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语典故词典 引证文献目录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9年4月1日 (一) 06:05燕赵组04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习成语典故词典 引证文献目录


鬼谷子》 《国语》、《国语•周语》 《韩非子》 《韩诗外传》卷六 《汉书》 《后汉纪》 《后汉书》 《淮南子》西汉•刘安:


  • 春秋时期•公羊高
    • 春秋公羊传,又称《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迄年代与《春秋》一致,其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
    • 尔雅,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解词义的书,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3卷20篇。今存19篇,原无作者姓名,汉代郑玄说是孔子门人所作。
    • 管子,托名春秋前期齐国政治家管仲的论文集。由战国中后期齐国稷下学宫“管子学派”佚名学者所作。汉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
    • 邓析子,相传为春秋时期邓析所作,《四库全书》将其归入子部法家类。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
    • 国语,又称《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大约是春秋末鲁人左丘明所作,与《左传》同为解说《春秋》经的姐妹篇。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21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



  • 战国时期•屈原
    • 离骚,《楚辞》篇名。战国时期楚人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卜居,《楚辞》篇名。相传为屈原所作,而现代学者多以为是楚国人在屈原死后为了悼念他而记载下来的有关传说。
    • 鹖冠子,先秦道家著作,传为战国时楚国隐士鹖冠子所作。今存宋陆佃《鹖冠子解》三卷十九篇。
    • 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
    • 列子,道教经典。又称《冲虚经》、《冲虚真经》。相传为郑人列御寇所作所著,所著年代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战国时期道家、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著。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
    • 韩非子,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的著作集。《汉书·艺文志》著录55篇,与今本的篇数相同。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是成语典故的出处。



  • 汉•韩婴
    • 韩诗外传西汉韩婴撰,是一部记述中国古代史实、传闻的著作,共10卷,包括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
    • 汉书东汉班固撰。中国纪传体西汉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共100篇,其中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后人析为120卷。



  • 晋•葛洪
    • 抱朴子,分《内篇》和《外篇》,各自成书。今存《外篇》50卷,《内篇》20卷。



  • 佛教经典
    •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佛教经典。约成于公元2~4世纪间,初流行于南印度。有三种汉译本:①《六十华严》,东晋佛陀跋陀罗译,60卷34品;②《八十华严》,唐实叉难陀译,80卷39品;③《四十华严》,唐般若译,40卷,亦称《贞元经》,为本经中《入法界品》之别译。


  • 宋代
    • 大宋宣和遗事,是宋代无名氏作,元人或有增益。是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辑录,结合了多个类型的笔记小说并以说书的方式连贯而成。全书内容都出于宋人的记载,反映了汉族人民爱国抗金的思想感情。全书分元集、亨集、利集、贞集四集。



  • 清代
    • 东周列国志,明、清时期小说。小说描写了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作者为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余邵鱼,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以作了一番改编,改名为《东周列国志》,23卷,108回。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冯梦龙的《新列国志》对蔡氏的改本作了某些校正重新出版,书名仍为《东周列国志》,题为“冯梦龙、蔡元放编”。


  • 现代
    • 官话指南,是日本驻清朝公使馆“学生译员”吴启太、郑永邦在中国人帮助下,于明治十四年十二月编撰出版的北京官话教材。
    • 敦煌变文集,是唐代敦煌变文作品的总集,由王重民等人编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敦煌变文集》共八卷,按故事内容分类编排。


古今杂剧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鬼谷子•持枢•全篇》

国语•周语》

韩非子•诡使》

汉书》《汉书•礼乐志》

后汉书

淮南子:主术训》

黄帝宅经

金史•石琚传》

晋书•简文三子传》

精忠岳传》,清人钱彩编撰,金丰增订。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全书20卷,80回。

旧唐书

孔子家语•入官》

老子

乐府诗集•君子行》

礼记•大学》

列子•开瑞篇》

论语•里仁篇》

吕氏春秋•顺说》

孟子•公孙丑上》

明史•卷二六一•卢象升传》

平妖传》,《平妖传》是明代根据民间传说以及市井流传的话本整理编成的一部神魔小说。最初元明之际题作“东原罗贯中编次”的只有二十回,经过晚明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增补改编又成为自明末以来通行的四十回本。原为元末明初罗贯中作,二十回,后由冯梦龙增补为四十回。内阁文库所藏两种,一种题“天许斋批点北宋《三遂平妖传》”,署“宋东原罗贯中编”“明陇西张无咎校”,为明代泰昌元年(1620)刊本;另一种题“墨憨斋手校《新平妖传》”,署“宋东原罗贯中编,明东吴龙子犹据补”,为明代崇祯年间金阊嘉会堂刻本,是前一种毁版后的重刻本。

清史稿•卷一四〇•兵志十一》

尚书•盘庚上》《书•旅獒》

诗经•豳风•鸱鸮》

史记•高祖本纪》

宋史•卷四五〇•忠义传五•张顺传》

宋书•宗悫传》

孙子•谋攻》

孙子兵法•势》《孙子兵法•虚实》

唐六典•工部尚书》

荀子•劝学》

杨家府演义•继业夜观天象》

易经

元史•丰臧梦解传》

战国策•齐策四》《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赵策》

周书•卷十五•李弼传》《周书•庾信传》

周易•复》《周易•乾•文言》《周易•系辞上》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中国宋代景定四年(1263年)黎靖德以类编排,于咸淳六年(1270年)刊为《朱子语类大全》140卷,即今通行本《朱子语类》

庄子•天运》

资治通鉴

左传

巴金《春》五、巴金《春雨》八

北齐•魏收魏书•河南王传》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四•阉官传•赵黑传》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北宋•苏轼《书楞伽经后》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冰心《十亿人民的心愿》

蔡东藩清史演义

蔡东藩《唐史演义

蔡元培《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

东晋•葛洪《神仙传》

东晋•刘琨《劝进表》

郭沫若《洪波曲》、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

汉•耿育《上书言便宜因冤讼陈汤》

汉•桓宽盐铁论•诏圣》、西汉•桓宽盐铁论•后刑第三十四》

汉•贾谊《过秦论》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传》、《说苑•卷五•贵德》、汉•刘向《说苑•君道》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

汉•王充论衡•初禀篇》、汉•王充《论衡•偶会》

汉•扬雄《甘泉赋》

汉•张纮《临困授子靖留笺》

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

华罗庚《统筹方法》

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二•邢颙传》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鲍勋传》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晋•陆机《辨亡论》、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

晋•王嘉拾遗记•卷六》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晋•韦謏《启谏冉闵》

老舍《鼓书艺人》、老舍《神拳》第二幕

老子道德经

梁•萧统文选•古诗十九首》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两地书•许广平》、《呐喊•风波》、《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且介亭杂文二集•序》、《书信集•致曹聚仁》、《书信集•致母亲》、《书信集•致章廷谦》

马南邨燕山夜话•文天祥论学》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纪念孙中山先生》、《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茅盾《虹》六、《子夜》五

明•李贽《因记往事》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

明•董谷《碧里杂存•卷上•满江红》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喻世明言•卷十八•杨八老越国奇逢》、《喻世明言•卷十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明•归有光《上总制书》

明•郭勋英烈传》,《英烈传》又名《云合奇踪》、《皇明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等,章回体小说,全书分为十卷。共八十回,关于作者,旧有郭勋(郭英的后裔)和徐渭两种说法,但据赵景深等学者考证,此两种说法都属假托。

明•胡应麟《诗薮》

明•姜世昌逸周书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关镇杂记一•古榆关》

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一•行谊》

明•李贽《焚书•杂述•豫约》、《焚书•杂说》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明•刘基《惜馀春慢•咏子规》词

明•卢象昇《请讨贼疏》

明•陆采《怀香记•鞫询香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明•沈采《千金记》第十七出

明•施耐庵水浒传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明•宋濂《原文》

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牡丹亭•惊梦》

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二

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九出》

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与薛尚谦书》

明•吴承恩西游记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

明•姚子翼《上舂林》

明•于谦《咏煤炭》(诗)

明•袁宏道《徐文长传》

明•袁于令西楼记•第一出》

明•张居正张文忠公集•书牍九》、《答宗伯董浔阳》

明•周楫《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庵赠文》


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舞鹤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

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秦牧《花市》、《艺海拾贝•河汊错综》

清•曹雪芹红楼梦

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

清•曾朴孽海花》,《孽海花》是清朝金松岑、曾朴创作的长篇谴责小说。全书35回,最早见于《江苏》杂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后由曾朴续写而成于1928年前后。

清•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清•程麟《此中人语•成衣匠》

清•程元升《幼学故事琼林•地舆》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

清•方苞《游丰台记》

清•方成培《雷峰塔•祭塔》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一二五首

清•顾炎武日知录•孙氏西斋录》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倅》

清•洪亮吉《江北诗话》卷二

清•洪昇《长生殿•埋玉》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八•顾炎武》

清•郎廷槐《师友诗传续录》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

清•李绿园歧路灯

清•李汝珍镜花缘

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勉读书》

清•李渔《笠翁偶集•词曲部》

清•梁启超《莅山西票商欢迎会学说词》

清•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

清•刘鹗老残游记

清•刘开《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清•刘坤一《奏疏》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四卷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王文成公用兵》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各本序跋题辞•唐梦赉序》、《聊斋志异•卷四•水灾》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清•钱谦益《与惟新和尚书》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五福》

清•汪琬《来虞先生年谱后序》、《尧峰文钞•兵论》:

清•王昶《新修州学之记》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

清•魏源《治篇十一》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痛史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

清•杨潮观《吟风阁杂剧•信陵君义葬金钗》

清•叶廷琯《吹网录•韦昭避讳改名》

清•叶燮《原诗•卷三•外篇上》

清•俞万春荡寇志

清•袁枚随园诗话

清•恽敬《上曹俪笙侍郎书》

清•张春帆宦海》第六回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白香山诗》、《瓯北诗话•陆放翁诗》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

清•周亮工《题蕉堂索句图》

屈原九章•怀沙》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诫子书》

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盛宣怀《上张香帅书》

宋•包拯《天章阁对策》

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

宋•程颢《师训》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陌上桑古辞》

宋•黄庭坚《与王国彦长书》

宋•李清照《打马赋》

宋•刘斧《青琐高议》

宋•刘挚《忠肃集•待御史黄君墓志铭》

宋•楼钥《攻媿集》、《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

宋•陆佃《陶山集•太学案问》

宋•陆九渊《与王谦仲书》、《语录》卷下

宋•陆游《剑南诗稿》、《谓南文集》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

宋•吕本中《紫微杂说》

宋•欧阳修《归田录》、《回丁判官书》、《记旧本韩文后》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

宋•苏轼《后赤壁赋》、《稼说送张琥》、《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上圆丘合祭六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孙光宪兆北琐言•逸文•丁秀才奇术致物》

宋•汪元量《湖山类稿•读史》

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

宋•文天祥《邹仲翔墓志铭》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宋•辛弃疾《浣溪沙.未到山前骑马回》词

宋•延寿辑《宗镜录》卷三十一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

宋•张炎《词源•制曲》

宋•郑清之《念奴娇•楚天霜晓》词

宋•周行己《上宰相书》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三卷

宋•朱熹《〈孟子•告子上〉注》、《辞免直秘阁状一》、《答陈同甫书》、《与汪尚书书》、《中庸•或问》卷三、《朱文公文集》、《朱子全书•性理三》、

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中国宋代景定四年(1263年)黎靖德以类编排,于咸淳六年(1270年)刊为《朱子语类大全》140卷,即今通行本《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第四十二卷、南宋•朱熹《答张敬夫书》(张栻字敬夫)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民族主义第六讲》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唐•秦韬玉《仙掌》诗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修香山寺记》

唐•储光羲《献八舅东归》诗

唐•崔致远《谢诏示徐州事宜表》

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

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平淮西碑》、《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圬者王承福传》、《贞曜先生墓志铭》、韩愈《论淮西事宜状》

唐•李白《行路难》诗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诗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

唐•陆希声《阳羡杂咏诗》十九首之十六

唐•陆贽《论替换李楚琳》、《论叙迁幸之由状》

唐•孟郊《游子吟》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

唐•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唐•吴兢贞观政要

唐•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

唐•周昙《晋门•吴隐之》诗

吴晗《朱元璋传》


夏衍《心际》第二幕

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

严复《救亡决论》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

姚雪垠《李自成》

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

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

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

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

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四折

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

元•耶律楚材《次云卿见赠》诗

元•张可久《普天乐•忆鉴湖》曲

元•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三战吕布》


周立波《山乡巨变》续篇

朱自清《山野掇拾》、《钟明〈呕心苦唇录〉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