平方公里。米亚罗风景区比北京香山红叶风景区大180余倍,是中国发现并开放的面积最大、景色最为壮观的红叶风景区之一。1995年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米亚罗风景区被列入中国国家级人与自然保护圈。
    • 古尔沟温泉,位于理县,地处米亚罗风景区中心腹地。古尔沟温泉水温52℃,日流量在1500吨以上,含理、锶、氟、锌、硼、晒、锗等17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是目前四川省唯一的集浴用、饮用、疗用为一体的天然热矿泉。1994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名泉。
    • 孟屯河谷风景区,位于理县西北部的上孟乡和下孟乡境内,距县城50公里,距成都173公里,属嘉绒藏族聚居的地。景区面积714.5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
    • 薛城筹边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理县孟屯河沟口的薛城老街上。曾毁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现存的筹边楼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修建。
  • 茂县
    • 羌乡古寨——牟托寨,被誉为“茂县南大门”,位于茂县南新镇西南端,海拔1400米,是典型的羌族聚居区。坪头寨,是茂县较为富裕的村寨之一,位于茂县县城西岸,海拔1700米,是羌风浓郁、风光秀美、生态和谐的“水风羌寨”。
    • 中国古羌城,位于茂县凤仪镇。地处岷江西岸金龟包、银龟包之间,坐西朝东,背靠水西,脚抵岷江,面向九鼎圣山,头枕蓝天白云,庄严雄伟,气势恢宏。
    • 九顶山,地处德阳绵竹、什邡和阿坝州茂县的分界线上,位于岷山山系龙门山脉中部,雄踞龙门山脉群峰之首,最高峰狮子王峰海拔4989米。其独特的风光是将草地、雪山、原始森林与佛光、幻影、云海等自然景观、地史景观、天像景观融为一体。
    • 叠溪—松坪沟风景名胜区,位于茂县境内,距茂县县城65公里,九环线公路穿景区而过。
  • 松潘县
    •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松潘县境内,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最高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主要由黄龙沟、牟尼沟、丹云峡、雪宝顶等景区构成,人们常说的黄龙主要指黄龙沟。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地表钙华是黄龙景观的最大特色。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 松州古城,位于松潘县进安镇,自古以来即为川、甘、青三省商贸集散地。松潘古城整体布局美,内城跨江沿山构筑,呈等腰三角形,并筑有瓮城和外城,整体布局与地形、山势、水流巧妙融汇。城墙、城门构筑精致壮观,浮雕石刻精美,是中国古城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92年被列入四川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牟尼沟,位于松潘县境内,地处岷江上游,最高海拔4070米,最低海拔2800米,年平均气温7℃。牟尼沟不仅自然风光瑰丽,也有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藏传佛教在此与自然美景融合在一起,形成极其独特的韵味。牟尼沟属世界自然遗产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雪宝鼎,地处松潘县境内。坐落在南北延伸的岷山南段,是岷山的最高峰,海拔5588米。是黄龙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 奇峡沟,位于松潘县西北部,岩羊山南坡,羊洞河支沟内,距松潘县城50公里,景区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奇侠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以峡谷为主,海拔3100至3900米。景区内有各具特色的大小湖泊10余处,钙化彩池有50余处1000余个,水中的钙化体与水、日光、森林相交映,形成了水中、地面、地下绚丽多彩的喀斯特地貌。
    • 红星岩,位于松潘县山巴乡境内,景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该景区海拔在3200至4795米之间,年平均气温6摄氏度,是高寒岩溶和冰川堆积多形成的景观形态。
    • 西沟,位于施家堡乡境内,全长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四季分明,空气温润,沟内海拔落差达3838米,阳光充足,原始森林植被相当丰富,沟内有野生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羚牛等许多世界濒危动植物。
    • 七藏沟,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北部,毗邻黄龙机场。在著名的黄龙景区和九寨沟景区的后山部分。方圆约五十平方公里,其间草深木繁,高峰林立,溪水潺潺却渺无人烟。七藏沟由卡卡沟、阿翁沟、红星沟等组成。
    • 花绿二海,即花海子、绿海子景区,位于松潘县西南部,地处岷山山脉主峰“雪宝鼎”的延续山脉西南段,海拔在2200米左右,全长四十公里多,主要以峡谷风光为主。
    •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占地面积19.27万平方米,由主碑、大型花岗石群雕、陈列室三大部份组成。主碑41.30米,耸立于元宝山顶,由红军战士铜像、碑体,基座组成。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
  • 九寨沟县
    •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九寨沟县(原南坪县),因沟中有荷叶、盘亚、亚拉、尖盘、黑果、树正、则查洼、热西、郭都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 神仙池,位于松潘县和九寨沟县大录乡境内,是九寨沟县旅游圈重要景点之一。
    • 甘海子,位于松潘县和九寨沟县交界处的弓杠岭,平均海拔2200米左右,为川西山地少见的天然湿地。景区有金犀牛海、芳草海、九曲彩河组成的湖泊群,以此为中心,周围的高山峡谷中河瀑分布密集,原始森林茂密,高山植物垂直带谱景观明显。
  • 金川县
    • 索乌山,位于金川县城东部万林乡二甲村线碉沟内。索乌山景区绵延100余公里,呈西北—东南方向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以松木坪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菩萨沟、线碉沟、竹厂沟、大树子沟、四大景区组成。
    • 嘎达山,位于金川县西北部安宁地区一带,距县城42公里,是古东女国和青藏高原上最古老的原始宗教——苯波教圣地。嘎达山风景区由中国碉王——马尔邦关碉、飞水岩瀑布群、自然天成高达240米的东巴石菩萨、巨型岩洞、悬空古庙群、原始森林、乾隆御碑、清朝四大皇庙之一的广法寺等景观组成,总面积达146平方公里。
    • 世外梨园景区,位于金川县,大雪山支脉和邛崃山脉之间的大金川河谷地带。这里有雪域高原规模最大的梨花奇景,有雪域高原规模最大的红叶其境,是全国闻名的雪梨产区。景区187平方公里,由根扎嘉绒藏寨、咯尔、神仙包、金川老街、河西几部分组成。
    • 观音桥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川县境内,景区分布于观音桥镇、太阳河乡、阿科里乡、毛日乡、俄日乡等一镇四乡,海拔高度2500米至5300米,总面积达300余平方公里,汇聚了藏地圣庙、高山草甸、高原湖泊、高山峡谷、高原彩林等五大类景观36个主要景点。景区按景观属性大体可分为宗教文化区、高山草原区和高山峡谷区三大片区。
    • 云顶花海,位于金川县曾达乡,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坐落于一座大山的山顶,四周群山环绕,溪流纵横,白天可赏花观云海日出,夜晚也赏月观灿烂星空,是户外探秘和野营露营的绝佳所在。
  • 小金县


  • 黑水县


  • 壤塘县


  • 阿坝县


  • 若尔盖县


  • 红原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