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苗族志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苗族姑娘
苗族银饰盛装少女
56朵“民族体育之花”:唐丽,苗族(贵州),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苗族拼音:miáo zú;英语:the Miao nationality,苗语湘西方言:Ghab Xongb嘎熊、Deb Xongb大熊、Deb Nceut大楚;苗语黔东方言:Hmub姆、Ghab nes嘎闹;苗语川黔滇方言:Hmongb蒙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主要世居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重庆湖北海南等省、区,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青水苗寨)和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门头村)也有部分苗族后裔的村落分布。


东南亚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掸邦也有相当规模的苗族村落分布。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后,数万苗族人因政治原因成为难民,部分移居到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即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使用苗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有湘西方言(苗语东部方言)、黔东方言(苗语中部方言)、川黔滇方言(苗语西部方言)三大方言。其中,川黔滇方言(苗语西部方言)又划分出- 川黔滇、滇东北、贵阳、惠水、麻山、罗泊河、重安江、平塘等8个次方言。国外苗语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美国法国等国家,与中国苗语的川黔滇次方言相同。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苗族使用其他语言,如:湖南省城步县绥宁县等县的巴那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畲语支);湖南省城步县等县的青衣苗人话(又称“猫家话”,一种含苗语中部方言词汇的汉语土话方言);贵州省天柱县与湖南省会同县等县的酸汤话(属汉语西南官话的一种)和三锹话(一种含有侗苗湘三语成分的汉语方言);贵州省普安县等县的喇叭苗土话(汉语湘方言的一种);湖南省怀化市等地的瓦乡话(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汉语方言);贵州省锦屏县天柱县等县的草苗话(属于侗语的一种);海南省的金门土语(瑶语金门方言的一种,与广西的"蓝靛瑶族"关系密切)等等;杂居地区苗族也会讲汉族、侗族、壮族等族的语言; 通用汉文,以前曾有过一些外国传教士创制的拼音字母,仅在部分地区使用。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汉、苗语言工作者创制了拉丁拼音文字。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苗族坡会是以吹芦笙伴歌舞为主要特色的文化盛会。


  苗族过去盛行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较大的节日是“牯藏节”(祭祖),每年秋后举行一次。斗牛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活动,每年正月、端阳、火把、中秋等佳节都要举行斗牛活动。


越南大部分苗族自称“蒙”Hmongb,只有一小部分自称“那苗”Na Mieu。在越苗族支系很多,除“那苗”外,大体可分为5个主要分支:①“白苗”:自称为“蒙豆”Hmongbdleub;②“黑苗”:自称为“蒙那”Hmongb dlob;③“红苗”:自称为“蒙西”Hmongb shib;④“花苗”或“青苗”:自称为“蒙冷”Hmongb Lab或“蒙佐”Hmongbnzhuab;⑤“汉苗”:自称为“蒙刷”Hmongb shuab。 据越南1991年的资料,在越苗族大约有50余万人。他们生活居住范围较广,沿中越老边境的河江省、黄连山省、莱州省、高平省、山萝省、宜安省、高平省、谅山省、河江省、老街省、清化省、义静省、安沛省、北太省、河山平省等诸省山区,与其他民族杂居,但不像周边的瑶族哈尼族布依族等民族那样,苗族有明显的集中聚居区。在越苗族主要集中的地区是:同文高原、黄树腓、封土、兴湖、土庙、奠边、顺州、巡教、沙霸、木州县、北河县、沙巴、铎佐州、姆庚塞州等地区。


老挝,苗族和瑶族通常被合称为“老松人”或“山顶寮人”,意即“住在山上的老挝人”。21世纪初,老挝的苗族超过3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半沙里省、乌端木塞省、坡里坎省、川圹省、桑怒省、琅勃拉邦省、沙耶武里省、甘蒙省等省,其中以川圹省为最多。他们通常居住山脉两侧的高山地区,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老挝的苗族自称“蒙”。老挝的苗族大多属于“白苗”,自称为“蒙豆”;“青苗”的人数次之,自称为“蒙刷”;“黑苗”的人数最少,自称为“蒙那”,只有两个村寨。


泰国苗族人数已达14万左右,在泰国山地民族中仅次于人数最多的克伦人,占全国山民总数的15.10%,主要分布于北部各府,其中以难府、清迈府、清莱府和达府最多,这4个府的苗族人口占泰国苗族总人口数的75%以上,另外,苗族在碧差汶府、鼓也洛、南邦、帕府、夜丰颂、黎府、甘烹碧、那空沙汪、猜纳、素可泰、乌泰他尼等府也有分布。在泰国北部和中部地区,至少在13个府有苗族居住。如果不包括因越南战争逃到泰国的老挝苗族,泰国的苗族村寨约有245个。泰国苗族是该国境内分布地域仅次于克伦族的山地民族。泰国苗族同样自称“蒙”,主要有“白苗”。


缅甸苗族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的苗族是属于“白苗”支系的,他们主要分布在掸邦果敢地区的大水塘、家地峁、野牛坝、八威、曼洛、八马寨、宋干、麻粟坝、蛇甸坝、嘎门、登尼、莫奈等村落和掸东小勐拉、佤邦、东枝、景栋、八莫等地,他们自称是从贵州迁入云南后再迁入缅甸的。苗族是掸邦所有民族集团中最晚到达的,缅甸苗族人口较少,生产力落后,由于缅甸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不断发生冲突,苗族居住地区经常受到战争的波及,缅甸苗族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苗族同胞生活比较艰难。居住的房屋基本是茅草搭建的房子。


苗族:黔东南苗族民居

苗族自治地方

一、自治州

1.贵州省: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湖南省: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3.云南省:〇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4.湖北省: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二、自治县


1.湖南省:〇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2.贵州省: 〇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3.云南省:〇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4.重庆市: 〇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区


5.广西壮族自治区:〇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


6.海南省: 〇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民族支系

在历史上,苗族曾有过多种分类方法。 ⊙按服饰颜色划分,有黑苗、白苗、青苗、紅苗、花苗等;⊙按外貌特徵划分,有长角苗、歪梳苗、黑蹄苗、長裙苗、短裙苗等;⊙按居住地划分,有“东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等称谓;⊙按汉化程度划分,有“生苗”、“熟苗”等称谓。


按苗族不同的自称划分,则有「牡(黔東苗語:Hmub)」、「蒙(川黔滇苗語:Hmongb)」、「阿卯(滇東北苗語:ad Hmaob)」、「仡雄(湘西苗語西部次方言:ghob Xongb)」、「代宋(湘西苗語东部次方言:deb Songb)」等,据研究,这些自称(除前綴外)都是同源的。



如今比较系統和科学的划分方法是按照方言划分。(苗語方言族群的分布和下文苗語方言的分布不能对等,因为有些地区的苗語已经失传):


(一) 苗語湘西方言族群(苗语东部方言,红苗支系):

①湘西方言西部次方言族群:自称「仡雄ghob Xongb」,但通常称为「代雄deb Xongb」(deb在苗語湘西方言中有「字辈」的含义)。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部、怀化市部分地区,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部分地区,重庆市東南部地区,零散地分分布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苗民起义被镇压以后,该支系的一部分迁移至贵州省北部的道真县瓮安县务川县凤冈县等地,语言改用汉语,服饰与当地其他民族相似。另一部分迁移至贵州省黔东南州月亮山地区、三都县荔波县望谟县紫云县部分乡镇,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河池市南丹县都安县环江县等县,至今仍保持有本族群语言,该支系服饰为湘西型各式。

②湘西方言东部次方言族群:自称「阿宋(ab Songb)」,也自称为「代宋(deb Songb)」。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部、怀化市部分地区。



(二)苗語黔東方言族群(苗语中部方言):

①施洞支系/革东支系/革一支系/台拱支系(九股苗-黑苗)/巴拉河支系(九股苗-黑苗)/黄平支系/高标支系/柳川支系/高丘支系/久仰支系/巫门支系/六合支系/大塘支系(短裙苗)/太拥支系(短裙苗)/舟溪支系(短裙苗)/丹寨支系(八寨苗)/平永支系/打渔支系(白领苗)/八开支系/加鸠支系/榕江支系/岜沙支系/加勉支系/融水支系/丹都支系(白领苗)/坝固支系:该支系自称「木Hmub」或「嘎闹ghad nes」。主要分布于中國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县等地,湖南省怀化市部分地区、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绥宁县等地。


②那苗人(Na Mieu)生活在越南北部的高平、谅山、北江的山区。那苗人来自中国南方的移民相传他们十代以前是从中国广西柳州市一带迁徙过来的,大概在两百多年以前,他们不服清朝统治引发的苗民起义被满清官方镇压之后,一部分族人逃到了越南。那苗人不吹芦笙,“那苗语”被越南语言学家正式归类为苗语中部方言。他们的语言可能是Hmu(黔东南苗族)的一支,最有可能是黔东南苗族语言,与柳州融水县苗语相近。





(三) 苗語川黔滇方言族群(苗语西部方言):

①罗泊河支系(花苗)/中排支系(白裙苗)/云雾山支系/高坡支系/打引支系/摆榜支系/摆金支系(打铁苗)/花溪支系(花苗)/乌当支系(花苗)/麦格支系(四印苗)/长顺支系(尖尖苗)/边阳支系/南丹中堡支系/鸭寨支系/安清支系/安普支系(花苗)/麻山支系(白苗)/岔河支系(白苗)/西林支系(白苗)/寨和支系(白苗)/遵义支系(白苗)/德峨支系/鲁沟支系(青苗)/叙永支系(花苗)/六冲河支系(小花苗)/阿弓支系(箐苗-长角苗)/盘县支系(花苗)/开远支系(黑苗)/蒙洒支系(汉苗-歪梳苗)/蒙正支系(歪梳苗) :除去滇东北次方言族群和重安江次方言族群以外,川黔滇方言族群全部都自称「蒙Hmongb」,广泛分布于中國的贵州省西部、云南省全境、四川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小规模分布于重庆市西南部,在中南半岛各國以及欧美地区也有大規模分布。


②滇東北次方言族群/威宁支系,自称「阿卯ad Hmaob」,他称「大花苗 」:分布于中國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彝良-宣威-武定-禄劝-曲靖等地),贵州省西部(威宁县-赫章县-六盘水市等地),四川省南部(屏山县)。


③重安江次方言族群,自称「哥摩」、「嘎孟」,他称「革家人」、「东家人」、「西家人」: 分布于中國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凯里市-麻江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县安顺市关岭县等地。由于处于黔东方言族群(苗语中部方言)包围内,在历史上与当地的黔东方言族群(苗语中部方言)关系紧张。



(四)勉语金門方言族群:自称“金门”,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省。 海南省的苗族大部分是明代从广西征调的苗兵并落籍到海南的后代。 

除了当兵来海南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苗族是为了谋生迁来海南的。海南苗族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苗人从广西来,是坐船过海的。登岸后第一个居住点是凰田。凰田为一盆地,苗人将此盆地开垦成一片良田。但统治者见苗人生活富庶,就进村抢劫,并要将苗人斩尽杀绝。苗人只得丢弃家园,逃往原始森林。这种传说说明部分苗族是为了谋生而迁来海南的。

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语言工作组来海南调查少数民族语言时,有位广西籍的瑶族女同志竞能用本族语言跟海南苗族人流利地交谈,一时传为异事。经过专家研究认定,海南苗族实际来源于瑶族,其语言、民族自称(称“金门”或“金地门”)、服饰、习俗(如用蓝靛染色)等与广西的山子瑶、云南的蓝靛瑶基本相同。



(五)其他特殊苗族支系:


①巴那苗(红衣苗人):讲巴那语(属苗瑶语族畬语支,接近畲族的活聂话与瑶族的炯奈话)。他称“红衣苗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城步县上排村、中排村和下排村,绥宁县的黄双坪村。


②青衣苗人:讲貓家話(一种含有苗语中部方言词汇的汉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城步县绥宁县关峡苗族乡、长铺子苗族乡,新宁县部分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的伟江乡、马堤乡、泗水乡、江底乡,资源县的河口瑶族乡、两水苗族乡、车田苗族乡等地。


③草苗人:讲侗语。 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三省交界地带的通道县靖州县三江县黎平县四县三省坡脚下且杂居在广大侗族村寨之间的山地上。草苗分内部苗(草苗,含左襟苗、右襟苗)、中部苗(花衣苗)、外部苗(黑衣苗)。 这三部分苗族语言相同,生活习俗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是服饰和情歌文化上。


④酸汤苗:讲酸汤话(属汉语西南官话)。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东部的天柱县境内,集中居住在清⽔江下游两岸,包括远⼝、⽵林、坌处、地湖、兴隆、⽩市、江东、瓮洞、⼤段。除此之外,湖南省会同县广坪镇,炮团乡也有族人分布。他们都说酸汤话(少数会说侗语)。



⑤三锹苗:讲三锹话(一种含有苗、侗、湘三语词汇的汉语方言)。 锹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靖州县新厂、平茶、藕团、三锹、大堡子等五个乡镇近百个村寨的锹里地区,以及通道县部分地区;明末清朝初起陆续从锹里迁徙到贵州省黎平县锦屏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锹人是苗族的一个支系,锹人的歌鼟(多声部民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



⑥喇叭苗(鲁打支系):讲湖广话(汉语湘方言的一种), 鲁打支系自称“湖广人”,他称"喇叭苗",来源于新汉族移民对他们的称呼“老巴子”。喇叭人是中国贵州西部的一个族群。喇叭苗話实际上是一种「军话」(汉语湘方言)。近年来,在西南官话的强势和普通话的推广下,越来越多喇叭苗人转用「明话」(带喇叭话口音的西南官话)。

据喇叭人的族谱和口传历史记载,他们的祖上大多是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来自湖广行省宝庆府城步县(今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调征云南时的军户,洪武二十年云南平定后一部分退居贵州省安顺军民府普安卫(治今六盘水市盘县特区);洪武二十三年,安南所升编为卫(治今普安县);洪武二十五年,卫治迁尾洒堡(今晴隆县)。从此喇叭人便在这一带定居至今。



⑦瓦乡人:讲瓦乡话(一种含有苗语、湘语词汇的汉语方言)。瓦乡人生活在沅水中游与酉水流域广大区域内(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泸溪县古丈县城步县)。由于语言和生活习俗的独特,自称“讲(gang)乡翁”,瓦乡人被认为是“五溪蛮”的后裔。

苗族语言

(一)苗语西部方言(川黔滇方言)

根据《苗语简志》,将苗语西部方言划分为七个次方言(现在分为八个次方言)、十三个土语。七个次方言即川黔滇次方言、贵阳次方言、惠水次方言、麻山次方言、滇东北次方言、罗泊河次方言、重安江次方言、平塘次方言。除滇东北、罗泊河、重安江三个次方言不分土语外,其余四个次方言还有土语的区别。

结合苗语西部方言的实际分布情况,各个方言土语主要的分布情况如下:

1.滇东北次方言:通行在⊙云南省 彝良,大关,昭通市区、永善,巧家,武定、禄丰,禄劝,楚雄市区,昆明市区,安宁、曲靖市区、寻甸、宣威、沾益等地,⊙贵州省 威宁县、赫章、织金,普定、望谟等县和六盘水市的水城县。

2.罗泊河次方言:通行在⊙贵州省 福泉、贵定、龙里、开阳等县毗连地带。

3.重安江次方言:通行在⊙贵州省 黄平县重安、崇仁,凯里市龙场、狗场、甘坝,麻江县龙山、隆昌、碧波等乡镇。

4.川黔滇次方言分第一、第二两个土语。

4.①第一土语:通行在⊙四川省 古蔺、叙永、兴文、珙县、筠连、高县、长宁、木里、盐边等地;⊙贵州省 金沙、赤水、仁怀、遵义、息烽、毕节、纳雍、黔西、大方、织金、普定、普安、兴义、镇宁、安顺(今西秀区)、六盘水等地;⊙云南省 镇雄、威信、彝良、师宗、文山(市)、砚山、丘北、马关,广南、西畴、麻栗坡、富宁、蒙自、屏边、开远、金平、个旧,弥勒、元阳、保山市区、昌宁、丽江、华坪、凤庆等地;⊙广西壮族自治区 隆林县、西林、那坡等地;⊙其中,分布在国外的西部方言苗族同胞,几乎全都操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

4.②第二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纳雍、赫章两县和六盘水市水城县。


5.贵阳次方言:分北部、西部、南部三个土语。

5.①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贵阳市郊区,平坝县林卡,黔西县重新、石平,金沙县木沙、笔架,宗平、大员、新西、安民、桃园,镇宁县新场和开阳、息烽、修文、贵定等县的部分地区;

5.②西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平坝县马场、马路、嘎云、白云、话龙,昌河,清镇市后六、芦笙,安顺市西秀区张家屯、平寨、旧州、鲍隆、刘官,长顺县广顺,贵阳市郊区等地;

5.③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安顺市西秀区和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


6.惠水次方言:分北部、西南、中部、东部四个土语。

6.①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贵阳市高坡,惠水县羊场,贵定县塘堡、平伐等地;

6.②西南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惠水县雅水、三都、斗底、断杉,长顺县摆塘、中果等地;

6.③中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惠水县城关、摆金和长顺、紫云等县的部分地区;

6.④东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平坝县西关、惠水县摆榜等地。


7.麻山次方言:分中部、北部、西部、南部四个土语。

7.①中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紫云县宗地、打易、格井、克混、妹场、百花,罗甸县逢亭、边阳等地;

7.②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长顺县代化,罗甸县边阳,惠水县董上等地;

7.③西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紫云县猴场、四大寨等地;

7.④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望谟县麻山、乐宽等地。




(二)苗语中部方言

苗语中部方言人口分为北部土语、南部土语和东部土语,语言较为统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苗岭及其余脉地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部、广西省北部、湖南省西部地区。

根据《苗语简志》:

1.苗语中部方言-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凯里、麻江、丹寨、雷山、台江、黄平、剑河、镇远、三穗、施秉,三都县、福泉、瓮安,余庆,平坝、镇宁县,兴仁、贞丰、安龙、望谟等县(市);

2.苗语中部方言-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榕江、从江、黎平、丹寨、三都县、荔波、独山等地;⊙广西壮族自治区 融水县、三江县、环江县等县;

3.苗语中部方言-东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 锦屏、天柱、黎平、剑河等县,⊙湖南省 靖州县、通道县、会同等县。




(三)苗语东部方言

苗语东部方言的语言相对统一,只分东部土语和西部土语,分布也为较为集中,主要在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贵州省四省交界的武陵山脉,在贵州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陕西省镇巴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根据《苗语简志》:

1.苗语东部方言-东部土语:通行在⊙湖南省 泸溪县和古丈、吉首、龙山等县的部分地区;

2.苗语东部方言-西部土语:通行在⊙湖南省 花垣、凤凰、保靖、吉首、古丈、龙山、新晃等县;⊙贵州省 松桃县、铜仁市等县;⊙重庆市 秀山县、彭水、酉阳县等县,⊙湖北省 宣恩、来凤、咸丰,⊙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池市、南丹县等地区。

3.巴那语(属苗瑶语族畲语支):主要分布在⊙湖南省 城步县绥宁县。是“红苗”支系使用的特殊语言。



(四)海南金门方言:海南省金门方言属于苗瑶语族瑶语支瑶语金门方言,与瑶族自称"金门"的"蓝靛瑶"在语言文化习俗上相同。因古代历史上苗瑶本就是同源的,在古代这两者是不单独划分的,且在很多历史文献中将两者统称为“苗”,导致海南苗族同胞在意识里一直自认是苗族。海南苗族自称”金第门“,意为”山人“,是从广西迁入海南岛,在做民族认定时尊重其自愿选择,被认定成苗族。

海南苗族遍布海南省琼中屯昌琼海保亭万宁五指山市三亚乐东定安东方市白沙昌江县陵水儋州市澄迈15个市县。



(五)草苗-侗语:主要分布在⊙贵州省 黎平县从江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江县;⊙湖南省通道县靖州县



(六)苗汉混杂的语言和汉语方言


1.酸汤话(汉语西南官话的一种)、三鍬話(一种含有苗、侗、湘三语词汇的汉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 靖州县会同县通道县绥宁县;⊙贵州省 黎平县锦屏县天柱县


2.青衣苗人话/猫家話(一种含有苗语中部方言词汇的汉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 城步县绥宁县等地,⊙广西壮族自治区 龙胜县资源县等地区。


3.瓦乡话(一种含有苗语、湘语词汇的汉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 怀化市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湘西州泸溪县古丈县保靖县永顺县等地。


4.喇叭苗土话(汉语湘方言的一种):主要分布在⊙贵州省 晴隆县普安县水城县六枝特区等地。


5.改操汉语西南官话的苗族:主要分布在在⊙贵州省黔北地区部分红苗支系,⊙重庆市部分红苗支系,⊙湖北省鄂西地区大部分红苗支系。

民族历史

  苗族历史文化悠久,早在4千多年前,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居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内。


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故与苗族可能有亲缘关系。有人认为古代三苗与苗族有渊源关系。也有人认为现在的苗族可以溯源于殷周时代“髳人”。此外,还有驩兜说、夜郎说、巴郡南郡蛮说、武陵蛮说等。

有关苗族族源问题的各种争论在史学界中至今尚未定论,但是已有足够的史料可以证明的是,早在两千年前的秦汉时代,苗族的祖先已经聚居在至今还是他们比较最集中的湘西、黔东这个当时称作“五溪”的地区。历史上称居住在这一地区包括苗族祖先在内的少数民族为'五溪蛮”成“武陵蛮”。后来他们陆续向西、向南迁徙,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分布局面。

宗教信仰

  苗族信仰万物有灵或多鬼神,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认为神灵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无论消灾除病或求子求财等都祈求神灵与祖先保佑。祈求消灾除邪时,由巫师驱鬼。祭神祭祖活动极为隆重。时至今日,苗族中还十分盛行祖先崇拜。黔东南州苗族从枫木、蝴蝶图腾崇拜转化为崇敬人类的始祖“姜央”,认为他是苗族的祖先,每个鼓社都设“鼓石窟”,供奉“央公”、“央婆”;湘西州苗族崇拜的始祖是“傩公”、“傩母”。


为了祈求祖先神灵的庇佑,各地都有规模较大的杀牛祭祖活动,如:黔东南州的“吃牯藏”(鼓社节);黔西南州安顺镇宁等地的“砍牛”;铜仁松桃湘西州的“还傩愿”、“椎牛祭祖”、“敲棒棒猪”以及“赶鬼”、“吃鬼”、“祭鬼”等活动,耗费很大。此外,对自然物(大树、怪石)或人造物(水井、板凳)的崇拜和祭献,以酒、肉、鱼、鸡、鸭、糯米等作祭品。

还有少数苗族地区,如威宁县石门坎和滇东北等地在近代由于受外国传教士的影响,有改信天主教基督教的。但总的来看,多数苗族群众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长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相对于汉族一般自认炎黄子孙,苗族则持续以蚩尤为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 Chib Yeul Laol),“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是否就是蚩尤,尚有争论。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藏”时,也要首先祭始祖“姜央”(姜尤)。黔南地区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东部方言区苗族古代经典《奉祖》里的尤公蚩婆,“尤公”指的就是“蚩尤”。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先民把枫木作为图腾进行崇拜。他们把枫木当作自己的亲属,认为自己的祖先源于枫木,正如《苗族古歌》所唱的:“还有枫树干,还有枫树心,树干生妹榜,树心生妹留,古时老妈妈。”意思是说,枫树干和枫树心生出了“妹榜妹留”。“妹榜妹留”是苗语,翻译成汉语即是“蝴蝶妈妈”,而“蝴蝶妈妈”则是苗族的始祖。因为“蝴蝶妈妈”生下十二个蛋,十二个蛋又孵化出远祖“姜央”等等。


东部方言区苗族与瑶族(勉金族群)、畲族共同崇拜盘瓠(一种神犬,苗语称“mat ghoud”,即犬父)。他们世代传说着“神母犬父(ned ghunb mat ghoud)”的故事,把盘瓠视为自己的始祖。据《后汉书·南蛮传》载,武陵的五溪蛮是以盘瓠作图腾崇拜对象的民族,因而有盘瓠蛮之名。


《亚鲁王》讲述的是西部方言区苗族的先祖亚鲁王的故事。主要流传于紫云县,分散流传于邻近的罗甸县、望谟县、平塘县、贵阳花溪、清镇、镇宁、关岭等西部方言区苗族。


在镇宁县、紫云县、西秀区交界处,以镇宁革利乡为中心,方圆600平方千米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一支礼仪风俗都非常独特的苗族同胞,这支有2.3万余人的苗族同胞称自己为“蒙正苗族”,他们以“竹王”(夜郎王)为图腾。千百年来,他们坚信自己就是夜郎竹王的后裔,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有一整套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程序,蕴涵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他们保留着浓厚纯正的崇拜夜郎竹王民俗。


苗族姑娘,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

民族服饰

  苗族的服饰在各地各有其特点。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古代苗族男子都蓄长发,挽椎髻于头顶,插木梳或发针,戴耳环、手镯、项圈等饰物。至清代末期,他们已不再蓄发挽椎髻,有的改梳长辫子。各地区苗族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式样约几十种之多,但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腿根,仅七、八寸长。湘西,贵州松桃、凯里,广西大苗山,湖北宣恩等部分地区苗族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湘西苗族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绣有宽大花边,头缠格子布或青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别具风格。她们的盛装以黔东南独具特色,把银饰钉在衣服上成“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

  苗族服饰有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且有地区差别。据清代《百苗图》所载,凡八十三种。另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

  1984年民族文化宫在举办全国苗族服饰展览时,首将将纷繁复杂的苗族服饰分为湘西型、黔东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类别和若干款式。

  湘西型 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今女我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黔东型,流行于黔东南。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花饰满身,图案多为平绣的各种龙、凤、鸟、鱼及花卉。雷公山一带女装独特,百初裙甚短,长者30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上衣花饰用彩线挑以各种几何图案。妇女盛装银饰繁多。

  川黔滇型 流行于川、黔、滇、桂等省区讲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区。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色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黔西北和滇东北一带,不论男女皆缀以织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

  黔中南型 流行于贵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处。女装上衣多披领、背帕等,下装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蜡染裙。以挑花为主,兼用蜡染。贵阳、安顺、安龙等地的花溪式女装,其披领酷似一面旗帜,俗称“旗帜服”,花饰也多。海南型,流行于海南省。女装多为右偏襟青布长衫,蜡染布筒裙,花饰少。

苗族银饰

苗族银饰

  苗族金属工艺品。流行于黔东南和湘西苗族地区。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项链、牙签、髻簪、耳环、手镯、戒指等。项圈由小到大多达七圈为一套,重二千余克。造型或呈四棱突起,绕如螺旋,或偏圆,平面上錾出各种花纹图案。项圈是苗家姑娘恋爱、结婚必备之物。牙签一般由数根薄而透明的牙签和四到八条银链、小银铃组成,每条银链又由数十个直径不超过2毫米的小银环连缀而成。每个零件又编、錾、刻出各种图案,常见的有鸾凤交颈、双凤朝阳、并蒂桃等,以祝愿幸福吉祥;鲤鱼跳龙门、梅花满场等表达美好愿;针筒、猴子喜桃、狮子滚绣球等则表现生活情趣;一副牙签要同时具备形美、色明、声脆、实用等优点。

苗族银梳

  苗族银饰工艺品。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地区。苗语称“耶尼宋”、“依尼”。用银和木制的梳子。长约16厘米,梳面有三只鸟的图案,亦有与之相称的其他图案。梳背有十一朵银花,吊一个小银链,悬有喇叭状的银筒,稍一摆动,便叮当有声。梳子的两条副角有银链连着一颗长长的银针,银针插在发簪的左右侧。

苗族银镯

  苗族金属手工艺品。苗语称“尼秋把”。姑娘戴于腕间的银饰品。出自民间银匠之手。通常将银子抽条做成。较讲究者饰以花纹图案。

苗族银项

  苗族金属手工艺品。苗语称“谢垛尼”。姑娘戴于颈脖的银饰品。出自民间银匠之手。将银子抽成长条做成,或抽成银丝,由多根银丝穿织图案。

文化

苗族刺绣花卉图案

  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采、风格独特的民间文学和艺术。民间文学主要有诗歌和传说故事,多以口头传说流传至今。诗歌一般是五言体,间有七言体或自由体,大多只讲调而不押韵,一般曲调简单,变化不大,节奏也不太严格,篇幅长短不拘,分别为古歌、理词、巫歌、苦歌、反歌、情歌和儿歌等。如《老人开天地》、《九十九个太阳和九十九个月亮》等就是讲述苗族历史的古歌,反映了古代苗族人民与自然界的斗争情景。苗族的诗歌和古老的传说故事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也是研究苗族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苗族是个喜爱歌舞的民族,音乐舞蹈和苗戏等具有悠久历史。史籍上早有男吹芦笙女振铃的记载。苗族“飞歌”享有盛名,现已作舞台演唱或谱曲演奏。器乐分打击乐和管弦乐两类,以木鼓、皮鼓、铜鼓和芦笙最为驰名;此外还有芒筒、飘琴、口弦琴、木叶和各种箫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猴儿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技巧很高,深受国内外赞赏。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丽多彩。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解放后已发展到能染彩色图案,并向国外出口。苗族的传统银饰多种多样,包括手钏、项圈、头饰、胸饰、银衣等,花纹雕凿精工,也享有盛名。

  苗族人民创立自己的医学,把人体的疾病分为内科36症,外科72疾,治疗方法20余种。石启贵先生著有《苗医验方》、《畜医指南》。陆科闵著有《苗族药物集》。19世纪末,松桃厅地甲司苗医师龙老二能为孕妇剖腹取出死胎。治骨折、蛇伤、毒箭射伤、刀枪伤,苗药医有神速之效。苗药多用生药,现采现用。

苗族诗歌

  苗族诗歌讲求音韵,有五言体、七言体、长短句。语言简练和谐、匀称,通谷易懂,能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苗族民间文学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使用范围极广。如至亲好友迎来送往,男女间谈情说爱,甚至做媒说亲,调解纠纷,制订乡规民约,教育子女,叙述家谱、家规,有时也用诗歌表达。劳动时也用诗歌来助兴,劳动之余又借诗歌来消除疲劳。

  创世歌:是一种很古老的神话故事歌,主要是叙述天地日月的起源,万物的产生。这类歌有《开天辟地歌》、《万物起源歌》等。

  祖先歌:主要叙述人类的产生,民族的来源和迁徙,如《人类起源歌》、《洪水滔天》等。这类歌主题思想积极进取,在相当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真实的历史,有史料研究价值。

  婚姻歌:反映了苗族由氏族内婚到氏族外婚,由母系制到父系制的演变过程,是研究婚姻史不可多得的材料。其中较着名的有各地普遍流传的《兄妹结婚》,黔东南的《开亲歌》、《男妇出嫁》、《换嫁歌》(女子换男子出嫁),黔北遵义地区的《接女婿》、《送亲歌》等。

  迁徙歌:在苗族中大量存在。各地苗族都有自己的迁徙史,因而都有自己的迁徙歌。其中着名的有黔东南的《跋山涉水》,松桃、铜仁地区的《修相修玛》,黔西北的《杨鲁话》,贵阳地区的《格罗格桑》等。松桃和黔东南的迁徙歌,反映场面宏大,表述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斗争的激烈情况。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对研究苗族历史很有价值。

  理歌、议榔词:反映了苗族古代社会组织情况,主要是叙述各种社会伦理、行为规范,规劝人们去恶从善。

  生产劳动歌:各地都有。其中以黔东南的最为完整,如《刺绣歌》、《种棉歌》、《纺纱织布歌》、《蜡染歌》、《造酒歌》、《造船歌》等。主题思想积极,多是鼓励人们努力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作品。

  苦歌:是叙述阶级*和民族*的诗歌。有控诉土司*的,有控诉地主恶霸的,也有许多是怒斥官府的。

  起义斗争歌:又称反歌,多是控诉旧*和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如黔东南的,张秀眉之歌》、黔南的《柳天成》、黔西北的《陶新春》,都很有代表性。这类歌情调激昂,富于战斗精神。

  情歌: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所唱的歌。用词含蓄优美,富于抒情。有表白式、问答式等,多是托物言情。

音乐

  苗族音乐,有民歌曲调、芦笙曲调、唢呐曲调和箫琴曲调等,其中最普遍的是民歌曲调和芦笙曲调。

  史歌:多为中老年人演唱,带有朗诵形式,往往是唱一段,道白一段。歌词也很长,少的有几十行几百行,多的千行万行以上。如《开天辟地歌》、《祖先迁徙歌》、《婚姻根源歌》、《理歌》等等。史歌以黔东南的最完整,也最有代表性,其曲调浑厚,拍节分明,矫健刚劲。

  情歌:是民歌的一种,为青年男女所唱。曲调很多,旋律柔和优美,调意富于抒情,一般是低声对唱。有些地方如六枝、晴隆的苗族情歌,还具有高吭豪放的特点。

  飞歌:以其唱腔高吭、声调宏亮而得名。一般是青年男女交际时对唱。也有的是劳动之余,为表达心情愉快,即兴独唱,也有多人合唱。听者虽相隔数百米,也能把歌词听得分明。这类歌以黔东南地区最为着名。

  丧歌:是对老年人正常死亡的一种悼曲。曲调悲戚,词意凄楚。歌者唱到悲恸时,常常声泪俱下,听者往往泪如泉涌。黔东南、黔中南、黔西北、黔北等地苗族均有。六盘水苗族的悼歌曲调更为着名。

  苗族音乐曲调大多是承袭传统唱法,着名歌手的主要成就不在于曲调的更新,而在于歌词的创作修饰与提高,所以曲调的变化很少。各地都有着名的歌师。已故的黔东南雷山县苗族歌手唐德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熟练地掌握了苗族传统的古歌和民歌的唱法,能唱好几种民歌曲调。他创作的歌词有数千首,其中仅苗汉对照新歌就有1300多首。

乐器

  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古代在所有苗族中都很盛行。近代以来,除湘鄂川黔四省边区苗族已完全失传外,其余各地苗族仍普遍使用。芦笙曲调也是苗族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曲调,且往往因地而异。传统曲调有舞曲、代歌曲、问讯曲、祭祀曲等几种,每种又有若干曲牌。舞曲的节奏较轻快,给人以明显的抑扬顿挫之感。代歌曲曲调柔和婉转,带有尾声。问讯曲曲调缓款,节奏明朗。

  除芦笙外,还有唢呐、芒筒、琴、箫、笛、锣、鼓。唢呐各地都普遍使用,并配有大号和皮鼓。在松桃、铜仁、思南地区,唢呐使用较广,是这一带苗族代表性的乐器,节日、喜庆时多喜吹奏,有三十多个曲牌,其它地区主要是办丧事吹奏丧歌时使用。芒筒,流行于雷山、丹寨等县,其构造是用独管安上铜簧,穿入竹筒即成。大的用树干挖空而成,长约六尺,直径约六七寸,小的用二三尺长、直径约三四寸的竹筒做成,吹奏起来起到低沉音响作用。箫、笛、系用单枝小竹做成,一般只有五音。铜鼓,除松桃、铜仁、思南等地已不用外,其它地区仍然使用,以雷山、台江、麻江、平塘等县为多。琴,在苗族中不普遍,只威宁、台江有月琴,丹寨地区有古瓢琴。贵州西部还有竹制的口琴,长约三寸。锣、鼓,各地普遍有,大小不一,多在节日时使用。

舞蹈

苗族踩芦笙

  苗族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是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在各苗族地区尤其普及。其中以贵州东南部、西北部和广西西部山区最为活跃。在那里,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在过去,青年小伙子会不会吹芦笙,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都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芦笙舞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大多在年节、集会、庆贺等喜庆时刻表演。

  关于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朴素和美妙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那时,苗族祖先是靠狩猎飞禽走兽作衣食的,为了解决捕获鸟兽的困难,当时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支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从此,人们每出猎均有所获,于是芦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传。这类传说与现今仍流传着众多模拟鸟兽鸣叫和形态的芦笙曲调及舞蹈动作的现象虽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从史料方面进行研讨。

  《阿卯古史传说》记载道,上溯到远古时代,苗族先民由于"敌人闪岛觉地福从莱色米夫地来攻打,激战历不能胜敌人,于是迁往南风吹来的方向",苗族先民由北向南迁移途中"青年人骑牛游渡"过黄河。入夜,先过河的人唯恐后来者失散,就吹起芦笙燃起篝火将人们召集拢。为驱除寒气,人们伴随芦笙旋律,纷纷跳起了芦笙舞。芦笙跟笛子一样,是苗族青年男子亲密的伙伴。在苗家舞场上,常见青年男子身背芦笙口吹笛子,或是将笛子插于腰带上又吹响芦笙。《云南少数民族》认为,"传说千变万化的芦笙调就是苗家人的'文字'"。在歪头山,芦笙一响,总有歌舞相伴。

  关于芦笙舞活动的历史,过去文献中多有涉及;从已出土的西汉铜芦笙乐舞俑分析,芦笙舞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以来,更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足见芦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并风糜一时了。

  过去,芦笙舞除在举行祭祀活动时跳之外,举行婚礼,丧葬仪式或新屋落成时也跳。后来,每逢年节、欢庆丰收和男女青年进行传统社交活动时都跳。它具有宗教、民俗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性质,在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按其活动内容和性质,一般可分为自娱性、习俗性、表演性、祭祀性以及礼仪性的五种。

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历史悠久、选题广泛、内容丰富,善于用变形、夸张的造型,独特的工艺手法(如辫绣、绉绣、破绣、锁边绣等)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动物、植物的优美形象,充分展示了苗族人民对美的独特创造。正如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说:“苗女刺绣巧夺天工,湘绣苏绣比之难以免俗”。苗族妇女往往用图案来反映她们的审美观,通过形象的比喻来寓意她们,如花,象征美好的事物和少女;鸟,象征自由和快乐;鱼,象征子女繁衍;石榴,象征儿子兴旺;钱币,象征富贵;万字不封口(苗语称“虾翁”,意为水车),象征富寿不封顶,吉祥无止境;寿字,象征幸福无边;“涡妥”,象征怀念远祖;“六耳结”,象征男女爱情。苗族妇女们挑花刺绣、织锦、剪纸等等工艺品中的图形与纹饰,大致可以分为祈求吉利,体现民族意识,表示庄严,怀念远祖,反映文化交流,美化生活方面。表现的方法有方形、圆形、椭圆形、涡妥纹、三角形、菱形、多角形等等;线条则有直线、曲线、水波纹等。变化多端,不拘一格。如蝴蝶本意在于“寻根”,它绣于十二蛋;祈求吉利方面,石榴象征多子,桃子祈求长寿;一双鸟表示忠贞的爱情,喜鹊显示吉庆,“蝠”、“鹿”即多福多禄。有的选择这个图式,不选那个图式,都根据她们审美的情趣,和追求的思想来决定的。苗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聪明智慧,富于想象,善于观察和捕捉客观事物的特征,进行艺术加工,制成服饰,用以美化自己,增加生活乐趣和快感的反映。流传在台江境内的传说故事,便生动地说明苗族人民上述一切特征与心态。故事说:“以前没有花衣,后来才有花衣。怎样才有花衣呢?据说有个后生,到坡上猎获了一只锦鸡,带回来交给妈妈。老妈妈觉得锦鸡色彩模样实在美,飞针走线仿着锦鸡的羽冠,挽起高耸的云髻;仿着锦鸡的翅膀,绣成美丽的花袖;又仿锦鸡的五彩尾羽,制成百褶的围裙和飞舞的飘带;那锦鸡秀丽的双腿,恰似姑娘打扮的绑腿。从那时起,苗家姑娘便像山中的锦鸡一模一样的美丽。”

  为了适应刺绣方法,纹样的形式有的采用几何图形。总之,妇女们所追求的是总体的统一,要求形态有利于她们的刺绣方法和所要的安放的位置,而不受物体原有形态的拘束。因而制作的成品绮丽工整,装饰味浓,造形单纯质朴,将自然形象通过提炼、蝉变,创造,参生了艺术形象,溶入到人们的理想和心愿之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挑花:挑花苗语称“挂刚”,是县内苗族较古老的传统工艺,亦是苗族妇女的专门工艺。姑娘们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学习挑花刺绣,到了十四、五岁,就已掌握了相当的技术。传授方式都是母教女,姐教妹和互相学习,没有拜师学徒的习惯。挑花艺术是苗族社会评价妇女是否能干的标准。一个苗族妇女,长大后不会挑花刺绣,不但被社会所讥笑,甚至在婚姻问题上也会受到影响。 挑花不先起样,数纱挑刺。针法有平挑花和十字花两种,即在平布上面依纱眼用绣花针扣上十字形,然后以此为骨架,填置上多种需要花纹,采取反面挑花正面看手法,其优点有二:一是保持清洁;二是便于打结。构图多是几何图形,也有动植物的几何图案。其结构主要有对称式、交叉式、二方连续式、斜菱形、单独纹样等等。图案花纹既规整而又变化多姿,给人以舒畅愉快的感觉。题材主要是来自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传统故事中,与苗族有关的事物,如蝴蝶、狮子、龙、鱼、石榴、桃子、四瓣花、蕨菜等。从这些花纹中,可看出与县境内苗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有极大关系,因为她们居住高山,所见到和所熟悉的就是以上这些动植物,极少用她们所未见的事物,如玫瑰之类作图案。图案色调有大红、粉红、翠绿、中黄、蓝和白等。但以大红、粉红、净白为主调,间配其它对比相称的颜色镶边,看起来美丽悦目。由于她们善于搭配,对比巧妙,因而画面显得十分绮丽多彩。她们懂得用色的顺序,配色的规律,色性的过渡,如红与蓝不能并用;红与黑不能为伍;黄与粉红相配,显得富丽热烈;白与蓝并用,感觉素静。然而她们用色主要倾向于暖色,即以白、红、黄为主,适当配以绿、蓝,所以其图案画面给人以热烈而又古朴的感觉,表现了苗族人民气质与风貌。 挑花图案主要用于妇女的服饰。妇女整套服装有上衣,袖边、领边、头帕、围腰、腰带、裙、绑腿等,都无不以挑有花为美。不过有些地区花挑得较多,有的地区花挑得较少,如嘎东型的女装,几乎全挑有花。方鸠型的古装和现在老年妇女穿的衣服,也挑有较多的花。目前年青姑娘们的盛装挑花也不少。方秀、方白一带的女装,衣服上则无花饰,只在围裙帕下端的两角和衣服下摆的边缘,以及交领和袖口等处,略挑有花纹。挑花原料如布与丝线,多出于苗族妇女之手。妇女们几乎人人能纺、能织、能染、能绣,直到现在,苗族妇女挑花仍用自己纺织、自己染制的土布。这种土布,经纬分明,便于挑绣。虽近年也有用市场上阴丹布和细帆布的,但必竟少数。线也是通过自己养蚕、缫丝、染色而得,但色样不多,因而近年多用市场所卖花线。这样一来,如今挑花,既古朴而色鲜,更加美观。 2、刺绣:刺绣苗语称“能贺”或“能蒙” 。刺绣工艺在台江各型流行得十分广泛,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同于湘绣、杭绣、苏绣和川绣,也不同于黔绣,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技巧。纹样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其中以龙、凤、虎、狮、马、蝴蝶、鱼、鸟类、花果类等为多数。尽管内容如此广泛,但其纹样形式是统一的,一般都采用水云纹,很多形式成S状。运用水云纹是台江苗族刺绣纹样中最大的特点,同时运用得相当成功,尤以方囊型最为擅长,这种纹样让人看了,能有轻松、活泼、协调的感觉。刺绣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计有平绣、编卷、缠绣、打子、堆花、贴花等六种。

  平绣:苗语称“贺刀勒”。其法先把剪好的纸花贴在绣花布上或缎子上,然后将花线照着剪纸花纹样绣,直至绣满为止。这种绣用色不太复杂,习惯以一种色为主,比如蓝色或红色。外配几种不同的色度。

  方囊型的绣法:将丝线回散,即一根普通的丝线分散成几根细线,然后以这些细线来绣。工作相当细致,但不经磨擦,容易毛烂。方你、方鸠两型,二、三十年来也逐渐采用平绣,但不将丝线剖散,和湘绣的绣法类似。嘎东、方黎型不常用平绣。

  编卷:苗语称“贺刀”。其法为:先把剪 纸花贴在缎子上,再以八根、九根或十三根彩色丝线编成宽窄不同的小辫条(每根辫条多数只用一种颜色),然后将这些小辫条由外向里,一圈一圈地平铺在纸花上,另用一根同色丝线把它钉紧,即成编绣。若将小辫条挤皱后,再如法钉紧所成的皱绣,苗语称“贺合”。这两种绣非常精致,费工较多,制一对衣袖花需两个多月时间,所以一般只用在盛装上。这两种刺绣艺术,现在盛行于方你、方鸠一带地区。 缠绣:苗语称“贺耶”。绣法也先用剪纸花贴在缎子上,再用两颗各穿有线的针来绣。即甲针向乙针缠线,乙针被缠好线后向下刺,回针上来又为甲针缠线,甲针再往下刺,两颗针这样互换着,绣出来的效果和“编卷”中的平铺绣成的编绣相类似。这种绣法花工太多,绣一对衣袖花需要两个半月左右,比编卷费时多些。由于花工太大,过去盛行用的方鸠一带,现在都不大用了。方囊型盛装红衣(欧象)的花纹边缘,有的也用缠绣的方法绣上一圈围着,但只用一颗针操作。 堆花:苗语称“亮洒”。一般是用各色绫子剪成小三角形,再把下两角向内折成带尾的小三角,然后将它们在一块底布上堆迭成花纹,用丝线钉固而成。过去方黎型一等盛装的花饰,均用此法制作。方囊和方你型盛装领花,是用堆花制作而成。

  打子:苗语称“秋波”。先用剪纸花贴在底布上,绣时,针从背面向正面刺上来后,便将针尖在丝线底脚卷上两转,然后再刺下去,针针如此,每绣一针,丝线就在面上卷结成一个圆圈。绣好后,呈现出许多小圆点。花纹就是由这样无数的小圆点组成。这是方黎型独有的刺绣方法。

  贴花:苗语称“奢榜”。作法是将彩色布或缎子剪成花朵,再向其他衣服贴上去,然后在花纹的边缘上滚个边就行。贴花使用不很普遍,用于衣物上面也很窄。只是方黎型用于背带角,方鸠用于围裙帕的下缘(左、中、右各一朵),翁芒型用作背带花。 上述各种挑刺方法中,有的地区的衣物只用一种,有的地区的衣物同时采用好几种。如方你型 的盛装就有平挑、编卷、堆花等;方囊型的盛装 就有平绣、编织、堆花、缠绣等。所不同者,只是某个地区以某种方法为主,某种衣服又以某种刺绣为主罢了。

  织花:苗语称“丽榜”。编织的花饰花纹,多属连续的几何图形,外部多用平行线条,内面多用菱形,三角形或单线曲折,有的也杂有平行线条。在几何图案中,有的也巧妙地运用了鸟、蝴蝶等形象。这种花饰多用于衣袖、及领、衣肩等部位,或者是织的花带。嘎东型十六、七岁以下姑娘的衣背也是用编织的花块。编织的花饰是用斗纹布的机子织,经线多半深蓝色,纬线是各色花线。织法和斗纹布一样,每织成一段便加上几根稻草作记号,俟整机织花织完后,按稻草记号剪下来用。织的速度很慢,方黎型需六至二十多天才完成一对衣袖花(便装和盛装花纹的繁简不同,时间也就不一样)。方囊型的衣服虽用编织花饰少,也需六、七天才织成一件盛装所需(每天只织三寸)。方你型的便装,大领上所用的织花都是长条花纹,织法较为简单,用土布机织成。它的经线与上一种相反,是各色花线,牵纱时,预先布置好花纹,上机后只照加一色纬线。这种织法速度较快,每天可织一丈多。花带的织法与上述两种又有些不同;有的架上织机织,但不用梭子,只用一块削得很光滑的竹片(约五寸长,半寸宽),按照图案先挑经纱,再引进纬线。速度很慢,一天只织成四、五寸长;约半尺宽的窄花带不上织机,只是以经线的一端随便挂在一个不动的地方,如柱子或者束在脚趾上,一端系在腰间,就可操作。编织品的色泽,一般是按照衣服来决定,用于红衣的就偏重红色,用于蓝衣就偏重蓝色。

苗族纺纱织布

苗族纺纱织布

  纺纱织布对苗族人来说,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妇女都会的手艺。尤其是纺纱,小女孩从7岁起就开始学,并把这门技术作为衡量一个女子是否聪明勤劳的标准。苗族纺纱织布的工序主要分为:纺纱、组纱、织布。

  纺纱 其工序有二,一是弹棉花,二是纺纱。

  弹花 人们摘得棉花之后,便收拾干净并晒干,用踩压机踩压,使棉籽和棉花分离。然后把棉花拿到弹花机去弹。

  纺纱 亦称纺花,苗语叫拧你。人们把弹好的棉花搓成棉条后,便用纺纱机来纺。纺出数十个小个头纱团,便把纱团集中起来,为组纱作准备。

  组纱 其工序分6步进行:网纱、浆纱、倒纱、放纱、梳纱、理纱。

  网纱 就是用网纱器苗语叫领花把小个头纱团中的纱线连接起来,卷在网纱器中。每卷好一个就从网纱器上摘取一个,成为大的框纱圈。

  浆纱 把框纱圈放进温度适当的米汤锅里去浆。浆好后,将其放在院坝竹杆上去晒。

  倒纱 苗语叫姜贺,即将浆好的框纱再用网纱器把浆纱倒卷在积纱器上,通过人工操作,把框纱线集在机身上。

  放纱 即把积纱器上的纱线牵放在放纱器上,这种做法,苗语称吊导。其操作程序是:首先把木纱架安放在房屋的走廊中,同时把10个积纱器放在走廊的座枋上,并在座枋的上方挂上一根穿有10个孔的竹扁,然后把积纱器上的纱线头分别穿在竹扁的各孔中。一切安排就绪后,分别由二人来操作。经过几个小时回走动和接收卷线,放纱结束。

  梳纱线 苗语称夏导。这工序要叫邻居妇女们来帮忙。人们小心翼翼地从木纱器架上取下纱线,并用一对长约2尺的竹杆把纱线夹稳。把纱线取下来后,装在织布机机心中,同时把纱线放长,再挑选一位老练的妇女来背机心,掌握机心线上的运转。大伙用梳子去梳理纱线,经过几个小时梳理,才把纱线卷装进机心中。

  理纱 理纱只需二人,一人理纱线,一人撑勾针。理纱的人把线头理好后就递给勾线头的人。二根线头递一次勾一针,几个小时勾完。

  织布 苗语叫诶导,关键要掌握织布机上的竹杆、梳理器,隔纱器、穿梭器等4个要件。竹杆是起到隔离公母纱线即上下线和控制上下线的松散;梳理器是起到使布料平稳的作用;隔纱器是隔离纱线上下梭动:穿梭器起到用纱线穿梭左右,是织布快慢的要件。把握了这几个要件,织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风俗习惯

  苗族的建筑在各地也有很大差别。黔东南居民住木制平房和楼房。楼房一般为两层,建筑形式多为“吊脚楼”(即按山坡斜度竖桩,在桩上建筑),屋顶为双斜面。顶棚上层贮藏粮食、杂物,吊脚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湘西和贵州松桃等地,采用木质结构、双斜面瓦顶或草顶平房,每幢3~5间,“偏厦”作灶房或牲口圈。过去,地主或富裕人家还筑有庭院,并砌高墙或石碉围护。云南文山地区苗族居民住宅的墙壁多用竹条编织、外面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屋顶为平形草顶。昭通地区的苗族居民多住“权权房”,即一种用几根树干交叉搭糊,盖上茅草,用树枝或竹子编织、糊泥作墙的房屋。一般隔为两间,人畜各一。海南岛苗族住的是长而窄的茅草房,三间一幢,屋檐较长,檐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川南和黔西北的苗族多住士墙草顶或瓦顶的房屋。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财产由男子继承,主妇在家庭中享有较多的权力和地位。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有的地区,有父子连名的习惯,子名在前,父名在后,平时都只呼本名,不连父名。由于受汉族宗法封建的影响,有的制定字辈、建立宗祠、修纂家谱。苗族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男女青年通过“游方”(黔东南)、“坐寨”(广西融水)、“踩月亮”(云南文山、楚雄)、“跳花”(黔中、黔西)、“会姑娘”(湘西)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云南楚雄等地有“姑娘房”制度,以便择配良偶。也有父母包办婚姻的,一般通过亲友撮合,讲门当户对。苗族妇女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特别在黔东南至今仍有保留。有的地区苗族还有“还姑娘”、“转房”、“妻姊妹婚”等习俗。

婚恋习俗

  一夫一妻制 1949年以前,苗族除了个别原妻不生育而有一夫多妻外,其余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制。苗族一般都不与他族通婚。同民族不同服饰的支系也少通婚或不通婚。苗族禁止家族内通婚。在黔东地区,甚至凡是拜为兄弟的被视为同宗人,其子女是兄弟姐妹关系,也不能通婚。近几十年懂得了姑舅结亲不科学,也改变了姨表、姑表结亲的旧习俗。

  自由恋爱 苗族越是聚居地区,越是婚姻自主,通过青年男女亲自参加“游方”社交活动来实现。即使有父母包办,只订婚而未结婚的,也可以自由参加正常的“游方”社交活动。黔东南男女青年的“游方”社交活动,一般在喜庆或者节日的白天进行。届时,男青年便到不同家族的村边固定的游方场上去吹口哨,作“哦嗬”声,唱歌邀请,姑娘们听了就知道小伙子们已到,就悄悄互相邀约来与小伙子们见面,互相介绍、谈心、交流见闻,以及互相对歌。这样反复多次,从中发现意中人,再进一步的单独谈心,建立感情。有的地方则是每天晚间进行。各村寨的小伙子吃完饭后,就三五成群地去不同家族的村寨“游方”。

  黔西北一带的苗族社交叫做“玩花山”或者“跳月亮”、“吃平饭”。他们每逢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五月初五等),各地的未婚男女青年便欢聚在几个村寨的一个山坡上,互相介绍、交谈、对歌等等,如一见钟情,便可倾吐爱慕之心。云南楚雄一带的苗族,在数十年前还有“姑娘房”的习俗,即由集体专设两座公房,以便未婚男女青年在劳动之余分房休息或住宿,男房的青年和女房和青年互相对歌,借机择偶。此外,在云南红河个别苗族地区还有“抢姑娘”的陋习,如果被抢去的姑娘不同意,可以回去;如果女方愿意,双方都回去告知父母,准备举行婚礼。居住在湘西一带包括黔东北、鄂西和战四川东南角的苗族青年男女也必须在“会姑娘”自由恋爱的基础上才能缔结婚约。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男女青年则通过“坐妹”(即到女方家的火塘边谈心、对歌等)。经过多次“坐妹”,彼此感情融洽即可确立恋爱关系。

  订婚 苗族通过自由恋爱后,男方就可请媒人前往女方家正式求婚,一般媒人去的次数越来越好,俗称“亲以多求为贵”。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举行订婚礼。但具体仪式苗族各地互有差异。在湘西一带,如女家有心许配,必须经过家族喝了“放口酒”表示赞同之后,才能正式订婚。然后男家再择吉日向女家过礼,即送糯米粑、茶油和酒肉等。女家还要请家族人吃喝两天三晚。过礼后,男家又择地日娶亲。

  在川黔滇交界的苗族,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订亲,往往媒人会说某家想要你家姑娘去背水喝。如果女方同意,媒人就回来给男方家长传讯,并择定吉日,准备结婚。如果是父母包办婚姻,则由男方父母先杀一只羊送到女方家去,女方收一半,留一半由男方家带回,表示不增加男方家的负担,并表示愿意成亲。此后,男方家请媒人带一对鸡、一袋炒面和若干鸡蛋送到女家去,表明订婚心意,这就算完成了订婚手续;如果女方不同意,就杀一只羊送到男家去表示退礼。男女双方商定结婚日期之后,双方家长积极准备礼物、食物和物色陪郎及陪娘各两三人。

  结婚 苗族婚礼一般都很隆重,届时男、女主家都宰猪杀羊招待乡亲和来宾。一般都包括送亲、迎亲等程序。但各地的婚礼仪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川黔滇一带,苗族举行婚礼时,男家杀一头猪、一对鸡、酒数壶、鸡蛋若干和活牛一头,由新郎的陪郎送到女家去,以作接新娘的礼物。他们在女方家住一两天,女方家也杀一头猪来接待,并留一半给男方家以作回礼;同时,新娘和陪娘就跟着新郎和陪郎一道到男家来。途中,男方两男在前面开路,新娘和陪娘在后面,挑礼物的走在最后。当新娘走近新郎家时,由新郎的父母出来迎接新娘和陪娘。晚饭时,新娘和陪娘坐一桌,新郎和陪郎坐一桌,其余的人随便就坐。夜间,男女青年唱歌,吹芦笙、口琴等;老年人也参加唱歌,热闹非凡。 苗族,兄死寡嫂必须改嫁给弟弟(即叔嫂转房)。

  在湘西一带,当娶亲队伍来到门前时,女家首先关门,宾主同时放鞭炮,男家用一包钱从门缝送入门内,叫做送“开门礼”,女家才开门迎接。吃完早饭就发亲,由堂兄背新娘上轿,新娘除亲属陪同外,还有女友和儿女双全的“引亲娘”以及歌师等等。   新娘的女友们都身着盛装,只有当新娘踩篾筛进男方家门,才知道谁是新娘。进门后,不拜堂,一直走到火坑边坐下,由主婚人让新郎新娘共喝一杯酒,共吃一块肉,然后合用一盆药水洗脸以除邪气。主婚人唱完“合事歌”,晚饭后由双方的歌手对歌,连续三天,婚礼才算结束。

  回门 苗族婚姻都有回门的习俗,即新娘嫁到新郎家后都要回娘家。但何时回,回娘家居时间多长,及其仪式的繁简。都因地而异。有的地方必须是经回门后才能过性生活。如湘西在婚礼三天之内新郎新娘只能见面,不能同居,直到回门在娘家住一晚,第二天再回男家,这一天晚上才是亲郎新娘的成婚之夜。在川黔滇,则是新娘在夫家住一两个月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住几天,之后,双双返回新郎家长住。黔东南地区送新娘回门是苗族婚礼最隆重的礼仪。

  在当地盛行把女方接到男方家举行订婚仪式的习俗。当订婚后的第三天,女方家就派数名姑娘给新娘送衣服来,新郎家就积极送新娘回门用的两坛米酒、两只猪腿、一挑糯米饭、一挑糯米粑和两个有筛子那么大的大喜粑,还有鸡鸭等等。有的还要送一挑稻谷。届时,男方就按女方家长的要求邀请家族中的男女青年陪送新娘回门,新郎留在家中,不能参加陪送。

  回新娘家的当晚,新娘的家长大摆宴席招待客人,并邀请本家族的青年男女来作陪,男子分桌就宴。席间,宾主的歌手们便开始对唱苗族古歌,互相盘问民族历史知识,边唱边向对方敬酒,这是互相学习和传授苗族历史文化知识的极好机会。次日早饭后,陪客者们便纷纷前来邀请客人到自己家中作客,使全村酒歌连绵,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待客人们走遍每家每户,最后回到新娘家吃告别饭,准备回新郎家。这时,男子都要给新娘家送财礼,多少随意,主人则送上一块白布手绢和礼物。当客人离开时,全村男女都出出来送客。走出寨子时,新娘村上的姑娘们便围着小伙子们讨彩色花线。顿时,又响起宾主送别的阵阵飞歌,回门礼仪到此结束,新娘就留在娘家长住。此后,过年过节或农忙时,新郎家就派人来接新娘,住几天后,又回娘家长住。这样反复多次,最后由新郎的母亲去接新娘回来,这才在夫家长住,并开始与夫同居。现在这一习俗已逐渐有所改变。

  入赘 苗族有入赘、从妻居的,但一般为数很少。一般都是因为有女无子,不得已而招郎进屋。入赘男子通常是兄弟多,家境贫寒或者无父母的独子。

  离婚 苗族民间过去离婚的极少,如果夫妻双方实在不和,可以自由提出离婚,但双方本人不出面,而由双方父母出面,请地方上的三老四少来进行调解;如仍不和,则由三老四少来协商赔礼问题,即由先提出离婚的付给对方一笔损失费用。如果双方都要求离婚,就彼此不赔,到此了结夫妻关系,各自回父母身边,再去参加“游方”社交活动,结交新的伴侣。有的离婚夫妻,将刻上花纹的竹筒从中破开,各持一半为凭。

  再婚 苗族中年丧偶者,不论男女都能再婚。 只是妇女改嫁,必须再夜间从小门走出。黔东南和湘西地区的苗族,如果哥哥去世,未婚或丧偶的弟弟有权优先要求嫂嫂“转房”(兄不与弟媳转房),成否由嫂子决定,任何人不得强迫。

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苗族做饭常把淘过的米加入6—7倍的水煮,半熟后滗去米汤,放入木甑中蒸熟即成。也有将包谷、小麦、小米掺入一起煮、蒸的。包谷和荞麦则用石磨推成面粉或粒状食用。多把面粉用水和匀后,倒入水甑,蒸熟作为主食,广西、云贵交界处的苗族称之为“面面饭”。四川省境内的苗族,把用小麦、荞麦或玉米面做成的面条与其他主食搭配食用。贵州一些地区的苗族有把燕麦蒸熟,就原锅文火焙干、脆,然后磨成粉,炒熟作为日常主食。苗族民间以糯米为贵,将糯米饭作为丰收和吉祥的象征。食用糯米时,有时也先将糯米蒸熟,然后趁热倒入木槽内,用锤捶打成泥,再用手扯成小圆团,以木板压平,待完全冷却后用山泉水浸泡,随时换水,可存放4—5个月,吃时烧、烤、炸均可。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油炸粑粑是先把粘米和少量的黄豆浸泡后,打成浆状,再把打好的稠浆舀入铁皮制成的模具内放入滚油中炸,呈金黄色即可。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住在高寒山区的苗族,仍喜欢用白水将蔬菜煮成淡菜,蘸各种“蘸水”吃。四川的苗族还把豆浆做成豆花,用以待客。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伏天时还要加入一些鱼香菜、木姜,开胃爽口,帮助消化。夏天在黔东南,客人进门,主人总先送上酸汤,喝罢顿觉酸凉解渴。广西的苗族在冬春时节喜用辣椒骨做的酸辣汤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湖南的苗族把这腌制食品的方法称为“鮓”。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酸坛还可腌制酸鱼、酸菜。此外,苗族也用熏腊肉方法保存各种家畜、家禽肉。川南苗族常在冬天宰杀年猪,把猪肉用盐浸后吊于火炉上,用杨树枝或其他柴草烧烟熏烤。熏干水分,便取下储藏。这种烟熏腊的众风味独特,常用于待客,并能储藏2—3年不变质。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对、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咂酒别具一格,饮时用竹管插入瓮内,饮者沿酒瓮围成一圈,由长者先饮,然后再由左而右,依次轮转。酒汁吸完后可再冲入饮用水,直至淡而无味时止。咂酒一经开坛,剩酒无论浓淡,均不复再用。逢年过节,家家还都做糯米甜酒。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又称百果茶)。除茶外,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苗族同胞举行苗家火龙闹元宵活动。贵州省黔东南台江县舞火龙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如:吃鸭节时,家家都要宰鸭子,并用鸭肉和米一起煮成稀饭食用;在吃新节时,要用新米做饭,新米酿酒,就连菜和鱼,都要刚摘、刚出塘;过杀鱼节时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等在河边,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互相馈赠。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吃“吃牯脏”,又称“祭鼓节”。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糯米饭是苗族节庆、社交活动中的必备食品,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许多地区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汤圆,也作为节日期间的一种食品。无论婚丧嫁娶必须备有酒、酸肉、酸鱼,否则视为失礼。迎接贵客时,苗族人民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婚礼上,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

典型食品

  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鮓、捣鱼(也吃酸汤鱼)等。

建筑

吊脚楼

吊脚楼上美丽的苗族姑娘

  吊脚楼,也叫“吊楼子”是,中国的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居住在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多见于湘西、鄂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区。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朝向多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脚楼属于一种半干栏式木质建筑。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作为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

传统节日

  苗族的节日很多,各地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融水县盛行过“苗年”,在旧历九——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有踩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游方”等活动。贵阳附近几县的苗族,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都穿上了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纪念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苗族还有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间稻谷成熟时)、清明节、赶秋节(立秋)等等。云南苗族几乎每年都有踩花山的活动,这种踩花山虽有迷信内容,但它又是苗族人民传统性的群众娱乐节日。

鼓藏节

贵州省雷山县城一年一度的苗年和十三年一度的西江鼓藏节的苗家姑娘

  鼓藏节,又称“踩鼓节”,俗称“吃牯脏”,是苗族祭祀本宗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它是以血缘宗族为单位进行的祭鼓活动,是苗族最为隆重而神圣的节日。主要流布于贵州雷山县全县的9个乡镇的苗族村寨和榕江县的部分苗族村寨。据《苗族古歌》载,鼓藏节在先秦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己经有了。三苗国在与夏王朝的战争中解体,苗族在迁徙西南到达雷公山地区定居后,鼓藏节仍然传承。在汉文典籍中对苗族“吃牯脏”的文字记录,始见于清代。《黔南识略》载:“黑苗蓄发者居多,衣尚黑,短不及膝,十年蓄牯牛祭天地祖先,名曰吃牯脏。因其以肉分赠亲友,而以为肠脏饷客,故名。”清乾隆《贵州通志》:“黑苗在都匀、丹江,镇远之清江,黎平之古州……每十三年宰轱牛祭天地祖先,名曰吃轱脏。”鼓藏节的来历在《苗族古歌》里说的是人类祖先姜央过鼓藏节是为了祭祀创世的蝴蝶妈妈。据说:“有一年,地方忽然发生瘟疫,人死得很多。又一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姜央认为这是因为没有祭祖,祖宗生气降的灾害,于是他决定祭祖,祈祷降福子孙。祭祖之后,蝴蝶妈妈高兴,收起瘟疫,普降甘露,年年丰收。从今以后,每12年祭一次祖,姜央祖宗订下的古规,后代子孙照办,代代相传,便成了风俗。”

  雷山苗族鼓藏节是苗族最为盛大的宗教祭典活动,由鼓社组织的领导“鼓藏头”操办。鼓藏节的第一年二月申日,全社男女老幼集中到迎龙场的枫香神树脚,由“鼓藏头”在五彩宝辇下主持“招龙”仪式。神树上贴满了剪纸太阳图案和小纸人(地神)。摆放的祭品有一头肥猪,12碗酒,12碗鸡、鸭、鱼。身着祭服的祭师首先念“招龙”词,朗声背诵家族史。背完家族史,祭师用麻线穿住一只绿头公鸭的鼻子,沿着山上的“龙脉”下到山寨。挑选出的一伙精壮汉子紧随祭师身后,拿上五彩三角小旗和小纸人(地神),沿途插放,一边吹奏“招龙”芦笙曲,一边呼唤:“快醒快醒地龙神,鼓藏节已来临,起来与祖神共欢庆。”全体族人则在山上植树造林,而后在迎龙场集体踩鼓跳笙。

  第一年的七月寅日举办“醒鼓”仪式。地点是鼓山上的鼓庙里。仪式由身着牯藏服的“鼓藏头”主持,参加人员有祭师、各寨寨老、各家族代表。祭品为酒、鸡、鸭、鱼和糯米饭,每样祭品均分成12份摆放。祭师首先念诵《牯词》,念毕,宰绿头公鸭一只,将鸭血淋洒在圣鼓周围。寨老们吹响芦笙,“鼓藏头”用缒击鼓三下,然后祭师念《醒鼓词》“醒鼓”队伍回到寨上的“鼓堂”。

  第二年十月卯日举办“迎鼓”仪式。仪式地点、参加人员和祭品皆与“醒鼓”相同。祭品摆放后,祭师念诵《迎鼓词》,念毕,“鼓藏头”举砍刀在前开路,象征性地将祖灵圣鼓迎回山寨,迎鼓队伍吹奏芦笙跟随,回到山寨鼓堂,全体村民跳“踩鼓舞”恭迎。

  第三年的四月吉日,举办“审牛”时唱《赞牛歌》,并用芭茅草扫遍牛的全身,表示已将附在牛身上的邪气驱除。同年九月丑日,举行献牲、祭鼓仪式,将每头已按习俗打扮过的祭祖牯牛宰杀用于祭祖。节日共计14天,最后一天全体寨民集中到鼓庙举行祭鼓仪式。

  第四年十月丑日,举行杀猪祭鼓仪式,称为“白鼓节”。是日天亮前,“鼓藏头”家率先杀猪,然后各户相继进行,中午各户举行家祭。寅日,全体寨民在牯庙举行公祭。第14后天将祖灵圣鼓送回牯山,持续4年的“鼓藏节”到此结束。

  鼓藏节每隔12年举办一次,苗族习惯首尾两头数,也有称13年过一次鼓藏节的说法。每届持续4年,现在改为3年,习惯称第三年为鼓藏节。

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赶年场

湘西苗族赶年场

  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场。年场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异常热闹。人们不但可以进行物资交流,还可以参加或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青年男女也多利用这种机会,物*侣,谈情说爱。歌郎歌娘更是大显身手,三五结伴,说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盘根,或祝贺,或叙述传统故事,或即兴演唱新词。唱的人愈唱兴致愈高,听的人愈听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年场也要如期举行。

湘西苗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歌舞节。这一天,苗族人民自动集中到约定的歌场上,参加对歌、听歌、跳舞、观舞,尽情欢乐。

湘西苗族赶清明

  赶清明,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节,又称“清明歌会”。相传,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切日常用品都必须到比较远的汉区赶场交换,常常受骗。所以,苗族人民便相约以清明节这一天作为自己的场期,互相交换物资,同时会见亲友。这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会”了。明歌会均有传统的中心会场。吉首市东部的苗族人民赶清明,其中心会场每年都在丹青的清明场上。到时,苗族歌手以手托腮,引吭高歌,你唱我和,喜气洋洋。有的唱到夜幕降临仍不肯散会,一直唱到通宵达旦。

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着盛装群集于贵阳市喷水池边,吹笙奏笛,对歌谈心,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姐妹节

苗族群众在参加“2021中国台江苗族姊妹节”盛装巡游,2021年4月25日摄。姊妹节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台江苗族姊妹节盛装的苗家姑娘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台江苗族姊妹节是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届时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江、杨家、偏寨,欢度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台江苗族姊妹节苗语叫“浓嘎良”,它以青年妇女为中心,以展示歌舞、服饰、游方,吃姊妹饭和青年男女交换信物为主要活动内容,节日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独特。

  苗族姊妹节历史悠久,作为一种民俗、婚恋、社交方式传承至今。吃姊妹饭是这个节日的重要礼仪事项。按本地人的说法,吃了姊妹饭,防止蛀虫叮咬。姊妹饭同时也是姑娘们送给情侣以表达情意的信物,是节日中最为重要的标志。下田撮鱼捞虾是姊妹饭活动之一,一个寨子的姑娘与另一个寨子的小伙子相约,以撮鱼捞虾谈情说爱等风俗活动,寻找意中人。踩鼓是整个社区参与节日活动的重要方式,姑娘们在父母的精心打扮下,身着节日的盛装聚向鼓场踩鼓,从鼓场上可以看出谁的服饰艳丽,谁的银饰既美又多,苗族人以此方式展示自己的服饰文化。晚上青年男女游方对歌,谈情说爱,男方向女方讨姊妹饭,姑娘们在姊妹饭里藏入信物以表达对男方的不同感情。姊妹节同时也是社区内人们走亲访友、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的活动舞台,是民族内凝聚人心、加强团结的纽带。

苗族斗牛节

苗族斗牛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谷陇镇苗族芦笙会上的斗牛比赛

  苗族斗牛节是苗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是指人们让两头水牯牛以角相抵斗以争胜论负的活动,被称为“东方式斗牛”。典籍、诗词、舞蹈、传说、鼓社记载斗牛;传统斗牛自由组合,不决胜负,现代斗牛分组、拈阄、定时、淘汰制,决胜负;苗族斗牛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斗牛,就在于苗族斗牛是苗族牛图腾崇拜的遗迹。

  贵州苗族斗牛尤以开阳平寨“斗牛节”,最为出名,分别于每年正月初五、十五、二十五三天举行。斗牛之日,开阳及邻县的苗族同胞,都会披金戴银,身着节日盛装,向平寨乡斗牛场汇集。斗牛开始之前,各村推举的中间人奔走于各牛主之间,了解牛的长度、高度、年龄、体重、角门长势等等,然后集中决定谁与谁斗,在征得牛主同意后,主持人即宣布斗牛开始。那场面相当壮观、有趣。斗牛结束后,人们纷纷给胜者披红挂彩,并向其主人敬酒祝贺。

  苗族斗牛风俗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是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高坡、惠水、龙里等地苗族共同在批弓(地名)开辟牛打场,每年七月秋收之后,在龙、虎(猫)狗、鼠等日子中择一日举行斗牛活动。斗牛时敲锣打鼓、吹长号(大型唢呐),成千上万的人围观,欢声雷动。结束后,于农历九月择吉日举行“敲把郎”仪式,杀牛祭祖。

  斗牛节的由来还有个其中广为流传的故事呢:相传有一年平寨遭水灾,洪水长时间不退,直到正月二十五这天,两头水牛在被洪水淹没的岸边打架,大水即消,当年的粮食也获得了丰收。苗族后人就把农历正月二十五这天定为“斗牛节”。每年这个时候,四面八方的苗族群众都会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跳园”、“斗牛”等活动。

苗族跳园节

苗族跳园节:贵州省龙里县草原乡农历正月初六开始欢度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跳园节

  跳园,苗语音为“sei bei rsa”,汉语中又名跳月、跳厂、跳场。跳园节,是白裙苗族同胞一年一度浓重的传统节日,举行时间从每年的正月初六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二结束。跳园的场地在白裙苗族中按场地分为:上排、中排、下排三个场地,从上排初六开始跳园到下排最后收场,每个地方举行两天,下排收场加一天,为三天。跳园节日中,来自不同村寨的姑娘小伙会在之前形成一个或几个队,每个队列一般在十人左右,由一个吹奏芦笙较好、迈芦笙步伐标准的人作领队,之后或按身高排列或按吹奏芦笙技能排成一列;姑娘们则要排成排走在芦笙队伍前,但同样要由一个听懂芦笙曲调能并够随曲调迈动步子的人作领队,其后按身高依次排列站成一排。姑娘走在前,小伙吹着芦笙在后,围绕一个圆形迈芦笙步子。节日中,无论男女青年,均着盛装上场,这也是百裙苗有别于其他苗族的一个突出特点。

  跳园的由来传说在远古时期,天地昏暗似浑为一体,人们为了不走失闪而聚集在一起,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以惊动上天获取光明。男人用竹制作成能芦笙吹奏,妇女则穿上耀眼的服饰并配上清脆悦耳的银铃随着芦笙的曲调迈动步子。据说,人们刚开始跳园时是沿着逆时针方向行走,天依旧昏暗一直没有丝毫变亮的痕迹。后来,在正月初六这一天,同胞中一个青年人吹着芦笙按顺时针迈步,突然天空发生了微妙变化,渐渐露出丝丝亮光,人们喜出望外,欢天喜地随着这个年轻人吹起声音洪亮的芦笙,姑娘们则更加踊跃地一起随着芦笙调子迈出轻盈的步伐。

名人

  屈原(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着名的爱国诗人、文化名人,楚国政治家。在政治上,力主改革、联齐抗秦,为馋言所害,郁郁不得志,其主张不为朝廷所纳,反屡遭贬谪和放逐。楚都郢城被秦国攻破之后,投江殉国。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招魂》、《九歌》等。其创造的文化艺术成就享誉世界、千年不衰。有学者论证屈原是苗族先民,但仍有争议。

  杨完者(?-1358),湖南绥宁人。元代农民起义将领,后受招为官,初授千户,官至元帅。后矜骄日肆,被同僚围困而自缢。

  沐英(1345-1392),明初大将。安徽定远人,籍贯湖南城步。元末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任大将军,讨西番、征云南,屡立战功。授西平侯,卒,假追封黔宁王。或以为回族。

  蓝玉(?-1393),明初大将。安徽定远人,籍贯湖南城步。元末参加朱元璋起义军,战功显赫。曾任大将军、封凉国公。后居功自恣,以谋反罪被诛。或以为回族。

  吴鹤,明代苗族儒士、教育家。湖南吉首(镇溪)人。曾随大思想家王阳明游学江西,为其着名弟子。耿直不阿,不乐仕途,拒官不就,坚持在乡里设馆办学。为唐宋以来苗族第一代汉文化知识分子。后人为其建祠立碑,开设"源溪书院"以示纪念。有诗章若干流传于世。

  满朝荐(1561-1629),湖南麻阳人。是苗族中迄今所知最早的科举文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曾任陕西西安府咸宁知县、明朝廷刑部郎中、尚宝寺正卿、太仆寺正卿等职。

  吴八月(1729-1796),湖南凤凰人。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在反抗清朝战斗中,战果累累,被公推为"苗王"。起义军在他的统一指挥下,多次重创清军。因叛徒出卖被俘,被清廷处以极刑。

  石柳邓(1744-1797),贵州松桃人。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战术灵活,屡败清军。因叛徒出卖,起义受挫。嘉庆元年在贵鱼坡战斗中壮烈牺牲。

  石三保(1746-1796),湖南花垣人。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高举"苗王"大旗反清,多次沉重打击清军。组织鸦酉大会战,大败清军明安图部。起义受挫后被俘,押往北京,凌迟处死。

  龙绍讷,贵州锦屏人。晚清苗族举人,着名的苗族学者、教育家。有《亮川集》等作品集传世。

  张秀眉(1823-1872),中国近代着名的苗族起义领袖。贵州台拱人。1855年在台拱掌梅泥歃血盟誓,被推为大元帅,掀起了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大规模的反清武装起义,攻克了贵州东部十余个县府,期间曾建立农民政权,创造了着名的黄飘大捷。其起义对清政府的统治形成很大的威胁,对贵州省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872年被俘,殉难于湖南长沙。起义失败。

  陶新春(1825-1867),中国近代着名的苗族起义领袖。贵州威宁人。1860年与其弟陶三春在赫章韭菜坪聚众起义。十数年间,叱咤黔、滇、川三省边区,曾攻克水城厅、郎岱厅、大定府等厅府,建立了猪拱箐根据地,活动范围遍及周围数十个州县,各族农民群起响应,声威大震。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1867年被清军重兵进剿,被俘就义。1871年起义失败。

  杨岳斌,清朝名将。湖南吉首(乾州)人。原名杨载福。曾随曾国藩*太平天国革命,累官湖北提督、福建陆师和水师提督、陕甘总督。中法战争中再立战功。死后,追赐太子太保。

  项从周(1856-1914),中国近代抗击外国侵略斗争英雄。云南西畴人。武艺高强,曾被当地苗族社区推为苗王。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首兴义旗,率领各族群众抗击法国侵略者,歼灭法国侵略者二百余人。与侵略者斗智斗勇,阻止了侵略者霸占中国领土的图谋,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受到清政府的嘉奖。

  龙骥(1859-1936),湖南凤凰人。苗族教育家。曾在湖南省试科举中夺魁。两次进京会试,均因"苗籍"而落第。后辞官回乡,以家为馆,一心办学,创立"栖山书院",培养了大批苗族人才。有诗作若干传世。

  石板塘(1863-1928),原名石皇玺。湘西苗区着名的民间歌师、民间知识分子。湖南花垣人。创制"板塘苗文",编着《苗文字典》一本。后人搜集并正式出版有《板塘苗歌选》。

  熊希龄(1870-1937),中国现代杰出的慈善家、政治家、教育家。湖南凤凰人。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院总理兼财政部部长,世界红十字中华部会会长。

  王宪章(1888-1914),中国现代革命家。贵州兴义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领导人之一,同盟会会员。在"二次革命"中,任江苏江北讨袁军总司令,后组织"铁血团"与袁世凯当局斗争。1914年被冯国璋杀害。

  梁聚五(1892-1977),政治活动家、学者。贵州雷山人。曾在靖国军、国民革命军、湘西陈渠珍部、印缅远征军等部队中任职。在新中国,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民委副主任委员等职。着有《苗彝民族发展史》等着。

  欧百川(1894-1970),政治活动家。贵州松桃人。曾为贺龙军中名将,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曾被委以南京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高参,但拒绝赴任。曾任贵州省副省长。1970年被迫害致死。

  石启贵(1896-1959),苗族本族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湖南吉首人。解放前,为苗族争取经济文化发展权益和政治平等权利奔走呼号。曾任民国政府国民大会代表。着有《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等书,是着名的苗族本族民族学家。

  吴性纯(1898-1979),医生、苗族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贵州威宁人。1929年获华西协合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家乡从事医疗卫生事业,曾任石门坎光华小学校长、昭通福滇医院内科部主任,后自办建华药房。解放后,任昭通地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有口皆碑,远近闻名。

  田渠(1900-1957),物理学家。湖南麻阳人。获法国国家天文学博士学位,可能是苗族中最早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者。原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沈从文,中国现代着名作家、文物学家。湖南凤凰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朱早观(1903-1955),中国现代着名政治活动家、军事家。湖南凤凰人。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滕代远(1904-1974),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湖南麻阳人。曾任红五军、红一军、红三军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国务院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雷兴翰,医学家。湖南麻阳人。1935年到美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原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龙咸灵(1911-1993),物理学家。贵州锦屏人。原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空间物理研究所所长,原武汉大学物理学教授。

  任虹(1911- ),原名常学墉。着名口琴演奏家、儿童音乐家。贵州黄平人。曾长期担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

  李家文(1913-1980),农业科学家。湖南湘乡人。原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在美国病逝。

  杨汉先(1913-1998),民族学家、政治活动家。贵州威宁人。曾任贵州省民委副主任、贵州民族学院院长、贵州大学副校长、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所长、贵州省政协第三、四、五届常委会副主席。是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苗族本土民族学家。

  吴向必(1926-1997),政治活动家、画家。贵州松桃人,曾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委员。被列入《世界名人录》。

  陈靖(l9l8- ),军队作家。贵州翁安人,曾任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李振军(1920- ),军事家。湖南凤凰人。曾任湖南军区副政委、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武警部队政委、总司令。

  王朝文(1930- ),贵州黄平人。曾任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全国人大民委主任委员。

  今旦(1930- ),原名吴涤平。贵州台江人。曾任贵州民族出版社总编、研究员,苗语专家、民间文艺家。

  乐黛云(1931- ),贵州贵阳人。北京大学着名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研究专家。

  钟哲明(1932- ),湖南武风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

  孙瑜(1933- ),女,医学家。湖南沅陵人,湖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勇先(1935- ),供电装置专家,广西平乐人。现为武汉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敖(1935- ),台湾东吴大学教授、作家。黑龙江哈尔滨生人,祖籍贵州威宁。

  伍略(1936- ),原名龙明伍。贵州凯里人。国家一级作家。贵州省作协副主席,《南风》杂志主编。

  李廷贵(1936- ),贵州凯里人,曾任贵州民族学院代院长、教授,苗族研究专家。

  潘大金(1937- ),科学家。贵州黄平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

  杨光汉(1938- ),红学家。贵州台江人。云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龙清廉(1938- ),画家、书法家。湖南古丈人。现为新疆画院专业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李金池(1938- ),贵州雷山人。曾任中央民族学院副校长、《民族团结》杂志社长兼总编。

  杨绍榈(1940- ),作曲家。贵州天柱人。上海电影制片厂专业作曲家。

  玉珍(1947- ),湖南省花垣县人,女,苗族,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王正福(1947- ),贵州凯里人,男,苗族。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十六大代表,十五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五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凌宇(1949- ),湖南龙山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从文研究专家。

  徐新建(1955- ),贵阳人,四川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比较文学研究学者。

  宋祖英(1966- ),女,歌唱家。湖南古丈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

  巴拉河(1974- ),男,贵州台江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之一,自由撰稿人。

  东丹甘,苗族芦笙演奏家,作曲家

  宋布兰(布兰达宋,Brenda Song,1988年-),美国著名演员

  王宝(Vang Pao,1931年-2011年1月6日),著名老挝苗族将军

  阿幼朵(1980年4月29日- ) 当代歌唱家,中国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