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不列颠王国国旗(1707年—1800年)
联合王国国旗(1801年起)

大英帝国英语:British Empire),指英格兰王国以及《1707年联合法令》生效以后的英国统治的殖民帝国,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亦被称做“日不落帝国” 。帝国最大领土面积曾达3400万平方公里(当时大英帝国宣称对于加拿大北极圈内、澳大利亚内陆以及南极洲的部分土地皆拥有主权)。帝国的领土及管辖范围囊括英格兰王国以及《1707年联合法令》生效以来的英国管辖的自治领殖民地及其它类型之领土。大英帝国在世上传播英国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学商业价值等,帮助英国实现经济成长,并使其在国际政治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英美两国令英语成为世界通用的国际性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

“大英帝国”一词的最早使用者相信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占星师兼数学家约翰·迪伊(JohnDee)。不过事实上英国一直没有放弃王国(Kingdom)的称号,因此大英帝国只能算是对鼎盛时期英国的一个“非正式帝国”称呼,只能形容英国本土加上其海外殖民地整体,不能单独指英王国本身。

一般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资产阶级执政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其经济、军力、科技、文化迅猛发展,标志着英国的崛起。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1815年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主导国际事务达一个世纪之久,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不列颠治世”。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英帝国与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的矛盾无法调和,1914年英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结束后的1922年,根据巴黎和会夺取德国殖民地而达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为了世界历史上跨度最广的国家。由于帝国的领土、属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国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说法,所以被形容为继西班牙帝国之后的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英国日渐式微的国力,大英帝国逐渐瓦解。

概述

14~15世纪,英格兰殖民帝国开始萌芽,英国通过建立海上强权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体系。这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这段时间内英国就已经成功反超欧洲第一个殖民国家——葡萄牙,成为继西班牙荷兰之后第三大的海军强国。同时,英国开始在加勒比群岛和北美洲建立官方殖民地,其面积虽然不是第一但也拥有了第三大的荣誉。

16世纪,英国正式在海权方面崛起。它的内部发生了统治家族的玫瑰战争天主教圣公会的宗教内战、以及共和派对君主派的内战,在这一系列的剧烈动荡之中,英国开始成功孕育成熟的地方分权制度,竭力压制一人独裁专权,为日后高效、科学、法制的统治世界打下基础。而在在外部,于1588年通过格瑞福兰海战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标志着英国正式成为欧洲一霸,但击败西班牙并不代表英国就完全取代了西班牙在当时欧洲第一的地位,而是代表着它有着足够的实力在强权上和它国分庭抗礼。而陆权方面,1500年到1600年,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英法百年战争中输给了法国,所以在欧陆旧大陆发言权甚少,英国能对欧洲政治的影响力降低,依然西班牙、法国、奥地利三国,但是已经成为在二流国家当中的第一把交椅。

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都在和他国的斗争中不断累积自己的实力,急速变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对法国发动第二次百年战争(1689年-1815年),与当时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兰西王国争夺欧洲以外的海外霸权,这也是英国从不插手欧洲事务、转向积极干涉欧洲的起点。此时西班牙殖民地达到饱和,于是欧洲对外殖民的焦点,全部集中在英法两国的互相斗争上,两国不相上下。第二次百年战争并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战争一样是一场单一的战争,而是由多个欧洲战争集合而成的统称,其中英国刻意奉行“只要是法国的敌人就是英国的盟友”这一政策,不断刻意阻挠法国,导致这些零碎的反法战争加总起来的时间长达一百年。到18世纪中叶,原本海权陆权教权三方面都排名第一的西班牙帝国已经只能维持现状,陆权被法国和奥地利瓜分、海权被法国和英国瓜分、教权被新教势力瓜分,而路易十四掌管下的法兰西王国凭借着其高雅的宫廷文化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趁机崛起,一跃成为欧陆最强国。而英国为了围堵法国,也进一步入侵欧陆。先是在英荷战争中打败了有着贸易和资本力量的荷兰,但是军队实力并不强大的荷兰;再学习敌人,接受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先进思想和能在沙龙辩论的自由风气;配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让英国的科技和文化水平达到了和法国、奥地利、北意大利等传统文化强国平起平坐的水平。而且针对法国的策略在18世纪末期取得成功,于1760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印度的殖民地,这标志着在英国在海权上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仅仅在殖民地面积上还输西班牙、排名第二。不过英国也在海外战争中尝到了第一次彻底的失败,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输给了美国;但以总体来说,胜远远多于败,殖民地的数量有些明显的上升,英国也如愿以偿的成为欧洲的一流列强而且影响力大增,明明身为海权国,但欧陆地位依然比瑞典波兰-立陶宛等二流欧洲列强高。

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真正意义上的大英帝国完成,整个时代被称为“英国的时代”,并且由英国开始改变整个人类生活模式的“工业革命”。19世纪初期,拿破仑战争席卷欧洲,西班牙的殖民地趁着拿破仑入侵西班牙而独立,间接导致英国的殖民地面在“面积上”终于成为世界第一。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在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帝国能在军事上和英国一较高下,但由于俄罗斯的经济和科技远远落后于其它欧洲国家,所以此后的100年英国都常年把持着世界第一列强的宝座。同样也是19世纪初期,英国累积的所有生产智慧开花结果,爆发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霸权如虎添翼。原本只能藉着与法国敌对干涉欧洲事务的英国,现在可以利用其独有的工业产品掌控的欧洲的经济命脉,在拿破仑战争中法国企图联合全欧洲用经济封锁英国,却没想到反而被英国一国牢牢锁死在欧洲而酿成欧陆经济危机。在19世纪,只要地球上的任意一个国家不服,大英帝国即可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对其进行随心所欲的制裁,1839年对中国清朝的鸦片战争就是最佳的例子,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面积的亚洲最强国却被几千名手持后膛枪的英国海军士兵迅速打败。由于这一系列原因,英国便成为了主导地球发展的“世界帝国”,此时的英国属于欧洲五大列强(····)之首,这五国及其后继国操纵国际事务达200年之久。而英国自己则从针对法国转为“大陆均势”,采取对各国和缓自主的策略来处理关系,使得19世纪的真正发生的冲突并不多,英国因为已经是第一,所以它并不想对某个特定的国家造成毁灭性打击,而是通过帮助弱势的一方联合压制比较强势的一方,例如联合法国和土耳其通过克里米亚战争压制俄罗斯、通过联合希腊压制奥斯曼土耳其、通过联合意大利王国压制奥地利、通过联合法国和俄罗斯压制普鲁士统一下的德意志帝国,这段零星冲突、不发生大战的和平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为年值维多利亚女王统治英国的时代,所以又称“维多利亚时代”。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继承了最后一个印度帝国——莫卧儿王朝的皇位,顺利登基成“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亦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个拥有“皇帝头衔”的君主,也让英国在名号上真正成为“帝国级”的国家。由于帝国的领土、属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国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说法,所以被形容为继西班牙帝国之后的第2个“日不落帝国”,而且其名号以及历史意义都比第一代更加长远。

20世纪,大英帝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下滑,而海军和殖民方面则依然保持世界第一梯队的优势。重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打败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陆军第一强国,而德意志帝国和美国所开启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又冲击了原本英国在科技领域的最高地位,导致英国国力有所下降。虽然在军力和科技上显示出落后的迹象;但是在殖民地领域英国和她的老对手法国仍然非常强大,两国则扩张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占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积,法国在失去所有殖民地以及对德国的战败后,反而加速了其在海上的扩张,奋起直追英国。其中德意志帝国对英国最为挑衅,德国不但在经济和陆军上反超英国,其海军和殖民地也想彻底击败英国,英国不得不和法国、俄罗斯联手对抗,列强两极分化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结束后的1921年,由于战争的摧残,英国正式被美国全面超越,陆军更是不如德国、苏联的对手,甚至连海军都有被美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比下去的趋势;但因为英国是一战对付德国的主要胜利国之一,根据巴黎和会托管了大部分德国的殖民地,造成了英国殖民地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多,当时英国的国土覆盖地球上25%的土地和20%的人口,成为“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广的国家”。1929年,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直接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加上英国对执行地采取民主议会制度精英教育的方式,导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渐开,接受了先进思想的各个殖民地开始反思英国的统治,并且谋求完全的独立。随着英国本土的民主发达,英国本土也开始放宽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领也是)的限制,包括允许当地人使用自己人的议会选举、担任政军要职。白人的自治领大多能够进一步自给自足,但是在拉美非洲亚洲的帝国殖民地却只能停留在原材料供应者的水平之上,所以这些国家即使脱离英国独立,其经济发展需要藉着英联邦架构接受先进国家的的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自身开始解放殖民地、帮助殖民地民主化。随着英国国力日衰以及全球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渐瓦解,英国君主也在1948年6月放弃“皇帝(Emperor)”或“女皇(Empress)”级别的头衔,英国降级成王国级。发生在英国前殖民地——埃及的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则标志着美国正式取代大英帝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因为英国非但无法对埃及进行有效的干涉,甚至还需要外国援助,而且这个“外国”是英国的前殖民地,此事件让昔日大英帝国的权威名誉扫地。英国遂改变方式,对旧殖民地不武力镇压、外交威胁,而是采取温和劝说的方式让其自由选择自己的地位,旧殖民地在独立后也愿意继续留在英联邦之中。相比法国、日本、荷兰、俄罗斯迟迟不肯放弃殖民地,甚至和被殖民国产生仇恨,英国与它殖民地的关系堪称是和平过渡的典范。虽然英国的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算是最和谐的了,但英国一开始也是以其自身利益为优先考量,在20世纪民主意识未发展之前,英国也对其殖民地进行过大量的压榨。英国为殖民地留下更好的基础建设,主要是为了方便这些殖民地的货物能够出口到英国以满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方便英国的工业产品倾销至殖民地市场。另外,为了确保其统治的稳定,英国会利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强化当地民族问题,而英国在完全民主化之后则撒手不管、直接离开,这使得像爱尔兰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韦肯亚苏丹乌干达伊拉克圭亚那斐济等国家在独立后面临着不同等级的民族冲突。

2020年,英国正式脱离欧盟,这反而让它和它所代表的英联邦诸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大英国协与大英帝国不同,英国无法在政治外交经济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联邦的其它成员,英国与其它英联邦成员国地位亦是平等,英国君主仅仅是英联邦的象征性联邦元首,而其他英联邦成员也可以凭着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对、否决、对抗、不遵守英国的决定。

最后,大英帝国的形成是400多年来贸易移民与武力征服的结果,期间也有和平的商业和外交活动,是一个时代特定群体、文化、国际政治、贸易的总称。

起源(1497年—1583年)

当英格兰和苏格兰是独立的王国时就奠定了大英帝国的基础。1496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继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外探险成功后,委托约翰·卡博特率领探险队,发现一条经北大西洋通往亚洲的航线。卡博特于1497年航行,即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第一次航行五年后,并在纽芬兰海岸登陆。他认为已经到达亚洲,并没有试图建立殖民地。次年,卡博特率领另一次航行前往美洲,但他再也没有返航。

直到16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才进一步尝试在美洲建立殖民地。与此同时,1533年的限制上诉法案宣布“that this realm of England is an Empire”。宗教改革使得英格兰和天主教的西班牙成为死敌。 1562年,伊丽莎白一世鼓励私掠船约翰·霍金斯弗朗西斯·德雷克在西非海岸对西班牙和葡萄牙船只进行劫掠袭击,目的是建立大西洋奴隶贸易。这一努力遭到了拒绝,随着英西战争的加剧,伊丽莎白一世批准了对美洲西班牙港口的进一步私掠袭击,以及大西洋装载来自新大陆财宝的返回船只。同时,有影响力的作家,如理查德·哈克卢特约翰·迪伊开始推动英格兰建立自己的帝国。此时,西班牙已成为美洲的主要势力,正在探索太平洋,葡萄牙已在非洲、巴西和中国沿海建立了贸易站和堡垒,法国开始在圣劳伦斯河区域定居,即后来的新法兰西

尽管英格兰在建立海外殖民地方面要落后于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于16世纪在爱尔兰建立了第一个海外殖民地,与来自英格兰的新教徒一起定居,借鉴了1169年诺曼征服爱尔兰的先例。

海外殖民初期(1583年—1707年)

英国人的海上探险以及在不列颠岛以及欧洲大陆以外地区的移民或殖民,其根源可追溯到1485至1509年在位的亨利七世所采取的积极的海洋政策。在理查三世所建立起来的羊毛贸易的基础上,亨利七世创建近代英国海洋商贸体系,并发展英国的造船工业导航技术。这套体系也为日后的贸易机构的建立创造条件,而像马萨诸塞湾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之类的贸易企业为大英帝国海外的扩张做出重要的贡献。亨利七世也下令在朴茨茅斯建造英国的第一个乾船坞,加强建设当时还规模很小的英国皇家海军。1587年沃尔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在罗阿诺克岛(Roanoke Island,今北卡罗来纳州境内)宣布维珍尼亚为英格兰殖民地。但这块殖民地十分短命,由于食物缺乏、恶劣的天气、海难以及当地原住民的反抗,英格兰很快就不得不放弃这片殖民地。

《对决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役》, 1796年由鲁斯伯格(Philippe-Jacques de Lzazaioutherbourg)绘制

斯图亚特王朝

1588年,正值都铎王朝伊利沙白一世期间对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争大获全胜,正式确立英格兰王国作为海上霸权的地位,虽然之后1590年代几次与西班牙战事的失败暂时挫败英格兰野心勃勃的海外殖民计划。1604年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终于与西班牙签订《伦敦条约》,正式结束两国的敌对状态;1607年英格兰在维吉尼亚詹姆斯镇建立第一块永久的海外殖民地。在之后的三个世纪中英格兰不断地在海外扩张势力范围并巩固国内的政治发展。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的议会在伦敦合并,组成大不列颠议会。

对美洲的殖民

大英帝国的雏形成于17世纪中期,此时英格兰已经在美洲建立多片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包括今后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十三州、加拿大大西洋省份太平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岛屿,例如牙买加巴巴多斯巴哈马等。

盛产甘蔗的加勒比地区高度依赖奴隶的工作,它是英格兰早期最重要、最有利可图的殖民地。美洲大陆南部的殖民地则为英格兰提供烟草棉花大米,北部则出产毛皮;它们从经济角度上讲没有像加勒比岛屿一样对英格兰有益,但是大片的可耕种土地吸引众多英格兰移民者。

英格兰的美洲帝国正通过战争与殖民逐步扩大,例如通过英荷战争的胜利英格兰获得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的纽约)。不断发展的美洲殖民地不断向西探索,寻求更多的可耕种土地。

非洲和奴隶贸易

1660年,皇家非洲公司成立,从查理国王那里获得了向英国加勒比殖民地供应奴隶的贸易垄断权。从一开始,奴隶制就是在西印度群岛建立殖民帝国的基础。在1807年废除奴隶贸易之前,跨越大西洋的奴隶有三分之一由英国运送,达到350万人。为了促进这种贸易,英国在西非海岸建立了堡垒,如詹姆斯岛阿克拉和Bunce岛。在英属加勒比地区,非洲裔人口的占比从1650年的25%上升到1780年的80%左右,在同一时期,十三殖民地的比例从10%上升到40%(大多数在南部殖民地)。对奴隶贩子来说,这种贸易利润丰厚,并成为布里斯托尔、格拉斯哥和利物浦等英国西部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柱,这些城市构成了与非洲和美洲三角贸易的第三角。对于被运输的奴隶来说,奴隶船恶劣和不卫生的条件以及糟糕的饮食使得运输过程的平均死亡率达到七分之一。

第一英帝国(1707年—1783年)

18世纪,新统一的大不列颠王国崛起成为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殖民大国,而法国则成为其主要竞争对手。英国、葡萄牙、荷兰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一直持续到1714年,以乌得勒支条约结束。西班牙费利佩五世放弃了对法国王位的权利,西班牙失去了在欧洲的帝国。英国领土扩大:从法国获得了纽芬兰和阿卡迪亚,从西班牙获得了直布罗陀和梅诺卡。直布罗陀成为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使英国得以控制地中海的大西洋出入口。西班牙将利润丰厚的阿西恩托协约(在西属美洲出售非洲奴隶的许可)割让给英国。随着1739年詹金斯的耳朵战争的爆发,西班牙私掠船袭击了三角贸易航线的英国商船。1746年,西班牙和英国开始和谈,西班牙国王同意停止对英国航运的一切攻击。然而,在马德里公约中,英国失去了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奴隶贸易权。

东印度群岛,英国和荷兰商人继续在香料和纺织品方面展开竞争。随着纺织品成为更大的贸易,到1720年,就销售额而言,英国公司已经超过了荷兰。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爆发了几次军事冲突,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法国公司与当地统治者一起努力填补莫卧儿帝国衰落留下的真空。在1757年普拉西战役,英国打败了孟加拉的纳瓦布及其法国盟友,使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孟加拉,成为印度的主要军事和政治力量。法国仅能控制其飞地,但军事限制和支持英国附庸国的义务,终结了法国控制印度的希望。随后几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扩大了其控制下的领土规模,要么直接统治,要么通过地方统治者军队的武力统治,其中绝大多数由印度士兵组成,由英国军官领导。七年战争中英格兰击溃法国,并在1760年占领新法兰西的全部地区,使得英国获得北美更大地区的控制权。

1763年巴黎条约的签署对大英帝国的未来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北美,随着英国确认对鲁珀特地的所有权和新法兰西割让给英国(英国控制大量法语人口)、路易斯安那给予西班牙,法国实际上已经不再是殖民大国了。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随着英国在印度对法国的胜利,七年战争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势力。

失去十三殖民地

原本的英国殖民体系在18世纪开始变化。在辉格党人长期控制国内政治权力的时期(1714年至1762年),帝国对英国而言变得不那么重要,直到一连串试图扭转这种对殖民地忽视的措施(主要包括从殖民地征收更多的税收)引发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至1783年),使得英国丧失其人口最多的殖民地英属北美十三州

这段时期有时候被称为“第一英帝国”,即17至18世纪英国在美洲的扩张。18世纪开始英国在亚洲非洲的扩张则被称为“第二英帝国”。英国对美国控制权的丧失表明,对殖民地的政治统治并不一定对英国的经济获利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英国在放弃对美洲殖民地的防务与行政管理之后,很快恢复对美国贸易的支配作用。

当时英国使用的是重商主义,是经济学的一种理论,指的是国与国之间对财富的争夺,它是英国第一次海外殖民扩张的特色。但是在“第二英帝国”时期,重商主义很快就让位于亚当·斯密等人的自由放任经济自由主义

第二英帝国的崛起(1783年—1815年)

英国从北美殖民地独立这一事件中学到的经验是,即使是在不拥有殖民统治权的情况下贸易依然能够带来经济繁荣。这就是为什么在1840至1850年代英国愿意授予像诸如英属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白人殖民地自治领地位的原因,因为这些国家的白人们被视为是居住在殖民地的“祖国”人民而已。而爱尔兰则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它于1801年被并入全称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英国。

旧有的殖民与奴隶制度的终结是与自由贸易一同实施的,自由贸易原则在1840年左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标志是英国撤销《玉米法》和《航海条例》。自由贸易完全地开放英国市场,也促使其他国家在19世纪中叶开放他们的市场。

一些人会认为,自由贸易的兴起仅反应英国的经济地位,而与任何的哲学观点无关。确实,英国对迫使他国执行某一政策一直比对自己施行同样政策更为热衷。虽然英国丧失13个美洲殖民地,1815年欧洲大陆拿破仑的最终战败确立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在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之时,皇家海军则主宰着海洋。始终与欧洲大陆事务保持距离的英国也得以施行旨在扩大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扩张计划,这种海外扩张即通过自由贸易和战略优势建立一个“非正式帝国”。例如中国波斯(也就是以前的伊朗)正是被包括在“非正式帝国”中,在英国的武力威胁下,这些国家的政府被迫开放市场,并不得不无条件给予英国特权。帝国与“非正式帝国”的扩张为英国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提供便利,并以此制造更多商品运至世界各地。

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到1870年的普法战争,英国是全球唯一的工业化强权,是全球30%工业产品的生产地(1870年)。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能够如此有效、大量地生产工业品,以至其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在运输到外国后其价格依然比外国当地所生产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只要其海外市场的政局稳定,即使没有实施正式的殖民统治,英国依然能够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太平洋探索

1783年北美十三殖民地丧失后,英国政府被迫寻找替代地点,于是转向澳大利亚。早在1606年,荷兰人就发现了澳大利亚的海岸,但并没有试图殖民它。1770年,詹姆斯库克在一次科学航行中绘制了东海岸的地图,声称这块大陆是英国的领土,并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

1778年,航行中库克的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向政府提交了关于植物学湾适合流放刑犯的证明,1787年,第一批囚犯起航,于1788年抵达。这次不同的是,声明了澳大利亚的主权,澳大利亚原住民被认为过于不文明,不需要签订条约,殖民化带来了疾病和暴力,再加上故意剥夺土地和文化,对这些人来说是毁灭性的。

1840年,英国继续将囚犯运往新南威尔士,1853年运往塔斯马尼亚,1868年运往西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殖民地成为有利可图的羊毛和黄金出口国,主要由于维多利亚州的淘金热,使得其首都墨尔本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

随着澳大利亚(1788年成为英国殖民地,最早是英国犯人的流放地)和新西兰(1840年成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国移民们的另一目的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土著人口因战争与疾病使人口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锐减60%至70%。这些殖民地之后都实现自治,并是羊毛和黄金的出口地。

英国将军查理斯·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于约克镇投降庄柏(John Trumbull)绘于1797年。此图描绘华盛顿在约克镇接受查理斯·康沃利斯率领英军投降的情景。失去美国殖民地象征着第一英帝国的结束。

与法国拿破仑的战争

英国再次受到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的挑战,这场斗争与以往的战争不同,代表了两国之间意识形态的较量。危及的不仅是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拿破仑还威胁要入侵英国本土,就像他的军队已经占领了其他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因此,英国投入大量资本和资源以取得拿破仑战争的胜利。1805年皇家海军在特拉法加海战对法国和西班牙舰队取得决定性胜利。海外殖民地遭到攻击和占领,包括1810年被拿破仑吞并的荷兰殖民地。1815年,法国最终被欧洲联军打败。英国再次成为和平条约的受益者:法国割让了爱奥尼亚群岛、马耳他(分别于1797年和1798年占领)、毛里求斯、圣卢西亚、塞舌尔和多巴哥。西班牙割让特立尼达。荷兰割让了圭亚那和开普敦殖民地。英国将瓜德罗普岛、马提尼克岛、法属圭亚那和雷乌尼岛归还法国,爪哇和苏里南归还荷兰,同时控制了锡兰(1795-1815)和黑尔戈兰

废除奴隶制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奴隶生产的商品对英国经济的重要性逐渐降低,此外还有镇压奴隶叛乱的成本。在英国废奴运动的支持下,议会于1807年通过的《奴隶贸易法案》,废除了奴隶贸易。1808年,塞拉利昂殖民地被指定为官方解放奴隶的殖民地。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西印度委员会的影响力下降。于1834年8月1日通过的《废奴法案》废除了大英帝国的奴隶制,最终使帝国与联合王国法律保持一致(东印度公司和锡兰除外,至1844年结束奴隶制)。根据该法案,奴隶在经过四到六年的“学徒期”后获得完全解放。经过废奴主义者的进一步反对,学徒期于1838年被废除,英国政府补偿奴隶主。

帝国世纪(1815年—1914年)

自由贸易的终结

作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英国曾经能够将整个世界作为其原材料的来源国和工业品的出口市场。但是随着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在19世纪这种情况开始逐渐改变,越来越多国家寻求保护其原材料的供应和出口市场。到1870年代,英国的工业产品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强有力竞争。

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成立并取代法国成为欧陆第一强国。工业化在德国美国迅速进行,使它们迅速赶超英国法国这两个强大的欧洲西方国家。比如,到1870年德国的纺织金属工业在组织结构和技术效率上已经超越英国,并且在德国国内市场上已经击败英国同类产品。到19世纪末,德国甚至开始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生产这些产品。

虽然无形出口品(如银行服务、保险船运)让英国不至于出现贸易逆差,其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比例从1880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1913年的六分之一。英国不仅只在工业化国家市场的竞争中落败,其产品在欠发达国家的市场上也没有占优势。英国甚至正在丧失它曾经所拥有的,对印度中国拉丁美洲(也就是中南美洲)和非洲内陆跟海岸等地区贸易上的主导地位。

英国的商业困境因1873至1896年的经济萧条而雪上加霜。因商业衰退所导致的通货紧缩更进一步给各国政府增加压力,迫使它们鼓励扶植国内工业,从而最终导致欧洲强权逐渐抛弃自由贸易的原则(德国于1879年、法国于1881年先后放弃自由贸易、英国也在这段时间放弃自由贸易、美国早在1860年代也就是南北战争时期就放弃自由贸易)。

这么一来的结果是国内和出口市场的双重萎缩。欧洲和之后北美洲的加拿大跟美国的政府与企业领袖们因此开始将海外的殖民地作为他们新的市场:这些海外殖民地将成为宗主国的出口市场,而他们则被安置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之下,使得其他国家商品无从与宗主国产品竞争。同时它们还依然是廉价的原材料供应地。英国虽然直到1932年以前都秉持自由贸易原则,却一边和其它工业化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以防原本在其势力范围的地区落入他国之手。之后英国依旧对来自其殖民地和自治领的商品实行贸易优惠制度,至英国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后方才停止这些对外贸易优惠政策,转而对原殖民地商品实行贸易壁垒。

英国与新帝国主义

1870年代到1914年一战爆发这段时期内,欧洲殖民扩张的政策与意识形态被称作“新帝国主义”。这段时期内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各欧洲强权“为帝国而帝国”,在海外竞相争夺并巩固其殖民地。

在这一时期,欧洲强权在海外的殖民地总面积达到2300万平方公里非洲直到1880年代还很少有欧洲人踏足,但在这一时期内非洲成为帝国主义者们主要的目标。但是扩张在其他地区也十分频繁,特别是在东南亚东亚沿海地区:在这些地区美国日本也加入到争夺殖民地的行列之中。

1875年被认为是英国进入新帝国主义时代的分水岭,这一年本杰明·迪斯累利领导的英国政府从负债累累的埃及统治者伊斯梅尔(Ismail)手中买入苏伊士运河的股份。英国从此巩固这条对英国和印度贸易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运河的控制权。1882年,英法两国对埃及领土的争夺最终以英国人的胜利告终。

俄罗斯帝国1828年起逐渐向南扩张以至威胁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担心也影响了英国的政策:1878年英国控制塞浦路斯,将其作为保护奥斯曼帝国的据点;在此之前英国还参与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并入侵阿富汗。所有这一切举动都是为了阻止俄国进一步向南扩张。英国发动三场阿富汗战争,1842年的第一次英阿战争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所遭受的最惨痛的军事失败,整个英国军队被由俄国所支持的阿富汗普什图族(Pashtun)人击溃。1880年第二次英阿战争,英军在坎大哈被击溃、在喀布尔被包围,最后撤退到印度。1919年第三次英阿战争引起阿富汗部族的起义。

与此同时,在英国的许多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商人都将正式的帝国视为极其重要,特别是对在世界市场上份额正在下降的英国商品而言。1890年代英国全心全意地采取新的政策,很快成为热带非洲殖民地的重要抢夺者。

在1899-1902年发生的南非战争是英国新帝国主义时期的典型例子,虽然英军很快占领德兰士瓦,但为了镇压布尔人的抵抗,40万名帝国士兵被卷入战争,同时耗费2.5亿英镑。国内舆论开始倾向于怀疑海外扩张的必要性,从此英国开始战略收缩。有人认为政府受到以塞西尔·罗兹为首的在德兰士瓦有黄金矿产的大矿主的影响,所以才会进行这一场战争。这也为之后盛行的“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观点提供证明。

英国采取新帝国主义政策的诱因可能是为了为英国产品和投资寻求更大的海外市场,或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战略性的先发制人举措,为的是防止现有的贸易通道被别的强权破坏,或防止别国在日趋封闭的国际贸易形势发展下获取更多的出口市场。无论如何,一切都是为了在其他列强兴起的国际环境下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1900年初约瑟夫·张伯伦试图对英国的贸易壁垒法案进行修改却遭到很大的反对并最终被迫放弃,显示即使在英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英国人还是多么地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则。也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英国采取新帝国主义政策其实是其影响力下降的表现,而非其影响力上升的结果。

在印度的殖民主义的演变过程足以警示我们,不应将新帝国主义时代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强权间经济上的竞争视为英国加强殖民地管制的唯一原因。印度正式成为英国的组成部分是在1858年,目的是巩固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也是对1857年印度起义的直接反应,而起义的缘由之一也是印度国内的传统势力反对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的许多现代政策所导致。

与俄罗斯的较量

19世纪,英国和俄罗斯帝国竞相填补衰落的奥斯曼帝国卡扎尔王朝清朝留下的权力真空,这种在中亚的竞争被称为“大博弈”。就英国而言,俄罗斯击败波斯和土耳其表明了其帝国的野心和能力,并在英国引发了对其陆路入侵印度的担忧。

1839年,英国通过入侵阿富汗来先发制人,但第一次英阿战争对英国来说是一场灾难。

1853年俄罗斯入侵土耳其巴尔干半岛时,由于担心俄罗斯在地中海和中东占据主导地位,英国和法国入侵克里米亚半岛以摧毁俄罗斯的海军势力。随后的克里米亚战争涉及现代战争的新技术,是不列颠治世期间英国与另一个帝国的唯一一场全球战争,对俄罗斯来说是一场惨败。又经过一段时间,下一场争端似乎又要开始,但两国于1878年就各自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达成了协议,并于1907年签署了《英俄协约》。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在亚瑟港战役中摧毁了俄罗斯海军,这限制了俄罗斯对英国的威胁。

在亚洲的扩张

一幅寓意中国正被列强瓜分的漫画,1890年代法国政治漫画。列强正在尝试瓜分「Chine」(中华)这个大饼,后面的大清帝国官员无力阻止。桌前的人物由左至右分别是维多利亚女王(代表英国)、威廉二世(代表德国)、尼古拉二世(代表俄国)、玛丽安娜(代表法国)、一名武士(代表日本)。

1757年普拉西战役的胜利让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印度孟加拉邦的统治权,虽然1770年因对该邦过度征税而恶化的饥荒引起英国国内的争议。19世纪中期,东印度公司已经几乎控制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起义之后该公司管辖的领土被移交给英国政府直接管理。维多利亚女王于1876年被宣布为印度女皇,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女皇。

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缅甸马来亚也被纳入英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从清朝手里夺得香港

英国对中国的兴趣源自18世纪末,当时英国成为中国茶叶的进口国。茶叶进口导致英国方面巨大的贸易逆差,因此英国希望通过从印度向中国出口鸦片来平衡开支。由此引起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联手再度胜利。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与中国保持一种复杂的关系。虽然英国获得香港但是英中贸易主要还是通过几个开放的中国港口进行。中国人口多,领土也不小,因此英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因为中国的崩溃意味着其他西方强权就可能与英国一起瓜分贸易利益,而使得英国所拥有的地位受到挑战,所以英国并不希望中国崩溃。

对非洲的扩张

1875年欧洲国家在非洲两块最主要的殖民地只有阿尔及利亚开普殖民地;但到了1914年除了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外其他所有的非洲国家都成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从原先只在经济控制殖民地的“非正式帝国”转变到直接管制。

当法国、比利时和葡萄牙在刚果河下游地区进行殖民活动时,他们其实已经威胁到英国向热带非洲的深入。1884至1885年的柏林会议就曾试图调解强权之间的矛盾,该会议提出以“实际占领”为确定各国殖民地归属的评判标准,而该标准的采纳意味着欧洲国家更加袭击当地的部落和人民以获得更大面积的“实际占领”地。

英国1882年对埃及的军事占领(最直接的起因是为了保护苏伊士运河)同时也起到确立英国对尼罗河地区的控制。这又进一步导致1896至1898年英国对苏丹的征服,以及1898年9月涉及英法两国的法绍达事件

1899年英国全面占领南非,这项军事行动最早始于1795年对开普的并吞。在侵犯原本是南非荷兰人所统治的金矿产区德兰士瓦以及邻近的奥兰治自由邦后,负责南非事务的不列颠南非公司进一步向北深入,并以开普富商赛西尔·罗得斯爵士的名字将其所占领的地区称作罗德西亚(Rhodesia)。

英国在南非和东非的胜利促使罗得斯爵士和英国驻南非大使阿尔佛莱德·米尔纳(Alfred Milner)提出在非洲建立一个“从开普到开罗”的英国殖民帝国。他们希望通过建造连接苏伊士运河和南非矿区的铁路来实现。但是由于德国对坦噶尼喀的殖民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切成两半,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非洲殖民地之间只有电报线路畅通,而铁路则无法建造。

虽然是自由贸易最积极的鼓吹者,英国人在1914年不仅成为最大的海外帝国,更是掠夺非洲的最大受益人。1885年至1914年之间英国将大约30%的非洲人口置于其统治之下,而同一时期法国只统治15%的非洲人、德国9%、比利时7%以及意大利1%。英国的尼日利亚一个殖民地就拥有1500万人,是整个法属西非和所有德国殖民地人口的总和。

白人殖民地的自治

随着加拿大(1867年)、澳大利亚(1901年)、新西兰(1907年)、纽芬兰(1907年)和南非联邦(1910年)相继取得自治领地位,大英帝国已经开始从帝国英联邦的转变。这些新国家的领袖们与英国政治家们一起出席1887年起定期举行的殖民地会议(1907年后被称作帝国会议)。

自治领之间的外交关系主要由英国的外交部负责,而加拿大虽然在1909年设立外交部,其与帝国内其他国家的关系依然通过帝国派在加拿大总督、自治领驻伦敦的高级专员(加拿大于1880年首次任命自己的高级专员,澳大利亚则在1910年效仿)和英国在海外的外交使节们维系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是代表帝国内所有的自治领政府宣布参战的。

各自治领在外交政策确实上享有很大的自由度,只要其政策不明显违反英国本身的利益:加拿大的自由党政府在1911年与美国签署一项双边自由贸易的互惠协议,最后却因英国的反对而没有获得批准。

国防方面,原本将自治领的防务纳入一个单一的帝国军事框架在1900年以后被证明已经很难维系,因为英国此时开始在欧洲大陆的防务问题上开始承担更大的责任,同时还必须面对德国海军崛起的威胁。1909年大英帝国决定各自治领应拥有其自己的海军,这是对1887年英国承诺澳大利亚以向英国海军输出人力以换取英国在太平洋地区舰队驻扎这一协议的违背。

虽然英国政府允许上述地区自治,但英国政府依旧可以干涉自治领内政,直到1931年西敏法令通过以后,英国政府才无法继续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但仍具影响力。

世界大战(1914年—1945年)

一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英帝国完成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海外扩张。英国经国际联盟的批准对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巴勒斯坦伊拉克进行委任统治,而前德国殖民地坦噶尼喀喀麦隆部分地区、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纳米比亚)和新几内亚也被划入英帝国的版图(其实西南非洲被归由南非管理,而新几内亚则由澳大利亚统治)。不过一战之后英国在莱因兰和二战之后在西德的占领区就不被认为是帝国的一部分。

虽然英国赢得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涨,而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更加助长这种民族主义情绪。

1920年代是自治领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虽然自治领在一战爆发时还无权选择是否参战,1919年结束一战的《凡尔赛条约》,却是由英国和其自治领分别签署的。1922年自治领不再愿意支持英国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迫使英国寻求一个和平的妥协方案。

位于都柏林英爱战争纪念碑。

自治领的完全独立经由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终确立:所有自治领取得与英国的同等地位,英国的立法机构不再有权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自治领也将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内设立的一个主管自治领事务的部门也在1925年从殖民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自治领部,并在1930年拥有首位部门大臣。

加拿大在1923年成为第一个独自签署外交条约的自治领,1927年加拿大向美国华盛顿派遣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亚也派出首位驻外大使。1947年起,加拿大政府开始签发加拿大护照以取代英国护照成为加拿大人的国际旅行证件,而澳大利亚则在1949年开始签发澳大利亚护照。

爱尔兰自由邦在一场反抗英国统治的血腥战争后于1922年取得自治领地位,摆脱了英国政府的统治;1937年爱尔兰与英国断绝正式的宪法关系,并在1949年正式成为完全独立于英联邦之外的爱尔兰共和国,而英国的正式国名也因此在1927年更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原本就独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断绝与英国在宪法上的特殊关系(但埃及在1956年才得以收回苏伊士运河)。在1922年成为英国保护国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后的1932年完全独立。

二战后帝国衰落

20世纪初,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加上美苏两国的打压,导致大英帝国体系越来越难以维持。同时,宗主国越来越关心本土和周边国家的事务,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英国最终被迫接受这一新的形势,将帝国体制转变为松散的英联邦,而英国也丧失世界霸主的地位。

1939年9月3日英国对纳粹德国的宣战只代表它自己和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还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爱尔兰(该国在1年前要求英国军队离开其国土,并选择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领则都分别对德宣战。

大萧条影响,英国经济在1930年代增长迟缓,但其敌对国德国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后经济增长迅速。在1940年纳粹德国进攻英国本土时虽然英军奋力抵抗将德军击退,但德国空军之后持续不断的轰炸伦敦等英格兰南部城市和德国海军的U型潜艇在大西洋不断袭击驶向英国的补给船也给英国经济造成不小的打击,也导致英国一直实行食物配给制度至1954年7月,而位于英吉利海峡的皇家属地海峡群岛也在1940年至1945年间被德军占领。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前英国的战争物资基本全部进口自加拿大美国,造成二战结束后英国经济对美依赖度增加,美国也借此通过施压等手段迫使英镑实行浮动汇率,导致英镑迅速贬值,美元最终取代英镑成为世界通用货币,同时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租借法案迫使英国放弃其持有的美国公司股份以及英国军队位于西半球的军事基地以换取美国的援助,此举导致英国在西半球的军事影响力被美国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国力衰退,各自治领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决策权,1942年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柯廷(John Curtin)史无前例地下令将驻扎在英属缅甸的澳大利亚士兵调回参加保卫澳大利亚的战斗,同时英国在二战结束后丧失其在中国除香港外的所有租借地以及在中国的特权。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军队开始进攻并占领英国位于东南亚的殖民地英属马来亚英属北婆罗洲英属缅甸以及海峡殖民地。虽然英国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新占领殖民地,但日军击败驻守的英军让当地居民认为英国并非像以往一样不可战胜,造成当地民族主义情绪上升,间接推动以上地区在1950年代相继脱离英国独立。

非殖民化和衰落(1945年—1997年)

1947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克莱门特·艾德礼工党政府放弃继续维护英国作为世界一流强国,接受美国的崛起。英国也必须处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扭曲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解决。

战争结束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1951年加入美国主导的澳新美地区安全条约,使得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在太平洋地区新的军事主导力量。而英国本身也从1961年起就试图加入欧洲各共同体,并在1973年如愿以偿。由于加入欧共体,英国需要取消与其自治领之间原本存在的特殊经济关系,自治领的产品在进入英国市场时从此不再享受特殊优惠待遇,英国在各自治领的经济影响力被削弱。

加勒比、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而英国几乎从未试图抵制这股浪潮。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这是印度国大党长达40年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英国从此失去在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但是印度的独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代价的,为的是避免穆斯林印度教徒之间互相的内斗,但也因此导致印巴关系长期紧张。印度独立后世界范围内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国开始瓦解。而英国为了让印度留在英联邦,从而让英联邦于1949年发表伦敦宣言以允许新成员国自由选择政体而不必将英国君主视为国家元首,仅需将英国君主视为英联邦元首。印巴分治则使英国君主失去皇帝(Emperor)头衔。

1948年缅甸也获得独立,并选择不加入英联邦;之后又有斯里兰卡(1948年)和马来亚(1956年)的独立。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以色列建国,此后的几十年间这里一直持续着犹太人阿拉伯人之间的血腥暴力争端。在地中海地区,说希腊语塞浦路斯人一直通过游击战的形式希望将塞浦路斯保留在希腊的版图内,与居于岛内、占人口三分之一的土耳其人发生冲突,1960年塞浦路斯还是最终获得独立,但英国在塞浦路斯岛保留两块主权基地。1964年英国位于地中海的殖民地马耳他独立,至此英国在欧洲的殖民地仅剩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直布罗陀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法两国军队联合以色列成功占领苏伊士运河区和西奈半岛,但在美国的经济制裁威胁和苏联的核威慑下两国被迫从埃及撤军。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导致时任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辞职,其后上台的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则加快了去殖民化的脚步,英国势力自此彻底退出苏伊士运河区。该事件代表着美苏两国正式取代英法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1958年,英国将其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整合成西印度群岛联邦,但由于其内部的政治斗争,导致该联邦在1962年解散。西印度联邦解散后的20年里其组成部分大多脱离英国独立,仅剩小部分岛屿仍然保留英国海外领地的地位。

大英帝国在非洲统治的结束往往过分迅速,以至新独立的国家无法独立面对独立后的挑战:1957年加纳在10年的民族主义运动后终于独立,之后尼日利亚(1960年)、塞拉利昂坦噶尼喀(1961年)、乌干达(1961年)、肯尼亚桑给巴尔(1963年)、冈比亚(1965年)、博茨瓦纳莱索托(1966年)以及斯威士兰(1968年)也相继独立。

1961年,英国在波斯湾的殖民地科威特宣布独立,之后也门卡塔尔巴林阿曼、特鲁西尔酋长国等英国在阿拉伯半岛的殖民地也相继获得独立。

由于英国国力衰退,在1966年联合国区域集团重新划分后由英国主导的英联邦国家组被取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被划入西欧及其他组,而其余英联邦国家则被划分到相应的地区组,这一象征性举动标志着英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英国从南部和东部非洲的撤军对当地的白人居民有着很大影响:肯尼亚独立后发生的茅茅起义表明,白人土地主对权力的占有已经引起非洲土著居民的不满。南非白人政权的存在就显示了当地白人想要压制土著黑人的想法,南非白人政权也因种族隔离政策于1961年南非共和国成立后退出英联邦,这种残酷的种族主义统治手段一直持续到1991年时任南非总统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后才得以终结,而南非共和国直到1994年纳尔逊·曼德拉出任总统后才重返英联邦。

虽然由白人占多数的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随着1964年马拉维赞比亚的分别独立已经分裂,南罗得西亚的白人(他们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个自治的殖民地)宣布独立,拒绝接受一个非洲人政府的管辖。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持下这个罗得西亚政权一直持续到1979年,直到双方达成协议成立一个多数共治的津巴布韦共和国,至此英国结束了其在非洲大陆的殖民统治。

英国在二战结束后便开始将其保留的在自治领的权利开始逐步移交自治领,虽然在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允许自治领自治,但自治领的案件终审权依旧属于位于伦敦的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爱尔兰自由邦在1933年从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手中收回案件终审权,之后加拿大(1949年)、印度(1950年)、巴基斯坦(1950年)、南非(1950年)、圭亚那(1970年)、莱索托(1970年)、斯里兰卡(1972年)、马来西亚(1985年)、澳大利亚(1986年)、新加坡(1994年)、冈比亚(1998年)、新西兰(2004年)、巴巴多斯(2005年)、圭亚那(2005年)、伯利兹(2010年)和多米尼克(2015年)也陆续收回民事和刑事案件终审权,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在1982年、1986年和1987年才从英国议会收回修宪权获得完全独立。

阿根廷试图使用军事手段夺取英国控制下的福克兰群岛,最终在1982年引发福克兰战争,但最后阿根廷战败,仅在战争期间短暂控制福克兰群岛全境。英国在亚洲的最后一个保护国文莱在1984年脱离英国独立,而英国最后一块人口超过6百万的殖民地香港,则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而这则被部分历史学者视为大英帝国彻底终结的标志。

现今世界

大英帝国虽已成为历史,但其对世界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比如在1949年成立的国际组织英联邦,尽管英国几乎所有殖民地都已摆脱英国独立,但绝大多数国家在独立后依旧选择加入英联邦这个以英国为首的组织。而由于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英语直到今天都是国际通用语言。迄今为止英国依旧拥有14块海外领地,且仍有16个独立国家以英国君主作为其国家元首,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而由于英国脱欧造成的影响,苏格兰北爱尔兰境内独立呼声高涨,而英国第一大城市伦敦的支柱产业金融业也遭到冲击,大批外国企业和资金撤离伦敦并转移至其他欧洲城市如法兰克福巴黎都柏林阿姆斯特丹。而在英联邦内部,由于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19年超过英国,成为英联邦第一大经济体。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