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产解说词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山东陕西山西青海甘肃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广东海南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北京上海天津 【目录】



上海特产上海特产中的特产,就是上海的地理标志产品:

上海市,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0种左右,有代表性的是:

大白兔奶糖、奉贤黄桃、南汇水蜜桃、金山蟠桃、仓桥水晶梨、练塘茭白、松江大米、崇明老毛蟹


1.大白兔奶糖,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

  •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源自与1943年上海“爱皮西糖果厂”。该公司仿照当时英国的牛奶糖,创制出自家品牌的国产奶糖。包装使用红色米奇老鼠的图案,并取名为“ABC米老鼠糖”。由于售价比英国的牛奶糖便宜,所以广受民众喜爱。
  • 50年代,该糖果公司被收归国有,米奇老鼠被视为崇洋媚外的符号,于是包装图案改成白兔,并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产品。
  • 最初,工厂只有一条生产大白兔奶糖的流水线,每天产量800公斤,许多生产环节还要手工操作来完成。
  • 在经济短缺年代,大白兔奶糖是上海的骄傲,大白兔奶糖凭着“七粒大白兔奶糖,等于一杯牛奶”的宣传语,被视为营养食品,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


在上海的地标产品中,水果类产品所占比重较大,较为知名的有:奉贤黄桃、南汇水蜜桃、金山蟠桃、仓桥水晶梨


2.奉贤黄桃,上海市奉贤区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 黄桃,又称黄肉桃,属于桃类的一种。古代传说中,多把果肉、果皮均为黄色的桃,称为“金桃”和“仙果”。
  • 1997年,奉贤区青村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黄桃之乡”。


3.南汇水蜜桃,上海市浦东新区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水蜜桃起源于中国,被认为是古代四大名果之一。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00年左右,水蜜桃已经成为贵族和皇室的珍贵水果。在古代,水蜜桃被视为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 南汇水蜜桃,在明代,由徐光启之子徐龙兴引进自北方,当时在上海北门外、吴淞江一带进行试种,被称为上海水蜜桃,是南汇水蜜桃的前身。南汇,原来是上海市的一个区,2009年划归浦东新区。
  • 南汇水蜜桃,个头大、色泽红润、皮薄肉厚、甜美多汁。
  • 2019年,南汇水蜜桃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 2021年,南汇水蜜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4.金山蟠桃,上海市金山区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 蟠桃,形状扁圆,顶部凹陷形成一个小窝,有一片红晕,果皮呈深黄色,味甜汁多,有“仙桃”、“寿桃”的美称。
  • 金山蟠桃,种植历史悠久,是上海重要的特色果品。它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是中国南方蟠桃中的杰出代表。
  • 2023年,“上海金山蟠桃栽培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这是上海市的第一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5.仓桥水晶梨,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永丰街道,原名仓桥镇,梨以产地“仓桥”为名。
  • 仓桥水晶梨,果皮乳黄色,表面晶莹光亮,有透明感,外观诱人;果肉白色,肉质细腻,致密嫩脆,汁液多,果心小,香味浓郁。
  • 梨的栽培,在仓桥已有几百年历史。元代词人张之翰在至元末年(1340年)调任松江知府,曾写过一首词赞美这里的梨花。清朝嘉庆年间的《松江府志》记载,当时已有梨树零星栽植于松江、上海、青浦、宝山等县。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园艺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对仓桥水晶梨进行了品种改良。到七十年代,育成了以“早生新水”为代表的新品种,使仓桥水晶梨独具特色。
  • 2020年,仓桥水晶梨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现在说说上海美食

上海,简称“沪”,别名“申”。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上海有“美食天堂”之称,上海美食数不胜数,这里,分享2种上海的传统特色美食:


上海高桥松饼(老大房)

1.高桥松饼,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四大名点之一。这四大名点是: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

  • 高桥松饼,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因其入口酥松而得名。
  • 高桥松饼成品后,表面呈黄色,饼面会盖上“高桥松饼”的印,戳记清楚。切开层次分明,皮薄馅多,入口松酥,甜糯。
  • 高桥松饼是浦东新区当地居民十分喜爱的点心之一。在当地,每逢佳节或举办喜事时,人们都会用高桥松饼来招待亲朋好友。同时,高桥松饼也是来上海旅游的游客们必买的特色小吃之一。
  • 高桥松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那时候叫塌饼。那时,浦东清溪镇上每家每户都会做塌饼招待亲友,在清溪镇毁于倭寇抢掠、焚烧之后,制作技艺便传至浦东高桥镇。
  • 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高桥镇上赵姓大户之妻是做塌饼高手,所做之饼,小巧可口,又松又脆。后来,赵家败落,为谋生计,赵妻就自制松饼,提篮小卖,被邻里乡亲赞为“松饼”。
  • 1925年,高桥镇张家弄一位黄姓妇女,学习松饼制作技艺后加以改进配料,以家庭小作坊方式生产,销售给镇上店铺,她制作的松饼,皮薄、层多、馅足、酥松、香糯。1931年,她丈夫在北街开店,招牌为“周正记”,并以“起首老店、松饼专家”自诩。从此,群起仿效,鼎盛时期,高桥镇有18家松饼店。


崇明糕

2.崇明糕,是上海崇明地区传统特色糕点之一,崇明糕是崇明岛居民春节期间必备的食物,也是很多崇明人最喜欢的美食。

  • 崇明岛,是由于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而成岛屿,是中国第三大岛屿。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难能可贵的是,尽管被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环抱,崇明岛仍保持着一派田野风光。
  • 关于崇明糕的来历,据说,崇明糕是旧时农民向灶神祈福的食品:古时候,崇明岛中部的一个地方,因为常年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而收成不好。有一年,一位由江南北嫁到崇明岛的年轻媳妇,按照自己娘家腊月二十四进行祭灶的习俗,在这天用米粉加糖、红枣和赤豆等辅料,蒸成了一种又糯、又甜、又香的糕点,来祭灶神。说也奇怪,从此以后,崇明岛中部的那个地方再未受过灾害的侵扰,成为了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吉祥之地。于是崇明糕便这样流传下来。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即使生活再不富裕,崇明岛的村民还是一到农历新年,便家家户户都蒸上几笼米糕,这才算过年。
  • 崇明糕,应该归属于年糕一类。过去崇明人家蒸糕,一笼糕,单主料就要用到20来斤米粉,米粉是糯米和大米泡软后碾成的米粉;拌入白糖及辅料,蒸熟后更是涨到30—40斤。崇明糕与其他地方的年糕相比,是所有年糕中最大的年糕。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崇明糕的配料也越来越讲究,如核桃肉、红枣、赤豆、板油、松仁等,都可以入糕。
  • 多年以前,上海城区里的人,只要到崇明岛旅游,大多会顺便带点回家,送送亲友。在崇明岛上的土特产店里,崇明糕也多为当家产品,一年卖到头。




条头糕,桂花条头糕,是上海的传统糕点之一,以其甜而不腻、糯而不粘的口感而备受喜爱。条头糕的外皮是糯米粉制成的,内馅则是红豆沙或芝麻馅,色泽金黄,香甜可口。又名豆沙条头糕,以玫瑰细沙作为馅料,裹以纤薄糯米粉团,是著名上海糕点。外面撒糖桂花即为桂花条头糕,创新作法是撒上椰蓉,号称雪花条头糕。

松糕,农历岁暮新春,上海地区盛行的馈赠松糕,其习俗始于嘉定。松糕以糯米、粳米掺合磨干粉,在笼屉内侧刷一层芝麻油,把糕粉铺上,铺豆沙,最后将莲子、蜜枣、核桃块撒匀放在糕面上,大火沸腾后,放糖猪油丁、玫瑰花直至糕熟。乔家栅和五芳斋(百果松糕)最为出名。

蟹壳黄,是上海的传统小吃之一,因其形状似蟹壳而得名。蟹壳黄是用油酥面团制成,内馅有咸有甜,如猪肉、葱油、芝麻等。它在上海非常流行,常常作为早餐或下午茶点心。其色泽金黄,香脆可口。上海蟹壳黄是上海市风味小吃之一,也是上海著名的糕点(点心),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因饼形似蟹壳,熟后色泽如蟹壳背一样深红,所以称为“蟹壳黄”。其特点是形似蟹壳,色呈金黄,油多不腻,香脆酥松,糖馅甜醇,咸馅味鲜。它采用油酥面加酵面制坯,做成扁圆形饼,饼面粘上一层芝麻,贴在炉壁上经烘制而成。馅料有咸有甜,咸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上海蟹壳黄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上海榜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海棠糕,是上海的传统糕点之一,因其外形似海棠花而得名。历史悠久,创制于清代。做法:将面糊倒入海棠花型模具,填上豆沙,表面涂糖层,形成橙红的焦糖色,再撒上瓜子仁、芝麻烘烤片刻即可。海棠糕是用糯米粉制作的糕点,外皮是红色的,内馅有豆沙、芝麻、花生等,口感香甜可口。

蝴蝶酥,是上海的传统糕点之一,因其形状似蝴蝶而得名。蝴蝶酥的外皮酥脆,内馅有红豆沙、芝麻等,口感香甜可口。

上海鲜肉月饼,是由一大团鲜肉(猪肉)组成,皮脆而粉,丰腴的肉汁慢慢渗透其间,可谓一绝,是上海著名的传统特色小吃,也是上海著名的点心之一,属于中秋节令美食,每逢中秋节前后,上海大街小巷都有鲜肉月饼飘香。上海鲜肉月饼有其独特的做法,不同于扬州的鲜肉月饼节和广州的叉烧酥,正宗的上海鲜肉月饼是在锅里煎出来的,酥皮是很薄的,馅是猪肉加酱油,不放酱油的不够正宗。在上海,鲜肉月饼并不是只有中秋节才卖,而是一年四季都有售,上海鲜肉月饼尤以老大房和光明邨大酒家的鲜肉月饼比较有名。上海鲜肉月饼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上海榜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梨膏糖,是上海的传统糖果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功效而备受喜爱。梨膏糖是由白糖、饴糖和中药材熬制而成。

双酿团,是上海著名的糕点之一,也是上海小囡从小吃到大的传统小吃。双酿团材料简单,做起来却非常考验手法。把面团搓揉均匀,搓成圆形后按平,中间厚四周薄,先包入豆沙馅,再按薄包入黑芝麻馅,最后搓圆沾上椰蓉就算完成了。

粢饭糕,就是糍粑。好吃的的粢(zī)饭糕,必须是二面炸到金黄色,表皮又香又脆,里面的又有点软烂。大饼、油条、豆浆和粢饭糕被称为上海人早点的“四大金刚”。

青团,是流行于江浙沪等江南地区的特色传统点心,也是上海著名的传统糕点之一。每到清明,上海人就有吃青团的习俗。青团是选用时令艾草,加入糯米粉混团包入馅料蒸制而成。刚出锅的青团色泽碧绿光亮,有淡淡的艾草的清香。青团馅料有甜咸之分,除了传统的豆沙口味外,还有很多种不同的口味。

桶蒸糕,是有着百年传统的年俗小吃,而“桶蒸糕制作技艺”也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桶蒸糕是由糯米和粳米磨粉混合,再用杉木桶蒸制而成。

上海定胜糕,源自杭州,始于南宋,传说是南宋时百姓为韩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制作的,糕上有“定胜”两字,故被称为“定胜糕”,也是上海著名的传统糕点之一。定胜糕外观呈元宝状,颜色淡红,糕点松松软软,吃上去甜甜的,松软清香,入口甜糯,带有甜甜的豆沙味。定胜糕作为上海的传统点心,每到逢年过节或结婚、乔迁、考试等,上海人都会买定胜糕,上海的老字号糕团店前更是大排长龙等着买定胜糕。定胜糕已成为上海的一种符号的象征,承载了老上海的风风雨雨,上海定胜糕尤其以沈大成、乔家栅、姚记特色糕团点心店、王家沙点心状元等比较有名。

擂沙圆,是上海老字号乔家栅点心店的特色传统名点之一,创制于清末,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在煮熟的各式汤团上滚一层擂制的干豆沙粉制作而成,也是上海著名的传统糕团点心。擂沙圆是将上海崇明大红袍赤豆煮熟后磨成沙,晒干后即成紫红色的粉,然后把包有鲜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馅心的糯米汤团煮熟,沥干水分,滚上一层豆沙粉。这种汤团,既有汤团美味,又有赤豆芳香,而且软糯爽口,因无汤水,携带方便

生煎,生煎馒头,上海人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生煎馒头是上海的一道传统特色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生煎馒头底部煎得金黄色,上半部撒了一些芝麻、香葱,香气扑鼻,咬一口,底部酥脆、汤汁香浓、肉馅鲜嫩可口,颇受上海人的喜爱。生煎也叫生煎馒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也是多数上海人早餐的标配,他们觉得这才是“沪上头号点心”。店里生煎一般分鲜肉、蟹黄、虾肉三种口味,生煎皮是发酵过的面,虽然厚,但是软软的很有嚼劲;底部脆香金黄,硬而不焦;馅儿多紧实,汤汁多吸收在皮子中,轻咬一口,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