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1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6行: 第6行:
  
 
  田阳古属百越地。秦属象郡,汉至东晋属增食、增翊两县。民国元年至2年(1912-1913年),成立奉议、恩阳两县。民国24年,奉议、恩阳合并为田阳县,县治在那坡镇。田阳是壮民族的发祥地,是[[明朝|明代]]抗倭女杰[[瓦氏夫人]]的故乡,是[[邓小平]]等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
 
  田阳古属百越地。秦属象郡,汉至东晋属增食、增翊两县。民国元年至2年(1912-1913年),成立奉议、恩阳两县。民国24年,奉议、恩阳合并为田阳县,县治在那坡镇。田阳是壮民族的发祥地,是[[明朝|明代]]抗倭女杰[[瓦氏夫人]]的故乡,是[[邓小平]]等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
 
  
 
=== 行政区划 ===
 
=== 行政区划 ===
  
  全县辖8个镇、2个乡:田州镇、那坡镇、坡洪镇、那满镇、百育镇、玉凤镇、头塘镇、五村镇、洞靖乡、巴别乡。县政府驻田州镇。
+
  2020年,田阳区下辖9个镇、1个乡,区政府驻田州镇解放中路42-1号
 +
 
 +
*'''镇''':田州镇、那坡镇、坡洪镇、那满镇、百育镇、玉凤镇、头塘镇、五村镇、洞靖镇
 +
 
 +
*'''乡''':巴别乡
  
 
=== 历史 ===
 
=== 历史 ===
  
  宋设奉议州,明先后改奉议卫、奉议土州、奉议州判。民初称奉议县、恩阳县。1935年,奉议、恩阳两县合并置田阳县,县治在那坡镇。1954年县治迁至今田州镇。
+
  田阳县,古为百越地。
  
  1996年,田阳县面积2395平方千米,人口约33万人。辖7个镇、8个乡:田州镇、那坡镇、坡洪镇、那满镇、百育镇、头塘镇、玉凤镇、百峰乡、琴华乡、洞靖乡、桥业乡、巴别乡、五村乡、雷圩乡、坤平乡。县政府驻田州镇。
+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于岭南设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田阳县属象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田阳县总人口291973人。其中:田州镇62706人,那坡镇25602人,坡洪镇21976人,那满镇18504人,百育镇25704人,玉凤镇22988人,头塘镇22657人,百峰乡11373人,琴华乡8735人,洞靖乡10122人,桥业乡14889人,巴别乡15614人,五村乡13949人,雷圩乡6660人,坤平乡10494人。
+
  汉武帝,始置增食县(今田阳县境),初属南越国。元鼎六年(前111年),改隶交州郁林郡。
  
  2003年,田阳县辖7个镇、8个乡:田州镇、那坡镇、坡洪镇、那满镇、百育镇、玉凤镇、头塘镇、百峰乡、琴华乡、洞靖乡、桥业乡、巴别乡、五村乡、雷圩乡、坤平乡。
+
  三国,增食县属吴,仍归郁林郡地。
 +
 
 +
  晋大兴元年(318年),增食县改名增翊县,隶南定州晋兴郡。
 +
 
 +
  南北朝,增翊县隶南定州晋兴郡。
 +
 
 +
  隋朝,田阳县属郁林郡宣化县。
 +
 
 +
  唐开元元年(713年),始置田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田州为横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田州,部分地域属岭南西道田州横山县(县治今田东县),部分属邕州地(今县境西部和西南部)。
 +
 
 +
  五代十国,今田阳县先属楚国,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改隶南汉国,属南汉宜州。
 +
 
 +
  宋皇祐五年(1053年),始置奉议州和勘州,均为羁縻州制。初属右江道镇安军民宣抚司,后改隶广南西路邕州。
 +
 
 +
  元朝,升田州为田州路,撤勘州,其地归来安路。奉议州为广西行中书省田州路辖。
 +
 
 +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田州路为田州土府,来安路改为来安府,奉议土州并入来安府。七年,复置奉议土州,直隶广西布政使司。十七年,废来安府, 并入田州府。 二十八年,奉议州改为卫。建文十二年 (1400年),罢卫复置州。天顺七年(1463年),改奉议土州为奉议流官州判。嘉靖六年(1527年),降田州土府为田州土州,奉议州改隶思恩府(府治今武鸣县境)。
 +
 
 +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奉议州改隶镇安府(府治今德保县)。乾隆七年(1742年)始置阳万土州判,隶思恩府。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其地划归奉议州(今田阳县)、百色同知(今百色市)和恩隆县(今田东县),其中中田里归奉议州。二年,改奉议州为简缺知州。五年,复称奉议州。阳万土州判改为恩阳州判,为百色直隶厅辖。奉议州治及归属不变。
 +
 
 +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改县,今田阳县置奉议县和恩阳县,均属田南道。
 +
 
 +
  民国十三年(1924年)6月,田阳为第六区(治所在今德保县)辖地。恩阳县隶第五区(治所在今百色市)。
 +
 
 +
  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立右江苏维埃政府,辖右江沿岸各县。
 +
 
 +
  民国十九年(1930年)1月,成立恩阳县苏维埃政府,10月,所辖政区建置消失。
 +
 
 +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奉议县和恩阳县合并为田阳县, 属百色行政监督区。
 +
 
 +
  1949年12月5日,田阳县解放。
 +
 
 +
  1950年,田阳县属广西省百色专区。
 +
 
 +
  1970年,百色专区改称百色地区后,田阳县隶属百色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
 
 +
  2002年6月2日,撤销百色地区和县级百色市,设立地级百色市,田阳改属百色市。
  
 
  2005年6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76号)同意调整田阳县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撤销百峰乡,整建制并入那坡镇,那坡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琴华乡,整建制并入坡洪镇,坡洪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桥业乡,整建制并入洞靖乡,洞靖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雷圩乡,整建制并入五村乡,五村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坤平乡,整建制并入玉凤镇,玉凤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县辖7个镇、3个乡:田州镇、那坡镇、坡洪镇、那满镇、百育镇、玉凤镇、头塘镇、洞靖乡、巴别乡、五村乡。
 
  2005年6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76号)同意调整田阳县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撤销百峰乡,整建制并入那坡镇,那坡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琴华乡,整建制并入坡洪镇,坡洪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桥业乡,整建制并入洞靖乡,洞靖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雷圩乡,整建制并入五村乡,五村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坤平乡,整建制并入玉凤镇,玉凤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县辖7个镇、3个乡:田州镇、那坡镇、坡洪镇、那满镇、百育镇、玉凤镇、头塘镇、洞靖乡、巴别乡、五村乡。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13]140号)批准同意五村乡改为镇建制。同年,自治区和百色市决定以那满镇露美村为核心,将周边村情相近资源相同的3个乡镇16个行政村(188个自然屯)涵盖29300多人的贫困区域规划为露美片区,实施整体扶贫推进。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13]140号)批准同意五村乡改为镇建制。同年,自治区和百色市决定以那满镇露美村为核心,将周边村情相近资源相同的3个乡镇16个行政村(188个自然屯)涵盖29300多人的贫困区域规划为露美片区,实施整体扶贫推进。
 +
 +
  2019年8月26日,撤销田阳县,设立百色市田阳区。
  
 
=== 地理 ===
 
=== 地理 ===
  
  田阳县地处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县城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200多公里,距百色市38公里。东至南宁,西通云南、贵州,南经德保、靖西县直至越南,北过巴马、东兰进入河池市。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由南部石山区、北部土山区、右江河谷平原三类不同区域组成。
+
  田阳区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河谷中部,东界田东县,南临德保县,西与右江区毗邻,北与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接壤。介于东经106°22′14″~107°8′32″, 北纬23°28′20″~24°6′55″之间。 东西长43千米, 南北宽117千米,总面积2393.82平方千米。
 +
 
 +
'''地质'''
 +
 
 +
  田阳区出露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第三系等地层。第三系仅分布于右江盆地,分为洞均组、那读组、百岗组、状平组和建都组。第四系以河流洪、冲积层和残坡积层较为发育。
 +
 
 +
  田阳区为南华准地台右江再生地槽西部地带。大致以百色盆地为界,分为桂西拗陷和靖西至田东隆起两个三级构造单元。经历地槽一地台一再生地槽的发展过程。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断裂较为发育。
 +
 
 +
  田阳区褶皱由南至北有五村短轴背斜、荣圩向斜、百色盆地、那丹复式向斜 和甫缕背斜等。断裂构造以北西向为主,北东向和近北西向,东西向次之,由北而南主要断裂有:那丹断裂、百色—田阳大断裂、那坡断裂、洞靖—那坡正断层、坡洪—德保大断裂、古美断层、巴别断裂。
 +
 
 +
'''地形'''
 +
 
 +
  田阳区由中部平原、南部石山、北部土山三个地貌分区,有石山、土山、丘陵和平原台地4种地形。山川自北西向南东延伸,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东西狭、南北宽。
 +
 
 +
  右江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区境中部,沿河两岸为狭长形河谷平原,河谷南北分为石山区和土山区两种不同地貌类型。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岩 溶地貌以峰林谷地为主,间有峰丛洼地。
 +
 
 +
'''水文'''
 +
 
 +
  田阳区共有中小河流8条, 均属西江水系。右江是主干河。除玉凤河流入红水河外,其余河流均为右江支流。分别从南北两侧汇入,成扇形分布于县境。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6条,5~50平方千米2条。
 +
 
 +
  田阳区河流总长度327.4千米。主要地下河5条,总长度115.4千米。河流水域面积(不含地下水)3.0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0.85%。 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14。天然理论水能蕴藏量4.6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5万千瓦。
 +
 
 +
'''气候'''
 +
 
 +
  田阳区地处低纬度,靠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22℃。年无霜期307~352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1350毫米。
 +
 
 +
'''土壤'''
 +
 
 +
  田阳区中部平原区从右江向两边依次是冲积土、红土赤红壤、 潴育黄泥田和黄泥肉田等,个别低洼出现潜育性稻田,往南是石灰岩山、石灰性土壤, 往北出现赤红壤、黄红壤和红壤。土壤垂直分布不明显。
 +
 
 +
  田阳区共有红壤、赤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石灰土(岩)和冲积土4个土类,6个亚类,7个土属,11个土种。
  
  田阳县是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经之路,是广西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境内有石山区、土山区和河谷平原三种自然地形地貌,素有“两山一谷”之称。
+
'''植被'''
  
气候
+
  田阳区位于南亚热带季雨林植被区,植被包括:森林植被、草甸植被和农作物植被。
  
  田阳县地处素有广西“天然大温室”或“天然大棚”之称的右江河谷中部,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别是右江河谷一带,是个夏多炎热、秋有余署、春来得早的广西著名高温地区之一,热量丰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终年宜耕,特点是无霜、无风,全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100毫米,水利设施完善。热量满足一年三熟需要,年无霜期为307~352天。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气候和水利条件,是发展农业特别是发展冬季蔬菜、水果生产的好地方。
+
===自然资源===
  
=== 经济 ===
+
'''土地资源'''
  
工业
+
  田阳区土地总面积3590730亩总面积,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有379875亩,占总面积(下同)10.6%。500米至800米的低山1179400亩,占32.8%。25~500米高丘884590亩,占24.6%。100~250米中丘626475亩,占17.4%;台地(含阶地)110875亩,占3.1%;平地218380亩, 占6.1%。其他191135亩,占5.3%。
  
  田阳县的工业以煤电、制糖、造纸、建材为主,采矿、机械、纺织、化肥、冶炼等产业兼备。
+
  田阳区山地中土山面积1970150亩,占54.8%;石山面积1616125亩,占45%;半土半石山面积6225亩,占0.2%。总面积中水域面积92473亩, 占2.58%。
  
  工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巩固电力、制糖、造纸、冶金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深、精”加工业,引进和开发综合利用环保项目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等项目,鼓励传统产业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合作,加强技术合作,提升工业层次,提高产业竞争力。
+
  田阳区土地按利用类型可分为11大类:耕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果园用地、宜林荒地、宜农荒地、宜牧荒地、水域面积、其他。
  
农业
+
'''水资源'''
  
  田阳县气候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宜农业生产特别是发展冬季蔬菜、水果、甘蔗、茶油等经济作物生产。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21万亩,年产量达68万吨;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含复种),总产量达60万吨;水果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量达7.8万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就在田阳县百育镇。
+
  田阳区水域总面积9.25万亩,占总面积2.58%。河流总集雨面积2380.3平方千米,正常年份(P=50%)水资源总量16.4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4亿立方米,地下水 储存量4.02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径流量9.99亿立方米,按人口平均为3024立方米,按耕地面积平均为2962立方米, 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年平均流量为55.03立方米每秒,年平均最大流量92.95立方米每秒,年平均最小流量18.79立方米每秒。天然总落差1358.9米,可利用落差680.5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6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5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36万 千瓦,占可开发的24%。
  
  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巩固和强化糖蔗的支柱地位,培育和壮大水果、蔬菜等产业,加快林业和水产畜牧业的发展,引进具有区外先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产品和科技含量;鼓励规模经营,建设一批名、特、优新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建设。
+
  田阳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区域差异大。水资源总量,南部石山区10.99亿立方米, 占66.93%,中部右江河谷区2.45亿立方米,占14.92%;北部土山区2.98亿立方 米, 占18.15%。
  
  近年来,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从构建优势产业入手,重点抓好粮食,蔬菜、水果、甘蔗等产业基地的建设,粮食、芒果、蔬菜、甘蔗等生产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 或“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涌现了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田阳县金穗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田阳县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百色壮乡河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的有6万户。建成了广西田阳县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乡、镇农产品市场20个,年交易额12亿元,引导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协会13家,拥有会员2500名,辐射带动农户6万户。全县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80个,其中龙头企业8家,中介组织10个,专业市场2个,其他类型60个。目前,我县在区内外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150个,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从事各类产品销售的经纪人达5000多人,其中从事农产品流通经纪人3000多人,年销售农产品达102万吨,带动了本县及周边县、市农户10万户,产业化规模的扩大产生了良好的效益。2009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75元,同比增长12%。
+
  田阳区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河流径流补给,主要依赖大气降水。南部石山区属岩溶地形,多为地下河,枯水期地表径流少,水资源较缺乏,人畜饮水时有困难;北部土山区河沟水位较低,枯水期也较缺乏。可利用水量77618万立方米,已开发利用(可供)水量47651万立方米,占可开发的 61.4%。
  
  '''粮食生产''' 田阳县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玉米,水稻以种植杂交水稻和优质稻为主,玉米推广种植正大619、迪卡007和超甜玉米等优良品种为主,粮食良种覆盖率达90.02%。1995年7月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按区域划分,水稻在右江河谷平原区的播种面积占全县面积的65%,产量占71.1%,玉米面积占29.5%,产量占31.8%;南部石山区水稻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县的24%和18.8%,玉米面积和产量分别占68.02%和65.95%。北部土山区水稻面积占11%,产量占10.1%,玉米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县的2.48%和2.25%。2009年在田州镇、百育镇、头塘镇等建立7个优质超级稻示范核心基地1.05万亩,玉米示范核心基地0.7万亩;完成优质超级稻生产4.62万亩(复种7.4万亩)、平均亩产515.7公斤,完成优质玉米生产3.23万亩、平均亩产504.2公斤;完成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面积34.42万亩396.3万元;2009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4.2万亩,总产量10.8万吨,同比增长4.7 %。
+
'''生物资源'''
  
  '''甘蔗生产'''  田阳县甘蔗推广新台糖系列等优良品种为主, 2003年被列为“十五”第二批国家“双高”糖料生产基地县,是糖料蔗优势产区之一。2008/2009年榨季完成进厂原料蔗86万吨,同比上个榨季减少榨量25万吨;平均蔗糖分14.17%,产糖率12.15%;平均日榨量6000吨;榨季产糖量10.8万吨,与上个榨季13.94万吨同比减少3.14万吨;蔗农收入2.4亿元,比上个榨季3.019亿元减少0.619亿元。2009年建成甘蔗高产高糖示范样板1.5万亩,双高标准化生产示范5000亩,良种基地面积300亩,甘蔗种植面积23万亩,其中良种推广面积22.81万亩。2009/2010年榨季进厂原料蔗58.88万吨,产糖量8万吨, 南华糖业实现利润0.38亿元,上交税金2944万元。蔗农种植甘蔗收入超过1.9亿元,蔗农人均种蔗收入达1913元,占2009年全县农民现金收入3675元的52%。
+
  田阳区动物主要有:野猪、松鼠、猫头鹰、喜鹊、杜鹃、青鱼、荷元鲤、蜜蜂、蟋蟀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二级动物有穿山甲、蛤蚧和山瑞等。
  
  '''水果生产'''  目前,田阳县水果总面积33.35万亩,投产面积22万亩,总产量8.36万吨,总产值1.65亿元,其中芒果生产规模最大,其次为香蕉、龙眼等。全县芒果总面积13.4万亩,芒果年产量4万吨,产值近1亿元。主要品种有田阳香芒、红象芒、金煌芒、凯特芒、台农1号芒、爱文芒、金世纪芒等,芒果良种覆盖率达71%;2009年芒果单价销售最高为12元/公斤,品种主要是金世纪芒。香蕉面积3.2万亩,年产约3万吨,产值2800多万元,主要品种为威廉斯、巴西以及西贡蕉等。芒果和香蕉主要分布在右江河谷平原区域,占全县总量的98%以上。1995年被国家特产之乡组委会评为第一个“中国芒果之乡”,田阳香芒于1992年和1995分别评为中国农博会银质奖和金质奖,2004年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红金煌芒评为广西优质产品。田阳芒果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产品销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东南亚、俄罗斯等市场。
+
  田阳区植物主要有:酸枣、桦木、吊丝竹、芒果、柠檬、山楂、灵芝菌、油茶、山苍子、樟树、木棉树、龙须草、土茯苓、白茅、凤凰木、百部,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植物有蚬木、擎天树、龙眼。
  
  '''蔬菜生产''' 蔬菜主要品种有番茄、四季豆、青瓜、辣椒、西葫芦、苦瓜、大白菜等。全县有11.06万亩蔬菜生产基地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认定,占全县种植蔬菜基地的79%,覆盖10个乡镇56个村民委4.22万户。番茄、辣椒、青瓜、四季豆等4个主要蔬菜品种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右江河谷的田州、百育、那满、那坡和头塘五个乡镇,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县总量的81.8%和95.8%,是全国著名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县之一。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农业部和对外贸易部授予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田阳蔬菜以肉质细嫩,果实饱满,着色鲜艳,无公害而倍受消费者的厚爱,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销往长沙、武汉、上海、郑州、北京、哈尔滨等全国23个省100多个大中城市,10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越南、香港、俄罗斯等国外市场。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达35万亩,总产量达47万吨,同比增长37%,产值达6.7亿元。其中番茄销售单价最高为6元/公斤,主要品种是千喜小蕃茄。
+
'''矿产资源'''
  
=== 交通 ===
+
  田阳区矿产资源有14个品种,其中有一定储量的有10种,主要有煤、石油、铝矿、黄金、水晶矿、锑矿、磷矿、大理石、铁矿、膨润土。
  
  田阳交通发展迅速,由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组成,通往东盟各国、周边各县及出海运输的立体交通网络。
+
===文化旅游===
  
  铁路 南(宁)昆(明)铁路干线在田阳县境内设3个客货站,客运直通昆明、广州等重要城市,货运设计年吞吐能力为150万吨。
+
====文化====
  
  公路 国道323、324线、南昆高速公路横贯县城,东至南宁,西通云南、贵州,南经德保、靖西县直至越南,北过巴马、东兰进入河池市。
+
'''布洛陀'''
  
  水路 右江河水四季通航,年吞吐能力300多万吨,上通百色,下通南宁、梧州,直至广州、香港出海,常年可通航500吨级船舶。正在建设总投资11.2亿元的那吉水利航运枢纽集水利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项目建成将大大提高右江河航道标准,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
+
  布洛陀,广西百色敢壮山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布洛陀入选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水电 ===
+
====风景名胜====
  
  田阳县境内地表有中小河流8条,属西江水系,水源极为丰富。右江河多年平均流量320立方米每秒,相应水量90.9亿立方米,水质等级达到国家水质标准的V级,可以直接用右江河水作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供水工程设计最大供水能力4.05万吨/日。
+
'''田阳敢壮山壮族布洛陀文化遗址景区'''
  
  电力供应主要的电源有红岭坡变电站、福禄河电站的110千伏送电线路可供容量5.8万千瓦;变电站主变容量为1×1.6万千伏安、1 ×2万千伏安。主网供电有电力充足、稳定、可靠、质量高的优点,能满足各种建厂条件的用电需要。建设中的装机容量27万Kw田阳火力发电厂和装机容量为5.8万Kw的那吉航运枢纽,将于2007年10月份装机发电,为田阳县工业用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田阳敢壮山壮族布洛陀文化遗址景区,是广西最大、最早的歌圩所在地,壮民族始祖布洛陀文化的发祥地和祭祀地,2005年,被广西旅游局评为广西首批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
  
  

2021年4月6日 (二) 12:41的最后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田阳区

  田阳区汉语拼音:Tián Yáng Qū;英文:Tianyang District),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辖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西部,右江中游。东邻田东县,南接德保县,西与右江区接壤,北界巴马瑶族自治县。总面积239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8万人,其中壮族占90%。2020年,田阳区下辖9个镇、1个乡。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2019年,撤销田阳县,设立田阳区。

  地处右江河谷盆地中部,地形多为石山、土山、丘陵和平原台地。右江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境中部,支流有百东河、田州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22℃,热量满足一年三熟需要。年无霜期为307~352天,降水量平均在1100~1350毫米,是全区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农业作物种类多,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豆类、麦类、薯类;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蔬菜、芝麻、木薯等。县境内植物资源有900多种,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油桐、八角、竹子、芒果、柑桔、龙眼、荔枝、橙、梨、扁桃、板栗等。土特名产主要有云耳、香蕈、菇类、田七、茶油、桐油、八角油、核桃等。矿产资源已探明发现的有褐煤、石油、铝土矿、大理石、石灰石、水晶、金、锑、锰、硫铁矿等。褐煤储量1.07亿吨,石油1700万吨,铝土矿4649万吨,大理石1.2亿立方米。

  田阳古属百越地。秦属象郡,汉至东晋属增食、增翊两县。民国元年至2年(1912-1913年),成立奉议、恩阳两县。民国24年,奉议、恩阳合并为田阳县,县治在那坡镇。田阳是壮民族的发祥地,是明代抗倭女杰瓦氏夫人的故乡,是邓小平等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

行政区划

  2020年,田阳区下辖9个镇、1个乡,区政府驻田州镇解放中路42-1号

  • :田州镇、那坡镇、坡洪镇、那满镇、百育镇、玉凤镇、头塘镇、五村镇、洞靖镇
  • :巴别乡

历史

  田阳县,古为百越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于岭南设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田阳县属象郡。

  汉武帝,始置增食县(今田阳县境),初属南越国。元鼎六年(前111年),改隶交州郁林郡。

  三国,增食县属吴,仍归郁林郡地。

  晋大兴元年(318年),增食县改名增翊县,隶南定州晋兴郡。

  南北朝,增翊县隶南定州晋兴郡。

  隋朝,田阳县属郁林郡宣化县。

  唐开元元年(713年),始置田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田州为横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田州,部分地域属岭南西道田州横山县(县治今田东县),部分属邕州地(今县境西部和西南部)。

  五代十国,今田阳县先属楚国,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改隶南汉国,属南汉宜州。

  宋皇祐五年(1053年),始置奉议州和勘州,均为羁縻州制。初属右江道镇安军民宣抚司,后改隶广南西路邕州。

  元朝,升田州为田州路,撤勘州,其地归来安路。奉议州为广西行中书省田州路辖。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田州路为田州土府,来安路改为来安府,奉议土州并入来安府。七年,复置奉议土州,直隶广西布政使司。十七年,废来安府, 并入田州府。 二十八年,奉议州改为卫。建文十二年 (1400年),罢卫复置州。天顺七年(1463年),改奉议土州为奉议流官州判。嘉靖六年(1527年),降田州土府为田州土州,奉议州改隶思恩府(府治今武鸣县境)。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奉议州改隶镇安府(府治今德保县)。乾隆七年(1742年)始置阳万土州判,隶思恩府。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其地划归奉议州(今田阳县)、百色同知(今百色市)和恩隆县(今田东县),其中中田里归奉议州。二年,改奉议州为简缺知州。五年,复称奉议州。阳万土州判改为恩阳州判,为百色直隶厅辖。奉议州治及归属不变。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改县,今田阳县置奉议县和恩阳县,均属田南道。

  民国十三年(1924年)6月,田阳为第六区(治所在今德保县)辖地。恩阳县隶第五区(治所在今百色市)。

  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立右江苏维埃政府,辖右江沿岸各县。

  民国十九年(1930年)1月,成立恩阳县苏维埃政府,10月,所辖政区建置消失。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奉议县和恩阳县合并为田阳县, 属百色行政监督区。

  1949年12月5日,田阳县解放。

  1950年,田阳县属广西省百色专区。

  1970年,百色专区改称百色地区后,田阳县隶属百色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2002年6月2日,撤销百色地区和县级百色市,设立地级百色市,田阳改属百色市。

  2005年6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76号)同意调整田阳县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撤销百峰乡,整建制并入那坡镇,那坡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琴华乡,整建制并入坡洪镇,坡洪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桥业乡,整建制并入洞靖乡,洞靖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雷圩乡,整建制并入五村乡,五村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坤平乡,整建制并入玉凤镇,玉凤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县辖7个镇、3个乡:田州镇、那坡镇、坡洪镇、那满镇、百育镇、玉凤镇、头塘镇、洞靖乡、巴别乡、五村乡。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13]140号)批准同意五村乡改为镇建制。同年,自治区和百色市决定以那满镇露美村为核心,将周边村情相近资源相同的3个乡镇16个行政村(188个自然屯)涵盖29300多人的贫困区域规划为露美片区,实施整体扶贫推进。

  2019年8月26日,撤销田阳县,设立百色市田阳区。

地理

  田阳区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河谷中部,东界田东县,南临德保县,西与右江区毗邻,北与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接壤。介于东经106°22′14″~107°8′32″, 北纬23°28′20″~24°6′55″之间。 东西长43千米, 南北宽117千米,总面积2393.82平方千米。

地质

  田阳区出露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第三系等地层。第三系仅分布于右江盆地,分为洞均组、那读组、百岗组、状平组和建都组。第四系以河流洪、冲积层和残坡积层较为发育。

  田阳区为南华准地台右江再生地槽西部地带。大致以百色盆地为界,分为桂西拗陷和靖西至田东隆起两个三级构造单元。经历地槽一地台一再生地槽的发展过程。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断裂较为发育。

  田阳区褶皱由南至北有五村短轴背斜、荣圩向斜、百色盆地、那丹复式向斜 和甫缕背斜等。断裂构造以北西向为主,北东向和近北西向,东西向次之,由北而南主要断裂有:那丹断裂、百色—田阳大断裂、那坡断裂、洞靖—那坡正断层、坡洪—德保大断裂、古美断层、巴别断裂。

地形

  田阳区由中部平原、南部石山、北部土山三个地貌分区,有石山、土山、丘陵和平原台地4种地形。山川自北西向南东延伸,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东西狭、南北宽。

  右江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区境中部,沿河两岸为狭长形河谷平原,河谷南北分为石山区和土山区两种不同地貌类型。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岩 溶地貌以峰林谷地为主,间有峰丛洼地。

水文

  田阳区共有中小河流8条, 均属西江水系。右江是主干河。除玉凤河流入红水河外,其余河流均为右江支流。分别从南北两侧汇入,成扇形分布于县境。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6条,5~50平方千米2条。

  田阳区河流总长度327.4千米。主要地下河5条,总长度115.4千米。河流水域面积(不含地下水)3.0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0.85%。 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14。天然理论水能蕴藏量4.6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5万千瓦。

气候

  田阳区地处低纬度,靠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22℃。年无霜期307~352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1350毫米。

土壤

  田阳区中部平原区从右江向两边依次是冲积土、红土赤红壤、 潴育黄泥田和黄泥肉田等,个别低洼出现潜育性稻田,往南是石灰岩山、石灰性土壤, 往北出现赤红壤、黄红壤和红壤。土壤垂直分布不明显。

  田阳区共有红壤、赤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石灰土(岩)和冲积土4个土类,6个亚类,7个土属,11个土种。

植被

  田阳区位于南亚热带季雨林植被区,植被包括:森林植被、草甸植被和农作物植被。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田阳区土地总面积3590730亩总面积,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有379875亩,占总面积(下同)10.6%。500米至800米的低山1179400亩,占32.8%。25~500米高丘884590亩,占24.6%。100~250米中丘626475亩,占17.4%;台地(含阶地)110875亩,占3.1%;平地218380亩, 占6.1%。其他191135亩,占5.3%。

  田阳区山地中土山面积1970150亩,占54.8%;石山面积1616125亩,占45%;半土半石山面积6225亩,占0.2%。总面积中水域面积92473亩, 占2.58%。

  田阳区土地按利用类型可分为11大类:耕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果园用地、宜林荒地、宜农荒地、宜牧荒地、水域面积、其他。

水资源

  田阳区水域总面积9.25万亩,占总面积2.58%。河流总集雨面积2380.3平方千米,正常年份(P=50%)水资源总量16.4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4亿立方米,地下水 储存量4.02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径流量9.99亿立方米,按人口平均为3024立方米,按耕地面积平均为2962立方米, 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年平均流量为55.03立方米每秒,年平均最大流量92.95立方米每秒,年平均最小流量18.79立方米每秒。天然总落差1358.9米,可利用落差680.5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6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5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36万 千瓦,占可开发的24%。

  田阳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区域差异大。水资源总量,南部石山区10.99亿立方米, 占66.93%,中部右江河谷区2.45亿立方米,占14.92%;北部土山区2.98亿立方 米, 占18.15%。

  田阳区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河流径流补给,主要依赖大气降水。南部石山区属岩溶地形,多为地下河,枯水期地表径流少,水资源较缺乏,人畜饮水时有困难;北部土山区河沟水位较低,枯水期也较缺乏。可利用水量77618万立方米,已开发利用(可供)水量47651万立方米,占可开发的 61.4%。

生物资源

  田阳区动物主要有:野猪、松鼠、猫头鹰、喜鹊、杜鹃、青鱼、荷元鲤、蜜蜂、蟋蟀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二级动物有穿山甲、蛤蚧和山瑞等。

  田阳区植物主要有:酸枣、桦木、吊丝竹、芒果、柠檬、山楂、灵芝菌、油茶、山苍子、樟树、木棉树、龙须草、土茯苓、白茅、凤凰木、百部,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植物有蚬木、擎天树、龙眼。

矿产资源

  田阳区矿产资源有14个品种,其中有一定储量的有10种,主要有煤、石油、铝矿、黄金、水晶矿、锑矿、磷矿、大理石、铁矿、膨润土。

文化旅游

文化

布洛陀

  布洛陀,广西百色敢壮山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布洛陀入选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

田阳敢壮山壮族布洛陀文化遗址景区

  田阳敢壮山壮族布洛陀文化遗址景区,是广西最大、最早的歌圩所在地,壮民族始祖布洛陀文化的发祥地和祭祀地,2005年,被广西旅游局评为广西首批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