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中华民族园),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 位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占地50公顷,园内规划建设中国56个民族的博物馆和景区。是一座复原、收藏、陈列和研究中国56个民族文化、文物、社会生活的大型人类学博物院。1992年开始建设,1994年6月18日北园建成开放,2001年9月29日南园建成开放。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中华民族园)的建设,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支持,得到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群众的热情帮助与参与,得到海外爱国侨胞的全力资助。 园区建成开放时,由北京市委、市政府主持,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作为国家奥林匹克公园规划中第一个完成项目,是宣传“新北京、新奥运”的重要基地,充分展现“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主题。作为国际博物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学会的重要成员,中华民族博物院的宗旨是:展现民族建筑,保护民族文物,传播民族知识,研究民族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现收藏文物10万余件。复原陈列展览涵盖建筑、环境、人文、文物等四个方面。社会教育围绕爱国主义主题,扩展到众多领域。走进生活,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自然,就是中华民族博物院建设的新理念、发展的新方向、陈列的新形式。

主展馆

  祖宗堂,是中国"人"和"神"的统一。中国先民在几千年各种生活状态中形成的思想信仰,灵魂敬畏,精神寄托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是她们精神生活的支柱。家居神供具,是表现民间信仰具象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充分展示了生活着的人们祈盼神灵保佑的心理,是活人重新图解单调、严肃“神面貌”的又一次世俗的升华,让“不露声色”的神灵,更加理想化,更加接近市民生活。

  在大自然的威慑下,在现实社会的残酷斗争中,个人的力量渺小、无力,她们寄托于自己祖先的庇护,寄托于苍天神灵的保佑,这是她们自下而上的力量,是她们活下去的依靠。于是,她们上香磕头,虔诚的祈祷,好吃、好喝的物品,要先请祖先、神灵们享受,唯恐怠慢了祖先。她们认为稍有怠慢,晦运便会降临。

  生活着的人希望先人们仍与她们共同生活,共同居住,共同抵抗灾难。因此,不同形式的神龛都象一座座居住人的房屋,有屋架,有房檐,有门窗,还有福、禄、寿、喜、平安。总之,祖先幸福了,神高兴了,活着的人们才会丰衣足食。

  由祖先而家族,由家族而家庭,由家庭而儿孙,是这家族的文化,是这家族的精神;是父辈教育儿孙,不要忘记自己祖宗,不要忘记祖先的教育方法。同时,这些丰富多彩的供具、供堂,加强了神灵的致高无上的地位,又继承传播了中国建筑文化和雕塑艺术文化。

  民间信仰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方式。在这里展出的各种供具,是供奉诸神和展示祖宗牌位的,如神龛、神匾、神台、神柜、神签、神卦;菩萨牌位,祖先牌位,父母牌位,族人牌位;供桌、供台、供品等。由于这些供具是放置在与人居住的房屋里,因此与纯宗教或庙里的供具不一样,更具有人情味,更接近生活,更与同时期的明清家具形式相近,成为与生活相连的物品,留下了民间信仰的生活文化遗迹。

  征集地区: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年代:明代、清代至近代,约600年历史。

  车船驿站,驿站和船坞中,停满了待发的车船,这就是历史的停发站,人类早期交通状况和运输情况。作为运输工具的船和车,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船车的记载。中国是最早使用船和车的国家之一。

  锯齿形的铁瓦,牢牢地套在厚重的木车轮上,粗犷的木质车轴承受着打满铁钉的车架;整架马车如饱经风霜的老人,虽然浑身遍布岁月的裂纹,但仍显得那么的坚固有力量,仍可以承受货物的重载和路途的遥远。

  一部部式样各异的马车虽然都是木质材料制成,但仍是那个时代的财富与地位的象征。每架车的装饰和轿箱都明显地显示出车主的身份和价值。“轩车”“辎车”“路车”“牛车”,这些在长长的车辕上装饰着刻花的铜饰和铁饰的马车,与今天在大街上跑着的小轿车是一样的性质,有着公车、私车、出租车之分。

  手推的鸡公车,送媳妇回娘家的独轮车,马拉的轿车,飞奔着的大骡车、四轮木战车、二轮木粪车、毛驴车、蚂蚱车、勒勒车;海船、河船、牛皮筏、竹筏、苗族龙舟、台湾渔船、采莲船、送粪船等等,都是老百姓们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产生的交通、生产工具。这些工具主要依靠简单的机械原理,利用人力、畜力、水利为推动能源的 “机械化工具”。

  独轮车是由人推动产生超过人的载重能力的人力车。而单辕二轮车是早期畜力车的通用形式,以畜力为牵引,产生的载运能力大,速度快,行驶里程远。当四轮车产生时,主要适应的是城市交通和宽阔道路的使用。

  船的使用历史,虽然比车的历史早上千年,但受海洋和河流的特殊条件限制,一直都是使用木制结构为主的船体。因此,不管航海技术发展多么成熟,船的发展仍停留在水利和人力的互动关系中。

  绣房,是中国妇女的“天地”。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懂事那天起,就步入“女子无才便是德”,开始了“行不动肩”、“笑不露齿”的生活。

  在“绣房”里,每一天的对话是梳妆台镜子里的自己,她慢慢的梳洗,仔细的观察。当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已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变幻为一个腼腆的大姑娘时,青春的红颜已换成冰冷的惨白挂在嘴角。她除了在静静的古琴声中找到一丝安慰外,不得不抓紧时间赶她的“嫁妆”。绣功出色,才能被人瞧得起,才能够许配好人家,过上舒心的日子,父母家族脸上才会有光彩。

  终于等到出嫁那一天的到来,哪知从姑娘的闺房迈出,却跨进了婆家的眷房,又一个黑黑、长长的“绣房”在等待她。她又回到了从前,梳妆镜里的自己一天天在衰老,头发越来越花白,“绣房”里早已没了古琴声,只剩下一声声的叹息在空空的房间回响。

  一架雕花的木床前,有二架古琴横卧在那里,伴随着昏暗的油灯,摇晃着的缠脚架,浅浅的铜盆,笨重的柜子,冰冷的花瓶,硬硬的脚踏板在那里。

  征集地区:江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年代:清——近代,约400年历史。

  书房,是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修心养性的地方。书房是男人的“世界”。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在“男尊女卑”的教育思想下,只有男人才有机会读书,因此,在未产生学堂的近百年前,书房担负着教育的责任,象征着教育的殿堂。

  书房中堂上挂着的字匾,讲述的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

  书案上的“文房四宝”、书架上的“四书五经”、多宝格里的“奇山玉石”、古画筒里插满的“名人字画”,这些都是书房里必备的物件,都是学习的工具。

  书房中堂上的太师椅,可是准备给先生和父母坐的,学生只能坐在二侧的位子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先生就是老师,老师的教训,就是父母的教训,当学生的必须洗耳恭听,不得违背。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讲的就是书房读书的辛苦而换来的成绩。一旦为人做官或长大成父了,这时的书房就变为潜心生息的地方,真正成为“活到老学到老”的环境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与“学而优则仕”,却使书房又成了男人辛苦的地方了。

  征集地区:江西、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年代:明代、清代至近代,约500年历史。

  育儿房,养儿育女是咱老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谁家添了儿孙,还得热热闹闹庆贺一番。姥姥早已准备好的“满月箱”里,小孙儿的虎头帽、虎头鞋、小棉衣已精心地放置好。待满月那一天日子里,满身喜气的姥姥怀抱红彤彤的、画着“五虎”、“百子图”的满月箱跨进闺女的院子时,全村的小媳妇、老婆婆们都会围上来观看,赞叹娘家的手艺好,赞叹娘家的财富多。

  这满屋的“金童玉女”、“五子登科”、“百子百福图”不都象征着百姓的希望,一个家庭的兴旺。可真正要养育一个孩子长大,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尿盆、椅马、站桶、摇车、睡篮、吊床、炕头石、尿片架、洗澡盆、学步椅等,一件件陪伴着孩子长大的用具,都体现着母亲的疼爱,亲人们的关怀。

  在孩子的世界里,玩具是他们的宝贝。这些造型简单,色彩厚重、笨拙可亲的布老虎、土泥猴、金毛狮、拨浪鼓、风车、风筝、风铃、泥哨等民间小玩物,既是小儿心里的“英雄”,又是大人心中的吉祥辟邪物。可以保护孩儿长大,可以保护孩儿平安。一块“炕头石”可以栓住孩子不从炕上摔下来,又可以镇住邪气不伤害孩儿。做父母的正在田间劳作,只好把宝贝心肝拜托给“石菩萨”照看;孩子玩累了、爬累了,枕在“石猴”身上酣睡,又是伙伴,又是依靠。一块块“炕头石”伴随着一代代“爸爸”、“妈妈”长大,他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开始了人生的体验。

  这是孩儿的“天地”,也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

  一部可亲可爱的童年回忆。

  征集地区:陕西、山西、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年代:清代至今,约300年历史。

  礼房,送礼是门学问。“礼尚往来”这是做人做事的规矩,要的就是你尊重我,我敬重你。

  中国是礼义之邦,几千年的古文明精神里最讲究的是“敬意”二字。因“敬意”而生“礼义”,从而产生“礼教”,可见孔子为何把“礼”纳入“诗、书、礼、乐”的重要性了。

  “礼多人不怪”,老百姓的送礼,最讲究的是“面子”。这礼送到了,送对了,这面子就足了,送礼人和受礼人都满意了,就叫“礼轻人义重”。访亲看友,不带点礼去,那打心眼里冒出来的亲热劲,可就不那么顺溜;大红喜事,闹的就是那送礼劲,瞧那场面,迎亲队伍敲锣打鼓,抬着一架架披红带花的“礼箱”、“礼盒”、“喜酒”,在大街上扭成一条喜龙时,邻里乡亲们瞧的是姑爷家的财富,姑娘家的排场,这门亲事才值得,这红红火火的日子才过好,可如没有聘礼,那喜事就没法提了,一抬轿子,悄悄抬进院里,姑娘家可就没“面子”可言了。“喜礼”是给人瞧的,“寿匾”是挂给后人看的,送“挂帐”讲究的是排场,巴结官场的“贿礼”是后门送进去的;小媳妇未过门送来的“针线盒”是定情的物;赔礼道歉的礼,一定要有酒来化解,“酒礼”一到,不打不相识,不喝不亲切;这游山玩水时准备的食盒,回娘家的礼盒,小媳妇的描金拎篮,上香的提盒,解馋的大漆果盒和那庄稼地头的饭盒,那一样不都是咱老百姓的脸面,老百姓的日子。

  征集地区:山西、陕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北、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年代:明代、清代至近代,约600年历史。

  度量衡,“度”是“尺”,计量长短。“量”是“斗”,计量容积、重量。“衡”是“秤”,称量测量。

  度量衡作为人类早期的商业交换尺度,在我国的商周时期(至今三千多年),就其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管理制度已比较完备。虽然历代的尺度,衡量单位不统一,但度量衡作为商业经营的基础计算模式,一直沿袭至今。

  度量衡成为维护和保证商业贸易公平的准则。因此,老百姓常说的“定盘星”,就是特指秤盘上无任何东西时,拎起秤鼻绳,把秤砣放在定盘星上,秤杆是平衡的,那这杆秤就是公平的。但是否是公正的,还得看“准星”,准不准,准星一歪,这秤就会缺斤少两。好秤经得起检查,秤杆、秤砣、秤鼻、拎绳、定盘星、准星,每一样都必须符合标准,一丝都不差,组合起来,就是“公开”。这就是一杆好秤显示的商业诚信:“公平”、“公正”、“公开”。俗话说:“大斗进,小斗出”讲的就是商业欺骗行为,用改变了标准的容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度量衡也成为了社会道德准则的一部分,并与商业诚信结合在一起,维护社会的稳定。一提“老字号”,就是商业交易信誉保证的代号,它包含着“信用”、“信义”、“信誉”三个方面。而信义和信誉主要是指社会道德范畴了。

  年代:清代——近代,约400年历史。

  箱房,“箱”是老百姓的财富。一个家庭是否有钱、粮,一看他们家的箱,就知道贫富差多少。有钱人的箱,上铜包角,外加雕花刻凤;没有钱人的箱,又薄又窄,简单用几块木板钉就成了。俗话说:“有钱的包是鼓的,没有钱的包是瘪的”。“粮柜”是给大户人家盛粮用的,“镖箱”是镖局押送钱财的保险柜,又要厚重,又要牢固,不易打开搬动。

  当然,箱也是盛东西的容器,是物品装进去后,不随便让人翻动,却要希望让人看见的“箱”。既然装的是宝贝,所以箱的看头也就不少。朝鲜族的“大铜箱”是每一对结婚新人的幸福和财富的象征。娘、婆二家的社会地位,就从主炕上的大铜箱开始。一是数量多(最少也得是一对),重叠得越高越大,越气派。而包满铜饰的箱子上,精心雕篆着“喜鹊登梅”、“龙凤朝阳”、“花好月圆”等衷心祝福的各种图案,再加上外挂的一把“年年有余”的鱼形大铜锁;新娘、新郎往箱子前一坐,整组铜箱子耀眼夺目,银光闪闪,财气非凡。而江南文人的书箱,更愿意选择细细竹皮编成的“清秀”,象征高雅不俗。雕花的樟木箱、牛皮的大漆皮箱、陕北的大红木箱,镶满八宝图的藏经箱、鄂伦春族桦皮箱等等,这些风格各异的箱子充满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充满了百姓的爱戴。

  一个箱子就是一个家。一个家的财富都在箱子里。

  征集地区:延边、辽宁、北京、山西、江西、河北、浙江、陕西、黑龙江。年代:明代、清代至近代,约500年历史。

  纺织坊,讲述的不只是妇女的事,亦不只是家庭的事。“纺织”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关系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

  从“纺纱”到“织布”,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它们。这是人类祖先最伟大的发明,是妇女最伟大的创造,也是妇女奠定她们在社会的分工和生存价值。“男耕女织”,在“女织”文化里,既可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读到每一个社会之生存状态、价值观念,更可看到庶民之生灭盛衰、悲欢离合。

  通过纺纱织布,我们有了衣。“衣”、“食”、“住”、“行”,“衣”排到了生活的第一位。由于有了“衣”,人类才有了社会阶层的识别,有了财富的概念,有了精神生活的融合。

  纺织作为传播、继承文化的载体,对于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讲,更是他们民族历史的史诗,是他们民族的发展史。在精心地编织中,创造、设定了他们之间的地域、身份、习俗等特定文化形象的符号、坐标、图案、色彩。当你在分辩不同图案、不同方式的纺织品时,明显地凸现出壮族、苗族、维吾尔族等不同民族特征的文化形象、文化风格,这就是每一个民族的特殊服饰语言;不用开口说话,也不需用文字表示,一块面料,一段织绵,已充分说明,而且每一个民族都懂,每一个民族都认识,这就是超地域,超时空的“纺织文字”。当置身于各种纺车、织布机中时,它们体现的各种文化状态,实际上已构成了人类各个时期的生存形态,成为人类图解社会的注释,记载着人类的发展历史。

  就这小小不起眼的条条经线、纬线,重复交叉、变化。在她们的双手下,通过不同文化妇女的理解,一幅幅风情万千,五彩缤纷的绸缎、布料装点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将来。

  壮族织锦机、汉族罗织机、苗族织布机、侗族织带机、藏族毛织机、佤族腰机、维吾尔族织毯机;纺车、纺锤、斫刀、梭子、线板;傣锦、侗锦、蜀锦、土家锦、瑶布、宋绫、粤纱、杭绸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纺织文化浓缩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精华,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

  征集地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山西、内蒙、新疆、西藏、东北等地区。年代:清代——现代,约400年历史。

  农家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组组风格各异的“耧”,已勾画出一幅幅艰辛的春耕播种图:烈日下,一农汉光着膀子正奋力地拉动着耧犁,而他的妻子却小心地扶着耧架,抖动着耧斗,让种子均匀地掉进耧刀划过的地垅里,庄稼汉的滴滴汗水却成了浸化种子的甘露,洒在了种子的下面。这四人摇的“辘轳”,却把一个常年缺水的地区又勾画出来,几百米深的水井需要四个人的齐心协力才能拉上这一桶水来。再看那“矛枪”,它是居住在大山上的苗族随身的武器,当有野兽侵犯时,矛枪可防身,而平常时,它只是杈进柴垛,能顺利挑起二担柴下山的扁担。草长了,可用“虎头铡”,把它铡断;草多了,可用“木杈”把它掀起来;就是一根小小的“连杆”,也能脱下一场的麦颗。

  我们与天斗,与地斗,我们在世世代代的生活和生产中创造总结了一套适应生存环境的耕作经验和耕作方法。这是我们的农业史,是我们人类的智慧,人类的伟大。

  中国在几千年前就从事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虽然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许多优秀的农耕方式和先进的农具产品,但农业生产状态仍停留在以牲畜和人为动力的耕作方式中,但是这些丰富的农业经验和生产效果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直接推动了人类早期的文明发展和生活经验积累。

  以上展出的耕作农具,分布面较广,南方北方,平原高山,牧场等都涵盖。

  年代:明代、清代至近代,约500年历史。

  鞋帽包,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有56个民族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共同创造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服饰,既是数千年文明的结晶,又蕴涵着丰厚的精神财富——凝聚着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种族区别和宗教观念等等。在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头饰、鞋饰和包饰,正所谓“冠盖群芳”、“足下生辉”、“包罗万象”。本展览所展出的中国传统鞋饰、帽饰和包袋,来自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它们的产生使用价值曾代表着一段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它们所包涵的文化价值、功能价值、审美价值等,则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加发人深省,引人入胜。

  第一部分:帽饰——冠盖群芳 头部,占据人身最高的部位,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因此,人们用帽子、头帕、包头、头饰来保护头部,又通过它们的装饰作用,引人注目,显示身份或展示力量。

  第二部分:鞋饰——足下生辉 鞋、袜和绑腿,保护和装饰着人的足部。在中国服饰的传统里,既有“重头轻脚”的倾向,也有“穿破鞋穷半截”的俚语。而且,由于鞋的实用性大大超过其装饰性,所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鞋是全身上下“走”在最前面丢弃传统的,因而保留传统风格的鞋便更显得弥足珍贵。

  第三部分:包袋——包罗万象 包袋,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形色色的挎包、背包、香包、钱包、香袋、烟袋、褡裢、包袱等等,能装放各种物品,又点缀在人们的胸前、后背、胯上、腰间、肩头,其质地、形状、大小、颜色、工艺、用途各不相同,直观地表现出主人公的民族、身份、年龄、性别、婚否、审美等信息。

  中国明清两朝床具展览,床是房中之房,是家中之家,是占据人生一半的地方。

  一架床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个社会状态,就是一个家庭的温暖;人生的幸福在床上,人生的悲伤也在床上,而人生最悲壮的“生”、“老”、“病”、“死”哪一样又离得开床呢?

  看那双凤仰首的床当然是“闺床”,而龙凤朝阳的床一定会是“喜床”,“才子佳人”的雕床象征着郎才女貌,而“百官会审”的红漆描金床就是“官床”,高架圆柱的厢床是民国时期的改良厢床,而三进、二进雕满人物典故的刻花厢床是明末清初达官贵人的卧寝;主人睡主卧,仆人、丫环睡在床前一进踏板上,主人一有动静,下人就必须马上侍候,这端茶递水还只是贴身仆人的荣幸,那侍候在房门外的最下等仆人却只有在凳子上打磕睡的份。因此,一架床占据的空间越大,雕刻功夫越深,用的木材越讲究,那么能使用这架床的人地位也就越高。反之,一个最普通的人只能睡简单的四脚竹床了。

  有天,有地,四周都围起来的床,统称为厢床。但厢床又分一进、二进、三进式。而各进式的床又因不同的地区文化特征,产生不同的造型形式,雕刻、着色、用料都不相同。如:江西地区的主要是一进红漆描金厢床,温州地区的是二进才子佳人五彩沙金厢床,福建地区的是镂空雕刻架式厢床(半封闭式),湖南湘西的是三滴水厢床。而三滴水厢床又有一进三滴水与三进三滴水之分;雕刻又有平雕、透雕、浮雕、镶嵌;着色以大漆为主,有七彩与素色之分,也有描金与沙金之分等等。

  看床如看人,看人如看家,看家如看国,这床的历史,这床的文化,已透出人的一生。已透出社会的变迁。

  征集地区:江西、上海、浙江、温州、山西、安徽、湖南、福建、贵州、河北等地。年代:明末、清、民国初年,约450年历史。

  清代、民国时期脸盆架展览,脸盆架是梳洗、清洁的用具。中国早期的脸盆架的使用功能是附属于梳妆台,以梳妆打扮为主,清洁为辅,独立的清洁功能并没有完全分开。随着西方肥皂技术的传入,清洁的目的越来越明确,用水的容量也增大,洗涤的功能也与梳妆功能独立成二个不同的内容;脸盆架开始流行于每一个家居,脸盆架上盛肥皂的木槽也随着肥皂的普遍使用、及肥皂从胰子、火碱的变化形式开始演变。

  清初期的脸盆架基本没有放肥皂的专用位置,脸盆也是平放置在象小桌面的平面板上;脸盆架的正面主板上,没有后期演变为挂毛巾的位置,其功能仍作为强调家具的时代精神、地位象征,及审美观为主。如湖南大庸地区的高浮雕长嘴双龙盆架,采用立体雕刻手法,让腾云驾雾的龙在才子佳人之中穿梭,象征着富贵在天的心理;整个主板架镶满了活灵活现的人物,就连卡住脸盆的支柱,也由童男童女把守。这时期的脸盆架作为清洁的功能仍很模糊,但发展到民国时期,却完全不一样了,有了明确放置脸盆的凹型架、放置肥皂的木盒槽,连主架形式也从纯装饰功能演变为挂毛巾的实用功能;整个脸盆架从原有的以繁华、厚重、实板装饰形式为主的造型,演变为以实用为主的、轻便、简单形式的造型,原大量的装饰性雕刻只剩下非常简单的几条线刻留在原龙头的地方,象征着它曾经拥有的历史和地位。

  脸盆架发展到民国后期,作为特定装置洗脸盆的功能作用又向洗涤通用的盆架演变了。

  征集地区:湖南、江西、山西、山东、河北、江浙等地。年代:清代、民国时期,至今约300年历史。

  清代衣架展,中国清代的木制衣架,一般长七尺、高五尺、宽二尺。是历代中最大、最重、最结实的挂置衣服的架子。

  清朝实行“易服”政策,推行穿满人服装,因此朝廷的官服由游牧民族式的皮袍子和战袍演变而来;满族是蒙古人种的北方人,体魄剽悍而高大,所穿的服装体积大,份量重。中国是世界的桑蚕产地,有钱、有地位人的衣服,是由堆花绣凤的绫罗绸缎组成。纯丝的绸缎整形后,不能叠放或重压,更何况这官袍上身,要的就是这精神劲。因此,造就清代衣架的繁华、端庄、巨大,是这一个时期的特征,也是区别其他时代的不同之处。

  清代衣架又俗称“朝服架”,主要挂置男用官服所用,一般放置在书房和主卧内。男主人进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更衣,把笨重的官服脱下来,换成便装。因此,所有的衣架主梁都如同二条仰首的双龙,傲气地横卧在那里,象征着官运享通,其余的如“福”、“禄”、“寿”及各种装饰性花饰,则进一步强调他们的价值观念。

  清代的衣架制作方式完全与同期的清代家具相同,属家具类。

  征集地区: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年代:清代,至今约300年历史。

分馆

阿昌族 分馆

  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等地区,人口约3.4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信仰小乘佛教。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著名的“阿昌刀”,“制炼极精纯,柔可绕指,剁铁如泥”,为中国少数民族手工艺的代表产品。

  • 传统节庆:阿露窝罗节、火把节、撒种节、尝新节、烧白柴等。
  • 传统饮食:酸耙菜、过手米线、辣谷花鱼、舂南瓜藤尖等。
  • 传统歌舞:蹬窝罗舞、青龙白象舞等。
  • 传统竞技:甩秋和轮秋、耍白象及武术等。

白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白族—建筑

  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自称“白子”、“白尼”,人口近190万。有自己的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话彝语支,通用汉语文。白族崇拜“本主”,亦信仰佛教。白族喜爱白色,以白色为尊贵。男人女人的衣服和包头、头饰基本都是白色。白色是美丽、纯洁、坚贞的象征,还含有吉祥、孝顺、善良的意蕴。白鹤、白虎、白鹿、白蝴蝶等是他们的吉祥物。白族崇尚文化,从汉代开始设馆教学, 在历法、天文气象、医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也具有卓越的才能,刺绣、扎染、木雕等手工艺品深受欢迎。

  • 主要节庆有: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石宝山歌会;
  • 主要民歌有:白族调、对口山歌、小调、本子曲;
  • 主要舞蹈有: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龙灯舞和狮子舞;
  • 主要曲艺有:大本曲、吹吹腔(大理白剧)、大理经洞古乐;
  • 主要餐饮有:三道茶、乳扇、弓鱼、生皮、螺蛳酱、吹肝。

  白族博物馆,占地7168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按大理古城建筑1:1比例复原,由白族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要求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到北京成建。博物馆由明清时期的城门、商业一条街、本主庙、戏台、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茶社、作坊、蝴蝶泉等组成,反映了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的白族文化与经济状态。白族博物馆于1999年初建成。馆内民居陈列按原状复原,所有的展品均征集自大理、剑川等地区,年代为明代、清代至现代,约500年历史。

保安族 分馆

  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人口约1.65万。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文字。保安族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和手工业。保安族人经商的特点是行商,他们的足迹遍布西北地区、西藏乃至印度等地。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河家集市,成为连接青海、甘肃等地的物资集散中心。著名的保安腰刀是其手工业的代表,久负盛誉,远销国内外。保安族男子体格健壮,多胡须,性格强悍。喜戴圆顶无沿小白帽,穿对襟白衫,外套青色坎肩。女子喜戴盖头,穿大襟、宽袖、长过膝盖的深色长衫。

  在保安族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中,保安“花儿”高亢嘹亮、悦耳动听、独具特色。美食以炸馓子和油香最为普遍,以“全羊席”最为隆重。

  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民族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布朗族 分馆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县,现有人口约9.2万。有本民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兼有采集,以种茶闻名于世。

  • 传统节日:过年节、祭棉神、厚南节、成丁节、冈永节、插花脚等。
  • 传统饮食:酸鱼、水腌菜、油炸花蜘蛛、蝉酱,制茶、制酒等。
  • 传统歌舞:鼓舞,武术舞,圆圈舞等等。
  • 宗教信仰: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小乘佛教。

布依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布依族—建筑

  布依族,现有人口约297万,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地区。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但无本民族文字。布依族主要从事农业,蜡染工艺历史悠久。

  • 传统节庆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七月半”、“牛王节”等。
  • 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
  • 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
  • 传统剧种有:地戏、花灯剧。
  • 传统饮食有:各种糯米食品、酸菜、血豆腐、姑娘茶等。
  • 信仰鬼神和“鸡卜”。

朝鲜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朝鲜族—建筑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地区,人口约192万。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语系隶属尚无定论;朝鲜文有40个字母,拼写时把同一音节的音素迭成字块构成方块形文字。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出产优质大米著称。

  • 传统节庆:春节、上元节、回婚节老人节等;
  • 传统歌舞:农乐舞、长鼓舞、扇舞、伽耶琴、细筚篥等;
  • 传统饮食:冷面、泡菜、狗肉、打糕、明太鱼。

达斡尔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达斡尔族—建筑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等地区,人口约13万。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达斡尔族主要从事农业,兼牧业和狩猎。以善于造“草上飞”北方大轱辘车而闻名。

  • 传统节庆:春节、元宵节、寒食节、千灯节、黑灰节等。
  • 传统歌舞:口弦琴、山歌和“鲁日格勒”等。
  • 传统食品:各种面食、各种奶制品、柳篙芽、手把肉等。
  • 传统竞技:曲棍球、射箭、弈棋、扳棍等。
  • 达斡尔族崇拜祖先,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

傣族 分馆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人口约为116万。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亚热带的生存环境,使傣族把水看成为孕育万物的乳汁,生命的血源。所以傣族又被称为“水的民族”。傣族居住的地方,被称之为“孔雀之乡”。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也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傣族妇女喜欢穿着窄袖短衣和筒裙,把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秀美如画的澜沧江、瑞丽江浇灌着傣乡富饶的土地, 傣族民谚说的好:“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寨前渔,寨后猎,依山傍水把寨立”。傣族地区森林茂密,盛产热带水果、奇异花木、名贵药材,被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并与老挝、缅甸毗邻。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都有佛寺。傣族同时仍保留信仰万物有灵和多神崇拜。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每当喜庆节日,就敲起鋩锣,打着象脚鼓,跳起欢快的舞蹈。家喻户晓的“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代表作。

  • 傣族主要节庆有: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
  • 傣族主要舞蹈有:孔雀舞、象脚鼓舞、嘎光(跳鼓舞)、拳舞等;
  • 傣族主要小吃有:香茅草烤鱼、火烧乳猪、香竹饭、菠萝紫米饭、炸牛皮、酸笋煮鸡、糯索(年糕)、南泌(酱)。

德昂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德昂族—建筑

  德昂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德宏地区,人口约1.8万人。有本民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本民族文字。德昂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于种茶。

  • 传统饮食:凉拌番木瓜、凉拌挑手鱼、竹筒捣菜、脆皮冬瓜。
  • 传统节庆: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做摆节。
  • 传统歌舞:象鼓舞、水鼓舞、赛鼓。
  •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自然崇拜。

侗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侗族—建筑

  侗族,人口296.63万,聚居于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源于古“百越”族系。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从事农业,兼营林业。主食大米,嗜酸辣菜肴,好饮米酒、油条。多住干栏式楼房。鼓楼、花桥是其建筑艺术的精华。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工艺颇具特色。多声部侗族大歌久负盛名。主要节日有“祭牛神”、“吃新节”等。崇拜鬼神。

  • 博物馆建筑:鼓楼、鼓楼广场、花桥、戏楼、贵州榕江型侗族民居、寨门、水车群、谷仓、晾禾架、祖母坛、码头等。
  • 展览内容:侗族民居原状陈列、侗族风情图片展览等。
  • 民俗活动:唱侗戏、侗族大歌、踩板鞋、织布、挑花、品茶、农事活动等。

东乡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东乡族—建筑

  东乡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人口约51.4万。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文字。东乡族以农业为主,兼畜牧业。盛产洋芋(马铃薯),以沙、甜、含淀粉高而闻名。养羊,在东乡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东乡族主要节日有阿术拉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

  东乡族博物馆建筑根据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地区的东乡传统民居1:1复原,于2007年7月按照本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落建。占地200平方米,建筑118平方米,为庭院式建筑。

  东乡族博物馆依山就势而建,坐东向西成曲尺形。院内东房为正房,厢房为南房,正房有宽阔的夏廊;毛石筑墙基,砖土墙,廊柱有石质柱础,梁架全部榫接,房挑檐与梁头木雕简单拙雅,木窗雕花简朴美观。正房为三开明间,中为堂屋,摆有桌椅可接待客人;北侧、南侧各垒有火炕,北侧火炕为夫妇睡用,南侧火炕多为长辈及子女睡用。炕上东墙放置炕柜或炕桌,在火炕上盘腿而坐,依炕桌可就餐和干活。前廊南墙放置水缸,便于取水洗用。厢房用做存粮或做家庭副业用。厨房建在正房南端,前有采光天井,使厨房采光、通风好。正房北端有简易房棚可圈养牲畜,或堆放柴草,为杂物间。

  东乡族博物馆陈设按原状复原陈列,农具、粮柜、箱柜及日用杂品,均征集于当地。

独龙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独龙族—建筑

  独龙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地区,人口约7.4千。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本民族文字。独龙族主要从事农业,兼采集。

  • 传统节日:卡雀哇—新年。
  • 传统歌舞:剽牛舞、跳鼓舞、锅庄舞等。
  • 传统饮食:醉鸡、臭笋 、烙制石板粑粑、蜂蛹等。
  • 传统竞技:射弩、摔跤。
  • 独龙族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信鬼。有文面习俗。

  独龙族博物馆 按云南怒江贡山地区独龙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居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至北京落建。于1999年建设,2001年9月正式开馆。

  独龙族博物馆由坎木妈民居、坎木爸民居、洞穴民居、猪圈、粮仓、柴棚及望天树组成,规划为怒江峡谷山寨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占地面积1200㎡,建筑面积480㎡。

  独龙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独龙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展示。展品征集于云南贡山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

俄罗斯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俄罗斯族—建筑

  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等地区,人口约1.4万。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文字为俄文。信仰东正教。俄罗斯族主要从事各种修理业,兼营农业。

  • 传统节庆:圣诞节、复活节、洗礼节、谢肉节等。
  • 传统歌舞:渔夫之歌、红梅花儿开、踢踏舞等。
  • 传统饮食:自制啤酒、红菜汤、土豆烧牛肉、面包等。
  • 传统竞技:击木。

  俄罗斯族博物馆,按新疆地区俄罗斯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民族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制作。于2008 年建设,8月竣工开馆。俄罗斯族博物馆由民居木刻楞房八间和东西配房四间组成,规划为两户人家居住的连体院落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俄罗斯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均按俄罗斯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新疆伊犁等地区,年代为清末至近代,其中大铜炉、小铜炉、錾花方形铜盘约二百年历史。

鄂温克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鄂温克族—建筑

  鄂温克族,人口约2 .6万人。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没有文字,牧区一般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鄂温克族信仰萨满教。鄂温克族以牧业为主兼营农林业。

  • 传统饮食: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奶皮子等。
  • 传统节庆:“米阔鲁节”、春节、正月十五、农历二月二、瑟宾节等。
  • 传统歌舞:牧歌、猎歌、“赞达拉嘎”、“努给勒”和“斡日切”等。

  鄂温克族博物馆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民居为原型。由当地工匠用当地运送到京的原材料亲自建成。按鄂温克族居住的习惯和风俗1:1建成。鄂温克族毡包的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占地面积80平方米。馆内外陈列均按鄂温克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该博物馆于2001年9月建成开馆。

鄂伦春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鄂伦春族—建筑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等地区,人口约8.2千。有本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鄂伦春族主要从事狩猎,兼捕鱼、采集。使用桦树皮制品,用驯鹿拉雪橇。

  • 传统节庆:新年、伦木沓节、氏族祭祖、春祭、米尔特节等。
  • 传统歌舞:山歌、萨满调、依和纳仁舞、黑熊搏斗舞等。
  • 传统饮食:烧金钢圈、晒肉条、老夸太、桦树汁等。
  • 传统竞技:赛马、射击、摔跤、赛皮爬犁等。
  • 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自然崇拜、最崇拜祖先。

  鄂伦春族博物馆 按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成品运到北京落建。全部建筑材料及桦树皮均从当地运至北京。于1993年建成,1994年6月正式开馆。鄂伦春族博物馆由民居狍皮仙人柱房、桦树皮仙人柱房、高架仓房、驯鹿栏、桦树皮船及木雕神偶组成,规划为山屯森林栖息地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建筑面积77.7平方米,占地面积800平方米。鄂伦春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均按鄂伦春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高山族 分馆

  高山族,台湾少数民族包括“阿美”、“泰雅”、“排湾”、“布农”、“鲁凯”、“卑南”、“邹”、“赛夏”、“雅美”等九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四十五万。台湾少数民族有本民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主要使用有十三种语言,分为泰雅、曹、排湾语群。没有文字。台湾少数民族以农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为辅。手工艺主要有纺织、竹藤编、刳木、雕刻和制陶等。

  • 传统节庆:平安祭、“阿立”祖祭、丰年祭、大猎祭、矮灵祭、飞鱼祭等。
  • 传统歌舞:祭舞、酒舞、拉手舞、杵舞、发舞、口弦舞、竹竿舞等。
  • 传统饮食:以谷类、薯芋为主,普遍饮酒,有嚼槟榔的习惯。
  • 传统竞技:跳竹竿、刺球、背篓球、荡秋千、抛陀螺等。
  • 台湾少数民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崇拜自然。

  台湾少数民族博物馆,按台湾岛少数民族分布状况,规划成由九个族群组成的“社”村寨形式,建设在象征台湾岛的环境里。九个族群的传统建筑均按1:1复原,于1992年建设,1994年6月正式开馆。台湾少数民族博物馆由各民族工匠及头人根据其传统习俗和建筑工艺建造。由台湾少数民族传统民居:阿美人民居、排湾人民居、雅美人民居;特色建筑:泰雅人瞭望塔、鲁凯人司令台、鲁凯人谷仓、卑南人鸡舍、邹人会所、邹人头骨架、雅美人船屋、布农水上舞台及雅美人渔船、排湾族木雕、赛夏船桥等组成,规划成山地、平原和海湾生活环境。占地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台湾少数民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均按本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展示。展品征集于台湾岛各地,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仡佬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仡佬族—建筑

  仡佬族,主要聚居在贵州遵义地区,人口约58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未定。无本民族文字。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保留着供奉“牛”的习俗。

  • 传统节庆: 仡佬年、吃新节、牛王节、吃虫节等。
  • 传统民歌: 打闹歌、傩戏、板凳戏、花灯舞、龙舞、茅草舞等。
  • 传统饮食: 咂酒、酸菜豆腐汤、盐酸蚂蚁、油炸蝗虫、金银饭等。
  • 传统竞技:大花龙 、大蔑鸡蛋等。
  • 仡佬族崇拜祖先,敬鬼神,相信万物有灵。

  仡佬族博物馆,按贵州务川、道真地区仡佬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民族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到北京落建。于2000年建成,2001年9月正式开馆。仡佬族博物馆由民居务川木屋、道真吊脚楼,干栏式仓储房、烤烟房、鹅卵石盘山小路、梯田组成,规划为山区仡佬寨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种植特色农作物。建筑面积589平方米,山路、梯田面积917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仡佬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仡佬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贵州务川、道真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

哈尼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哈尼族—建筑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红河、澜沧江地区,人口约130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哈尼族主要从事山地农业,以元阳梯田而闻名。

  • 传统节庆:十月节、六月节、姑娘节、新米节等。
  • 传统饮食:竹筒鸡、蜂蛹酱、雀肉松、肉炒芭蕉花、生炸竹虫等。
  • 传统歌舞:铓鼓舞、棕扇舞、竹筒歌舞等。
  • 传统竞技:秋千、摔跤等。
  • 哈尼族崇拜祖先,信奉万物有灵。

  哈尼族博物馆按云南红河、澜沧江地区哈尼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至北京落建。全部建筑材料及屋顶宽茅草均从当地运至北京。于1993年建设,1994年6月正式开馆。哈尼族博物馆由红河型民居蘑菇土掌房、曲尺形土掌房、茅草仓房、舂米房及西双版纳爱尼型民居母房和子房、龙巴门、磨秋及梯田等组成,规划成山寨环境。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建筑面积795.96平方米,爱尼磨秋场占地面积311平方米,红河晒谷场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2961平方米。哈尼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哈尼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云南红河、西双版纳地区,年代从清代至近代,约有二百年历史。

哈萨克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哈萨克族—传统毡房

  哈萨克族,主要集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约为125.05万,使用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使用鄂尔浑——叶尼塞文、回鹘文。信仰万物有灵和伊斯兰教。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 传统饮食:肉食、奶制品、面食、马奶酒等;
  • 传统节庆:古尔邦节、肉孜节、诺吾鲁孜节;
  • 传统工艺:雕刻、刺绣和图案艺术;
  • 传统歌舞:挤奶舞、花毡舞等;
  • 传统竞技:刁羊、姑娘追、赛马、箭射元宝、马上角力、摔跤等。

  哈萨克族博物馆,主体建筑哈萨克族传统毡房,为新疆克哈萨克族自治州征集,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工艺,在当地建成成品运到北京落建。于1998年建设,2001年正式开馆。于2009年改建为砖结构毡包。哈萨克族博物馆由毡房、草原组成,规划为草原牧民人家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建筑面积28.26平方米,占地面积337平方米。哈萨克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哈萨克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于新疆地区,约百年历史。

汉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汉族—老北京四合院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为当代中国主要民族。以东密西疏的特点分布全国,人口为122593.26万人,占总人口的91.51%,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业生产为主。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汉语属汉藏语系。信仰万物有灵,儒家思想、道教、佛教。

  • 传统饮食: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
  • 传统节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 科学成就: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
  • 传统工艺:纺织、陶瓷、雕刻、泥塑

  汉族博物馆,为1:1建造的老北京四合院,院落为两进的内外院。内院正面为3间正房,两旁附耳房,正房两侧为厢房,进深及高度均小于正房。面对正房设垂花门分隔内外院,前院为一排倒座房间,留出一间开大门。北京四合院是通过空间的阻隔与通敞,大小长款的对比,上下登临降落及视野中形象、色彩与光影的变化,给人以崇敬、次序、奥秘与丰富的精神感受。而内外墙对院落内外空间的分隔与封闭,既可防风沙、防院外活动与声音的干扰,又能增强与改善院内独立生活情趣,在人口密集的市镇中,四合院显露出特别的优越性。

赫哲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赫哲族—建筑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人口约五千人。有本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本民族文字。赫哲族主要从事渔业兼狩猎。穿鱼皮衣,用狗拉雪橇。

  • 传统节庆:乌日贡节、鹿神节、春节等。
  • 传统歌舞:伊玛坎、嫁令阔、天鹅舞等。
  • 传统饮食:拌菜生鱼、烤生鱼片、炒鱼毛、鱼子酱、拉拉饭等。
  •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

  赫哲族博物馆按黑龙江三江平原赫哲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根据本民族居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建造。于1993年建成,1994年6月正式开馆。赫哲族博物馆由民居马架子木克楞房、地窨子木克楞房和鱼楼子组成,规划为山屯居住环境,并按当地环境配置植被。建筑面积107.14平方米,占地面积1703.75平方米。赫哲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赫哲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展示。展品征集于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回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回族—建筑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区,人口约980万。通用汉语,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使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回族以农业为主,兼畜牧业。以善于经商著称,手工业发达。

  • 传统节庆: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 传统歌舞:花儿、宴席曲、贤孝。
  • 传统饮食:盖碗茶、油香、馓子。

  回族博物馆:按宁夏南部山区回族传统窑洞1:1复原,由民族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建筑工艺在北京落建。于2000年建设,2001年9月正式开馆。回族博物馆由回族传统窑洞民居(下院六孔窑、上院三孔窑)、上院场、下院场、山旱地组成,规划为黄土高原回族村堡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种植特色农作物如:枸杞、高粱等。占地面积:578平方米㎡,建筑面积162平方米,旱梯田面积126平方米。回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均按回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年代从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基诺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基诺族—建筑

  基诺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等地区,人口约2.1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本民族文字。基诺族主要从事农业,盛产茶叶,是普饵茶产地。

  • 传统节庆:新米节、打铁节、火把节等。
  • 传统歌舞:山歌、猎歌、跳大鼓舞、敲竹筒调等。
  • 传统饮食:普饵茶、剁生、蝌蚪拌臭菜、香蕉叶蒸螃蟹、松鼠肉干汤、酸蚂蚁蛋等。
  • 传统竞技:打鸡毛球、扔石头、翻竹竿、打陀螺、打泥弹弓等。
  • 基诺族崇拜祖先,崇拜自然、信万物有灵,尊奉诸葛孔明。

  基诺族博物馆,按云南景洪地区基诺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北京落建。建筑材料由当地运至北京。于1999年建设,2001年正式开馆。基诺族博物馆由传统民居大房子木楼、高架谷仓、高架柴房、树叉篱笆围栏、山包谷梯田组成,规划为基诺山基诺人家居住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基诺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均按基诺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于云南景洪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

京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京族—建筑

  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防城港地区,人口约2.3万。有本民族语言,语系属尚未确定,大部分通用汉语粤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京族是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农业。

  • 传统节庆:哈节、中元“施幽”、食新米节等。
  • 传统舞蹈:唱哈、跳天灯、花棍舞等。
  • 传统饮食:糯米糖粥、风吹籶、鲶汁等。
  • 京族自然崇拜,信奉镇海大王和观音菩萨。

  京族博物馆,按广西防城港京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根据本民族居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建造。于2003年建成,并正式开馆。京族博物馆由民居石条瓦房、哈亭、小河湾组成,规划为依水而居的渔家居住环境。并按当地自然环境种植植被。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建筑面积58.71平方米。京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京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广西防城港地区,年代为近代,约一百年历史。

景颇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景颇族博物馆

  景颇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人口约13.3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文字。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兼林业和热带水果。

  • 最隆重的节日:目瑙纵歌节、撒种节、尝新节、新米节、吉达节、火把节、采草节等。
  • 主要美食:舂菜、竹筒烤鱼、砂锅炖竹鼠、麂血饭团、马鹿干巴撒皮肉松、煮酸粑菜等。
  • 信仰万物有灵,供奉天鬼、地鬼、家鬼。

  景颇族博物馆,按云南德宏地区景颇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建设,由当地工匠根据本民族习俗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至北京落建,于1993年10月建成。1994年6月正式开馆。景颇族博物馆由目脑广场、目脑柱、正房、公房、寨门、谷仓、柴房、祭祖台组成,规划成山寨形式。按山寨环境复原,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占地2327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目脑广场444.85平方米。景颇族博物馆室内外陈设均按照景颇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均征集云南德宏地区景颇族居住地,年代为清末至近代,约有二百年历史。

柯尔克孜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柯尔克孜族博物馆

  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克孜勒苏地区,人口约16.1万。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信仰伊斯兰教。柯尔克孜族主要从事蓄牧业,兼营农业和手工业。

  • 传统饮食;手抓羊肉、纳仁、锅考肉、奶油米饭等。
  • 传统节庆:诺鲁孜节、马奶节、喀尔戛托依节、 肉孜节等。
  • 传统歌舞:挤奶舞、花毡舞等。
  • 传统竞技:马上拾银、马上摔跤、射元宝等。

  柯尔克孜族博物馆,主体建筑柯尔克孜传统毡房,为新疆克孜勒苏地区征集,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工艺,在当地建成成品运到北京落建。于1998年建设,2001年正式开馆。柯尔克孜族博物馆由毡房、草原组成,规划为草原牧民人家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建筑面积28.26平方米,占地面积337平方米。柯尔克孜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柯尔克孜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于新疆地区,约百年历史。

拉祜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拉祜族博物馆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地区,人口约45.4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本民族文字。拉祜族主要从事农业,咖啡、橡胶种植等。

  • 传统节庆:葫芦节、扩塔节、火把节、祭祖节、尝新节、祭太阳神节等。
  • 传统饮食:酸鱼、撤撇、橄榄生、油炸香蕉粑、烤茶等。
  • 传统歌舞:芦笙舞、打歌舞、合心舞、丰收舞。
  • 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

  拉祜族博物馆:按云南澜沧江孟连地区拉祜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建筑工艺在北京落建。于2005年建设,当年竣工开馆。拉祜族博物馆由民居干栏式掌楼、小葫芦场组成,规划为拉祜族人家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占地面积372平方米,建筑面积167.8平方米。拉祜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拉祜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展示。展品征集于云南澜沧江孟连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

黎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黎族博物馆

  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现有人口约125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没有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兼有渔猎。纺织工艺在历史上盛名,开创了“双面绣”刺绣,织锦“崖州被”为代表。黎族信鬼,特别是祖先鬼。以祭祖先为重要活动,崇拜自然。有女子文身习俗。

  • 传统节庆:年节(春节)、三月三爱情节、牛节、禾节、山栏节以及七仙温泉嬉水节等。
  • 美味佳肴有酸菜、鱼茶、竹筒饭、烤田鼠等。有嚼食槟榔的习惯,槟榔果视为吉祥物和定情的信物。

  黎族博物馆,按海南省保亭黎族自治县的黎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建设。规划为村寨形式,由地居式船型屋、高架船型屋、金字型屋、山栏架、谷仓等组成。村寨环境和植物种植按当地气候配置。建筑面积555.86平方米、占地面积1265平方米,黎寨山栏广场487.04平方米、于2006年建成。2007年正式开馆。黎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黎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均征集于海南省各黎族居住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四百年历史。

傈僳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傈僳族博物馆

  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地区,人口约63.5万。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本民族文字。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兼狩猎。

  • 传统节庆:刀竿节、年节、收获节等。
  • 传统美食:包谷砂稀饭、阴玉米、油茶灰粑、同心酒、麻籽茶等。
  • 传统歌舞:鸟兽舞、琵琶舞、“跳戛”等。
  • 傈僳族崇拜祖先,相信万物有灵,信鬼神。

  傈僳族博物馆,按云南怒江泸水地区傈僳族传统民居、福贡地区傈僳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本民族工匠在当地按照民族风俗和建筑工艺建成半成品运到北京落建。所有的建筑材料包括竹席、闪片瓦板均从当地运送北京。于1999年建设,2001年9月正式开馆。傈僳族博物馆由泸水型“千条腿”民居、福贡型“千条腿”民居、刀梯、刀竿场,高架粮仓、高架柴棚及望天树等组成,规划为怒江地区傈僳山寨环境。并按当地生态环境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建筑面积233平方米,刀竿场面积310平方米,占地面积2050平方米。傈僳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傈僳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展示。展品征集于云南怒江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

珞巴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珞巴族博物馆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珞瑜地区,人口约3千人。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本民族文字。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兼狩猎。长期保留刻木结绳记事的习俗。

  • 传统节庆:年节、昂德林节。
  • 传统饮食:木糌粑、荞麦饼、山鼠肉等。
  • 传统歌舞:夹依、百力、《创世纪》。
  • 传统竞技:射箭。
  • 珞巴族崇拜鬼神,相信万物有灵。

  珞巴族博物馆,按西藏珞瑜地区珞巴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民族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建造。规划为林区人家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建筑面积80平方米,占地面积250平方米。于2003年建成,2004年开馆。珞巴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珞巴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西藏珞瑜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

满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满族博物馆

  满族,现有人口1068.23万。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一小部分散居于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满族先世从事渔猎,后逐渐以农耕为主,兼事渔牧。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曾在清朝成为官方文字,留下大量满文历史典籍。满族信仰萨满教,崇拜祖先。满族曾在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统一中国,建立清朝。满族精于狩猎和征战;能歌善舞;有孝敬长辈,讲究请安问好,重视礼节规矩的传统。

  • 传统节庆:春节、上元节,添仓节,虫王节、端五节、中秋节、颁金节等;
  • 传统曲艺:八角鼓,满戏,清音子弟书;
  • 传统歌舞:萨满祭祀歌舞、筵宴喜庆歌舞、宫廷歌舞、民间歌舞等;
  • 传统饮食:“满汉全席”、饽饽 、火锅、白肉血肠、酸汤子、“萨其玛”等;
  • 传统竞技:珍珠球、踢行头、打铜锣、耍石锁、摔跤等。

  满族博物馆,满族皇堂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2平方米,为清代宫廷式建筑。由古建研究所专家设计,民族古建施工队施工完成,2007年3月开工,2008年6月竣工开馆。由祭神殿,拜天圜殿,尚神殿和戟门等数座重要建筑组成。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展览由河北省承德市民宗局承办。

毛南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毛南族博物馆

  毛南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环江地区,现有人口约10.8万。有本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无本民族文字。主要从事农业。

  • 传统节庆:火把节、放飞鸟、分龙节、南瓜节、药节、射月亮、中元节等。
  • 传统饮食:毛南饭、毛南三酸、米蜂仔、蒜头酸水、豆腐肴等。
  • 传统歌舞:毛南戏、猴鼓舞、还愿舞等。
  • 毛南族崇拜多神,信仰道教和佛教。

  毛南族博物馆,按广西环江地区毛南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当地工匠根据本民族居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制成半成品到北京落建。于1999年建设,2001年9月正式开馆。毛南族博物馆由民居干栏青砖青瓦楼一、青砖楼二、院坝及环江木桥组成,规划成山村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特色农作物。占地面积:1180平方米、建筑面积449平方米、院子面积95.1平方米。毛南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毛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广西环江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

门巴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门巴族博物馆

  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喜马拉雅山门隅地区,人口约九千人。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门巴族主要从事农业,兼畜牧业。

  • 传统节庆:曲科节、萨嘎达瓦节、达旺大法会、新年等。
  • 传统歌舞:酒歌、情歌、光木、谢呛木等。
  • 传统饮食:糌粑、石板烙荞麦饼、鸡爪谷黏坨、竹筒烧饭等。
  • 传统竞技:响箭。
  • 门巴族信仰万物有灵,自然崇拜,信仰藏传佛教。

  门巴族博物馆,按西藏喜马拉雅山门隅地区门巴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民族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北京建成。于2005年建成开馆。建筑面积104平方米,占地320平方米。门巴族博物馆由民居干栏式木楼房、羊圈、猪圈、玛尼堆组成,规划成林区门巴人家居住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门巴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门巴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西藏门隅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

蒙古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蒙古族博物馆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现有人口约581万。有本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本民族文字。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为游牧民族,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生活的伴侣。盛产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羊。

  • 传统节日:那达慕、白节、敖包节、马奶节等。
  • 传统食品:烤全羊、手把羊肉、奶豆腐、奶皮子、蒙古包子等。
  • 传统歌舞:呼麦、婚礼歌、蛊碗舞、筷子舞、安代舞等。
  • 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喇嘛教。

  蒙古族博物馆,按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当地工匠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制成成品运到北京成建。于2000年建成,2001年9月开馆。蒙古族博物馆由大蒙古包、牧民毡包、敖包、苏鲁定及勒勒车组成游牧家庭生活状况,与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的大草原相应,规划成蒙古草原牧区。并按草原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苜蓿等牧草。建筑面积86.79平方米,占地面积684平方米。蒙古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蒙古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内蒙古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四百年历史。

苗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苗族博物馆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等地区,人口约740万。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无本民族文字。

  • 传统节日:苗年、四月八、龙船节、花山节、姐妹节等。
  • 传统饮食:酸汤、酸鱼、鱼酱、狗肉汤锅、油茶等。
  • 传统歌舞:芦笙舞、反排木鼓舞、板凳舞、飞歌、古歌等。
  • 传统竞技:上刀山、下火海、斗牛。
  • 苗族信仰:崇拜祖先,信鬼神、自然崇拜。

  苗族博物馆,建筑按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传统建筑1:1复原,由本民族工匠根据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至北京落建。于1992年始建,1994年6月正式开馆。苗族博物馆由民居水苗吊脚楼、山苗吊脚楼,茶馆吊脚楼、银铺吊脚楼、山货店吊脚楼、铜鼓坪、烤烟房、板凳桥、水碾房、寨门、粮仓等组成,规划为山苗寨和水苗寨两个不同环境的苗寨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烤烟、包谷等特色农作物。总建筑面积1418.08平方米,总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苗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展示。所有展品征集于贵州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四百年历史。

仫佬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仫佬族博物馆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罗城地区,人口约21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无本民族文字。仫佬族以农业为主,兼采煤。

  • 传统节庆:依饭节、婆王节、牛王节、走坡节等。
  • 传统饮食:豆腐棒、腌酸菜、鸭酱、狗舌糍粑、枕头棕、斗糍粑、白甲肉等。
  • 传统歌舞:随口答、古条歌、口风歌、依饭舞、花灯舞、独角鹫舞等。
  • 传统竞技:凤凰护蛋、抢花炮、象步虎掌、舞草龙、斗鸡、群龙争珠等。
  • 仫佬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

  仫佬族博物馆,按广西罗城地区仫佬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根据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北京落建。于2004年建设,2005年正式开馆。仫佬族博物馆由传统民居砖楼、竹林组成,规划成独立一户住家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占地面积41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平方米。仫佬族博物馆馆内外陈列,按仫佬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广西罗城地区,年代清代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

纳西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纳西族博物馆

  纳西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现有人口约31万。使用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纳西语。其有表意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及表音的音节文字——哥巴文。现通用汉文。纳西族的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大米、玉米、土豆、麦类、豆类和棉、麻。 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而逐渐形成现有民族。其原为游牧民族,其宗教受印度教,缅甸教影响颇深。现今上存有一支系,摩挲族。

  • 传统节庆:海坡会、三朵节、棒棒会、三月会等。
  • 传统歌舞:呀哈哩、 哦麦达、哦热热、东巴舞。
  • 传统饮食:粑粑、鸡豆凉粉、米灌肠、梅子酒、努鱼诗鲁仔等。
  • 宗教信仰:东巴教(崇尚自然)

  纳西族博物馆,按云南省丽江纳西族治县纳西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纳西族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北京落成。馆区由三眼井、民居院落、四方街广场、科贡坊、东巴宫、石拱桥、码头等组成,建筑间通过小桥、流水有机的连接在一起,以民居、街巷、商铺和水系等构成一个完整的丽江纳西族自然和人文景观。纳西族博物馆建筑总面积1710.53平方米,占地2750平方米。于1999年建成,2001年11月正式开馆。纳西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均按纳西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治县,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怒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怒族博物馆

  怒族,主要聚居在云南怒江地区,人口约2.8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怒族主要从事山地农业。

  • 传统节庆:年节、鲜花节、新米节、祭谷神节和祭山林节等。
  • 传统歌舞:叙事歌、山歌、劳动歌、哄娃娃调及跳舞调等。
  • 传统饮食:漆油焖鸡、烧羊肚、漆油茶、咕嘟酒等。
  • 怒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

  怒族博物馆,按云南怒江福贡地区怒族传统民居1:1建设,由怒族工匠按本民族居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到北京落建。于1999年建设,2001年9月正式开馆。怒族博物馆由怒族传统民居福贡型竹篾房、贡山型木板房、水磨房、粮仓、柴棚和猪圈组成,规划成山寨环境。按当地气候配置植物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建筑面积201平方米,占地面积1404平方米。怒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怒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云南怒江福贡、贡山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

普米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普米族博物馆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云南怒江地区,现有人口3.4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无本民族文字。普米族主要从事农业,兼畜牧业。

  • 传统节庆:大过年、转山会、尝新节等。
  • 传统饮食:酥理玛、雪茶、猪膘肉、腌酸鱼、饭肠、生肉汤。
  • 传统舞蹈:“醒英磋”、“寨细磋”、“跳寨细蹬”、“敬羊舞”“打跳”等。
  • 普米族崇拜祖先,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

  普米族博物馆,按云南怒江兰坪地区普米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风俗和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到北京落建。所有建筑材料,包括房顶滑板木瓦都从当地运送北京。于1999年建设,2001年9月正式开馆。普米族博物馆由民居木楞主房、左右厢房、畜厩、院落、麦架子、山神庙组成,规划为普米族木楞房四合院居住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占地面积1357平方米,建筑面积440平方米,院落面积114平方米。普米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普米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展示。展品征集云南怒江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羌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羌族博物馆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县、汶川县等地,人口约31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羌族主要从事农业,兼牧业,养羊业发达。“羌”,意为“西戎牧羊人”,故羌族的生产、生活与羊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培育出优良品种“铜羊”。羌族人喜欢红色,以红色标志为吉祥物,挂红是羌族的最高传统礼仪,称为尚红习俗。羌族有着独特的医药历史和经验。精湛独特的碉楼建筑艺术著称于世。

  • 传统节庆:祭山会、羌年节、端午节等。
  • 传统歌舞:酒歌、山歌、劳动歌、羊皮鼓舞、羌笛、盘铃等。
  • 传统饮食:咂酒、金裹银、洋芋糍粑、猪膘等。
  • 传统竞技:推杆、抱蛋、筛糠等。
  • 羌族崇拜祖先,信奉天神,以白石为最高崇拜象征。

  羌族博物馆,按四川省汶川县羌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羌族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北京落成。博物馆由四组碉式民居相连,建成与山体浑然一体的石头城堡建筑,石木结构。由碉楼民居、邓笼、祭山塔、观音庙、晾谷架、转山路、索桥组成,规划成连体的石堡式山寨。按山寨环境复原,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羌族博物馆建筑面积1171平方米,占地2750平方米。于1993年建成,1994年6月正式开馆。羌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均按羌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四川省汶川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撒拉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撒拉族博物馆

  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人口约10.5万人。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没有文字。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撒拉族是由元代经新疆迁入循化一带的中亚撒马尔罕人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互相融合,逐渐发展而成。撒拉族男性身材高大健壮,面部长而呈红色,高鼻圆眼,多发,留长胡须。撒拉族以农业经济为主,庭院栽培十分发达,辣椒和花椒是其聚居区的特产。饮食以面食为主。

  撒拉族博物馆占地面积520平方米,建筑面积407平方米 。由撒拉族传统民居和清真寺宣礼楼组成,规划为庭院形式。于2003年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拆迁至北京原旧原状复建,均为明代晚期建筑遗存,至今约有五百年历史。馆内陈设全部是原物原件,随房屋同迁,原状复原陈列。

畲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畲族博物馆

  畲族,主要分布在浙江景宁、福建福安等地区,人口约71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畲族主要从事农业,兼林业和狩猎。

  • 传统节庆:会亲节、乌饭节、招兵节、封龙节、盘诗会等。
  • 传统歌舞:长篇叙事诗歌、杂歌、龙头舞、敬茶舞等。
  • 传统饮食:乌米饭、菅时粽、糍粑、干笋、茶等。
  • 传统竞技:畲家拳、打尺头、登山、竹林竞技、骑海马等。
  • 畲族以祖先崇拜为最高信仰,信奉天神、自然崇拜、。畲族主要由“蓝”、 “雷”、“钟”三大姓氏组成。

  畲族博物馆,由福建福安清康熙五十五年畲族传统民居和浙江景宁清康熙三十五年畲族传统廊桥原地拆迁,运至北京,原状原旧复原落建。具有不可替代的畲族建筑文物和文化遗产价值,属中华民族博物院一级文物。畲族博物馆由传统民居雷氏祖宅、传统茶堂廊桥、榨油坊组成,规划成畲寨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民居雷氏祖宅,建筑面积672平米,占地面积407平米;茶堂廊桥,长七十二米、宽5米,建筑面积163平米。总建筑面积共计849平米,占地面积2200平米。于2002年建设,2006年6月建成,并正式开馆。畲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均按畲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于福建、浙江地区,年代为清康熙年间至近代,约四百年历史。

水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水族博物馆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三都地区,人口约40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曾有古老文字“水书”,通用单字只有100多个,仅限于宗教活动使用。水族主要从事农业,兼林业。

  • 传统节庆:端节、卯节、苏宁喜节、荐节、敬霞节等。
  • 传统歌舞:铜鼓舞、斗角舞、芦笙舞、双歌、单歌、调歌、诘歌等。
  • 传统饮食:鱼包韭菜、酸汤、鱼酸、炕鱼、“九阡酒”等。
  • 传统竞技:赛马、斗牛、斗鱼等。
  • 水族信奉万物有灵,崇拜多神。

  水族博物馆,按贵州三都地区水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民族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到北京落建。于1999年建设,2001年9月正式开馆。水族博物馆由传统民居中开门木楼、南开门木楼、北开门木楼、寨门、粮仓、包谷梯田等组成,规划为山寨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种植特色农作物。建筑面积546平方米,梯田面积1150平方米,鹅卵石小路30米,总占地面积2006平方米。水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水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于贵州三都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塔吉克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塔吉克族博物馆

  塔吉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人口约4.1万。有本民族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无本民族文字。信仰伊斯兰教。塔吉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兼农业。

  • 传统节日:肖公巴哈尔节(春节)、皮里克节(灯节)、祖吾尔节(引水节)等。
  • 传统歌舞:鹰笛、鹰舞、叼羊乐曲等。
  • 传统饮食: 奶粥、奶面片、酥油奶糊 酥油浇、奶茶等。
  • 传统竞技:叼羊、折羊骨、马球、骑马射击等。

  塔吉克族博物馆,按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塔吉克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新疆建成半成品,运至北京落建。于1999年建设,2001年正式开馆。塔吉克博物馆由传统民居“蓝盖力”、库房、院门、牲畜棚组成,规划为院落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建筑面积318平方米,占地面积1454平方米。塔吉克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塔吉克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展示。展品征集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塔塔尔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塔塔尔族博物馆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人口约5000人。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信仰伊斯兰教。

  • 传统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撒班节、油葫芦节等。
  • 传统饮食:古拜底埃、伊特白里西、奶油酥鸡、唐古来果酱等。
  • 传统歌舞:情歌、赞歌、劳作舞、节庆舞、原狩猎舞等。
  • 传统竞技:赛跑、爬杆等。

  塔塔尔族博物馆,按新疆伊犁地区塔塔尔族传统建筑1:1复原,由民族工匠根据本民族生活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于2008年建设并开馆。塔塔尔族博物馆由曲折形一明二暗主房、贮藏室、厨廊及外廊组成,规划为一家人居住庭院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建筑面积113平方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塔塔尔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均按塔塔尔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于新疆伊犁地区,年代为清末至近代,约 二百年历史。

土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土族博物馆

  土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互助等地区。人口数约24万。有本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土族主要从事农业,兼畜牧业。

  • 传统节日:纳顿节、七日会、观经会、青苗会、擂台会。
  • 传统歌舞:“婚礼”舞、巴郎鼓舞、安昭舞、於菟舞。
  • 传统美食:沓呼日、酿皮、锅蹋、酩醪酒、盖碗茶。
  • 土族崇拜自然,信奉喇嘛教。

  土族博物馆按青海省互助地区土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民间工匠,按本民族传统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到北京落建,于2007年建设。2008年4月正式开馆。土族博物馆由民居正房、东西偏房、煨桑炉、庭院、轮子秋等组成,规划成院落形式。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占地1350平方米、建筑面积534.65平方米、土族庭院130平方米、水磨坊150平方米。土族博物馆室内外陈设,按照土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于青海省互助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土家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土家族博物馆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等地区,人口约802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土家织锦 “西兰卡普”,是中国五大名锦之一。

  • 传统节庆:过赶年、社巴节、女儿会、四月八、六月六等。
  • 传统饮食:糯米粑粑、腊肉、油茶汤、合渣、十碗八扣、米豆腐、咂酒等。
  • 传统歌舞:哭嫁歌、摆手歌、“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茅古斯”、南溪号子、傩戏等。
  • 土家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土家族博物馆按湖南湘西永顺地区土家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本民族工匠按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至北京落建。于2000年建设,2001年正式开馆。土家族博物馆由转角花楼、半边吊脚楼、曲尺型吊脚楼、摆手堂、摆手坪、山寨门、榨油坊组成,规划为土家山寨环境。按当地气候配置植物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摆手坪占地面积688平方米,总占地面积3158平方米。土家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土家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于湖南湘西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四百年历史。

佤族 分馆

  佤族,主要居住在云南澜沧江、萨尔温江之间的阿佤山区,人口约39.7万。有本民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绵语族。没有文字。十九世纪,佤族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事简单农业,以“刀耕火种”为主。崇拜自然,信仰最高主宰“木依吉”。历史上有猎人头习俗。佤族是中华五十六民族中唯一棕黄色皮肤人。以牙齿黑,唇染赤为美,牙齿越黑越讨人喜欢。唐朝有“黑齿蛮”的记载,是指佤族。以大米为主食,用石头支锅,竹筒煮饭,竹木做勺、制碗,用手抓饭。有嚼槟榔的习俗。

  • 主要节庆:拉木鼓节、便克节、新米节、接新水节等。
  • 主要舞蹈:木鼓舞、甩发舞、竹竿舞等。
  • 主要饮食:鸡肉烂饭、鹿肉干巴、狗香肠、老鼠稀饭等。

  佤族博物馆,按云南沧源、西盟佤族自治州的传统民居建筑1﹕1为,由佤族工匠根据本民族居住的习俗和传统制作方式,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到北京落建。其中寨门、仓房、工具房为原建原拆原旧复建,所有的建筑材料及房顶茅草均从当地运送,于1993年建成。1994年6月正式开馆。佤族博物馆规划为山寨聚居环境,由沧源民居船屋、西盟民居船屋、木鼓屋、仓房、木鼓广场、寨门、牛头桩、工具房组成。按阿佤山寨环境复原,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农作物。占地面积2047平方米、建筑面积377.88平方米、木鼓广场278平方米。佤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佤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均征集云南沧源、西盟二地区,年代为清末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

维吾尔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维吾尔族博物馆

  维吾尔族,聚居在新疆地区,人口约800多万。有本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本民族文字。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业,擅长植棉、园艺兼牧业。葡萄、哈蜜瓜是其特产。

  • 传统节日: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节、巴拉提节等。
  • 传统歌舞:塞乃姆,多朗舞、麦西来捕、十二木卡姆、多郎热瓦普、独它尔等。
  • 传统饮食:烤全羊、羊肉串、手抓饭、烤馕、烤包子、大盘鸡、拉条子等。
  •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博物馆,按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本民族工匠根据民族习俗和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到北京落建。所有建筑材料包括磨砖都从新疆喀什运至北京,于1999年建设,2001年9月正式开馆。维吾尔族博物馆由传统伊利民居、吐鲁番民居、喀什高台民居、喀什高台制陶民居、和田民居和喀什磨砖清真寺,苏公塔、巴扎一条街以及新疆葡萄沟、火焰山、天山牧场等组成,规划为南疆、北疆及东疆居住环境。并按各个区域环境和气候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及瓜果。总建筑面积382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8732平方米。维吾尔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维吾尔族各居住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新疆地区,年代为宋代至近代约五百年历史。

乌孜别克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乌孜别克族博物馆

  乌孜别克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有约1.24万人,使用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信仰伊斯兰教。乌孜别克人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手工业,少数居住在新疆北部的乌孜别克人从事畜牧业。

  • 传统节日:纳吾热孜节、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苏曼莱克;
  • 传统美食:米肠子、面肺子、抓饭、洋芋炖肉、纳仁、奶茶;
  • 传统歌舞:埃希来、麦西来甫、手鼓舞、铃铛舞、“巴斜”舞;
  • 传统竞技:击木、赛马、叼羊、摔跤等

  乌兹别克族博物馆,主体建筑乌兹别克族传统毡房,按新疆乌孜别克族传统毡包1:1建造,改为砖结构。于2009年建设并开馆。乌兹别克族博物馆由毡房、草原组成,规划为草原牧民人家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建筑面积28.26平方米,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乌兹别克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乌兹别克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于新疆地区,约百年历史。

锡伯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锡伯族博物馆

  锡伯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及新疆察布查尔地区,人口约18万。有本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文字是1947年在满文的基础上略加改动而形成的。锡伯族以狩猎、捕鱼为主;察布查尔地区以农业为主,兼牧业。

  • 传统节日:“西迁节”、“摸黑节”、“祭地节”、“祭星节”等。
  • 传统饮食: 南瓜包子、哈特混素吉、奶疙瘩、淹鱼肉、全羊宴等。
  • 传统歌舞:风俗叙事歌、萨满舞、狩猎舞、荷包舞、手鼓舞等。
  • 传统竞技:射箭、打瓦、玩噶拉哈等。
  • 锡伯族崇拜祖先,信奉萨满教、喇嘛教。

  锡伯族博物馆,按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民族工匠根据本民族习俗及建筑工艺建造。于2007年11月建设,2008年正式开馆。锡伯族博物馆由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储藏室、菜棚及畜棚组成,规划为院落环境。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并种植特色农作物。建筑面积189.72平方米,庭院面积369.6平方米,占地面积700平方米。锡伯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锡伯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新疆察布查尔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至今有200年历史。

瑶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瑶族博物馆

  瑶族,人口263.74万,主要分布在桂、湘、滇、粤、黔、赣等省,支系较多。过去习惯过山耕种,现已定居。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狩猎和采集,精于织染和刺绣。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最盛大的节日是“盘王节”等。民间信仰原始宗教或道教。

  博物馆建筑:龙胜型红瑶木楼式民居、金秀型盘瑶土木结构民居、金秀型茶山瑶砖木结构民居、瑶族广场等。展览内容:红瑶民居原状陈列、盘瑶民居原状陈列、茶山瑶民居原状陈列、瑶族风情图片展览等。民俗活动:“盘王节”民俗活动、绣花衣、瑶族歌舞等。

彝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彝族博物馆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贵、川地区,人口约776万。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文字,史称囊文。彝族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兼牧业。漆器历史悠久。

  • 传统节庆:火把节、彝年、密枝节、赛装节、插花节等。
  • 传统歌舞:阿细跳月、打歌舞、锅庄舞及爬山调、娶亲调等。
  • 传统饮食:转转酒、杆杆酒、跳菜、砣砣肉。
  • 传统竞技:斗牛、摔跤、赛马、磨秋等。
  • 彝族崇拜祖先,信奉万物有灵,信鬼神。

  彝族博物馆,按四川凉山地区彝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本民族工匠按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到北京落建。所有建筑材料包括闪片木板瓦均从大凉山运至北京。于1993年建设,1994年6月正式开馆。彝族博物馆由凉山彝族美姑型民居、越西型民居、布拖型民居、甘络型民居及碉楼、“阿么特罗”石、土林、火把节斗牛场、寨门等组成,规划为彝族山寨环境。并按当地气候环境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荞麦、油菜籽等。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占地面积5460平方米。彝族博物馆室内外,均按彝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四川凉山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四百年历史。

裕固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裕固族博物馆

  裕固族,人口1.37万,聚居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地。从事畜牧业,崇尚骑射。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节日有春节、“过会”等。裕固族信仰藏传佛教。

  博物馆建筑:裕固族毡包、帐篷、草原等。

  展览内容:裕固族毡包原状陈列、裕固族风情图片展览等。

  民俗活动:裕固族歌舞等。

壮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壮族博物馆

  壮族,人口1617.88万,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猎、手工业。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壮文。最盛大的节日是“三月三”对歌节。民间信仰原始宗教、佛教或道教。

  博物馆建筑:靖西型南壮土坯木楼民居、靖西型南壮城镇民居、龙胜型北壮干栏式木楼民居、水上茶楼、忻城土司府局部等 。

  展览内容:南壮民居原状陈列、北壮民居原状陈列、壮族风情图片展览等。

  民俗活动:“三月三”民俗活动、对歌、划船、织壮锦、壮族歌舞、广西特色商品交易等。

藏族 分馆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藏族博物馆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区,人口约542万。有本民族语言,属藏汉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本民族文字。藏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兼农业。盛产牦牛。

  • 传统节庆:藏历年、望果节、雪顿节、酥油花灯节、林卡节等。
  • 传统歌舞:格萨尔、果谐、热巴、羌姆、藏戏等。
  • 传统饮食:糌粑、血肠、风干肉、酥油茶、青棵酒、酸奶等。
  • 传统竞技:赛牦牛、俄多、角力、投掷、拔河、射箭等。
  • 藏族信奉藏传佛教,自然崇拜。

  藏族博物馆,按西藏拉萨及康巴地区藏族传统建筑1:1复原,部分建筑局部复原。由拉萨藏族工匠按本民族传统习俗和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至北京落建。于1992年建设,1994年6月正式开馆。藏族博物馆由朝圣路、坛城殿、大昭寺、康巴民居、八角街、转经廊、煨桑炉、嘛尼旗杆、林卡、藏北草原等组成。规划成西藏拉萨城镇及青藏牧区环境,并按当地气候配置植被。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藏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均按藏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于西藏拉萨及四川阿坝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四百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