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

2013年5月9日 (四) 18:17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南苏丹国旗
南苏丹国徽
南苏丹第一位总统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

  南苏丹共和国汉语拼音:Nansudan Gongheguo;阿拉伯语:جنوب السودان‎;英语:Republic of South Sudan),非洲一个内陆国家,位于非洲东北部。东面是埃塞俄比亚,南面是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乌干达,西面是中非共和国,北面是苏丹。地形呈槽型,东部、南部、西部边境地区多丘陵山地,中部为粘土质平原,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KINYETI)海拔3187米,为全国最高峰。热带草原气候,每年5-10月为雨季,气温20-40℃,11-4月为旱季,气温30-50℃。

  19世纪以前,南苏丹没有成文历史。一般认为,属于尼罗特族群的丁卡族、努维尔族和希鲁克族于10世纪左右进入南苏丹。16至18世纪,阿赞德人与阿凡加拉人相继在该地区建立统治。18世纪初开始,欧洲人在阿拉伯人协助下,在包括南苏丹在内的非洲大陆猎奴。19世纪初,埃及与苏丹侵入南苏丹地区。1899年英国与埃及共管苏丹(包括现在的苏丹和南苏丹),并于1902年将南北作为两个实体分而治之。1955年,苏丹宣布独立前夕,约瑟夫·阿古领导黑人部队发动兵变,南北苏丹第一次内战爆发。1972年,约瑟夫·阿古与苏丹政府签署《亚的斯亚贝巴协定》,第一次内战结束。1983年,约翰·加朗发动兵变,成立“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解放军”,第二次内战爆发。2005年1月,苏丹南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议》(CPA),第二次内战结束。根据协议,南苏丹于2011年1月举行全民公投,结果98.83%选民赞成独立。

  2011年,南苏丹独立公投通过,南苏丹共和国遂2011年7月9日0时宣告独立,约有30个国家的元首参加南苏丹共和国的独立庆典仪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参加了成立仪式,南苏丹是目前世界上最新成立的国家。2011年7月14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成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基本国情

  国名 南苏丹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outh Sudan)。

  面积 约62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全国共划分为10个省(州),86个县。

  人口 约826万(2008年)。系多部族国家,有尼罗特人、尼罗哈姆人、班图人和努巴人四大族群。主要部族有丁卡族、努维尔族、希鲁克族、巴里族等。大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和基督教,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阿拉伯语。

  首都 朱巴(Juba),人口约50万。由于现时首都朱巴基础建设不足,以及城市增长过于急速,使政府管理困难。故此,2011年9月,南苏丹政府决定将湖泊州中部城市拉姆塞尔定为新首都,计划在未来5至8年内完成迁都。

  国家元首 总统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建国后,成为南苏丹首位总统。

  重要节日 国庆日:7月9日;和平日:1月9日;建军日:5月19日;烈士日:7月30日。

历史

  1820年代埃及开始统治苏丹北方并扩展至南部,在此之前苏丹南方的历史几乎没有任何记载,相关资料几乎全凭口头历史。根据这些记录,公元10世纪前尼罗人迁入,成为这里最早的居民。

  19世纪末英国占领苏丹南方,1899年英国和埃及共同统治苏丹南方。由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差异,英国原本希望统合苏丹南方和乌干达,但是1947年的朱巴会议决定统合苏丹南、北方。

  1955年苏丹南、北方冲突,第一次苏丹内战爆发。1972年在阿迪斯阿贝巴签署的《阿迪斯阿贝巴协定》给予南方有限度的自治权,内战一时终结。

  1983年苏丹总统尼梅瑞(Jaafar Nimeiry)宣布在全国实施伊斯兰律法(Sharia),引起南方的不满,南方反抗军“苏丹人民解放军”(SPLA)开始对抗政府,第二次苏丹内战爆发。2005年1月9日,南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定》(Comprehensive Peace Agreement),结束长达21年的内战。协定赋予南方自治权,北方实施的伊斯兰律法在南方不适用,并于2011年1月9日举行决定是否独立的公民投票。

  2011年6月6日,南北苏丹爆发武装冲突,最后双方同意撤出阿卜耶伊。6月底,包括联合国代表的数名国际谈判人员建议让4200名埃塞俄比亚士兵驻守阿卜耶伊以维持和平。

  2011年举行南苏丹独立公民投票。2011年1月30日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98.83%参加公投的人支持独立。2011年1月31日,苏丹副总统表示承认公投结果。2011年1月23日,独立后政权执行委员会的一名成员称,“出于熟悉程度和便利”,独立后的国名定为南苏丹共和国。其他曾考虑使用的国名包括古代犹太人圣经上记载的“古实”(Cush)、尼罗河共和国(Nile Republic)、新苏丹(New Sudan)。同年7月9日苏丹总统宣布正式承认南苏丹共和国,南苏丹正式成为非洲的第54个国家。2011年7月14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纽约当地时间7月14日以鼓掌方式一致通过决议,正式接纳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地理

  南苏丹占地近62万平方公里,北接苏丹,东接埃塞俄比亚,南接肯尼亚、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西接中非共和国。

  南苏丹大致位处北纬10度的纬线以南(首都朱巴位于北纬10度),地形以热带雨林、草原及沼泽为主。南苏丹地区全年雨量由600至2,000公厘不等,每年的5到10月为雨季,由于白尼罗河流经本区时,坡度特小,只有一万三千分之一,故来自乌干达及埃塞俄比亚两方面的洪水,行抵本区。流速转缓,大为泛滥,形成一大片沼泽,称为苏德沼泽(Sudd),当地的尼罗族黑人(Nilotic people),均在雨季前即行迁居于高地,必待洪水退去,他们才再由高地迁往河岸或有水的洼地区。尼罗黑人半农半牧,农业以木薯、花生、甘薯、高粱、芝麻、玉米、水稻、豇豆、豆类及蔬菜为主, 牧业以牛最为重要,因本区树林尚少,并有半年干旱,均不利于贼贼蝇在此发育。故南苏丹为重要的牛产地,此外,鱼产亦多。

  白尼罗河流经的台地地区,形成了苏德沼泽,是非洲主要湿地之一,雨季时,该沼泽面积可达51,800平方公里以上,附近部落会以芦苇编成浮岛,在浮岛上暂居捕鱼,形成一种浮动式捕鱼营地。此外,每年白尼罗河的泛滥,对沿岸部落放养牛群的牧草地恢复也相当重要。境内有南方国家公园、巴丁吉罗国家公园、波马国家公园。

  南苏丹东南部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交界的伊雷米三角,为一片有争议的土地,现由肯尼亚管辖,但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各自宣称拥有这一地区的所有权。

气候

  气候以热带干湿季气候为主,全年四季变化不明显。每年五月至十月为雨季,十一月至翌年四月为旱季。

行政区划

  南苏丹分为10省(州):

  • 加札尔河地区
    • 北加扎勒河省
    • 西加扎勒河省
    • 湖泊省
    • 瓦拉布省
  • 赤道地区
    • 西赤道省
    • 中赤道省
    • 东赤道省
  • 上尼罗地区
    • 琼莱省
    • 西上尼罗省
    • 上尼罗省

  10个省再可细分为86个县。

政治

  2005年《全面和平协议》签署后,苏南方实行高度自治。2005年基尔出任苏南方自治政府主席,并在2010年4月苏大选中获得连任。基尔就任后,依托“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将维护南北总体平稳态势、实现南方顺利独立作为首要任务。2011年1月,苏南方就是否独立举行公投,98.83%选民选择独立。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建国。南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体制,中央、州两级政权享有立法权。总统、副总统、议长分别来自丁卡族、努维尔族、巴里族三大族群,维持了部落和地域的总体平衡。

宪法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当日,原南方自治政府主席基尔签署“南苏丹过渡期宪法”,宣誓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过渡期宪法”共16部分201条,分为总章、公民基本权利、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机构、军队、州及地方政府和土地所有制与自然资源管理等内容。“过渡期宪法”还规定,南苏丹成立后,总统在与各政党、社会各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协商后成立国家宪法修订委员会,对南苏丹过渡期宪法进行审议,并在距离4年过渡期结束前不少于3个月时间内将永久宪法草案交由议会审议,议会审议通过后由总统签署生效。

政府

  由总统直接主持,不设总理职务。

  2011年7月11日,南苏丹共和国总统基尔颁布总统令,任命总统顾问和政府部长。8月26日,基尔总统再次颁布总统令,任命新内阁成员。主要成员如下:总统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副总统瑞克·马夏尔·泰尼-多宏(Riek Machar Teny-Dourghon)。总统顾问6人:丽贝卡·尼亚邓·德·马比奥(Madam·Rebecca Nyandeng De Mabior)、约瑟夫·拉古(Joseph Lagu Yanga)、泰拉尔·林·丁格(Mr.Telar Ring Deng)、托尔·丁格·马文(Mr.Tor Deng Mawein)、马克·洛腾德·洛查皮(Mr. Mark Lotende Lochapi)、阿格雷·蒂萨·萨布尼(Mr. Aggrey Tisa Sabuni)。

  政府部长共29人:内阁事务部长丁格·阿鲁尔·库勒(Mr. Deng Alor Kuol)、国防部长约翰·考恩·纽恩(Gen. John Kong Nyuon)、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尼亚尔·登格·尼亚尔(Mr. Nhial Deng Nhial)、总统办公厅部长以马利·洛维拉(Mr. Emmanuel Lowilla)、国家安全部长沃亚·丁格·阿贾克(Gen. Oyay Deng Ajak)、司法部长约翰·卢克·卓克(Mr. John Luk Jok)、内政部长阿利森·马纳尼·马格亚(Gen. Alison Manani Magaya)、议会事务部长迈克·马库埃·鲁斯(Mr. Michael Makuei Lueth)、财政和经济计划部长科斯提·马尼贝·诺盖(Kosti Manibe Ngai)、劳动、公共服务和人力资源发展部长库翁•丹尼尔•盖特鲁阿(Mr. Kwong Danhier Gatlua)、新闻部长巴拿马·马瑞尔·本杰明(Dr. Barnaba Marial Benjamin)、卫生部长迈克·米里·侯赛因(Dr. Michael Milly Hussein)、农业和林业部长贝蒂·阿昌·奥格瓦洛(女)(Dr. Betty Achan Ogwaro)、道路与桥梁部长吉尔·创格·阿鲁昂(Mr. Gier Chuang Aluong)、交通部长艾格尼丝·波尼·鲁库都(女)(Ms. Agnes Poni Lokudu)教育部长约瑟夫·乌克勒(Joseph Ukel)、高等教育和科技部长(Dr. Peter Adwok Nyaba)、贸易、工业和投资部长加郎·丁·阿库昂(Mr. Garang Diing Akuang)、环境部长阿尔弗莱德·拉杜·戈尔(Mr. Alfred Lado Gore)、住房和实体规划部长杰玛·努努·昆巴(女)(Mrs.Jema Nunu Kumba)、电信和邮政服务部长马迪特·拜尔·耶勒(Mr.Madut Biar Yel)、石油和矿产部长斯蒂芬·德修·道(Mr. Stephen Dhieu Dau)、电力和水坝部长大卫·丁格·阿索贝(Mr. David Deng Athorbei)性别、儿童和社会福利部长艾格尼斯·科杰·拉苏巴(女)(Mr.Agnes Kwaje Lasuba)、人道主义事物和灾害管理部长约瑟夫·鲁阿勒·阿奎勒(Mr. Joseph Lual Acuil)、水资源和灌溉部长保罗·梅约·阿凯克(Mr.Paul Mayom Akec)、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旅游部长加百利·昌森(Mr.Gabriel Changson)、动物资源和渔业部长马丁·伊利亚·洛莫罗(Dr. Martin Elia Lomuro)、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希瑞诺·赫腾·奥夫豪(Dr. Cirino Hiteng Ofuho)。

立法

  实行两院制,包括国民议会和州委员会。国 民议会行使立法权。本届国民议会和州委员会于2011年8月成立。国民议会共332名议员,由原苏丹南方议会170名议员、苏丹议会内96名南苏丹籍议员和新任命的66名议员组成,任期四年,现任议长为詹姆斯·瓦尼·依加。州委员会共50名议员,由原苏丹州委员会内30名南苏丹籍议员和新任命的20名议员组成,任期四年,现任议长为詹姆斯·波尔。

司法机构

  由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和其他法院等共同构成司法机构。南苏丹“过渡期宪法”规定,各级行政和立法机构应尊重并保护司法机构的独立性。最高法院由首席法官、副首席法官和不少于9名其他法官组成,皆由总统提名、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现任首席法官为瑞克·马杜特。

政党

  注册并在议会中拥有代表的政党共9个,分别是: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全国大会党(NCP)、苏丹非洲联盟(SANU)、团结民主阵线(UDF)、苏丹非洲党第一联盟(USAP1)、苏丹非洲党第二联盟(USAP2)、团结民主拯救阵线(UDSF)、苏丹南方民主论坛(SSDF)、非洲全国大会党(ANCP)。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为执政党。

重要人物

  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 生于1951年1月1日,丁卡族人。上世纪60年代加入南方反政府的“阿尼亚尼亚”运动。1972年和平协议后,加入政府军,成为一名上尉军官。1983年与加朗共同创立“苏丹人民解放军”(SPLM)。1986年成为SPLM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2005年7月18日担任南方自治政府副主席。2005年8月11日任苏丹民族团结政府第一副总统和苏丹南方自治政府主席。2010年4月连任。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后任首任总统。

经济

  南苏丹因长期内战导致经济落后,道路、水电、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严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进口、价格高昂。南经济严重依赖石油资源,石油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98%,是非洲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国际社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南提供了大量援助。据统计,南苏丹2008年至2010年先后接受各类国际援助6.96亿、8.84亿和7.39亿美元。2011年7月18日,南苏丹中央银行发行新货币南苏丹镑(SSP),1美元约合3南苏丹镑。

  据南苏丹统计局估计,2010年南国民生产总值为300亿镑(约130亿美元),国民总收入为190亿镑(约80亿美元),人均GDP为1546美元。2012年初,由于与苏丹就石油利益分配问题矛盾不断升级,南苏丹全面关井停产。政府采取压缩财政支出、争取国外援助等方式应对,但难以根本解决问题。2012年6月,南苏内阁通过总额为65亿南苏丹镑的2012-2013年紧缩财政预算,较上一财政年度削减约40亿镑。

资源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石油、铁、铜、锌、铬、钨、云母、金、银等,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大规模农林牧业发展。2007年南苏丹探明石油储量约47亿桶,可采储量为22.6亿桶,剩余可采储量9.3亿桶。

工业

  由于连年战争,南苏丹经济极端落后,几乎没有规模化工业生产,工业产品及日用品完全依赖进口。

农、林、牧、渔业

  可耕地面积约为2500万公顷,人均6公顷,适合耕种的品种很多,特别是一些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主要作物有棉花、花生、高梁、小米、麦、阿拉伯胶、甘蔗、木薯、芒果、木瓜、香蕉、土豆以及芝麻。由于战乱、土地所有权和农业技术等因素限制,农业处于原始状态,生产效率非常低,基本靠天吃饭,粮食、蔬菜及水果等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森林覆盖率较高,达到36%以上,西赤道州及中赤道州有木材出口。

军事

  南苏丹武装力量前身为“苏丹人民解放军”,独立后改编为南苏丹共和国武装部队。南苏丹武装部队的使命是捍卫南苏丹宪法,维护领土完整,保卫人民安全。总统基尔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是军队最高领导机构,总参谋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总兵力约8万人,共编成3个军区9个师,每个师编制6000-10000人。部队以陆军为主,独立后不久成立了空军和水上部队,成员多为南方地区土著黑人。部队武器装备落后,多为南北内战时期从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地走私进口的武器,以美制、前苏联制、德制和以色列制为主,其中轻型武器居多,重型武器相对较少。

教育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南苏丹现代教育有了初步发展,但传统的村社教育也同时保留。苏丹独立后,由于受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南苏丹的教育总体落后,人民受教育程度低下,教育基本上依靠教会学校。南北内战爆发后,苏丹政府驱逐了所有西方传教士,南苏丹人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大为减少,文盲率高达约75%。

外交

  南苏丹独立后,迅速获得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已与包括安理会五常在内的60多个国家建交。7月14日,南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此后相继被接纳为非盟、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和东非共同体等组织成员。南苏丹注重均衡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南计划在全球52个国家设馆。目前南在埃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肯尼亚、乌干达、刚果(金)、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南非、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英国、加拿大、美国和中国16国设有使馆或代表机构。苏丹、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挪威、荷兰、印度、埃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肯尼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南非、乌干达、津巴布韦、土耳其等20国已在南设立使馆或代表机构。联合国在南设有17家机构。

  同苏丹的关系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建国,苏丹和平分裂。但由于双方在边界划分、石油利益分配、阿布耶伊归属等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有关谈判进展缓慢,两国龃龉不断,并曾爆发激烈的边境冲突。2012年4月,非盟提出解决两苏问题“路线图”,安理会先后通过2046、2047号决议,主要援引非盟“路线图”内容,指出如有必要将有意根据《联合国宪章》第41条采取制裁措施。其后,两苏在非盟主持下进行多轮谈判。9月27日,两苏元首在亚的斯亚贝巴就双边合作以及边境安全、经济、公民地位等问题签署一系列协议。但双方在边界划分及阿布耶伊地区归属问题上仍存分歧。

  同美国的关系 南苏丹与美国关系较为密切。1983年至2005年内战期间,美曾长期支持苏南方。2001年9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介入苏丹南北和平进程。“9·11”事件后,美调整对苏政策,加速推动苏南北和平进程,并最终促成南北方于2005年1月9日签署《全面和平协议》,结束了苏丹长达22年的内战。苏南方自治政府成立以后,美即在南方首府朱巴设立总领馆,并在苏南方自治政府中派遣众多“志愿者”协助工作。2010年,美向苏南方提供约3亿美元的援助。南苏丹独立当日,美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克林顿分别发表声明祝贺南苏丹建国,承诺美将继续作为其坚定伙伴,并以互换照会方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11年10月,美国参议员苏珊·丹尼斯·佩奇被任命为美驻南首任大使。12月14日,美国在华盛顿主持召开南苏丹接触国际会议,号召国际社会向南提供援助,南总统基尔出席并顺访美。2012年3月,南副总统马夏尔访美。2012年8月,美国务卿克林顿访问南苏丹。

  同肯尼亚的关系 肯尼亚是南苏丹重要邻国,双方有2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政治上,肯积极参与苏南北和平进程。2005年1月,肯直接促成苏丹政府与苏人解在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为南苏丹独立建国奠定了法律基础。肯总统、副总统、总理、议长等政要多次表示支持苏丹南方如期举行公投,并尊重苏南方人民通过公投选择独立。经济上,肯积极帮助南苏丹发展经济。2005年以来,肯在金融、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等领域向苏南方提供了大量援助,以帮助其最终建国。2006年,肯向苏南方自治政府提供300万美元经援。2010年,肯又宣布向苏南方提供350万美元无息贷款,用于帮助当地政府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员培训。2009年,肯对苏南方出口商品总额约为1.45亿美元。2010年,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苏南方开设了10多家分行。肯尼亚航空公司还开通了由内罗毕至朱巴的航线。

非洲国家

  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    贝宁   博茨瓦纳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喀麦隆  佛得角   中非   乍得  科摩罗  刚果(布)

  科特迪瓦   吉布提    埃及   赤道几内亚  埃塞俄比亚  厄立特里亚 加蓬   冈比亚   加纳   肯尼亚 莱索托  刚果(金)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利比里亚 利比亚    马达加斯加  马拉维   马里   毛里塔尼亚 毛里求斯 摩洛哥 莫桑比克 纳米比亚

  尼日尔    尼日利亚   卢旺达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塞舌尔   塞内加尔 塞拉利昂  索马里  南非  斯威士兰 坦桑尼亚

  多哥     突尼斯    乌干达  赞比亚    津巴布韦   苏丹    南苏丹

最后修改于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