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戏曲中华文化的传统戏剧形式。“戏曲”一词始见于《水云村稿》中〈词人吴云章传〉,指南宋流行于民间的永嘉戏曲,是南戏戏文发展之滥觞。在河南省偃师市出土的一座宋代墓葬里,发掘出来的“宋杂剧演员丁都赛雕像砖”,是中国现存的最早记录戏曲演出活动形象的文物。尔后,“戏曲”之名迭有变迁,以“戏曲”指称“中国传统戏剧”,须待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问世,本书以“戏曲”为名,首度将中国传统戏剧推上近代学术之林,“戏曲”乃成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专称。

王国维将戏曲定义成“合歌舞以演故事”,同时也指出代言体是戏曲不同于其他文类的重要特点。由此定义看来,戏曲必须具备演员、剧场、诗歌、舞蹈、音乐、代言体、演故事等基本元素。台湾学者曾永义将王国维对戏曲的定义视为戏曲小戏必须具备的条件,小戏的表演艺术较为原始。而相较于小戏的大戏有更高度的艺术表现,已经是综合的文学与艺术,其定义为:“中国古典戏剧是在搬演故事,以诗歌为本质,密切结合音乐和舞蹈,加上杂技,而以讲唱文学的叙述方式,通过俳优妆扮,运用代言体,在狭隘的剧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文学和艺术。”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昆剧获纳入名录之内,引起公众对戏曲发展及传承的关注。2009年及2010年,粤剧藏剧京剧更先后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艺术进一步得到世界重视。

历史剧种

根据时代分期,中国戏曲包括:

现存剧种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数据,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即大跃进时期,当时中国有367个戏曲剧种,其中包括50多个当时新创立的剧种(即新兴剧种);到了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编撰过程中所做调查统计发现,当时仍有317个剧种;而到了2005年,仅剩下267个剧种。

在众多剧种中,昆曲京剧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最高典范,其它常见剧种则有豫剧粤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等。

  • 河北戏曲:京剧(又称平剧)、河北梆子评剧(东路)、北昆丝弦老调哈哈腔贤誉调河北乱弹武安平调武术戏口邦子落子西调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软秧歌四股弦唐剧横岐调上四调磁州怀调邯郸赛戏南锣剧坠子戏唐山皮影、河中皮影、冀南皮影
  • 陕西戏曲:秦腔陕西梆子)、铜川梆子眉户剧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戏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弦板腔陕西道情戏陕南花鼓戏陕南端公戏安康弦子戏、东路皮影、西路皮影、合阳线戏、陕西杖头木偶戏
  • 新疆戏曲:维吾尔剧新疆曲子戏汗都春
  • 辽宁戏曲:辽南影调戏辽剧)、海城喇叭戏奉天落子唐派京剧阜新蒙古剧彩扮莲花落海城高跷秧歌二人转辽南皮影戏辽西木偶戏
  • 安徽戏曲: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戏庐剧青阳腔岳西高腔安徽目连戏安徽戏安徽端公戏沙河调泗洲戏坠子戏含弓戏芜湖梨簧戏文南词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剧嗨子戏、灵璧皮影、淮派皮影、皖南皮影、岳西木偶戏、界首扁担戏
  • 湖北戏曲:汉剧荆河戏南剧湖北越调山二黄湖北高腔楚剧湖北渔鼓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远安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梁山调郧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堂戏文曲戏鄂西柳子戏、渔鼓皮影、歌腔皮影、武汉杖头木偶
  • 湖南戏曲:湘剧祁剧常德汉剧衡阳湘剧荆河戏巴陵戏辰河戏湘昆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湘西花灯戏湘西阳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师道戏湘西苗剧新晃侗族傩戏、澧州皮影戏、长沙皮影戏、衡阳皮影戏、槚山皮影戏、邵阳布袋戏、湖南杖头木偶
  • 江西戏曲:赣剧弋阳腔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瑞河戏宜黄戏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万载花灯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宁都采茶戏赣东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武宁采茶戏高安采茶戏婺源徽剧、湘东皮影、江西提线木偶、江西杖头木偶
  • 重庆戏曲:渝派川剧四川曲剧秀山花灯戏秀山辰河戏梁山灯戏踩堂戏杨戏面具阳戏木腊庄傩戏后河古戏亚亚戏石柱土戏巴渝木偶戏三峡皮影
  • 海南戏曲:琼剧临剧海南斋戏海南公仔戏临高木偶戏
  • 福建戏曲:高甲戏芗剧(福建歌仔戏)、莆仙戏闽剧梨园戏四平戏闽西汉剧北路戏右词南剑调屏南乱弹戏平讲戏词明戏南词戏大腔戏小腔戏打城戏梅林戏闽南皮影戏布袋戏嘉礼戏大腔金线傀儡戏传子木偶戏诏安铁枝戏柴头仔戏七条线木偶戏屏南杖头木偶戏串头戏四平傀儡戏闽西采茶戏闽西木偶戏闽西山歌戏邵武三角戏竹马戏游春戏肩膀戏杂剧作场戏车鼓弄福建潮剧尹派越剧

台湾的剧种

台湾现存的剧种有:歌仔戏(古册戏、胡撇仔戏)、台湾布袋戏、南管戏(七子戏交加戏)、北管戏(乱弹戏)、皮影戏傀儡戏客家大戏京剧豫剧昆曲黄梅戏三脚采茶戏相褒戏本地歌仔车鼓弄牛犁阵竹马阵七响阵牵亡歌阵

东亚文化圈的其他戏曲

中南半岛

  • 京族戏曲:㗰剧改良剧嘲剧水木偶戏

朝鲜半岛

  • 朝鲜族戏曲:唱剧假面剧(탈춤)、郭秃阁氏戏(꼭두각시놀음)、足假面戏(발탈)、巫剧(굿놀이)、多仕乐(진도 다시래기)、广场剧(마당극)

日本列岛

琉球群岛

  • 琉球族组踊琉球歌剧冲縄芝居

著名剧目

最后修改于2022年7月21日 (星期四)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