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锡伯族民间舞蹈
锡伯族老年妇女
56朵“民族体育之花”:郭爱华,锡伯族(新疆),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锡伯族汉语拼音:Xibo Zu;英语:the Xibo nationality)是世居中国东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少数民族。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清朝乾隆年间被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现今,锡伯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及霍尔果斯(伊车嘎善乡)、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霍城县巩留县、伊宁市等县市。其余则散居在辽宁省沈阳铁岭锦州丹东大连朝阳市鞍山开原市东港市北镇市凤城市瓦房店市新民市等地,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三骏乡、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吉拉吐乡等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双城区(农丰镇双利村)。锡伯族呈现"东北"-"西北"分居、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局面。

20世纪80年代后,全国(主要是东北三省)锡伯族人口出现了猛增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过去报为满族汉族的原锡伯族家庭都陆续更正为锡伯族。


  “锡伯”为本民族自称,口语中称为“slwe”,书面则为“sibe”。历史上有须卜、室韦、失韦、史伯、西伯、席北、席伯、锡北等20多种记载,都是其音转和异写。“锡伯”之称谓与汉字书写最早见于清代,此后在清代官方文献中虽多用“锡伯”二字,但未能统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始渐趋统一。


  锡伯族历史源远流长,其先民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鲜卑人鲜卑属于上古东胡的一支,西周时期,东胡被匈奴击败,散居鲜卑山(大兴安岭)者便以鲜卑为名。东汉以前,其祖先拓拔鲜卑主要活动在以大兴安岭“嘎仙洞”为中心的地带,以渔猎为生。原臣属匈奴的鲜卑人,逐渐强大起来,到两晋南北朝时期,鲜卑形成几个大的部落,陆续扩张南迁至中原地区,并建有国家政权。慕容氏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秃发氏建有南凉拓跋氏建有代,后改称魏,史称北魏。自北魏以后,入主中原的鲜卑在汉族文化的强大影响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并融入汉族。 当拓跋鲜卑(北部鲜卑)的主体不断南迁并入主中原时,其中一部分鲜卑人仍留在大兴安岭嘎仙洞及黑龙江、嫩江、辽河流域一带与后来的女真瓜尔佳氏苏完部逐渐融合,这一部分人后来被史书文献称为“失韦”,也就是今天锡伯族的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

  锡伯语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满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语言,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锡伯族传统上信仰萨满教新疆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哈萨克语。东北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和当地汉、满族基本相同。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男孩子一出生,家里人就会在门口用红线挂上一副小弓箭,长到五六岁就开始学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察尔查尔以种水稻为主经营农业,牧业也比较发达。

民族历史

  锡伯族发源于东胡系拓跋鲜卑部,原活动于大兴安岭地区。自汉代前后由大兴安岭地区往南迁徙,到明末清初,已分布于嫩江中游各支流适宜农耕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清初被编入八旗,并调遣东北地区各城镇、要隘驻防。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4000余名军民被调遣新疆伊犁,万里长征屯垦戍边,形成了锡伯族目前的分布局面。

  锡伯族是本民族的自称。在历史上,汉文史籍对锡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写法,如须卜、犀毗、犀比、悉比、失比、失必尔、师比、西卑、室韦、失韦、斜婆、西伯、史伯、洗白、西北、席白、席北、锡北、锡窝等,都是xiwe的同音异写,到明末清初定为锡伯。其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一说是鲜卑带钩的名称,即所谓“黄金犀毗”;一说是瑞兽之名;一说则由地名演变而来;另一说系鲜卑的音转。据多年来学界研究认为,锡伯族发源于汉代以前的东胡系,由东胡——鲜卑(拓跋部)——室韦(失韦)——锡伯演变而来。

  东胡是一个活动范围极广的北方游牧民族部族联盟。到了秦汉,匈奴征伐东胡,占领其大部分领地,东胡部族联盟遂告瓦解,分裂为鲜卑和乌桓两大部,东胡之称自此淡出于史籍。

  鲜卑也是一个庞杂的部族群体,主要由拓跋、慕容、宇文等不同部分组成。其中的拓跋鲜卑是比较强盛的部分之一,锡伯族就发源于该部。汉代前后,拓跋鲜卑作为东胡部族联盟的重要部分,活动于史称“大鲜卑山”的地区。汉代以后至北魏以前,拓跋鲜卑前后融入乌桓、匈奴及东部鲜卑余部,兼并蒙古高原的没鹿回部等,军队发展到20万人。及至公元4世纪,拓跋鲜卑大部在其头人率领下进入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而留居大兴安岭山脉一带、嫩江流域等地的拓跋鲜卑余众开始以室韦(失韦)、契丹、乌洛候、库莫奚等自称,鲜卑之称自此绝迹于史籍。

  室韦部落众多,分布广泛。南北朝时期,一部分仍留居大兴安岭地区,而史称南室韦的一部分则已经迁徙到洮儿河和绰尔河流域聚落而居,成为今天锡伯族的直系祖先。辽亡金兴,洮儿河和绰尔河流域的锡伯族先祖处在了女真统治之下。女真在当时是游猎、游牧部族,金朝政府为了解决军需,在锡伯族先祖聚居的泰州等地设立屯垦区,令其继续屯垦,提供军粮,使锡伯族先祖的农业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女真统治者将锡伯部族的青壮年编入军队,因其作战勇敢,史称“硬军”,成为金朝的主要军事力量。

  12世纪下半叶,蒙古在统一东北过程中,锡伯同女真一起抵抗蒙古军,不少人逃入人烟稀少的森林,成为后来史称“林中百姓”的一部分。战争中,洮儿河、绰尔河流域锡伯部族的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不少农业用地被辟为草原牧地。蒙古统治者将锡伯、契丹、汉族等列为第三等人,一方面为蒙古贵族及统治者服无偿劳役,另一方面在政治、军事上受到控制。元代,泰州等地的锡伯回到绰尔河、洮儿河流域,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属辽阳省管辖。

  明末,兀良哈三卫蒙古大部南迁,科尔沁部扩张到兀良哈三卫地区,洮儿河、绰尔河等地区为其控制,自此,锡伯部又处在了科尔沁蒙古统治之下。

  明末,女真建州部崛起。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蒙古科尔沁部联合锡伯、叶赫、哈达、乌喇、辉发、卦尔察、朱舍里、讷殷8部,以抗击努尔哈赤,结果九部联军败绩,史称“九部之战”。此后,努尔哈赤用安抚手段,对主动归服者赐予“佛满洲”(佛,满语意旧)之称,与满洲一视同仁。不少锡伯贵族投奔努尔哈赤,即历史上的“锡伯满洲”,其中有的被授以官职,被称为“锡伯世管佐领”。九部之战后,努尔哈赤根据盟旗制度将科尔沁蒙古分为十旗,锡伯部被编入科尔沁蒙古十旗。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科尔沁蒙古将锡伯、卦尔察、达斡尔等14458丁口“进献”给清政府。自此,锡伯等部被称为“伊彻满洲”(伊彻,满语意新)。

  锡伯部重新整编为65个牛录,分别调往齐齐哈尔、乌拉吉林(今吉林市)、伯都纳(今吉林省扶余地区)等地驻防。这是锡伯族在清代史上的第一次南迁。此后,又移防到盛京所属的开原、辽阳、义州、金州、兴京、牛庄、抚顺等地,其中有部分被派往顺天府,部分留驻京师,分配到满蒙八旗当差。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平息准噶尔之乱后,清政府为了加强伊犁地区防务,从盛京将军所属的盛京、凤凰、辽阳、开原、牛庄、广宁、熊岳、复州、岫岩、金州、盖州、锦州、义州、兴京和抚顺15处抽调锡伯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4000余名(内有路途上降生350余人,跟随而来405人),分成两个队,分别于同年4月上旬和中旬自沈阳出发,沿北方蒙古高原驿路,战风沙,抗洪水,忍饥挨饿,艰苦跋涉一年多时间,于1765年8月分别抵达伊犁惠远境内。伊犁将军随即将原编10个扎兰(队)缩编为6个旗(牛录)。1766年春,迁移到察布查尔地区,将六个旗扩编为八旗,组建锡伯营,成为“伊犁四营”(索伦营、锡伯营、察哈尔营和额鲁特营)之一。锡伯营是集军事、行政、生产三项功能于一体的组织,在其经历的145年历史进程中,为建设边疆、抵御外侵,作了巨大的贡献。

  锡伯族军民迁驻伊犁河南岸后,自耕自食,开始在察布查尔各地修渠引水、开荒种地.其中有3个牛录的军民在伊犁河支流——绰霍尔河两岸安营扎寨,引该河水开垦土地1万亩,解决了锡伯营自身的口粮问题。同时,以清政府借予的马、牛为基础,创办了营办“马厂”和“牛厂”。

  18世纪末19世纪初,锡伯人口逐年增多。时任锡伯营总管的图伯特根据军民的意愿,决定在绰霍尔河南开凿一条引伊犁河水的新渠,以扩大耕地面积。经过6年时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1808年初竣工放水。该渠东西长100余公里,渠深1丈,宽1丈2尺,时称“锡伯渠”或“锡伯新渠”,后称为“察布查尔布哈”(察布查尔渠,锡伯语,意为粮仓渠)。该渠一经凿通,自最东面之镶蓝旗至最西面的镶黄旗各牛录,增加新垦耕地78700多亩,自此,锡伯营军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转机,察布查尔地区荒凉面貌开始改变,锡伯营成为伊犁八旗中最富庶的地区。

  索伦营为伊犁四营之一,由达斡尔和鄂温克族组成。嘉庆三年(1798年)和道光十四年(1834年),清政府自锡伯营抽调260青壮年户1279人主要补充到索伦营西四旗。清末,索伦营锡伯族已占多数。在驻守台站、防守卡伦、开发边陲、平内攘外等活动中,锡伯族军民与达斡尔、鄂温克族军民同甘共苦,共同作出了贡献。

  1883年清政府在恢复伊犁惠远城满营(时称旧满营)的同时,又设立了新满营,锡伯营当即为新满营输送了3200名壮丁,维护惠远城的社会安定。光绪末叶,八旗军民口粮供应紧张,伊犁将军采纳锡伯营总管色普希贤选派锡伯官兵去巩留(当时称特古斯塔柳)屯田的建议,于1896年在屯垦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兴建村舍和兵营,当时称为“兵屯”。巩留人口逐年增多。辛亥革命后,锡伯族官兵解甲归田,安家落户,现巩留县的锡伯族居民就是其后裔。

  1884年,新疆建省,锡伯营八旗建制正式恢复,驻守台站、卡伦、巡边查界,并恢复生产。杨增新取得新疆统治权后,仍然保留清代锡伯营八旗制,直至1938年才最终废除锡伯营旧制。

  1944年,锡伯族积极投入三区革命,组成“锡伯骑兵连”。塔城和霍城锡伯族也相继组成武装队伍,参加各次战役。1949年新疆锡伯族与东北锡伯族同胞一道同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

  锡伯族被清政府编入八旗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屯垦种田、自耕自食的同时,还担负着守卫边疆、平定内乱、抵御外侮等重任。

  换防塔尔巴哈台。1766年西迁军民刚在伊犁河南岸落户,伊犁将军便令锡伯营抽调精兵100名,由1名佐领和1名骁骑校率领,同满、索伦等营官兵一起前往塔尔巴哈台换防台站和要隘,官兵每两年轮换一次,一年换一半。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锡伯营所派官兵数有所增加,多数时间为150名,最多时达200余名。这种换防直至1864年农民起义爆发时才停止。

  换防喀什噶尔。1759年清军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后,数百名戡乱官兵驻防喀什噶尔。1769年伊犁将军奏请照塔尔巴哈台换防之例,将喀什噶尔驻防军改为换防军,经谕准,自1771年开始派遣满、锡伯、索伦、察哈尔营官兵共600名,由协领、佐领、骁骑校等官员率领前往喀什噶尔地区换防,其中锡伯族官兵30余名。至嘉庆初年锡伯族官兵增加到150余名,之后人数又有所减少。换防官兵也是每两年轮班更换,一年换一半。官兵马匹、鞍具、草料均为自备。

  防守卡伦,驻守台站。清朝统一新疆后,为了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管辖,在新疆南北各处设立了众多的卡伦和台站,1777年伊犁将军奏令各领队大臣分管这些卡伦和台站,其中锡伯营管辖18座卡伦,它们有的为常设卡伦,有的为移设卡伦,还有的为添撤卡伦。每座卡伦驻十几至数十名不等弁兵,其职责为监督游牧、缉查逃犯、传递公文、保卫厂矿、巡查游人等。锡伯族官兵驻守卡伦的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末。

  巡查边界。在清代,伊犁以西自北往南一直有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族(清代称布鲁特)牧民游牧,他们每年与清朝进行贸易,交往极其频繁。因此,清政府为了维护和安定边界游牧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自乾隆四十年代起,每年夏、秋定期差派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一员,携协领等官员,抽调锡伯、满等营官兵300名前去巡查哈萨克和布鲁特边界游牧界,并收马租。

  反击缅兵侵略,保卫祖国西南边境。乾隆三十年(1765年),缅甸孟艮土司召散等侵犯我国云南普洱府境,攻占东里等地,对边境居民进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次年又纵兵围攻腾越、永昌各边地。1767年清政府以明瑞为云贵总督率军进剿,但为缅兵所败。缅军向我纵深进攻。1769年清政府谕令盛京将军恒禄等选派所属锡伯官兵作为增援兵赴滇作战。盛京将军遵旨拣选所属“新满洲锡伯兵”1000名于7月中旬经京师抵达云南前线。他们在云南前线据守渡口,驻守要塞,设置驿站,投阵作战。经数月交战,缅军慑于大军威力,在缅境与清军议和。次年锡伯官兵等撤回盛京。在此次战争中,1000名官兵中有105名为保卫祖国边境献出了生命。

  抵御沙俄侵略,反抗其殖民统治。同治六年(1867年)沙俄完成对中亚三汗国的统治后,开始觊觎伊犁地区。早在同治二年(1863年),沙俄军队就向我驻守的博罗胡吉尔卡伦进犯,向驻守该卡伦的锡伯、索伦官兵开枪炮击,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击。之后,伊犁将军派锡伯营总管德格都率锡伯等官兵数百人前去“防堵”,打退了敌人。1871年5月,沙俄军队在向伊犁推进过程中,也遭到索伦营之锡伯、达斡尔族官兵抵抗,使其侵略计划多次受挫。尤其是在同年6月28日沙俄挺进阿克肯特前哨时,锡伯营派出的500名官兵与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汉、达斡尔等官兵一起,几乎以白刃战的形式英勇抗击敌人,谱写了抗俄史上的壮烈篇章,锡伯族有数十名官兵英勇献出生命。

  参加驱逐阿古柏侵略者的战役。1865年初,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趁全疆农民起义之机率军侵入南疆,至1867年占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等七城,建立起所谓的“七城汗国”。之后又侵占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对各地人民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1876年清军收复新疆的战役打响后,散落各地的锡伯族军民自愿加入进疆清军队伍,在收复玛纳斯、乌鲁木齐等战役中作出了贡献。同时,不少富有屯垦经验的锡伯人还在乌苏等地屯种粮食,供给进疆清军,得到清政府升换顶戴、提升官职等奖赏。

宗教信仰

沈阳锡伯家庙

  锡伯族的宗教信仰较复杂,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虽然不是很深,但在锡伯族群众中曾流行过原始崇拜、萨满教、喇嘛教。

  新疆的锡伯族,解放前信仰多神。供奉的神祗除了虫王、龙王、土地神、“尔琴”(痘神的使者)之外,主要有保佑家宅安详的“喜利妈妈”和保护牲畜的“海尔堪”。

  锡伯族在长期从事狩猎和农耕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原始崇拜,并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原始崇拜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如猎神崇拜、渔神崇拜、土地神崇拜、灶神崇拜、喜利妈妈崇拜等。

  藏传佛教喇嘛教在元代传入锡伯族地区,当时在蒙古统治下的锡伯族群众开始信仰喇嘛教,锡伯族西迁后仍然信仰喇嘛教,至今在东北和伊犁河谷还分别保留着“锡伯家庙”太平寺和靖远寺。

  在锡伯族信仰原始崇拜的同时,还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把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上界天堂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中界地面是人类居住的地方,下界阴间是魔鬼和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地方。萨满教认为神、鬼主宰世间万物和人类祸福,为了祈求神灵保护和不受魔鬼欺压,萨满是神的弟子,萨满跳神驱魔,保佑人类平安。

  锡伯族萨满教没有统一的教义、寺庙、宗教组织,也没有定期的礼拜仪式和节日,只有跳神时唱的萨满歌、跳的萨满舞和萨满画。传说伊散珠女神是锡伯萨满的始祖,萨满弟子必须经过攀登18级刀梯(寓意通过神界的18道关口)才能成为正式萨满。锡伯族萨满的职责,最初其范围很广,凡民间的疾病、婚丧喜事、出猎祭祀等都由萨满管理,随着社会发展,萨满专司驱鬼治病,保护人们平安。

“鲜卑兽”崇拜

  锡伯人有不吃狗肉且喜欢养狗的习惯,源于对“鲜卑兽”的崇拜。传说“鲜卑兽”是一种似狮非狮、似狗非狗的动物, 男人把它的头像刻在皮带钩上,上山打猎时特意系上它,小孩的帽子、鞋子也都绣成“鲜卑兽”头部形状,有的人家把它的画像挂在供桌前面,逢年过节,焚香叩头,甚至在锡伯族的家谱中也有它的图像。

  对“鲜卑兽”的来历,锡伯族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居住在大兴安岭的锡伯族先民——鲜卑部落以狩猎为生,由于气候寒冷,食物来源匮乏,生存艰难,部落头人决定携众南迁。他们在莽莽的原始森林里迷了路,走了许多天也没有走出森林,就在他们弹尽粮绝、一愁莫展的时候,有一只似狮非狮、似狗非狗的动物出现在了他们面前,他们跟着这只怪兽平安的走出了森林。从此,锡伯人就把这只似狮非狮、似狗非狗的怪兽当作神兽供奉起来。

祈年树和树木崇拜

  在察布查尔县以西的爱新舍里镇依拉齐牛录北2千米处,有一颗硕大无比的榆树,锡伯族人叫它“文车热哈林”,汉语意思是“祈年树”。 祈年树,树干围约9米,树高约15米,树冠覆盖面积一亩左右,树干上火烧的痕迹,证明它经受了劫难。它独立于田野之中,苍劲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若攀登树杈上,顿觉风声飒飒,遍体清凉,令人心旷神怡。

  二百多年前,锡伯族从东北迁来时,这棵树仅有碗口粗细。锡伯族古谚:“独树不能砍”,以为神灵庇佑,群众特意加以保护,禁止小孩上树伐枝。每年端午节,牛录佐领邀集萨克达(德高望重的老人)和附近农民来树下联欢会,一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二为祈望丰收。

  祈年树,是锡伯族的树木崇拜,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崇拜的遗俗。锡伯族一直保留着这种崇拜树木的习俗,他们认为古树是有灵的,或是一种风水树,严禁滥砍乱伐。谁要是砍伐了风水树,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独树更灵验。如果独树被欢伐了,就会遭受灾难。

喜利妈妈

  “喜利妈妈”是锡伯族保佑家宅平安和人口兴旺的神灵,“喜利妈妈”作为一种传统的结绳记事办法被一代代锡伯人保留至今。它是用长约10米的丝绳,上面系许多小弓箭、背式骨(髀石)、箭袋、小吊床、铜钱、五颜六色的布条、小靴等组成。平时装入纸袋里,挂在室内西北墙角。每年农历大年三十,由袋里取出来,从西北墙角斜拉到南墙角,家人为其焚香叩头;到二月初二再装回纸袋里,挂回原处。制作“喜利妈妈”时还很有讲究,所有的布条、丝绳、髀石、弓箭、小吊床等须到人口多、辈数全的大户人家去索取,并邀请家族中辈份高、子孙多的老人来制作。制作时以本家族的辈数传袭为本,增加一辈人就往“喜利妈妈”上添一背式骨(髀石),每生一子添一小弓箭,预示他将成为一名射手,每生一女添一布条或小吊床,预示她将来洗涮缝补,勤劳致富,生儿育女,子孙满堂。

海尔罕玛法

  锡伯族不仅有一个保佑家室平安的"喜利妈妈"神,而且还有一个保护牲畜的“海尔罕玛法”神。海尔罕玛法,意思是男祖宗,是保护牲畜平安的神。"海尔罕玛法",供在西屋外西南墙角上。在墙角上钉一块木板,上面放香炉,墙内掏洞,里面有一个木盒子,木盒里有一块布,在布上画着一个男人的座像,这就是全家人的男祖宗。因为男人经常在外放牧、狩猎,所以就把海尔罕玛法神供奉在室外。海尔罕玛法崇拜,也是一种祖先崇拜。它是用来保佑男子外出放牧,狩猎安全和获得更多牲畜的。后来逐渐变成了保护牲畜的神。游牧时代的锡伯族,以畜牧业为主,他们的吃穿都离不开牲畜,所以他们对牲畜的繁殖和安全非常关心。因此,每家都供奉"海尔罕玛法"。逢年过节,都要烧香叩头,主人还要把自己最心爱的骏马献给"海尔罕玛法"神。献马仪式非常热闹。献马人将马的全身梳理干净,喂足草料。然后将羽毛或红布条系在马尾上,再把马栓在"海尔罕玛法"神位前,表示主人将此马贡献给"海尔罕玛法神"骑用。献马的时候,如果马背上不披妇女的衣服,以后这匹马妇女就不能骑用了。

民族服饰

锡伯族女子服饰
锡伯族男子服饰
锡伯族儿童服饰

  锡伯族的服饰是在清代满族服饰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服饰特点。

  男人穿的长袍,衣领不高,大襟钮扣在右侧,左右下面开叉。选用的布料,多为蓝色和棕色,也有青色的。长袍外套马褂,多为青色。短袄,多为青壮年劳动时所穿。腰带,多为青、蓝色,用布料或缎料做成,也有用皮革制作的。帽子多为圆顶帽或双沿帽。

  锡伯族妇女也穿长袍(旗袍),式样与男式差不多,只在边沿袖口用花边来点缀。青年妇女多用色彩鲜艳的布料或绸缎来制作,两边开叉较低或不开叉。女人穿坎肩,多为对襟,左右开叉。青年人多在背后开叉,左右不开叉。中老年妇女夏天包白头巾,冬天多戴棉毛坤秋帽。未婚女子包花白巾,梳单辫子,喜欢戴花,新婚妇女结发,在脑后盘结,插上簪子,戴各种金银宝石等首饰。

  新疆锡伯族的服饰与新疆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有明显不同。追溯到清代,男子的服饰锡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锡伯人的长袍,底边在膝下半尺许,袖口为马蹄形,可以卷上,可以放下,下身穿的长裤,外加“套裤”(只有两条裤腿,没有裤裆和后腰),春秋穿的是“夹套裤”,冬季则穿“棉套裤”。锡伯族男子服装喜用青、灰、兰、棕等颜色,服饰与满族旗装样式基本相同。为便于骑马、劳动与操作,身穿左右开襟的长袍和短袄,上套坎肩,下着散腿长裤,扎腰带,腰带上经常挂上烟袋荷包,脚穿布靴,夏天头戴笠帽,冬天戴毡帽或礼帽。

  妇女穿戴要讲究些,大襟长袍要粘花边或绣花宽边,爱套穿坎肩,坎肩有对襟的,有大襟的,也贴花边,长裤扎黑色腿带,脚穿绣花鞋。少女与未婚姑娘,穿着淡雅漂亮的旗袍。右侧腰部的衣兜口内,掖一条彩色手帕,一半露在兜外,脚穿绣花布鞋,媳妇的服饰与姑娘无大差别但比姑娘穿着要鲜艳。少女与未婚姑娘,梳一条长辫,用各色“毛线”扎辫根,不剪头发帘,头上、辫梢爱戴些花。已婚妇女梳的是“盘龙髻”,额前有“刘海”,脑后有“燕尾”,头顶上乌发蓬起,盘成髻形,日常生活中将辫梳成双辫或两“抓髻”,合起成为一个大“疙瘩髻”。头发抹头油,没有头油的,用榆树皮泡的水也粘稠光亮。

  锡伯族男子服饰是大襟长袍或对襟短衫。长袍的式样是大襟右衽,左右两边开衩,喜欢青、蓝、棕色,腰系青布带。

  妇女的长袍式样与男子相同,但在领、袖、大襟等处镶有花边,还喜欢穿红、绿、粉等色的腰部和下摆处多褶的连衣裙,外套短坎肩。新娘的婚礼服饰特别讲究,面料质地优良、色泽鲜艳,制作精致考究。并佩戴额箍、簪子、鬓钗、绢花等首饰。男子戴圆顶帽,妇女则喜欢戴各色头巾,老年妇女一般用青色或白色的头巾包头,冬季戴青色棉帽。男穿厚底鞋,女穿绣花鞋。刺绣是锡伯族妇女必备的技能,擅长将花鸟鱼虫等图案绣在服饰及生活用品上。

文化

  锡伯族的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多彩,富具本民族特色。民间文学为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民歌、民间故事、谚语、谜语、格言等。民歌又分叙事歌、苦歌、萨满歌、颂歌、劝导歌、习俗歌、田野歌、打猎歌、情歌、婚礼歌、新民歌等。民间故事有传说、童话、动物、寓言、神话、谜语故事等。谚语内容多为教人谦虚谨慎、诚实讲信、团结友爱,褒贬好恶、勤劳节俭。谜语主要表现为提高儿童智力、启迪其心智的内容,是老年人和妇女教育儿童的工具。创作文学多表现为近现代内容。最早的有19世纪上半叶换防卡伦侍卫何叶尔•文克津的散文体书信《辉番卡伦来信》。清末民初之后才不断涌现文学新人。到目前为止,已发表锡伯、汉文字的长篇小说、叙事长诗、散文、诗歌、纪事作品、人物传记等多部,在新疆民族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本民族的音乐分戏剧音乐和说唱音乐两类。戏剧音乐称秧嘎尔牧丹,分平调和越调。但基本为引进后加工为本民族化的内容。说唱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民间体育有射箭、赛马、摔跤、角力、滑冰以及娱乐化的狩猎活动。其中射箭和赛马具有悠久的历史,系本民族“善骑善射”历史传统的延续。

语言文字

  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满-通古斯语中的满语分支,80%以上词汇都来自满语。清代以前,锡伯族使用一种“非清非蒙”的语言,锡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后,开始改用满语,随着西迁到伊犁河谷一直使用满语。1948年,一部分锡伯仁人志士,根据锡伯语百余年的发展特点,将传统使用的满文加以改革成为锡伯文。现在锡伯族在文字上使用改良后的满文,目前在中国境内能使用满文的也只有锡伯人了。锡伯人使用的满文为自上至下、从右向左书写。

  居住在伊犁河谷的锡伯人处于多民族语言包围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包括学习俄语。锡伯人一般都会讲汉语、俄语、维语。因此,伊犁的锡伯人被誉为“天才翻译”。

  《察布查尔报》是中国目前惟一出版的锡伯文报纸。

民间音乐

  锡伯人能歌善舞,锡伯族的音乐分戏剧音乐和说唱音乐。戏剧音乐(锡伯人称秧嘎牧丹)又分为平调和越调两种。平调是指锡伯人在东北时就有的音乐。锡伯族的说唱音乐曲式结构比较简单,十分方便记忆和流传。锡伯歌曲的内容大多与锡伯人的历史、生活、婚嫁、劳动有关。锡伯族说唱音乐中最著名的曲调有:田野歌、蝴蝶歌、海兰格格、打猎歌等。

民间舞蹈

  锡伯族的代表性舞蹈是贝伦舞。贝伦舞的舞姿非常优美,其动作主要体现在上肢的双手上,下肢的动作不多。特点是扭肩、甩臂、拍地、甩胯。男子舞恣粗旷、洒脱,女子舞态优美、舒展。贝伦舞多为男子先出场独跳几个回合后,邀请女伴入场。在男女共舞时,两人身体不能接触,否则会被认为技艺不高。萨满舞是锡伯人从萨满的跳神借鉴而来,萨满舞分单人和双人两种,无论何种,舞者均着萨满装束,双手分持神鼓和鼓槌等萨满神器,边跳边唱《萨满春》。

锡伯族传统舞蹈:贝仑舞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民族歌舞团的演员在表演《萨满舞》

  贝伦舞 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贝伦”舞蹈是锡伯族自娱性舞蹈的泛称,也是锡伯族民间舞蹈的第一大种类。它起源于古代锡伯族人艰苦渔猎生活中模仿生活、生产姿势的一种古老舞蹈。如今,在保留原始舞姿风貌的基础上,经过现代人的再创造,拓展出了行礼舞、找媳妇舞和仿形舞等十多种“贝伦”舞蹈样式。“贝伦舞”中绕手、拍胸、揉肩和涮腰等20多种舞蹈动作造型独特,灵活多样。在婚姻嫁娶、朋友聚会等各种联欢场所,“贝伦舞”都极受欢迎。“贝伦舞”在农牧区群众中已流行开来,达到几乎人人会跳的境界。

  萨满舞蹈 来源于萨满跳神,而萨满跳神起初带有明显的氏族部落痕迹。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各种文化现象的不断涌现,萨满跳神逐渐演化成一种艺术形式,融歌舞为一体,成为锡伯族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萨满舞蹈的基本动作有:扭动腰部左右甩响腰铃、踏着鼓点节奏磋步前进、额姆琴鼓在胸前上下翻飞、左脚垫步右脚前后挪动、原地碎步正反旋转、空中大跳转、手甩额姆琴跳踢踏舞步等。在萨满舞的整个过程中,额姆琴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有人称萨满舞为额姆琴鼓舞,每场舞均以鼓起鼓收。起鼓常是由慢渐快,由弱渐强,最后达到高潮。另外,舞蹈的情绪变化主要依赖于额姆琴鼓点的快慢强弱和高低音色的变化。

  在一般情况下,萨满舞和萨满歌是同时进行的,萨满歌的内容非常丰富,曲调也多种多样,目前已搜集到的有《艾辛哈准》、《东布尔东布尔》、《额聂克尼》、《阿勒孙多罗》、《亚嘎伊格》、《霍博里格霍博里》等二十多种。

戏曲

  锡伯“汗都春” 又称锡伯秧歌,是深受锡伯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曲子戏。它是锡伯族民间艺术家在吸收西北汉族戏曲中的平调和越调的基础上,按照锡伯族民间艺术的特点和审美要求,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戏曲剧种。民国初期,许多锡伯族文艺爱好者纷纷到新城(今霍城县水定镇)和伊宁市学艺,锡伯营八旗牛录官员对此大力支持,并为学艺者支付一定的学艺费。此外,锡伯营总管还请来高师,付以高薪,组织起戏班子,在八个牛录演出,使曲子戏很快普及。民国初期,生活在迪化(乌鲁木齐)的锡伯族人覃秀英喜爱曲艺,她很快就掌握了从甘肃、陕西传进疆的曲子戏。她组织戏班子到各地演出,培养了多名汉族戏曲人才。覃秀英在新城(水定)开办了曲子戏会馆,吸收了多名弟子,其中有6位锡伯族青年。这些人学完戏回到各自的牛录后,遵照覃师傅的意愿组织起戏班子,用汉语演唱传统剧目。当时,八个牛录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学曲子戏、演曲子戏的高潮。到了建国初期,这些第二代曲子戏的传承人大部分已过世,只有七牛录的寿谦老艺人仍活跃在曲子戏的舞台上。他在自己家乡纳达齐牛录收了8个弟子,组织了锡伯族人第一个戏班子。土地改革运动后,70多岁的寿谦老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几部汉族人的传统剧目翻译成锡伯语,如《铡美案》、《小放牛》、《李彦贵卖水》、《张良卖布》等用锡伯语在舞台上演出汉族的传统剧目,这种成功的尝试得到了锡伯族人的热烈欢迎。从此,人们把这个舞台剧目叫“锡伯秧歌”。第二代曲子戏的传承人寿谦老艺人过世后,锡伯秧歌走入低谷。

民间工艺

  锡伯族刺绣 锡伯族妇女心灵手巧,每到年闲就成为施展绣花手艺的季节,特别是为男子绣的“烟荷包”,绣工异常精美。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的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一对恋人中,女方要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情人。荷包通常要绣上花卉、蝴蝶、飞禽等美丽的图案)。锡伯族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锡伯族妇女更是心灵手巧、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景致。在祖国西部生活的200多年中,锡伯族妇女的刺绣作品,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赏和认同。锡伯族刺绣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服装、头巾、枕套、鞋子、窗帘等,无处不在。

  刺绣是锡伯族人民普及广泛的手工技术,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将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美好事物,用灵巧的双手绣到自己的作品里。刺绣的图案有人物、山河、树木、花卉、飞禽走兽等。其中,蝴蝶和菊花已成为锡伯族的吉祥物,象征着自由、宁静、和平、美丽,也给予锡伯族人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繁衍生息。锡伯族妇女刺绣的作品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服装、头巾、枕套、鞋子、窗帘等,也包括桌布、挂饰和香包等一些小物品。

锡伯族吊篮

  古代的锡伯族以狩猎为生,为行猎方便,更为了躲避兽害,把吊篮吊上树杈。现在的锡伯人家里都悬挂有吊篮,和屋梁平行,架设一根碗口粗的松木,上系绳子,垂挂下来,套住吊篮四角。婴儿睡觉时,吊篮内放一把笤帚,据说可驱梦魇、扫邪气。普通的吊篮是用杨木、松木做的,考究的则用桑木,配以山羊皮的吊绳,黄铜的吊钩。吊篮里的被褥,一般用羊皮做,名贵的用貂皮或水獭皮做,年轻的母亲一边纳着鞋底儿,一边摇着吊篮,低吟浅唱,伴着宝贝儿进入梦乡。锡伯人认为,吊篮越旧越好,如养育了几代人,婴儿无一夭折的吊篮,就被视为珍宝,人家会来求借。相反,如有婴儿夭折的吊篮就要废弃,另制新篮。

风俗习惯

  锡伯族,是中国北部少数民族中较早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清初,锡伯族便开始种植水稻,清代文献中称为“锡伯米”。1766年部分西迁至察布查尔地区,至19世纪初察布查尔渠修通,锡伯营八个牛录扩垦耕地78700余亩。东北的锡伯族至清朝中后期,也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大麦、胡麻、油菜籽、谷子、葵花、烟草等。

  在锡伯族生产活动中,牧副业也占一定的比例。农民大多蓄养马、牛、羊等牲畜,不仅供自食自用,而且其蓄养规模也越来越扩大,出现了不少专业户。锡伯族的副业主要有园艺、渔业,还有少量狩猎业。园艺有蔬菜和果树种植,也有榆木、杨树等木材树木种植。渔业是重要的副业生产之一。察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有在伊犁河捕鱼的良好条件。

  锡伯族的交通运输独具特点。因东北和新疆的自然气候条件相近,自古及20世纪50年代,牛、马、骆驼、毛驴、滑雪板、雪橇、牛车、毛驴车、马车等成为其重要交通工具。50年代之后逐步有了胶轮车、自行车、人力车、手扶拖拉机、轮式拖拉机、卡车、摩托车、小汽车等。但是,直至目前,雪橇仍然作为特殊的运输和娱乐工具被人们珍爱和传承。

  早在清代,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的锡伯族均形成了村镇。西迁的锡伯族在察布查尔渠凿通后,便基本形成了现8个牛录(亦称嘎善)的聚落形式。牛录既是经济单位,也是作战单位。最初每个牛录均围以高大的围墙,开东西南北四大门,有二三百户不等。每户庭院大小不等,少者二三亩,多者四五亩。庭院多呈南北长方形,四周植有各种树木。庭院都用矮墙围成,分南北两院,南院多种果蔬,北院修棚圈、种树木及谷物等。住房多为人字形土坯斜顶房或木架结构斜顶房,多南北向。卧室均起火炕,多是南西北“三环炕”。西屋多由长辈住,东屋则为晚辈起居,中间多为隔成过道的厨房。锡伯族历来崇尚多世同堂,分家须由父母操办盖房另立门户。

  哈拉莫昆是锡伯族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哈拉为姓,有瓜尔佳、郭尔佳、何叶尔、哈斯胡里、图克色里、吴扎拉、富察拉、伊拉里、胡斯哈里、孔古尔、觉罗等五十多个。新疆锡伯族中也有30余个姓。辛亥革命后逐渐译成单姓使用,如:何叶尔译成贺或何,图木尔齐译成佟或涂,吴扎拉译吴,胡斯哈里译胡等。莫昆为自哈拉分出的分支,有的哈拉有一个莫昆,有的有两个或三个。每个哈拉和莫昆均有一位由成员民主选出的哈拉达(长)和莫昆达,一般多为辈分最高的德高望重者。每一哈拉莫昆均有成文的家规和茔地。哈拉达和莫昆达负责处理的事务有斗讼、祭祖、财产、婚丧等事宜。锡伯族家谱分哈拉谱和莫昆谱两种。谱序多书写创立家谱的意义及该哈拉莫昆延续的情况;谱单记各代、各支延续的情况;还有记事栏定期记录族内发生的大、要事等。

  在历史上主要从事游牧生产的锡伯族为便于骑马射箭,男子多穿左右开衩的滚边长袍,束粗腰带,戴圆顶帽,穿长筒靴。辛亥革命后锡伯族服饰变化受汉、维吾尔等族影响较大。年轻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裙子、衬衫和翻领、高领短大衣、靴子等。男青年喜穿西服、运动服、笳克衫、皮鞋等,只有八九十岁的男女老人偶尔穿长袍马褂、礼帽、坤秋帽、绣花鞋。

锡伯族哈拉与莫昆

  哈拉与莫昆制是氏族社会的产物。哈拉系锡伯语“姓”之意,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志而组成的血缘共同体,即同一父系祖先繁殖的血缘集团;莫昆系锡伯语“氏族”之意,是同一哈拉内自然形成的血缘集团分支。哈拉是由男性祖先的男性后代组成,该哈拉的男性越多,哈拉的规模就越大,相反哈拉就越小,因此每个哈拉均由数个莫昆组成,有的哈拉规模大,有数百人,规模小的只有几十户。长期以来,锡伯社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哈拉莫昆制度,自我完善、自我管理。

  锡伯族西迁到伊犁河谷后组建了锡伯营,下辖八个牛录,牛录是集行政和军事为一体的单位,每个牛录又由数个甚至十几个哈拉组成,而哈拉又有数个莫昆组成,莫昆又由数个家族群组成,家族之下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因此,牛录、哈拉、莫昆、家族、家庭共同构成了锡伯族的社会体系。

尊老习俗

  尊重老人是锡伯族传袭至今的美德,在传统的哈拉莫昆制度中,把尊重老人作为一条重要的“家规”。平时在节庆和红白喜事上,要先让老人坐上席。在路上遇到老人,要侧立路旁,或下马下车向老人问候“请安”,等老人应声后才能离去。晚上老人没有睡觉前不能先就寝。与长辈同行时,要在老人后面随行,进出门时,要抢先几步,先为开门,让长辈先进或先出;进屋后,老人不先坐,年轻人不能坐。老人谈话时,晚辈不能随便插话,应束手聆听。晚辈不能和长辈同桌饮酒。吃饭时,上每一道菜,长辈不伸筷,晚辈不能先吃,饭后必须等长辈放下筷子离席,其他人才能离席。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过年时,要先给家族中最年长者拜年,然后才去别处拜年。给小孩起名时,要请老人来起。

婚姻习俗

  锡伯族基本保持着一夫一妻、妇随夫居的典型的父权制婚姻形态。个别无子嗣者招婿入赘。同姓不婚,但偶有姨表、舅表、姑表兄妹婚配情况。新中国成立后,新婚姻法在锡伯族社会得到全面贯彻,纳妾、童养媳、指腹为婚等陋习逐步被杜绝。锡伯族与汉族等民族的族际婚姻日益增多。

  锡伯族婚礼隆重而热闹,一般多在农闲的深秋或初冬举行。

  当青年男女确定恋爱关系后,男方就会找一位有威信、能说会道或与女方家庭关系密切的人去提亲。提亲时要带一瓶礼酒或其他礼物,这叫“登门礼”。如果女方家接受了“登门礼”,媒人第二次就把男方带去,由媒人正式提亲。经过数次登门造访,女方长辈便择日正式许亲,这一天实际是男方在女家举办一次小宴宴请女方的直系亲属,这叫“认门宴”,从此两家便结成秦晋之好,开始礼尚往来。 从许亲到正式结婚,还有许多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订婚仪式,称为“行肯协仁”(叩头礼)。叩头礼标志两家已缔结婚约,是不能随便推翻的。叩头礼上,还要大致确定婚礼的日期。

  锡伯族的婚礼十分隆重,一般亲戚朋友和街坊近邻都要尽力相助。婚礼进行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聘请奥得尔阿姆(简称奥父)和奥得尔额妮(奥母)“奥父、奥母”,意思是迎亲老人,男方要在新郎的长辈中,选择与女方父母辈份相同、年龄相当、声望高、善于辞令又能歌善舞的男女各一人,作为娶亲队伍的全权代表,协调解决迎亲过程中的各项事宜。此外还要挑选6名“打丁巴”的小伙子和几名年轻姑娘,组成迎亲的队伍。

  婚礼前后要进行好几天,主要是女家举行出嫁仪式,男家进行成婚大典。出嫁仪式,是在女家举办的以宴客为主的礼仪活动,称作“阿吉协仁”(小宴日)。第二天男家举行成婚大典,即“安巴协仁”。新娘的嫁妆要由哥嫂和娘家的人亲自送去,去的人一般男女各半,开启箱笼展示嫁妆时,新郎的母亲就往箱柜里塞钱放红包,祝愿新婚夫妇金银满箱,幸福长存。娘家的人认为满意后,锁好箱子,移交钥匙,以示大权转交给了新郎家。迎亲队伍临出门前,岳父还要将两瓶装满五谷种子的瓶子送给新郎,以祝将来五谷丰盛,粮食满仓。

  新娘由伴娘扶着和新郎并肩而行,在正房门前,新郎新娘面北叩首,参拜天地;然后,新郎跨入门内,隔门栏男女对跪,新郎用马鞭挑下新娘的红盖头;之后,新娘进屋,在灶前对跪,用“哈达”将切成片的羊尾巴油投入灶火之中,以作“白头之誓”。此后,夫妻才到正屋,先向喇嘛叩头,喇嘛摸顶后,再向父母跪拜,这一切完毕后,新娘入洞房,等到晚上喝“合欢酒”后,才下炕,给公婆敬酒。

  婚礼这天,男方要大宴宾客。宴客直至晚上,还要举行贝伦舞会,庆祝婚礼。第三天,新郎、新娘上坟祭祖,男方一般还要宰羊宴请亲家及其家人。新婚夫妇第9天回门。

葬俗

  锡伯族实行土葬。每一个哈拉(姓)和莫昆有各自的墓地。老人死后行洗礼,报丧时行跪礼。出殡选单日,忌申日和午后。吊丧期多为三日,多者五至七日不等。墓堆上插两杆幡(一为纸幡,一为用红布或红绸制)。丧期内忌串门。祭奠期 “四十九日”,远亲脱孝,直系亲属则需百日脱孝。萨满、其它巫职人员和非正常死亡者火葬,未婚男女棺材不做底,而用芦苇代之。幼儿死尸弃于野外任凭飞禽走兽噬食。

守丧习俗

  锡伯族老人死后,不但葬礼隆重,而且守丧习俗也是很讲究的。孝服在人死后马上开始做,做好之后,戴孝的人要把孝服拿到死者的灵前去穿,如果在别处穿那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孝服穿好后,就地在灵前跪拜,并放声痛哭。谁哭的最伤心,人们就认为谁最孝顺。

  守丧期和孝服,根据与死者的亲疏远近的不同,其时间长短和式样也不尽相同。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岳父母、姑舅等长辈的孝期为百日。百日是最重的孝,孝服长到脚面,腰间系一条很长的白布带,在腰间绕一周,从中间垂下到底。孝帽,一般是在平日所戴的帽子顶上缝一块圈白布,以代孝帽。给伯叔辈戴孝,孝期为49天,孝服和百日孝差不多,只是在孝服上不做衣领。孙子辈穿的孝服,要在肩上缝一块小四方红布。曾孙的孝服则要在背后缝一红布叉子。

  在服丧期间,男子不理发,不刮胡须,不进娱乐场所,不唱歌,不能打官司。而女人则不许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等首饰。家里也不能挂年画,过年时不能外出拜年,不贴红对联。

  直系亲属长辈死后第十天,要到坟地祭奠,祭奠时直系亲属都要参加。到49天时再进行一次祭奠。在49天的祭奠仪式上要除丧,除丧仪式在坟地举行。除丧者将脱下的孝服在火上摇晃几下,捆成一束带回家拆洗,戴孝人不在,可以将孝服带到坟地,在火上摇晃风下,也算除丧。最后到百日,举行祭奠仪式,远近亲属都来参加。

  妻子要为丈夫守丧3年,守丧期间不能改嫁。

礼仪

  锡伯族有讲究礼仪、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崇尚整洁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不孝儿女、不赡养老人者,要受到社会的谴责。教师在社会上受到特别尊重,本民族谚语说“不尊重教师就是不尊重父母”。尊重客人被视为体现一个家庭或家族文明素质的重要方面。保持整洁、保护水源、在公众场所保持外表形象是本民族自古延续的社会公德和个体德行方面的重要表现。礼仪礼节则被视为做人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对长辈应答和气,久别重逢须行“打千”礼,逢重大节日、婚丧必行跪礼及磕头礼。该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禁忌

  锡伯族人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制品;不许坐、踩或跨过衣帽、被、枕;穿过的裤子、鞋袜不能放高处;不许坐、踩锅灶,也不许坐或站立在门槛上;不能在屋内吹口哨,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碟等;若大门口挂有红布条或一束草,表示家有病人或产妇,外人不得入内。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份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

射箭

  弓箭在锡伯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古代从事渔猎,还是编入清“八旗”从戎,都要靠好的箭法。时至今日,锡伯族仍然传承着射箭的习俗。

  锡伯族的孩子们在会跑时就教骑马,能拉弓时就开始学射箭。按锡伯族习惯,如果生了男孩,父辈要给他添一把小弓和一支小箭,并用红丝绳悬挂在门口,祝愿孩子长大后成为能骑善射的好汉。有的在孩子过10岁生日那天,父亲一定要送一把用榆木、牛筋做的硬弓,作为最好的纪念。 在锡伯人聚居的地区村村有射箭场,家家有弓箭,当一名神射手会受到众人的格外敬重。锡伯族的青年男女在社交中也以弓箭结缘,小伙子向姑娘求爱,要以高超的射箭技艺才能博得姑娘的芳心。

  锡伯族对箭和箭靶都有讲究。古式响箭射出去会发出响声,这种箭的箭头用兽骨制成,呈尖圆形,箭头上有4个小孔,箭离弦后,由于速度快,空气从小孔中穿过,发出响声。古式响箭的箭靶是用马皮和毛毡特制的,靶上用6色布做成布圈,靶心是红色的。射手射中哪一圈,那个圈便会掉下来,在比赛时,计算成绩一目了然。

  射箭是锡伯族最喜爱的一项传统的群众体育活动。经常在劳动之余在村庄附近举行各种射箭比赛。比赛场地因陋就简,在空地上竖起两根木杆,中间拉上麻布或毛毡,这就是箭靶;有的还以草人作箭靶。比赛时往往分成老年、中年、青年等几队。这种射箭比赛的距离有远有近,远的达240步,近的80步。比赛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立射和骑射等。现在每逢中秋节、春节、“四?一八”时,锡伯族都要举行射箭表演和比赛。20世纪70年代察布查尔县成立了射箭队,盖起射箭厅,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射箭运动员,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夺得了金牌和银牌。

打围和捕鱼

  打围,又叫撒围或狩猎,也称打猎,这是锡伯人的传统生活方式。锡伯族一首古老的民歌《狩猎歌》描述了他们这种豪迈的生活气息:雪花如蝶飞/驰骋共撒围/踏遍千重山/猎夫凯歌回。每当冬季农闲时节,锡伯族人便相约外出狩猎,有时十几人,数十人,甚至好几个村庄的人在一起打围。他们运用世代相传的娴熟箭法,或拉弓射箭,或单臂投枪、围歼,猎取猪、黄羊、兔子、野鸡等野味,常常满载而归。

  锡伯人打围有个古老的习俗,不论猎取的野味多少,所有参加者无论大小都是平均分配,即便过路人碰到分猎物时,也毫无例外地分得一份。不过,猎物的头和蹄子应分给首先命中者,这是一种奖励。锡伯人认为,猎物是大自然赐予大家的,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不能独用。

  锡伯人把打围看成是一种团结和吉祥的象征。如今,锡伯人对野生动物保护十分重视,围猎这一古老传统很少举行,而捕鱼却成了他们有趣的活动。每当捕鱼季节,他们带杈拿网纷纷来到伊犁河上,一显身手。鱼肉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常常以鱼汤和高粱米饭同吃。他们把多余的鱼腌制成“腊鱼肉”留作冬季食用。

食俗

  东北的锡伯族多食稻米、高粱和小米等,新疆的锡伯族则食小麦,其中发面饼是新疆锡伯族几乎一日三餐之必备食品,称“发拉哈额分”。

日常食俗

  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过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面食以发面饼为主,也吃馍馍面条和韭菜合子、水饺等。受维吾尔族影响还吃抓饭和烤馕,喝面茶、牛奶和奶茶。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吃肉时,习惯每人随身携带一把刀子,将肉煮熟后,放入大盘中,自行用刀子切割,然后蘸盐和葱蒜拌成的佐料。习惯做猪血灌肠。也喜食用煮熟的猪血,拌成酱状,并配以蒜泥或葱花单独做成菜肴。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锡伯族还习惯制作各种腌菜。每年秋末,家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咸菜,当地称之为“哈特混素吉”,有时可供全年食用。锡伯族还喜欢在夏季制作面酱以调味。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节日、礼仪食俗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另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新疆的锡伯族把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西迁节 ,锡伯语称“杜因拜专扎坤”。过西迁节时,家家吃鱼,户户蒸肉,届时还要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过去各家各户都要制作面酱(米顺),盛入瓦缸中,作菜肴的调味品。锡伯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新娘必须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答谢。远亲近邻都可割一些肉拿回家中食用,主人不记帐,也不收钱。

典型食品

  锡伯族爱吃韭菜合子、南瓜包子等食品,还有:发面饼,锡伯族常吃的主食;炖鱼等。

  锡伯大饼 “发拉哈额芬”为锡伯语,意为发面饼子。锡伯大饼独具特色,深受锡伯族群众喜欢。这种饼大而薄,微起点点烤黄的小泡,色淡黄,却不夹生,柔软可口,锡伯人早餐待客时多用这种鲜饼。主妇前一夜就发好面,早炊前再掺入适量面粉和苏打粉(或碱),再“醒”十几分钟,便可烤制。擀面要求又圆又匀,厚度为半公分左右,大小以锅为标准,可大可小。将锅烧热,要求掌握火候,不宜火旺或火小,贴上擀好的面饼,待微起点点烤黄的小泡后,再翻一面,这样三翻九转即可烙熟。用发面饼佐以锡伯族特有的菜肴,别有风味。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

  花花菜 锡伯族有一种别有风味的咸菜,当地称之为“哈特混素吉”,也叫“花花菜”。每年秋末,锡伯人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咸菜,由于及时拌以盐并盛入瓦罐里,各种蔬菜都保持了原有颜色,红、绿、白、黄等色彩分明,在缺少新鲜蔬菜的冬天,一盘色彩分明、味道鲜美的花花菜能激起人们的食欲,有的人家可以把花花菜吃到第二年秋天。

  布尔雪克炖鱼 布尔雪克炖鱼也是颇具风味的锡伯菜肴。“布尔雪克”是一种野生的香菜,这种草具有奇特的香味,因形似柳叶,故锡伯人称“布尔哈雪克”,译成汉语就是柳叶草,也有译作鱼腥草。鱼腥草炖鱼,一般将鲜鱼去鳞片开膛洗净剁成块,下锅清炖,加盐、辣椒面和鱼香草嫩茎,鱼肉和鱼汤特别清香。

  韭菜盒子 “色姆克尔额芬”即韭菜盒子。色姆克尔额芬具有辛辣可口、味美香浓的特点。每逢春秋两季,锡伯人家都会割来新鲜韭菜,拣好、洗净后切成丁状,加适量清油和食盐在盆里拌好,然后把和好的死面分成若干拳头般大小的面团,擀成薄而圆状,将准备好的韭菜馅均匀地铺在面饼的半部,再把另一半折过来,边子压实,贴到烧好的锅里,三翻九转即可上桌。 这种韭菜饼子,面饼擀得越薄越好。烙饼时,浇以适量清油,即成油炸韭菜饼子,味道更佳。

民居

  锡伯族先民拓拔鲜卑部最初也以穴为室,大兴安岭北部丛山密林中的“嘎仙洞”就是锡伯族的发祥地。古老的锡伯族原始部落,还用取材方便、容易建造的“草窝棚”作原始住宅,后随社会的发展,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被更为先进的帐篷、马架子等住宅形式所代替。

  锡伯族西迁伊犁河谷后,从狩猎部落转为农业民族。被编入满洲八旗之后,以族为单位,按八旗八牛录,每牛录周围修筑城堡,城墙上筑女儿墙,女儿墙隔数米处留有一垛口,以备兵乱。城堡周围大小不一,大者七八里,小者则四五里。

  在牛录内每家均自成院落,以矮土墙围成庭院,庭院一般都分前后院,前院修盖马厩,牛羊猪圈、草棚和农具棚;后院是菜园,栽种各种蔬菜、果树、花卉和榆、杨树等。住房一般为三间,也有多至五间者,屋顶为人字型,大门多向南开。锅台砌于中间的堂屋,通东西耳房火炕。按习惯西屋为上,长辈住西屋南炕,幼辈睡北炕,睡觉时枕头临炕边。炕中又以西炕为贵,主要供奉佛龛和放置木柜等。东屋为子媳住室,房中近顶棚处,横有一根椽子,吊有木制的小孩摇篮。窗户为木制格子大窗,有各种雕刻图案,最常见者为牡丹和莲花,纸糊的窗户有剪纸装饰。建筑与装饰谐调一体,独具风格。

  现在随着锡伯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继盖起了砖砌的宽敞新房,过去的旧房基本上绝迹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锡伯族的住房多是独门独院,院落南北长东西窄,四周栽树并围以矮墙。院落以住房为中心分成前后两院,前院小、后院大,大门在前院。前院紧靠住房的旁边搭固定棚,在里侧墙角砌锅台,设厨房。后院栽种果树、杨树、榆树、蔬菜、玉米等。牲畜圈、厕所、菜窖都在后院或房山头。房屋一般为三间,坐北朝南。锅台和北方满族的一样,设在中间的堂屋,通东西耳房的火炕。窗扇雕刻有图案,玻璃窗上有剪纸装饰。

  而东北的传统锡伯族民居以西为贵,故西屋由长辈来住。过去房屋中都有“安巴纳罕”(大炕),这种火炕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色,它由三面环绕的南炕、西炕和北炕组成。南炕由爷爷奶奶或父母睡,北炕由客人睡,西炕一般不睡人,有贵客来时请之坐卧。一般客人和家人不能在西炕上坐卧,因为西炕靠山墙立佛龛供佛。火炕高60至70厘米,造法很特殊,由5个烟道组成,火炕(环炕)的烟道都是互通的。新中国成立前后,随着房屋形式的改革,大炕也被改造,渐渐只打一面炕(或南或北,以北为多)。西屋的摆设比较朴素,一般放小炕桌、大木柜、凳子、八仙桌等。八仙桌前挂先辈的画像,桌上放香炉、茶具等。炕上还放有特制的长方形木具称之为“吉伯浑塔图库”(被柜或炕柜)。房屋的中间屋子有个过道,过道里屋是厨房,筑有两个锅台。锅台比里屋内的炕低,连着锅台修有小炕,炕和锅台中间隔有30厘米左右高的“古堆”(小隔墙)。东屋为儿媳、子孙卧室,室内摆设也平常。

  过去,因为没有“洋炉”(铁炉),冬季取暖很困难,因此房内温度很低,经常四壁结霜。有钱人买铜铸火盆,穷人则仿照火盆,用粘土、牛粪、蒲棒(王)草、马尾等做土火盆,上面盛无烟榆木碳火取暖。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才开始用“洋炉”(铁炉)取暖。现在,锡伯族人民的取暖设备更为先进了。  

  如今,在辽宁和黑龙江的锡伯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又与北方汉族、满族长期交融,其民居已和当地民居一样,不大能看出民族特色了。

传统体育与娱乐

  锡伯族的传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射箭、摔跤、赛马、角力、滑冰、等活动,此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棋类(卡塔)、嘎尔出克(髀石)游戏等。

  打瓦尔 是锡伯族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它起源于锡伯族的狩猎时代,不仅可以锻炼臂力、眼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集体观念。 打瓦,人多人少均可以。每人手中拿一方形厚木块叫做“瓦”,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组,打瓦之前先赌出立瓦组和打瓦组,输者立瓦,赢者打瓦。具体方法是:双方在规定好的距离线上,打瓦者用瓦将立瓦者的瓦打倒就算通过。打不着或是打不倒都算“烧死”。第一次打称打头面,打时打瓦者口中也要喊头面,喊错了或是不喊,都算“烧死”。“烧死”者,允许别人来救,救活后可以继续打,救不活的,就要变成立瓦者,而原来的立瓦者就变成了打瓦者。头面瓦打完了,再打二面、三面,一步比一步难度大。如果有一个人完不成,就全体“烧死”,由打瓦变成立瓦。

  摔跤 是一种比赛力量和技巧的对抗性很强运动,是锡伯族群众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每逢婚嫁、节日等吉庆日子都要举行,对获得胜利者给予奖励。摔跤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国际式摔跤与中国式摔跤外,还有本民族的摔跤形式。古典式摔跤、摔跤手的年龄、体重要差不多,摔跤时也没有固定的程序,只要一方的双手、膝盖或背脊一着地,就算输了。一种是自由式摔跤,参加比赛的选手不分体重、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只要一跤把对手摔倒就算胜利。锡伯族还有一种摔跤形式,将摔跤手的双腿用一条麻袋装起来,麻袋口扎在腰间系紧,双方只能用上肢的力量和技巧摔倒对方。还有一种马上角力,也叫马上摔跤。比赛时,骑手一手执辔,一手抓、拉、推、搡、扭对方,或则把辔压在坐鞍上,马鞭叼在嘴中,当两马相交之际,双方交手较量都力图把对方拉下马来,拉下马就算赢了。争斗中两骑往往左右盘旋,骑手扭在一起,拼力摔拉,斗智斗勇,险象丛生,惊心动魄。

传统节日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只有锡伯族才有的节日:西迁节和抹黑节。

西迁节

  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传统节日。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764年,清朝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伊犁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伊犁的锡伯族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了伊犁。200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锡伯族都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伦舞,载歌载舞,并举行射箭、摔跤、赛马等活动,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节

  有关抹黑节的来历,锡伯族中流传着许多传说。据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锡伯人民曾深受小麦黑穗病害之苦,人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请“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人们便互相往脸上抹黑,以求得“五谷之神”的宽恕,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每年正月十六日太阳未升起之时,锡伯族群众就要用预先准备好的锅底黑灰往脸上涂抹。亲朋邻居还相互串门,晚辈首先给老人施礼请安,用锅灰往其前额点一点,以示尊重;然后,平辈之间开始相互乱涂,直到一个个都成为黑脸蛋为止。只有青年妇女不提倡脸上抹黑。这一习俗的用意在祈求老天爷开恩,不要让小麦染上黑穗病。如今,抹黑节已成为青少年的一项娱乐活动。

其他节日

  锡伯族杭西 清明,锡伯语叫“杭西”,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多在农历三月间,无论家境贫富,都要祭扫祖先陵墓。供品多为鱼菜,故也称“鱼清明”。此外锡伯族还过另一个清明节,即农历七月的清明节,叫“瓜清明”。锡伯族的清明节一般在农历三月过一次,但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的锡伯族人每年要在农历三月和七月过两次清明节。过节时,人们分别用鱼和瓜果祭供,所以分别称为鱼清明和瓜清明。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