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丝绸:绢片,浙江省湖州钱山漾遗址(属于良渚文化)
中国丝绸:黏附有雷纹条花绮的玉戈,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丝绸:早期丝绸之路图

  丝绸,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距今七千年前,中国已经有了纺织机具,开始利用蚕丝织物。距今五千年前,中国已经开始育蚕缫丝,能够制出细密的丝绸织物,再加以印染,刺绣等装饰,使之成为美丽的实用品和艺术品。千百年来,丝绸不仅丰富、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更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密切相关。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丝绸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使者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

  丝绸文化源远流长,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蚕丝织绣相关的项目有77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展旨在发掘、整理关于蚕丝织绣的记忆,研究、普及、传承丝绸文化,通过历史、文献、实物、口述史、影像史,以及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等,多角度,多层面向公众展示丝绸的魅力与价值。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丝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品,更是作为一种思想和理念,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蚕丝很“细”,人们在“缫”丝的时候,很容易打“结”和“缠”死。“绢”“织”好后,把它们剪下来就是“绝”,经过漂白,然后染成“红”、“绿”、“缃”等各种颜色。尽管有些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已和它们刚出现时的本义相去甚远,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透过它们的偏旁部首或它们组成的常用词语寻到它们与丝绸的渊源,更可以看出桑蚕织绣自古以来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家蚕养殖和丝织技艺的国家。早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中国人就已经成功驯化了野生桑蚕,并利用蚕丝织造丝绸织物。丝绸一直就是中国皇帝赠与他的邻国和属国的主要外交礼物,并且远在中国人开辟丝绸之路前就已经是外国人最为欣赏的奢侈品之一。

丝绸的历史

史前至商周

  中国古代关于丝绸起源的记载很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黄帝元妃嫘祖始创种桑养蚕之术和马头娘的传说,现今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蚕神崇拜的习俗。

  考古界发现最早的桑蚕实证是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500年)出土的半个蚕茧,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后,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属于良渚文化)出土了约公元前2500年的绢片、丝线和丝带,1984年在河南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约公元前3500年的丝麻纺织品,这两处遗址是南北方蚕丝制品的最早物证,说明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已开始生产丝绸。此外,各地还出土了很多新石器时代表现蚕、蛹形象的刻画或雕刻,皆为中国先民早期桑蚕活动的见证。

  商周时期,统治者十分重视桑蚕业的发展,视桑蚕生产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行业,纺织技术快速提高。

  从考古文物可以看出,当时贵族阶层的随葬玉器青铜器上经常以丝绸包裹,来显示他们的身份等级和经济实力。殷墟妇好墓中,有50多件青铜礼器表面附有织物,其中约40件是丝织物。商代的甲骨文,有很多与蚕、桑、丝相关的文字和问询蚕事的卜辞,反映了纺织生产及其产品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至晚在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提花织机,丝绸的品种逐渐丰富,包括等,其中锦的出现代表了当时丝绸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是丝绸史上重要的一个里程碑。这一时期的染色工艺已经较为发达,工艺程序较为完备,且形成了较丰富的染色谱系。《诗经》中,以蚕、桑、丝为题材的诗大量出现,涉及了种桑、采桑、养蚕、缫丝、纺织等蚕桑生产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西周王室腹地及周边地区纺织业的繁荣情况。

  桑蚕丝绸业的发达,对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确立起到了很大作用。《礼记》记载:丝绸只能由王室成员使用。周代礼仪制度中的冠服制度对五礼(吉、凶、宾、军、嘉)场合不同等级的人所着服饰的形制、色彩、图案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尚书·皋陶谟》中最早出现了关于“十二章”的记载,将天子与群臣的衣裳分为十二章纹样作装饰,以彰显天子的威仪。

  这一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中亚大草原,到达了南亚印度西亚伊朗欧洲希腊非洲埃及。这条交通路线在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和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希罗多德的《历史》中皆有记叙。早期的“丝绸之路横跨7000多公里,开辟了中国对外交流的通道,为汉唐时期丝绸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秦汉至南北朝

中国丝绸:龙纹纬锦,汉晋,新疆尉犁营盘出土
中国丝绸: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尼雅古墓出土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丝织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丝绸产量大幅度增加。

  汉代的统治者以“农桑为本”,鼓励百姓种植桑麻,轻徭薄赋,这一政策复苏了汉代经济,使得家庭丝织业逐渐成为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蚕桑丝织产区明显扩大。秦汉时期,北方的山东、河南、河北是主要的丝织品供应区。伴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四川成都地区的丝绸业得以发展,织锦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有“蜀之锦绣,妙绝天下”之美称;江南地区的丝绸业经过东吴政权和南朝政府的经营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江南成为全国重要的丝绸产区,为唐代中期以后江南丝织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在丝绸技术方面,斜织机、卧机、多综多蹑机以及低花本提花机等新式织机的发明和应用,不仅提高了丝绸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丰富了丝织物的种类。江苏、山东、成都等地均出土过刻有斜织机的画像石,这种织机较原始织机操作时更加便捷省力,结构灵巧,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三国曹魏时期的马钧在多综多蹑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简化,操作上更加便捷省力,为新花色品种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从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可看出,锦、罗、绮、轻纱、绉、縠、绸、绫、绢、刺绣等丝织品种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织锦,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纹样、色彩都极具表现力,反映了当时的提花技术已达到极高水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织锦、尼雅古墓出土的东汉时期的“五星出东方大利中国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北朝时期出现平纹纬锦,标志着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丝织物新特点。在艺术风格上,由于当时人们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以各种祥禽瑞兽、神仙灵异为主体的云气纹颇为流行,形成一种绮丽迷幻的仙境氛围。南北朝时期,受到西北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继佛教思想传入等影响,丝绸纹样显示出多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碰撞的特点。丝绸纹样中出现了来自中亚、西亚的各种动物、神祗与人物、植物等。在构图方式上,出现了全新的联珠纹样,特别是北朝后期逐渐增多的联珠动物纹样,成为隋和唐前期中国丝绸中最重要的装饰题材。

  文献史料方面,发达的丝绸业对文字的影响从当时非常普及的西汉学童的识字读物《急就篇》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明确的反映。《急就篇》中,记录的丝织品名称有10多种,色彩的名称有20多种;《说文解字》中,“糸”旁的字共有267个,纺织品色彩的名称有39种。说明汉代丝绸业的发达与在民间的普及,以及染色后的丝绸已作为色谱的名称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问世,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科学著作之一,其中它对北方地区的蚕桑养殖技术和丝绸染色技术作了详尽描述。

  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亘欧亚大陆的丝绸贸易通道。 “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大量汉代丝绸织物就是当时贸易繁荣的物证。作为蚕丝织物的发源地,从史前到汉代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生产丝绸的国家。以致罗马人称呼古代中国为“赛里斯”(Seres),出产谜一般的丝绸。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的蚕种与丝绸生产技术开始外传,相继传播到西域、中亚和欧洲,为世界的蚕丝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隋唐时期

中国丝绸:棕色绞缬绢,唐,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
中国丝绸:黄地联珠小团花纹锦,唐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

  时期丝绸业出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高潮。由于隋唐时期官营丝绸生产机构的进一步增多,加之唐代均田制租庸调制度,使男耕女织成为基本的生产形式,丝织品的产量和丝绸产区的规模不断扩大。除传统的中原和巴蜀地区,随着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的南移,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产区。此外,许多边远地区如陇西、岭南等地也有丝绸业的生产。

  隋唐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具有明显提高,大体可分为织、染、绣三类。

  织造品种的变化最为显著。根据出土实物分析,唐代已出现束综提花机,又叫花楼机。唐代丝绸织物中最重要的织锦,除沿用早期的平纹经锦外,斜纹纬锦大量出现。纬锦的确立与发展,不仅是织锦品种的重大变革,更标志着织锦技术的跨越性发展。这一技术变革对后世提花织物的影响极其深刻。此外,双层锦、织金锦,缂丝、织成、红线毯、绫、罗、纱、縠等丝绸品种也各有发展。

  唐代丝绸品种丰富的原因,除了织造技术的革新外,还在于后期的印染工艺。唐代的织造方法已有绞缬、夹缬、蜡缬、灰缬等,且技法都已相对成熟,印花和印金工艺也蓬勃发展。

  刺绣主要用于衣裙帷幔等生活用品的装饰和佛像等宗教艺术品的绣制。主要绣法除了传统的锁绣法、平绣,出现了较为复杂的金银线刺绣。

  在中西交融之中,中国丝绸纹样不断推陈出新,开创了灿烂奇丽的一代唐风,并影响到日本朝鲜东亚国家,大量西域风格的联珠纹样出现在中原丝织物上。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团窠宝花和“陵阳公样”。中唐时期,写实主义风格开始影响到丝绸艺术,折枝花鸟图案逐渐兴起,标志着中国装饰艺术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文献史料方面,仅从唐诗中即可看到大量例证,体现了当时丝织业的发达状况。白居易的《缭绫》、《红线毯》、王建的《织锦曲》等,都提及了众多丝织品的名称品种以及织染工艺的制作过程。蚕桑丝绸已逐渐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题材。

  唐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与交通路线的发达密切相关的。大运河的开凿,勾连了南北交通的网络。“陆上丝绸之路”主要有西域道、西藏道、永昌道三条路线,沿途的考古发现足以证明当时贸易的繁荣。另外,随着海外贸易的兴起,“海上丝绸之路”承担起对外输送、流通的功能,丝绸产品通过东海和南海两条航线,分别输往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印度乃至由阿拉伯传播到欧洲。伴随着空前的经济文化交流,一方面促进了唐代先进的丝绸技术向世界范围的传播,另一方面也使国外的丝绸产品和技术(如波斯锦、西亚纬显花技术等)流入中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丝绸技术的飞速发展。

宋元时期

中国丝绸:双虎纹印花绢,南宋,福建福州黄昇墓出土
中国丝绸:缂丝莲塘乳鸭,南宋朱克柔,上海博物馆藏

  宋代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使得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得到充分地物化,思想精致的光芒降临到物质之上,形成了宋代丝绸精雅的面貌。元代统治中国不足百年,但是它结束了西夏分裂对峙的局面,重新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元代丝绸的文化具有多文化融合的特点。

  北宋丝绸生产以黄河流域、江南地区和四川地区为重要产区。北方的“北绢”、“东绢”颇负盛名,曾被金强行索要。南宋以后,北方地区的丝绸生产逐渐衰落,江南地区丝绸生产占绝对优势,浙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丝绸之府”。四川依靠传统优势,仍承担了大部分锦、绮等高档丝织品的生产。元代植棉纺织的广泛传播和迅猛发展也使得桑蚕业产区趋于集中。

  宋元的官营织造机构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代表了当时丝绸生产的最高标准,集中了全国各地区的大批优秀工匠,征调蚕丝原料,进行空前规模的大生产。此外,江南民间丝织业也有较大发展,杭州、平江(今苏州)、集庆(今南京)是民间丝织品的主要产地,以丝织品为业的生产兼贸易集镇也逐渐兴盛起来,湖州的丝、嘉兴的绢已经闻名全国。

  宋元的丝绸生产技术日渐成熟,形成了一整套从栽桑、养蚕至牵经、络纬、上机织造的技术体系。其中,发展较为典型的工艺是印花手绘和刺绣技术。丝绸直接印花与手绘工艺较为发达,有凸版印花和镂空版印花两种类型,手绘装饰流行一时,主要形式有线描、线描填彩和彩绘等;刺绣技艺在宋代更是达到了后世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宋绣从针法上可分为平绣钉线绣两大类,此外还有补绣等特殊绣种。著名的南宋古墓黄昇墓出土的绣品多样,是极珍贵的一批刺绣技法完整的南宋绣品,共十余种针法。生产工具已有脚踏缫车、高楼提花绫机、罗机等,为明清丝绸生产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元丝绸品种十分丰富。其一,织锦类产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纬锦已成为织锦的主要形式,辽式纬锦是其中的主流。织金技术被广泛应用,元代统治者游牧民族的审美好尚,特别喜爱将金线织入锦缎的织金锦,使织金锦成为元代最重要的丝绸品种。织金锦可分为两大类:纳石失和金段子。其中,纳石失数量较少,但档次更高,且织造者多有伊斯兰背景,几乎成为元代皇家丝绸的象征,而金段子更多地继承了汉文化传统。其二,来自西域的缂丝传入内地后与宋朝盛行的书画之风结合,出现了沈子番朱克柔等名家,发展出摹缂书画作品的缂丝艺术品,并向缂织帝王御容、佛像和服饰领域发展。其三,缎纹织物光滑、亮泽、柔软,备受推崇,而得到长足发展。此外,绫、绮类产品大量生产,纱、罗、绉类品种也备受推崇。

  丝绸纹样中,植物类题材兴起,改变了此前以动物纹样为主体的格局。几何纹样的诸多变化形式,也是历史少见的。最普遍的几何纹样为“琐文”,是宋式织锦的代表纹样。反映游牧民族狩猎活动的“春水秋山”纹样,则是体现了辽、金丝绸中鲜明的北方民族特点。元代的丝绸纹样繁密富丽,很多如帝王专用的双角五爪龙、八宝、吉祥纹样和满池娇等都对明清丝绸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元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涌现出一批关于蚕丝生产的专著,如宋代的陈旉农书》、秦观蚕书》和楼璹的《耕织图》、元代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薛景石梓人遗制》和刘基多能鄙事》等。其中,南宋楼璹的《耕织图》及其配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耕织生产的整个工艺过程,为研究宋代丝绸生产技术提供了极好的材料。

  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北宋时期辽与西夏的掣肘,汉唐时期极盛一时的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海上“丝绸之路”几乎成为宋代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政府设立市舶司,管领海商,东至朝鲜、日本,南至南洋、印度,西至波斯、阿拉伯等国,都有商业往来,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元代重新开通了“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贸易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丝绸是通过海路输出的。中国的生丝与丝绸“丝绸之路”输往世界各地,尤其对日本、朝鲜等国的丝绸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明代

中国丝绸:明 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纹衮服复制件
中国丝绸:顾绣洗马图,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朝建国之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农桑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丝绸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明代蚕丝业产区形成了以江南为中心的区域性密集生产,其中苏、杭、松、嘉、湖为五大丝绸重镇。川蜀地区是第二大桑蚕产区,主要是保宁府的阆中的蚕丝。

  明代官营织造业规模较大,且相对集中在京城与江南地区。除去南京与北京设立中央染织机构外,还分别在丝绸产区的苏州、杭州及全国二十多处地方设立地方织染局,供应宫廷和政府每年所需的缎匹。明代工匠管理分为官匠和民匠,实行轮班服役制度,后改为出银代役,逐步放宽对工匠的人身控制,促进了民间织染作坊与机户的发展。

  明代丝绸技术由于其专业化的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栽桑、养蚕技艺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革新突破,缫丝中“出口干”、“出水干”技术已较为成熟且投入应用,织造工艺相对完备。我们可从两方面得到印证:一方面,明代文献记载丰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明代科技著作中可以看到较为详尽的对丝绸技术的记载。另一方面,大量工艺精湛、品种齐全的考古出土,尤其以明定陵大量丝织物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表明明代丝织业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代丝绸产品种类繁多,不断推陈出新。其一,缎织物盛行,深受人们喜爱。明清时,一般裱画时所说的“裱绫”,有不少正是五枚暗花缎,如明代湖州双林镇倪家以织绫著称,所织倪绫“龙眼突起有光泽”,是一种朝廷奏本的专用裱绫。其二,妆花工艺是明代丝织技术的重要进步,主要用于高档织物上,是明代丝织品的一大特色。妆花织物除可织入金线外,还可将珍贵的孔雀羽毛捻线后织入。其三,绒类产品的问世是明代丝绸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主要有素绒、剪绒(漳绒)、抹绒和缎绒等,是明代丝绸中十分昂贵的产品。其四,缂丝和刺绣工艺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实用品的代表如明定陵出土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纹衮服”。艺术性极高的缂丝作品如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梅花绶带图》,艺术性刺绣当以上海露香园的顾绣为代表。明代缂丝与刺绣中绘画作品的流行,说明艺术对工艺的渗透和影响已越来越明显了。

  明代丝绸图案一方面代表着严苛的等级意义,是封建礼制的载物。服饰的纹样和色彩必须遵照礼制程式,属于国家服饰礼制的丝绸纹样,有皇族的龙纹、十二章,属于高官近臣的蟒袍、飞鱼与斗牛,文武百官的麒麟、白泽。另一方面,明代晚期民间丝绸图案迎合趋吉纳福的心理需求,具有较浓的民俗色彩,寓意吉祥的纹样十分流行,反映了明代社会市井文化的蓬勃发展以及艺术上世俗化的倾向。

  明代实行海禁,对外贸易为政府控制下的朝贡贸易,丝绸产品以朝廷赐赏的形式流入周边国家和地区。明中期以后,海禁渐开,中国的生丝与丝绸大量销往日本、欧洲和美洲,促进了世界各地蚕桑丝绸业的发展。

清代

中国丝绸:粤绣孔雀开屏镜芯,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清代康熙年间,朝廷采用了一系列措施,丝绸生产得以恢复和迅速发展。康熙皇帝焦秉贞仿南宋楼璹《耕织图》绘制新图,并亲自写序题诗,称为《御制耕织图》,强调桑蚕生产的重要性。

  清代的桑蚕技术基本沿袭明代,但也有所发展,相关技术著作较多。“湖丝”在缫丝生产中依然一枝独秀,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产自湖州南浔的“辑里湖丝”。

  朝廷改革赋税制度,废除匠役制度,提高手工业者的积极性,促进民间丝织业的发展。同时,缩小官营织造的规模,除北京外,仅设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俗称“江南三织造”,负责供应宫廷和官府需要的各类丝织品。民间丝织业生产规模有所扩大,涌现出一批繁荣的丝绸制造重镇,产品种类繁多,内销市场繁荣。在地域上进一步向环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集中,特别是江南地区在规模和水平上成为全国丝绸业的中心。

  清代丝织品在明代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特色。其一,织锦、妆花是江南三地织造局的重要产品。最著名的当属云锦宋锦,都在明代基础上有了飞跃发展。云锦产自南京,是清代的高档丝绸产品,包括库缎、织金、织锦和妆花四个大类,在品种设计和织造技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平。宋锦产自苏州,不同于云锦的是,较多地保留了唐宋时期织锦的技艺特点。其二,缎类产品品种繁多,可居清代丝织品各类别之首。纱、罗、绫、绢、绸、绒类产品都各具特色。其中,浙江嘉兴濮院、湖州双林都以产绫著称。其三,刺绣、缂丝等工艺也得到相应发展,至19世纪中叶,随着刺绣商品的活跃流通,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绣,其中声誉最高的是京绣粤绣苏绣蜀绣湘绣,后四种有“四大名绣”之称。

  清代丝绸纹样,在构图布局、造型设计、润色方法等形式上都继承和吸收了明代丝绸纹样的精髓,但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造型柔细、色彩丰富、布局满密、追求写实效果等等。纹样题材则延续反映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思想的吉祥图案,西方洛可可风格对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带来一定影响,但范围仅局限在宫廷等上层社会。

  在对外贸易方面,清初厉行海禁,康熙时期一度放宽,但后来又加强了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尽管如此,中国对日本的生丝出口和对欧洲各国的生丝与丝织品出口仍然达到了相当规模。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相继在华兴办工矿企业。外资或合资丝厂的建立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在客观上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生产设备和经营管理模式,并催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丝绸企业,为中国丝绸业的全面近代化准备了条件。1860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开办的机器缫丝厂是中国第一家近代缫丝企业。华侨商人陈启沅1872年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丝绸工业的先河。1897年清代杭州太守林启创办了蚕学馆,这是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的以丝绸为专业的高等学府。

民国至现代

  随着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有些手工行业在机器制造工业的竞争下日渐衰落,有些行业成功向机器制造转化,而那些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和在自然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的特殊手工技艺,则依旧保持传统的轨道。

  具体在丝织行业中,科技的进步、机械化的应用是近现代发展的最显著特点。人造丝开始被引进到丝织品的生产之中,原料的多样性促进了丝绸产品的不断创新。缫丝生产从坐缫机、立缫机发展到自动缫丝机;丝织生产中,织机也从铁木织机、有梭织机发展到无梭织机;丝绸印染方面,从传统的“一缸二棒”手工操作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印染机械,在工艺上也不断改进提高,大幅度提升了丝绸产品的染色质量和印花方法。自清末缫丝厂纷纷成立后,1911年杭州创办了第一家丝织厂——振新绸厂;同时近代绢纺厂和丝绸印染厂也先后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出现,丝绸印染厂的重要性逐渐增加。1949年以后,丝绸行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在历经风波后逐渐回暖,市场需求开始转旺。

  为了改善蚕丝的品种,蚕区掀起了蚕种改良运动。至20世纪50年代,桑蚕主要产区集中在江苏浙江以及四川广东等省;60年代以后,蚕区规模有所扩大,山东也逐渐成为重要产区。辽宁则是中国柞蚕茧和柞丝绸的主要产地。

  推动中国近代丝绸业快速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各地桑蚕学校、染织工业教育的兴起。毕业于浙江工业学堂都锦生开发了中国第一幅像景织物,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产业。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陈之佛1915年毕业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7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图案教科书。在蔡元培的亲自过问下,1928年在杭州成立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设图案科。这些专科学校的毕业生们为中国丝绸业机械的国产化进程以及丝绸图案设计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随着一批新式丝绸企业的兴建和近代蚕丝绸教育的兴起,以及丝织技术的引用和应用,人造丝、厂丝的使用等,中国丝织物品种得到极大的丰富、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丝织品的分类、定名和编号做出统一规定,将绸缎产品划分为十四大类。真丝产品、人造丝产品和合纤产品的品种结构在建国以来的数十年中不断变化,总的来说,人造丝产品的比例趋于下降;合纤产品在70年代起步后其重要性不断增加,生产量在丝绸产品中占据首位。

  丝绸作为中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面向东南亚日本印度美国欧洲中东地区等。出口产品结构则经历了以生丝等原料性出口向服装制品等成品类出口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初丝绸出口从苏联东欧国家转移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丝绸花样风格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优秀的传统得到继承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蚕丝的优越性能,不仅造就了富有光泽、色彩鲜艳的名贵织物;也以其光滑、柔韧的特点应用在古琴等古代乐器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人音乐的审美偏好;并且作为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材料被长期使用。因其久远的历史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家蚕的基因已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绢丝,除了在衣料领域发挥其优质的纤维功能外,还通过各种化学或物理上的处理方法,开发出各种新的功能性材料,拓宽了蚕丝的新用途。例如,从食品方面,开发了丝素粉、丝精、蚕丝保健产品;医疗领域方面,研发出接骨材料、手术缝线、人造血管等;在工业领域,丝素膜还可用于加工隐形眼镜;在化妆品领域,可用于粉底材料、护发产品等等。

  自21世纪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与丝绸相关的77个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得众多坚守传统丝绸行业的老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人们更多地从文化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丝绸。

蚕丝

中国丝绸:蚕茧

  蚕丝实际上是的分泌物。

  蚕是“蚕蛾”这种昆虫的幼虫状态。蚕的种类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桑蚕、柞蚕、蓖麻蚕、樟蚕、柳蚕、木薯蚕和天蚕等品种。这几类蚕中丝产量最大的是桑蚕,桑蚕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昆虫之一,因此桑蚕被中国人称为天虫、家蚕。

  家蚕是完全变态的寡食性昆虫,最适合的天然食料是桑叶。家蚕的一生短暂而忙碌,它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吐丝结茧是它一生最好的作品。

  从蚕卵内刚孵化出来的幼虫,身体多为褐色或黑色的,且有很多细毛,形状很像蚂蚁,所以被称为蚁蚕。经过不断地生长发育,蚁蚕形成新皮蜕下旧皮,这个过程叫做蜕皮。在蜕皮之前,幼虫食欲逐渐减退直至不再进食,而且这个过程也不再运动,这就是“眠”。一般家蚕在幼虫期都要眠四次,相应的就要蜕皮四次。两次蜕皮之间的时期被称为龄期,如从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之间是第一龄,第一次蜕皮到第二次蜕皮之间是第二龄,以此类推,而眠是划分龄期的主要依据。当幼虫发展到第五龄的后期,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最主要的标志是吐丝结茧,这时的蚕被称为熟蚕。熟蚕是细长的,呈圆筒形,由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组成。

  熟蚕在吐丝结茧之后,即在茧内蜕皮化蛹,再蜕下蛹皮,化为蚕蛾。蚕蛾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成熟,可以交配产卵,繁育后代。

吐丝结茧

  家蚕五龄末期,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身体趋向透明,就准备吐丝结茧了。

  家蚕体内有一种分泌腺即绢丝腺,它位于消食管的腹面两侧,左右各一个,开口在下唇吐丝孔的前端。整个腺体可以分为吐丝管、前部丝腺、中部丝腺和后部丝腺。由绢丝腺分泌出的物质是一种粘稠性的、半流动的液状丝。其中主要含有两种物质,其一是丝素,其二是丝胶。丝素是由蚕后部的丝腺分泌出来的,而丝胶是由中部的丝腺分泌出来的。丝素和丝胶都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但其结构有明显的差异,丝素不能溶解在水中,而丝胶有亲水性的基因,所以能够溶解在水中。

  当蚕吐丝的时候,凭借蚕体内部的体壁肌肉和腺体本身的收缩机制,液体状丝素由后部丝腺向前排出,经过中部丝腺时,被分泌出来的丝胶包裹,成为柱状的丝物质,再往前到吐丝管,经过左右丝腺前端的管腔,在共通管处汇合,再经由榨丝区的挤压成型,最后通过吐丝孔排出体外,这些液态的丝状物质在这个过程中纤维化为一根茧丝,简单来说这个原理就是,丝胶使两根丝素粘合形成茧丝。

  家蚕老熟上簇(簇指蚕簇,亦作“蚕蔟”,供蚕吐丝作茧的用具,俗称“蚕山”,多用竹、木、草等做成)之后就吐丝将四周的簇枝联结起来,不规则地反复缠绕若干回,形成蚕茧外面的支架,然后在支架里面,吐丝形成丝胶含量多且厚度不均的蚕衣。然后蚕体开始弯曲成“C”形,头胸部开始有规则地摆动,吐出“S”形或“8”字形的丝圈,由前向后进行编结,在一处结到一定厚度后,就更换位置,这样一层一层结下去,形成许多重叠的丝片,这些丝片由丝胶粘着,从而构成了一个茧层。到了结茧的后期,蚕体开始显著缩小,头部摆动缓慢且失去了协调性,这样吐丝就失去了规律性,丝的含胶量也逐渐减少,丝质疏松,于是在茧层内部形成了松乱的丝层,称为蛹衬。就这样,蚕最终完成了吐丝结茧的过程。

制丝

  通常所说的制丝,是指将蚕茧丝制成生丝的工艺流程。制丝工艺过程包括混茧、剥茧、选茧、煮茧、缫丝、复摇、整理、检验。

  其中煮茧的目的在于借助水、热和某些化学助剂的作用,把蚕茧外围的丝胶适当膨化和溶解,这样可以减少蚕茧丝之间丝胶的粘着力,以便在缫丝时能连续不断地依次舒解蚕茧。煮茧的方法有很多,但原理是一致的,都是利用丝胶能够在热水中溶解这一特性。

  在煮茧之后,由于茧丝的强度低而且长度有限,所以单根的茧丝不能直接使用。缫丝就是将煮熟的蚕茧丝缕离解后理出正绪,之后集合若干根茧丝合成生丝的工艺过程。缫丝一般有索绪、理绪、添绪、集绪、捻鞘、卷绕和干燥等七个工艺流程。

  现今缫丝时多采用缫丝机完成,目前中国普遍使用的缫丝机分为立缫机和自动缫丝机两大类。立缫丝机主要是手工操作,对蚕茧的纤度要求高,主要是定粒缫丝。而自动缫丝机的缫丝过程和原理与立缫机大体相同,只是索绪、理绪、添绪、拾落绪茧等操作均由机械完成。

丝织品的分类

  中国古代丝织品是以天然长丝——蚕丝为原料织成的制品,也是通常说的“丝绸”。古代的大部分丝织品种流传至今,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丝和合纤丝等人造纤维也应用到丝绸生产中,所以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不再局限于纯蚕丝织物,而是将以蚕丝、人造丝、合纤丝等天然或化学长丝为原料的纯纺或交织成的织物称为丝织品。虽然现在大部分丝织品仍然沿用古时的名称,但其所代表的物质已有差异。为规范和统一中国的丝织品种,1965年中国纺织工业部制订了《丝织品分类定名及编号》,根据丝织品的组织结构、生产工艺、材料、外观特征以及用途综合分类,将其分为14大类:,其中每一大类中根据原料可分为桑蚕丝织物、人造丝织物、合成纤维丝织物、柞蚕丝织物与交织织物;根据用途可分为服装用绸、装饰用绸、工业用绸等等,共有将近2000个品种。

织造

织机

中国丝绸:织造—腰机织造示意图
中国丝绸:织造—汉代斜织机复原图
中国丝绸:织造—元代薛景石《梓人遗制》中的立织机

  远古的人们是以“手经指挂”完成“织造”的,即将若干纱线的两端一根根的固定在两根木棍上,然后绷紧木棍,用手指一根隔一根地挑起纵向纱线(即经纱),将横向纱线(即纬纱)穿入,方法类似编结。但是这种方法易使纱线纠缠在一起,速度慢、效率低,织成的织物孔径大、面积有限,所以先民发明了织机以代替手指操作。

  腰机 是现代织机的始祖,它以人的身体作为机架,织轴用腰带系于织工腰上,故称腰机。织工制织时需席地而坐,故又称为踞织机。据研究,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批木制织机部件为水平式腰机的部件,这说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腰机织造技术,该腰机的形式与云南石寨山出土的汉代贮贝器盖上少数民族妇女所用的织机铸像十分类似。

  腰机的织造方法:织造时,织工席地而坐,将经线两端分别成片卷在两根横木上,其中一根相当于现代织机上的卷布棍,将其系在腰间,另一根相当于现代织机的经轴,用脚踏住,以腰背绷紧经线。分经棍与综杆分别把奇偶经线逐一交叉分为上下两层,形成梭口,以纡子引纬,以打纬刀打纬。织第二梭时,将综杆提起,使下层经线变为上层,形成第二梭口,立起打纬刀固定梭口,以纡子再次引纬,如此循环往复。待一定长度的经线织完后,卷动经轴放出若干长度的经线,卷布轴卷起相应长度的织物,继续织造。

  原始腰机构造虽然简单,却包含开口、引纬、打纬等主要织造运动,可以织造简单的布帛,腰机的出现是原始织造技术的重大进步,它为后世陆续出现的各种织机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一些少数民族依然沿用腰机进行织造,如黎族、彝族、哈尼族、高山族、苗族等。

  综蹑织机 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的纺织机的统称。其中,“综”是指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投梭受纬的装置。若干经线按照设置穿过综丝,汇聚于片综上,提起综片,经线也随之抬起,形成开口。织造时,综片上下交错,一片提起,其他全部落下。而“蹑”则是指控制综片升降的踏板,一片综对应一根蹑。踩踏在蹑上,综片上下起伏,成语“错综复杂”即是由此而来。织机采用脚踏板与综连动是织机发展史上一项重大发明,它将织工的双手从反复提综的动作中解脱出来,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单综蹑织机按照经面角度一般可分为斜织机和立织机,主要用于织造平纹素织物。

  斜织机 是中国出现最早、应用最广的传统织机,因其机身倾斜、经面与水平机座成一定角度(50-60度)而得名。据史料推测斜织机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而目前发现最早关于斜织机的形象史料,则是江苏铜山县洪楼地区和江苏泗洪县曹庄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画像刻画曾母投杼断机的故事。画像中斜织机的机架、经面、脚踏提综板和系置提综杆的前大后小的形似“马头”的部件都刻画的十分清楚,学者据此复原了汉代斜织机。

  斜织机便于织工清楚看到经面平整程度、经纱有无断头等,经轴与布轴张力均匀,可将经纱绷紧且平整,更加利于织造。其结构和织造方法较腰机而言,织工坐在机架前,双脚自然踩踏踏板便可轻松的使经纱上下交错开口,代替了腰机的提综棍并改踞为坐,解放了织工的双手和腰部,不但减轻了织工的负担同时提高了织造速度和质量。

  立织机 因经纱平面垂直于地面而得名,其提经、投梭、打纬都在立架提挂的部件联动中完成,织成织物是竖起来的,故又称竖机。立织机最早出现于东汉,在元代薛景石《梓人遗制》一书中称为立机子,该书详细记载了立织机零件图、总体配装图、零件尺寸、制作方法和安装方法等。立织机的两片踏板通过中轴的转动控制单片综升降,从而形成梭口,织机的自然梭口由一组分经机构开启,织机在运动中经轴也随踏板升降,以保持经线张力。其特点为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但由于立织机的经轴位于机架上方更换不变,打纬作上下运动较难掌握纬线密度,所以其普遍程度远不如斜织机,随着织机的发展明清后逐步被淘汰。

  罗织机 罗织物是经纱相互扭绞后与纬纱的交织而成的织物,罗织机就是专门用于织造这种绞经织物的织机,其与一般织机的区别就在于机身上装有独特的开口机构——绞综环,即半综装置。罗织机的经线分为地经和绞经,地经和绞经在织造过程中相互扭转。商周时代主要为二经绞罗,秦汉后发展为四经绞罗,到唐宋出现三经绞素罗以及在素罗上显出平纹、斜纹等结构的花罗。元代薛景石的《梓人遗制》一书中对罗织机有图形记载,1987年苏州丝绸博物馆参考该书的记载成功复原了用于织制四经绞素罗的罗织机。

  在提花机出现以前,人们织制带有简单几何图案的织物时,需要根据花纹要求,在综蹑织机上安装一定数量的综片,每片综片都要穿入相应的经线。花纹越复杂,安装综片数量越多,蹑的数量也随之增多。渐渐地这些简单综蹑织机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花纹要求,各种提花织机应运而生。

  多综多蹑织机 是一种具有多片综片和多跟足蹑的提花织机,由简单综蹑织机发展而来,用于织制较复杂的几何纹图案的织物。多综多蹑织机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因其结构较为简单,占地少,造价低,对织工技术要求较低,一般只需一名织工操作即可,所以一直沿用。其工作原理是根据所织花纹中所含纬线数量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图案信息储存在一片综片内,若干综片储存一个完整的图案,织造时,一蹑控制一综,每提升一次综片,预先穿入综片的不同色彩经线压在一根纬线上,织物得到一纬图案,综片依次提升,纬纬相加在织物上组合成完整图案。

  丁桥织机,是多综多蹑织机中的典型机型,因其足蹑上布满竹钉,其状类似四川乡村河面依次排列的过河桥墩“丁桥”而得名。丁桥织机以织造“彩条起彩,经线显花”为特色的古代早期蜀锦即古经锦而见长,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广泛,如四川双流县等。

  多综多蹑提花机的不足之处是所织花纹受到限制,只适用循环数极少的对称几何纹。

  花楼织机 随着丝绸纹样的发展,花纹循环数量大大增加,构图更为复杂,多综多蹑织机很难满足这种需求,花楼织机应运而生。花楼织机,因其形状似“高楼”而得名,它比一般综片织机高出一个束综提花装置,故又称束综提花织机。其特点是提花经线不再用综片控制,而改用综线控制,提升经线的综线被几根一组打成束状,按设计好的提花纹样进行挑花分组,组成花本,吊挂于花楼之上。花楼织机分为大花楼织机和小花楼织机,适用于不同的纹样幅度和经线密度。花幅大、牵线多用大花楼织机,而花幅小、牵线少则用小花楼织机。

  花楼织机用于织制花纹循环大的提花织物,织造时需要一名织工和一名挽花工配合织作。上面的挽花工高坐在花楼上,用手提拉花束综,以使经线形成开口,下面的织工同时协同动作,配色引梭打纬。为使每次提拉后的经线都能顺利复位,在每根综线下端连上一个竹棍(以增加其下垂分量,这样挽花工提经时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坐在花楼之上的一般为男性。而坐在下面踩踏踏板、抛梭配色的为女性。

  花楼织机是中国提花织造技术的重大突破,以适应大型、复杂、多彩的织物纹样的织造要求,它把提花工作从织造工作中分离出来,由一人专职操作,虽较单人操作多增加一人,但织造效率和所得织物水平提高。

  竹笼机 是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提花织机,由于采用竹木结构、开口提花机构形似竹编猪笼,故又称猪笼机。其广泛用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一般用来织造壮锦等提花织物。竹笼机从前到后呈倒梯形,机架中部的杠杆用来连接蹑提拉地综,上部两根杠杆,前面悬挂编结有花本的竹笼,后面吊有重物以保持平衡,竹笼周围有竹针编排成提花用的花本圈。竹笼机的特点是少蹑控制多综,以刀杼代替梭子。其没有固定的卷布轴,送经和卷布均由人工完成,且织工要利用腰背力量控制经纱紧绷程度,所以织作时劳动强度大,产量低。(

印染

  印染,是对丝织品进行处理,也就是染色、印花、整理等,使得丝织品具有一定色彩、花纹、光泽度。

色彩

  在中国的文字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字是源于丝绸的,它们有些最早用以表示丝绸染色,有些用以表示某一种特定颜色的丝织品。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文字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演变成指代某一颜色,经历了从特指到泛指的过程,保留下来成为常用文字;而有些则随着该种丝织品的减少而很少使用,逐渐成为了生僻字。经过对《说文·糸部》中这类文字的收集、整理和筛选,将与古代五色“青、赤、黄、白、黑”的部分相关文字列出。

  • 青色系(主要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
    • 繱:“繱,帛青色。”为浅蓝色的帛。
    • 纶:“纶,青丝绶也。”
    • 绀:“绀,帛深青扬赤也。”指微呈红色的深青色。
    • 绿:“绿,帛青黄色也。”本义为绿色,即像草木之叶茂盛时的颜色。
    • 缥:“缥,帛青白色也。”本义为青白色,即淡青色的丝织品。
    • 緅:“緅,帛青赤色也。”指青红色的帛。
  • 赤色系(主要用赤铁矿、朱砂、银朱、茜草、红花等染成)
    • 绯:“绯,帛赤色也。”本义为红色丝织品,后泛指红色。
    • 绛:“绛,大赤也。”指大红色。
    • 缇:“缇,帛丹黄色。”本义为橘红色的丝织品。
    • 纁:“纁,浅绛也。” 本义为浅红色。
    • 縓:“縓,帛赤黄色。”指浅红色的丝织品。
    • 缙:“缙,帛赤。”本义为浅红色的帛。
    • 红:“红,帛赤白色。”本义为赤中带白的帛,即粉红色的帛。
    • 赤:“赤,南方色也。”(《说文·赤部》)本义为火红色,比朱红稍浅。
    • 綪:“綪,赤缯也。”指赤色的丝织品,亦被用来命名青赤色。
    • 絑:“絑,纯赤也。”
    • 绌:“绌,绛也。”
  • 黄色系(主要用栀子、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染成)
    • 缃:“缃,帛浅黄色也。”本义为浅黄色的帛。
  • 白色系(主要用云母粉涂染,或漂白)
    • 缟:“缟,鲜色也。”本义为一种白色精细的丝织品。
  • 黑色系(主要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莲子壳、鼠尾叶等染成)
    • 缁:“缁,帛黑色也。”本义为黑色的帛。
    • 缲:“缲,帛如绀色。”本义为微带红色的黑帛。
    • 纔:“纔,帛雀头色。”黑里带红的颜色。
    • 玄:“玄,幽远也。”本义为染黑。

  古代将青(即蓝色)、赤、黄、白、黑称为五色,也是本色、原色。原色混合得到多次色如绿、紫、粉等色,也称间色。

印染原料

  中国古代丝织品的着色原料基本采用天然染料,主要以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为主。

  矿物颜料 用矿物颜料为丝织品染色也称石染,主要有:暗红色颜料赤铁矿(赭石)是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红色颜料,涂染效果稳定持久,但色泽暗淡,其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红色颜料朱砂,使用广泛,其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绿色颜料孔雀石(石绿),有结构疏松易于研磨的特点,色泽稳定,其主要成分为碱性碳酸铜;蓝色颜料石青,色泽翠兰;黄色颜料石黄,色相丰满纯正,牢度较好。泥金泥银是用金银研成极细的粉末,加入胶调和成泥状。矿物颜料与纤维间不能产生化学反应,只是以物理方式附着在织物上,所以易于脱落,要借助黏合剂着色。

  植物染料 用植物染料为丝织品染色也称为草染,主要有:染青色的蓝草;染红色的茜草;染黄色的栀子、地黄;染紫色的紫草;染绿色的艾草;染皂褐色的皂斗,等等。以植物染料染制时其色素分子由于化学吸附作用,能与织物纤维亲和,因而改变纤维颜色,经日晒水洗也很少脱色,所以称之植物“染料”,而非“颜料”。

  虽然矿物颜料做施色剂远远早于植物染料,但是由于植物染料丰富,色泽繁多,牢固度好,所以矿物颜料逐渐只被用作局部着色,而植物染料则渐渐成为染色的主要原料。

染色

  古时称先织后染者为织纹,先染后织者为织锦。先染是染丝用做织锦和刺绣的原料,后染是织成绸再染色。无论是先染还是后染,选用颜料与染色原理基本相似,只是在操作要求和所用器具上略有不同。染色技术主要分为涂染和浸染。

  涂染 所用颜料不能溶于水,多以矿物质为主。矿物颜料要借助某些介质,如淀粉糊、胶等粘合剂使色彩附着于纤维上。把矿物颜料研磨成细粉末,调制成浆液,以刮涂或者浸泡的方式涂覆在丝线或织物上,晾干即可。

  浸染 是把丝和丝织物放入染液中浸渍,按照颜色深浅要求,可作多次浸染,一般植物染料使用这种方法。浸染又可分为套染、媒染等。

  套染,是将织物多次浸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染液中,以此获得各种色彩的中间色,如染红后再浸入蓝色染液以取得紫色。

  媒染,是用在染料中加入媒染剂染色,借助这种媒介物质使染料中的色素附着在织物上,此法染制的织品色彩多样,牢固度强。植物染料中,除红花,栀子等可直接染色的染料外,大多数植物染料需要借助染媒使颜料固着于纤维上,以形成颜色。古代采用的染媒主要有明矾、铁浆、草木灰等。

印花

  印花指将色浆或染料直接施于织物上,按工艺来分,主要有直接印花和防染印花。

  直接印花 包括画绘、凸版印花、印金。画绘是将颜料或染料画在织物上,殷周时普遍使用。画绘费工费时、色牢度差,很快被其他方法代替。凸版印花是指事先将所需印制的图案雕刻在印板上,在印板上刷上染料,再将涂有染料的印板盖在织物上,印出图案。这种印花方法可以反复进行,在同一织物上印制出重复图案或相同图案的多件产品。印金印花的方法是用型版蘸上浆在织物上印出图案,然后取碎金箔覆盖,再盖以薄纸,在纸上用毛笔轻刷,浆料干燥后将印金织物背面朝上轻拍,多余金箔抖落。

  防染印花 在丝织品上运用防染印花工艺称为缬。染缬分为夹缬(板防)、绞缬(扎结防)、蜡缬(蜡防)、灰缬(碱防)四类。

  夹缬工艺是在两块木板上根据所需图案雕刻成镂空型版,图案分为阴阳纹,阴纹染色,阳纹防染。染色时将织物折叠紧紧加在镂空版中,浸到染液中,织物加紧部分因无法渗入染液而不能受染,而镂空处上色。晾干后,去掉夹板,即可得到印有图案的织物。隋炀帝曾经制作五色夹缬花罗裙,以赐宫人及百僚母妻。德宗贞元三年(787 年),大唐为了与党项互市,以缯交换牛,就大量以彩缬法染制了18万匹缯。明代的织锦与刺绣兴起以后,夹缬逐渐衰落,并被碱印、拓印,刮浆防染法取代。

  绞缬工艺兴盛于唐代,又称扎染,这种工艺依照图案设计要求用缝、捆、打结等防染手段,阻止织物局部上色,而被染部分呈现图案。具体方法为:用线沿图案边缘将织物钉缝抽紧即缝扎法,或将织物按要求折叠以线绳捆绑即捆绑法,或以织物自身打结抽紧即打结法等方法处理织物的欲上色印花部分,然后浸染于染液中。完成后,取出晾干,扎结部位因未接触染液而呈现着色不充分的图案。此方法得到的织物图案边缘由于少量渗入染液而自然形成色晕效果,使图案更为自然更富变换。

  蜡缬工艺又称蜡染,操作时,蘸熔化的蜜蜡绘图案于织物上,蜂蜡冷却凝固后,将织物浸入染缸。由于蜂蜡的阻隔,织物表面被蜡覆盖的区域接触不到染料,因而保持原色。从染液中取出织物后,加热去除蜂蜡,便呈现出所需图案。由于蜂蜡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容易开裂,蜂蜡表面会形成细小裂纹。印染时,染料会沿隙渗入,在成品中便会呈现细丝状的不规则条纹,俗称“冰纹”。虽为工艺缺陷却也因此产生一种自然素朴的美,由于蜂蜡裂纹没有规则,所以也不会形成两条相同的冰纹,我们可以此辨别蜡染产品是否为手工生产。蜡染制品在中国西南如苗族、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广泛。

  蜡缬工艺中所用的防染剂蜂蜡成本较高,因此被更为廉价的碱性防染剂代替。古代碱性物质主要来自石灰、蜃灰和草木灰,所以运用这种碱性物质做防染剂的方法称为灰缬。灰缬印染原理是利用碱性物质对某些染料的阻染作用,先将含碱浆料施于织物上,施浆处丝胶脱落,投入染液后由于生丝、熟丝上色程度不同而呈现深浅层次不同的花纹效果。

刺绣

  刺绣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装饰方法,它是指在已经加工好的织物上,以针引线,按设计要求进行穿刺,通过运针使绣迹形成图案的技艺,它是丝织品上重要的装饰工艺,也是中国“女红”的重要内容。有关绣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尚书》:“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缋,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这说明最早刺绣是为服装做装饰的,后来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以针代笔绣画,此外还作靠垫等生活用品及屏风、壁挂等艺术品。

刺绣种类

  中国古代刺绣种类极其丰富,技法变化极多,所以技法名称很难统一并且至今也并无严格的分类。19世纪中叶,把苏绣、粤绣、蜀绣、湘绣称为“四大名绣”。除四大名绣外,按照地域可分为京绣、杭绣、鲁绣、汴绣、汉绣、瓯绣、闽绣等地方绣种,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少数民族绣种。刺绣是装饰丝织品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拘泥于丝织品和丝线,若按特点和材料还可以分为锁绣、平绣、钉线绣、打籽绣、编绣、发绣、十字绣、戳纱绣、剪贴绣、串珠绣以及出现较晚的乱针绣、仿真绣等等。

刺绣技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子自幼随母学习缝纫刺绣,所以刺绣技能也是女性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并以技艺出众为自豪,也可以说绣品是她们表达生活、传达爱意、甚至社会交往的媒介。

  刺绣工具

  刺绣工具主要包括绣底(即刺绣所用布料,如绸、缎、绢、布等)、绣线(如丝线、金银线等)、绣针、绷架和绷凳(图40)等。

  工艺流程

  上绷,这是刺绣的首道工序,即在绷架上将刺绣底料固定绷紧。

  勾稿,是将图案描绘在绣底上,实用品一般先勾稿后上绷,而欣赏品由于对工艺精准度要求较高,一般先上绷后勾稿。

  配线,据画稿色彩选配各色绣线,再根据需要进行劈线。劈线就是将一根捻紧的绣线退松后分成若干份,一分二,二分四,最多劈为48根细线。实用绣品在绣制时一般不用劈线,但是对欣赏品来说劈线是必不可少的,劈线程度也依绣品的光洁要求而定。

  刺绣,刺绣过程中,一手在绷上称“上手”,一手在绷下称“下手”,下手把针自下而上刺出绣面,上手将针自上而下刺下去,依针法不同,绣迹循环往复的方法不同。

  落绷,绣品完成后,放松绷线,拆掉绷边竹,取下绷钉等。欣赏品要先装裱后落绷。

  成合,即落绷后缝纫、加工成实用品或装裱成欣赏品。

  针法

  刺绣技艺分为针法和绣法两个层次,针法是运针的基本方法,也是线条组织的形式。赵丰先生在《丝绸通史》中将针法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基本针法,是指一针的运行轨迹和形成的结构,如直针、曲针等。

  第二个层次为衍生针法,这是针法中最主要的内容,它揭示了连续的基本针法之间的关系,用于描绘物体的线条或简单的面。以齐针为例:齐针是衍生针法中的基础,其线条排列匀整,起针、落针都要在纹样外边缘,线条排列整齐,不可重叠,不可露底。还有抢针、参针、套针等。

  第三个层次为衍生针法组合,用于描绘一个较为立体的形,如刻鳞针等。

  另外,对于以丝织品为地的刺绣针法来说,还存在针向的概念。针向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散向针,针向可向任意方向,从而形成普通绣品;第二类是经纬针,针向严格按照织物孔眼行走,与经纬线或平行或垂直或成一定角度,从而形成纳纱类绣品;第三类是上下针,如钉针只是在织物上上下下穿绕,以将其他装饰品钉在织物上为目的,从而形成钉物类绣品。

  绣法

  绣法是有选择的组合运用各种针法形成的刺绣方法,还包括选择相应的轮廓、丝理、配色以及线条的粗细、虚实等等,这些因素的不同搭配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绣品。由于刺绣针法和绣法种类庞杂,专业性强,各种针法绣法在不同绣种的命名、定义和分类存在差异,故此仅对部分典型绣法进行简要介绍。

  锁绣又称辫子绣,最早出现于商代,是中国最古老的绣法,它是指以圈针的方式使绣线形成一串串圆圈,盘在织物表面形成色区。唐中期时使用广泛,并一直沿用至今。

  钉线绣出现于唐代晚期,是指将丝线按设计图案钉绣在织物上,可分为针迹暴露和隐藏于线梗中,及明钉和暗钉两种,此外还有钉彩绣、钉金绣。

  平绣出现于汉代,兴盛于唐,是指以平针为基础针法的绣法,其特点为绣面平整、线迹细腻、色彩艳丽。自古至今,平绣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四大名绣基本都使用该种绣法。平绣中的针法主要有齐针、抢针、套针、参针等。

  纳绣又称纳纱绣,在苏绣中称其为戳纱或穿纱,它以方格纱为底料,严格按照格数刺绣,花纹间空眼对齐。戳纱绣一般运用平针,线迹较短。

  打籽绣是指将丝线打籽后绣在织物上,以点形成色区后形成图案。该绣法多用于花卉、果实等作品,效果逼真。

  编绣是指将丝线按直线、斜线、平行线相互交叉“编织”出网格图形的绣法,该绣法大多用于绣品的局部装饰。可绣出鱼鳞状的刻鳞针针法多用于此绣法。

  发绣是指以发代线,使用缠针、滚针和网绣等少数针法。该绣法适用于白描(即勾勒线条不上色彩),以滚针绣轮廓,以网绣绣衣裙,效果独特。

  桑蚕丝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光线而形成幻彩光,丝绸美妙的光泽与质感就来自这三菱镜般的纤维结构。这种流光溢彩的美好质感,就成为中国丝绸生产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技术创新的基本动力,由此在桑蚕丝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出现新的织物、新的颜色、新的刺绣技艺,汇成中国丝绸独步世界的瑰丽容颜。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桑蚕习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单位为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扫蚕花地)、南浔区(含山轧蚕花)。
  • 高杆船技,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单位为浙江省桐乡市。
  •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江苏省南京市、江苏汉唐织锦科技有限公司(2010第二批扩展)。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宋锦织造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江苏省苏州市。
  •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江苏省苏州市。
  • 蜀锦织造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四川省成都市。
  • 壮族织锦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
  • 蚕丝织造,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单位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清水丝棉制作技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杭罗织造技艺)、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织锦技艺)、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
  • 傣族织锦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北京宫毯织造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单位为北京市。
  • 顾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上海市松江区。
  • 苏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无锡市(无锡精微绣 2008年第一批扩展)、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仿真绣 2008年第一批扩展)。
  • 湘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湖南省长沙市。
  • 粤绣(广绣、潮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广东省广州市、潮州市。
  • 蜀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渝中区(2008年第一批扩展)。
  • 苗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
  • 水族马尾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 土族盘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 瓯绣,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浙江省温州市。
  • 汴绣,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河南省开封市。
  • 汉绣,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 羌族刺绣,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四川省汶川县。
  • 宁波金银彩绣,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江苏省南通市、湖南省凤凰县、邵阳县。
  • 蜡染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市、黄平县、四川省珙县。
  • 扎染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云南省大理市、四川省自贡市。
  • 香云纱染整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枫香印染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贵州省惠水县、麻江县。
  • 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
  • 蓝夹缬技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浙江省温州市。
  • 制扇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江苏省苏州市。
  • 北京绢花,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北京市崇文区。
  • 上党堆锦,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山西省长治市群众艺术馆。
  • 西湖绸伞,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浙江省杭州市。
  •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为上海市静安区、浙江省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