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武漢長江大橋(The Wuhan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橋樑,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複綫鐵路。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中國長江上游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專案。大壩位於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三鬥坪,是世界上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的水壩。圖為三峽大壩全景圖。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長江大橋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依託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即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閱馬廠。因舊址紅牆紅瓦,武漢人稱之為紅樓。
武當山古建築群
江漢平原,位於湖北省中南部,由長江漢水沖積而成,總面積3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產地,也是棉花的主要產區之一;擁有湖北省唯一的規模油田:江漢油田
湖北省黃石市西塞山區:城市風光

  湖北省中文拼音:Hubei Sheng;英語:Hubei Province),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份,省會武漢。位於中國的中部,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地跨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東鄰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北與河南毗鄰。東西長約740公里,南北寬約470公里。全省國土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1.94%。

  春秋戰國時為楚國地,時為荊湖北路湖南江北行省置湖北省。現轄12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其中3個直管市)、38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湖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鄖西、長陽等地區發現古代人類化石,證明幾十萬年前這裡舊有人類生息。湖北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曾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其青銅冶煉、絲綢彩織、刺繡、漆器製作等方面達到很高的水準。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世界古代樂器中的珍品。在武漢市黃陂區發掘的距今3500多年的“盤龍城”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最古老的城池之一。

  湖北山川秀麗,物產豐饒。主要自然旅遊景觀有:號稱“華中屋脊”和“綠色寶庫”的神農架;雄偉壯麗,氣勢磅礴的長江三峽工程;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人譽“第一山”的道教名山武當山等。有古人類長陽人遺址,屈家嶺文化遺址;有眾多的古三國勝跡和楚都遺址“紀南城”。

  湖北在歷史上就是中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之一,“湖廣熟,天下足”流傳已久,反映了湖北糧食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參見:>>> [湖北百科資訊網]

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宗教

行政區劃

  全省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合計13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39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合計103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

人口

  第六次人口普資料: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為57237740人,全省戶籍人口為61759720人(含戶口待定),全省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戶16698928戶,家庭戶人口為5274417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6人。

  全省常住人口地區分佈如下:

  武漢市:9785392人  黃石市:2429318人  十堰市:3340843人  宜昌市:4059686人  襄陽市:5500307人

  鄂州市:1048672人  荊門市:2873687人  孝感市:4814542人  荊州市:5691707人  黃岡市:6162072人

  咸寧市:2462583人  隨州市:2162222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290294人

  仙桃市:1175085人  潛江市:946277人   天門市:1418913人  神農架林區:76140人

民族

  湖北省是一個多民族省份。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全省共有少數民族人口246.85萬人, 占全省總人口的4.31%。過萬人的少數民族有:土家族(210.0萬)、苗族( 17.7 萬)、回族( 6.7萬)、侗族( 5.2萬)、滿族( 1.3 萬)、壯族(1.2萬)和蒙古族( 1.0萬)。

  湖北省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縣還有民族鄉。現有1個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個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12個民族鄉(鎮)(鐘祥市九裡回族鄉、洪湖市老灣回族鄉、仙桃市沔城回族鎮、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鄉、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神農架下穀坪土家族鄉、恩施市芭蕉侗族鄉、宣恩縣曉關侗族鄉、宣恩縣長潭河侗族鄉、赤壁市周郎嘴回族鎮、鶴峰縣鐵爐白族鄉),20個民族村(街)。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區域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1/ 6,民族自治地方總人口386.74萬,占全省總人口的6.76%。

宗教

  湖北全省共有信教群眾167萬人,宗教教職人員8700人,宗教活動場所3846處(其中:正式登記的2309處,臨時和暫緩登記的1537處),全省有愛國宗教團體166個(其中:省級7個,市38個,縣級121個),宗教院校4所(中南神學院、中南神哲學院、武昌佛教學院、武當山道教學院)。

歷史

  湖北地處長江中游,位居華中腹地,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考古發現遠古時代鄖陽人長陽人化石表明,早在七八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勞作,繁衍生息。湖北早期文化的代表是江漢地區的屈家嶺文化,這裡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其中的蛋殼彩陶、壺形器和帶穀殼的紅燒土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反映出當時農耕、水利、漁獵、手工業、紡織業已經發展到相當的程度,是楚文化發展的源頭。夏王朝時期,夏文化的影響已經到達長江之濱,至商朝,湖北已納入其版圖。

  西周時期,湖北境內出現以楚國為代表的諸多小國,這些小國後均被楚國所吞滅。東周時期,楚國以荊楚為基礎逐漸壯大起來。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國力進一步強盛,形成霸業,威服華夏。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楚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時期,荊楚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林牧漁業,手工業、商業也比較發達,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醫學、數學等科技、學術文化事業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南北朝時期,三國鼎立,分割荊州,在湖北境內發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戰。由於戰亂連年不息,北方流民大量遷入,隨著農業發展需要,江漢平原水利事業得到迅速發展,經濟作物和漁牧業也十分興盛。武昌(今鄂州)、江陵、襄陽、夏口(今武昌)等城市的興起與便利的水陸交通則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唐代,荊襄鄂地區農業生產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成為全國著名的糧食產區之一。茶葉柑橘經濟作物的生產與貿易得到空前發展,制漆業為全國之冠,麻絲織、竹編天下聞名。經濟發展帶來文化的興盛,出現了一批著名詩人、學者、如孟浩然皮日休岑參陸羽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遊歷荊楚留下了大量瑰麗詩篇。

  時期,湖北農業經濟曲折發展,城市經濟與商品貿易比較活躍,教育事業蓬勃興起;醫學、文化、學術領域取得諸多成就,產生了著名的書法家米芾等。

  明代,湖北農業經濟得到很大發展,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明中葉,漢口、沙市等城市迅速崛起,交通運輸與轉口貿易十分發達。明末,以李自成張獻忠為代表的農民起義席捲湖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清代,湖北政區正式形成。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湖北的農業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棉花種植與紡織印染業興起,經濟比較發達。以商業貿易帶動手工業發展,漢口、沙市、宜昌等城市經濟發展迅猛,帶動了整個湖北經濟社會的發展。鴉片戰爭以後,漢口、宜昌、沙市相繼開埠,湖北逐步淪為半殖民地。晚清時期,以武漢為中心的湖北洋務運動全面展開,湖北創辦了一大批近代企業,推動了湖北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伴隨著洋務運動和新式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湖北資產階級革命派宣傳革命思想,聚集革命力量。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發了辛亥革命

  民國時期,湖北經歷了軍閥混戰、江城五四運動風暴,于1920年成立了武漢共產主義小組。1923年2月漢口爆發了著名的“二七”江岸鐵路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的巔峰。大革命時期,武漢和湖北地區工農革命運動高漲,一度作為國民政府首都,成為大革命的中心。1927年8月7日,中國共產黨在武漢召開了“八七”會議,湖北各地舉行秋收暴動,建立了鄂豫邊、湘鄂西等蘇維埃政權。抗日戰爭爆發後,武漢又成為抗戰首都。著名的武漢大會戰和抗日民主根據地發動的武裝鬥爭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抗戰勝利後,湖北經濟瀕於崩潰。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建立革命根據地。1949年湖北全境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後,湖北經歷了3年的國民經濟恢復,隨後進行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開展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中期,經歷了“大躍進”和國民經濟調整恢復,湖北經濟建設遭受到嚴重挫折,仍取得長足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湖北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改革進程,加快經濟建設步伐,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城鄉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

建置沿革

  湖北歷史悠久。夏王朝時期,夏文化的影響已經到達江漢地區。商朝建立後,湖北入商版圖。西周時期,湖北境內已出現諸多小國;春秋戰國時期,南方諸國逐漸統一于

  秦始皇統一中國(西元前221年)後,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湖北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南陽長沙黔中九江郡,並置若干縣。

  西漢(前206~西元25年)湖北大部屬荊州刺史部東漢(25~220年)沿置南郡、南陽郡、江夏郡以及漢中郡、廬江郡等。

  三國(220~280年)時期,爭奪荊州,後魏、吳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郡、南陽郡、南鄉郡義陽郡魏興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晉朝(265~420年)時期,湖北大部分仍屬荊州之江夏、襄陽、南郡、建平、宜都、義陽、南鄉、南陽、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長沙、天門、武陵、魏興等郡,開始僑置州、郡、縣。

  南北朝(420~589年)時期,湖北主要屬南朝範圍,仍設州、郡、縣,僑置州、郡、縣增多,變更頻繁,建制紊亂。

  隋朝(581~618年)統一全國後,先撤銷僑置州、郡、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又行恢復。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東部一隅外,絕大部分屬荊州,統領南郡、夷陵、競陵、沔陽、清江、襄陽、舂陵、漢江、安陸、永安、江夏等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稱鄂州,治江夏,後來鄂州又成為治所。今湖北簡稱“”即源於此。

  唐代(618~906年)初,全國分為十道,後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為山南東道,東部為淮南道,東南部為江南西道,西南部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並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隨州、均州、房州、峽州、複州、全州和蘄州、安州、黃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後設山南東道節度使荊南節度使武昌節度使,分領各州。

  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湖北境內的襄、均、房、隨、郢、複、安七州一直屬於五代,黃、蘄、鄂三州初屬吳,後屬南唐;黃、蘄二州複又歸後周。江陵地區的南平國(924~963年)建都江陵,據荊、歸、峽三州;施州屬蜀。

  宋代(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設荊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於此),有鄂、複、峽、歸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荊門軍漢陽軍等(轄縣33個),占湖北大部分地區;北部設京西南路,有隨、金、房、均、郢諸州和襄陽府以及光化軍等(轄縣19個);東部約以長江為界,北部屬淮南西路,有蘄、黃二州(轄縣5個),南部屬江西南路,為興國軍(轄縣3個);西部的施州屬夔州路;鄂西南為羈縻州

  元代(1279~1368年)在全國設3個中書省、11個行中書省。今湖北境內,長江以南屬湖廣行省(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有武昌路興國路漢陽府歸州;長江以北屬河南行省,有襄陽路黃州路蘄州路中興路峽州路安陸府沔陽府荊門州;西北部一隅屬陝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羈縻州屬四川行省

  明代(1368~1644年)初,湖北屬湖廣行省。後分全國為十三個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屬於湖廣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有武昌府漢陽府黃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荊州府襄陽府鄖陽府

  清代(1644~1911年)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分治,大體以洞庭湖為界,南為湖南布政使司;北為湖北布政使司,定為湖北省,省會武昌。是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從此確立並沿用至今。湖北領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襄陽、鄖陽等8府,湖北省行政區域之概貌已經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領武昌、漢陽、安陸、襄陽、鄖陽、德安、黃州、荊州、宜昌、施南等10府和荊門直隸州、鶴峰直隸廳共60縣、6散州、1散廳。

  民國年間,湖北省總體區劃變化不大。1912年,廢除府、州、廳建制,重新劃分,省下設道、縣兩級政區;1927年,廢除道一級建制,實行省、縣兩級行政區;1932年於省、縣之間增設行政督查區;至1949年,湖北省共設1市(武昌市,漢口市為國民政府直轄)、8行政督察區、69縣。另,漢口有時為省轄市,有時為特別市。

  自1927年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建立過許多革命政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立過黃安農民政權,擴建為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湘鄂西蘇維埃五縣聯縣政府,後改為湘鄂西蘇維埃政府、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抗日戰爭時期的1941年4月,成立鄂豫邊區行政公署,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擴大成立為中原解放區行政公署。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後建立過5個地區。1947年底,分別成立江漢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行政區劃進行過一系列變化調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轄6地區:黃岡地區、孝感地區、咸寧地區、荊州地區、宜昌地區、鄖陽地區;1自治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省轄市: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沙市市、宜昌市、襄樊市、荊門市、鄂州市,22個縣級市,46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今湖北省有12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其中3個省直管市)、38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地理

位置與面積

  湖北省位於中國的中部,地跨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東鄰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北與河南毗鄰。東西長約740公里,南北寬約470公里。全省國土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1.94%。

地勢地貌

  湖北省地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總面積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區占20%。

  山地 全省山地大致分為四大塊:

  西北山地秦嶺東延部分和大巴山的東段。秦嶺東延部分稱武當山脈,呈北西—南東走向,嶺脊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處為武當山天柱峰,海拔1621米。大巴山東段由神農架荊山巫山組成。神農架最高峰為神農頂,海拔3105米,素有“華中第一峰”之稱。荊山呈北西—南東走向,其地勢向南趨降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地帶。巫山一般相對高度在700~1500米之間,局部達2000余米。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其間,形成雄奇壯美的長江三峽,水利資源極其豐富。

  西南山地雲貴高原的東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婁山武陵山,呈北東—南西走向,一般海拔高度700~1000米,最高處獅子堖海拔2152米。

  東北山地為綿亙于、鄂、邊境的桐柏山大別山脈,呈北西—南東走向。桐柏山主峰太白頂海拔1140米,大別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

  東南山地為蜿蜒於、鄂、邊境的幕阜山脈,略呈西南—東北走向,主峰老鴉尖海拔1656米。

  丘陵 全省丘陵主要分佈在兩大區域,一為鄂中丘陵,一為鄂東北丘陵。鄂中丘陵包括荊山與大別山之間的江漢河谷丘陵,大洪山與桐柏山之間的水流域丘陵。鄂東北丘陵以低丘為主,地勢起伏較小,丘間溝穀開闊,土層較厚,宜農宜林。

  平原 省內主要平原為江漢平原鄂東沿江平原。江漢平原由長江及其支流漢江沖積而成,是比較典型的河積—湖積平原,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整個地勢由西北微向東南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佈,河網交織。大部分地面海拔20~100米。鄂東沿江平原也是江湖沖積平原,主要分佈在嘉魚至黃梅沿長江一帶,為長江中游平原的組成部分。這一帶注入長江的支流短小,河口三角洲面積狹窄,加之河間地帶河湖交錯,夾有殘山低丘,因而平原面積收縮,遠不及江漢平原平坦寬闊。

河流、湖泊

  湖北境內除長江、漢江幹流外,省內各級河流河長5公里以上的有4228條,河流總長5.92萬公里,其中河長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條。長江自西向東,流貫省內26個縣市,西起巴東縣鯿魚溪河口入境,東至黃梅濱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境內的長江支流有漢水沮水漳水清江東荊河陸水灄水倒水舉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漢水為長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內由西北趨東南,流經13個縣市,由陝西白河縣將軍河進入湖北鄖西縣,至武漢匯入長江,流程858公里。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稱。境內湖泊主要分佈在江漢平原上。面積百畝以上的湖泊約800餘個,湖泊總面積2983.5平方公里。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長湖梁子湖斧頭湖

氣候

  湖北地處亞熱帶,位於典型的季風區內。全省除高山地區外,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充沛,雨熱同季。

  全省大部分地區太陽年輻射總量為85~114千卡/釐米2,多年平均實際日照時數為1100~2150小時。其地域分佈是鄂東北向鄂西南遞減,鄂北、鄂東北最多,為2000~2150小時;鄂西南最少,為1100~1400小時。其季節分佈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兩季因地而異。

  全省年平均氣溫15~17°C,大部分地區冬冷、夏熱,春季氣溫多變,秋季氣溫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2~4°C;7月最熱,除高山地區外,平均氣溫27~29°C,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C以上。

  全省無霜期在230~300天之間,各地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間。降水地域分佈呈由南向北遞減趨勢,鄂西南最多達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佈有明顯的季節變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間,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間。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最多,強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自然資源

土地

  2010年全省土地總面積1858.89萬公頃,其中, 農用地1465.18萬公頃(耕地466.41萬公頃、園地42.45萬公頃、林地793.69 萬公頃、牧草地4.44萬公頃、其它農用地158.19萬公頃) ,占78.82%。

地質礦產資源

  湖北省礦產資源豐富,全省已發現礦產136種(不含亞礦種,下同),約占全國已發現礦種數的81%;其中已查明了資源儲量的礦產有87種,約占全國已查明資源儲量礦產的56%;已發現但尚無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有49種。列入《湖北省礦產儲量表》的礦種有80種(石油、天然氣、地熱、鈾、釷、地下水、礦泉水等未列入)。已上《湖北省礦產儲量表》礦區956個,礦產地1287處,產地數較多的礦產有:煤、鐵、磷、石灰岩、銅、金、硫鐵礦、銀、礦鹽、鈮、鉭、芒硝、白雲岩、粘土、石煤等。1287個礦產地資源儲量規模為中、小型的礦產地占90%,大型、特大型的礦產地僅占6.9%。磷、礦鹽、芒硝、石膏、鐵、銅、金、銀、石灰岩等是湖北省具有優勢的礦產。化肥用橄欖岩、碘、溴、石榴子石、累脫石粘土、建築用輝綠岩居全國首位。保有資源儲量位於全國前10位的礦產有57種。按2000年底保有礦產資源儲量,全國統一計算的礦產資源潛在價值,湖北省為14728億元,居全國第14位;人均潛在總值2.48萬元,居全國第17位。

生物資源

  全省自然地理條件優越,海拔高低懸殊,樹木垂直分佈層次分明,優越的森林植被呈現出普遍性與多樣化的特點。全省已發現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屬、1300種,其中喬木425種、灌木760種、木質藤本115種。這在全球同一緯度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全省不僅樹種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貴、稀有孑遺植物。除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水杉、珙桐、禿杉外,還有二級保護樹種香果樹、水青樹、連香樹、銀杏、杜仲、金錢松、鵝掌楸等20種和三級保護樹種秦嶺冷杉、垂枝雲杉、穗花杉、金錢槭、領春木、紅豆樹、厚樸等21種。藤本植物,種類多而分佈廣,價值較高的有爬藤榕、苦皮藤、中華獼猴桃、葛藤、括婁等10多種。全省的草本植物有2500種以上,其中已被人們採制供作藥材的有500種以上。

  湖北在動物地理區劃系統中屬東澤界、華中區,有陸生脊椎動物562種,其中兩栖類45種、鳥類415種、哺乳動物102種。全省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112種。其中,屬一類保護的有金絲猴、白鸛等23種;屬二類保護的有江豚、彌猴、金貓、小天鵝、大鯢等89種。全省共有魚類176種,其中以鯉科魚類為主,占58%以上,其次為鰍科,占8%左右。全省魚苗資源豐富,長江幹流主要產卵場36處,其中半數以上在湖北境內。

經濟

  2011年,全省完成生產總值核實為19632.26億元,首超上海,排名第十,人均GDP為34197.27元(資料來源於湖北省2012統計年鑒,按2011年平均匯率計算,人均GDP為5420美元,中部第一)。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8%,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三產GDP比重變化,2011年,湖北產業結構穩步升級,全省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2569.30億元、9818.76億元和7206.13億元,分別增長4.4%、17.9%和12.0%。三次產業結構為13.1:50.1:38.0。

工業產值和增長率

  201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8565.6億元,比上年增加2260.00億元,增速達到20.5%。全省39大類行業中, 38個實現增長, 26個增長20% 以上, 16個增速超過30%。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26944.8億元,增長36.6%;實現銷售產值26239.3億元,增長36.4%。工業品產銷率97.4%。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內銷產值25040.3億元,增長35.8%。全省完成出口交貨值1199億元,增長52.6%, 快於全國增速16.2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26934.77億元,增長35.3%。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1497.41億元,增長29.3%,慢於產值增幅7.3個百分點。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5095.04億元,占全省的59.5%,同比提高5.7個百分點;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其他經濟類型企業(民營企業為主)分別增長14.4%、33.7%。

農業產值和增長率

  2011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2569.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4%。糧食總產量2388.53萬噸,連續8年豐收,比上年增產14.54億斤,增長3.14%。生豬出欄增長1.1%,禽蛋、水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3%、3.4%。油菜籽、淡水產品產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水果、茶葉、蔬菜產量分別增長18.4%、11.2%、7.3%。林業全年植樹造林任務超額完成,林業產值增長9.9%。 外貿狀況

  2011年,全省累計進出口335.2億美元,同比增長29.2%,比全國平均增幅高6.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95.4億美元,同比增長35.3%,比全國平均增幅高15個百分點;進口139.8 億美元,同比增長21.7%。

外資利用狀況

  2011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資新批專案339個,同比增長10.8%;合同外資49.7億美元,同比增長78.4%;實際使用外資4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9%。全省引進省外資金項目2165個,實際到資3377億元,同比增長70%。

財政收入

  2011年湖北省地方財政總收入(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與上劃中央四稅之和)完成2583億元,增長33.0%。其中,上劃中央四稅1113億元,增長20.0%;湖北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470.1 億元,增長45.4%,比年初預算超收248 億元。湖北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1067億元,增長37.1%;非稅收入完成403億元,增長73.0%。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160億元,同比增長26.0%,其中省級支出400億元,同比增長46%;市縣支出2760元,同比增長24%。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1年,全省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373.87元,中部第三,次於湖南省與安徽省,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6897.92元,同比分別增長14.4%和18.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上漲5.8%,漲幅較高。

支柱產業

  湖北的八大支出產業分別為:汽車、鋼鐵、石化、食品、電子資訊、紡織、裝備製造和建材。其銷售收入過千億元,其中汽車、鋼鐵、石化、食品主營業務突破3千億元。

發展狀況

  與其他省份的經濟發展速度相比,湖北的發展速度屬於中等偏上;高於全國平均速度。2011年,湖北省城鎮化率率先突破50%,達到51.83%,領先於中西部各省,僅次於東部沿海以及東北地區,全國排行第八。湖北是中國重要的科技教育基地之一,國家千人計畫專案,截止目前,人數已經位於全國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江蘇。2010年,全省登記省級重大科技成果750項(超額完成7.1%) ;技術合同成交額76.85億元(超額完成18.2%) ; 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600億元(超額完成3.22%);全省爭取科技部專案經費合計達到8.75億元(不含支撐計畫) ,同比增長4.6%;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93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全省共有43項成果獲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較2009年增加6項) ,創歷史新高。省會武漢是中國5大教育科研基地之一,擁有國家級實驗室1間,中科院直屬研究機構7家,國家重點實驗室20家,國家大學科技園3家以及80所高等院校,含2家985以及7家211工程院校,2011年,武漢的大學生數量,本科以上達到92萬,共有學生100余萬(資料來源於國家統計局2012年年鑒),源源不斷的大學生人才也使得武漢光穀多次得到國家關注,是國家三個自主創新示範區之一,推動了整個湖北的高等教育科研發展。2010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20所,中等職業學校413所,其中黃岡高中與華師一附中全國聞名。不過,湖北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與沿海省份相比,各方面仍較為落後,這幾年,湖北省提出鄂西生態圈,武漢城市圈配合長江經濟帶,一主兩副協調發展,已取得明顯成效。

交通

  湖北交通發達。

公路

  國道:316國道、318國道、106國道、107國道、207國道、209國道

  高速公路:G4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G45大廣高速公路、G42滬蓉高速公路、G70福銀高速公路(漢十高速公路)

  2011年,全省完成公路客運量104971萬人,旅客周轉量達到700.06億人公里;完成公路貨運量82741萬噸,貨運周轉量達到1277.71億噸公里。

鐵路

  京廣鐵路、武廣高鐵、京九鐵路、漢丹鐵路、襄渝鐵路、焦柳鐵路、鴉宜鐵路、宜萬鐵路、漢宜鐵路、合武鐵路、武九鐵路、武麻鐵路、長荊鐵路

  2011年底,全省鐵路總營運里程達到3340公里。全年完成客運量8504萬人,旅客周轉量達到639.15億人公里;完成貨運量10059萬噸,貨運周轉量達到1226.80億噸公里。

航空

  湖北省內有四個大中型民用機場,分別是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中國民航總局指定的華中地區唯一的綜合航空樞紐和最大的飛機檢修基地)、宜昌三峽機場、襄陽劉集機場、恩施許家坪機場。

  2011年,國航、東航、南航三大公司湖北分公司共完成客運量914.52萬人,旅客周轉量102.97億人公里;完成貨運量9.43萬噸,貨運周轉量1.11億噸公里。

水運

  湖北內河航運發達,長江、漢水是兩大水運幹線。 橋樑: 湖北內有已建和在建的長江大橋超過20座,自上游到下游分別是巴東長江大橋、西陵長江大橋、葛洲壩三江大橋、夷陵長江大橋、宜萬鐵路宜昌長江大橋、宜昌長江公路大橋、枝城長江大橋、荊州長江大橋、武漢軍山長江大橋、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武漢長江二橋、武漢二七長江大橋、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武漢陽邏長江大橋、黃岡長江大橋、鄂黃長江大橋、鄂東長江大橋、黃石長江大橋、九江長江大橋(大橋南端在江西省境內)。

  2011年,全省完成水路客運量348萬人,旅客周轉量2.49億人公里;完成水路貨運量17358萬噸,貨運周轉量達到1538.83億噸公里。

文化

楚文化

  楚文化,是在楚國形成的,以漢水(又稱漢江)流域和長江中游流域為代表的歷史文化。現今的湖北大部、河南西南部和南部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區;江蘇浙江安徽的北部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湖南江西也是春秋中期以後楚文化的中心地區;貴州雲南廣東等地的部分地區和韓國也受到了楚文化影響。與楚文化相對應的有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等,這些地域文化共同組成了中國文化的主體——華夏文化(漢朝後亦稱漢文化)。

方言

  湖北方言有:江淮官話贛語中原官話西南官話湘語

漢劇

  漢劇是一種流行於湖北,但是對京劇和周邊省份的曲目都有顯著影響的劇碼。

歷史文化名城

荊州古城,從春秋戰國五代十國,先後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歷時515年。
  荊州 位於湖北省中部偏南,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西部,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又稱江陵。從春秋戰國到五代十國,先後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歷時515年。春秋戰國時曾為楚都城,秦置南郡,漢置江陵,唐為江陵府,明、清為荊州府治所,是中國歷史上的名城重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1982年2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武漢 位於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別稱江城。市區由隔長江和漢水鼎立的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成。為中國南北交通的樞紐,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武漢自、春秋、戰國以來即為重要的古城鎮,盤龍城為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宋、元、明、清以來就是全國重要名鎮。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二七”大罷工“八七”會議等都發生在這裡。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襄樊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被漢水分為南北兩城,南為襄陽,北為樊城。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襄樊系襄陽、樊城兩城合稱,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而得名,襄陽以地處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樊城始於西周,襄陽築城于初。自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歷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襄樊自古即為交通要輳。城西的隆中山為“三顧茅廬”、“隆中對”的發生地。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隨州 位於江漢平原與中原之間的過渡丘陵帶,為鄂北重鎮。傳為神農小牛耕耨之鄉,以烈山氏後代著稱。西周封為姬姓隨國,春秋時其地域為隨、厲、唐等國,戰國末滅隨,並厲、唐設置隨縣,秦漢因襲,隸屬南陽郡。西魏時升隨為州,唐、宋、元,明、清均置州,民國時期降州為縣。古城保存有一段土築城垣、漢東樓和護城河遺跡。城郊保存了大批古墓葬和古文化遺跡,其中著名的曾侯乙編鐘等珍貴文物出土於城西郊的擂鼓墩。1994年1月4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鐘祥 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游,是楚文化發祥地之—,有文字記載歷史長達2700多年,春秋戰國時稱郊郢,系楚國陪都,明朝時是全國三大直轄府之一承天府所在地。有“大地博物館”美稱。明嘉靖皇帝曾發跡于此,構築了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顯陵和氣勢恢弘的明代建築群。顯陵是中南六省惟一的一座明代帝陵。1994年1月4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世界文化遺產

  武當山古建築群 位於湖北丹江口市武當山風景區內,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宋、元時進行規模建築。明代早期,明成祖朱棣為鼓吹“君權神授”,將武當山道場辟為皇室家廟,永樂十年(1412年),朱棣派遣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沐昕、工部侍郎郭進等500多名官員為欽差,率領軍民工匠20萬人,歷時12年,建成8宮、2觀、36庵堂、72岩廟等33組建築群,總建築面積達160萬平方米。明嘉靖年間又大規模維修和擴建。明末清初,部分建築毀於戰亂。武當山古建築群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129處,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占地面積100多萬平方米。著名的建築有金殿、太和宮、南岩宮、紫霄宮、複真觀、玄嶽門等,重要的建築遺址有玉虛宮遺址、五龍宮遺址等。其中,金殿、南岩宮、紫霄宮、玄嶽門、玉虛宮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顯陵 位於湖北省鐘祥市郢中街道辦事處皇城村松林山。陵區面積約50萬平方米。為明世宗嘉靖皇帝生父朱佑杬和生母蔣氏的合葬墓。顯陵平面為呈金瓶形狀,佈局按帝制“三朝兩宮”式和“天子五門”制式排列;四周環黃瓦朱牆,牆高6.5米,厚1.9米,周長4730米。邏城內陵墓建築平面佈局按中軸線排列,依次為新紅門、大紅門、碑亭、華表、神道、石象生、欞星門、神龍道、內明塘、棱恩門、棱恩殿、二柱門、十五供、方城、寶城,九曲河蜿蜒其間,河上以五道禦橋相連。寶城共兩座,平面呈“8”字形。兩座寶城上共有向外懸挑的散水螭首16個,設計精巧,為獨特的排水系統。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古文化遺產

  雞公山遺址舊石器時代遺址 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郢城鎮郢北村。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中國首次發現的平原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居住遺址。1986年修建宜黃公路時發現,1992年發掘。文化層厚0.6米~0.75米,分上、下兩層。上文化層,年代距今約2萬~1萬年。下層文化層,年代距今約5萬~4萬年。該遺址的考古發掘資料首次揭示出舊石器時代不同文化類型的多層疊壓關係,首次發現了在距今約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在平原上的活動遺跡,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屈家嶺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 位於湖北省京山縣屈家嶺村西100米,青木檔河和青木河交匯的臺地上。面積約30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3米。為“屈家嶺文化”命名遺址。屈家嶺文化廣泛分佈於湖北省境內的江漢平原、西北山地以及豫西南鄰鄂地帶,文化面貌具有極為濃厚的地方色彩。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盤龍城遺址商代城址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灄口街道辦事處葉店村盤龍湖南。面積約110萬平方米,由盤龍城城址、李家咀遺址、楊家灣遺址、樓子灣遺址、王家咀遺址、楊家咀遺址組成,為商代在南方建立的重要方國城址。盤龍城遺址出土銅器有鼎、盂、鬲、簋、爵、觚和鉞、鏃、戈等,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有少量泥質黑皮陶;紋飾有繩紋、方格紋;器形有鼎、鬲、缸、大口尊、豆、甕勺、長頸壺等。其中高85釐米的銅大圓鼎、長41釐米的銅夔龍紋鉞、長94釐米的玉戈等,都是中國文物中極為罕見的珍品。1988年被國務院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西周至漢代礦冶遺址 位於湖北省大冶市西北3公里。面積約250萬平方米。地表覆蓋有厚數米、重約40萬噸的古代銅煉渣,是中國古代銅礦的重要開採地。銅綠山,根據清修《大冶縣誌》載:“山頂高平,巨石對峙,每驟雨過時,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土石之上,故名。”遺址於1973年大冶有色金屬公司銅綠山礦在進行露天開採時發現,古礦井大多處在花崗閃長斑岩和大理岩的圍岩蝕變帶和破碎帶內。1973~1979年多次發掘,清理出西周至漢代不同結構、不同支護技術的數百口豎井、斜井、盲井和百余條大小平巷等採礦遺跡。同時清理出8座春秋時期的煉銅豎爐,爐體用紅色黏土、石英砂、鐵礦粉、高嶺土等夯築而成,高約1.5米,由爐基、爐缸、爐身組成。爐基位於當時地面之下,中間設有“一”字形或“丁”字形風溝。爐缸在爐基之上,呈橢圓形,面積約0.2平方米,一側設有金門。爐身設鼓風口,爐壁厚0.4米。煉爐周圍發現有工棚遺跡和石砧、石球等碎礦工具及加工過的礦石、銅塊等。遺址出土有銅斧、銅錛、鐵斧、鐵錘、鐵鋤、木鏟、木槌、木轆轤、船形木鬥等生產工具及陶、木質生活用具,共計1000餘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年代久遠,延續時間長,規模宏大,保存完好,內涵極為豐富。其先進的開採方法、合理的爐體結構、爐渣含銅量低均體現了當時礦業技術的成就。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旅遊景區

  武當山 古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內。面臨碧波蕩漾的丹江水庫,背依蒼茫千里的神農架。相傳為上古玄武(真武)得道飛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當之”之說,山因此得名。武當山既是道教聖地,又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還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武當山勝景以雄為主,兼有險、奇、幽、秀、美的特色。武當山有72峰、36岩、24澗、11潭、10池、12洞、11泉、10石、10台、3瀑。主峰天柱峰海拔為1613米,如金鑄玉琢的寶柱雄刹蒼天,素稱“一柱擎天”。天柱峰周圍峰嶺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峰峰俯身頓首朝向主峰,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的壯觀景象。登高遠眺,群峰如林,層巒疊嶂。唐代呂洞賓在《題太和山》詩中描述其山之美:“石縷狀成飛風勢,龕紋綰就碧螺鬟。”宋代李方叔將武當山與五嶽比較,認為武當山“擬秀厚於恒嵩,埒清雄于衡華”。武當山的古建築群集中國建築文化之大成,文化價值高,建築技藝獨特,堪稱一絕。至今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129處,廟房1182間,星羅棋佈,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1994年,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主要遊覽點有:玄岳門、元和宮、玉虛宮、磨針井、太子坡、紫霄宮、南岩宮、太和宮、金殿等。其中,玄嶽門牌坊、紫霄宮、金殿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武當道教文化內涵豐富,道教建築、武當拳術、道家藥膳、服飾、音樂等給遊者帶來無盡的享受。武當道教文化首推武當武術,在中華武術之中,享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美譽。聞名於世的武當內功和太極玄門劍,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煉氣凝神、剛柔並濟、內外雙修,是極佳的修身養性之術,武當山特產主要有:武當名茶、武當地方特色酒、中草藥核桃、武當劍、拐杖等。

神農架,中國東部最大的原始森林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陝西重慶三省市的邊界。全區面積達3250平方公里。主峰大神農架高達3105.4米。
  神農架 中國東部最大的原始森林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陝西、重慶三省市的邊界。南瀕長江,北望武當山,是大巴山脈和秦嶺山脈交接的地方,亦是全國南部亞熱帶向北部溫帶過渡的地帶。全區面積達3250平方公里。主峰大神農架高達3105.4米。區內林密穀深,完好保存著洪荒時代的風光,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單位;1995年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定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點”。神農架現存有1000餘種樹種,570種野生動物中還有少見的白化動物如白熊、白蛇、白鹿、白猴,因此被譽為“華中林海”和“天然動植物園”。相傳這裡曾是遠古時代神農氏(炎帝)定居耕田,遍嘗百草,采藥治病的地方。因山高壁陡,神通廣大的神農氏也只好搭架而上,因此得名“神農架”。這裡旅遊資源豐富:雄峰幽谷,色彩神秘,引人探勝;珍稀動物,花海藥園,無與倫比;奇洞怪石,飛瀑流雲,美不勝收。主要景點有板壁岩、大九湖、小當陽、香溪源、燕子埡等,特產有中草藥、根雕、香菇、野生蜂蜜、核桃、絞股藍等。

  三峽大壩 位於西陵峽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鬥坪,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工程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工程施工總工期自1993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期進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頂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能夠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配有26台發電機的兩個電站年均發電量849億度。航運能力將從現有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同時運輸成本也將降低35%。三峽大壩建成後,將會形成長達600公里的巨型水庫,成為世界罕見的新景觀。隨著沿江山脈間人造湖泊的形成和通航條件的改善,原本分散在三峽周圍的許多景點更容易到達,如小三峽、神農溪千姿百態的仙境畫廊。

  東湖 位於武漢市武昌東郊,取其方位命名。東湖風景區是國家級名勝風景區和首批4A級風景區,由郭鄭湖、水果湖、喻家湖、湯湖、牛巢湖5個湖泊組成。總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東湖煙波浩淼,碧水粼粼,水鳥翻飛,遊船如織,湖岸曲折,港叉交錯,素有九十九灣之稱。遊覽區域分為聽濤、磨山、落雁、白馬、珞洪、吹笛六大景區。點綴其間的景觀有澤畔行吟、碧潭觀魚、水天一色、曲堤淩波、湖光浮閣、朱碑聳翠、雪海香濤、翠帷蘊誼、常春花苑等。景區內磨山南麓的中科院磨山植物園內有許多珍稀植物,極具觀賞價值。

  黃鶴樓 位於武漢市武昌蛇山峰嶺,北臨長江。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相傳它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最初出於軍事上的需要,但後來逐漸成為文人薈萃、宴客、會友、吟詩、賞景的遊覽勝地。其中,唐代《黃鶴樓》一詩,更是為詩人崔顥和黃鶴樓贏得不朽盛名。1700多年來黃鶴樓屢建屢毀,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現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000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樓共五層,高50.4米,攢尖頂,層層飛簷,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萬里長江,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湖北文物

  曾侯乙編鐘     青花四愛圖梅瓶  青花牡丹紋塔式蓋瓶  白釉鏤空圈足硯  鄖縣人頭骨化石  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

  虎座鳥架鼓     鴛鴦豆      銅虎尊        粉彩雞缸杯    西周曾伯鼎    漢鎏金神獸鏡

  嵌地幾何雲紋銅敦  金盞與漏匕    青釉蓮花尊

民歌民曲

《洪湖水浪打浪》由梅少山、朱本和、潘今階、張敬安、歐陽謙叔作詞,張敬安、歐陽謙叔作曲,王玉珍、傅淩演唱,是經典歌劇《洪湖赤衛隊》的著名插曲,是湖北省的經典“音樂名片”之一。圖為王玉珍演唱《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浪打浪  恩施:六口茶  建始:黃四姐  利川:龍船調  山路十八彎  宜昌:我把么妹送過河

  三峽我的家鄉  土家女兒會   縴夫的愛

地方特產

  隨州蜜棗  黃石港餅   孝感米酒   襄陽大頭菜  黃梅魚面  荊門八角雪棗  神農百花蜜

  武穴酥糖  咸甯桂花糕  恩施玉露茶  荊州漆器   枝江大麯  宜昌紅橙    房縣黑木耳

  孝感麻糖

風味小吃

  鐘祥蟠龍菜    荊沙魚糕     米粑       武漢熱乾麵      武漢豆皮     武漢面窩      武漢四季美湯包  武漢歡喜坨    武漢鴨脖     武漢順香居重油燒梅  武漢談炎記水餃  武漢田啟恒糊湯粉      武漢老謙記豆絲  武漢小桃園煨湯  武漢五芳齋湯圓  宜昌涼蝦       宜昌蘿蔔餃子   沔陽三蒸

  宜城盤鱔     襄陽牛油面

教育

  湖北是教育大省。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都在中國名列前茅。2010年,全省普通高等學校120所,其中,中央各部委所屬學校8所,普通本科軍事院校6所,地方所屬學校112所(本科學校58所,高等專科學校3所,高等職業學校51所)。成人高等學校14所。全省培養研究生資格的單位46個,其中,高等學校23個,科研機構23個。

普通高校

  參見 →  中國普通高校

武漢大學 老圖書館
  1. 武漢大學   教育部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211工程大學)  
  2. 華中科技大學   教育部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211工程大學)  
  3.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4. 長江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荊州市  本科  
  5. 武漢工程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6.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教育部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211工程大學)  
  7. 武漢紡織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8. 武漢輕工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9. 武漢理工大學   教育部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211工程大學)  
  10. 湖北工業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11. 華中農業大學   教育部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211工程大學)  
  12. 湖北中醫藥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13. 華中師範大學   教育部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211工程大學)  
  14. 湖北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15. 湖北師範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黃石市  本科  
  16. 黃岡師範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黃岡市  本科  
  17. 湖北民族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本科  
  18. 漢江師範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十堰市  本科  
  19. 湖北文理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襄陽市  本科  
  20.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教育部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211工程大學)  
  21.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22. 湖北美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23. 中南民族大學   國家民委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24.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十堰市  本科  
  25. 湖北工程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孝感市  本科  
  26. 湖北理工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黃石市  本科  
  27. 湖北科技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咸寧市  本科  
  28. 湖北醫藥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十堰市  本科  
  29. 江漢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30. 三峽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宜昌市  本科  
  31. 湖北警官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32. 荊楚理工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荊門市  本科  
  33. 武漢音樂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34. 湖北經濟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35. 武漢商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36. 武漢東湖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37. 漢口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38. 武昌首義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39. 武昌理工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40.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41. 武漢晴川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42.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43.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44.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宜昌市  本科  民辦
  45.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46.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47.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資訊工程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48. 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49. 武昌工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50. 武漢工商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51.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荊州市  本科  民辦
  52.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荊州市  本科  民辦
  53. 湖北商貿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54.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科技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十堰市  本科  民辦
  55. 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十堰市  本科  民辦
  56. 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本科  民辦
  57.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58. 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59. 湖北師範大學文理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黃石市  本科  民辦
  60. 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襄陽市  本科  民辦
  61. 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孝感市  本科  民辦
  62. 文華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63. 武漢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64.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65.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66. 武漢傳媒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67.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民辦
  68.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本科  
  69.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70.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黃岡市  專科  
  71. 長江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72. 荊州理工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荊州市  專科  
  73.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十堰市  專科  
  74. 鄂州職業大學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鄂州市  專科  
  75.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76.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孝感市  專科  
  77.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78. 恩施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專科  
  79.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襄陽市  專科  
  80. 武漢工貿職業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民辦
  81. 荊州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荊州市  專科  
  82. 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83. 仙桃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仙桃市  專科  
  84. 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85. 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86. 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荊州市  專科  
  87. 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88.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89.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90.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宜昌市  專科  
  91. 隨州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隨州市  專科  
  92.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93.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94. 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95. 武漢警官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96. 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97.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民辦
  98. 武漢科技職業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民辦
  99. 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民辦
  100. 武漢資訊傳播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民辦
  101. 武昌職業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民辦
  102.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民辦
  103. 湖北藝術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04.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05.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咸寧市  專科  
  106.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07.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潛江市  專科  
  108. 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09. 武漢民政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10. 鄂東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黃岡市  專科  
  111. 湖北財稅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12. 黃岡科技職業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黃岡市  專科  民辦
  113. 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14.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15. 三峽電力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宜昌市  專科  
  116. 湖北科技職業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民辦
  117. 湖北青年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18.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黃石市  專科  
  119. 三峽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宜昌市  專科  
  120. 天門職業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天門市  專科  民辦
  121. 湖北體育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22. 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襄陽市  專科  
  123. 湖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24. 湖北鐵道運輸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25. 武漢海事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126. 武當職業學院   湖北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十堰市  專科  民辦
  127. 荊門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荊門市  專科  
  128. 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   湖北省主管   所在地:武漢市  專科

體育

  競技體育 2010年,湖北省優秀運動隊在國際比賽中共獲得冠軍57個、亞軍33 個、季軍24個,其中世界冠軍31個,亞軍26個、季軍22個,亞洲冠軍26個,亞軍7個,季軍2個。在全運會項目國際最高水準比賽中共獲得世界冠軍2個、亞軍3個、季軍7個,亞洲冠軍8個、亞軍4個、季軍1個,打破一項世界紀錄,兩項亞洲紀錄。在國內最高水準比賽中獲得冠軍40個、亞軍41個、季軍51個, 其中全運會專案冠軍14個、亞軍17個、季軍16個。

  舉重運動員廖輝世界錦標賽上以358公斤的總成績打破男子舉重69公斤級世界紀錄,獲得冠軍

  游泳運動員趙菁亞運會上奪得女子100米仰泳、女子200米仰泳和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3枚金牌,並打破女子200米仰泳和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兩項亞洲紀錄

  2010年,湖北成功舉辦世界男子排球聯賽、大衛斯杯亞太賽區網球賽、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節、網球ITF巡迴聯業賽等43項國際國內大型體育賽事。湖北賽區再次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最佳賽區及優秀賽區。

  群眾體育 體育場地設施不斷增加,省本級用於場地建設經費達3000余萬元,援建省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9000多個、全民健身路徑5700多條、全民健身活動中心40個、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42個,新增體育設施面積1800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設施1.4平方米。全省90%以上的城市街道、60%以上的農村鄉鎮建立了文體站或體育站,社會體育指導員由1.2萬人增加到2.5萬人。形成了龍舟拉力賽、橫渡長江、登山、漂流等全國有影響的群眾性體育活動的品牌和特色項目。非奧專案重大賽事成績突出。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分別位居全國第四位,首屆全國智力運動會上總分列全國第三。成功舉辦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節和湖北省十三屆運動會、湖北省七屆民族運動會。

旅遊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參見 →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注:  括弧內的數字為批次

5A級旅遊景區

  參見 →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1. 武漢市黃鶴樓公園(2007)
  2. 宜昌市三峽大壩—屈原故里旅遊區(2007)
  3. 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風景區(2011)
  4. 湖北省宜昌市三峽人家風景區(2011)
  5. 湖北省恩施州神龍溪縴夫文化旅遊區(2011)
  6. 湖北省神農架旅遊區(2012)
  7. 宜昌市長陽清江畫廊景區(2013)
  8. 武漢市東湖景區(2013)
  9. 武漢市黃陂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2014)
  10. 恩施州恩施大峽谷景區(2015)

  注:  括弧內的數字為評定的年份

4A級景區

  宜昌九畹溪風景區     宜昌市三遊洞風景區         三峽石牌要塞旅遊區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            隆中風景區       長江三峽工程罎子嶺旅遊區

  歸元禪寺         黃鶴樓               武漢市東湖風景區    洪湖藍田生態旅遊風景區

  巴東神農溪旅遊區     神農架紅坪景區           神農架神農頂風景區   神農架天燕原始生態旅遊區

  武漢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樓) 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遊區 鄂州蓮花山旅遊區

  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    宜昌車溪民俗風景區         宜昌西陵峽口風景名勝區 宜昌市柴埠溪峽谷風景區

  湖北湯池溫泉旅遊景區   武漢市博物館 襄陽市古隆中風景區

3A級景區

  恩施市梭布埡風景區      恩施州龍麟宮景區    恩施土司城          羅田縣大別山薄刀峰風景區

  黃岡市東坡赤壁風景區     大冶市青龍山公園    大冶市雷山風景區       黃石市東方山風景區

  黃岡市浠水縣三角山旅遊風景區 湖北赤壁中華水滸城   咸寧市赤壁旅遊區       十堰市黃龍電廠工業生態旅遊區

  荊門市龍泉公園        湖北省漳河風景名勝區  襄樊市穀城縣南河小三峽風景區 襄樊市穀城縣薤山旅遊度假區

  襄樊市南漳縣水鏡莊風景區   襄樊市米公祠景區    十堰市房縣野人洞(穀)旅遊區 十堰市月亮湖山莊旅遊區

  宜昌市情人泉野人谷旅遊區   宜昌市古潮音洞度假山寨 宜昌市宋山森林公園      宜昌市宜都奧陶紀石林

  宜昌市紫陽龍洞風景度假區   宜昌市屈原祠文化旅遊區 宜昌市泗溪生態風景區     宜昌市當陽百寶寨風景區

  武漢市黃陂木蘭山       武漢市黃陂木蘭天池   武漢晴川閣          宜昌中華鱘園

  興山縣昭君村旅遊區      當陽玉泉風景區

其他景區

  咸寧市潛山國家森林公園   荊門市博物館       京山天河度假村      荊門市王莽洞風景區

  十堰市九華山森林公園    十堰市桃花湖旅遊度假區  仙桃市沔城風景名勝區   通山縣闖王陵景區

  咸甯市星星竹海風景區    咸甯市澄水洞旅遊區    咸寧市太乙洞風景區    孝感市董永公園

  黃岡市浠水三角山風景區   黃岡市浠水聞一多紀念館  黃岡市薊春李時珍紀念館  咸甯市玄素洞風景區

  鄂州市博物館        鄂州梁子島生態旅遊度假區 孝感應城市湯池旅遊風景區 孝感大悟鄂豫邊區烈士陵園

  荊門京山大洪山鴛鴦溪    隨州高貴三潭風景區    隨州曾侯乙墓景區     隨州炎帝神農烈山風景名勝區

  襄樊棗陽青龍山熊河風景區  襄樊錦繡園高新農業觀光園 十堰市牛頭山森林公園   十堰市人民公園

  十堰市房縣神農峽景區    十堰市伏龍山自然風景區  十堰市四方山植物園    棗陽市白水寺旅遊風景區

  保康縣五道峽自然風景區   保康縣湯池峽溫泉度假區  南漳縣水鏡莊風景區    穀城縣南河風景區

  穀城縣薤山旅遊度假區    襄樊市米芾紀念館     荊州市荊州關公館     荊州市荊州碑苑

  荊州市荊州盆景園      荊州市萬壽園       武漢華泰湯孫湖旅遊度假區 武漢東湖鳥語林

  襄樊宜城張自忠將軍紀念館  襄樊南漳香水河風景工   襄樊襄王府綠影壁

湖北人物

政治、軍事類

  伍子胥 (監利): 春秋時期著名將領,軍事家。

  張柬之 (襄陽): 唐代政治家。

  段文昌 (江陵): 唐代政治家,曾任宰輔。著名學者段成式之父。

  宋庠 (安陸): 北宋狀元、著名政治家。

  陳友諒 (仙桃):末農民軍首領,大漢政權的建立者。

  明玉珍 (隨州):末農民軍首領,大夏政權的建立者。

  楊溥 (石首): 明代政治家,宣德皇帝內閣大臣.

  朱厚熜 (鐘祥): 即嘉靖皇帝,初襲興獻王位,正德十六年入繼大統,在位45年。

  周嘉謨(天門): 明代政治家,歷任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

  張居正(荊州): 明代政治家,萬曆皇帝首輔.


  黎元洪(大悟):曾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何成浚(隨縣):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第一次北伐任總參謀長,抗戰期間任軍法執行總監,赴台後擔任過第一屆國大第二次會議主席。

  湯化龍(浠水):政治家,曾任中華民國眾議院議長。在加拿大維多利亞被刺殺。

  湯薌銘(浠水):政治家、軍事家。佛教居士。湯化龍之弟。

  陳宦(安陸):北洋時代重要的軍閥。

  藍天蔚(黃陂):清末民初軍人。關外湖北三傑之一。

  吳祿貞(雲夢):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


  李之龍(仙桃):中山艦艦長、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

  居正(武穴): 中華民國政治家,曾任法務部部長、司法院院長。

  沈鴻烈(天門):國民革命軍海軍上將。曾任青島特別市市長,山東省政府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

  吳國楨(建始):中華民國政治家,曾任上海市長、臺灣省主席。


  陶希聖(黃岡):著名學者,曾任北大教授。經濟史家。曾任蔣介石秘書,主創《中國之命運》,國民黨中常委。

  李煥(武漢):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

  王作榮(漢川):經濟學家,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

  汪民楨(麻城):曾任陳誠秘書,名政論家。

  彭孟緝(武昌):曾任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臺灣二二八事件的直接責任人。


  陳昌浩(武漢):中共早期領導人。

  劉華清(大悟):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

  蕭楚女(武漢):(男)共產黨的青年理論家,1927年4月犧牲于廣州。

  施洋(竹山):早期革命家,二七革命犧牲。

  林彪(黃崗):軍事家,曾任中國共產黨副主席。

  秦基偉(紅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

  李先念(紅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董必武(紅安):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

  陳潭秋(黃岡):中共一大代表,早期革命家,1943年犧牲。

  向忠發(漢川):曾任中共總書記(中共六大)。

  伍修權(陽新):軍事家,外交家。外交部副部長(1950.12~1955.1),1975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徐海東(大悟):著名軍事家,1955年,授于大將軍銜。

  廖秀冬(武漢):香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

  黃永勝(咸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陸空總參謀長

文化、教育類

  鐘子期(武漢):先秦音樂鑒賞家。

  屈原(秭歸):戰國時期著名詩人

  王昭君(興山):漢代著名美女。

  杜審言(襄陽): 唐代著名詩人。

  孟浩然(襄陽):唐代著名詩人。

  陸羽(天門):聖,《茶經》作者。

  段成式 (江陵): 唐代學者,著有酉陽雜俎。宰輔段文昌之子。

  皮日休(天門):唐代著名詩人。

  宋祁(安陸):宋代著名學者。

  米芾(襄陽):宋代著名書法家畫家

  二程(黃陂):宋代著名理學家。

  李時珍(蘄春):明代藥學家,《本草綱目》作者。

  郝敬(京山):明代理學家。

  耿定向(黃安):明代理學家,與其弟耿定理耿定力齊名。

  公安三袁(公安):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明代文學家。

  鐘惺(天門):明代文學家,竟陵派領袖。

  譚元春(天門):明代文學家,竟陵派領袖。

  杜浚(黃岡):清初遺民詩人。

  熊賜履(孝感):清初理學名臣。

  徐耀文(仙桃):晚清著名棋手。

  張難先(仙桃):“湖北三怪”之一、愛國民主人士。

  聞一多(浠水):近代著名詩人,《七子之歌》作者。

  王亞南(黃岡):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譯者。

  李四光(黃岡):著名地質學家。

  楊守敬(宜都):清末民初傑出的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藝術家、藏書家。

  熊十力(黃岡):20世紀中國最傑出哲學家,新儒家開山人物。


  李濟(鐘祥):中央研究院院士,人類學,考古學家。

  王世傑(崇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武漢大學第一任校長。

  徐複觀(浠水):新儒學大師。

  沈剛伯(宜昌):臺灣大學文學院長、代理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邢慕寰(黃梅):中央研究院院士,經濟學家。

  張培剛(紅安):哈佛三劍客之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發展經濟學創始人。

  湯用彤(黃梅):中央研究院院士,哲學史家。

  蔣碩傑(應城):中央研究院院士,經濟學家,是華人中最早獲得Nobel經濟學獎提名者。

  殷海光(黃岡):臺灣大學教授,中華民國民主的啟蒙者。


  曹禺(潛江):著名劇作家,中國現代話劇開山人物。

  聶紺弩(京山):著名雜文家。


  胡秋原(黃陂):著名學者。曾任立法委員。

  居浩然(武穴):學者,國民黨元老居正之子。曾任淡江英專淡江大學之前身)校長。

  昌彼得(孝感):學者,臺灣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淡江大學東吳大學教授。

  李蘭甫(黃梅):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臺灣東吳大學商學院教授,著名經濟學、管理學專家。

  聶華苓(應山):著名作家。

  鄭明娳(漢口):著名散文家、學者。

  熊召政(英山):著名作家。

  池莉(仙桃):1980年代末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家。

  熊宜中(漢口):著名旅台國畫家、華梵大學教授。

科學、技術類

  畢昇(英山):宋代活字印刷發明人。

  李時珍(蘄春):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著有《本草綱目》等醫藥學著作。

  王竹溪(公安):著名物理學家。

  彭桓武(麻城):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

  朱光亞(漢口):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李四光(黃岡):地質學家。

  姚期智(孝感):美國科學院院士,圖靈獎獲得者。

  田長霖(黃陂):美國工程院院士,加州伯克利大學原校長。

  黃鍔(武漢):美國工程院院士,著名信號處理方法EMD發明人。

  周元燊(南漳):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普渡大學教授。主要從鞅論、最佳止步理論、序貫分析研究。

  李天培(應城):國際著名光電子與光通信技術專家。曾任BellCore首席專家,NSF電子通訊部門主任,普林斯頓大學及Sarnoff公司顧問。

  朱邦複(黃岡):漢字基因理論發明人,倉頡碼發明人,中文電腦開山人物。

  陳祖濤(武漢):汽車工程師,中國汽車工業奠基人之一。被譽為「一汽第一人」。

  萬哲先(沔陽):著名代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舒德幹(鄂州):著名古生物學家。

  李緒鄂(武漢):著名導彈專家,中國洲際戰略導彈及固體潛地導彈的副總設計師。曾任航太工業部部長。

  劉永坦(武昌):著名雷達專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石泉(大冶):著名導彈專家。

  池際尚(安陸):地質學家和地質教育家。

  陶述曾(新洲):著名工程技術專家。

  王承書(武昌):物理學家。

  塗長望(武漢):氣象學家。

  戴芳瀾(江陵):真菌學家。

宗教類

  道信(廣濟縣,今武穴市):禪宗四祖

  弘忍(黃梅):禪宗五祖

  神會(襄陽):曾被奉為禪宗七祖,為荷澤宗的建立者

  來果(黃岡):近代禪宗大德

  黃念祖(江陵):一代淨土宗師

  淨慧(黃岡):當代高僧

  本煥(新洲):當代高僧

  大愚阿闍黎(武漢): 心密初祖

  明真(荊門):法號真慈,現代禪宗大德。

  吳立民(陽新):號吳明,法名信如。著名佛學專家、原中國佛教研究所所長。

  陶仲文(黃岡):明代著名道士。

工商、實業類

  雷軍(仙桃):金山公司總裁兼CEO

  周鴻禕(蘄春):360安全中心董事長。

  陳一舟(武漢):千橡集團董事長。

藝術類

  譚鑫培:中國20世紀初的京劇大師。

  陳伯華漢劇大師。

  周小燕:武漢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施鴻鄂:武漢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徐帆:武漢人,女演員。

  牛莉:武漢人,女演員。

  劉亦菲:武漢人,女藝人。

  袁泉:荊州沙市人。

  曾黎:荊州沙市人。

  陳數:黃石人,女演員。

  田原:武漢人。

  陳瑞:女藝人。

臺灣藝人任賢齊周傳雄秦祥林蔡琴徐貴櫻俞小凡範曉萱蘇慧倫楊林高淩風庹宗華庹宗康蔔學亮等祖籍均為湖北。

體育類

  萬籟聲:鄂州葛店人, 著名武術家,一代武術宗師。

  呂紫劍: 宜昌人,長江大俠,當代著名武術家。

  周繼紅:武漢人,女子跳水運動員。

  伏明霞:武漢人,女子跳水運動員。

  李娜:武漢人,女子網球運動員。

  李小雙:仙桃人,男子體操運動員。

  楊威:仙桃人,男子體操運動員。

  程菲:黃石人,女子體操運動員。

  喬婭:荊州沙市人,女子體操運動員,前國家女子體操隊隊長。

  廖輝:仙桃人,男子舉重運動員.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牌.

  喬紅:武漢人,女子乒乓球運動員。

近現代湖北政府首腦

北洋政府湖北督軍

  黎元洪  張錫鑾  王占元  蕭耀南  劉佐龍

國民政府湖北省主席(抗戰前)

  張知本 (1927—1929年任)

  何成浚 (1929—1932年任)

  夏鬥寅 (1932—1933年任)

  張群  (1933—1935.12年任)

  楊永泰 (1935.12—1936.10年任)

  嚴重  (1937年代理)

  陳誠  (1938年任)

  嚴重  (1939年代理)

  陳誠  (1940年任)

汪精衛時期湖北省政府主席

  楊揆一 (1942.6-1945年初)

  葉蓬  (1945年初-8月)

國民政府湖北省主席(抗戰後)

  朱懷冰 (1943年代理)

  王東原 (1944-1946.4年任)

  萬耀煌 (1946.4-1948.4年任)

  張篤倫 (1948.4-1949.2年任)

  朱鼎卿 (1949.2-1949.9任)

1949年後湖北省領導人

中國共產黨湖北省委員會書記:

  李先念、王任重、曾思玉、趙辛初、陳丕顯、關廣富、賈志傑、蔣祝平、俞正聲、羅清泉、李鴻忠

湖北省省長:

  李先念、劉子厚、張體學、曾思玉、趙辛初、陳丕顯、韓甯夫、黃知真、郭振幹、郭樹言、賈志傑、蔣祝平、張國光、羅清泉、李鴻忠、王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