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城市风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民族广场
恩施大峡谷风光,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屯堡和板桥境内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汉语拼音:Enshi Tujia Zu Miao Zu Zizhi Zhou;英语: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简称恩施州,是中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民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汇处,西接重庆市黔江区,南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北邻重庆市万州区,东北部与湖北省宜昌市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总面积24,06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户籍人口为400.25万人。辖2个县级市、6个县,州政府驻恩施市世界25首著名民歌之一的《龙船调》诞生在恩施州的利川市,因此恩施州又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境属山地,为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由西南—东北走向的巫山齐岳山脉武陵山脉大娄山脉组成。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全州最低处是巴东县东部长江边的红庙岭,海拔66.8米;最高点是巴东县的小神农架,海拔约3005米。岩溶地貌发育,山间多陷落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

  被称为“动植物黄金分割线”的北纬30°线穿越恩施州腹地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世界上各种动植物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生存和栖息的场所,因秦岭大巴山的阻隔,使这一区域免遭第四纪冰川的洗劫,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215科、900余属、3000余种植物和500多种陆生脊柱动物,其中有40余种植物和77种动物属于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

  恩施州是一个物产富饶的地方。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等美誉。全州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00万千瓦,可开发量近500万千瓦,目前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400多万千瓦,是华中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鄂西大铁矿是全国四大铁矿之一,已探明储量13亿吨,预测储量达40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储量1500亿立方米,预测资源量1.5万亿立方米。恩施州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硒矿床,有“世界硒都”之称。

  恩施州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29个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构成了恩施民族的多样性。

  恩施州是巴文化的发祥地,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区。这里有200多万年前“建始直立人”留下的世界最早的“古人类文化”,有与楚渝文化交相辉映的“巴文化”;有精美绝伦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有中国南方杆栏式建筑经典土家吊脚楼;有“二战”时期恩施作为湖北省临时省会所在地和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第六战区指挥中心形成的“抗战文化”;有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开展武装斗争长达八年之久、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积淀的“红色文化”;有亚洲第一洞“腾龙洞”;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恩施大峡谷”;有全国罕见、一线串珠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七姊妹山和国家森林公园坪坝营。这些奇观和多彩的民族文化、良好的自然生态、宜人的气候条件,使恩施州成为名符其实的“旅游胜地”。纪念地、名胜古迹还有:叶挺将军纪念馆,连珠塔,嘉庆三年建造的文昌祠,龙麟宫、落仙洞,清江自然风光,巴东神龙溪漂流、清江漂流,玉龙洞,咸丰黄金洞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邮编:445000 区号:0718 代码:422800

行政区划、人口

行政区划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2个县级市:恩施市 利川市,6个县:建始县 巴东县 宣恩县 咸丰县 来凤县 鹤峰县。州政府驻恩施市

  恩施市 全市辖3个街道、3个镇、10个乡:

   舞阳坝街道 小渡船街道 六角亭街道 崔家坝镇 龙凤镇 板桥镇 三岔乡 新塘乡 红土乡 沙地乡 白杨坪乡 屯堡乡 太阳河乡

   白果乡 芭蕉侗族乡 盛家坝乡

  利川市 全市辖2个街道、6个镇、6个乡:

   都亭街道 东城街道 谋道镇 汪营镇 团堡镇 柏杨坝镇 忠路镇 建南镇 南坪乡 沙溪乡 文斗乡 元堡乡 毛坝乡 凉雾乡

  建始县 全县辖5个镇、5个乡:

   业州镇 红岩寺镇 高坪镇 景阳镇 官店镇 长梁乡 茅田乡 花坪乡 龙坪乡 三里乡

  巴东县 全县辖10个镇、2个乡:

   信陵镇 东瀼口镇 沿渡河镇 官渡河镇 茶店子镇 绿葱坡镇 大支坪镇 野三关镇 清太坪镇 水布垭镇 溪丘湾乡 金果坪乡

  宣恩县 全县辖3个镇、6个乡:

   珠山镇 沙道沟镇 椒园镇 长潭河侗族乡 椿木营乡 晓关侗族乡 万寨乡 高罗乡 李家河乡

  咸丰县 全县辖5个镇、5个乡:

   高乐山镇 忠堡镇 朝阳寺镇 甲马池镇 清坪镇 丁寨乡 尖山乡 活龙坪乡 小村乡 黄金洞乡

  来凤县 全县辖3个镇、5个乡:

   翔凤镇 百福司镇 大河镇 绿水乡 漫水乡 旧司乡 三胡乡 革勒车乡

  鹤峰县 全县辖2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容美镇 走马镇 铁炉白族乡 五里乡 燕子乡 邬阳乡 下坪乡 中营乡 太平乡

人口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州常住人口为3,290,294人。这里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全州户籍人口为3975661人(含户口待定)。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户籍人口3797794人比较,增加了177867人,增长了4.68%,十年平均增长4.58‰。

  家庭户人口 全州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1044689户,家庭户人口为313654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2人减少了0.52人。

  性别构成 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674214人,占总人口的50.88%;女性为1616080人,占总人口的49.1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08下降为103.60。

  全州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恩施市 749,609人   利川市 654,197人

  建始县 411,936人   巴东县 420,798人

  宣恩县 310,390人   咸丰县 300,648人

  来凤县 242,920人   鹤峰县 199,796人

民族

  恩施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聚居,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散杂居为主要特征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州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土族羌族撒拉族独龙族珞巴族等28个少数民族。

  全州民族分布格局:汉族、土家族遍布全州各县市。其中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历史上属湖广土司域内,即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和利川5县市,巴东、建始和恩施3县市的土家族占其总人口的25%至30%不等。

  恩施州苗族人口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特点。苗族主要分布在利川、来凤、宣恩、咸丰,在其它各县市均有分布。以上四县市苗族占全州苗族人口总数的90.8%,且都有较大的聚居村落,较为典型的有宣恩县的小茅坡营、苗寨,咸丰的官坝、小村、梅坪、龙坪,利川的文斗等。其他则散居于恩施、建始、鹤峰、巴东4县市。这4县市苗族占全州苗族总数的9.2%,聚居的村落很少,只有鹤峰原麻寮所的苗族居住比较集中。侗族主要分布在宣恩、恩施、咸丰等县市交界的山区里。其中恩施侗族分布在该市的干溪、芭蕉、大集、白果、双河等地;咸丰县侗族分布在该县的黄金洞、清坪、活龙、马河等地;宣恩侗族分布在长潭的会口、洗马坪、龙马、兴隆、中间河,晓关的桐子营、覃家坪、八台、西坪、张官、猫山、大岩坝、晓关镇,李家河的板栗园、上洞坪,沙道的桂花园和椿木营等地。此外,利川的毛坝、黄泥塘、老屋基、忠路、小河等地也有侗族。

  其他少数民族的分布各不相同, 其中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鹤峰的三家台等地和利川;白族主要分布在鹤峰的铁炉等地;回族在全州各县市均有分布;另外一些少数民族零星地分布全州各地。

民族源流

  恩施州绝大部分土家族和少部分苗族是世居民族,侗族等其他民族基本上是在不同历史时期陆续迁入的。土家族与古代巴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是古代巴人在融合当地其他土著部族和迁入该地区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具有多元一体的典型特征。秦灭巴后,巴人被迫迁徙,但有一部分仍定居于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其中定居于鄂西南地区的巴人构成了恩施州土家族的主源。这部分巴人在吸收融合濮人等当地土著部族和迁入该地的汉族的基础上,大约于宋代形成了土家族。此后,又有大批汉族和蒙古族、苗族等民族迁入恩施州境内,他们中的一部分融合到土家族中,构成了恩施州土家族的支流。恩施州土家族历史上多以“蛮”称见诸于汉文史料之中,直到宋代才开始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土民”、“二丁”等称呼。1957年1月,国家正式确立土家族为单一民族,并以“土家族”作为正式族称。

  恩施州苗族绝大部分是不同历史时期从周边地区迁徙而来的,也有少部分是先秦以来就世居于此。其历史源流有“远源”和“近源”之分。所谓“远源”,是指恩施州境内自称“老苗子”的部分苗族,系先秦时期迁入鄂西酉水流域的“三苗”后裔。所谓“近源”,主要是指元代以后尤其是清乾嘉年间因起义失败等原因从湘西、黔东北等地迁徙而来的苗族。

  恩施州境内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周边不同地区迁徙而来的。侗族主要是清乾嘉苗民起义失败后,因受牵连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迁徙而来的,也有一部分是清政府移民而来。其中主要是从湘西、黔东北迁徙而来。现居鹤峰北佳、中营的蒙古族是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7年)从湖南澧州迁入的。鹤峰铁炉、走马的白族主要是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从湖南桑植县迁入的,其远祖可直接追溯到南宋时期的大理白族。其他少数民族主要是近代以来,尤其是解放后因经商、参军、工作、婚配等多种原因迁入。

民族文化

  恩施州是古代巴文化的发祥地和土家族文化的诞生地之一,又是中原汉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地,民族文化积存丰厚,底蕴深厚,特色鲜明。

  民间文学方面,有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独特的民间歌谣;

  建筑艺术方面,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的吊脚楼,以及土家族摆手堂、苗族佛塔、侗族风雨桥等民族建筑,既有朴实的民族特色,又有高雅的艺术风格;

  歌舞艺术方面,有哭嫁歌、摆手歌、五句子情歌、山歌、号子、竹枝词等,有摆手舞、跳丧舞、八宝铜铃舞、猴儿鼓舞、板凳龙等民族舞蹈;

  戏曲艺术方面,有以南戏、傩愿戏、堂戏、柳子戏、灯戏、小曲等为代表的十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

  习俗文化方面,土家族有哭嫁、跳丧、牛王节、女儿会、摆手节、赶年等典型的民俗事象,苗族有侧门迎亲、三日不同宿、背布引葬、四月八、苗年、还牛愿、还猪愿等典型的民俗事象。侗族、白族、蒙古族也保存着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

  民族语言方面,各少数民族皆通用汉语,但有少数苗族仍然保留本民族语言,极个别土家族仍然有本民族语言残存;

  文物古迹方面,有战国至汉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埋葬青铜器,主要为虎钮绰于、编钟、铜钲、巴式剑、巴式矛等,尤以虎钮绰于为代表。境内长江、清江、酉水、唐崖河和建南河等水系,分布着大量的崖葬遗迹。著名的有建南河流域的七孔子崖葬、卯洞河流域的仙人洞崖葬。境内有柳州城遗址、唐崖土司皇城遗址、容美土司遗址等多处土家民族文化遗址。苗族有风水塔、观音塔,侗族的风雨桥、飞山庙等。

  吃社饭 农历二月初二传为土地菩萨生日,称“土地节” 。在恩施州兴吃“社饭”习俗,籍以给土地菩萨祝寿,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吃社饭,主要是每年春季的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民间习惯称为“拦社” 。土家族十分看重“拦社” ,早在“社日”前,各家妇女即遍采刚出土绽开嫩芽的春蒿,经洗净焙干后,与野蒜、地米菜、腊豆干、腊肉丁等掺合糯米蒸制而成。

  咂酒 是恩施州土家族古老而奇特的酒俗文化现象。咂酒是以糯米或玉米、高粱、小麦等粮食酿制而成的甜酒,用大瓮装好至于窑内贮藏一年或数年,然后取出以凉水冲泡,数人以竹管进行吮吸的一种饮用方式,成为咂酒。多用于宴会招待嘉宾或田边地角劳作间隙进行咂酒,用于宴会助兴和劳动中接触疲劳。吮吸时,“先由一人吸咂,叫开坛,然后彼此轮吸” 。

  哭嫁 是土家族独特婚俗内容之一。整套婚俗主要有提亲、认亲、填庚、定期、过礼、喜期、拦门、发亲、拗礼、拦马车、拜堂及回门等十几道程序,哭嫁即在“喜期” 这套程序中。哭嫁须在新娘离开娘家前半月或一月开始哭(唱)哭嫁歌。哭嫁歌内容很多,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哭弟妹、哭祖先与骂媒人等,多为诉说新娘自身遭遇与不平。哭时有新娘独自一人哭的,有姊妹兄嫂父母与亲友一同陪哭的;有新娘独在闺房哭的;由众人围着火塘陪哭的。有捶胸顿足号啕大哭的;也有独自低吟浅唱哭的等。因新娘身世境遇不同,其哭嫁内容与形式也各异。哭嫁婚俗随中国婚姻法颁布,男女自由恋爱结婚受法律保护,此俗渐自行废止。但哭嫁习俗却被大量用于现代民族民间文艺表演中,其音乐取牌之“娘哭女” 、“女哭娘” 等也仍在结婚仪式中使用。

  居住 土家人“所居必择高岭” ,往往同姓数十户或上百户集聚而成为一寨。土家人多聚居山内,客家人多具山外。土司时,只有土司、舍把、族长等土官以木架屋,雕梁画柱,而一般土民,多编竹为墙,茅草盖屋,若盖瓦房,则犯僭越之罪。堂屋正面设有祖先神位,两旁侧室住。侧房内靠前处设火坑,置三脚架,用来架锅做饭。侧房近屋顶处,编竹为楼;楼底悬一木架。竹楼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烧火的热气,烘粮食、肉、木柴等。现土家房舍,多建“吊脚楼”式木板瓦房,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或堆放肥料柴草等。

历史

  恩施州上古夏朝时名为施国,在春秋时属巴国战国时属楚巫郡。北周置施州及清江郡。从唐代宋代,鄂西实行羁縻州县制。从元代雍正十三年,鄂西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十三年,鄂西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设立施南府,辖六县。

  民国成立后,废除施南府,各县直属于省。民国四年,属荆州道。1921年8月由荆南道恩施、宣恩、建始、利川、来凤、咸丰、鹤峰等县设置施鹤道,治恩施县。1928年,改为鄂西行政区。1932年,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下辖八县。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湖北省政府迁入恩施。

  1949年设恩施专区,专署驻恩施县,辖八县。1970年恩施专区改称恩施地区,地区驻恩施县。1983年12月1日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4日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79年撤销来凤县,设立来凤土家族自治县;恩施地区辖7县、1自治县。1981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恩施市,以恩施县城关镇为其行政区域。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设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撤销鹤峰土家族自治县,设立鹤峰县。撤销来凤土家族自治县,设立来凤县。撤销恩施县,将恩施县的行政区域并入恩施市。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利川县,设立利川市。1993年4月4日,国务院(国函[1993]36号)批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01年与中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及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起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

  1996年,全州面积23942平方千米,人口370.2万人,主要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9%。辖恩施、利川2市和建始、咸丰、巴东、宣恩、来凤、鹤峰6县。州政府驻恩施市。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总人口3775190人。其中:恩施市755725人,利川市786984人,建始县510555人,巴东县485338人,宣恩县335984人,咸丰县363710人,来凤县316707人,鹤峰县220187人。

  2001年,全州原设11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撤并25个,现变更为88个;原乡镇管辖的483个管理区,撤销451个,保留34个(其中新设2个管理区)。

  2003年末,恩施州总人口381.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5.71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169.87万人,占总人口的45%;苗族人口20.58万人,占总人口的5.5%。全州面积24061平方千米,辖537个镇、46个乡,92个居委会、2462个村委会,569个居民小组、22886个村民小组。

  2004年末,全州面积24398平方千米,总人口3826673人。辖5个街道、37个镇、46个乡,92个居委会、2422个村委会。2005年末,恩施州辖2个县级市、6个县,共有88个乡级单位(5个街道、37个镇、46个乡)。

地理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汇处。地理坐标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西连重庆市黔江区,北邻重庆市万州区,南面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东北端连本省神农架林区,东面与本省宜昌市为邻。州域东西相距约220千米,南北相距约260千米。

  自治州全境属山地,为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由西南——东北走向的巫山、齐岳山脉、武陵山脉、大娄山脉组成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形地貌

  恩施州境绝大部分是山地,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地貌以碳酸盐岩组成的高原型山地为主体,兼有碳酸盐岩组成的低山峡谷与溶蚀盆地,砂岩组成的低中山宽谷及山间红色盆地,海拔最高处巴东靠神农架主峰的大窝坑3032米,最低点为巴东长江边的红庙岭66.8米。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9.4%,海拔800至1200米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3.6%,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7%。境内地形复杂,具有多种特殊类型的地貌,大河、小溪成树枝状展布,有“见山不走山”的丘原,有“两山咫尺行半天”的深谷,伏流、溶洞、冲、槽、漏斗、石林等各处可见。

  全州境整个地势呈西北、东北部高,中部相对低的状态。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发育。州境因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大面积隆起成山,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境内除东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积山地外,普遍展布着海拔2000至1700米、1500至1300米、1200至1000米、900至800米、700至500米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呈现明显层状地貌。

气候

  恩施自治州位于武陵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差悬殊,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地域差异,属中亚山地季风湿润型气候。

  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雾多湿重、雨量丰沛。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决定了光、热、水等气候要素的重新分配,构成了丰富多彩相互交错的气候资源类型,在开发利用上有多宜之长和多层之势。

  由于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度变化不一,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变化有较大差异,阴雨、洪涝、低温冷害、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常有发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恩施州国土总面积36091881.9亩(2000年国土资源普查资料),约占全省面积的13%。按照新的地类划分标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2008年末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统计显示:恩施州农用地面积29740459.6亩,占总面积的82.57%。其中耕地面积5760028.3亩,园地638220.0亩,林地21780408.2亩,牧草地999103.4亩,其它农用地1462699.7亩。建设用地1004426.3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78%。其中居民点749124.8亩,工矿用地42395.1亩,交通运输用地90564.1亩,水利设施用地56458.4亩。未利用地5346996.0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4.81%。其中荒草地4370347.0亩,其它未利用土地226662.2亩。

  根据恩施州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显示:恩施州耕地坡度分级小于2度的平地167476.7亩,2度至6度坡地及梯田450205.4亩,6度至15度坡地及梯田1147077.9亩,15度至25度坡地及梯田1286097.0亩,大于25度的坡地及梯田2709172.3亩,其中梯田(地)543866.6亩。

  恩施州的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占辖区总面积的12.11%。其中荒草地4370347亩,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81.73%,沼泽地1277.9亩,沙地500.4亩,裸土地11123.9亩,裸岩石砾地734510.7亩,其它未利用地3647.0亩;河流水面217315.5亩,湖泊水面53.6亩,苇地9.1亩,滩涂8210.9亩。从以上数据来看,恩施州后备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垦植的土地是后备资源的重要组织部分。但由于恩施州地处山区,土地开发程度低,土地利用率不高,要在短时间内开发利用好,尚需大量的投入。

水利资源

  恩施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09.31万千瓦,可开发蕴藏量349.5万千瓦,是湖北省除宜昌以外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至2008年底,全州拥有水电站261处总装机容量96.68万千瓦(不包括水布垭电站184万千瓦)。全州多年平均降水量1543.7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4.2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达5730立方米。全州河流众多,河长在5000米以上的河流382条,分属清江、乌江、洞庭湖、三峡区间南岸、三峡区间北岸等水系(酉水、溇水属于洞庭湖水系)。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45条,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清江、溇水、酉水、唐岩河、马水河、忠建河、郁江、野三河、沿渡河等9条。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支流,源出利川市汪营镇上十庙,全长428公里,流域面积16714平方公里,州内河长275公里,流域面积10860平方公里,州内支流198条,较大的有忠建河、马水河、野三河、龙王河、泗渡河、带水河等。

  溇水,是澧水支流,源出鹤峰县小园乡黑湾,全长256公里,流域面积5048平方公里,州内河长141公里,流域面积2939平方公里,州内支流43条,较大的有大典河、芭蕉河、唐家河、汪家河、湾潭河、白溪河等。

  酉水,是沅江支流,源出宣恩县椿木营锣谷川,全长477公里,流域面积18530平方公里,州内长163公里,流域面积2687平方公里,州内支流47条,较大的有新峡河、老峡河、高罗河、岩底河、曾家河等。

  唐岩河,是乌江上游支流,全长249公里,流域面积5585平方公里,州内河长115公里,流域面积2512平方公里,州内支流43条,较大的有冷水河、南河、野猫河等。

  马水河,是清江中游北岸的较大支流,全长103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支流33条,较大的有闸木水、上马水、东洛河、庞家河、小河、半河等。

  忠建河,是清江中游右岸支流,全长121公里,流域面积1627平方公里,支流21条,较大的有洪家河、龙头沟、龙潭河、长潭河等。

  郁江,是乌江上游支流,全长176公里,流域面积3800平方公里,州内河长88公里,流域面积1579平方公里,州内支流25条,较大的有官地坝河、 四合头河、观音桥河、受坝河、小沙溪等。

  野三河,是清江中游北岸支流,全长59.8公里,流域面积1157平方公里,支流9条,较大的有石门河、桥河、中柱河等。

  沿渡河,又名神农溪,是三峡北岸支流,全长60.6公里,流域面积1047平方公里,支流26条,州内河长43.1公里,流域面积837.6平方公里,州内支流20条,较大的有三道河、平阳河、罗溪河等。

  截至2008年底,全州已建成水库共241座,总库容14.2626亿立方米。其中大(2)型水库2座:咸丰县朝阳寺水库,库容1.205亿立方米,承雨面积2452平方公里;宣恩县洞坪水库,库容3.43亿立方米,承雨面积1420.5平方公里。中型水库17座(总库容8.0409亿立方米):恩施市车坝河、大龙潭水库,库容分别为0.5924、0.52亿立方米;利川市福宝山、长顺水库,库容分别为0.1048、0.6833亿立方米;建始县四十二坝、小溪口水库,库容分别为0114、0664亿立方米;宣恩县狮子关、龙洞水库,库容分别为0.9735、0.6812亿立方米;咸丰县田寨河、小河水库,库容分别为0.1659、0.7562亿立方米;来凤县新峡、塘口、纳吉滩水库,库容分别为0.5375、0.396、0.3801亿立方米;鹤峰县芭蕉河一级、芭蕉河二级、燕子桥、蛤蟆颈水库,库容分别为0.96、0.248、0.1236、0.1404亿立方米。小(1)型水库73 座,总库容1.263亿立方米。小(2)型水库149座,总库容0.3237亿立方米。水库工程在本州是水利工程的骨干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多种功能。

  全州境属岩溶山区,地下水以河川基流量为主。全州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为62.49亿立方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渗入为主,输出为河川基流、潜水蒸发地下潜流。

水产品资源

  恩施州温暖湿润的大气候及变化多样的小气候广泛适宜于“温水性”鱼类和“亚冷水性”鱼类繁衍生息。全州鱼类资源共有9目20科约147种(包括亚种)。以清江水系鱼类为例,表现为既有东部江湖平原常见的鱼类,也有西部青藏高原的裂腹鱼类和条鳅属鱼类;既有现今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云南境内各水系及长江上游的鲃亚科、鳗鮡类和平鳍鳅科鱼类,同时还可发现北方的岁属鱼类。许多定居我州清江上、中游的种类在清江下游或长江中游干流未见有发现的报道,为本地特有的地方品种。清江水系共有70个种(包括亚种),分别隶属于4个目,11个科,52个属。其中鲤科的种数最多,计43种,占总数的61.4%(其中鲃亚科14种,占鲤科的32.6%);鳅科8种,占总数的11.4%;平鳍鳅科和鮠科5种,占7.1%;鮡科4种,占5.7%;平鳍鳅科、鮨科、虾鯱科各2种,分别占2.9%;鲶科、央科、合鳃科、塘鳢科各1种,分别占1.4%。

  除鱼类资源外,我州其他水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水生经济动物有虾、蟹、蚌、龟、鳖、棘蛙、水獭、水禽等。主要水生经济植物有藕、荸荠、茭白、莼菜等。其中具有开发价值,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种有莼菜、葛仙米、棘蛙、大鲵等。

  莼菜:又叫薄菜,马蹄草。原属睡莲科,后分立为莼菜科,为多年生浮叶植物。

  葛仙米:亦称天仙米,天仙菜,地木耳,是一种经济淡水产蓝藻,属蓝藻门念珠藻科,学名为拟球念珠藻。其干物质总蛋白质高达52—56%,含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

  棘蛙:恩施州境内棘蛙有3种,棘胸蛙、棘腹蛙和双团棘胸蛙。蛙肉中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铁、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被国外美食家誉为“白蛙之王”,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大鲵:恩施州是湖北省乃至全国大鲵主产区之一,全州各主要河流均有分布,尤以宣恩县、咸丰县最多。近年来在宣恩县蚂蚁洞、白水河鸳鸯峡等地,每年均有批量鲵苗出现。目前,已建成1个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咸丰县忠建河大鲵自然保护区),正积极申报宣恩县白水河大鲵自然保护区。宣恩县还成立了大鲵驯养繁殖中心和恩施州首家大鲵保护协会,民间驯养繁殖大鲵初具规模。

矿产资源

  恩施州属沉积岩分布地区,沉积矿产比较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产地370余处,其中探明有开采储量的31种,产地235处。已探明大型矿床10处,中型矿床23处,小型矿床202处,矿点23处。铁矿探明储量12.93亿吨,属高磷鲕状赤铁矿,矿石中含磷0.7-1%;钒矿探明储量(五氧化二钒)28.3万吨,五氧化二钒含量1%左右;铝土矿探明储量966万吨,三氧化二铝含量55%左右;硒矿探明储量46吨,硒含量0.2%左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发现的独立硒矿床,被誉为“世界硒都”;煤炭探明储量2.19亿吨,肥煤到无烟煤均有,煤质较好;石煤探明储量7.38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50.6亿立方米;熔剂用石灰岩探明储量4600万吨,氧化钙含量54%左右;冶金用白云岩探明储量5.82亿吨,氧化镁含量19%左右;水泥用石灰岩探明储量1.98亿吨,氧化钙含量51%左右;耐火粘土探明储量5890万吨,三氧化二铝含量38%左右。磷矿探明储量13亿吨,属湘鄂磷矿重要组成部分,风化磷矿品位25.4%;硫铁矿探明储量4290万吨,矿石中含硫16—18%;卤水探明储量75.5万吨,液体中NaCL含量12%;重晶石探明储量300万吨。生物大理石探明储量607万立方米;石膏探明储量56.4亿吨;矿泉水探明水源地7处,为含硒、锶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

农作物资源

  恩施州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种类繁多。其中,

  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马铃薯、红薯、小麦、大麦、燕麦、乔麦、蚕豌豆、高粱、粟谷、大豆、绿豆、红小豆等;

  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等;

  糖料作物主要有:甘蔗、甜菜;

  麻类作物主要有苎麻;

  烟叶主要有:烤烟、白肋烟、晒烟;

  茶叶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

  水果主要有柑桔、苹果、梨、杨梅、猕猴桃、李、葡萄、枣、柿子等;

  蔬菜主要有:白萝卜、胡萝卜、大白菜、甘蓝、蕃茄、辣椒、四季豆、西芹、花菜、茄子等;特色蔬菜主要有:凤头姜、白皮大蒜、山药、葛仙米、芸豆、薇菜、蕨菜、莼菜、粉葛、草石蚕、鱼腥草等;

  瓜果主要有西瓜、甜瓜、草莓等;

  食用菌主要有:香菇、金针菇、黑木耳、白木耳等;

  还有魔芋、棉花等作物。

经济

  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工业以煤炭、烟草、皮革等行业为支柱产业。土特产众多,富硒茶、忠路雾洞茶古为皇家贡茶。忠路花台米和谋道支罗米古为皇家贡米,利川市被誉为水杉之乡、莼菜之乡、薇菜之乡、坝漆之乡和黄连之乡。是全国13个优质烤烟基地之一。

  恩施州特色资源丰富,硒资源富甲天下,被誉为“世界硒都”,具有世界上唯一独立的硒矿床,是中国大陆迄今发现的第一个高硒区。“金丝桐油”全国第一,“毛坝生漆”驰名中外,莼菜、薇菜、蕨菜、芸豆、魔芋、葛仙米、凤头姜、茗合、山药等山野菜,斐声海外。全州40多万亩优质茶园,是湖北省茶叶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伍家。恩施又是“烟草王国”,拥有优质烟叶基地60万亩,名贵药材文明全国,被誉为“华中药库”。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被誉为“休闲胜地”,与张家界、长江三峡构成了中国黄金旅游线上的“金三角”。

  2011年,全州生产总值41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2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3.17亿元,增长21.2%,其中工业增加值110.85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166.77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构成由2010年的30.7:28.7:40.6调整为28.3:31.8:39.9,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

  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全州人均生产总值12696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7.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3%。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3.1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50.9万亩,比上年增加8.3万亩,增长1.3%;粮食总产量153.15万吨,比上年增加2.7万吨,增产1.8%。油料种植面积92.85万亩,比上年增长1.3%;油料总产量8.94万吨,增产6.6%。烟叶种植面积65.91万亩,总产量9.32万吨,增产9.1%;茶叶总产量5.29万吨,增产14.8%。

  全年造林面积2.76万公顷,全年林业产值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5%。

  全年生猪出栏456.97万头,比上年增加16.3万头,增长3.7%;年末生猪存栏421.3万头,增长2.4%。全年畜禽肉产量43.83万吨,增长5.2%。全年畜牧业产值73.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5%。

  年末耕地总资源470.97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3.70亿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7.82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94.07万千瓦。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启动,全州88个重点贫困村和39个重点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扶贫搬迁4000户1.6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全州实施农村通畅工程2142.1公里。

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末,全州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239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29.04亿元,增长9.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1.87亿元,增长23.1%;重工业增加值39.93亿元,增长13.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0.77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利税总额28.96亿元,增长32.8%,其中,利润总额12.12亿元,增长60.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3.54,比上年提高19.54点。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1.32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50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38.01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8.81亿元。分限额看,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59.68亿元,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97.14亿元。

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2649.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7.8%。其中,外贸出口额22542.51万美元,增长109.1%;进口额107.07万美元,同比下降9.9%。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17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3%。招商引资实际到资8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3%;招商引资新签、续建合同项目206个,其中新签项目94个,续建项目112个。

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7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89亿元,增长2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5.33亿元,增长22.4%。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6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76亿元,增长26.3%;教育支出23.62亿元,增长14.5%。

  年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80.63亿元,比年初增加113.55亿元,增长2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8.07亿元,比年初增加52.67亿元,增长20.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06.84亿元,比年初增加57.14亿元,增长22.9%。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7680元,比上年增加1256元,增长19.6%。

交通

  航空:许家坪机场,航班以省内为主,通武汉和宜昌,省外通往重庆、广州。2008年10月26日,已开通途径武汉飞北京、上海航线(中国东方航空)。

  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318国道、209国道、11条省道贯穿恩施州,多跨越大山,道路险峻。恩施客运站有发往州内各县,省内武汉、宜昌等地和重庆、广州、温州等外省城市的班车。

  铁路:宜万铁路,改造扩建恩施机场,复建长江巴东港口

恩施州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恩施玉露 产于湖北恩施市东郊五峰山,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名。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日本自唐代从中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利川山药 山药又名薯蓣。多年生缠绕藤木,有青、白、红藤三种。四月生苗延蔓,紫茎绿叶,叶有三尖,似白牵牛花叶而更光润。五六月开花成穗,乳白色。结荚成簇,荚凡三棱合成,空而无仁,大小不一,皮色土黄而肉白,可用以繁殖,煮食甘滑与其根同。地下具圆柱形肉质块茎,如脚掌者,称脚板苕。多用块茎或珠芽繁殖,块茎供食用;中医学上用作益健脾胃、补肺肾药,性平、味甘,主治脾虚泄泻、消渴、遗精、带下等症。

  鹤峰茶 鹤峰县有“中国茶叶之乡”称号,有茶园10.8万亩,茶叶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金丝桐油 为来凤县著名土特产,质量为中国桐油之冠,其浓度大、色泽橙亮金黄、可牵拉成丝,故有“金丝桐油”之美称。是一种良好的干性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好、不导电、抗热潮、耐酸碱及防腐防锈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农业、军工、电器、化工以及家具、工艺品等行业。金丝桐油的医药价值很高: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对治疗脑血栓后遗症和脑动脉硬化效果较好。

  恩施富硒茶 以恩施玉露最为著名。产于著名的鄂西南武陵山茶区,绿林翠峰、伍家台绿针、恩施花枝茶、清江玉露、雾洞绿峰是恩施富硒茶的佼佼者。品质特点以富硒、味鲜、香高、色绿、形美、显毫六绝著称于世,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茶叶评比中获奖夺魁。芭蕉侗族乡生产的“恩施玉露”,历史悠久,中外驰名。

  贡水白柚 品种来源为宣恩县优质柚,系晚白柚芽变新品种。平均单果重2-6斤,5年生树株挂果40-50个,亩产6000斤以上。11月上旬成熟,种籽少、多数无籽,风味浓甜,适合海拔600米以下的地方种植。

  伍家台贡茶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板场村、马鞍山村,椒园镇香树林村、红岩卡村,晓关侗族乡小溪村、覃家村所辖行政区域。伍家台贡茶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泡头杯茶,汤清色绿,甘醇香郁;深绿中透淡黄,熟栗香郁;汤碧泛青,芳馥横溢。

  利川黄连 恩施药材丰富,以利川黄连最为著名。黄连性寒、味苦,具有泻炎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主治高热烦躁、胸闷呕吐、泄泻痢疾。利川市春迟夏凉,秋早冬寒,垣充沛,日照较少,为黄连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利川市栽培黄连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黄连的重要产地。利川黄连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连,又称南岸味连,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

  走马葛仙米 据《本草纲目》记载:“葛仙米,生湖广沿溪(今湖北鹤峰走马镇地辖)穴中石上,遇大雨冲开口,此米随流而出。土人捞取,初取时如小鲜木耳,紫绿色,以醋拌之,肥绿可食,土名开仙菜,干则天仙米,晋葛洪隐此乏粮,采以为食,故名‘葛仙米’”。

  利川莼菜 产于利川市所辖行政区域内。莼菜是珍贵的水生蔬菜。同时,莼菜的胶质中所含的葡萄糖甘露聚糖确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利川莼菜,由于生长环境独特,在口感和胶质含量方面都优于其它产区产品。2004年,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

  恩施紫油厚朴 是恩施州的传统名贵中药材,主产区位于双河乡双河桥,又名“双河厚朴”。恩施州栽培历史悠久,产品质优、色紫、油润,故称“紫油厚朴”。恩施市双河桥的紫油厚朴最为著名,数量多,树龄长,被誉为上品。2005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保护。

  板桥党参 中药材著名品种,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原产于恩施市板桥镇,1981年7月被正式确定为“中国板党”,也称“板桥党参”,简称“板党”。板桥党参,有效成份含量高,品质优良,被列为中国四大名党参之首。

  建始猕猴桃 建始县猕猴桃野生资源极其丰富,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野生猕猴桃随处可见。分有毛和无毛两个类型的品种10个,果肉有淡红、翠绿、浅黄色等,并有高产300公斤的单株和单个重156克的大果。

  利川天上坪高山甘蓝 甘蓝又称包菜,被评为“湖北十大名菜(鲜菜)”,齐岳山天上坪种植的反季节蔬菜自70年代已远近闻名。齐岳山海拔在1200-1600米之间,山峦起伏、沟壑幽深、森林覆盖率在52%以上,土壤质地良好,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典型的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雾多寡照、雨量充沛、空气潮湿、雨热同季。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甘蓝等“利川天上坪”蔬菜脆嫩味甘,有着特有的营养及品质。

  利川天上坪大白菜 天上坪生态型高山蔬菜因特殊的产地而得名。产地海拔在1200-1600米之间,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包括甘蓝、白萝卜、大白菜等品种在内的“利川天上坪”蔬菜。

  利川天上坪白萝卜 种植白萝卜至少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在唐太和年间(公元827-836年)如皋定慧寺僧侣早有种植,将萝卜作为供品,并馈赠施主,时称莱菔,其种子叫莱菔子,供药用。后逐渐流传民间,广为种植。

  关口葡萄 建始县特产,仅在花坪镇关口乡村坊村(小地名关口,位于景阳关(建平关)附近)生长,故名。果粒为40-60粒,果粒呈卵圆形或近圆形,果皮较薄,其色泽绿而透明,有如碧玉;其果香四溢,果肉柔软多汁,可容性固含物为16.5-18%,味甜可口。

  景阳鸡 自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意大利神父利玛窦首来中国传播基督教起,后由比利时神父将此鸡引进景阳,经多年自然杂交训化而成,年生长5公斤左右,是上等补品之一。景阳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为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景阳镇、官店镇、花坪乡、红岩寺镇、高坪镇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来凤凤头姜 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于来凤县。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美味可口。凤头姜已成为来凤县农产品及其加工的一大支柱产业。

  来凤漆筷 有160多年的历史。该产品是以名冠中外的来凤“金丝桐油”、“利川坝漆”等100多种原材料经30余道工序精制而成,该产品集适用、收藏于一体,色泽艳丽,古朴典雅、耐高温、耐摩擦、无毒无味、有杀菌抗癌等功能。国家质检总局于5月30日发布2008年第65号公告,批准对来凤漆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巴东独活 据《中华本草》记载,独活别名独摇草,又名巴东独活、肉独活。平均海拔1700米的西淌村,山大人稀、森林植被密集覆盖、土壤肥沃,是独活的最佳生长地带之一,所产独活药效好,市场俏。药材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长10~30cm。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3cm,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隆起的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痕。

  巴东玄参 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1年第37号公告,正式批准巴东玄参获得中药材GAP认证,是湖北省第一个GAP认证的中药材。

  咸丰白术 中药药材品种,咸丰县特产。咸丰种植白术历史悠久。由于特殊的地理、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及先进的栽培技术,咸丰鸡腿形白术相对于其他产区以蛙形为主的白术,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绿色无污染、加工饮片形状好、质地均匀坚实等质量优势。2007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对咸丰白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其他特产、美食

  酸萝卜       建南“霉豆豉”      蕨粑

  宣恩火腿      水豆豉          泡粑

  渣大椒炒腊肉    巴东羊肉大面       团堡山药

  油香儿       福宝山莼菜        来凤杨梅

  土家社饭      中华童子李        土家绣花鞋垫

  来凤藤茶      来凤糟姜         来凤油茶汤

  鲊广椒炒腊肉    神农溪刁子鱼       葵花年肉

  薇菜烧腊肉     板党           竹节人参

  大派火腿      巴东五香豆腐干      来凤皮蛋

  土家炕洋芋     张关合渣         魔芋鸭

  绿豆皮       鲊广椒          小村红衣米花生

  野生香菇      霉豆腐          龙潭香梨

  土家腊肉      土家油茶汤        宣恩黄连

  神豆腐       土家烧饼         土家西兰卡普

  苗家绞股蓝     鹤峰洋芋粑粑       土家公婆饼

  鹤峰香菇      鹤峰木瓜         鹤峰贝母

  麻辣唆螺      凉拌粉皮         花皮蛋

  林麝        土家十大碗        景阳菊花石

  花坪牡丹      驯养野猪         景阳薄壳核桃

  三里油菜      建始魔芋         白肋烟

  柏杨豆干      利川芸豆         利川薇菜

  利川黄花      雾洞绿峰         大集珍米

  恩施生漆      利川坝漆         百鹤玉工艺品

旅游

腾龙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利川市,属大巴山与武陵源交汇部,是恩施州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山清水秀,如诗如画

  恩施州境内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多奇峰峻岭、河谷暗流、飞瀑奇洞。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7%,素有“鄂西林海”的美誉。自然景观以“雄、奇、秀、幽、险”著称于世,主要有:以巴东神农溪、恩施清江、来凤卯洞酉水为主的闯滩漂流;以利川腾龙洞、恩施龙麟宫、咸丰黄金洞为代表的溶洞群体;以利川齐岳山牧场、咸丰坪坝营、宣恩双龙湖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区;以利川星斗山、甘溪山、恩施铜盆水、宣恩七姊妹山、鹤峰木林子为代表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以恩施梭布垭石林、建始朝阳观生态农业为代表的观光区。民族古迹有:距今120—250万年的建始直立人遗址,建于元代且保存完好的咸丰唐崖土司皇城遗址,中国南方最早的摩崖石窟、川湘鄂边区佛教活动中心的来凤千年古刹仙佛寺,建于清代初年的土家李氏庄园—利川大水井古建筑群,目前保存完好的土家古寨—利川鱼木寨,以及哭嫁歌、女儿会、摆手舞、肉莲湘、撒尔嗬、板凳龙、四道茶、傩戏等土家精品文化。利川民歌《龙船调》,是世界最优秀的25首民歌之一。革命纪念地有:恩施市叶挺囚居旧址及叶挺纪念馆、中共鄂西特委旧址,鹤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五里坪五县联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走马杜家村红四军诞生地旧址、中营麻水贺龙军部和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旧址,咸丰县红军忠堡大捷遗址,巴东县金果坪段德昌烈土纪念碑等。

  腾龙洞 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清江上游利川市近郊,距利川市城区6.5公里。属地文景观类风景区。2003年9月,利川腾龙洞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投巨资1.5亿元打造腾龙洞,使之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一大旅游品牌。2006年5月,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营运。腾龙洞由水洞、旱洞、鲇鱼洞、凉风洞、独家寨以及三个龙门、化仙坑等景区组成,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与旱洞相连,主洞与支洞互通,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的神奇风光和独特魅力而驰名中外。洞口垂直高度74米,宽64米,洞长52.5公里,该洞穴系世界特级溶洞之一,位居世界第七,亚洲第一。清江至此跌落形成“卧龙吞江”瀑布,水声如雷吼,气势磅礴。步入洞中,极品的自然奇观、大尺度空间效果的激光电子剧场和大型原生态歌舞“夷水丽川”等,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造化,感受到当今高科技的冲击波,还可以体验到原始野趣的乡土歌舞和亲身参与的快乐。2005年10月,腾龙洞被中国地理地质界、风景旅游界最具权威的国家级刊物《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恩施土司城 国家3A级景区。距州府恩施市中心1.5公里。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的发展方略,由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2002年向社会开放。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是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城内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民族的传统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艺术。自2005年以来,土司城每年举办民间艺人绝活表演,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位于民族文化区中心的土家族“九进堂”,将土家族传统的干栏民居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月台、戏楼等融为一体,亭榭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赏心悦目,雕花门窗原始古朴,集土家族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之大成,是全国土家族吊脚楼中规模最大、风格最典型、外观最壮观的仿古建筑群。

恩施大峡谷风光

  恩施大峡谷 位于恩施市屯堡和板桥境内,正处于恩施—利川—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上,318国道横穿景区,距恩施市区30公里。峡谷以庞大著称,险峻传奇,山头高昂,有仰天长啸之浩气;水质清幽,有脱胎换骨之感受。峡谷中沐抚大小龙门6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百座独峰,仅200米以上的独立石峰就有30余座,可谓举世无双。峡谷全长108公里,其间近10公里的地缝幽深奇绝,世所罕见。有开发价值的景区达300余平方千米。奇山、异水、怪洞、珍禽数不胜数。万米绝壁画廊,千丈飞瀑流芳,百座独峰矗立,十里深壑幽畅,这些绝美、奇美、雄美、优美的景色与原始森林、梯田山庄、远古村寨构成一幅雄伟壮观、古朴和谐的景象。主要景点有大河扁、大小龙门、云龙河瀑布、前山绝壁、马寨绝壁、朝东岩隧道、车坝水库、罗针田农庄、天楼地枕电站、铜盆水森林公园等。

  梭布垭石林 国家3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太阳河乡境内,距州府恩施市54公里,距重庆奉节天坑地缝34公里。是以石林为主的地文景观类风景区。1999年向社会开放。梭布是土家语三个的意思,梭布垭即三个垭。景区平均海拔900多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良好,动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色迷人,被誉为“戴冠石林”、“天然氧吧”。因地质岩溶现象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整个石林外形象一只巨大的葫芦,四周翠屏环绕,群峰竞秀。漫步石林,遍布奇岩怪石,有的形若苍鹰望月,有的神似仙女回眸,有的恰似龙争虎斗,有的酷肖莲花朵朵,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峥嵘雄奇;在石林边缘还有一条长3公里、高10多米的地缝,迂回曲折,犹如迷宫,神秘莫测,在地缝中穿行,头上只见蓝天一线,两耳仅闻泉水淙淙,双眼难觅泉流何处。整个石林,千姿百态,万种风情,令人叹为观止。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日,恩施市都要在此举办盛况空前的“女儿会”,吸引了大量游客。现有青龙寺、六步关、莲花寨、宝塔岩、磨子沟、锦绣谷、梨子坪及古柏民俗乐园8大景区100多个景点。

  坪坝营 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咸丰县南端,与恩施的来凤县、重庆黔江区接壤,距咸丰县城50公里,距渝怀铁路正阳火车站12公里,距黔江旅游机场32公里。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园内有12万亩原始森林、6万亩原始次森林、7万亩人工林、万亩千年古树杜鹃、无数的飞禽走兽、罕见的穿洞群落、别致的飞瀑溪涧以及宜人的高山气候,堪称树的王国、花的海洋、动物的乐园、人间的仙境。以古、奇、秀、幽、野等景致构成的浓郁的原始生态气息为显著特色。远看群山逶迤、浩瀚苍茫,是我国中西部连接最大的原始森林群落区。园内景观奇特多样,林海茫茫,鸟语花香,随处可见溪流峡谷、瀑布,尤其是公园内穿洞群落,堪称一绝,象隧道、象迷宫、象神秘的人体器官;白家河温泉“景”上添花,让游客感到暖意融融;站在海拔1911.50米的坪坝营最高峰观全景,或晴空万里,或云遮雾锁,都显得气势磅礴,奇异缥缈,一年四季景色各异。

  清江闯滩 位于清江中游州府恩施市城区至浑水河大桥段,起漂码头位于恩施市城区内,终点码头浑水河大桥至恩施城区38.5公里,游客往返均由专车接送。属江河漂流探险风景区。1992年向社会开放。清江闯滩长38.5公里。在土家族母亲河清江上,乘橡皮舟飘然而下,越五段峡谷,过48道险滩(落差2-4米),“与浪共舞”,感受“玩就玩个心跳”的刺激。串起一个个急流险滩的是水波不惊的静水区,“峡江无人语,鸟鸣山更幽”。沿江两岸,危崖耸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篁,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巴人悬棺的神奇洞葬,土家人种田牧羊的生活场景,村姑浣沙的曼妙诗韵,高亢激越的船工号子,一片惊险、野趣、神秘的境地。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惊险刺激的险滩漂流,如梦似幻的清江画廊,古朴独特的土家民俗,游客强烈的参与性。自2000年以来,每年都举办清江国际闯滩节,已成为湖北省两大水上体育竞技项目之一。被许多媒体誉为“神州第一漂”,并入选“中国特色旅游三十佳”。

神农溪风光

  神农溪 神农溪又名沿渡河,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是长江巫峡进入香溪宽谷之后的第一条支流,发源于神农架主峰的南坡,流经巴东县境内。全长60km,共分为龙昌峡、鹦鹉峡、神农峡、锦竹峡4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灌木植被葱茏,山花馨香四溢,猴群嬉戏,黄羊獐麂出没,岩燕飞翔、鱼翔浅底,一派山野情趣。神农溪是一条典型的峡谷溪流,两岸山峰紧束,绝壁峭耸,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冲撞,水道曲折,湍急的溪流中有险滩、长滩、弯滩、浅滩六十余处。水道虽狭急却清浅,漂流极富刺激而又安全。有一段峡谷,无论隆冬炎夏,都可看到盛开的鲜花,故名“年花滩”;有一处“九股水”的地方,溪边泉眼涌出多股泉水,分清、浊、混三色,因名“三色泉”。龙昌洞峡对峙均宽不足二十米,两岸壁立水中,连绵不断,曲折迂回长达五千余米,大有矍塘峡夔门之雄。沿途可见人文景观岩棺群和古栈道。峡东岸离水面150米高的绝壁上,有许多小洞穴,深浅不同地放置着岩棺,肉眼清晰可见。神农溪堪称无污染的天然之流,溪水碧澈,一清到底,除“三色泉”外,几乎见不到一缕混水。溪底遍布五色石,如花似锦。湍湍处水流如雪似雾,船行如飞;水缓处形成幽静平湖,浓绿莫测,扁舟荡漾;浅滩处水深不及膝,船底与河中卵石相摩,格格有声,全靠拉纤。漂流神农溪所乘的船,形如半个剖开的豆荚,当地人称为“豌豆角”,小巧轻便,用坚硬耐磨的花栎木制成,浮力大而吃水浅,可在水不及膝的浅滩处行驶。“豌豆角”全凭人工操纵,每条船需六名船工,船工撑船是神农溪景观之“最”。神农溪水急滩险,船工几无立锥之地,全需涉水拉纤,走在最前边的“头纤”和船尾的“驾长”带头吼起号子,声震峡谷,船工前呼后应,力随声出,一鼓作气,拉上滩去。下水时船在呈“之”字形的水道中横冲直撞,“驾长”手中一把橹一杆篙控制着船的方向,船在急湍的水流中飞速窜行,船中乘客心跳如鼓。神农溪经过两个土家族小村寨。掩映在凤尾竹、芭蕉叶、柑桔林、乌桕树中的村寨恍若世外桃源。

  齐岳山 位于利川市西郊,距利川市仅30公里,距万州港80公里,318国道从景区穿过。2001年后社会开放。海拔1500~1800米,总面积80000公顷。山上清凉多雾,雨量充沛,湿度较大,适宜各种牧草生长。年平均气温8.03~11.3℃,相对湿度85%,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无霜期208天。山上多为平缓坡地,且土层深厚,有可利用的草场6667万顷,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牧场,其中人工草场面积已达2660多公顷,且大部分实行了工程围栏和生物围栏;草场无垠,云海苍茫,风景美丽,设有多个跑马场和野营村、烧烤园、休闲山庄、宾馆等,是消夏避暑的旅游胜地。

  鱼木寨 位于利川西部,地处318国道线利川至万州途中的谋道境内,距重庆市万州港口50公里。是一个具雄、奇、险、古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总面积20平方公里,寨内遍布古墓群、古栈道、山寨卡门、瀑布等奇观,有世外桃源、“天下第一土家山寨”的美誉。相传古代马、谭土司连年争战,一次,谭土司困守该寨,马土司久攻不下。谭土司为退敌兵,从寨东岩洞口向寨下抛下活鱼无数,有些竟落挂于马土司帐前树上。马土司望鱼兴叹:“欲克此寨,如缘木求鱼!”遂引兵自退,鱼木寨也因此而得名。鱼木寨寨楼空于万山中,悬崖三迭,关卡雄峙,形如鼗鼓(长柄的摇鼓),唯一石板古道从“鼓柄”进入寨内,小道仅宽1米,地势十分险要。寨内现有清代墓葬10余座,大如山中之城,碑高一般都在5米以上,最大的是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成永高夫妇墓,共三门二进,占地100平方米,墓石周围刻有花鸟人物90余件,石工精细,技艺高超,气象万千,堪称艺术奇珍。“三阳关”卡门、“亮梯子”石栈道于绝壁之上,地势险要;“鸡头沟”瀑布高达百余米,气势磅礴,飞瀑成雾。寨内文物丰富、环境优美,民风民俗浓郁。

  仙佛寺 位于来凤、宣恩交界处的酉水河东岸,距来凤县城约8公里。建凿于公元335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开凿年代最古远的石窟寺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的石窟寺。仙佛寺陷栖崖壁之中,重檐三叠。干栏式庙宇直伸河沿,凭栏远眺,远山如黛,丘陵起伏。石窟中有大小石佛100余尊,高的5米余,矮的10多厘米,且神态各异,雕工精湛。寺外石级延至秀美的酉水河边,河中深潭谓之“佛潭”,皓月当空,青山明月,影映潭中,称为“佛潭映月”。千百年来,仙佛寺香火兴旺,远近善男信女来此拜佛求神,常年不断,文人墨客也多慕名而来。

  小鸡公岭摆手堂:土家人跳摆手舞的场所。建于清嘉庆年间,面积为500平方米,是现存同类建筑中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处。

  文昌祠:又名文昌宫、文昌庙,为清代佛教建筑,双重檐歇山顶无斗拱砖木结构,现存天井、卷厅、正殿等。

  龙麟宫:集水洞、迷津洞、干洞为一体的天然大型溶洞,洞长2300多米。主要有一坛、两府、三峡、九龙、十三厅、二十八珍奇等二百多个景点。

  清江闯滩:被誉为“神州第一漂”,全长38.5千米,最窄处仅15米。体验险滩漂流的同时感受古朴独特的土家风情。每年4-10月清江水量较大,是闯潭的最佳季节。

  大水井:由李氏宗祠和李氏庄园两部分组成,属清朝建筑,其规模在湖北古建民居中首屈一指。

  水杉王:有“天下第一杉”之称,树龄达600余年,树高35米,胸径2.4米。

  连珠塔: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恩施市的标志性建筑。由大小山门、斋堂、花墙和石坊组成。塔高40米,塔身以大青砖砌成,塔内有悬梯,顶层可观恩施全景。

  星斗山:区内保存有2033种植物和378种陆生脊椎动物,被誉为“华中天然植物园”。山南部12公里的黄金洞是世界上罕见的复杂洞穴系统。

恩施州人物

  恩施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过一些著名人物。

  明末清初:

  容美土司宣抚使田世爵 奉调抗倭、屡建战功

  容美土司宣抚使田舜年 文武兼备,曾领兵抗倭、一生著作甚多

  清代:

  陈连升父子 在鸦片战争中同英军作战中“矢尽短兵接” 而壮烈牺牲

  饶应琪 有新疆巡抚

  向燮堂 与不法外国传教士作斗争,在震动清廷的“恩施教案” 中被官府所杀

  樊增祥 同光派重要诗人,擅长诗词骈文、著作甚多

  辛亥革命和民国时代:

  温朝中 武昌起义前在川鄂边境发动武装起义中牺牲的;

  朱和中 同盟会会员、,后任孙中山高级顾问

  邓玉麟 参加武昌首义

  费榘 参加武昌首义

  范腾霄 参加武昌首义

  陈耀智 参加武昌首义

  甘绩熙 参加武昌首义

  高尚志 参加武昌首义

  牟鸿勋 参加武昌首义

  吕大森 在恩施响应武昌起义,促使施南反正

  秦国镛 中华民国空军创始人、中国第一任航校校长

  饶凤璜 政治开明、行事公正,国民党参议会委员、立法院立法委员,精通医道

  吴国桢 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上海市市长、台湾省主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张昌歧 早期中共党员

  聂维尧 早期中共党员

  黄兴武 早期中共党员

  张华甫 早期中共党员

  郑乐泉 早期中共党员

  张光杰 共青团鄂西特委书记

  黄大鹏 巴归兴苏区的创建人之一、恩施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和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十九师政委及红三军教导二师师长

  宋文明 红三军教导二师代师长、川东游击队司令

  黄中立 红三军教导二师副师长

  庹万鹏 红三军七师副师长

  周念民 红三军六师参谋长

  陈连振 红四军五路军指挥

  曾宪文 巴建鹤边防司令

  王殿安、杨清轩 恩宣鹤边防司令

  覃正斋 红军团长

  陈宗普

  覃正军

  陈曾三、

  邱仁喜

  程海波

  覃正谷

  肖明发

  李庆成

  “范家五虎”:范松之、 范辉强、 范辉元、 范辉久、 范辉同

  韦广宽 “韦家父子兵” 首领、 红五师师部书记

  司马军诚 抗日英雄、著名诗人

•省情概貌• •自然地理• •历史文化• •行政区划• •经济建设• •社会事业• •湖北旅游• •湖北人物• •湖北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