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壮族铜鼓舞
广西那坡黑衣壮
广西大新壮族
广西壮族姑娘
广西东兰着土布壮族服饰的姑娘
56朵“民族体育之花”:赵云,壮族(广西),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壮族(旧称僮族,壮文:Bouxcuengh;汉语拼音:Zhuang Zu;英语:the Zhuang nationality),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是百越的一支。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湖南省等五省区以及越南北部地区,另外,还有少数壮族人迁移到了老挝北部与中越交界的地方。


壮族按语言差异可划分为北壮南壮两个支系,北壯支系的主体之一「布依」支系在贵州省境內被识别为独立的布依族;而广西境內的布依支系则与其他北壮支系、南壮支系一起被归为壮族。越南境內主要为南壯支系,其中又以「布岱」支系与「布侬」支系最多,被越南官方识别为独立的岱依族侬族;迁入越南境內的北壯支系因人数较少,受周边南壮支系影响较小的北壮布依支系被越南官方识别为较为传统的布依族(人数最少);风俗习惯上受到当地南壮支系岱侬民族影响较深的北壮布依支系被越南官方识别为热依族;以及南壮人(讲邕南壮语)和 瑶人(山仔瑶,讲汉语平话-珊介话)混合的族群被越南官方识别为高栏-山泽族海南省'''临高人'''讲的临高语壮语关系密切。


自百越族以来,壮族先人曾被古代华夏族(汉族)称为西瓯人、骆越人(雒越)、南越人、濮人、僚人、俚人、溪峒蛮、西原蛮、黄洞蛮、侬洞蛮”、峒蛮、乌浒人等称谓。宋代始称为“俍人”“、“僮人”、“仲人”,有称为僮人、仲人、俍人、土人、沙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的写作“獞”、“撞”,1949年后统一改为单人旁的“僮”字,统称“僮族”(“僮”与“壮”同音),直到周恩来倡议在1965年改“僮”为“壮”。


  壮族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南宋时,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土俗字”(方块壮字),但使用范围不广,多使用汉文。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式壮文。1957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政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壮文方案》,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摩教/麽教)为主,祭祀祖先,崇拜僚人始祖-布洛陀。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随着道教佛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壮族宗教信仰体系在其影响下发生了变异,形成以原始的摩教(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师公有较完整的教规和组织,但无道教那样严格的修行仪轨,其职能是为民间祈福禳灾,驱鬼事神;所行法事兼具巫、道、释的特点。与此同时,汉族道教的正一道和太一道在壮族地区也有所流行,其神职人员壮语称道公,因其专事念经符咒而少解经文,故民间又称“喃嗼先生”。道公对道教的教义和教规虽有遵从,但也已经过壮族本土宗教文化的改造而具有方士性质。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以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大型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吃五色糯米饭、表演壮剧、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


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先民绘制的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云锦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蛙崇拜”是壮族最古老的图腾崇拜,至今的东兰、巴马、天峨、凤山等地还保留有祭祀青蛙的"蚂𧊅节"。天琴是壮族人(布偏与布岱支系)使用的弹拨类弦鸣乐器,原为天婆(巫婆)为人禳灾治病时所用,后来,这种巫术性质的弹琴歌舞演变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但仍称唱天、弹天、跳天。


壮族的舞蹈绝大部分与本民族的生产劳动、爱情和斗争生活有关,具有鲜明的写实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著名的舞蹈有"扁担舞"、"舂堂舞"、"采茶舞"、"插秧舞"、"捞虾舞"、"绣球舞"、"铜鼓舞"、"春牛舞"、"纸马舞"等等。


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槟榔是壮族的传统习俗,今广西龙州等地的壮族妇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称谓

壮族是百越人的直系后裔,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侗语族里的一个典型代表;形象地说,壮族在历史上是粤人(广府人)的表亲、海南临高人(翁贝人)的近亲,在文化上是傣老民族(泰族、老龙族、傣族、掸族等族)的堂兄弟。另外,侗族、水族、毛南族、仫佬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都跟壮族有同源关系。


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及越南北方的壮族、布依族和岱侬族,从历史渊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分布状况来看,是共性大于个性的同一人群,普遍自称“布僚”Bouxraeuz(我们的人)— 僚人。


一、壮民族的统一自称

1.土(拖/多)(Tho/To):意为“土著”、“本地人”。大多数壮族地区都有“布土”、“文土”、“根土”这样的自称。“土”这个词源于汉语的“土著”或“土人”,但已经产生词义上的重大变化,那就是衍生成为壮族的普遍自称。大概是由于壮族人从古至今都一直没有离开祖先的土地,所以这种乡土观念一度取代了民族意识,成为壮族人识别自我身份的标志,而相对地把汉族人叫“布哈”、“根哈”(客人、外地人)。不管是武鸣人、田阳人(北壮),还是靖西人、德保人(南壮),甚至越南北部的岱侬族,虽然自己都拥有独特的支系自称,但是,却都认同“土”这个统一的自称,而由于南北壮语语音系统的差别(南壮有送气塞音而北壮没有),分别读成了“多(To)”(北壮)和“拖(Tho)”(南壮)。


2.僚(佬)(Rao):意为“我们的人”、“同族人”。“僚”这个族称在隋唐时代就出现在了典籍之上。至今,许多壮族、布依族地区还专门把“僚/佬”作为自称。而与壮族同源异流的老挝人,其自称“佬”也是“我们”的意思。云南省东南部的壮族人,“布傣”支系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土僚”,是把全族的自称“土”和“僚”结合在一起了。


3.壮(仲)(Choong/Shoong):今天的壮族人,族称在汉语中已经定为“壮”,其实是以民族内部的一个较大支系“布壮”的自称来作为全民族族称的。这种叫法其实并不见得是妥当的,因为别的支系绝对不会把自己也叫成“布壮”,因为“布依”、“布央”“布侬”等已经存在了千百年,不会同意另外一个支系的名称来覆盖自己,接受汉语的“壮族”这个称呼,却不见得接受“布壮”这个壮语族称。



二、个别地区壮族自称

1.布班(板/曼)(Pou baan):意为“村人”。分布于广西的武鸣、田东、百色、巴马、田阳、马山、上林等地。


2.文班(板)(Vun baan):意为“村人”。分布于广西的上思、防城、武鸣等地


3.根板(Kun baan):意为“村人”。分布于广西的宁明县。


4.布曼(Pou baan):意为“村人”。分布于广西的都安、武鸣、马山、河池、环江、上林、凌云、乐业等地。


5.布那(Pou Na):意为“种田人”。分布于广西:田林、武鸣等地以及越南西北部的“布那人”。

6.布陇(弄)(Pou Lung):意为“山谷里的人”。分布于广西的平果、都安。



三、壮民族他称

1.高栏人:因当地壮族住高脚屋(吊脚楼)而得名,分布于广西的防城港。

2.左州人:来自“左州(今广西崇左一带)”的人,分布于广西的靖西、那坡。

3.黑衣壮(布嗷、布敏):因当地壮族穿用蓝靛染制的黑色服装而得名,分布于广西的那坡。

壮族支系

一、.壮支系(布壮\布爽\浑壮\文壮\文松\埃松\布仲\布江\布绛\布思\欸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〇南宁市(武鸣区-邕宁区-横县-上林县-宾阳县-马山县-隆安县),〇桂林市(阳朔县-荔浦县-平乐县-永福县-恭城县-龙胜县),〇柳州市(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三江县),〇河池市(宜州区-金城江区-南丹县-都安县-罗城县),〇来宾市(兴宾区-武宣县-象州县-忻城县),〇百色市(靖西市-那坡县),〇贵港市(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〇防城港市(上思县)

云南省:〇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广南县-富宁县)

广东省:〇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〇肇庆市(怀集县下帅乡)

↑ 属于 北壮,讲 红水河土语、邕北土语、柳江土语、连山土语。



二、.依支系/沙支系(布依\布雅依\布越\布也\布锐\布光\布吕\布哈\埃混\热依\都依):

广西壮族自治区:〇百色市(田阳县-田林县、西林县-那坡县-德保县-凌云县-乐业县-隆林县),〇河池市(宜州区-金城江区-南丹县-天峨县-都安县),〇柳州市(柳江区-柳城县-三江县),〇桂林市(龙胜县),〇来宾市(兴宾区),〇南宁市(上林县)

云南省:〇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广南县-富宁县-丘北县-砚山县-马关县-西畴县-麻栗坡县),〇红河州(蒙自市-泸西县-个旧市-开远市-屏边县-弥勒县-元阳县-金平县-河口县),〇曲靖市(罗平县-师宗县-会泽县-宣威市-会泽县),〇西双版纳州(勐腊县),〇昆明市(禄劝县-五华区-官渡区)〇昭通市(巧家县)〇丽江市(宁蒗县、玉龙县、华坪县)

贵州省:〇黔东南州(从江县-黎平县),〇黔南州(独山县-荔波县)

湖南省:〇永州市(江华县小圩乡)

↑属于 北壮,讲 桂边土语、桂北土语、右江土语、丘北土语、壮语民讲。



三、.央支系(布央\根央):

广西壮族自治区:〇百色市(靖西市-德保县-那坡县-乐业县-凌云县),〇崇左市(天等县-大新县),〇南宁市(上林县)

云南省:〇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广南县)

↑属 南壮,讲 德靖土语、布央语。



四、.侬支系(布侬\道侬\仰侬\督侬\傣侬\鸠侬\侬安\天保):

广西壮族自治区:〇南宁市(武鸣区-上林县-马山县),〇百色市(靖西市-德保县-那坡县-田林县),〇河池市(凤山县-都安县),〇崇左市(凭祥市-龙州县-天等县-大新县)

云南省:〇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砚山县-马关县-富宁县-丘北县-广南县-西畴县-麻栗坡县)

↑ 属 南壮,讲 砚广土语。



五、.土僚支系〈布岱\布傣\傣门\傣德\文山土僚(搭头土僚-尖头土僚-平头土僚-偏头土僚)〉:

广西壮族自治区:〇崇左市(龙州-大新-江州-天等-宁明-凭祥)

云南省:〇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砚山县-马关县-广南县-西畴县-麻栗坡县),〇红河州(蒙自市-个旧市-元阳县-河口县-金平县)

↑ 属 南壮,讲 文麻土语、左江土语。



六、.黑衣壮支系(布敏\布欧\布嗷\布岸\布省\布生\布叔\布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〇百色市(那坡县)

↑ 属 南壮,讲 邕南土语、左江土语。



七、.偏支系(布偏):

广西壮族自治区:〇防城港市(防城区-港口区-东兴市-上思县)

↑ 属于 南壮,讲邕南土语。

民族历史

  秦朝势力进入岭南以前,在祖国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主要居住着属于百越系统的西瓯和骆越两族群,这两个族群就是壮族的先民。

  根据出土文物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已普遍使用铜器,这些金属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发展,壮族社会无阶级的原始公社进入到奴隶社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兵分5路,进军岭南。秦军战胜西瓯人,统一了岭南,设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置于中央集权制的统治之下。又派监禄在广西修筑灵渠,

  把湘江与漓江连接起来,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接着,从中原迁来大批汉人“与越杂处”。这些汉人在与瓯、骆越的交往、通婚过程中,部分成为壮族,同时加速了越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汉至唐初,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五管。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区。两宋、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建州县、派官史、征贡赋,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县制度,给壮族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壮族人民不堪奴役,多次反抗。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起事于岭南的壮族地区。但历次起义都遭到了反动统治者的血腥镇压而告失败。壮族人民在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壮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宗教信仰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壮族过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认为万物有灵,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参天大树,往往被视为全村的保护神而加以崇拜,谁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树前烧香焚纸,祈求保佑;村后有个悬崖龙洞也被认为是显灵圣地或鬼神栖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灾。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壮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在离村不远的山脚下立一土地庙,每逢过节或是平时杀猪,都要以整煮猪头去那里超度一番,若做烤猪则抬着整猪前去敬祭。家神更是每节必祭,摆上酒、肉、整鸡等供品,祭罢方能食用。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动是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过中元节时,家家都要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祭祖、祭鬼神,以求免除灾祸。牛魂节祭牛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有的地方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这天,各家都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给耕牛吃。过去,桂西南一带壮族要在霜降节杀鸡宰鹅,做糍粑,蒸糯米饭,聚集在玉音庙宇供祭。相传霜降节是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的节日,已有360多年的历史。

壮语

  壮语是中国的较大语言之一,使用人口大约1400万以上。壮语属于侗台语族台语支(壮傣语支),与泰语、老挝语、傣语、掸语等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国外有学者将壮语和布依语称为“北泰语”。壮语北部方言和布依语均属于台语支北部组,壮语南部方言和越南的岱侬语都属于台语支中部组。另外,泰语、老语、傣语、掸语等组成了台语支西南组。

  壮语在壮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仍普遍使用,但壮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普及;现在散居于部分县城和城市的部分壮族人改以汉语汉文为日常语文,不过城镇壮族在壮族总人口当中比例不大,总体上以壮语为母语的壮族人仍然占壮族人口的九成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壮族年轻人学会了熟练使用汉语文,成为壮汉双语人口。人民币上印有用壮语文字书写的银行名称和面额。

  壮语按照语音特征可以分为北部方言、南部方言两大方言和土僚语。

  一、壮语北部方言:

   ①邕北土语(武鸣、邕宁北部、横县、宾阳、平果)

   ②红水河土语(都安、马山、上林、忻城南部、来宾南部、武宜、象州、鹿寨、荔浦、阳朔、贵港、贺州)

   ③柳江土语(河池宜州、柳江、来宾北部、柳城、忻城)

   ④桂北土语(河池、宜州、南丹、天峨、东兰、巴马、融水、罗城、环江、永福、融安、三江、龙胜)

   ⑤右江土语(田东、田阳、百色)

   ⑥桂边土语(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凤山、及云南省的富宁和广南自称布约依的那部分壮族的语言)

   ⑦邱北土语(云南省邱北县和砚山县、师宗县的自称布依的那部分壮族的语言)

   ⑧连山土语(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怀集县)

  二、壮语南部方言:

   ①邕南土语(邕宁南部、隆安、扶绥、上思、钦州)

   ②左江土语(龙州、宁明、凭祥、崇左、大新和天等两县东部、越南北部如谅山等省)

   ③德靖土语(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和大新两县西部、越南北部如高平等省)

   ④砚广土语(云南省砚山、广南、麻栗坡、马关、文山等县内自称布侬的壮族语言,以及越南北部靠近其的某些岱侬语)

  三、土僚语:

   ①文麻土语(云南省文山、麻栗坡、马关和开远等地自称布岱的壮族语言)。该方言的语音特征是声母保留古台语全浊音,韵母完全失去了入声。

民族服饰

壮族服装
广西天峨县云榜村原生态的壮族妇女服饰
广西隆林壮族“三层楼”女服

  壮族服饰各地不一,广西西北部,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喜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妇女,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包方块形状的黑帕,穿黑色宽脚裤子。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是自织的土布,现多用机织布。过去有凿齿(即打掉一两颗牙,再装上金牙)、文身习俗,现已改变。

发式

  壮族妇女发式因地而异。广西龙胜一带的老年妇女不结髻,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顶心长发翻到前额,扎以白布,插上银梳;小孩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天峨一带的女子留长发而不打辫,已婚者结髻,梳顺后由左向右绕,扎头巾;少女梳一条长辫加刘海;少妇梳双辫;中老年结髻,垂于脑后。广东连山一带的发型宛若一条盘曲的蟠龙,贯以大簪,用青色绸布包缠。

头饰

  壮族男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有不同的发型。从广西花山崖画上可见早期壮人男子是剪短头发的。崖画上有少量男子头上插有两支迎风舞动的羽翎。画上有为数不多的少女留长辫,有一姑娘的发梢上还缀有一朵山花。古书上记载,壮族祖先的发型还有披发,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

  到唐代,男子仍“露发”(断发),女子挽髻垂于后,用三、四寸的竹条斜贯其中。宋代壮族地区流行椎髻。清代曾强迫小镇及读书做官的人留长辫子。但乡村男子依然剪断头发,不理清廷禁令。

  1949年后,各地妇女的发饰仍保持一定特色。如广西龙胜老年妇女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在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把顶心长发翻到前额,用白布扎好,插上银梳。女孩子的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这些发型,显然是古代披发的遗风。

  天峨女子也是留长发而不打辫,已婚的结髻,或梳顺后由左向右绕,用头巾扎上;未婚的反过来由右向左,用白印花或提花毛巾包扎。桂南不大相同,有的地方少女是一条长辫加刘海;少妇则梳双辫;中年老年结髻,垂于脑后。过去广东连山壮族女子的发型,宛若一条盘曲的蟠龙,贯以大簪,用青色的绸布条缠好。大多数壮族地区的少女都喜欢留刘海,并习惯于用两股绞在一起的纱线把汗毛拔掉,特别是婚期临近的姑娘,总是把后颈的汗毛拔光,露出嫩白的脖颈。

银饰

  壮族的银饰过去曾经普遍盛行。据民国廿二年(1934)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载,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手镯等。”恩降“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质银器。”西林“惟女子最爱佩戴簪钗、耳环、手镯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桂东南的壮家少女,也“尚戴银质簪环”。壮族银饰的种类,主要有银梳、银簪、耳环、项圈、项链、胸排、戒指、银镯、脚环等。土官时代,安平妇女最多戴四个银项圈,十多个戒指(有的一指几个),加起来重一斤多。桂北壮族妇女的项链和项圈共达九个之多,胸排长方形,透雕,打成鸟兽花卉,下沿有小链穗,以银链挂在脖子上。壮人银镯式样比较丰富,有的打成一指宽的薄片;有的打成一根藤;有打成多根相互缠绕;有的还嵌上绿色的小珠,等等,显示壮人的银饰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观念的变化,目前,在壮族地区难看到壮族妇女配戴传统的银饰了。

花鞋

壮族:红缎绣花尖头女童鞋

  壮族花鞋是壮族的刺绣工艺之一,又称“绣鞋”,为妇女所用,流行于广西龙州等地。鞋头有钩,象龙船。分有后跟和无后跟两种。鞋底较厚,多用砂纸做成。针法有齐针、拖针、混针、盘针、堆绣、压绣等。在色彩上,年轻人喜用亮底起白花,常用石榴红、深红、青黄、绿等艳丽色,纹样有龙凤、双狮滚球、蝶花、雀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浅红、深红等厚色,纹样有云、龙、天地、狮兽等。

文化

壮族文学

  壮族文学是壮族人民所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古代文学主要有:神话、歌谣等,其中以神话为主体。代表作有创世史诗《布洛陀》、长篇神话《布伯的故事》、长篇叙事歌《嘹歌》以及开天辟地神话《盘古》等。这些充满神奇色彩、富有永久魅力的神话,对后世壮族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布洛陀》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又丰富的创世史诗。“布洛陀”是壮语译音,指“山里的头人”或“山里的老人”、或“无事不知晓的智慧老人”等意思。“布洛陀”是壮族传说中的先民。《布洛陀》以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阳日月星辰、造火、造谷米、造牛等“造化”过程。告诉人们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农作物和牲畜的来历,以及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等;满腔热情地歌颂壮族祖先布洛陀这个半神半人的祖先创造人类自然的伟大功绩。全诗长达万行,可谓壮族史诗的宏篇。根据已整理的版本,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共十九章。第一部分是开头歌,包括第一章礼歌、第二章回答歌、第三章石蛋歌。第二部分是创造歌,包括第四章初造天地、第五章造人、第六章造太阳、第七章造火、第八章造米、第九章造牛。第三部分是治理歌,包括第十章再造天地,第十一章分姓等。《布洛陀》生动具体地反映了壮族原始时代的基本面貌。史诗中有关种植、饲养、防火、射箭以及风俗习惯等描述,对于文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研究,均有很大的价值。

  《布洛陀》主要流传于红水河流域的巴马、凤山、天峨、河池、都安、马山以及右江流域的右江、田东、平果等县区。唱本多为师公和巫师所传抄。一般在节日和喜庆时由歌手或巫师来歌唱。青年男女对歌时也唱《布洛陀》。在壮族人民的心目中,《布洛陀》是一部百科全书。《布洛陀》不但题材重大,内容丰富,而且艺术成就高超。她的结构宏伟而严谨 、格调庄重而端丽、想象奇特而丰富、意境广阔而深邃。加之笔调浪漫、手法新颖(如复叠 、夸张、比拟等手法的大量运用)、语言简朴、生动流畅,堪称壮族史诗的杰作。

民间文艺

壮族山歌

  壮歌,群众称之为“欢”,或叫“壮欢”,也称“壮山歌”。壮歌种类很多,从内容和形式来看,大致可分为八类:①古歌(包括创世史诗);②叙事长歌和叙事长诗;③劳动歌;④ 仪式歌(包括各种风俗歌);⑤生活歌;⑥时政歌;⑦情歌;⑧儿歌。每一类可根据不同的内 容再分细类。

  壮歌的押韵法,大多数于腰尾同时押韵,这种押韵比较好唱,有的则押尾韵,不大好唱。不论腰尾押韵或押尾韵,各种形式的歌都各有它自己的押韵规律。山歌编得符合韵律,唱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壮族山歌是流行最广的壮族民间咏唱歌式。各地壮语有不同的称谓,北部方言称为欢、比, 南部方言称为西、加、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独特,风格各异。曲调有数百种,多为二乐句和四乐句的乐段结构。其中有单声部、二声部和三声部,又以百余种的二声部山歌 最为普遍和富有特色。按内容题材分类,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叙事歌、问答 歌等。其体裁有长歌、散歌、套歌、勒脚歌、排歌等。歌词结构北部为五言体,南部为七言体,每首歌分别由2行、4行、6行、12行组成,叙事长歌则依此按乐段循序连接咏唱。韵律形式有腰 脚韵,即下句的中间一个字(五言为第三个字,七言为第四个字)与上句的末字押韵;头脚韵 ,即下句的首字与上句的末字押韵;脚韵,即上下句末字押韵。其中尤以腰脚韵勒脚歌形式 独具特色。以12句勒脚歌为例:1~4句顺唱为第一节,5、6句与复唱1、2句为第二节,7、8 句与复唱3、4句为第三节,形成以第一节为歌句根基和咏唱主题,第三四节与之回环相扣, 使之生发升华,增强艺术感染力。壮族山歌语言朴实生动,寓意深切动人,富于音乐美感。

  将壮族山唱出壮乡、唱响全国的当属《刘三姐》。刘三姐,又名刘三妹,刘三娘等,唐时壮人。《宜山县志》载:“刘三姐,唐时下涧村壮女”。是壮族杰出的民间歌手,被誉为“歌仙”、“歌圣”,也是人们膜拜的“歌师 ”。刘三姐自幼善歌、智慧超人,勤劳勇敢,富于反抗,且天生丽质。其天赋秉性在府志、县志等史书中均有所记载。《宜山县志》载:“刘三姐,性爱唱歌”。《浔州府志》云:“年十二,能通织传善讴歌,父老奇之,偶拾一物索歌,顷刻立就,不失音律”。刘三姐生在壮乡,长于歌海,加之聪明敏捷,故出口成歌。其讴歌的内容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愿望,也有逐污击弊的战斗诗篇。据传,刘三姐留下不少歌篇于民间,大体有以下三类:一是同秀才对唱的歌;二是情歌,如《相思曲》、《妹相思》等;三是劳动歌。

  刘三姐及其山歌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壮族人民封她为“歌圩”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有关她的故事传说,或加工成诗集,或编成剧本搬上舞台、银幕、莹屏。新编壮族民间故事剧《刘三姐》,1954年在宜山县根据民间传说编为戏曲剧。1960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为故事片,1978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和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舞台艺术片。1979年9月进京演出,获文化部颁发剧本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1981年曾赴香港、新加坡演出,深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歌圩

  歌圩又称歌节,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一种形 式。昔日歌圩的时间各地不一,或三月三,或四月八,或正月初一等,不尽相同。但各地歌圩均有一个固定地点。每逢歌节,方园几十里或几百里的壮族群众都到歌圩对歌,场面热闹,人群汇集,少则几百人,多则万余人。其中以青年男女为多,他们自由选择对歌者。有三五成群对歌,也有几十人或几百人对歌。在山坡上、道路旁,在小河边,在任何人看得到的地方进行对歌,形成歌的海洋。青年男女以唱情歌为主,他们以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星辰为比喻,表达双方爱慕之情。歌圩不仅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而且,也是广大群众会亲访友、听歌赛歌的好机会。歌圩除唱山歌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地方性娱乐活动,如“抛绣球”、“碰红蛋”、“放花炮”等等。

  歌圩起源时期远久,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在壮语中有不同的称呼,如“窝墩”、“ 圩蓬”、“窝岩”等。“窝墩”是去野外之意。“圩蓬”是欢乐的圩日之意。“窝岩”是出岩洞之意,这也说明在壮族先民穴居野外时期就有歌圩了。汉代刘向《花苑》辑录的《越人 歌》,也证明了这一点。

  歌圩深深植根于壮族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历代皇朝时期虽备受歧视、累遭严禁,但总是禁而不绝,显示了歌圩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给歌圩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使其得以蓬勃的发展,受到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崇仰。现在每年三月三定为壮族人民的歌节。

壮戏

  壮戏是壮族传统的舞台艺术形成。根据地域、方言、音乐唱腔、表演技艺的差异,可以把壮戏分为北路壮戏、南路壮戏和师公戏等三类。北路壮戏主要流行于田林、隆林、西林、右江等地,它是在民歌、唱“西”和“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路壮戏主要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等地,它包括流行于靖西、德保的木偶戏和马隘壮戏。师公戏又名唱师,它的前身是“跳神”,主要流行于金城江、宜州、来宾、贵港、邕宁、武鸣等地。

  壮戏题材丰富。有歌颂古代本民族英雄人物的《布伯》、《侬智高》、《刘二打番鬼》等,也有反映壮族青年反抗封建婚姻、追求恋爱的《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三姐下凡》、《百鸟衣》等;有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剧目,如《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又有根据历史故事改编的“朝代戏”,如《杨家将》等。除传统剧目以外,还有移植汉族文艺题材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白蛇传》等。

  壮戏的艺术形式活泼,风格独特。壮戏的道白、行腔、音乐、表演技艺等方面均自成一家,具有厚浓的民族特色。用壮语道白演唱是壮戏的一大特征,有亲切感,易于接受,其二,唱腔多彩,唱调丰富,属联曲体形式。如北路壮戏的唱腔有《武公调》、《老汉调》、《丑角调》、《哭调》、《叹板》、《梳妆》、《马到林》等。南路壮戏的唱腔有《平板》、《采花调》、《喜调》、《平高调》、《叹板》、《哭板》、《扫板》、《古诗词 》等,属板腔体和联曲体两结合的形式。为了增强行腔效果,演唱时还用帮腔来烘托声势气氛,强化立声感。壮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马骨胡、葫芦胡、二胡、三弦等弦乐;有蜂鼓、牛角鼓、文锣、武锣、大小铙钹等打击乐器;还加上笛子、唢呐等管乐。三声相交生辉、高亢热烈、悦耳动听。其三,壮戏的表演技艺别致、丰富,身段优美,手法、步法多变,武打敏捷、有力,人物出场转身亮相灵巧传神,使观众为之叫绝。总起来说,壮戏把说、唱、演、舞熔为一炉 ,长期以来成为壮族人民酷爱的舞台艺术形式。

  壮戏从产生、发展到今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它不断吸取各类地方剧种,如邕剧、粤剧等的营养,使自身日臻完美,终于发展成为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独立完整的民族艺术,而与其他民族的戏剧并蒂而长居中国的戏剧舞台。

壮剧

  壮族戏曲剧种。由于流行区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历史源流不同,分为北路与南路两种。北路壮戏流行于田林、西林、右江等地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俗称土戏。清乾隆(1736~1795)后,艺人杨六练在搭台演出《农家宝铁》后方初步形成。唱腔有正调、平调、武公调、骂板等。主奏乐器有马骨胡、葫芦胡等。行当有一丑二旦三生四官,以丑为首。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侬智高》、《火龙袍》等。南路壮戏因常用衬腔“呀哈嗨”,又称“呀嗨”戏。流行于靖西、德保、大新、田阳等县。越南和广西毗邻的一些地方亦有流布。源于当地说唱末伦和民间歌舞,受木偶戏影响,艺人在后台唱念。直到清光绪(1875~1908)中叶,由艺人韦公现、李瓜迭登台表演后,才初具规模。主要唱腔有平板、叹调、喜调、高调等,主奏乐器有清胡、土胡等。行当受邕剧影响。传统剧目有《解血》、《双花 配》、《宝葫芦》等。自1965年成立广西壮剧团后,始作南北路合流的尝试。演出语言使用桂柳方言,兼用壮语。表演上也兼收并蓄,完善而具独特风格。近年来演出的《金花银花》 、《羽人梦》、《酒醉英雄》等,先后获奖。现在民间仍保留南、北路壮戏的业余演出。

春牛舞

  春牛舞是壮族民间节日娱乐性传统舞蹈之一。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居住在桂西一带的壮家人便开展“舞春牛”的娱乐活动,以庆春节。“春牛”用竹篾编织而成。先用竹片制成牛头和牛角的形架,而后外糊绵纸,再用彩色绘出眼睛、鼻子和嘴,牛身则用黄布或灰色布缝制而成。

  舞春牛时,两人钻入布制的牛身内,一人握住牛头,左右上下摆动,后面一人拱背摇动牛尾。每人的脚上穿着绘好的牛脚套鞋,另有一人身穿壮族服装,头包手帕,肩背木耙,跟在“春牛”后面,做耙田动作。还有若干人随后,有的打锣鼓,有的提灯笼,还有唱“春牛”的歌手。歌手唱,众人和,歌声一停,锣鼓声即起。伴随着锣鼓声,“春牛” 舞动,两头“春牛”时而互相挑战,时而角斗,时而在地上打滚。背耙的农夫,穿插其间,手舞足蹈,增加欢乐气氛。“舞春牛”串村走寨,挨家逐户的表演。每到一寨,先在土地庙前舞牛。而后寨子中的每家每户用鞭炮和锣鼓迎接。歌手唱起四季歌,祝贺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歌手们还根据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随编随唱,恭贺大家新春大吉,万事如意。歌声一寨传一寨,“春牛”舞完一村又一村,直至元宵方罢。

  流行于南宁市郊区及邕宁县的春牛舞很有特色。旧时从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个别村至三月初七),是当地传统的“会客节”,由各村安排日期,请春牛队表演。其形式有独脚春牛、两脚春牛和四脚春牛3种。独脚春牛表演时由八音、锣鼓开路,1男青年用竹篙将竹扎纸糊的牛高高举起,边走边舞;随后是几名或十几名化妆的茶公、茶娘。表演时,先在鞭炮声中舞动春牛,接着由茶公、茶娘手持花篮、彩扇边歌边舞。演唱内容有农事歌、恭喜歌及赞颂好人好事、抨击坏人坏事的歌。两脚春牛 是 在1块大布的一端缀上1对黄牛角,表演时由1人持牛角置身布下舞动,其整个活动方式与独 脚春牛相同,但茶公,茶娘仅3男2女,且为单纯的歌舞,动作比较简单。四脚春牛形若舞狮 ,由两人套上牛头牛身道具表演耕作过程。春牛队往各家各户贺年毕,到村头空旷场地表演春牛戏,由茶公、茶娘扮演各种角色,有相对固定的套路。

扁担舞

  扁担舞,是壮族民间舞蹈之一。因以扁担为道具而得名,俗称“打扁担”。壮语称“打虏列”、“谷椰”、“打椰”等。扁担舞流行于桂中、桂西一带,而以马山、都安的扁担舞为最有代表性。逢年过节,这些地区的群众,特别是妇女们,手持扁担,涌向街头巷尾、晒谷场等平宽之地,跳起扁担舞 欢庆节日,抒发情怀。扁担舞的基本动作是:舞伴互击扁担,舞者以扁担敲击板凳或舂槽。起舞时,舞者成双 ,两两相对。或四人、六人、八人,多则十余人。舞伴手持扁担,围绕长凳或舂槽击拍,时 而互击扁担,时而敲击长凳,上下左右前后循序地打,“得得”、“棒棒”地作响,清脆有力。加上竹筒、皮鼓等打击乐器伴奏,音响强烈,节奏独特,情绪欢快,有效地表现了壮人 乐观、奋进的民族精神。扁担舞的内容丰富,主要是表现壮人插秧、车水、收割、打谷、舂米、织布、打布头等 劳动程序和欢乐的情绪,健康热烈,深为群众所喜爱。

  扁担舞历史悠久,据说起源于唐代的舂堂舞。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写道:广南有 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击槽弦,皆有偏拍,槽声 若鼓,闻于数里。试将古代舂堂舞与今日的扁担舞相比,就可发现二者的联系,内容都是 反映劳动生产,形式大体相似,只是手持道具略有不同,舂堂舞是用“杵”(木质舂米棍)敲 击木臼;而后来的扁担舞则改用扁担敲击板凳或槽。但音响效果同属强烈,不论是舂堂鼓和 扁担鼓其声皆远扬而“闻于数里”。可见,扁担舞是由古代的舂堂舞演变而来的。

嘹歌

  壮族歌曲的一种形式。壮语称“欢嘹”。由于歌句尾常用“嘹——嘹”为衬词拖腔而得名 ,亦含“广传”、“闻名”之意。流传于桂西右江和红水河流域,以田东、平果县最为盛行,并在特定的歌圩中传唱。今存《嘹歌》是壮族民间著名嘹歌的汇编,有古壮字抄本及口头 承传。全歌分为《夜歌》和《日歌》两大部分,各有数套长歌和几首短歌。为五言四句体,4000多首,16000多行。是唐宋至明清桂西民歌发展的汇集,内容极为丰富,山川景物、农耕工艺、民情世俗、恋情婚嫁、事件人物等均有包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抒发了壮族人民的生活情感,被认为是壮族古代原生态百科全书,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自50年代开始搜 集,其中的部分长歌,如《唱离乱》(又称《贼歌》)、《路歌》、《三月歌》、《建房歌》 等曾有壮文及汉译刊发。全部原唱本经过全面整理,用古壮字、壮文、汉文3种文字对照的形式,作为《壮族民歌古籍集成》第一卷,已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排歌

  壮歌的一种形式,壮语称“欢排”。属自由体诗,流行于百色地区。特点是句不定字,段不定行(句),首不定段(章),押韵宽松,中间也可变韵,一排接一排连唱,颇有气势。 广西民族出版社和广西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何承文、李少庆、覃建真等搜集整理的壮文版《右江排歌》(3集)、《凌云排歌》(1集)和汉文版《壮族排歌》。《壮族排歌》是男女对唱的情歌集,分为初会、试探、交心、定情、结义、离别、相思、诉苦、出走、安家10章。贯穿着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思想,表现壮族青年男爱生活,追求个性解放的美好心灵。

师公舞(师公戏)

  师公舞是壮族民间祭祀礼仪中由巫师(师公)戴木制面具扮神作舞的艺术形式。俗称“跳神”、“跳鬼”等。流行于桂中、桂西北一带。约于战国后期,随着楚国版图扩大而传入桂北地区,并与土著的骆越文化相互融汇,演变成包括舞蹈、民间文学、音乐、民俗、戏剧和 巫术宗教等复杂内容的“师公文化现象”。唐宋以后,受到道教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民间宗教组织。从业者自称为“梅山教”道师,奉唐、葛、周为始祖,借用道教的法事仪式,为民间画符祈禳。此外,还供奉许多道、佛教神祗及地方神灵,名目繁多。以神命舞,如“莫一大王舞”、“三元舞”等,尤以独舞形式最为典型。亦有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和带有一些简单情节、人物的戏剧雏形。师公舞语汇丰富,动律特征是:膝部颤,胯部扭,下身晃,腕部绕,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

  师公戏又称壮师戏,是壮族戏剧的一种。流传于广西贵港市北部和兴宾、武宣、合山、忻城 、象州、金秀等县(市、区)。在师公(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原是由师公在法事活动中戴 上各种神灵面具(又称戏面)跳娱神舞仪,唱酬神故事;清同治年间,发展成为分散色演唱民 间故事,称为师公戏。师公既是做法事的巫师,又是演师公戏的艺人,均系男性,女角由男子反串。早期各地的师公教馆和师公班逐渐变成传授师公戏的活动场所和组织。至1948年,师公戏班已发展到150多个。1950年后,师公戏班脱离巫师法事活动,由爱好文艺的男女青 年组成的业余师公戏剧团达280个。师公戏的剧目较丰富,其中大多是壮族民间故事和歌颂壮族民族英雄的题材,亦有一部分是地方化了的汉族故事,或自小说和其他剧种改编、移植的。演唱形式原为一唱到底,以蜂鼓、锣、钹伴奏,后间加道白,并采用和弦乐器伴奏。经过 整理提高,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铜鼓舞

  壮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桂西红水河沿岸。一般在喜庆丰收和有红白喜事时表演。在春节和“青蛙节”活动中尤为盛行。参加跳舞者数人至数十人不等。舞蹈者或手挥雨帽,或敲打竹 筒,或撞击皮鼓,并不时对唱山歌。舞步随着伴奏铜鼓亢奋激扬的鼓点节奏变化。节奏简洁 明快,动作强劲威武,场面热烈壮观。

火龙舞

  桂西德保、靖西县一带壮族春节游艺活动形式,又称烧龙。正月初二,舞龙队先往龙 神庙举行开光仪式。当晚开始,即举彩灯、敲锣鼓逐街舞龙拜年。届时,整街各户燃放鞭炮 送红包,并用特制的烟花追逐烧龙,烧得越猛,越示吉祥。顿时,巨龙在五彩缤纷的烟火中 翻腾飞舞,场面热烈壮观。烧龙活动持续到元宵之夜。最后还要举行“宰龙”聚餐,结束节 庆。

高台舞狮

  田阳县一带壮族传统文体活动。又名狮子上金山。在节庆活动中举行。高台(金山)是用普通长凳交叉重叠而成,不用任何东西加固。通常有10余层,高八九米。舞狮时,由1名表演者引狮,2名舞狮者从地面沿着重叠的长条凳拾级而上。到顶部后,表演高台挨脚、金鸡独立等高难惊险动作,然后拾级而下。很受广大观众欢迎。

舞象

  德保县一带壮族传统游艺活动形式。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壮族视大象为吉祥物。当地艺人用铁线和竹片编扎装裱制成大象模型,背上放朵纸扎大莲花,脚下安装带轮子的底座 。舞象时,一对模拟大象披红挂彩,化妆的童男童女分别坐在象背的莲花上,后面跟随着人扮成的4只小象,在管弦吹奏的“八音”乐曲中沿街游行,欢庆春节,祝祷丰年。舞象源于古时岭南多象,壮族先民用象作生产工具,有象舞象耕习尚。

采茶舞

  壮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南宁、百色等壮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或农闲时节进行表演。内容主要是表现一年的农事活动。舞者为1~2名茶公,4或8名茶娘,手持彩扇、兰花灯、手帕,由茶公领着众茶娘边歌边舞。茶公动作随意、轻佻,表情风趣、幽默;茶娘舞步轻巧灵活,情绪热烈欢快,富有生活情趣。伴奏乐器有小鼓、锣、钹、笛子、胡琴、唢呐等。

绣球舞

  壮族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德保、靖西、田东、田阳、龙州、天等、大新、都安、马山等县。是舞蹈和体育娱乐融为一体的活动形式。每逢春节和“三月三”歌圩,壮族青年男女对唱山歌表达爱情,如情投意合,女青年则将布鞋、毛巾等礼品系在绣球上,抛给自己意中人。男青年得球后,亦将礼品回敬女方。抛绣球时,有转、摇、抛、接球四个舞蹈动作。此种活动形式,宋代就已盛行。

青蛙舞

  壮族民间宗教舞蹈。主要流行于东兰、巴马、凤山、天峨等县。是当地壮族群众在正月传统“青蛙节”(又叫蛙婆节)中祭祀蛙神的系列舞蹈。届时,在村寨东面的场地上安放好青蛙的花桥,两旁分别插画有龙、凤、虎、青蛙及六畜图像的小彩旗。花轿正前方 悬挂着四面铜鼓,侧面为锣鼓和唢呐手组成的乐队;铜鼓的正前方又安置两面鼓。数十位青少年有的装扮成青蛙,有的戴上各种神灵面具,有的扮成农夫村妇,鼓乐声中,按程序表 演皮鼓舞、青蛙出世舞、长板敬青蛙舞、拜铜鼓舞、征战舞、耙田舞、拔秧舞、插秧舞、打鱼捞虾舞、纺纱织布舞、庆丰收舞。人们藉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为年庆共乐。

板鞋舞

  壮族民间舞蹈。亦称“三人板鞋舞”。据传明嘉靖年间,广西那地、南丹、东兰、田州、归顺等地的俍兵集结那地州操练,土司罗武杰见来自各州的将士人心涣散,军纪松懈,为了严明军纪,提高战斗力,便经常组织3人缚腿赛跑,优胜者赏。后罗武杰随瓦氏夫人赴江浙抗倭,获胜而归。那地州的壮民为颂扬罗氏功绩,举行盛大的龙灯庆功会,并表演了缚腿赛跑活动。咸丰年间,罗氏十三世孙罗腾皋袭任土司后,为弘扬祖绩,把3人缚腿赛跑改为3人穿板鞋比赛,深受群众喜爱而流行至今。一般由两三人共穿1米多长的板鞋行走,有的还手舞彩扇,脚踏鼓点,步伐协同,配合默契,花样可自由编排。

民间乐器

七弦琴

  七弦琴,又名瓦琴。流传于桂西的东兰、风山等壮族地区。这种琴,由于形似复盖着的 片瓦而得名“瓦琴”。又因其弦数为七,故又称之为“七弦琴”。它是由一段直径五寸左右、长约两尺的桐木底板为琴身和共鸣器构成。在共鸣器穹面的 一端安上7个柚木轸,每个轸系上牛筋弦,弦下面各垫上一个牛骨质的琴柱。轸和柱的作用 在于定律调弦。一弦一音,共有七音,依音高低排列,低音弦靠内,高音弦在外。七弦琴的另一组成部分是琴弓,它一般用马尾与细竹杆制成,演奏时以琴弓擦弦发音。其形态古朴,另具一格。此琴演奏方式有:独奏、齐奏、重奏和伴奏。演奏者席地而坐,左手握琴,右手拿弓,弓随琴面的弧长运转,发出厚实明亮的琴音,富有壮族弦乐特色。

  七弦琴的历史悠久,早在周代就有了。许慎的《说文》、杨雄的《琴清英》均有记载。至唐代称之为“札筝”。在《旧唐书》和杜佑的《通典》中说: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唐代“南诏奉圣乐”中使用过这种“唐扎筝”,宋代的游艺场所“瓦舍”里盛行此乐器。 元代不叫筝而叫“秦”,上有七弦。明代增至九弦。清代又复称“轧筝”,弦增至十弦,擦弦的工具将竹片改为木杆。

  近年来,七弦琴有所改革,人们将共鸣器加大,使音量增强。弦也增至十六根,使乐域扩大。并吸收二胡、提琴、筝的弓法,使之成为既能拉又能弹的多功能演奏乐器,充分发挥 其艺术表现力。它曾多次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以其特有的格调,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马骨胡

  马骨胡,是壮族用于合奏和壮戏伴奏的一种乐器,壮语中叫“冉列”。它流行了北壮地区的田林、隆林、凌云、乐业、田东等县。用马或骡的股骨制成胡筒,在其口径小的一端蒙以蛇皮、鱼皮或蛙皮,琴杆为木质或竹质,顶端雕成马头状,琴轸用木或黄猄角制作。弦用羊肠线或丝线,弓用马尾做成。北路壮戏是两把马骨胡并用,称为公、母马骨胡。

  马骨胡音质明亮清越,音色介乎京胡与高胡之间,形制与二胡相似。二胡前身叫奚琴,又叫胡琴,始见于宋代,到清代胡琴种类名目繁多,其中有一种叫“安南乐”,而“安南乐” 中的“丐弹胡琴”,就与马骨胡很相似。

  壮族的马骨胡实为这类胡琴的一个变种。不过,由于马骨胡是用马或骡的股骨作琴筒而 获得特异于其他胡琴的音色效果——高亢明亮的音色,就能更好地体现该地区民歌戏曲高亢刚健的风格。壮族不用木头或竹做胡筒,而改用马股骨作琴筒,是因为桂西壮人素善养马容易获得这种马骨骼之故。

天琴

天琴是壮族古老的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的龙州、宁明和防城一带,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图为壮族老人韩醒在广西南宁家里弹奏天琴(2003年)

  天琴,壮语叫“叮叮”、“鼎叮”,是着眼于它的发音特点而得名的。弹唱天琴流传于左江流域的壮族地区。这种琴的共鸣器呈圆碗形,用大竹筒或葫芦瓜壳制作。琴面蒙上蛇皮或蚌皮,也有用薄木板或竹壳复盖的。琴杆为木质,细而长,两弦为丝质,是壮族农民举行消灾驱邪、祀神求福的跳天或唱天活动中所用的乐器,故称天琴。群众在演唱时,常常是边唱边弹。在节日喜庆时,天琴是伴舞的乐器。跳天者边唱边弹边舞。

  天琴是壮族古老的民间乐器,不仅流传于广西南部的壮族地区,在云南的傣族地区,也有类似天琴的传统弦乐器 ,名字也叫做“叮”,只不过傣族的“叮”是属于板胡式的拉奏乐器而已。

  在泰国东北部的泰族,和广西南部壮族(自称布泰)在语言和文化上有密切关系,据有的 民族历史学家研究,他们过去是同源的,唐宋以后就分开了。但他们跳天用的“天琴”仍然 保持其共同的文化特点。这说明天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壮傣族先民共同创造的文化。

土胡

  壮族乐器。因民间自制得名。用泡桐木作琴筒,薄板作面,枧木作琴杆,金属线作弦 。1~5定弦,音色洪亮,中音色特别浓厚,与马骨胡搭配演奏尤为和谐。

蜂鼓

  壮族的膜鸣乐器。分布遍及广西各地壮族地区。用陶泥烧制而成,两头大,中间小,鼓框内空,两头相通,一端呈球状,一端若喇叭形,以牛皮或羊皮蒙面,用细麻绳往中间绷紧,并以适度松紧改变皮膜张力来调节音高和音色。鼓身刻有饰纹,全长50多厘米。因 状如蜂体而得名。另又有“陶鼓”、“瓦鼓”、“横鼓”等称谓。广西蜂鼓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和周去非《岭外代答》均有记载。演奏姿势有二:一是将鼓系以彩带挂于演奏者颈上,鼓横于腹前,坐、站或边跳舞边拍奏;二是将鼓固定放置击奏。其节奏丰富,常与小鼓、锣、钹、铃等乐器合奏。

啵咧

  壮族乐器。又称比咧。流行于龙州金龙乡一带。取其吹奏音响象声而称。其形似唢呐 ,又像双簧管,用荔枝木或桑木挖空制作,由管身、管头、哨嘴、喇叭构成,全长约40厘米 ,有7个音孔。音色优美动听,比唢呐柔和甜美,比双簧管明朗清脆。民间曲目甚多,有雷 舞曲、铜钱曲、花凤舞曲、悲调等,使用场合很广,红白喜事皆有演奏。

民间工艺

壮锦

广西龙州壮族织壮锦

  壮锦流行于桂西南一带,特别是忻城、靖西、 宾阳 等地均被誉为“壮锦之乡”。这里的壮族妇女心灵手巧,善织壮锦,他们以棉纱为径、五色条线为纬,织成色彩斑烂、图案别致、精美实用的彩锦。壮锦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精巧、造型生动、色彩艳丽、质地厚重、风格独特。 既有传统的字纹、水纹、方格纹等,又有自然界的云水日月、菊梅竹兰、虫鱼鸟兽等形象;既有古风浓郁的“狮子滚珠”、“凤戏牡丹”等传统图案,又有“葵花向阳”、“桂林山水”、“民族团结”等革新画图。壮锦的织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机织法;另一种是“ 猪笼”织法。用后一种方法织出的壮锦,立体感很强,花样多变。壮锦的编织上色调都很精良,既有五彩缤纷的强烈对比,又有清淡素雅的朴素美;既是浅地深花,又有暗地亮花。华而不俗,素而不寡。如“双飞凤”、“双凤戏菊”等织锦就属这类佳作。这充分反映了壮族 妇女的聪明才智和优美的情操。

  壮锦用途颇广,兼有实用和美学价值,既是艺术品,又是生活用品。壮锦可以作花边、腰带、头巾、围巾、背心、台布、几垫、尘垫、提包、挂包、被面、床毯,又可以做壁挂、锦屏等。近年来,壮锦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美洲的许多国家。

  壮锦生产,历史悠久。宋王朝在四川设立“蜀锦院”,专门织锦,其中“广西锦”就是壮锦的前身。当时广西左右溪洞生产的壮锦“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佳丽厚重” 。明代壮锦生产水平相当高,名列织品之前茅,已成为贡品。至清代,壮锦生产已遍及壮族地区,成为壮人生活所需的畅销品。自宋以来,忻城土司、南丹土司、都阳土司、泗城府土司等已成为有名的壮锦产地,且水平很高。正如《庆远府志》所说:“土锦各处皆有,永定、忻城精致。”可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壮锦生产几乎面临绝境。新中国建立以后,壮锦生产才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靖西、宾阳等地办起了壮锦厂。

绣球

  壮族民间传统织绣工艺品,青年男女婚恋的定情物。唐宋时期已出现,今靖西、 龙州、都安、邕宁等地仍流行。多由姑娘用手工精绣而成。以圆形居多,也有椭圆形、方形 或菱形。球大如拳头,内用棉籽、豆壳或木糠填实,外用大红、粉红、绿色绸布剪成花瓣形 拼合,中间绣以各种花鸟、蝴蝶或吉祥物,下有5道丝坠,上系有彩带,以供手持抛投。个体小巧,造型别致,色彩绚丽。已发展成为一项民间家庭手工业和旅游工艺品,产品远销海内外。

风俗习惯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是自由的。富有人家纳妾,劳苦人民是一夫一妻。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后来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会被处死。现在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壮族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干栏”(又称“麻栏”),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和堆放杂物。近三、四十年来,这种建筑形式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

食俗

  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妇女有嚼槟榔(也称吃蒌)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榔槟是必需赠送的礼物。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壮族节日食俗也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壮族的粽子分为包米粽(用浸泡后的糯米包扎)和包糕粽(经浸好的糯米水磨成浆和过滤成“糕”后再包扎。“包菜”也称“包生饭”,是三月三、四月八(牛魂节)许多壮族地区人们爱吃的节日食品。其方法新鲜别致,即用“包生菜”的宽嫩叶包上一小口饭,放入口中嚼吃。颇有独特风味。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不管远亲近邻来家做客,都要以礼相迎,热情接待。壮族丧葬酒席多为素菜,只有出殡以后才能吃荤。

日常食俗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大米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品种。平时用于做饭、煮粥,也常蒸成米粉(类似面条,有汤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鲜美可口。粳米、糯米还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与汉族同)。营养丰富,在冬天常吃,能起御寒滋补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饭等,是壮族节庆的必备食品。玉米也有机玉米与糯玉米之别,机玉米用于熬粥,有时也煎成玉米饼。玉米粥乃山里壮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还有吃南瓜粥的习惯,即先将瓜熬烂,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后,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内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馅料),再用水煮熟,与其清汤同吃,相当于汉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壮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饭、水晶包(一种以肥肉丁加白糖为馅的包子)等均要用糖,连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节庆、礼仪食俗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过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要把房子打扫得窗明几净,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壮族人认为,没有鸡不算过年。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壮族的粽子分为包米粽(用浸泡后的糯米包扎)和包糕粽(经浸好的糯米水磨成浆和过滤成“糕”后再包扎。“包菜”也称“包生饭”,是三月三、四月八(牛魂节)许多壮族地区人们爱吃的节日食品。其方法新鲜别致,即用“包生菜”的宽嫩叶包上一小口饭,放入口中嚼吃。颇有独特风味。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不管远亲近邻来家做客,都要以礼相迎,热情接待。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眼睛真诚地望着对方。婚丧嫁娶、盖房造屋,以及小孩满月、周岁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饮。一般要有扣肉、米粉肉、清煮白肉块、猪肝、白斩鸡、烤乳猪、豆腐圆、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而成)、笋片、鱼生等8或10道菜。实行男女分席,但一般不排座次,不论辈分大小,均可同桌。并且按规矩,即便是吃奶的婴儿,凡入席即算一座,有其一份菜,由家长代为收存,用干净的阔叶片包好带回家,意为平等相待。每次夹菜,都由一席之主先夹最好的送到客人碗碟里,然后其他人才能下筷。壮族丧葬酒席多为素菜,只有出殡以后才能吃荤。

祭祀食俗

  壮族过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认为万物有灵,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参天大树,往往被视为全村的保护神而加以崇拜,谁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树前烧香焚纸,祈求保佑;村后有个悬崖龙洞也被认为是显灵圣地或鬼神栖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灾。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壮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在离村不远的山脚下立一土地庙,每逢过节或是平时杀猪,都要以整煮猪头去那里超度一番,若做烤猪则抬着整猪前去敬祭。家神更是每节必祭,摆上酒、肉、整鸡等供品,祭罢方能食用。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动是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过中元节时,家家都要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祭祖、祭鬼神,以求免除灾祸。牛魂节祭牛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有的地方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这天,各家都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给耕牛吃。过去,桂西南一带壮族要在霜降节杀鸡宰鹅,做糍粑,蒸糯米饭,聚集在玉音庙宇供祭。相传霜降节是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的节日,已有360多年的历史。

典型食品

  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马脚杆,云南文山地区壮族特有食品,用糯米加腊肉丝及其他调料制作而成,形壮如马脚得名;鱼生,过去是壮族节日或待客的上肴;烤乳猪,壮族名菜,用小猪烤制而成;五色糯米饭,也称花糯米饭、五彩糯米饭,用优质糯米和各种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是壮(瑶)族传统节令食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节日,亲朋之间都要相互赠送五色糯米饭,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 成品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强身的功效;宁明壮粽,壮族春节特制传统食品,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以广西宁明一带的粽粑最具特色,故名,居住在广西西靖西岳圩、湖润一带的壮族,每逢春节也有吃这种大粽粑之习,当地称“风莫饭”。相传吃风莫饭之习,始于北宋,常在春节前几天开始制作。做好的宁明壮粽年初一时用以祭祀祖先;状元柴把,用卤熟的鸭肉等经韭菜捆扎而成。白切狗肉,广西壮族名菜,用狗肉煮熟拌以佐料而成,朋友聚会,有时仅凭此一菜猜拳叙饮,故有戏称:“独脚菜”(壮族有吃狗肉的习惯);壮家酥鸡,广西中部地区壮族传统名菜,以鸡为主要原料,经炸后再加工而成,是壮家逢年过节常备菜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炖破脸狗,云南壮族传统名菜,用破脸狗肉放入砂锅内隔水炖熟而成。(破脸狗:又名围子、花白脸,全身毛以黑白两色组成,头部黑白纹路突出,故名破脸狗,属山中小野兽);龙泵三夹,广西西北部地区壮族传统名菜,壮族有用猪小肠酿进猪血制成的食品称“猪龙泵”;用猪龙泵配上猪肝、猪粉肠制成冷盆菜,食用时各拈一块共三件,夹在一起吃,因而得名。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当地办喜庆筵宴的压席菜。此外还有豆腐肴,广西河池地区壮族流行菜,也是仫佬族、毛南族的风味菜。

  五色糯米饭 又称乌饭。壮族地区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每逢农历三月三、清明、四月八、牛王节、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族群众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是将糯米分别放入一些可食的枫叶、黄花、紫番藤、红蓝草等植物的浆汁中浸泡,让它染上这些植物的颜色,然后放在蒸笼中蒸出黑、红、黄、白、紫等五色饭。。

  压年饭 春节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就开始筹办过年的物品 。 除夕之夜,全家人吃完团圆饭后,便将年初一全天吃的饭煮熟,将鸡、鸭、鱼、猪肉、蔬菜 等弄好,留到次日吃,俗称“压年饭”,预示来年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汲新水 部分山区的壮族群众在除夕之夜围着火塘守岁,当鸡叫三遍时,姑娘们便放下手中的针线活,穿上节日的盛装,点燃火把,挑起水桶,或背上竹筒、水瓮,一 路欢 歌笑语,到河边、泉边、水井去汲水回家。一簇簇火焰飞出家门,在村前寨旁的小路上汇成 一条游动的火龙,涌上水源,流回村寨。在回家的路上,姑娘们边走边捡象征“六畜”的石 头,模仿牛、羊、猪、狗、鸭、鸡的叫声,以讨吉利,祝福新年“六畜兴旺”。汲回的新水 ,加红糖、竹叶、葱花、生姜煮沸后合家同饮,以求在新的一年里人人聪明伶俐,事事顺心 ,家庭美满幸福。

  猪红肠 壮族传统食品。广西部分壮族每年春节杀猪时,将猪肠洗净,再用猪血、糯米、内 脏杂碎混合调料、灌入猪肠内,然后用水煮或蒸熟食用待客。除猪红肠外,还有狗红肠,也是壮族节日佳肴。

  竹筒饭 用竹筒煨烤的饭。流行于壮族山区的民间野炊食品。其制作方法:选用未长到 1年的嫩竹,砍1节,两头的节留住,一头凿口,将优质大米或糯米洗净淘好放入筒内,佐以腊 味或鲜味肉食、香菇、香草、枸杞、山药以及生姜、辣椒干,再放入少许盐、油,用木塞将 筒口塞好,插入篝火火炭中煨烤。当翠青的竹筒被烤焦后,取出剖开,即可食。其特色浓香扑鼻,香酥爽口,味道鲜美。

  蕉叶糍 广西壮族等民族群众节日期间小吃。 将浸透的糯米磨成浆,用布袋盛好沥 干水份,然后将洗净烫软的芭蕉叶剪成6寸左右的方块。涂上生油,把蕉叶包裹米浆成长条 形放入锅中蒸20分钟即成。可做成咸甜两种。甜的即将糖煮成浓浆,加猪油放入干米浆中搓 匀,配以白糖、芝麻、碎花生仁为馅;咸的即在干米浆中加盐或用甜皮包咸馅。除民间用做 食用、送礼外,广西各地旅游饭店或街头亦有售。

  凉粉 广西壮族夏天的传统消暑小食。将凉粉果中的白色粉粒加工榨出液体,加热冷却 后形成晶莹透明的晶体,将熬过的红糖水加入,捣碎晶体作凉拌吃,清凉甜爽。

  马蹄糕 广西壮族等民族群众喜食的一种糕点。将马蹄(荸荠)洗净去皮,磨为水浆,经 过滤沉淀后,将浓汁拌少许糖,放入镀锌铁盘中,入锅蒸20分钟即熟,味道甘甜,清凉解热 。

  马蹄粉 广西壮族等民族有名的小食。将马蹄(荸荠)磨粉、过滤、沉淀、晒干后,加 糖调匀而成。用数倍沸滚开水冲匀即可食用,有清凉润肺之功效。

  焖田螺 广西壮族等民族群众喜爱的小吃。春夏时,将田螺拾回放在清水里养数日, 让其吐净泥沙,然后洗净外壳,用刀剪敲掉尾部尖端,剥开螺盖,让油、盐、配料入内。煮 时 先用猛火将田螺翻炒片刻,加少量油、盐、酒、姜、除去腥味,再加水焖煮。起锅前,将调 好的油、盐、葱、蒜、紫苏等佐料在锅里炒一下,具有螺汤鲜美,螺肉爽脆的特色。

  订亲粽 广西龙州县逐扑乡一带壮族青年男女用于订亲的一种传统食品。相传已有三、 四 百年的历史。青年男女举行订亲仪式的前5天,男方家里用香糯米15千克以及长条肉1.5千克 ,配以绿豆、花生馅,由数人合包成巨大的订亲粽。包好的巨粽悬吊在大铁锅中,用冷水浸 泡1天,再煮3天3夜。煮熟的粽子大约30千克重,凉1天。第五天由本族的两位姑娘抬到女方 家中订亲。女方家里先将巨粽供在列祖列宗牌位前,晚上喝订亲酒时,女方父亲按本族叔伯 兄弟人数切成若干份,每户1份,各自带回家中,称之吃连心粽。婚后前3年,每年春节,男 方还需带上巨粽去探望岳父母,称之亲娘粽。如此巨粽,堪称广西一奇。

  艾糍 壮族传统食品。采集鲜艾叶煮水,再将糖溶入艾水中,用水调和糯米糍粑,或煎或煮 ,颜色艳丽,味道新鲜,可增加食欲。桂中地区的壮族除春节外,农历二月初二社日也做艾 糍,认为吃了可以驱邪。

壮族传统体育

壮族舞狮

  舞狮有南狮、北狮之分。广西壮族舞狮的外形与南狮近似,其状貌雄奇,狮头有红、黑 、黄脸造型,狮身用各种图案的“狮被”做成,由两个人一前一后举舞;狮前的“大头佛” 手持葵扇逗狮,其舞步采用南拳步法。北狮的狮身用棕、麻编成,形象威武逼真,舞狮者足 蹬草鞋,多作攀、跃、滚、抢之态,或踩在倒置的方桌四脚上舞动。桂北全州、灌阳、资源 等县多舞北狮。

  壮族舞狮在台上舞时,依次向东南西北方面表演,“抢青”是壮狮和舞狮活动中的礼节 和表演动作。在接受狮子“参拜”时,主人事先准备好红包,上系绿色植物,高高悬挂在屋 檐、楼台或竹杆、电线杆上,礼物越丰厚就悬得越高,有的高至7—8米。狮团成员便围拢攀 肩逐层“搭人山”,让狮子沿人山而上摘取红包。抢青的表演形式有高空青、桥上青、桥底 青、 地青等,套路多种多样。此类活动在柳州、梧州、玉林、百色、钦州、南宁一带最盛行。舞 狮 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舞狮完毕还进行武术表演,有徒手、棍、叉、耙、刀等单练,也 有双人对打或多人对阵等,其场面一片欢声笑语,人狮簇拥,精彩迭出。

壮族赛龙舟

  壮族、汉族民间龙舟的龙头龙尾一般装成龙的形状,长短大小各地不同。比赛时以龙头 的颜色和划船者的头巾、服色分为黑龙、黄龙、白龙、青龙、红龙等,每舟人数一般有20多 人 ,多达28人,另有锣、鼓手各一人,掌舵一人,在一定距离内,以先到终点者为胜。现南宁、柳州以及北海等沿江、沿海地区都有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每逢 这一节日,赛舟、客船云集江面海湾。赛时,舟上人手一浆,竭力戈划,其快如飞,江岸海 滩人山人海,呐喊助威。优胜者获奖旗、奖品等。

壮族舞龙

  舞龙在广西各民族中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一般在春节、元霄节或其它喜庆节日进行。 各民族舞龙的种类有彩龙、火龙、草龙、板凳龙、包头龙、烧龙、炮龙等。彩龙又名滚地龙 ,长几丈至十几丈,有红、黄、绿等色,一般21—25节,每节及龙头、龙尾各由一人执掌。 舞龙动作有“二龙抢珠”、“双龙跳门”、“长虹架空”等几十种套路。火龙与彩龙相似, 但内装火药,点燃后龙嘴喷火,多在夜间舞,常见于壮族、仫佬族地区;草龙由稻草捆扎而 成,龙身遍插香火,配鞭炮,由5—7人举舞,鞭炮声中草龙起火,直舞至烧完为止,草龙流 行 于仫佬族地区;板凳龙以锯有龙头龙尾的板凳作龙举舞,集技巧、杂技、体操动作于一身, 流行于壮、瑶族地区;包头龙只有龙头,无龙身,有36个套路,配以锣鼓演练,流行于龙胜 各族自治县等地的侗族地区;烧龙外型似彩龙,但龙身插香火、蜡烛,配有龙和独占鳌各两 只,舞动后观众可以任意掷爆竹、火花筒,舞者任由烧,而以为乐,此龙流行于柳州及桂东 南壮、汉族地区;炮龙长30—40米,7—11节,在鞭炮中行进,宛如腾云驾雾,此龙流行于 宾阳县的壮族地区。

壮族投绣球

  比赛场地与排球场一般大,场中间用杆竖起一个圆圈,圈心距地面9米,分两边进行比 赛 ,每边男女各5人;绣球用各色绸布或花布做成,内装稻谷、黄豆、绿色豆细沙,直径约6厘 米 ,重约150克,球的下端系一根五彩冠带,便于用手抛投。比赛时,将球穿投过圈即得1分。 比赛时间:团体赛10分钟,个人赛5分钟,终了,以得分多者为胜。

壮拳

  壮拳的动作彪悍粗犷,形象朴实、功架清晰准确,沉实稳健,拳刚、势烈、多短打、擅 标掌、少 跳跃,行拳时结合使用壮族发音、借声气摧力。该拳种采用“站椿”、“打沙袋”、“打树 椿”、“抓石抹手”、“走梅花椿”、“七步铁线基本椿功”等功法练功。在攻击防守上, 壮拳的拳和械力主架实劲猛,出入变化以灵捷为导,发劲与声气合一,进退以四门为径,适 合广西壮族山区演练。

壮族打陀螺

  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每队2人,每人打1个陀螺,以抽签决定哪一队先打,先打的队被 后打的队“食”一次,“食”一次得1分。所谓“食”,即拉转自己的陀螺,使其旋转,同 时朝着对方正在地上转动的陀螺撞击一次,目的是使对方的陀螺转速减慢,最好倒下停止转 动。“食”的对象是成对固定的,即本方的甲“食”对方的甲,本方的乙“食”对方的乙, 本方的丙“食”对方的丙。然后,两队的队员,每人托一个翻转的碗,把自己正在地上转动 的陀螺捧到碗底上面继续转动,接着再把陀螺移到一块木板上面继续转动,看转到最后的陀 螺属于哪一个队,该队这一次即得胜。第二次由失利的队先打,被得胜的队“食”。以后照 此一次接一下地打下去,最后以得分多者为胜队。比赛时间由两队在赛前商定。

壮族传统医药

壮医

  壮族医药学源远流长,《宋会要辑稿》第198册提到,安化州,旧抚水(今广西环江毛南 族自治县)……兵器有环刀、标牌、木弩,善为药箭,中人大叫,信宿死,得邕州药解之即 活。可见壮族医药的神妙。壮族民间若有人患病,多寻壮医诊治,医疗方法有草药外洗、草药内服、薰蒸敷贴、佩 药、药刮、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陶针、金针等种。壮医的特点是医师与药师相结合,医师与护理相结合,医师与巫师、道公相结合,壮医 与中医相结合,医术与武术相结合,防病与治病相结合,医术传子与授徒相结合。

壮族药市

  壮族药市是壮族民间每年在固定的一天专门出售各种中草药的圩市,流行于靖西、忻城 、贵港等地。民间认为,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时,中草药的根壮叶肥,药力特大,疗效更好 ,药市一般定在这天举行。药市前几日,壮医、药农、群众已把采挖得的中草药准备好,植 物性的药如钻地风、九节风、大风藤、岩黄莲、独脚莲、八脚莲、黄花倒水莲、田七、锦地 罗、金不换、黄精、石斛、银花、良羌、砂红、山楂、透骨香、马蹄香、过江龙、千竹拔、 川芎苗,动物性的药如蛤蚧、蛇类,还有一些矿物性的药。药市之日,大家一大早就挑药到 市场上,或出售,或交换,价钱便宜。此外,赶圩的人中,还有专程来请教、交换医药知识 的。规模大的药市有上万人参加,热闹非常。

壮族民间疗法

  壮族民间疗法分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治疗原则:调和阴阳、发表攻里、 越上引下、寒热温清、补虚泻实、以毒攻毒、驱虫杀虫、解毒、攻坚等。方法为辨证论治、 专病专法、内外兼治、综合治疗。有药物内服、针、挑、刮、薰洗、敷贴、佩挂、灸、角、 捶、夹捏、按摩、割、缚扎、熨、灼、点穴、气功、火攻等100多种疗法,其中壮医药线点 灸疗法、针挑疗法、鲜花叶透穴疗法已整理成书公开出版。麝香针、陶针、颅针、跖针、掌 针、旋乾转坤针法为稀世针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民间疗法的一种。采用经过药物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 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施术者以食、拇指持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1~2厘米,在酒精灯 上点燃,扑灭火焰,仅留火星,然后,顺着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稳重而敏捷地将火星线 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星灭即为一“壮”,一般一穴灸一壮,每日1次。取穴原则为 :“寒手热背肿为梅,痿肌痛沿麻络央,唯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具有通痹 、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功效,尤适宜于畏寒、发热、肿块、疼 痛、麻痹、麻木不仁、瘙痒7个范畴的疾病。1993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整理成专著出版有《壮医药线点灸法》、《壮医药线点灸临床治验录》二书。

民居及建筑

壮族村落

  壮族一般是聚族而居,村寨大多选在依山傍水,视野开阔之处。一般的村寨,少则十多 户,多的上百户人家,单家独户不多。壮族村寨的名称大多与当地的地名相一致。如“那坡”,既是地名,也是村寨名。这些 地名,是壮族的祖先以当地的地形风貌、特点来命名的。这种以地名来作为村寨名称的习俗 ,一直沿袭到现在。村寨的建筑多为干栏式,各家各户的干栏相距不远。在村寨的四周,过去还用石头垒成 围墙,或栽种荆棘为篱笆,村口有望楼,以此为御敌的屏障。

壮族干栏

  广西壮族的住房,现在除居住在平原地带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大多已仿照汉族建平房外, 居住在山区的绝大部分壮族仍保存楼居的习惯。山区壮族的房屋多为竹木结构,泥墙草顶或 泥墙瓦顶,砖木结构的房屋不多。通常为两层的楼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和存放 杂物。这种房屋就是史籍上所记载的“干栏”,它是我国古代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原始建 筑形式,在南方各省区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干栏”式建筑模型。直到现在, 这种建筑仍在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最早的干栏是从巢居演变过来的。《博物志》记载说:“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 也。”岭南多属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古代的岭南,既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又 是个毒蛇猛兽出没的地方。地面潮湿,毒蛇猛兽多,人们不宜在地上露宿,只好“构木为巢 ,以避群害”,既可避暑防潮,又安全。后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界斗争的不断胜利,人类才 逐渐从树上搬到地面居住,但仍然仿照巢居的形式建房。

  壮族干栏式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式样因地而异。在经济落后而木材较多的地方,多为竹 木结构,竖木为柱,楼板和四壁多用木板合成,顶上盖茅草或瓦。缺乏木材的地区,则用竹 子作篱和楼板。经济发达的地区,多为泥石结构或砖石结构,用石头砌基础,冲泥为墙或砌 砖为墙,屋顶盖瓦。

  各地壮族的干栏建筑式样也不尽相同。有的三间一幢,一明两暗,也有的是五间一栋。 不管其式样、布局如何,中间一间必是堂屋,用于接待客人和祭祀祖先,左右两间或其它房 间,有的作卧室,有的作客房,有的作厨房。在房屋的正门前或偏侧,用竹木搭一晒台,供 晾晒衣物、农作物和休息之用。大多数地区的壮族还用荆棘或竹木为篱,在干栏的四周围上一圈。在干栏和篱笆之间的 空地上种上蔬菜、果树、翠竹,绿树成荫,花香袭人,别有一番情趣。

  《魏书•僚传》记述壮族先民的住房时说:“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最初只是在树桠上架木搭棚,构造简单。后发展到地面立柱架楹,铺板为楼。上层四周以竹、木或篾席、草帘遮挡,供人居住;下层架空。后来,下层四周用木板或砌石为墙,用于饲养家畜。现代干栏建筑主要有全楼 居和半楼居两种形式。全楼居即典型的全木结构高脚干栏,主要分布于龙胜、三江、融水、 忻城、龙州、田林、隆林等县的边远山区。半楼居多依山而建,劈坡为平台,后半部以屋基 平台为居住面,前半部则立柱悬空为楼,上铺楼板与平台齐,形成半边楼。这类干栏主要是分布在河池地区。

矮脚楼

  矮脚楼,又称低脚干栏。壮族传统干栏住宅演变而来的少数民族建筑类型。特点是架空的底 层高度降低到1.2米左右;建筑材料也由原全木结构演变为木石、木砖或木土结构。底层四周使用毛石勒脚或上砖围砌,左右山墙及后墙或为夯土筑成,或以土砖砌成;门梯多设在前 面中间,并以石块砌成,或下半部为石阶,上半部为梯;房屋空间缩小,流行三开间;内部 仍保留木柱和穿斗结构。有的仍保持全木结构,只是底层高度降低。建筑形态仍保持干栏式 风格,是高脚干栏建筑向地居式建筑发展的一种过渡类型。

壮族功德桥

  壮族功德桥,又称善心桥。老年人或中年体弱多病者,捐资择日在村外行人必经的溪沟上, 用木料或石板架桥,以方便人畜行走。认为这是行善事以积功德,可消灾祛病,健康长寿。

壮族风雨亭

  桂北及桂西北地区壮族民间传统建筑。又称立寿亭、添寿亭、功德亭。人们认为人 生在世,多做好事积功德,可祛病消灾,避凶趋吉,延年益寿。因而流行在乡间路边或山坳 上修建寿亭,供行人歇凉避雨。立寿亭前,须选择人们经常来往的路中,尤其是远离村寨的 岔口要道,选用好木料、瓦片或茅草,择日动工,请儿子、女婿和亲友协同建筑。亭内设石 凳或木凳,亭旁种花树、有的还挖有水井,供行人休息饮用。寿亭完工,要在亭内杀猪放鞭 炮,庆贺落成。兄弟亲友欢饮唱歌,祝愿行人平安,老人健康长寿。

传统节日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过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要把房子打扫得窗明几净,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壮族人认为,没有鸡不算过年。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

春节

  春节是最降重的节日。年三十吃过丰盛的晚餐,人们便围着火塘守岁。子时一到,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了猪肉、整鸡、粽子、汤圆、米酒等祭品。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讨个吉利。男人则提着灯笼奔向庙社烧香化纸。有的地方把大门洞开,一家人聚集在院子里朝东方拜揖,祝福道:“东方大利,一年万利,今年更比去年好!”初一这一天,多数地方壮人是不串门的。人们白天吃汤圆,晚餐才吃荤菜,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去病。初一的禁忌很多。这一天一律禁说不吉利的话。禁动剪刀,怕新的一年里家人巧嘴利舌,吵嘴骂人;不得扫地,怕破财。也不得把东西拿到干栏外,更不借东西给别人,怕家财外流。有些地方禁止敲锣打鼓,怕惊动鬼神,但有些地方则可以敲打一种齐人高的牛皮大鼓,周围几十里清晰可闻。不少地方从初一到初五灶里要燃一段硬木,不能熄灭,表示子孙绵长,烟火不断。这天也不得杀生,猪、鸡、鸭都必须在年前几天收拾干净,以备祭祀和食用。壮人没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见面礼,而是通过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充分表达自己的节日问侯,人们在村里或路上相见,便互相道贺“恭喜发财。”从初二起,亲朋开始来往拜年。特别是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带几斤肉或鸡鸭等礼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出嫁的姐妹趁此时机聚会,共叙别情。

  按通常观念,整个正月都属于节日。故云南文山的壮人要打一月铜鼓,跳一个月舞。另一些则在风景秀丽的河边、山谷,青年们举行歌圩或舞狮、打舂堂,听壮戏,等等。文娱活动五彩缤纷,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壮年

  壮族新年,时间比春节早一个月。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壮族村寨家家户 户杀猪宰羊,合家祭祖,联寨拜社,喜迎新年。从十二月初一开始,村寨之间便进行规模盛 大的集体互访,会亲饮宴,对歌作乐;青年男女则开展社交活动,小伙子们成群结队走村串 寨“闹姑娘”,对歌择偶。这些活动延续至十二月初七前后结束。关于壮年的来历,相传社 王原系孤儿,自幼在壮乡乞讨长大,力大无穷,能除邪降魔。后来妖魔作崇,壮乡遭难,人 们四处逃散,社王不忘壮人养育之恩,驱魔消灾,护田守寨,使壮人重反家园安居乐业。当 人们欢庆丰收之日,社王才在寨边大树下依棚栖息,时值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后来人们为了 纪念社王,便把十二月初一定为开年旦日,就地修社王棚供祭以祈佑护。

蚂箉节

  蚂箉节,是流传在红水河畔东兰、凤山一带的古老节日。每年从正月初一起,经过找蚂箉、孝蚂箉及陪蚂箉、葬蚂箉三个阶段,历时一个月之久。蚂箉节有两个故事,其中一个说,很久以前儿子吃老子,杀老母过年。后来出了个孝敬父母的东林,别人要来杀他的父母,他夺刀不让。他也不去吃别人父母的肉。后来母亲死了。他用棺装殓守灵。屋外蚂箉不理会东林悲伤,哇哇叫得人心烦。东林一气之下,用开水浇了蚂箉,谁知惹了大祸。大地断蛙声,日头红似火,天旱得大地干裂。后来布洛陀和姆洛甲说蚂拐不是凡间之物,她是天上雷婆的天女,她一叫天才降甘霖,必须给她陪罪,请蚂箉回村过年,这就是蚂箉节日的来历。另一个故事说,蚂拐是雷王之子,被当作天使派到人间,他一叫雷王就给人间雨水,所以人们很感激他,死了吊孝,如敬考妣。这些传说,都和蚂拐是壮族图腾有关。

三月三

  三月三是壮族的歌节。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但也有的壮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与汉族大不相同。壮人对祭扫十分看重,届时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山野间不时传来鞭炮声,久久不绝于耳,山岗上,林篁间,白色的魂幡在坟顶的竹竿上飘动,造成了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壮族风俗,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不少地方的祭扫的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是为三月三歌节。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1984年在南宁举行了首届歌节,700多名来自各县的歌手登台献艺,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连外国友人也远渡重洋与壮人同享节日的欢乐。这期间,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动,然而更吸引人的则是抢花炮、演戏、杂技、武术表演、舞彩龙、舞彩凤、唱采茶擂台赛诗等多彩丰富的文娱活动,近年还添加了演新戏、放电影、球赛等。不过青年男女们的注意力大多不在这方面,而是在如何通过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侣。

牛魂节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牛魂节,又叫做脱轭节。在壮人的意识里牛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凡间的一般牲口。有一个故事说它四月初八诞生于天上,所以这天是牛王诞日,当初因为陆地岩石裸露,黄土望不到边,尘沙弥漫,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牛王奉命从天上来到人间,播种百草,原定是三步撒把草种,谁知它弄湖涂了,竟一步撒三把,使得野草丛生,侵凌田禾。因此被罚留在人间吃草。但天上并没有忘记它,每年四月初八,牛魔王便从天上下到凡间,保佑牛不瘟死因为是给牛过节,这一天人和牛都停止劳动。主人用枫叶水泡糯米蒸饭,然后先捏一团给牛吃。牛栏外安个小矮桌,摆上供品,点香烛,祭祀牛魔王,人们还要唱山歌,唱彩调,欢庆牛的生日。

莫一大王节

  每年六月初二为莫大一王节,是为纪念敢于反抗封建皇帝的壮族英雄莫一的。柳江、龙江两岸的壮族群众把他奉为祖先,在神龛上有写有他的神位。每年六月二日为一小祭,六年一大祭。小祭是各家宰鸡杀鸭,焚香供祭,求他佑护壮家人安宁。大祭十分隆重,要在莫一大王庙举行盛大的仪式。供品用两牲,即一头猪,一头牛。祭祀的方法也很特别,要用猪和牛的肉、骨头、肝、肠等不同部位做十二道菜,少一道也不行。十二道菜也不能同时做,同时摆上神台,而是隔一会送一道,十二道齐全,即可焚纸行礼,祭毕,将每道菜按全村户数分份,每户一人参加聚餐,礼成。

中元节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节,俗称鬼节。这是壮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从七月初七就已经开始有节日的气氛了。七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壮族受汉族的影响,也很同情这对难得相会的夫妻。但壮人还另有说法,认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来染布、做醋、煮药,格外好,所以家家户户中午有人赶往河边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当女儿节,出嫁的女儿不但不像织女那样渡过鹊桥寻夫,反而离开夫家回到母亲的怀抱。

  初七过后,人们便为中元节办货,忙着赶圩采购香烛和鬼衣纸。节日到,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杀猪,一派节日气氛。有的地方从初七开始就用鲜笋煮水迎祭祖先。十四日开始大祭,供桌上摆满了猪肉、整鸡、整鸭、米粉、发糕、糍粑、糯饭,一直摆 到十六日。每次用膳这前,得先把供品热一下,祭过祖,才能进餐,供桌下撂着一个很大的纸包袱,里面塞满了蓝、白、紫色纸剪成的鬼衣和纸钱。每次祭祀都烧一些,烧过之后,用芭蕉叶、海芋或荷叶包好灰烬,等到十六日最后一次烧完,一起包成两大包,由一位老人头戴竹帽,用竹棍挑往河边,放在水面任其沉浮。有的人家还烧纸船、纸马和纸屋,让祖先满载而归。

霜降节

  霜降节是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的节日,已经有360多年的历史。这个节日流行在大新县的下雷、雷平及宝圩一带,但影响扩大到天等、靖西、德保等县。正降日凌晨人们便带糍粑、年米、肉、香烛等聚集玉音庙宇供祭。在清代,不但百姓祭祀,州官也必身着官服,率众顶礼拜祭。1949年以后虽不举行供祭。但纪念活动依然十分热烈,有演戏的,有唱山歌的,有舞狮的,等等。

名人

  黄乾曜:西原黄峒壮族首领。

  罗诚(戎成王)

  梁奉(镇南王)

  潘长安(安南王)

  黄少卿

  阿侬(侬智高生母,“娅王”)

  侬智高(曾建“大历国”,“南天国”)

  冼夫人(冼太夫人是广东高州俚人,周恩来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

  瓦氏夫人(抗倭英雄)

  韦拔群(中国现代农民运动领袖)

  黄现璠(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

  甘苦(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

  李宁(体操王子,企业家)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