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畲族姑娘
畲族老年妇女
56朵“民族体育之花”:钟小绿,畲族(浙江),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畲族女子

  畲族汉语拼音:She Zu;英语:the She nationality),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畲族的世居地以呈点状式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湖南六省;他们大多数以福建省东部的宁德市福州市以及浙江省南部的丽水市温州市为核心分布区,其中尤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最为集中。


绝大多数畲族自称“山哈”、“山客”,“山哈”在“畲话”(山哈话)里指的是“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讲“畲话”(山哈话)的这一支畲族占了畲族主体人口的98%,他们使用的“畲话”(山哈话)非常接近汉语客家话


但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广州市增城区惠州市惠东县博罗县的畲族却自称“活聂”,意为“山里人”,这一支讲“活聂话”的畲族使用的语言为正宗的“畲语”(语言属苗语语族苗语支,接近瑶族的“炯奈语”和苗族的“巴那语”)。


贵州省的东家人自称“嘎孟”,他们在文化语言生活习俗上更接近苗族 和 革家人,他们主要聚居在聚居在黔东南州麻江县凯里市黔南州都匀市福泉市


畲族祖地是广东省潮州市。畲族的发源地,各地畲族传说的祖籍地都指向广东省潮州市的凤凰山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輋民”的族称。“畲”(She),意为刀耕火种。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畲族”。


  目前,只有不到2%的畲族仍然使用畲语(俗称“活聂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但大约98%以上的畲族使用的是非常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畲话(俗称“山哈话”),“畲话”(畲话)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只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底层的个别词汇源于潮汕话和粤语,但内部却保持着高度的互通度。每个地区的“畲话”(山哈话)差异主要是受当地汉语方言影响,大多数畲族会说浙、闽、赣、粤等省的汉语,通用汉字


畲族在血缘文化上与瑶族密切相关,他们自称是狗头人身“盘瓠”与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畲族的盘瓠传说、四大姓氏(盘兰雷钟)、盘瓠祖图、《高皇歌》等相关文化的传承与瑶族主体(勉金族群)信仰“盘瓠”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自古以来,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人”、“瑶家”、“山瑶”、“粤瑶”、“瑶人”等等与瑶族密不可分的称呼,这体现了畲族是广义上瑶人的一支。


  畲族原本为广东东部最大的族群,但明朝清朝时期,大多数畲族已经汉化,成为客家人潮汕人的主要成份之一,畲族汉化取汉姓后很多以四大姓氏钟姓蓝姓雷姓以及盘姓作为畲族汉姓,这些姓氏除了极少部份特别例子,都是畲族独特的姓氏,而畬族中有的把盘姓改为潘姓,雷姓改成吕、娄、来等姓,蓝姓改为兰姓的情况。畲族作为古代闽越遗民的后代,在古代时就已经迁入到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市)生存,唐朝宋朝明朝时期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以及浙江山区,。到了清朝民国以及共和国时代亦有一部分畲族进入珠三角、香港、台湾、东南亚、欧美等地发展。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福建省宁德市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多达20万人,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迄今保留着浓郁的畲族风情。

畲族乡镇与村落

(一)福建省

宁德市 :〇福安市(康厝乡-穆云乡-坂中乡),〇霞浦县(崇儒乡-水门乡-盐田乡),〇福鼎市(硖门乡-佳阳乡),〇蕉城区(金涵乡)

福州市 :〇连江县(小沧乡),〇罗源县(霍口乡),〇晋安区(日溪村),〇闽侯县(六锦村)

漳州市 :〇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〇龙海市(隆教乡),〇诏安县(港头村),〇漳平市(桂林街道山羊隔村)

三明市:〇 宁化县(治平乡),〇永安县(青水乡)

龙岩市:〇 上杭县(官庄乡-庐丰乡)

泉州市 :〇德化县(龙塔村)

厦门市:〇湖里区(禾山街道钟宅社区)


(二)浙江省

丽水市: 〇景宁畲族自治县,〇云和县(安溪乡-雾溪乡),〇莲都区(丽新乡-老竹镇),〇遂昌县(三仁乡),〇松阳县(板桥乡),〇龙泉市(竹垟乡)

温州市 :〇苍南县(岱岭乡-凤阳乡),〇平阳县(青街乡),〇文成县(西坑镇-周山乡), 〇泰顺县(竹里乡-司前镇),〇乐清市(百岱村)

衢州市 :〇龙游县(沐尘乡-浦山街道浦山村)

金华市 :〇兰溪县(水亭乡),〇武义县(柳城镇)

杭州市:〇 桐庐县(莪山乡-百江镇金塘坞村)〇淳安县(千島湖鎮富泽村)

宁波市 :〇奉化市(尚田镇印家坑村蓝家村)


(三)江西省

吉安市 :〇青原区(东固乡),〇峡江县(金坪乡),〇永丰县(龙冈乡)

上饶市:〇铅山县(太源乡-篁碧乡)

鹰潭市:〇贵溪县(樟坪乡)

抚州市:〇乐安县(金竹乡)

赣州市:〇 南康区(赤土乡)


(四)广东省

河源市:〇 东源县(漳溪乡上蓝村-下蓝村),〇龙川县(田心镇甘陂村),〇和平县(东水镇增坑村-长塘镇秀河村),〇连平县(油溪镇茶新村- 内莞镇蓝州村)

潮州市 :〇潮安区(凤凰镇石古坪村-文祠镇李工坑村-归湖镇山犁村⊕碗窑村⊕岭脚村),〇湘桥区(意溪镇雷厝山村⊕荆山村⊕桂坑村),〇饶平县(饶洋镇蓝屋村)

梅州市 :〇丰顺县(潭江镇凤坪村)

广州市 :〇增城区(正果镇畲族村)

惠州市:〇博罗县(横河镇嶂背村),〇惠东县(多祝镇角峰村⊕陈湖村-平山镇大湖洋村⊕南一村⊕南二村)

汕尾市:〇 海丰市(鹅埠镇红罗村)

韶关市 :〇始兴县(马市镇涝洲水村-澄江镇暖田村-深渡水乡坪田村委黄泥田村)〇南雄市(黄坑镇许村-主田镇窑合村委孔地村-珠玑镇珠玑村雷姓),〇乳源县(洛阳镇深洞村委蓝屋村)


(五)安徽省

宣城市:〇 宁国市(云梯乡)


(六)湖南省

株洲市 :〇炎陵县(十都镇洋岐村)

民族历史

  畲族的民族来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


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宋代才陆续向闽中、闽北一带迁徙,约在明、清时始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江西东北部的畲族原住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后迁至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大约在宋元之后至明代中叶以前回迁到赣东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约在100年前从浙江的兰溪、桐庐、淳安等县迁来。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并认为妇女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


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婿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这个传说不但家喻户晓,而且载入族谱,绘成连环式画像,称为“畲族祖图”,在节日里悬挂出来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龙头杖),祖杖雕刻作龙头,这也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畲族居民现在仍以蓝、雷、钟为主要姓氏。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畲族人民被迫不断迁徙。在深受压迫的同时,畲族人民多次起义反抗。他们往往是和被压迫汉族人民一起,团结战斗,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唐代,在雷万兴、苗自成、蓝奉高等人领导下的畲、汉人民反抗斗争,持续近半个世纪。公元1516年谢志珊、蓝天凤为首的畲、汉人民联合起义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在近代、畲族人民也掀起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关于畲族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说

  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说,又称“五溪蛮”说,此说认为畲族和大部分瑶族都家喻户晓地流传有属于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图腾崇拜——盘瓠传说,传说的内容与汉晋时代分布在长汉中下游的“武陵蛮”所流传的盘瓠传说大同小异,据此认为畲、瑶两族与“武陵蛮”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瑶族中自称为“勉”、“尤”的“盘瓠瑶”(或称“盘瑶”、“板瑶”, “顶板瑶”、“过山瑶”)与自称为“门”、“金门”的“蓝靛瑶”与“山子瑶”,约占瑶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也崇信盘瓠传说。


  史籍多称瑶族和畲族本是“五溪蛮”的盘瓠之后,畲、瑶两族不仅有相同的反映原始图腾崇拜的盘瓠传说,而且有许多相同的习俗,在史籍上往往是畲、瑶并称,甚至说畲族就是瑶族。直到清代,畲、瑶还是混用,往往称畲族为“瑶人”。现在分布在广东海丰、惠东、增城、博罗的畲族仍称自己为“粤瑶”,在海丰、惠阳的汉人称他们为“畲民”,但在增城却被汉入称为“山瑶”。两族都具有相间的姓氏,传说畲族有盘、蓝、雷、钟、四大姓,但实际上除广东增城县有盘姓畲族居住外,其它地区未见盘姓。


  在语言方面,虽然99%以上的畲族使用的“畲话”(山哈话)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居住在广东惠东、海丰、增城、博罗一带的畲族却使用正宗的“畲语”(活聂话),这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语言。广东潮安县凤凰山的畲族目前固然操潮州话或客家话,但在《 潮州府志》 中却记录下这里禽族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一种语言与今天海丰、惠东、增城、博罗一带畲族所使用的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语言很相似。在音调上,虽然有不少地方的畲族民歌类似客家的山歌词,但福建宁德地区却存在着完全不同于客家山歌的四种畲族传统的基本音调(福宁调、福鼎调、霞浦调、罗连调),这四种基本调和自称“勉”的瑶族和“布努”的瑶族的基本音调有惊人的类似之处。过山瑶唱的民歌传统基本调是“拉发调”,拉发调中长调的“跟声”唱法与畲族的二声部合唱”双条落”有许多类似之处。瑶族的拉发调又和罗源、连江等县畲族的“罗连调”在音调(包括音列、调式、节奏)的基本特点是相一致的。民族语言的亲属关系反映其民族渊源关系十分密切,民族近亲是语言亲属关系的基础。

东夷说

  有人在畲、瑶同源于”武陵蛮”说的墓础上,更进一步把畲族远源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淮河与黄河之间的“东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认为畲族和大部分瑶族同源于“武陵蛮”,而“武陵蛮”是“东夷”迁居鄂、湘西部地区后,融合了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

  此说从先秦氏族的迁徙、神话传说、考古资料及文化特点等方面,论证了“武陵蛮”中的一支“诞”(即“莫徭”)是由“东夷”族群迁到湘西、鄂西后,融合了三苗、氐羌(犬戎)的成份而形成的。到唐宋之际,“莫徭”在迁徙过程中,又分别发展形成新的族体—— 畲族、瑶族,有一部分加入苗族中。有人更从畲族的族谱记载中找到畲族与“东夷”密切关系的线索。传说在盘瓠时期,“东夷王”献三女- 奇珍、奇珪、奇珠给盘瓠,盘瓠以长女奇珍赐配长男盘自能,以次女奇硅赐配次男蓝光辉,兰女奇珠赐配三男雷巨佑,女儿龙郎公主婚配钟智深。

  已故的潘光旦教授把长沙“武陵蛮”的渊源关系往前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生活在淮河和黄河之间的“东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他认为“徐夷”与苗、瑶、畲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后来向长江流域活动进入五岭山脉中的一部分,就是发展为今天的瑶族,一部分从五岭山脉向东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区里和汉族杂居融合而成为畲族;另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带,即后来进入湘西和贵州的苗族。有人从高辛氏和“东夷”、畲族的文化遗产作了比较,如亡人洞葬,拾骨重葬,丧葬以歌代哭,结婚时男女不对拜,女子结髻、蒙青巾、扎红头绳、插花鸟银饰、穿戴凤羽样衣冠、梳妆用“铜镜”,煮饭用“鬲”,生产用“镐”,打猎用”弩”,脚穿木拖鞋、草笼鞋,喜唱山歌,对本族人说“山哈”话,自称为“徐家人、”,称中土汉人为“阜佬”,称土著汉人为“闽家人”,爱狗,流传“一犬九命”(意即打死一城头狗要赔偿九条人命)的故事,传颂“凤凰鸟”,结婚时正门横眉上写“凤凰到此”四个字的横联等等,说明高辛帝喾、东夷、徐夷、畲族具有极其密切的渊源关系。

“越人”后裔说

  认为畲族乃古代越人的后裔,此说根据史籍中关于古越人和今天畲族在分布地域上的对照、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的偶同或从族称义、音的演变去推论以及畲,越具有共同的盘夸瓜传说,共同的生产方式,生产水平和共同的风俗习惯等,认为畲族乃古越人的后裔。在“越人”后裔说中,又有许多不同的具体说法,如认为畲族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或范蠡的子孙;有认为畲族是我国秦、汉时代的越人后裔;还有认为畲族是源于汉晋讨代的’‘山越”,特别是与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6 年)封地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越人后裔南海王织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等等。

“南蛮”说

  此说认为畲族乃“蛮”或“南蛮”的一支,是广东的土著民族。此说认为盘夸瓜传说不仅流传于‘武陵蛮”中,也包括《 搜神记》 中所说的“今即梁汉、巴蜀、武凌、长沙、庐江郡夷是也”,相当于今天大半个南中国。说畲、瑶同汉晋时代长江的崇奉盘夸瓜传说的“南蛮”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又因福建、浙江等地这畲族家喻户晓传说广东凤凰山乃是他们民族的发样地,从而论证畲族乃东汉时期久居广东的“南蛮”一支,是广东的土著民族。

福建土著“闽”族后裔说

  此说认为闽、越乃我国南方的两个古老民族,闽族系福建土著,乃畲族之先民,越乃福建的客族,畲族非衍出于越族。

  此外,还有人认为畲族源于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属于高辛氏近亲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认为畲族源于河南,其祖先是“龙麒”,等等。

宗教信仰

  主要是祖先崇拜(即"盘瓠崇拜)和图腾崇拜(即"凤凰崇拜",象征祖居地-潮州凤凰山)。畲族十分重视祭祖,有独特的畲族祖图。此外,猎神信仰也是畲族信仰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狩猎在畲民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信奉猎神自古以来就是畲族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蛇崇拜"-蛇是百越民族的图腾之一。

在畲族中广泛流传含有与苗、瑶相类的南蛮意识“盘瓠传说”:新石器时代的高辛氏(即帝喾)时期,刘氏皇后夜梦天降娄金狗下界托生,醒来耳内疼痛,旨召名医医出一希奇美秀三寸长的金虫,以玉盘贮养,以瓠叶为盖,一日长一寸,身长一丈二,形似凤凰,取名麟狗,号称盘瓠,身纹锦绣,头有二十四斑黄点。其时犬戎兴兵来犯,帝下诏求贤,提出:能斩番王头者以三公主嫁他为妻。龙犬揭榜后即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高辛帝。高辛帝因他是犬而想悔婚。盘瓠作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昼夜可变成人。”盘瓠入钟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见他身已成人形,但头未变。于是盘瓠与公主结婚。婚后,公主随盘瓠入居深山,以狩猎和山耕为生。生三子一女,长子姓盘,名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儿嫁给钟智深(亦作“字”)。畲族人民世代相传和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盘瓠是畲族图腾崇拜的物件。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为畲族的始祖。

“盘瓠”是春秋时代一位历史人物,在公元前744年的楚与卢戎战争中,盘瓠杀敌立功、受封以及与公主结婚,是对历史的真实记载。盘瓠传说之所以能演变为神话,也正是图腾标志使然。“盘瓠”传说是具有神圣的民族起源的信仰,是畲族、瑶族、苗族等先民的图腾崇拜,有共同的“氏族标记”。他们把“盘瓠”视为始祖和至高无上的尊神,确定了畲族一瑶族一苗族具有紧密的历史联系性。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而"畬族祖图"就是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

"畲族祖图"又称“盘瓠图”。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0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畲族每年还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悬挂祖图,是早期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残迹。“盘瓠”传说只是畲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所形成的特色文化跟畲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在宗教方面,高皇歌有段记载在盘王生前死后“龙麒自愿官唔爱,一心间山学法来;学得真法来传祖,头上又何花冠戴。当初天下妖怪多,闾山学法转来做;救得王民个个好,行罡作法斩妖魔。闾山学法法言真,行罡作法斩妖精;十二六曹来教度,神仙老君救凡人。香烧炉内烟浓浓,老君台上请仙宫;奉请师爷来教度,灵感法门传子孙。灵感法门传子孙,文碟奉请六曹官;女人来做西王母,男人来做东皇宫。盘蓝雷钟学师郎,收师捉鬼法来强;手把千斤天罗网,凶神恶煞走茫茫。凤凰山上鸟兽多,若好食肉自去罗;手擎弓箭上山射,老虎山猪麂鹿何。凤凰山上是清闲,日日擎弩去上山;乃因岩中捉羊崽,龙麒斗死在岩前。龙麒身死在岩前,寻了三日都唔见;身死挂在树桠上,老鸦来叺正寻见。崎岩石壁青苔苔,山林百鸟尽飞来;吹角鸣锣来引路,天地灵感放落来。龙麒落棺未安葬,功德日夜做得忙;闾山法主来安位,又请三清师爷官。河南祖师安两边,超度功德做你先;天神下降来超度,超度龙麒上西天。”表明了与道教闾山派的联系。

民族服饰

福建省:畲族姑娘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畲族服饰反映在妇女的穿着打扮上。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在气候热的地区,妇女们不分季节都穿短裤,裹绑腿,腰间束彩色条带。头发盘梳在头顶上,成螺状或者盘状,上绕红色绒线。

  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就是“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关于凤凰装有个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象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儿女后,也把女儿打扮得象凤凰一样。当女儿出嫁时,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做嫁衣。从此,畲家女便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称为“凤凰”。因为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时是不下跪的。

  男子的装束与汉族大同小异。

头饰

  解放前,畲族妇女冬夏以花布裹头,中为竹冠,缀以石珠,未嫁者否。其头饰绾发推结,领竹为冠,裸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均为五色椒珠。成年妇女发型梳扮凤凰式,把头发梳单辫盘于后脑,打成发髻,发脚四周绕上黑色绉纱,头顶安放银箔包的竹筒(直径约1寸、长3寸,富户用银制),包以红布,银钗高挑,4串长长的瓷珠和1串红黑相间的瓷珠穿在绉纱上,插1支银簪,另系8串尾端结有小银牌的瓷珠,垂于耳旁。这种通常称为“凤冠”的头饰,汉族称“笄”,相传为高辛帝所赐。这种具有纪念始祖意义的原始装饰,一般在结婚时始戴,以后凡节日或作客时戴。平时劳动,则裹以蓝布方巾或毛巾。现在戴“凤冠”的人已很少见,一些畲族村庄只在接待来访宾客或重大节日时才戴。

  “笄”的配件:钳栏、头面、大奇喜、奇喜牌、奇喜载、骨挣、钳搭、方牌、耳环、头抓、古文钱、牙签、耳挖、蕃蕉叶、银金、银链、珠子、布料和棉线等。畲族凤冠共需银子4两8钱,折合银圆7.68元,外加配件及制作工资,一副“凤冠”折银洋12.84元。

花边

  畲语称“兰观”,花边衫畲语称“兰观衫”。旧时,男子平时着青色大襟长衫,开襟处镶有月白色或红色花边,下摆开叉处绣有云头。劳动时都穿大襟或直襟短衫。现常见的直襟短花边衫、领、袖、襟均镶花边,口袋绣有花朵。男女都穿宽裤脚直统便裤,女裤脚镶花边。女上衣是大襟衫,长过膝,领、袖、襟均镶花边。布色过去只有青、蓝二种,大多是自织的麻布、棉布或蚕丝布。现在畲族男女穿着几乎与汉族无异。

拦腰

  即围裙,长1尺,宽1尺5寸,镶红布拦腰头,两角钉彩带,家务或下田均系拦腰。

花鞋

  蓝布里,青布面,四周绣花纹,前头钉鼻梁,扎红缨。女鞋花纹多且细,只在结婚、喜庆、走亲戚时穿用。平时多穿草鞋。

文化

  畲族人民在迁徙过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畲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1000多篇、四五万行。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称《盘古歌》、《龙皇歌》、《盘瓠王歌》,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盘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艰难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尤其是,他们还把这一传说绘成连环画式的画像,称祖图,即在一幅十来丈长的布帛上,用彩笔把这一传说的40多个画像连环式地绘在画卷上,世代珍藏。

  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他们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彩斑斓,风格独特。如编织的彩带,又称合手巾带,即花腰带,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编织的斗笠,花纹细巧,工艺精致,配以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一件装饰品。畲族姑娘精心织绣的绣帕或彩带,送给心爱的情侣,是最好的定情物。解放后,这种工艺技术得到了更加发扬光大,成为抢手的旅游产品和出口产品。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盘柴槌”、节日登山、骑海马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十分有趣、别具有一格的体育活动。尤其是练拳习武之风盛行,经千百年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间武术。畲族武术分棍术和拳术两大类。棍术种类多,动作名称复杂多样。拳术十分普及,作为拳术的一部分,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武术精通的老拳师一般都会点穴术和医术。

畲族语言

  畲族通用汉文。畲语属汉藏语系,语根为汉语。畲语与汉语客家话接近。其语音声母单纯,韵母发达,声调复杂,变调现象较普遍,音节多。其词汇分虚、实两大类11种,实词尤为丰富,构词特点:多单音词,多转借和引申词,多偏正倒置词,保留不少古汉语词汇和词素。1994年福建省民委对罗源畲语100个常用词作了分析,其中粤语占14个,客家话占13个,闽南、潮州语占6个,福州语占43个,其余24个,不属上述语类。其语法特点是以特定的语序、虚词和语感来表情达意,具有民族性、稳固性和一致性。畲语还有一些带有传统性和稳固性的隐语,起助趣、避讳、盘问作用。

  在畲族中,全国各地语言共通,地方差异不大。语言的共通性,起着认同民族心理和维系民族感情的重要作用。在社交活动中,境内畲族人一般操景宁方言或普通话,当得知对方是同族时,即改用畲语交谈,尤显热情、亲切。在畲汉杂处的村落,汉族人也懂畲语,有的还能用畲语交谈。

畲族山歌

  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 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畲民喜爱山歌, 以歌代言, 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比睿斗智。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肠。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韵文为一条,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第一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是仄声。山歌有叙事歌、风俗歌、劳动歌、情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山歌、儿歌、杂歌等种类。景宁约有手抄歌本3000多册,2万余首。

畲族舞蹈

  畲族舞蹈多见于做功德、“拔伤”、“打癀”、“传师学师”、祭祖等活动。主要是师公口吹龙角、手摇灵刀,在锣鼓敲打声中,边唱(或念)边舞。有独人、二人、四人或集体舞,舞姿舞步多为狩猎动作。《功德舞》和《学师舞》已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做功德中的“打饼儿”舞,已发展成现代集体舞。原是六人围着棺材跳圈圈舞,第一人手持木刀,第二人拿一只箬帽代盾,两人对舞,后四人各拿两块木块合拍敲打,每二人面对面敲一下,又背对背敲一下,然后舞步前进三步,边唱边舞,从“一月”唱到“十二月”,“一月”唱词是:“正有勒正月哩正月正,正月做米果等亲晴(亲友),亲晴相会在一堂,大家吃酒笑哈哈”。其舞曲是重复。故众人按曲和舞步两两对舞旋转即成了集体舞。

民间工艺

  畲族民间手工艺主要是木匠的雕刻和妇女的织带、绣花,其次是竹编、石雕等。

  景宁有几位畲族木匠雕刻马腿十分精湛,刻的龙凤、人像、花草生动活泼。民国时期沙湾镇张庄村雷凤新是全县有名木匠,县内一些庙宇及财主人家房子都请他建造。现在他的手艺尚有继承人,县城一大款装修请来雕龙刻凤。

  织带是畲族农村妇女必学的手艺,小姑娘五、六岁时就跟妈妈学织带。带子径线放在桌边用三支小竹竿牵成,中间提综,一头扎身上,一头挂壁上或树上,就可坐着织。纬线为白纱。径线两边用红、绿、黄、紫等色纱,色线之内为白纱,中间用黑白相间的纱为织图案花纹之处,径线多少由所需宽窄而定,中间径线一般有五双或十三根,宽者有23根、33根、55根等。提综挑压织出文字花鸟。径纬线有丝质的也有棉质的。彩带织得粗细,是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定亲时,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姑娘回礼必需有自己织的彩带。女子送给朋友、情人的礼物也多为彩带。彩带作裤带、腰带、围裙带等用。以往农村男青年喜欢把刀鞘壳用火烙成花纹或刻成图像,钉上情人送的彩带,缚在身上两人的手艺就结合在一起了。故《情歌》中有首《带子歌》:“一条带儿斑了斑,丝线栏沿自己织,送给你郎缚身上,看到带子看到娘(妇女自称)”。

畲族编织

  畲家女善织麻布、生丝布、扎腰、大带等,工具是木机。多用麻布制衣、做豆腐袋、布袋和蚊帐。扎腰、大带长丈余,宽尺许,有花纹图案,两端经线结缨络,用于男子扎腰,畲语叫"扎包",也用于背小孩,叫"水巾"。织彩带是传统手工,工具只要三条竹片牵好经线提好综,一头挂在门环、柱子或篱笆、树校上,另一头拴在自己的腰身上,上山放牛也能织。

  彩带有棉料、丝料,经线有多种颜色,纬线用白色,利用中间的黑经线挑织图案和文字,花带通常有"蝴蝶花"、"水竹花"、"铜钱花"和"卐字花"等。字带由中间黑经线多少分布"三双"、"五双"、"十三桁"、"十九桁"、"三十三桁"五十五桁"等,以"五双"最多,"十三桁"最出名,许多妇女虽不识字,但能织出很工整的方块字。渤海乡上寮村妇女织的"十七双字带",一条带上就有"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古长青风调雨顺风雨同舟五湖四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49个工整的汉字。彩带织得是否精细,常常能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心灵手巧。彩带用作拦腰带、刀鞘带,是定亲信物。

  还有一种用丝编织的彩带,俗称"双面带",宽约12-15厘米,带芯用34双套色编织成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工序严密,工艺精细,令人喜爱。

  竹编主要用竹箴编织斗笠、线篓、火笼等。畲族用的斗笠以尖顶为特色。线篓、火笼常作伴嫁。

风俗习惯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

  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婚俗

畲族女子

  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礼别具情趣,届期新郎由岳家亲迎,岳家款以饭就餐时,餐桌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应声而出,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

  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男嫁女方有两种:入赘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赘给寡妇的叫“上门”。无儿子的家庭多行招赘,但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中留“招儿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两个儿子分别随父母姓的。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几年之后,才能确定在夫妻娘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落户。

  婚前有说亲和定亲两个阶段,礼仪讲究颇多。娶亲时,男方派出由新郎的叔伯、善歌的“赤郎”、作为伴郎的“接姑”、厨子和能说会道的“赤郎子”组成迎亲队伍,由媒人带领于婚礼两天前赶到女家,鸣鞭炮叫开门,送上礼品,行“脱鞋礼”(脱掉草鞋,洗脚,穿上新布鞋),双方歌手对歌欢宴,新娘在席间敬酒,并接受宾客与长辈赠送的红包,谓之“讨百家银”。当晚的歌宴要通宵达旦,男方的歌手若唱答不上女方歌手的问题,脸上要被抹锅底灰,引得哄堂大笑。第二天,在女家行“请祖公”礼,即向祖宗牌位报告婚事,请求保佑。尔后,新娘的母亲把嫁妆摆在床上,母女坐在床旁哭得难舍难分,叫做“哭嫁妆”。第三天是正式婚礼,新娘依夫家远近决定上轿启程的时间,原则是天亮前要赶到新郎家。途中新娘不得回头,以保证婚后白头到老。到新郎家大门外,新娘要张伞通过不断接替铺在前面的红布袋,象征着传宗接代。在通往中堂的路上,夫家的亲友要撒生花生,预祝多生贵子。在中堂拜祖宗时,新郎始与新娘见面。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行回门礼。住两夜或四夜再回夫家。直至今日,这一古老的规矩在畲乡仍在沿袭。

食俗

  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从黏性上分,糯米最黏,粳米次之,籼米基本无什么黏性,但籼米出饭最多,畲家食用的米饭以籼米最为普遍。番薯也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畲族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酿”。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 饮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产的烘青茶为主。畲族主人还招待客人吃 点心,一般是煮米粉,略高于碗面,上有“品”字形三块小方肉,肉皮向上,露出碗面;再煎两只蛋 成两圆块盖在三块肉上,上加些米粉;再加两条染红的米粉拉开成“十”字形,东西北三头垂下碗外 半寸,南向一头只有至碗面的三分之二。客人吃时,首先用筷子轻轻地把两条红米粉移至碗中,蛋只 可吃一块,肉可吃一或二块,米粉不可吃过半。吃过后,将肉、蛋盖好,再把红米粉照原样安放,筷 子也应放得整齐主人才欢喜。

  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景宁山区还有一种绿曲酒。白酒有明烧和暗烧两种。

日常食俗

  畲族的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常统称为“餜”。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从黏性上分,糯米最黏,粳米次之,籼米基本无什么黏性,但籼米出饭最多,畲家食用的米饭以籼米最为普遍。籼米也常被用来制作粉干,即将籼米磨成粉,加馊饭揉成团蒸熟,再用粉干机压挤成丝状,再蒸透即可食用。也可晒干长期保存,粉干味素可口,适于怕油腻者食用。籼米加部分鱼米磨成粉可蒸成各种糕。将米粉调成糊状,蒸成水糕。如加入红糖蒸熟称勺糖糕或红糕;加入碱水蒸熟称黄糕;只加盐称白糕,统称水糕,蒸好后可以存放,糖糕表面加上芝麻、花生等,晾硬存放,吃时再蒸软。黄糕可用灰碱水浸泡保存,食用时杂以其他菜肴加汤煮食。粳米主要用来制作年糕,制作时先把粳米粉揉成团蒸熟,放入年糕挤压机加压即成;也可选用一种当地产的特殊灌木烧成灰,用水出碱水,把鱼米放入水中浸涨,去水后倒入甑中蒸透,再放入臼中舂成团,搓成500—1000克长扁形餜;也可用酒炒软仅为旅行和劳动中的食品,冷时不硬,可以随时食用。糯米多用来酿酒,打糍粑。用糯米做糍粑是先把糯米蒸熟,然后置入臼内舂成团,搓成月饼大小的饼子。蘸红糖和芝麻粉趁热吃,香甜细软。民间有“冷粽热麻糍”之说,意为糍粑只有热吃才有味道。除米饭外,番薯仍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番薯除直接煮熟外,大都是先切成丝,洗去淀粉,晒干踏实于仓或桶内,供全年食用;也有先把番薯熟煮,切成条晒成八成干长期存放。煮熟晒干的番薯大都作为干粮,直接食用。民间有的人把生番薯切成片,放入滚水中煮成八成熟,捞出风干或晒干,再用沙炒或油炸,过年过节常吃,并用来招待客人。番薯丝洗出的淀粉经过几次过滤后,晒干,少部分用作干淀粉做菜,大部分用来做粉丝,做法是把干淀粉用水拌成糊,用蒸笼蒸熟,冷却变硬后刨成丝,晒干即成。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畲家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即先把黄豆洗净用水浸涨,再用石磨(现在有的地方用电磨)磨成浆,再用温火烧熟,配以辅料,其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用以做菜的竹笋有雷竹、金竹、乌桂竹、石竹、牡丹竹、蛙竹等十余种之多。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熏干即可。在景宁一带的畲家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切成片,加盐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干,装入竹筒内,用竹壳封口倒置,民间称这种干笋为“扑笋”。 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

  饮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产的烘青茶为主。

节日、礼祭食俗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如:三月三吃乌饭,清明节吃清明餜,端午节包粽子等,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畲家有句俗语:“大人生日一臼餜,小孩生日一双蛋。”

  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

  畲族婚礼别具情趣,届期新郎由岳家亲迎,岳家款以饭。就餐时,餐桌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应声而出,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有一种说法:“喝一碗茶是无情茶。”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是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干菜等零食。

  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景宁山区还有一种绿曲酒。白酒有明烧和暗烧两种。

典型食品

  畲家独具特色的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间称牯角;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建筑

畲族楼居

畲族楼居

  山客楼居通常为一层,即使有二层楼,但楼上只存储粮食或杂物。室内一般都是当中厅堂、左右厢房,厅堂又分为前后庭,中有木屏间隔,两旁留两个小门,左门顶上设神龛,右门顶上设祖先牌位。后庭放置日用杂物,如磨、臼或饲养家禽等。左右两厢房同样分隔为前后两间卧室。在左右厢房两边,常加建“撇舍”或“量股”。“撇舍”只有一层,与主屋等长,只为厨房或杂物间、牛舍。“量股”为两层,长出主屋之前,直到天井,分为前后两间,可作为卧室,或杂物间、厨房。厨房一般不设烟囱。每家的灶前均设有一个火塘,冬天全家人围坐火塘,烤火取暖。有客人来时也请在灶前坐下,吃饭、喝酒、唱歌,其乐融融。

  山客盖房子通常是先立柱、上梁,搭好架子,然后屋顶盖瓦,最后才是四周砌墙、铺地板、装饰室内。一般盖一幢房子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分期进行,农忙时不干或少干,农闲时多干,因此盖好一幢房子往往需要几年时间。山客一家盖房子,往往亲友或邻居会来帮忙,大家发扬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有的助木头,有的助砖瓦,有的助人工,齐心协力将房子盖好。来帮工的一般不计报酬,给饭吃就行。但请来的木匠、泥瓦匠还是要付工钱的。

畲族民间体育

  畲族自古以来就有练拳习武的习惯,各村设馆习艺,农忙务农,农闲习武,练武之风颇盛,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畲族武术分为拳术和棍术两种。拳术有畲家拳、八井拳、蓝技术拳、法山拳、连环拳、八发拳、翻门拳、六九拳、勒步拳、八发转尅拳;棍术有打柴棒、柱杖、锤家棒、开武子五棒、柳叶子棒、七星子五棒等。拳种和棍术流派繁多,最为流行最具特点的是畲家拳和打柴棒。

畲族医术

  畲族医术多为祖传口授、单线传承,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女儿),不收外姓徒弟。因其防病治病多以青草药为主,因此又称“青草医”,绝大多数畲医亦农亦医。著名的畲医有雷干祯、蓝坤金、蓝居丁等。

  畲医用药还有特殊之处,同一种草药则要分别发病季节、病者病情而到生长不同地点采集。如牛蒡子,夏秋季则用生长溪流旁边的,春、冬则用生长旱地的,使用草药多用全草,有的只用根、叶、皮、茎、花、果等或某一部分。用药讲究新鲜,随用随采。生长季节性较强的草药,按季节采集,加工后备用,但储藏期一般以百日为限,最长不过一年。用药配料有禽畜内脏、肉、黄酒、生姜、糖类等配药。根据患病者病情而定,如热性疾病加冰糖、白糖;寒性疾病加红糖、生姜;虚性加猪蹄、夹心肉(猪腿即瘦肉);跌打损伤加黄酒;儿科惊风等病加小件金属类物品混炖。少数畲医将中草药制成丸、散、丹、膏。如治疗喉疾的药散必须用草药焙烤研末藏放备用。草药多有采摘加工后交给患者,防止技术外传。

传统节日

  畲族的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清明做蓬馅(蓬,一种青草,捣碎杂以粳米粉冲成胚,以芝麻赤豆作馅)吃,扫墓;端午用箬包粽吃,挂菖蒲艾叶;中秋打糯米糍粑;重阳蒸糕;过年做年糕等都一样。只是畲家年糕是用一种专用的柴灰泡出碱水,粳米用碱水炒熟再蒸,放石臼冲成团,这种年糕色黄气香质软,畲家“黄米果”,为特色食品。

  本民族的节日,主要是各村各自定时的祭祖活动,较流行的是三月三染乌饭祭祖先。用乌枝(一种小灌木,深秋果实如黑豆,味甜可充饥,云和方言称从亡碎,景宁方言称山馒头)嫩叶汁杂糯米蒸饭吃。各地对吃乌饭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唐代一位畲族首领被官兵围困山上,吃乌枝渡过难关,故以染乌饭纪念;但普遍认为吃了乌饭上山劳动不怕蚂蚁咬,作为保健食品吃。现在三月三日已发展成畲族对歌节,形似广西壮族的“赶歌墟”。

畲族“三月三”(畲族乌饭节)

  “三月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踏青节”',亦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原与清明的祭祖、扫墓相连。后经演变,各地内容不一。福建“三月三”民俗节,又称“乌饭节”和“对歌节”。

  每年的“三月三”,畲村的畲民就会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以他们独特的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乌饭节上,畲族男女踏青归来都要采回一种叫做“粘米乌”(乌捻)的植物,捣烂之后熬成汤汁,用它浸泡糯米,蒸成“乌饭”食用。

  畲族关于“三月三”的来历有多种的传说:

  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

  其二,三月三虫蚁大作,畲民吃了乌饭,上山下地不怕虫蚁。

  其三,古时畲民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畲民故意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问津,畲民便安稳吃饭,有了气力,打败敌兵。其四,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关在牢房,他一顿能吃一斗米,母亲送来的饭却都被狱卒抢去,雷万兴想法让母亲将米饭染黑,从此,狱卒再也不动乌饭。以后,雷万兴越狱,于农历三月初三战死沙场,族人每年以乌饭悼念他。其五,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他们被围困在大山里,粮食断绝,以乌稔果充饥,为畲军度过春荒,并取得反围剿的胜利。雷万兴回军营吃尽鱼肉酒菜都感乏味,时值三月初三,他想吃乌稔果,就吩咐兵卒出营采撷。可是,这时乌稔尚未开花,那些兵卒只好采些乌稔叶子回来,有人出个主意,将乌稔叶和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饭呈现乌黑色,而且味道特佳,雷万兴吃了食欲大振,于是下令大量制作乌饭,以纪念抗敌胜利。从而衍成风俗,世代相袭。

  乌米饭是畲民从山地里采来野生乌稔树的嫩叶,置于石臼中捣烂后用布包好放入锅中浸熬,然后捞出布包将白花花的糯米倒入乌黑的汤汁里烧煮成了饭。乌米饭乌得名副其实,吃起来就连碗筷也被染粘成乌黑色。倘若将乌饭贮藏在阴凉通风处,则数日不馊。食用时,以猪油热炒,更是香软可口,堪称畲家上等美食。

畲族“招兵节”

广东省潮州市畲族的招兵节主要分布在凤凰镇石古坪畲族村,文祠镇李工坑畲族村(含黄竹洋自然村),归湖镇山犁畲族村、碗窑畲族村、岭脚自然村,湘桥区意溪镇雷厝山自然村,饶平饶洋镇蓝屋畲族村以及相邻的丰顺县凤坪畲族村,是一个以祭祀、祈祷为主要形式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结合的民俗活动,是当地畲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 畲族向来有自己世袭的法师,专门担负畲村和境内的祈雨、请神、推地灵和驱鬼除魔等职责。有自己法师的畲村,招兵活动每二至三年举行一次,农历除夕前一天或除夕夜请兵,农历正月初四前择日发兵;没有自己法师的畲村,则视其经济情况,一般每三、五年举行一次,把请兵和发兵活动合在一起进行,称为招兵节。 招兵节祭祀的主要神灵是盘瓠。据民间传说,盘瓠是东海苍龙,寄托在高辛帝皇宫中刘氏大耳婆的耳卵中,长大后出类拔萃。后来国家受番邦侵犯,辛帝出榜招贤:“凡能收服作乱的滨夷王者,愿将三公主赐其为妻”。盘瓠自告奋勇上前揭榜,亲赴番邦咬断番王头,制服外乱,因而成了辛帝驸马。驸马王到广东安家后,还曾到茅山学法,统领各路兵马,扶正祛邪,庇佑人间。畲族人通过招兵节这一活动,缅怀驸马王,传承驸马王精神,并请天兵天将降临本村,护佑人畜平安、子孙昌盛。 历史上,凤凰山各畲族村的招兵节由各村自主组织,于冬至前后三天请法师择吉日举行。整个活动历时三天,共有二十八个项目,分为祷告、请神、安神、招兵、收邪等四个段落。整个过程都贯穿着畲族人民对盘瓠王的崇敬和怀念,是畲族人民祈求祖先神灵庇护、驱除邪恶、消灾纳福、保护子孙昌盛和六畜平安的一种祈福活动。   “招兵”仪式在公厅举行,请法师主持,祈求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全村男女老少前来参加助兴,甚为热闹。粤东北九连山畲族地区的“招兵节”,活动的时间,一般是在年景不佳、风雨不调的年岁,经族人共商而定。 活动分祭祀和祈祷两部分,祭祀的内容与上述粤东凤凰山畲族的“招兵节”基本相同。惟祈祷部分,是九连山畲族的创造,它使原来“招兵节”的图腾信仰宗教仪式发展为趋吉求福的传统民间习俗活动。

畲族“封龙节”

流行于福建东部地区。每年农历夏至后逢辰日举行。历代畲民信仰龙王,为防止“龙王过山”时损坏庄稼,便在作物落土后进行封龙。他们认为龙怕铁,这天便禁止动用铁器和粪桶等出门,以祈求龙王不作水患,保佑丰收。过节时,各地普遍歇工,携带山货赶街,进行自由贸易。同时彼此交流生产技术。男女青年通过盘歌,寻找终身伴侣。 相传这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所以当天畲族人视之为「集福建醮保禾丰收」的最好的祭祀日。因此,在过去的传统习俗中,每到这个时候,各聚居地的畲族群众都要采取各种形式祷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在过去,那种纯祭祀的盘歌内容也逐步延伸到歌唱生活、歌唱爱情,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一些地方,青年男女也通过这个机会,以歌会友,交流思想,表达爱慕之情;有的地方还有意识的通过「封龙节」组织活动,以歌会搭台,传递致富信息,开展经贸活动,使「封龙节」歌会活动融入了新时代的特征。其目的在于祈求五谷丰登,认识上与汉族分龙节相同。

畲族“会亲节”

二月二又称会亲节,是畲族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闽东的福鼎、福安等县。所谓“会亲”,系指原由福鼎双华、福安坂中分炉至浙南、闽东各地的畲族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福建双华“会亲节”规模最大,遐迩闻名。节日这一天。畲家门前都升起白底红边的三角形族旗和颇似古时“华盖”的圆伞,从双华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装打扮回到祖地会亲。人群熙熙攘攘,歌声笑声不绝于耳,宁静的山村顿时成欢乐的海洋。特别是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昼,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歌会进入了高潮,人们引吭高歌,嘹亮的歌声在山野回荡,越唱兴致越浓,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畲族“春节”

春节,是畲族最隆重和热闹的节日。从农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开始过新年了。祭灶神后,就准备除夕的“年夜饭”,合家“围炉”。畲族届时家家蒸制“黄金糍 ”吃“黄金糍”是畲民过新年的特色之一。畲乡流传“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拦糍甜粘粘”的顺口溜,表示畲家人团圆共聚天伦和来年日子更甜美的意愿。除夕夜全家“吃隔岁”(即吃“年夜饭”),这是畲民最欢乐的时刻,一边尽情地享受美味佳肴,一边抒发追求来年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愿望。“围炉”后,主妇选一根直径约七、八厘米粗的楮楮木放在灶膛里燃烧,烧至一定火候以灰烬掩埋之,使之不至熄灭,备为正月初一的火种,俗称“隔年猪(楮)”或“留隔年火种”。是夜,万家灯火,通宵达旦,尽情欢乐“守岁”。所谓“守岁”就是“守祟”崇,意在防“祟”入室伤害儿童。初一清晨,鸡鸣第一声,各个畲村不约而同打开厅门,燃放大炮(即双响纸炮),人们走村串寨,平辈互相道贺新年大吉,晚辈向长辈拜年,主妇争先恐后到井里挑水,煮线面充作早餐,寓意家人平安长寿;儿童三五成群到竹村里“摇竹娘”,边摇边唱道:“摇竹娘,摇竹娘,你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新年让我长,明年你我一样长。”以示像毛竹一样茁壮成年;青少年参加各种娱乐游戏活动,如弈棋、“猴孵蛋”、捉迷藏、荡秋千等。活动一直持续至“元夕节”,欢度新春佳节才告结束。

畬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

东家人和畬族

  贵州省东家人,于1996年暂时被认定为畲族。东家是当地汉人对贵州畲族的称呼,即自“东边”来的人。东家人自称“嘎孟”。“嘎”意为“客”,“孟”意为“人”,亦即东家人是“客人”。相邻民族中,瑶族称畲族为“嘎朵”,苗族称之为“嘎斗”,仫佬族称之为“喏哈”,布依族称之为“迥哈”。明清时一些贵州地方史志又称之为“东苗”、“佟苗”。贵州畲族先祖来源于江西。根据考证,先祖入黔前,居住在江西赣江流域及赣东、赣东北一带。祖先多是元末和明洪武年问,或奉旨征讨、迁徙,或避祸而迁入贵州。人黔时首先落居于贵定于伐一带。在明代,主要散居在今清镇、开阳、修文、长顺、贵定、龙里、都匀、荔波、麻江、凯里、施秉、镇远、石阡等10多个县。一部分被融合于其他民族,余下的人主要居于以麻江县为中心及其临近凯里炉山的干坝、六个鸡、角冲以及福泉、都匀等县市部分地区,连成一个较为广阔,有着共同语言及风俗习惯的共同区域。

輋族、瑶族与畲族

  《南越笔记》说:“赋以刀为准者曰徭,徭所止曰輋,亦曰輋,是为畬蛮之类。”《岭表纪蛮》说:“畬与輋同音,盖以同一种族,故音同字异”。明清时期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称:“輋当作畬,实录谓之畬蛮。”。可见,“輋族”与“畬族”同为南蛮一类,与瑶族同族。“輋族”与“畬族”的含义是略有差异的,然而非指两个不同之民族,也非指同一民族的两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畬族多指福建、江西畬族,是“刀耕火种,崖栖(洞居)谷汲”的土著居民,又称峒蛮、峒獠。輋族则指广东畬族。原因是汉族文人对闽、粤、赣三地畬族经济生活方面所观察到的侧重点不同而出现的异称。

盘瓠传说、盘瓠图腾以及盘、蓝、雷、钟四大姓亦与瑶族相同,因此自古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等跟瑶族密不可分的称呼。 隋唐之际,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山区的畲族先民已经从事农业生产和狩猎活动。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拓荒殖土。到了唐代,中央王朝在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带施政,并实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畲族山乡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畲汉两族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唐王朝在漳、汀地区的建政,大大加速了畲族封建化的过程。封建统治者加深了对畲族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而且还实施一系列民族歧视政策,把他们视为“化外之民”。

史籍多称瑶族和畲族本是“五溪蛮”盘瓠之后,畲、瑶两族不仅有相同的反映原始图腾崇拜的盘瓠传说,而且有很多相同的习俗,在史籍上往往是畲、瑶并称,甚至说畲族就是瑶族。直到清代,畲、瑶还是混用,往往称畲族为“瑶人”。畲族族谱记载亦有自称为“瑶户”、“徭人子孙”等。现分布在广东海丰、惠阳、增城、博罗的讲活聂话畲族仍称自己为“粤瑶”,在海丰、惠阳的汉人称他们为“畲民’,但在增城却被汉入称为“山瑶“。两族都具有相间的姓氏,传说畲族有盘、蓝、雷、钟四大姓,但实际上除广东广州市增城区有几十个盘姓畲族外,其它地区未见盘姓。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有一段对盘姓兄弟失散的解释:相传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盘、蓝、雷、钟、李等姓畲族360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由海道来闽,至连江马鼻道登岸后,徙居罗源大坝头。盘王碧一船被风漂流,不知去向,故盘姓在畲族中失传。畲族传说中的大哥盘姓留在广东。但在瑶族中盘姓却很多,也有蓝、雷等姓氏。两族至令仍保有一种汉文文书,在瑶人中称《过山榜》,在畲人中称《开山公据》,两者内容大同小异,都同样记载着具有原始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此外还记述封建皇帝赐给他们券牒,准许他们租种山地,不纳粮租,不服徭役等特权,但不得到平原上耕种,不得与汉人通婚。

但福建宁德地区却存在着完全不同子客家山歌的四种畲族传统的基本音调(福宁调、福鼎调、霞浦调、罗连调),这四种基本调和自称“勉”的瑶族和“布努瑶”的基本调有惊人的类似之处。过山瑶唱的民歌传统基本调是“拉发调”,拉发调中长调的“跟声”唱法与畲族的二声部合唱”双条落”有许多类似之处。瑶族的拉发调又和罗源、连江等县畲族的“罗连调”在音调(包括音列、调式、节奏)的基本特点是相一致的。民族语言的亲属关系反映其民族渊源关系十分密切,民族近亲是语言亲属关系的基础。

客家人与畬族

明代时期,王阳明平定闽粤赣交界处之乱后,把“新民”(新招抚之民)纳入国家“编户”,实行儒家教化,移风易俗。特别是对畲族的教化,当时与官府对抗的多为畲民。王阳明通过教化畲民,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经过王阳明军事剿抚、保甲监督和乡约教化的综合作用,闽粤赣交界处的畲民由此“去蛮化”,“梗化”“顽民”开始“新民向化”,大量畲民转化为福佬人、客家人。这一期间,闽粤赣边的畲汉居民加速了民族融合,最后形成融入福佬人或客家人中。

  客家人旧时的服饰,与唐宋时期中原人民的服饰差别甚大,却与畲族服饰类似,显然客家人与畲族人民是有文化根源性的。

  客家人很重视的棱米,就是与畲族所食用的一致。杨澜《临汀汇考》卷4 物产考》载:‘汀人……又有棱米,又名畲米。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分粘木粘二种,四月种,九月收。’说明棱米本为畲民特产,后来却成为汀州客家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是畲族人民惯用的一种生产技术,叫做“种畲”或“畲田”。此起源非常古老,唐代诗人刘禹锡一系列歌咏湖南和广东连山地区“莫摇”、“蛮撩”的诗歌中多有描述,如《畲田行》写道:‘何处好畲田?团团缉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下种暖灰中,乘阳拆芽萦。苍苍一雨后,若颖如云发。巴人拱手吟,耕褥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金。’这正是畲民利用地力,烧山种畲,地力一衰,即行弃去,故尔迁徒不定的典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又如《连州竹枝词》九首之九写道:‘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这是专写当地土著妇女种畲的篇什,突出了山间环境、装束打扮和使用的工具。所有这些,都与今日畲族的种畲方式相同,而在客家山民的生活中,也可见到类似的情形,特别是明清以声有一种称为“棚民”的客家山民,其烧畲、种着,与畲民一致。于此可见畲族生产、生活方式与客家人是有文化根源性的。

  不少纯客县的蓝姓人在登记户口时,被认为是畬族人,而他们本身一般并不在意,认为自己既是畬族人,又是客家人。广东梅州及惠州地区的客家人则经常用“蛇(畬)佬”这个名词称呼东江地区口音较为独特的、自称为"本地人"、一般被外界认为他们是属于客家人的"东江本地人"人群。

潮汕人与畬族

畲族发源于广东潮汕凤凰山,是古代潮汕最有影响力的土著民族,畲族于潮汕地区而言,为旧时最大的族群 。畲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潮州文化。

潮汕人旧时穿戴服饰保留畲、越遗风。旧时潮汕姑娘出嫁之后,都要梳起后脑髻(潮语叫“打鬃”),作为已婚妇女的标志,现今潮汕部分妇女仍有这种打扮。据考证,这种穿戴方式是由潮汕土著之一的南越人的“椎髻”习俗转化而来的。现今饶平县的新塘、坪溪和潮安县的凤凰山等乡镇山区妇女,历来有戴“帕仔”的习俗。戴“帕仔”就是取一块一尺见方的蓝色粗布,先将一面折成两寸过缘,再折成对半,打在后脑高髻上,这种习俗源自潮汕土著畲族人家的妇女出门戴“帕仔”为其祖先遮羞的遗风。 潮人饮食风俗保留蛮越遗习。潮汕人一向好食水产,潮州莱也以烹制海鲜取胜。据晋·张华《博物志》卷三载:“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清乾隆《潮州府志·风俗》也称潮人“所食大半取于海族……尚承蛮徼遗俗”。可见这不仅是潮汕“南邻大海,得地之利,盛产海鲜”使然,而且也是受到蛮越土著的饮食习尚影响的结果。 潮汕礼俗保留蛮僚遗习。旧时潮人有酷嗜槟榔之俗,婚娶聘礼中更是少不了槟榔一物。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木语》卷二十五载:“粤人(指粤东)最重槟榔,以为礼果……女子既受槟榔,则终身弗贰。”嘉靖《潮州府志》也载:“潮界八闽,气候视岭表差异。春正二月多冱,冬或衣葛,喜食槟榔,嫁娶以之为礼。”明万历《普宁县志》也称“元旦敬礼祖先,具槟榔萎叶……相拜也各备槟榔萎叶。”可见在潮汕地区,槟榔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婚娶聘礼中一件必不可少的礼物。另据《太平御览》卷九七一引《九真蛮僚俗》载:“九真僚欲婚,先以槟榔子一函诣女,女食即婚。”《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十四》卷一七0也载:“索妇之人,未婚前先送槟榔一盘,女食尽则成亲。”可见旧时潮汕各地在聘礼中送槟榔的习俗源自古代岭南“蛮僚”遗习。 潮汕丧葬旧俗保留蛮越遗习。潮汕丧葬旧俗礼节繁多,风尚奢靡,有些习俗还是受到蛮越遗习的影响而形成的。如“买水”一俗,查《中国丧葬史》一书所载,中原地区的葬礼并无此俗,这说明由中原地区迁徙人潮的福佬人原本是没有这一习俗的。另据《文献通考》卷三三所载,西原蛮“亲始死,披发持瓮,恸哭水滨,掷铜钱纸钱于水,汲归浴尸,谓之买水。”清·吴震方的 (岭南杂记》称这种习俗“此亦蛮风也”。可见潮汕地区“买水”的民俗是受“蛮风”影响的结果。此外,受蛮越人遗习影响而形成的有“二次葬”、“奏鼓乐”等丧葬旧俗。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