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中國軍事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方志敏 像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中國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江西弋陽漆工鎮湖塘村人。1919年夏以優異成績考入江西省立南昌甲種工業學校。這時,正值五四愛國運動後新思想、新思潮在中國開始廣泛傳播,他參加和組織學生運動,被選為南昌學聯的負責人之一。

  1922年7月,為尋求革命真理,他來到上海,同年7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3月在南昌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他先後任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執行委員兼農民部部長、中共江西區委工委書記、中共江西省委農民協會秘書長。1928年1月,他與邵式平黃道等領導贛東北弋陽、橫峰地區農民起義,創建了贛東北革命根據地,領導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1930年起,先後任贛東北省、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10軍政治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紅10軍團北上抗日,在皖南遭國民黨軍重兵圍追堵截,艱苦轉戰兩月餘,終因寡不敵眾,彈盡援絕,於1935年1月29日被俘。被俘時,國民黨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一塊懷錶和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義,時年36歲。

生平

  方志敏7歲入私塾。1916年秋,考入弋陽縣立高等小學。在校組織進步團體“九區青年社”。1919年夏,與邵式平等發動組織本校學生開展反帝愛國鬥爭。同年秋,考入江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預科班。次年,升入應用機械科學習。為該校學生自治會負責人。1921年春,因領導該校學生反對腐敗教育,要求教育改革而被校方開除。不久,加入江西“改造社”,為《新江西》季刊的主要撰稿人。同年秋,考入教會學校九江南偉烈大學。

  1922年春,參加“非基督教大同盟”。同年7月,赴上海,任《民國日報》校對,並在上海大學旁聽。不久,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8月,赴南昌創辦“文化書社”,出版《青年聲》週報,進行馬克思主義宣傳,並與趙醒依等人,於1923年初創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南昌地方組織、江西“民權運動大同盟”和“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五卅”運動時期,參加“滬案交涉江西後援會”的工作,深入偏遠地區,開展宣傳鼓動工作。7月,當選為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執行委員兼農民部部長。不久,回弋陽創建中共漆工鎮小組,組織“弋陽青年社”,出版《寸鐵》旬刊,建立農民協會,領導農民運動。

  1926年5月,出席廣東省第二次農民代表大會。同年12月,任江西省農民協會籌備處秘書長。1927年2月,當選為江西省農民協會執行委員兼秘書長,領導全省農民運動進入全盛階段,農協會員發展至80余萬。3月“贛州慘案”後,赴武漢向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請願,並出席中共中央農委擴大會議,當選為“中華全國農民協會臨時委員會”執行委員,旋與劉一峰等8人以國民黨中央特派員身份回贛代行省黨部職權,並在南昌創辦了江西農民運動訓練班,組織了農民自衛武裝。6月5日,被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 “禮送”出境,旋化名李祥松,赴贛西巡視黨的工作和農民運動。

方志敏在獄中
  “南昌起義”後,返回弋陽發動秋收暴動,先後任中共弋陽區委書記、中共橫峰區委書記。同年11月至1928年2月,與黃道等人組織領導了弋橫暴動,時任中共弋陽、橫峰、貴溪、鉛山、上饒五縣工作委員會書記兼暴動總指揮,暴動失利後率部轉入磨盤山區堅持鬥爭。4月,任中共弋陽縣委書記,並創建工農革命軍第二軍第二師第十四團一營一連,領導建立了弋陽、橫峰縣蘇維埃政府,任弋陽縣蘇維埃政府主席。6月,主持召開弋、橫兩縣縣委聯席會議,批判了埋槍逃跑的錯誤主張,確定了反“圍剿”鬥爭的基本戰略。會後,赴貴溪、波陽、萬年、德興、湖口等縣,發展黨組織,建立革命武裝,組織農民暴動。1929年,任中共信江特委書記兼中共貴溪縣委書記、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領導建立江西紅軍獨立第一團。

  1930年,任信江蘇維埃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率獨立團在贛東北、閩北一帶開闢根據地。先後領導了貴溪、萬年等縣的農民暴動,多次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局部性“圍剿”。同年7月,領導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8月,當選為贛東北特區革命委員會主席。9月,當選為贛東北行委執行委員,隨紅十軍轉戰贛東北。1931年3月,當選為贛東北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兼文化委員會主席;3月下旬,任紅十軍政委後當選為贛東北特委常委,率部轉戰貴溪、余江及閩北地區,在閩北連打11仗,連戰皆捷。9月,被選為中共贛東北省委常委。同年11月,在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主席團委員。同年當選為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兼財政部長。1932年9月,再任紅十軍政委,率部二進閩北,先後攻佔赤石、星村兩鎮和浦城等地。12月,任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1933年1月,紅十軍改編為紅十一軍,兼任政委,並組建新紅十軍。3月,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授予榮譽勳章。12月,任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閩浙贛軍區司令員。

  1934年1月,在中共臨時中央局召開的六屆五中全會上增補為中央委員,並在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再度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主席團委員。11月,中共中央決定紅七軍團與紅十軍合編為北上抗日先遣隊,由方志敏率領,揮師北上抗日。時任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軍政委員會主席,統一領導閩浙皖贛邊黨的組織和革命武裝。

  但是,蔣介石卻調集了十幾萬軍隊包圍先遣隊。方志敏指揮部隊與敵浴血奮戰,堅持北上。終因寡不敵眾,陷入重圍。1935年1月27日,由於叛徒出賣在江西玉山縣懷玉山區被俘,囚於南昌國民黨駐贛綏靖公署軍法處看守所,嚴辭拒絕了國民黨的勸降,實踐了自己“努力到死,奮鬥到死”的誓言。8月6日,被秘密殺害於南昌市下沙窩。

  1960年,在南昌市郊梅嶺修建方志敏烈士墓,毛澤東親筆題詞。1977年8月6日,舉行“方志敏烈士遺骨安葬儀式”。1985年出版《方志敏文集》。

  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確定,33人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1994年8月又確定增補3人,共計36人。其中有五位國家主要領導人,10位元帥,10位大將。有11人在新中國建立前獻身。他們是:
  毛澤東 周恩來 朱 德 鄧小平 彭德懷 劉伯承 賀 龍 陳 毅 羅榮桓 徐向前 聶榮臻 葉劍英 林 彪 楊尚昆 李先念 粟 裕 徐海東 黃克誠
  陳 賡 譚 政 蕭勁光 張雲逸 羅瑞卿 王樹聲 許光達 葉 挺 許繼慎 蔡申熙 段德昌 曾中生 左 權 彭雪楓 羅炳輝 黃公略 方志敏 劉志丹

年表

 1899年—1919年

  1899年8月21日(清光緒二十五年七月十六),誕生于江西省弋陽縣漆工鎮湖塘村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

  1896年,7歲入私塾讀書。

  1911年,12歲輟學輔助家庭務農,童年在家鄉度過。

  1916年秋,在鄉親們的幫助下考入弋陽縣立高等小學學習。在校組織進步團體“九區青年社”。

  1919年夏,與邵式平等發動組織弋陽縣立高等小學學生開展反帝愛國鬥爭。

     秋,考入江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預科班。


 1920年—1929年

  1920年,升入江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應用機械科學習。為該校學生自治會負責人。

   給《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主編邵力子寫信,對該刊發表的一篇題為《捉賊》的小說,談了自己的看法:“小偷是不是算頂壞的?觸目皆是的軍閥、政客、資本家、地主,哪一個不是操戈矛的大竊?為什麼大竊逍遙自在,受人禮敬,而小偷卻在此地被吊起來敲?”受到邵力子的賞識。

   在《民國日報》副刊《覺悟》發表第一首散文詩《哭聲》。

  1921年春,因領導該校學生反對腐敗教育,要求教育改革而被校方開除。

   不久,加入江西“改造社”,為《新江西》季刊的主要撰稿人。

   秋,考入教會學校九江南偉烈大學(同文書院)。

  1922年春,參加“非基督教大同盟”。

   7月,由九江赴上海,住在邵力子家,任《民國日報》校對,並在上海大學旁聽。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寫作白話小說《謀事》,在《覺悟》副刊發表。方志敏在上海逗留的時間雖短,但這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轉折。在上海他找到了黨組織和中共領導機關,並結識了陳獨秀、瞿秋白、惲代英、向警予等著名中共領導人。

   8月,根據組織決定,方志敏離開上海,返回南昌創辦“文化書社”,創建江西地方團組織設立活動據點。出版《青年聲》週報,進行馬克思主義宣傳。從此,走上了無產階級職業革命家的道路。

  1923年初,與趙醒依等人創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南昌地方組織、江西“民權運動大同盟”和“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白話小說《謀事》與魯迅、郁達夫、葉聖陶等著名作家作品一起入選上海小說研究所編印的小說《年鑒》。

  192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五卅”運動時期,參加“滬案交涉江西後援會”的工作,深入偏遠地區,開展宣傳鼓動工作。

   7月,當選為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執行委員兼農民部部長。

   回弋陽創建中共漆工鎮小組,組織“弋陽青年社”,出版《寸鐵》旬刊,建立農民協會,領導農民運動。

  1926年5月,出席廣東省第二次農民代表大會。

   12月,任江西省農民協會籌備處秘書長。

  1927年2月,當選為江西省農民協會執行委員兼秘書長,領導全省農民運動進入全盛階段,農協會員發展至80余萬。

   3月“贛州慘案”後,赴武漢向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請願,並出席中共中央農委擴大會議,當選為“中華全國農民協會臨時委員會”執行委員,旋與劉一峰等8人以國民黨中央特派員身份回贛代行省黨部職權,並在南昌創辦了江西農民運動訓練班,組織了農民自衛武裝。

   6月5日,被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禮送”出境,旋化名李祥松,赴贛西巡視黨的工作和農民運動。

   8月,“南昌起義”後,返回弋陽發動秋收暴動,先後任中共弋陽區委書記、中共橫峰區委書記。

   11月至1928年2月,與黃道等人組織領導了弋橫暴動,時任中共弋陽、橫峰、貴溪、鉛山、上饒五縣工作委員會書記兼暴動總指揮,暴動失利後率部轉入磨盤山區堅持鬥爭。

  1928年4月,任中共弋陽縣委書記,並創建工農革命軍第二軍第二師第十四團一營一連,領導建立了弋陽、橫峰縣蘇維埃政府,任弋陽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6月,主持召開弋、橫兩縣縣委聯席會議,批判了埋槍逃跑的錯誤主張,確定了反“圍剿”鬥爭的基本戰略。

   會後,赴貴溪、波陽、萬年、德興、湖口等縣,發展黨組織,建立革命武裝,組織農民暴動。

  1929年,任中共信江特委書記兼中共貴溪縣委書記、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領導建立江西紅軍獨立第一團。


 1930年—1935年

  1930年,任信江蘇維埃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率獨立團在贛東北、閩北一帶開闢根據地。先後領導了貴溪、萬年等縣的農民暴動,多次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局部性“圍剿”。

   7月,領導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

   8月,當選為贛東北特區革命委員會主席。

   9月,當選為贛東北行委執行委員,隨紅十軍轉戰贛東北。

  1931年3月,當選為贛東北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兼文化委員會主席。

   3月下旬,任紅十軍政委後當選為贛東北特委常委,率部轉戰貴溪、余江及閩北地區,在閩北連打11仗,連戰皆捷。

   9月,被選為中共贛東北省委常委。

   11月,在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主席團委員。同年當選為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兼財政部長。

  1932年9月,再任紅十軍政委,率部二進閩北,先後攻佔赤石、星村兩鎮和浦城等地。

   12月,任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

  1933年1月,紅十軍改編為紅十一軍,兼任政委,並組建新紅十軍。

   3月,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授予榮譽勳章。

   12月,任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閩浙贛軍區司令員。

  1934年1月,在中共臨時中央局召開的六屆五中全會上增補為中央委員,並在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再度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主席團委員。

   11月,紅十軍團與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離開贛東北向皖南進軍,時任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軍政委員會主席,統一領導閩浙皖贛邊黨的組織和革命武裝。

  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省玉山縣懷玉山區被俘,囚於南昌國民黨駐贛綏靖公署軍法處看守所,嚴辭拒絕了國民黨的勸降,實踐了自己“努力到死,奮鬥到死”的誓言。在獄中,著有《可愛的中國》、《獄中記實》、《我從事革命鬥爭的略述》等約30萬字的文稿。

   8月6日,被秘密殺害於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窩。


 另,

  1960年,在江西省南昌市郊梅嶺修建方志敏烈士墓,毛澤東親筆題詞。

  1977年8月6日,隆重舉行“方志敏烈士遺骨安葬儀式”。

  1985年,著作結集編為《方志敏文集》出版發行。

  1999年8月20日,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方志敏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