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内亚比绍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7月27日 (六) 02:29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几内亚比绍国旗
几内亚比绍国徽
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汉语拼音:Jineiyabishao;葡萄牙语: República da Guiné-Bissau;英语:The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位于非洲西部,包括比热戈斯群岛岛屿。大陆部分北接塞内加尔,东、南邻几内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300公里。首都比绍。几内亚比绍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低度开发国家)之一。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约25℃。

  曾为非洲古国桑海帝国的一部分。1879年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973年9月24日独立。首任国家元首、国务委员会主席为路易斯·卡布拉尔。独立后,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简称几佛独立党)长期一党执政。1980年,部长会议主席维埃拉推翻卡布拉尔政府,成立革命委员会并自任主席。1991年,改行多党制。1994年,维埃拉作为几佛独立党候选人在首次多党选举中获胜,当选总统。1998年6月,几比军队前总参谋长安苏马内·马内率兵发动叛乱,并于1999年5月武力推翻维埃拉。同年11月,几比举行议会和总统选举,社会革新党(简称社革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该党候选人昆巴·亚拉于2000年1月当选总统。 2003年9月,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塞亚布拉发动政变,推翻亚拉总统。2005年7月,前总统维埃拉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在大选中获胜,再次当选总统。2008年11月,几比举行议会选举,几佛独立党获胜。几佛独立党主席卡洛斯·戈梅斯出任总理。2009年3月初,几比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瓦伊和维埃拉总统先后遇刺身亡。7月,几佛独立党候选人萨尼亚当选总统。

基本国情

  国名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 República da Guiné-Bissau)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红、黄、绿、黑四色组成。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竖长方形,中央有一颗黑色五角星;旗面右侧为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上黄下绿。红色象征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战士的鲜血;黄色象征国家的财富、丰收和人民的希望;绿色象征农业;黑色五角星象征国家的执政党——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还象征非洲黑人的尊严、自由与和平。

  国徽 由五角星、贝壳、棕榈叶和绶带组成。黑色五角星的象征意义同国旗,棕榈叶连接处的贝壳象征几内亚比绍是一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及其丰富的海洋资源。红色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团结、战斗、进步”。

  面积 36125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8个省和1个自治区(比绍),下辖36个县。

  人口 170万(2011年)。有27个民族,其中巴兰特族占总人口的27%、富拉族占23%、曼丁哥族占12%。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通用克里奥尔语。4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拜物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其他宗教。

  首都 比绍(Bissau),人口38.5万(2010年)。平均气温27℃。

  国家元首 2012年4月12日, 几比军人发动政变。5月10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简称西共体)与政变军方就过渡期安排达成一致,指定代议长马努埃尔·塞里富·尼亚马若(Manuel Serifo Nhamajo)为过渡期总统。

  重要节日 独立日:9月24日

历史

  葡萄牙人在1446年宣称现几内亚比绍之地为葡属几内亚,但在1600年前,葡萄牙人建立了少量贸易站。葡萄牙人从几内亚比绍地区贩运奴隶至佛得角。当时,虽然葡萄牙人声称对整个几内亚比绍拥有主权,但他们实际控制范围很有限。

  19世纪,奴隶贸易的衰微令葡萄牙人向内陆找寻新利益。葡萄牙人对内陆的佂服十分缓慢,且遭遇激烈反抗。另外,葡萄牙割了很多土地给法属西非,包括繁荣的Casamance河流域。葡萄牙亦曾为Bolama而和英国争论,经美国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于1870年的介入,最后Bolama归入葡属几内亚。1879年,葡属几内亚从葡属佛得角分开,在此之前,葡属几内亚归葡属佛得角管理。

  1915年葡萄牙的殖民运动才完成。但零星抵抗到1936年才停止。 1941年行政首都从Bolama迁往比绍。 1952年经修正宪法后,葡属几内亚殖民地改名为“葡萄牙海外领地”。 1956年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Partido Africano para a Independência da Guiné e Cabo Verde)成立。 1961年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开始组织武装游击队对抗葡萄牙,虽然葡萄牙增加驻军至超过3万5千人,该党仍不断扩张势力。 1968年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已控制几内亚比绍大部分地区。

  1973年9月24日几内亚比绍宣告独立。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以93比7的投票结果,承认几内亚比绍独立[1]。 1974年9月10日:葡萄牙正式承认几内亚比绍独立。 1980年当时的总理若昂·贝尔纳多·维埃拉发动政变推翻政府。 1981年11月至1984年5月权力落入由维埃拉所领导的革命委员会。 1984年单党制的国会通过新宪法,选出维埃拉继任下一任总统。在该制度下,总统同时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亦是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的领导和军方首领。1983年、1985年和1993年曾传出有政变计划推翻维埃拉控制的政府。

  1994年举行第一次多党总统和国会选举。 1998年一场军事暴动引发内战。 1999年维埃拉总统被驱逐。 2000年举行选举,昆巴·雅拉(Kumba Ialá)当选总统。 2003年威利西摩·科雷亚·赛亚布拉(Veríssimo Correia Seabra)将军发动政变,拘捕昆巴・雅拉,理由为“昆巴・雅拉不能解决困难”,国会大选并被多次延期,最后于2004年3月举行。 2004年10月赛亚布拉将军和其他人在一场军事叛变死去,引起广泛的动乱。 2005年6月举行首次自昆巴・雅拉被捕后的总统大选,昆巴・雅拉亦参选这次选举,但最后由前总统维埃拉胜出。 2007年4月9日,总统维埃拉任命马尔提诺·达法·卡比为政府总理。

  2009年1月:巴蒂斯塔·塔格梅·纳·瓦伊参谋长命令总统卫队解散,接着发生纳·瓦伊参谋长遭到暗杀未遂的事件。3月1日:首都比绍的军队司令部大楼发生爆炸案,纳·瓦伊参谋长在爆炸事件中身亡。3月2日凌晨,认为纳·瓦伊参谋长是遭到总统的人马杀害的叛军士兵袭击总统府,杀害了总统若昂·贝尔纳多·维埃拉。该国的首相卡洛斯·戈梅斯以及国家安全顾问路易士·桑卡确认总统已经身亡,但是尚未公布详细状况。政府军透过国营广播电台宣告叛军已经是“孤立的势力”,并且将要进行镇压,同时也强调如果叛军愿意遵守宪法,也会给予保障。目前比绍市内已有派驻军队戒备,并且暂时关闭民营广播公司,目前比绍市内没有很大的混乱。 3月3日,几内亚比绍临时总统雷蒙多·佩雷拉即3日上任。他是国会议长。佩雷拉说,他会在“依宪法规定,于60天内举行选举之前,承担国家元首职权”。 9月8日,几内亚比绍当选总统马兰·巴卡伊·萨尼亚宣誓就职。

  2012年1月总统马兰·巴卡伊·萨尼亚在巴黎病逝,国会议长雷蒙多·佩雷拉成为临时总统。3月,进行首轮总统大选。4月12日,政变士兵指控政府意图缩减军队规模,推翻政府,并逮捕和关押包括临时总统雷蒙多·佩雷拉,前总理、总统选举第二轮候选人卡洛斯·戈梅斯在内的一批政府高官。4月18日,政变军方同该国多个反对派政党签署协议,宣布解散全部政府机构,国家进入最长为两年的过渡期,并将在过渡期满后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

地理

  几内亚比绍地处非洲西海岸(东经13°38′-16°43′,北纬10°57′-12°40′),北接塞内加尔,东、南邻几内亚,西濒大西洋。国土面积3612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2.8万平方公里,陆境线长705公里;海域8120平方公里,有60多个岛屿(其中博拉马岛Bolama和比热戈斯群岛Bijagos为较大岛屿),海岸线长约300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南为丘陵地带(博埃山海拔300米,为全境最高点),西南是沿海平原(海拔高度仅为4米)。

  河流有科鲁巴尔河Corubal、热巴河Geba、卡谢乌河Cacheu、曼索阿河Mansoa、布巴河Buba和卡西内河Cacine。

  几内亚比绍沿海地区为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内陆则为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受到撒哈拉大沙漠和南大西洋气候群来回移动的影响,全年分为旱雨两季,每年5月至10月为雨季,高温潮湿;11月至次年6年5月为旱季,干燥少雨。年均气温为27℃,年均降雨量为2000毫米左右。几比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和海水倒灌(也称为海潮),这是几比特有的水文现象,导致土壤盐碱化,受海潮影响面积约4000多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几内亚比绍分为8个区(regiões)和1个自治区(sector autónomo),区下设县(sectores)。下辖36个县。

  各区如下:

  • 区(regiões)
    • 巴法塔区(Bafatá)
    • 比翁博区(Biombo)
    • 博拉马区(Bolama)
    • 卡谢乌区(Cacheu)
    • 加布区(Gabu)
    • 奥约区(Oio)
    • 基纳拉区(Quinara)
    • 通巴利区(Tombali)
  • 自治区(sector autónomo)
    • 比绍自治区(Bissau)

政治

  2012年1月9日,萨尼亚总统在巴黎病逝,国民议会议长佩雷拉代行总统职务。2012年3月18日,几比举行总统选举,几佛独立党候选人、总理戈梅斯与反对党社革党候选人、前总统亚拉分别以48.97%和23.36%的选票进入第二轮。4月12日,几比军队发动政变,扣押了佩雷拉和戈梅斯,宣布解散国家机构。在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压力下,政变军方释放佩雷拉和戈梅斯,并与西共体达成一致,由代议长尼亚马若担任过渡期总统,承诺一年内举行总统选举,并同意西共体派兵维护宪政。5月16日,几比主要政党签署《政治过渡协议》,启动过渡进程。但几佛独立党未签署该协议。22日,过渡政府组成,军方宣布还政于民。几佛独立党和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简称葡共体)国家反对上述安排。5月底,由600余人组成的西共体常备部队派抵几比。10月21日,首都发生军营遭武装袭击事件。11月,几佛独立党与社革党达成谅解,议会恢复正常运转。2013年1月,几佛独立党签署《政治过渡协议》,宣告其正式参与过渡进程。2月,西共体第42届首脑峰会宣布将几比过渡期延长至2013年12月31日,并要求几比当局在此日期前举行大选。

宪法

  1999年7月通过并颁布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几比实行半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总理、政府成员经议会多数党提名后由总统任命。总统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1次。

议会

  国民议会行使立法权,每年召开4次例会,就国内外重大问题制定法律,并负责监督国家法律的执行。常设机关为常务委员会,在议会闭会和被解散期间,行使议会职权。议员任期为4年。本届议会于2008年12月22日组成,共有议员100名。其中,几佛独立党67名,社会革新党28名,独立和发展共和党3名,新民主党和选举联盟各1名。2012年军事政变后,代议长尼亚马若出任过渡期总统,第二副议长索里·贾洛(Sori Djaló)出任代议长。11月,议会通过决议,按照政变后各方签署的《政治过渡条约》规定,本届议会任期延长至新一届议会产生,贾洛当选议长。

政府

  过渡政府于2012年5月成立。主要成员名单如下:总理鲁伊·杜阿尔特·德·巴罗斯(Rui Duarte de Barros),部长会议、新闻和议会事务部长费尔南多·瓦斯(Fernando Vaz),外交、国际合作和侨务部长福斯蒂诺·富杜特·因巴利(Faustino Fudut Imbali),国防和祖国解放战士部长塞莱斯蒂诺·德·卡瓦略(Celestino de Carvalho),内政部长安东尼奥·苏卡·恩特沙马(António Suka Ntchama),教育、青年、文化和体育部长维森特·蓬古拉(Vicente Pungura),公共卫生和社会团结部长阿戈什蒂纽·卡(Agostinho Cá), 司法部长马马杜·萨伊杜·巴尔代(Mamadú Saido Baldé),自然资源和能源部长达尼埃尔·戈梅斯(Daniel Gomes),财政部长阿布巴卡尔·登巴·达阿巴(Abubacar Demba Dahaba),经济和地区一体化部长若泽·比亚伊(José Biai)、基础设施部长费尔南多·戈梅斯(Fernando Gomes)等。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关,总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院长保罗·萨尼亚,2012年12月就职。总检察长阿卜杜·马内,2012年8月就职。

政党

  现有32个政党,主要有:

  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Partido Africano da Independência da Guiné e Cabo Verde-PAIGC):简称几佛独立党。1956年9月19日创立。党员约30万人。1973年几比独立后长期执政,1999年沦为在野党。2008年在议会选举中赢得绝对多数席位,重新成为执政党。党的宗旨是实现民族团结,捍卫和巩固独立,为创建在人民团结一致、社会公正和法治国家基础上的民主社会而战斗。2008年6月,召开第7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主席为卡洛斯·戈梅斯(Carlos Gomes Júnior)。

  社会革新党(Partido da Renovação Social-PRS):简称社革党。1992年1月24日创立,2000年至2003年间执政。在工人、农民中影响较大。宗旨是一切为了人民。主张优先进行国家建设、建立民主法制、实施良政,倡导民族团结与和解。2012年12月,该党举行全国代表大会,阿尔贝托·南贝亚(Alberto Nambeia)当选党主席,新任总书记为弗洛伦蒂诺·特谢拉(Florentino Teixeira)。

  独立和发展共和党(Partido Republicano para Independência e Desenvolvimento):2008年3月7日成立。宗旨是巩固国家独立,维护国家主权,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党主席为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Aristides Gomes)。

  其他政党包括:团结社会民主党(Partido Unido Social Democrata-PUSD)、民主阵线(Frente Democrática)、几内亚比绍抵抗运动(Resistência da Guiné-Bissau)、民主社会阵线(Frente Democrática Social)、民主汇合党(Partido da Convergência Democrático)、国家独立斗争阵线(Frente de Luta pela Independência Nacional)、团结民主运动(Movimento para Unidade e Democracia)、变革联盟党(Partido União para a Mudança)、几内亚比绍生态保护联盟(Liga Guineense de Protecção Ecológica)、几内亚比绍社会民主—公民论坛(Fórum Cívico Guineense Social Democracia)、社会民主党(Partido Social Democrata)、民主与进步全国联盟(União Nacional para a Democracia e Progresso)、革新与进步党(Partido de Renovação e Progresso)、几内亚比绍民主社会党(Partido Democrático Socialista Guineense)、社会联盟(Aliança Socialista)、几内亚比绍人民党(Partido Popular Guineense)、几内亚比绍社会党(Partido Socialista da Guiné-Bissau)、几内亚比绍民主社会解决党(Partido Democrata Socialista Solução Guineense)、民族团结党(Partido da Unidade Nacional)、团结劳工党(Partido de Solidariedade e do Trabalho)、人民宣言党(Manifesto do Povo)、几内亚比绍民主运动(Movimento Democrático Guineense)、几内亚比绍民主党(Partido Democrático Guineense)、进步党(Partido para o Progresso)、几内亚比绍爱国者联盟(União dos Patriotas Guineense)、全国和解党(Partido de Reconciliação Nacional)、新民主党(Partido da Nova Democracia)、人民民主党(Partido Popular Democrático)、民主、发展与公民党(Partido para a Democracia Desenvolvimento e Cidadania)。

重要人物

  马努埃尔·塞里富·尼亚马若(Manuel Serifo Nhamajo),过渡期总统。1958年3月25日出生。曾留学葡萄牙,会计学专业毕业。1975年加入几佛独立党,1999年任该党政治局委员。1994年起连续四届当选国民议会议员,2008年任议会第一副议长,2012年1月12日任代议长,5月10日被指定为过渡期总统。

  鲁伊·杜阿尔特·德·巴罗斯(Rui Duarte de Barros),过渡政府总理。1960年生。曾任财政部国库国务秘书,2001年任公共职能、劳动和社会团结部长,2002年任经济和财政部长,2008年赴布基纳法索任西非经货联盟委员。2012年5月16日被任命为过渡政府总理。

经济

  几内亚比绍为农业国,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不能自给。渔业资源丰富,发放捕鱼许可证和渔产品出口是其主要外汇收入来源。2005年以来,政府制定并实施减贫战略,积极发展农业,推行以水稻、腰果为主的多样化种植战略。2009年,几比政府改革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公共行政管理,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在2010年12月几比达到”重债穷国倡议“完成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先后宣布免除其90%以上的债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几比粮油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几比政府实施第二个减贫战略,腰果出口和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全年经济形势好于预期。2012年4月12日军事政变对国民经济造成冲击,当地供应短缺、物价上涨,腰果收成和贸易受到影响。

  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GDP):8.48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8%。

  货币名称: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简称非洲法郎(FCFA)。

  汇率:1美元=511.75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2.8%。

资源

  矿产资源尚未开发。主要矿藏有铝矾土(储量约2亿吨),磷酸盐(储量约8000万吨)。沿海正在进行石油勘探(储量约11亿桶)。

工业

  基础薄弱,以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为主。2011年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工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1%。

农牧渔业

  2011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4%,农业人口约占全国劳动力的85%。可耕地约90万公顷,已耕地45.4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木薯、豆类、马铃薯、甘薯等。2011年腰果产量20万吨,为非洲第二大腰果出口国。

  畜牧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拥有300万公顷天然牧场,20%的农业人口从事牧业。林业资源丰富,森林面积23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近60%。木材藏量为4830万立方米,每年可生产10万吨木材。

  渔业资源丰富。沿海地区以捕鱼为业的人口约有4000~5000人,每年实际捕捞量约为3万吨。每年发放捕鱼许可证收入约为920万美元。

交通运输

  无铁路,以公路和水运为主,内河和近海航运占有重要地位。

  公路:总长4400多公里,其中二级、三级公路(沥青路面)约550公里。

  水运:内河和近海航运通航里程达1800多公里;主要港口比绍港,全国最大的驳运港和渔港,对外贸易中心,年吞吐量约50万吨。

  空运:首都附近有奥斯瓦尔多·维埃拉国际机场,可供中小型飞机起降;每周有定期航班往返葡萄牙、塞内加尔和佛得角。

财政金融

  财政困难,连年赤字。

  主要出口产品为腰果、花生、冻虾、冻鱼、棉花、原木等,其中腰果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5%以上。主要进口商品是粮食、燃料、润滑油、运输设备和建材等。主要贸易伙伴为印度、尼日利亚、葡萄牙、塞内加尔、巴西等国。

  2011年,向印度出口额占几比出口总额的41.5%,其次为尼日利亚(33.9%)、巴西(8.7%)、多哥(7.9%)、西班牙(2.7%)。主要从下列国家进口:葡萄牙(28.3%)、塞内加尔(15.6%)、中国(4.7%)、古巴(3.8%)、美国(3.8%)。

外国援助

  2009年共接受外援1.46亿美元。2011年主要援助方有欧盟(1.1亿欧元,2011至2013年)、世界银行(1970万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300万美元)、联合国和平建设基金(1680万美元),葡共体和西共体(6300万美元,2011至2013年)、西非经货联盟(1600万美元)、日本(200万美元)。2012年发生政变后,世界银行、非洲发展银行等机构一度暂时中止对几比援助。12月世行宣布恢复对几比现有合作项目提供援款。

人民生活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2年人类发展报告》,几内亚比绍的人类发展指数在187个国家中排名第176位。人均寿命48.6岁。全国有劳动人口45万人,其中领国家固定工资的职工有2.5万人,占5.5%。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32部、移动电话29部。全国仅有10%的居民享受水、电供应,87%的居民用木炭做饭。全国有中心医院2所,省、县级医院16所,卫生所130个,病床1187张,医生150名(含国际合作者)。40%的人能享受医疗服务。疟疾、霍乱、腹泻及脑膜炎等传染病较为流行。艾滋病感染率为3.3%。

军事

  军队称人民革命武装部队,创建于1964年11月16日。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政府设国防部,下辖总参谋部,总参谋长由总统根据政府建议任免。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为2~3年,军官为10年以上。现任军队总参谋长安东尼奥·因贾伊(Antonio Indjai)。目前登记在册军人总数约4500人,警察等安全部门人员总数约3000人。

文化

  几内亚比绍的音乐多与多节奏的gunbe有关。Gunbe是几内亚比绍音乐的标志,但多年的社会动荡令Gunbe和主流听众脱节。

  葫芦是该国主要的乐器,用于演奏极快和富节奏感的复杂舞曲。几内亚比绍人常用Crioulo语(几内亚比绍克里奥尔语,一种深受葡萄牙语影响的语言)创作歌词,内容幽默,亦和时事息息相关,特别关于爱滋病。

  Gunbe有时泛指几内亚比绍的任何音乐,但往往特指一种融汇该国十种民间音乐传统的独特音乐风格。Tina和tinga是其他流行的音乐类型。

新闻出版

  现全国发行5种报纸。主要有《前进报》(政府机关报,发行量5000份)、《比绍日报》、《消息报》等。

  几内亚比绍国家通讯社:官方通讯社,创建于1972年3月。无驻外分社或记者。

  几内亚比绍国家广播电台:成立于1974年9月。用葡萄牙语、克里奥尔语及其它地方语言播音。每天播出14小时。此外还有三家私营广播电台。

  几内亚比绍国家电视台:1989年11月14日正式开播,每天均播出电视节目。

教育

  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约占国家财政预算的12%,相当于GDP的3.2%。全国主要有小学、中学和技术职业培训学校。卡布拉尔大学为几比第一所公立大学,2004年1月成立。科利纳斯德博埃大学为几比第一所私立大学,2003年成立。几比每年向国外派出一定数量的留学生。2006年,成人文盲率为55.2%,小学生入学率为45%。

外交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发展服务。坚持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几比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法语国家组织、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等组织成员国。同近60个国家建交。2012年军事政变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对几比实施制裁,非盟中止几比成员国资格。

  同葡萄牙的关系 同葡保持传统特殊关系。两国签有友好总协定,设有双边混委会。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各领域合作密切。葡是几比主要贸易伙伴和援助国之一。2006年10月,几比总理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访葡。2007年1月,葡外长阿马多访问几比。9月,几比总理卡比访葡。2009年2月,葡议长加马访问几比。3月,几比总统维埃拉遇刺身亡后,葡外交合作国务秘书率葡共体代表团赴几比斡旋。2010年2月至3月,萨尼亚总统和戈梅斯总理先后访葡。5月,葡外长阿玛多访几比。6月,佩雷拉议长访葡。

  同法国的关系 两国于1975年建交。1998年几比发生兵变后,法国支持塞内加尔和几内亚出兵几比平叛。1999年5月,维埃拉总统下台后,几比军人焚烧法驻几比使馆,两国关系一度紧张。亚拉总统执政后,法恢复与几比合作。2003年几比军事政变后,法向几比过渡政府数次提供援助。2006年5月,维埃拉总统访法。6月和10月,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总理两次访法。2007年2月,维埃拉总统赴法出席第24届法非首脑会议。2010年5月,萨尼亚总统赴法出席第25届法非首脑会议。2011年7月,法资助19.1万欧元用于改善几比医疗卫生、扫盲、加强渔业和手工业。11月法免除几比856万欧元债务。

  同美国的关系 两国于1976年建交。美国国际开发计划署在比绍设有代表处,在农业、水利、医疗卫生、教育和沿海安全等方面提供援助,美向几比派有和平队。1998年几比内战后,美国际开发署驻比绍代表处撤离,迄未恢复。2003年9月几比军事政变后,美政府拒绝承认几比过渡政府。2006年10月,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总理访美。2009年1月,佩雷拉议长赴纽约出席世界和平大会。2011年几比总理和外长出席在纽约召开的第66届联大,会见了美主管非洲事务副国务卿。12月,国防部长贾日亚访美。

  同安哥拉的关系 两国因同属非洲葡语国家而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近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2007年2月和2008年6月,维埃拉总统两次访问安哥拉。在担任葡共体轮值主席国期间,安对几比国防和安全领域改革给予大力的支持,通过向几比派遣军事团、提供人员培训等帮助几比实施改革。2009年1月和2010年9月,戈梅斯总理访问安哥拉。2011年6月安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访问几比,12月戈梅斯总理访安。2012年1月安国防部长访几比,4月,几比政变军方要求安军事团撤离。政变后,安军事团于6月正式撤离。

  同佛得角的关系 几比和佛得角人民曾在几佛独立党的统一领导下携手进行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两国独立后,继续保持两国一党的局面。1980年,两国关系恶化,佛得角另立新党—佛得角非洲独立党。1982年两国关系正常化。2003年几比军事政变后,佛外长参加西共体代表团赴几比斡旋。2004年4月,佛总统皮雷斯访问几比。5月,佛总理内韦斯出席几比新政府就职仪式。6月,佛外长博尔热斯访问几比。2005年3月,佛总统皮雷斯再访几比。7月,戈梅斯总理访佛。2006年3月,维埃拉总统出席佛总统皮雷斯连任就职仪式。2008年12月,佛总统皮雷斯访问几比。2009年4月,两国政府共同在佛首都普拉亚举办几比国防和安全部门改革问题圆桌会议。8月,几比侨务国务秘书迪亚斯访问佛得角。2011年9月,萨尼亚总统赴佛出席佛前总统佩雷拉葬礼。同月,戈梅斯总理赴佛得角出席佛新任总统丰塞卡就职仪式。几比在佛设立使馆。同年11月,佛得角总理内维斯访问几比。

  同其他葡语国家的关系 重视发展同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和巴西的关系。是非洲葡语五国首脑会议成员、葡语国家共同体创始国之一。2006年7月,几比举办第六届葡共体首脑会议,并担任葡共体轮值主席国至2008年7月。2010年8月,葡共体代表团访几比。12月,萨尼亚总统出席巴西新总统罗塞夫的就职典礼。2011年7月巴西外长访问几比,双方签署农业科技协议。2012年几比发生政变后,葡共体成员国反对政变军方与西共体达成的过渡期安排。

  同几内亚的关系 两国关系密切。1998年6月几比兵变后,几内亚出兵协助维埃拉政府。2003年11月,几比过渡总统罗萨访问几内亚。2004年1月,罗萨总统赴几出席几总统孔戴连任就职仪式。2005年8月,几比总统维埃拉对几内亚进行私人访问。2007年2月,维埃拉总统访问几内亚。2008年3月和10月,维埃拉总统两次访问几内亚。12月,几内亚总理苏瓦雷访问几比。同月,维埃拉总统赴几内亚出席孔戴总统葬礼。2009年8月,戈梅斯总理访问几内亚。2011年9月,戈梅斯总理在出席第66届联大期间在纽约会见了几内亚总统孔戴。

  同塞内加尔的关系 两国签有友好条约。两国对海域划分有争议,曾就此诉诸日内瓦国际仲裁法庭和海牙国际法院。几比同塞南部要求独立的卡萨芒斯地区接壤,曾促成塞政府与卡地区反政府武装卡萨芒斯民主力量运动达成停火协议。近年来,双方成立了边境定期接触机制。2005年8月,几比总统维埃拉对塞进行私人访问。2006年4月,维埃拉总统赴塞出席塞内加尔独立日庆典暨瓦德总统就职典礼。2008年3月,维埃拉总统出席了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的伊斯兰会议组织第11届首脑会议。2009年4月,戈梅斯总理访问塞内加尔。2009年10月,几比与塞边境地区再次出现纠纷,两国经过协商谈判,达成共识,发表联合公告,决定重启双方中断16年的合作混委会,共同打击边界地区非法活动。2010年5月,萨尼亚总统访塞。2012年几比政变后,塞在西共体框架下参与向几比派兵。

非洲国家

  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    贝宁   博茨瓦纳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喀麦隆  佛得角   中非   乍得  科摩罗  刚果(布)

  科特迪瓦   吉布提    埃及   赤道几内亚  埃塞俄比亚  厄立特里亚 加蓬   冈比亚   加纳   肯尼亚 莱索托  刚果(金)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利比里亚 利比亚    马达加斯加  马拉维   马里   毛里塔尼亚 毛里求斯 摩洛哥 莫桑比克 纳米比亚

  尼日尔    尼日利亚   卢旺达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塞舌尔   塞内加尔 塞拉利昂  索马里  南非  斯威士兰 坦桑尼亚

  多哥     突尼斯    乌干达  赞比亚    津巴布韦   苏丹    南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