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柯尔克孜族少女
柯尔克孜族老人
柯尔克孜族妇女
56朵“民族体育之花”:拉巴·买买提江,柯尔克孜族(新疆),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柯尔克孜族(汉语拼音:Ke'erkezi Zu;Kirgiz;柯尔克孜语:Кыргыз/ قىرعىز;英语:the Ke'erkezi nationality),是中国中亚使用突厥语族的民族之一。“柯尔克孜”为突厥语,系本民族自称,意为“四十个姑娘”,也有认为是“四十个部落”、“山里游牧人”、“赤红色”等含义。但通常解释为“四十个姑娘”。


柯尔克孜族亦为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联邦哈卡斯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柯尔克孜族”与“吉尔吉斯族”是指同一个民族,属于汉语的同名异译。现代汉语对居于中国境内的这一民族常称“柯尔克孜族”,对居于中亚的这一群体称为“吉尔吉斯族”。


中国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聚居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其余散居分布在伊犁州(伊宁市-伊宁县-昭苏县-新源县-特克斯县-巩留县-察布查尔县)、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疏附县-疏勒县-莎车县-叶城县-英吉沙县)、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温宿县-拜城县)、塔城地区(塔城市-额敏县)、和田地区(皮山县-和田县)等地。另外,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乡五家子村-富裕农场七家子村)也有零星分布。


除了黑龙江省自称"哈卡斯"的柯尔克孜族(阿尔泰柯尔克孜)信仰萨满教、新疆塔城地区的柯尔克孜族受当地蒙古族影响信仰藏传佛教外,其他绝大部分的柯尔克孜族(天山柯尔克孜)均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史称“鬲昆”、“坚昆”、“契骨”、“纥骨”、“黠戛斯”、“辖戛斯”、“吉利吉思”、“乞儿吉思”、“布鲁特”等。2000多年前,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就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后来逐渐向西南迁至天山地区,并与当地的突厥、蒙古部落相融合。


  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居民使用柯尔克孜语,少数讲哈卡斯语,这两者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但这两者在历史上由于分化过早导致语言差异明显,柯尔克孜语哈萨克语更相似,二者之间可互通交流;而哈卡斯语却与阿尔泰语、图瓦语更相似。新疆的柯尔克孜族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文,居南疆者通晓维吾尔语,居北疆者通晓哈萨克语。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通用汉语蒙古语

民族历史

  柯尔克孜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史记•匈奴列传》最早出现了对柯尔克孜族的先民的记载。约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征服的北方诸族中,就有“鬲昆”,《汉书》作“隔昆”,“鬲昆”或“隔昆”即柯尔克孜族的先民,“鬲昆”是当时柯尔克孜的译音。从《史记》的记载看,当时的“鬲昆”居住在匈奴以北,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以北的吉尔吉斯湖周围,其活动地区为阿辅水(阿巴根河)与剑水(叶尼塞河)之间。

  唐代以前,柯尔克孜族主要从事游牧和渔猎。至唐代,柯尔克孜族有了很大发展,人口达数十万,其中胜兵八万。他们虽然仍以牧业为主,但农业生产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能用铁制造兵器,使用十二生肖纪年,反映出古代柯尔克孜族社会经济文化在当时北方各民族中,是比较先进的。柯尔克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公元5、6世纪时,受突厥汗国统治,柯尔克孜族使用过古突厥文。柯尔克孜族地处匈奴西部,汉朝时被匈奴冒顿单于征服。此后又先后为鲜卑、柔然等族所统治。

  隋唐之际,柯尔克孜族被称为“契骨”,最早受突厥的统治并与突厥有姻亲关系。贞观初,突厥被唐太宗击破,契骨归附于薛延陀。当时契骨分属于三个酋长,尚无统一的政治机构,薛延陀可汗派一俟利发失钵屈阿栈为都督,隶属于燕然都护府。此后数十年中,与北方各族、与唐朝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到唐肃宗乾元(758-760)年间,契骨为回纥打败,臣服于回纥,此后被称为黠戛斯。9世纪20年代,黠戛斯在其首领阿热领导下,逐渐强盛,并发动了反抗回鹘统治的斗争。这场斗争坚持了二十多年,公元840年,阿热乘回鹘汗国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及遭受灾荒的时机,在回鹘大将句录莫贺引导下,发十万大兵侵袭回鹘汗国,杀可汗诛掘罗勿,迫使回鹘各部离开故土,南下西迁。以阿热为首的黠戛斯统治集团在原回鹘汗国领土基础上,建立起了强大一时的黠戛斯汗国,建都于牢山(约今叶尼塞河上游萨彦岭)以南赌蒲(约今图瓦)地区。

  《辽史》称黠戛斯作辖戛斯。至10世纪时,契丹族兴起,黠戛斯成为契丹政权辽的属国,辽在辖戛斯设“辖戛斯国王府”。1124年耶律大石西逃,经过辖戛斯地区时,肆意劫掠,遭到辖戛斯人的截击和驱逐。

  元代称柯尔克孜族为乞儿吉思或吉利吉思。12世纪末,蒙古兴起时期,柯尔克孜族也曾受到蒙古的侵袭。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将包括柯尔克孜在内的百姓分封给自己的弟弟豁儿赤。

  元亡之后,柯尔克孜族的近邻西蒙古瓦剌部强盛起来,柯尔克孜族又成为瓦剌的属部。15世纪前期,随着瓦剌首领也先的死亡,瓦剌势力衰弱,逐渐西迁到额尔齐斯河一带。柯尔克孜从此摆脱了瓦剌的统治。

  16世纪时,在叶尼塞河一带的柯尔克孜族分成四个部分,被称为四个王国,即图瓦王国、叶泽尔王国、阿勒蒂尔王国和阿勒蒂萨尔王国。阿勒蒂萨尔王是四王之首。16世纪末、17世纪初,准噶尔部逐渐强大,柯尔克孜族大部分成为准噶尔的属部和属地,同时也是准噶尔汗和阿勒坦汗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此时,沙皇俄国向东侵略扩张的矛头伸到了柯尔克孜地区。柯尔克孜族人民对沙俄的侵略扩张活动进行过激烈的反抗。1703年秋,伤亡巨大的柯尔克孜人听从其厄鲁特宗主的决定,在2500名厄鲁特士兵带领下,举族越萨彦岭,迁到额尔齐斯河东南草原。迁徙过程中,除少数留在萨彦岭与唐努山之间的河谷中以外(今图瓦一带),大部分迁到了西部伊塞克湖地区、费尔干盆地极其附近山区,另一部分迁到了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和喀喇昆仑山一带及其附近地区,与先期到达此地的同族汇合。

  清朝称柯尔克孜族为布鲁特。18世纪初,布鲁特人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以游牧畜牧业为主。“爱曼”是社会基层组织,若干“爱曼”为一鄂拓克,其首领称“比”,每一比“或有管领一二十爱曼者,或有管领二三十爱曼者”。为了反对准噶尔的掠夺,布鲁特与哈萨克、维吾尔一起进行了长期的反对准噶尔贵族奴役、掠夺的斗争。这个斗争,实际上与雍正、乾隆时期政府与准噶尔农奴主贵族的斗争东西呼应,起到了互相支持的作用。

  18世纪后期浩罕征服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布鲁特部落,19世纪初又开始逐渐侵占中国布鲁特各部。

  19世纪中叶,俄国势力逐步东侵,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沙俄乘机与清朝签定了《中俄北京条约》,给清政府强加了一条西北边疆地区中俄边界的分界线,把大批柯尔克孜部落划归俄国。1864年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大部分柯尔克孜族部落被划入俄国。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时,留在清朝版图内的柯尔克孜族人,只剩下当时柯尔克孜人口总数的二十分之一了。

  1895年,英、俄瓜分帕米尔后,帕米尔东部色勒库尔(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的柯尔克孜族人民,为阻挡沙俄继续东进,和沙俄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辛亥革命以后,新疆柯尔克孜族人民经历了杨增新(1911~1928)、金树仁(1928~1933)、盛世才(1933~1944)以及国民党的统治。1916年,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因不堪忍受沙俄的专政统治而进行反抗,遭到残酷镇压,大约15万柯尔克孜族难民迁到北疆伊犁、南疆阿克苏、乌什、喀什、伽师等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柯尔克孜族人民积极参加抗日活动。许多青年参加了反帝会,牧民们为抗日前线捐献牲畜和各种物品。

  1949年9月25日,柯尔克孜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道迎来了新疆和平解放。从此结束了苦难深重的历史。1954年7月14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宣布成立,自治州包括阿图什市、乌恰县、阿合奇县、阿克陶县。如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已经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写下了五十多年民族自治的历史。

  古代柯尔克孜的社会组织基本形式是氏族部落制度,至清代其形式仍然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但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制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差别。氏族部落内部已有阶级对立,血缘关系已被打破。同一氏族部落的人,其祖先可能分属于另一氏族部落,甚至另一个民族。氏族部落实际上已经变成一套行政体系。

  清代,柯尔克孜族部落在汉文文献提到的主要有:萨雅克、萨尔巴噶什、布库、霍索楚、启台、萨娄、额德格纳、蒙科尔多尔、齐里克、巴斯子、冲巴噶什、胡什齐、岳瓦什、提依特、奈曼、希布察克、诺依古特、苏勒图等。上述部落若按游牧地域划分,大体可沿纳林河、费尔干纳山脉为界,分为东西两部;若按各部落间的亲缘关系,这些部落又有“伊什克里克”(内部)、“塞尔特克”(外部)之分,而“伊什克里克”和“塞尔特克”之内又分为左翼和右翼。

  “伊什克里克”和“塞尔特克”大体是各大小部落按亲缘关系远近构成的两大部落联合体。部落在多数情况下被称为“鄂托克”,管领一二十或二三十个氏族(爱曼),酋长称“比”。爱曼由若干阿寅勒组成,头人称“阿合拉克齐”。阿寅勒是部落和氏族成员共同居住和劳动的基层单位,一般由5~7户组成,有自己的名称和固定的牧场,成员在农牧业生产和狩猎活动中彼此协助。每个阿寅勒有一个头人(巴什)主持内部的各种生产劳动。户或牧户(帐户)是柯尔克孜社会的细胞。

  1884年新疆建省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各种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柯尔克孜族传统的氏族部落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始逐步解体。传统的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转化为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阿寅勒变成单纯的生产组织。20世纪30年代以后,柯尔克孜地区完全被纳入县、区、乡和村各级行政管理体系之中,阿寅勒成员之间和阿寅勒之间的重大问题不再由头人而转由所在区、乡、村政府处理。新中国成立后,柯尔克孜族的氏族部落组织虽已消失,但由于传统习俗,部落观念和部落头人的影响仍然存在,在牧区表现的较为明显。

  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很早就步入了阶级社会,有考古材料证实部落成员之间已存在贫富分化。在薛延陀汗国统治时期,部落事务由论悉辈、居沙波辈和阿米辈三位酋长分治,薛延陀派一名颉利发监治。唐代,汉文史书称黠戛斯君长为“阿热”(后突厥汗国、回鹘汗国称之为可汗),阿热之下,有宰相、都督、职使(刺史之误)、长史、将军、达干等官职。清代,柯尔克孜族活动地域甚广,但内部并不统一,大小部落分由等级不同的比各君其地。按照习惯法,清初柯尔克孜左右两翼每年都要从各自年长的比中选出一个大“比”来管理公共事务,左翼推举者称玛木特呼里,右翼推举者称喀喇博托。两位大比并不拥有各部落比和大封建主的统治权,仅相当于部落盟长而已。每个部落的实际统治权掌握在被称为“乌鲁克比”的部落酋长手中。清朝统一新疆后,归附的柯尔克孜各部落大小头目被赐以二至七品顶戴,仍管理旧部不变,但他们有进京朝贡的义务。整个柯尔克孜族地区由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专管,而靠近伊犁地区的,每两年由伊犁将军派领队大臣前往巡查一次。新疆建省后,伯克制度被废除,道、府、厅、州、县制成为管理柯尔克孜族地区的政治制度。厅、州、县以下的基层管理,在北疆实行了千、百户长制,在南疆则实行了乡约制度。千、百户长、乡约等仍由部落头人担任,由政府任命,对柯尔克孜族地区的这一管理办法一直沿用至民国时期。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乌裕尔河畔六姓柯尔克孜族)

黑龙江省富裕县柯尔克族的先祖是黠戛斯人(即哈卡斯人/阿尔泰柯尔克孜),活动于叶尼塞河流域,说哈卡斯语的一个方言。十八世纪,清朝攻灭准噶尔汗国,一部分哈卡斯人被清朝政府移送至乌裕尔河河畔,即"乌裕尔河畔六姓柯尔克孜"。他们所说的哈卡斯语方言即富裕柯尔克孜语。由于处于蒙古族、汉族文化圈中,加之人数较少,跨民族通婚很常见等因素,富裕柯尔克孜语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式微。


与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天山柯尔克孜)不同,富裕县柯尔克孜人历史上不信仰伊斯兰教,因而语言中没有阿拉伯语借词,波斯语借词虽然有但是很少,主要是东迁之前借入的。相较于新疆的柯尔克孜语,富裕柯尔克孜语具有较高的突厥语源词比例,而且借入了大量的蒙古语和汉语借词。


富裕柯尔克孜族人的传说中,部分叶尼塞柯尔克孜在1755至1757年间大清乾隆帝出征攻打准噶尔汗国达瓦齐汗时受胁迫从阿尔泰山、杭爱山一带迁至乌裕尔河畔。


史书记载,淸雍正十一年八月初二,赛音诺颜部额鲁特旗所辖的特克斯河流域柯尔克孜276人抵达卜奎(今齐齐哈尔),并获得赏银;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廿六,“原为准噶尔叛民”的柯尔克孜与蒙古共570人抵达呼伦布雨尔,被充为奴。五家子村民称,该次迁来的柯尔克孜原为达瓦齐属部,厄鲁特原为阿睦尔撒纳属部,因此待遇不同;这一说法与史籍相符:由依克明安氏巴桑、绰罗斯氏阿卜达什所领的厄鲁特随阿睦尔撒纳出征攻灭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时又协助淸廷平叛刺探军情,这部分厄鲁特在迁至满洲后皆受重用。


乌裕尔河畔柯尔克孜在抵达满洲后,长期与厄鲁特蒙古族有着密切的交往,流传着准噶尔汗国达瓦齐王子的传说、雅衮墨尔根箭射乾隆帝的传说等传说故事。


乌裕尔河畔柯尔克孜多与厄鲁特蒙古和达斡尔通婚。尽管五家子村、七家子村等柯尔克孜聚居地与厄鲁特蒙古的聚居区大泉子、小泉子二村相隔百里,与达斡尔、满族聚居区登科村、三家子村仅相隔四五里,柯尔克孜与厄鲁特蒙古仍较与其他民族通婚常见。乌裕尔河畔柯尔克孜人传统上可分为六个氏族:吴(五)姓tabın、韩姓ĝaphan/ĝapk̂an、常姓ıčık̂、蔡姓/刘姓sandır、郎(狼)姓bıltır、司姓ĝırƣıs。


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人,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二十八日从喀尔喀特斯河流域出发,自西向东途径蒙古大草原,于八月二日迁到齐齐哈尔,九月一日起正式编入八旗,享受旗人待遇一直到清末。现今居住在这里的柯尔克孜人都是雍正年间来的吉尔吉斯人的后裔。


迁入黑龙江地区几十年后的柯尔克孜族,在乌裕尔河下游两岸的班岱、雅洲、三间房、三家子、查哈莱等地定居,定居后的村屯又发生多次变化,最后大部分聚居在七家子村和五家子村,其他分散在富裕镇、齐齐哈尔市等地。


定居的柯尔克孜族,建国前有三次变化。第一次在清末,据《黑龙江舆图总册》记载,“同治三年(1864),在三家子屯有居民8户”,这8户人家与附近的登克村达斡尔族人发生矛盾后,全部南迁至75公里的五家子屯。第二次是在民国初年,由于招民开垦,南方大批汉族人涌入乌裕尔河南岸开荒种地,坐落在乌裕尔河南岸班岱屯的柯尔克孜族人和雅洲屯的部分柯尔克孜族人迁移到乌裕尔河北的五家子屯和七家子屯,继续以牧业生产为主,维持生计。第三次是在1928年前后,修筑齐北(齐齐哈尔——北安)铁路,人流增加、社会混乱、土匪横行,三间房屯柯尔克孜人无法生存,在这样背景下全屯搬迁到五家子屯、七家子屯和依克明安旗的小泉子村和大泉子村。建国后有两次变化。第一次是建国初期,国家建立人民空军,战斗机进行投弹演习,需要在后方找到一个人烟稀少的空旷地方,作为实弹训练基地,选定了查哈莱屯为中心投弹场。1952年政府作出柯尔克孜族迁出查哈莱的决定,这时查哈莱人口发展到30余户,分别迁入富裕县塔哈乡的吉斯堡小西屯、杜尔门屯、十五里岗子屯、高头屯、东塔哈屯、五家子屯、七家子屯、还有一部分户迁入齐齐哈尔市等,比较分散。第二次是在建国初期,雅洲村柯尔克孜人没有农业生产经验,仅有的6-7户全部迁入七家子屯,继续以畜牧业生产为主。


历经这样的变化后,黑龙江省富裕县柯尔克孜族形成了小聚居、大分散的分布格局,大部分聚居到富海镇七家子村和友谊乡五家子村。

宗教信仰

  柯尔克孜人最初是崇拜图腾。有名的图腾是雪豹和牛。除此,还信仰“乌买”女神。信奉祖先和天神,他们朝南方祷告,崇拜太阳,认为火星不吉利。到了清代,才转信伊斯兰教,属于正统的逊尼派。在东北部分柯尔克孜族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

  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早在16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了。他们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哈纳菲派。礼拜寺是教徒活动的主要场所。礼拜寺多数建在城市。教规五功:“念功”、“拜功”、“课功”、“斋功”、“朝功”。

民族服饰

柯尔克孜族服饰

  聚居于新疆西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的柯尔克孜族,是个传统的畜牧民族,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经营畜牧业有密切联系,衣、食、起居都有游牧生活方式的特点。牲畜的皮毛和毛织品是他们的主要衣饰原料。服装式样,男以袍式为主,女以裙装居多。柯尔克孜人喜爱红色,其次是白色和蓝色。它表现在服饰、绘画、装饰和工艺品上,这是柯尔克孜人开朗、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的很好的反映。

  服装的形式,男子上身穿白色绣花边的圆领衬衫,外套羊皮或黑、蓝色棉布无领长“袷袢”,也有用驼毛织成的,袖口黑布沿边。系皮腰带,带上拴小刀、打火石等物。还有一种竖领、对襟短上衣也是牧民常穿的。下身穿宽脚裤,高筒靴,或用牛皮裹上,称为“巧考依”鞋。柯尔克孜族男子一年四季多戴用羊毛制做的白毡帽(恰尔帕克),这是从衣着上区别柯尔克孜族的标志。帽里下沿镶有黑布或黑平线,向上翻卷,露出黑边,有左右开口或不开口之分,有圆顶和方顶之分。冬季戴狐狸皮或羊皮的皮帽(太别太依)。不论老少四季均戴绿、紫、蓝或黑色圆顶小帽,外加高顶卷沿皮帽或毡帽。

  女穿对襟上衣,宽大无领,长不过膝,缀银中,多褶的长裙下端镶皮毛。也有穿连衣裙者,裙子下端带雏裥,外套黑色坎肩或“袷袢”。青年女子穿红色连衣裙,戴红色丝绒圆顶小帽或顶系珠子、缨穗、羽毛的大红色水獭皮帽,多系红、绿头巾;老年妇女尚白色。女子所着高筒皮靴多绣花纹。未婚女子梳许多小辫,婚后改扎两辫。辫梢系银链或银质小钱、钥匙等物再用珠链系在一起。装饰品多为银质,有镯、耳环、项链、戒指等,有的地区还佩戴铸花圆银胸饰物。

  在众多的帽子中,最典型而又最普遍的是一年四季常戴的、用羊毛毡制作的白毡帽。这种白毡帽是 从服饰上识别柯尔克孜族最鲜明的标志,柯尔克孜人非常珍惜它,将其奉为"圣帽"。平日不用时,把它挂在高处或放在被褥、枕头等上面,不能随便抛扔,更不能用脚踩踏,也不能用它来开玩笑。

  柯尔克孜人佩戴这种白毡帽已有悠久的历史。关于这种帽子的来历,至今在柯尔克孜族中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古代,柯尔克孜族有一个英俊、勇敢而又足智多谋的国王,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他经常感到出战时其军民衣帽不一、战马多色,影响军威和战斗力。于是,在即将远征之前,他召集四十位谋臣,下令统一战马的颜色,并要他们用四十天时间,给每个军民准备好一顶统一的帽子,这顶帽子既要像一颗光芒四射的星星,又要像一朵色彩斑烂的花朵;既要像一座白雪皑皑的冰峰,又要像一个绿草如茵的山环;既能躲避雨雪,又能防止风沙袭击。三十九天过去了,三十九位谋臣都因设计的帽子未能达到国王的要求而一一被杀。最后,第四十位谋臣的一位才貌出众、聪明能干的女儿急中生智,设计出了这种白毡帽,国王非常满意,便下令所属军民戴用,从此传袭至今。

  柯尔克孜族男女的帽子在样式和颜色上也有严格的区别。柯尔克孜族男子戴的帽子叫“卡勒帕克帽”,这种帽子又分为黑毡帽、白毡帽和扎花布帽三种,扎花布帽主要是用驼绒毛制成,样式与白毡帽相同。黑毡帽是用黑羊毛绒擀制的一种帽子,其样子象礼帽。用羊毛制作的白毡帽,已经成为柯尔克孜人的标志,柯尔克孜男子一年四季多戴白毡帽,而且不同年龄的人戴的白毡帽也略有区别。老年人戴的不绣花,不缀缨穗,或缀蓝色缀穗;中年男子戴的绣黑、蓝色素花和简单图案,帽顶上缀红色缨穗;未婚的青年男子戴的是绣有红花和美丽图案,帽顶上缀有用金线高高束起的红缨缀;儿童戴的白毡帽顶部缀满各种珍珠玛瑙的大红穗,并绣有各种花草树木、鸟兽、山水等图案。要是有尊贵的客人来,柯尔克孜人还有赠送白毡帽的习惯。

  柯尔克孜未婚女子一般戴红色金丝绒圆顶小花帽,或用水獭、旱獭皮做的顶系珠子、缨穗、羽毛的红色大圆顶帽。年轻的已婚妇女喜扎红色、绿色的头巾,老年妇女多披白色长头巾或戴一种象似小花帽的扎织、平顶布帽。

文化

柯尔克孜族的养鹰人

  悠久的历史和牧业生产生活,造就了柯尔克孜人豪放爽朗的性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其中最突出的民歌、诗歌、音乐。柯尔克孜族的史诗最著名的是《玛纳斯》,有20多万行。是一部传记性的英雄史诗,描绘了玛纳斯家族八代人反抗异族侵略、保卫家乡和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安宁生活这样一个主题。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很高的口头文学,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何尔克孜族人民能歌善舞,阿肯、伊尔奇、玛纳斯奇是民间音乐的创作者、加工者和传播者。还肓多种群众性的娱乐、体育活动,如赛马叼羊、摔跤、马上角力、拔河、荡秋千、夜游、捉迷藏、欧运、姑娘追,等等。民间乐器亦很丰富,有考姆兹(三弦口琴)、奥孜考姆兹(吹奏乐器)、克雅可(二弦拉琴)、帕米尔考姆兹(铁三弦)、却奥尔(牧笛)等。

  柯尔克孜族还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其中尤以刺绣、编织最为著名。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在头巾、枕头、被面、衣袖边、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绣出各种的精致花纹,其中有花卉、飞禽、走兽和各种几何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他们编织的挂毯、地毯,花色图案精美。花毡、白毡帽、银质马鞍、木制碗、盒等,精巧美观、古朴耐用。各种工艺品以红、蓝、白色为主,尤以红色最受欢迎。

语言文字

  柯尔克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柯尔克孜语。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聚居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的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用本民族的语言,其中居住在阿克陶等县农业区与维吾尔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有相当一部分通用或者兼用维吾尔语;居住在北疆特克斯、昭苏一带的柯尔克孜居民大部分兼用哈萨克语;居住在额敏一带与哈萨克、蒙古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大部分通用或兼用哈萨克、蒙古语;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袼县与汉、蒙古族杂居的柯尔克孜族,通用汉、蒙古语。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居住在城镇、厂矿的柯尔克孜人,特别是青少年,通用汉语、汉文的人越来越多。

  柯尔克孜语虽属突厥语族,但与其他操突厥语民族的语言比较,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其一是柯尔克孜人久居深山,在语言上保留了较多的古突厥语词汇与特征,特别是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语言中,保留的古柯尔克孜语的特点更多,更突出。二是柯尔克孜语外来语成分中,汉、蒙古、阿拉伯、波斯语借词占一定比例,同时还有不少俄语、英语借词。三是柯尔克孜语中汉语借词源远流长,至今柯尔克孜语中还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古汉语成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汉语借词在柯尔克孜语中更多。另外,柯尔克孜语中还有一些词语是汉语与柯尔克孜语的结合体。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阿拉伯语、伊朗语中的一些词语词汇也被柯尔克孜语所吸收,词汇的多源性,是柯尔克孜语的第三个特点。第四个特点是柯尔克孜语中关于畜牧业方面的词汇非常丰富。第五个特点是柯尔克孜语形容词表现力很强、很生动。

  文字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共有30个字母。

  柯尔克孜族具有古老的文化艺术。根据中外文献记载,柯尔克孜族是操突厥语民族中最先创立文字的民族,大约在公元200年前后就已有文字。多少世纪以来,流传着丰富多彩的诗歌、传说、寓言、谚语等。著名的民间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字的代表作品。这部有20多万行的英雄史诗,不仅是一部流传 、规模宏伟的历史长卷,也是一部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口头文学,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是一部研究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风俗、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经典。它和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传》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

  此外,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历法,它是突厥语系民族中最早运用较为完整的日、月、季、年及十二生肖历法的民族。

《玛纳斯》

一位传统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吟唱诗人在吟唱玛纳斯史诗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是中国民间三大史诗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誉为民间文学艺术的奇葩。《玛纳斯》既是整部史诗的统称,也是第一部的名称和第一部史诗主人公的名字。史诗包容了柯尔克孜族古代历史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千百年来的口耳相传过程中,柯尔克孜族人民世世代代将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精神文化融入这部史诗之中,使它成为柯尔克孜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哲学、宗教、美学、军事、医学、习俗的百科全书。史诗篇幅浩瀚、规模宏大,仅居素甫·玛玛依一个人演唱的内容就长达23.2万余行,相当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的14倍。《玛纳斯》史诗无论从窗帘方面还是从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堪称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品,是柯尔克孜民族精神的巅峰。它通过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玛纳斯家族8代英雄为维护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利益而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英雄业绩,反映了柯尔克孜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奴役的斗争,表现了古代柯尔克孜人民争取自由、渴望幸福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歌颂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2009年10月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会议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史诗《玛纳斯》名列其中。

  《玛纳斯》史诗是柯尔克孜族人民千百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世世代代以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玛纳斯奇在史诗的形成、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天才的玛纳斯奇是史诗的创作者,一代一代的玛纳斯厅在传承前辈玛纳斯奇演唱传统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才能和即兴创作能力对史诗进行加工雕琢,使其更加完美,不断走向艺术的高峰。同时产生了各种风格的演唱变体。因此,《玛纳斯》被学者们称为活形态的史诗。

  《玛纳斯》史诗是典型的谱系式叙事结构的史诗。它第一部表现一位英雄主人公的事迹。8代英雄事迹,构成八部史诗的内容,各部既独立成篇,又紧密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8部史诗在人物、情节叙事方面紧密相连,贯通。在艺术表现方面,《玛纳斯》史诗更是独具匠心。人物形象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就连英雄的坐骑也各具不同的性格。英雄人物具有凡人的七情六欲,又具有神的超凡能力;他们既与凡人一样有各种缺点和弱点,又受到人民的崇拜和爱戴;既具有上天入地的神奇才能,但都会在战斗中受伤甚至献出生命,构成众多惊心动魄的悲剧事件。

  《玛纳斯》流传的地区很广,只要是柯尔克孜族聚居的地方,就有《玛纳斯》流传。除了我国新疆柯尔克孜聚居区以外,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等国也有《玛纳斯》流传。就目前所搜集发现的变体中,最有影响的要属我国著名“玛纳斯奇”(演唱《玛纳斯》的歌手)居素甫·玛玛依演唱的变体,艾什玛特·玛木别特、铁木尔·吐尔是演唱的变体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的著名“玛纳斯奇”萨额木拜·奥诺孜和萨雅克·卡拉拉耶夫的变体。

音乐

  音乐分为两类:一是有歌词的配曲;一是没有歌词的演奏曲。史诗、叙事诗、民歌等一般都有配曲。配曲是表现歌词内容的,内容变化,配曲亦随着变化。如《玛纳斯》的配曲,演唱到英雄玛纳斯出生时,配曲曲调则类似摇篮曲;演唱到玛纳斯出征打仗时,配曲曲调则奔放、豪迈;演唱到玛纳斯负伤死亡时,配曲曲调则十分悲伤。其他民歌的配曲,亦根据歌词的不同而各有其特色。一般说来,除哭歌、怨歌、死讯歌和送葬歌的配曲而外,其他配曲都是明朗的、爽快的、优美的、细腻的。

  柯尔克孜族无歌词的演奏乐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有《库巴尔汗》、《喀热孜曲》、《胜格热玛》、《布托依》、《凯尔别孜》、《猎人曲》、《喀帕尔图》、《哲提库尔》(七个奴仆)、《加孜加依克》、《狮子和布谷鸟》、《卓鲁阿依热克》、《黑骏马》等。小曲则有《阔兀孜巴什》、《绰克奥依》、《赛凯特巴依》、《考姆祖木》、《勃托木》、《黑眼珠》、《凯尔麦套》、《喀奇肯》等。《库巴尔汗》由几十个乐章组成,规模很是宏伟。

  大曲小曲所描绘的有农民、牧民、手工工人的劳动生产,有本民族的历史和风土民情,有英雄人物的英雄业绩,有家乡的山峦、河流、草原,有民族间的友爱,也有人民群众反抗本族巴依等剥削阶级及外来侵略者的斗争。大曲《喀帕尔图》所描述的就是蒙古成吉思汗对柯尔克孜族的掠夺和柯尔克孜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哲提库尔》所描述的就是柯尔克孜人民反抗本族剥削阶级的斗争的。小曲《喀奇肯》(逃亡者)所表现的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横征暴敛,强行征兵,柯尔克孜族人民举行武装反抗,失败后大批迁来中国,后又遭到新疆军阀杨增新的暴政,流离失所等一系列的悲壮情景。

  柯尔克孜族的音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歌词的演奏曲,一般在节奏上都比较自由,具有开阔悠长的特点。柯尔克孜族音乐还广泛流利地用了声乐。声乐多由一个纯五度和四度构成,同时也采用了三和音。这种现象在演奏民歌方面尤为突出。有时在装饰乐句中也可以看到主调音轻快的纯四度或六度音程的和音。不过,柯尔克孜族全部音乐结构,还是以七级全音节的和声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族的这些音乐特点,突出地表现了它的草原特色及其民族风格。

  柯尔克孜族音乐多用民间乐器演奏。民间乐器有“考姆孜”(木制羊肠三弦弹拨乐器)、“帕米尔考姆孜”(木制铁三弦弹拨乐器)、“奥兀孜考姆孜”(铁制指拨口琴)“克雅克”(二弦拉琴)、“却奥尔”(牧笛)、“吐图克”(鸟翅箫)、“结孜吐图克”(铜箫)、“苏乃”(哨呐)、“曾格拉玛”(笙)“巴斯”(鼓)等。史诗《玛纳斯》还提到“多兀勒巴斯”(战鼓)、“多兀勒”(手鼓)、“班达鲁”(腰鼓)等。

“库姆孜”琴

柯尔克孜族:“库姆孜”琴弹唱

  柯尔克孜族民间有句谚语:“伴着你生与死,是一把库姆孜琴”。 “库姆孜”琴的琴型很多,达七八种。最古老的是一种木制蒙革的三弦弹拨琴。经过改进的有全木制的三弦弹拨琴“亚克其库姆孜”,木制铁三弦弹拨琴“帕米 库姆孜”,以及各种质地的四弦琴等。“库姆孜”历史悠久,琴声优美。据说,最早的这 种乐器叫“库吾孜”,意思是“美丽的乐器”,是用红 松制做的,形状与现在的大体相同,即头部椭圆形,根 部细而长。它既被用来演奏民间音乐,也被用来与称为 “多兀勒巴斯”的战鼓一起演奏战争进行曲,以鼓舞战 场上的士气。唐代,柯尔克孜族先民曾将这种乐器作为 贡品献给唐王朝。随后,唐朝又把它作为大唐乐器赠送 给日本国。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时,又把这种乐器传 到了巴达克山、克什米尔、中亚、波斯、阿拉伯等地。可以认为,这是柯尔克孜族对中国和世界音乐宝库的一 大贡献。如今,每当人们劳动之余或喜庆节日,称为“库姆 孜奇”的民间琴手,总会在牧民们的拥戴与欢笑声中,弹起美妙的琴弦为人们的歌喉伴奏,表达柯尔克孜人民 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舞蹈

  柯尔克孜族把舞蹈称为“比依”,主要是反映柯尔克孜族人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特点。柯尔克孜族舞蹈按参加的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男女对舞和男女合舞等,舞步比较复杂且变化多样,基本步伐以跳跃为主,另外还有碎步、蹉步、移步、跺步、转身、拉手、翻滚、上蹲、曲膝、两臂上举、手掌抖动等。柯尔克孜舞节奏快,热情奔放、情感细腻、舞姿优美、风趣滑稽,具有浓厚的草原乡土气息。 柯尔克孜族舞蹈大多属于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如《劳动舞》、《挤奶舞》、《纺线舞》、《擀毡舞》、《缝花毡舞》等就表现了柯尔克孜人劳动的场面。另外还有反映勇士生活的《剑器舞》,反映习俗的《加尔阔鲁秀舞》、《加尔加尔舞》等。这些都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舞蹈。 刺绣

美术

  柯尔克孜族具有悠久的手工艺术传统,他们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在帏幔、编织、刺绣和皮革制品等方面。

  帏幔,又叫“壁帘”,柯尔克孜语称为“吐西吐克”,一般挂在柯尔克孜族的土房和木房的壁上,既美观,又有防尘隔潮保护墙壁的作用。帷幔一般是用红、紫色的布做面料,有时也用红、紫色的金丝绒。常见的帏幔长6米、高2米,也可根据房屋的大小设定。帷幔的上边和左右边镶15—20厘米的黑边或绿边,在边上用毛线绣上各种花草、树木、山水、云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的图案。帷幔的顶部下垂约30—40厘米长的黑边或3—4个绿色的三角,三角边上又饰3—4厘米长的红穗或黄穗。帷幔现在已经成为柯尔克孜族牧民出嫁闺女时必不可少的嫁妆。 柯尔克孜族人用五色毛线和芨芨草纺织各种生活用品,比如他们先用毛线把每根芨芨草包扎,然后再把松散的芨芨草纺织成帘子、席子、墙帷等,最后在这些成形的物品上用多色毛线绣上各种图案,既美观又实用。

  柯尔克孜族妇女的刺绣工艺也是非常有名的,她们用毛线、棉线、麻线、金丝线可以绣织成壁毯、围帘、手帕、头巾、腰带以及被褥、枕套、衣帽、靴袜等。

  柯尔克孜族的皮革制品主要有镶嵌金银、珠宝和雕刻各种图案的刀鞘、腰带、鹰帽、靴子和马具等,其中尤以骆驼皮制品最为奇特。他们用根据骆驼不同部位的特点,制成水桶、水壶、饭碗等各种日常用品。这些日用品既轻巧美观、又结实耐用,是牧民理想的日用器具。

木器制造

  柯尔克孜人的木器制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考古发掘的汉以前的古墓中,古柯尔克孜人不仅住木屋,室内有木桌、木凳等家具,家用器皿亦多木制的。特别是墓葬中出土的多辐四轮木车,这种木车不用金属材料,零件以木榫和皮带连结,加工工艺十分精致,可见当时柯尔克孜人的木器制造工艺已有相当水平。

  唐代,柯尔克孜人的木器制造工艺不仅用于生产、生活,而且用于战争。《太平平寰宇记•黠戛斯》载:当时柯尔克孜战马与骑兵,有一种用木头制的盾牌,“折木交横为之,以捍箭,箭不能裂”。这种独有的以木为盾和甲的军队,在北方游牧民族中是比较少见的。这证明当时柯尔克孜人的木器制做不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达到了一定的工艺水平。

  在柯尔克孜人日常生活中,木制器皿更为普遍。《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载:当时的柯尔克孜“民俗以杞柳为杯皿”。直至现代,柯尔克孜人使用的盆、碗、勺、瓢、盘还大多是木制的。现代柯尔克孜人的木器制做比较讲究,长形的大木盆,椭圆形的大木盆,圆而深的木碗,不仅刨刻得十分平滑,而且雕刻着各种花纹图案,有的木盘还画着鲜艳的淡画,漆黑明亮的盘子上,画以鲜红的花卉和金色的花边,深受牧民喜爱。

风俗习惯

家庭

  古代柯尔克孜基本上是以部落群居的。古代对柯尔克孜人的户籍统计是以“帐”为单位,一帐就是一户,这种大户人家由最年长的男性长者统管一切。家庭成员有明显分工,男女之间、老少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种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大家庭,随着社会发展,慢慢瓦解,到了明清以后,大部分已解体。西迁帕米尔以后,大家庭已彻底瓦解,家庭关系重新组合,形成了以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小家庭。原来的大家庭由家庭关系,变成了氏族关系。虽然同氏族大都居住在一个“阿寅勒”内,很多生产劳动还在一起进行,互相间还保持着亲密合作的关系,但这只是“氏族互助”的形式,而财产全部归小家庭所有,现代家庭已基本形成。无论是大家庭或者是小家庭,柯尔克孜人的家庭、家族成员之间都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现代柯尔克孜人的家庭一般由祖父母、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女子出嫁后自然离开父母,男子成婚后,分得一部分财产,离开父母另立毡房,成立独立的小家庭。只有最小的儿子留在父母身边一起居住,也只有小儿子有财产继承权。这种家庭关系和习俗大约在明清已经形成。清代椿园在他的《西域闻见录》中就载有柯尔克孜人“生子十六岁,辄析产,予以牲畜,使自为计”。由于这种习俗,柯尔克孜青年的自立能力较强,一般不依赖父母,很少有兄弟之间争夺财产,打架斗殴的现象。柯尔克孜的家庭之间、家庭内部能够和睦相处,不仅绝少有父子、婆媳、夫妻吵架之事,就是兄弟之间、妯娌之间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也很少角斗。这种和睦相处,亲密友好关系的形成,原因之一是柯尔克孜人之间都能互相谦让,宽以待人。另一个原因是柯尔克孜人的放牧、接羔、搬迁以及挤奶、擀毡等生产活动,都是在大家庭中集体进行的。在长期的共同劳动生产中,大家庭内部即形成了团结互助、互敬互让、戚戚相依的亲密关系。

  在柯尔克孜家庭内部,封建家长制的作风极其严重,家长在一家人中享有绝对权威,一家老小必须绝对服从。在父子间,子女必须服从父母;在夫妻之间,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在家庭内部,不仅有尊老爱幼的好风尚,同时也有男尊女卑的陈旧封建观念。妻子没有提出离婚的权力,女子无财产继承权。新中国成立后,柯尔克孜族家庭关系中的家长制、男女不平等现象,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已逐步削弱和消失。

婚姻

  柯尔克孜人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古代柯尔克孜人亦有纳妾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一夫多妻之陋习已逐渐消失。柯尔克孜族一般实行族外婚,直系亲属五至七代内不能通婚,此外婚配范围不受限制,多姑表婚和姨表婚。

  柯尔克孜族普遍流行买卖婚姻,这种买卖婚姻历史较久。《太平寰宇记•黠戛斯传》载,唐代柯尔克孜人“婚嫁纳羊马以为聘,富者或千百计”。到了近代,这种买卖婚姻依然盛行,从订婚到结婚,男方要陆续给女方很多牲畜,从一个“托库孜”(即九的意思,送的聘礼要由九匹大牲畜组成,即骆驼一峰,马四匹,牛四头或价值相当的小畜和财物)到几个“托库孜”不等。富者聘礼更多,一些贫苦牧民拿不出相应的聘礼就采取换亲或干脆进行抢亲。柯尔克孜族中还有招婿的婚姻制度。

  柯尔克孜的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但也有自由选择的。古代柯尔克孜游牧部落与定居的农业部落相比,青年男女有较多的接触机会,特别是在各种大型集会中,青年男女相互缔结终身后,请求父母同意并正式请媒妁说媒、纳聘成亲者不少。在现代,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征得父母同意后缔结良缘的婚姻家庭则更多。但是广大柯尔克孜牧区,较普遍的依然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其订婚形式有指腹婚、幼年订婚和成年订婚三种。

  新中国成立前柯尔克孜人结婚一般都比较早,女子13岁就可以结婚。由于婚姻关系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因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屈嫁给五六十岁老头的不幸婚姻时有发生。

  柯尔克孜族的婚礼,按伊斯兰教的教义举行,一经宗教人士“阿訇”念经,夫妻即算合法,一些地区的离婚案也由宗教人士裁决。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贯彻和实施,柯尔克孜族的婚姻均按《婚姻法》的规定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宗教干涉婚姻等旧俗已经废除。

  柯尔克孜人的婚礼,一般先在女家进行,一大清早,新娘的母亲同新娘的嫂嫂、姐姐及其他女眷一起为新娘梳妆打扮。母亲要为女儿梳头,将满头小辫改梳成两条辫子。母亲一边为女儿梳头,一边唱着《哭嫁歌》。新娘换上新嫁衣之后,盘腿低头坐在炕上,姐妹以及众女眷要向新娘祝贺。此时新娘要唱《姑娘的怨歌》。新娘唱完《怨歌》之后,新娘的姐姐要唱《劝嫁歌》。

  男方迎亲队伍到来之后,新娘的姐姐和嫂嫂要挡到门口,逐个检查男方带来的礼物,并对这些礼物进行很尖刻的挑剔。男方迎亲者要讲好多好话后,女方才接纳礼品,请男方迎亲者进入指定的毡房中参加婚宴。女方待客的婚宴一般都是新娘的嫂嫂操办,因而在婚宴上,客人们要唱赞美嫂嫂的歌。

  婚礼开始,宾客们纷纷来到毡房前的草地上,这时新郎家的迎亲长者从毡房的天窗上,将糖果、杏干、奶疙瘩、沙枣、油炸果等,向毡房外的人群抛撒,五颜六色的喜糖像阵阵花雨,向人们头上落下,客人们在嬉笑、打闹声中争抢喜糖。撒完喜糖之后,牧村里举行赛马、刁羊等庆典活动。姑娘、小伙子等随新娘、新郎进行“甜蜜的竞赛”等游戏后,送新婚夫妇进入洞房。新郎当天即留宿女家,与新娘成亲。第二天,宾客和乡邻再次前来贺喜,并送新娘出阁。伴娘陪伴新娘走出毡房后,新娘的母亲要拉着新娘的手唱《送嫁歌》。之后,在迎亲路上,每经过一个“阿寅勒”,都有青年人拉着绳子拦路,迎亲长者从马上向青年们扔下喜糖后方能放行,这是古代抢亲留下的遗俗。迎亲路上,也有一些长者端着酿造的马奶酒、孢孜酒来招待新郎、新娘,并向新人祝福。还有人在路上点起火堆请新郎、新娘从火堆上跳过,以祝平安和幸福。

  新娘到新郎家后,要踩着门前的花毡子进入毡房,男家设宴招待客人,婚宴后牧村里还要进行赛马、刁羊等活动,一直进行到下午。午宴后青年人弹起库姆孜,唱催促揭盖头的歌,在歌声中举行揭盖头仪式。然后,新郎、新娘要双双向二老鞠躬请安,新娘要吻婆婆的手,以示孝敬,婆婆要吻媳妇的前额以示慈爱。

生养

  柯尔克孜人家生小孩有很多讲究。孩子出生后,其母亲先为孩子起一个名字,三天后正式举行命名仪式。命名仪式一般都请附近年高有德或有学问的人及宗教职业人士参加,并联合协商定名。亲友乡邻都要前来祝贺,主人设家宴款待。孩子出生40天,又要举行入摇篮仪式,近似汉族的“做满月”。孩子的姑母、舅母、姨母一定要带着亲自做的衣帽前来祝贺。

  柯尔克孜孩子学步时,要举行学步仪式。先用红线拴着孩子的双腿,由几个三岁小男孩跑步去剪断绳子,然后由父母亲拉着小孩移步。男孩六七岁入学前,要举行“割礼”,就是割去生殖器多余的包皮,一般由宗教职业人员进行。“割礼”是柯尔克孜男子仅次于婚礼的一项重大喜庆仪式,在一些地区柯尔克孜族孩子12岁时,男子要行成年礼,女子也要行及笄礼。

  新中国成立前柯尔克孜人医病,一般都是请宗教职业人员驱邪治病。信仰萨满教的请萨满跳神,信仰佛教者请嘛喇念经,信仰伊斯兰教的则请阿訇诵经。这些教职人员一般都懂些医道,除进行宗教仪式外,主要还是用民间中草药等单方治病。新中国成立后,柯尔克孜地区医疗条件大有改变,乡有医院,牧村有医疗所,一般多为西医药。在民间一些单方仍在继续使用。

葬礼

  柯尔克孜丧葬受时代、地域、宗教信仰影响较大,安葬形式曾经有火葬、土葬和树葬多种。古代墓葬中还有殉葬品,墓前立石碑和石人。现代柯尔克孜人丧葬大都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

  汉以前直至明初,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人主要实行土葬,也有小部分部落和地区实行火葬,不过那时的土葬与现代皈依伊斯兰教后按伊斯兰教教规的土葬完全不同。

  考古工作者从柯尔克孜地区发掘的汉以前的古墓发现,柯尔克孜古墓中皆有棺木,绝大多数为仅有墓穴而无其他附属建筑的普通墓葬,也有一些建有石围墙,里面有大型木椁及大量殉葬品的大墓葬。唐代柯尔克孜人丧葬是以火葬为主。史载黠戛斯人实行火葬,除火葬外,也有土葬。明代,在天山山区丛林中游牧的柯尔克孜人,还有一种树葬的习俗,沙伊费1582年写的突厥文手稿称:居住在天山山区的柯尔克孜人不把死者埋入地下,而是把盛着尸体的棺木放在高树上,任其腐烂和消失。

  皈依伊斯兰教以后的柯尔克孜族按照伊斯兰教规,实行伊斯兰式的土葬。人死后,要请宗教职业者“阿訇”念经并举行葬礼。尸体停放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天,一般是早亡午葬或晚亡晨葬。葬前将尸体用清水冲洗,然后用白布裹身,女人还要缠腰和盖头。将尸体平放在专制的“塔比特”(灵床)上,用骆驼送到墓地埋葬。葬前先在墓地挖一个直土坑,再在坑底旁边挖一个洞穴,长宽高低以可容纳尸体为宜,将尸体头枕北、脚朝南、面向西置于洞中之后,用土块封好洞口,再用土填平直坑,最后用土块或石头垒成长方形的坟。出殡时,只允许男子送殡,不许妇女送葬。死者的家属要服孝,一年内,死者亲属要穿黑衣服,家中来了客人和亲友,都要唱丧歌,以示哀悼和思念。

  古代柯尔克孜族埋葬时,不仅有很讲究的棺木,身上装殓着很讲究的服饰,而且墓葬中还有大量的殉葬品。据对叶尼塞河流域柯尔克孜人居住区的墓葬发掘,古柯尔克孜人的殉葬品很多,其中有马匹、羊只、牦牛等,殉葬最多的达十六匹马。墓葬中还有各种器皿以及经过精心雕刻焙烧的各种假面具,还有兵器、生产工具的模型。几乎是死者生前享用过的东西,都尽量作为殉葬品。同时还有陶制奴隶俑陪葬。

  古柯尔克孜人还有在墓前立石碑的习俗,要将死者生前占有的全部财产列成清单,刻在石碑上,石碑还将其一生事迹尽行勒铭,以昭后人。考古工作者在叶尼塞河流域及阿勒泰古柯尔克孜人居住区发现的一些古柯尔克孜如尼文碑文就是此类墓葬。

  古柯尔克孜人是十分注重战功的,人死后要在墓前立石记功。《北史•突厥传》载:柯尔克孜人“杀一人,则立一石,有至千百者”,就是说,死者生前杀过几个敌人,就在其墓前立几个石人像以记其功。因为有这种习惯,在叶尼塞河流域和阿勒泰古柯尔克孜人居住地,这种石人像遍地皆是,就是这一古习的遗物。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阿合奇县的柯尔克孜古墓前,也发现了石人像。

  柯尔克孜人死后,其亲属要哭丧和唱丧歌。

  柯尔克孜族的丧歌,不仅肃穆悲切,而且内容丰富,不同关系的人,有不同的丧歌。据初步调查有:儿女哭父母的丧歌、孙儿哭爷爷的丧歌、父母哭子女的丧歌、妹妹哭姐姐的丧歌、妻子哭丈夫的丧歌。这些丧歌既有固定的程式,又可根据各自环境、遭遇,即兴哭诉。

  柯尔克孜族的哭丧歌,一般是一人哭诉,痛诉衷肠,但也有多人的群体哭诉,这主要是几个女儿同时哭父母。还有一种规模更大的哭丧歌,是左邻右舍的女眷们,成群结队的为年高德重的邻人哭吊。这时几个甚至十几个妇女,身着素装,手拉手,臂挽臂,相互扶着聚成一个大圆圈,悲悲凄凄,齐声哭诉。其主要内容是诉亡人一生之好处,寄托一乡人之哀思。

礼仪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注重礼仪的民族,其生活的各个方面皆有一定的讲究,有的已经形成了一种礼节性的仪式,孩子从小就接受这些教育,并严格遵守。

  柯尔克孜人见面,要互相问候,就是陌生人路遇也要相互躬身抚胸问候并让路。亲友乡邻们每天见面都要问候。年龄相近的男子见面互相握手问候,年轻人见了长者要行礼并问候。女子相遇,要互相拥抱和亲吻,同辈互吻面颊,晚辈要吻长辈的手背,长辈吻晚辈的前额。不论男女老幼,见面的问候词基本一致,从高堂父母到妻子儿女,一直到骑的马,都要挨个问好,从农牧业生产到家庭生活,也要一一问及。双方同时发出一连串的问候,并同时点头作答。态度真诚而又热烈。

  柯尔克孜人待客讲究很多,客人来到家门前,主人全家出门迎接,男女各以长幼排成两行,男的站在门的右边,女的站在门的左边。如果是骑马来的客人,主人要向前扶客人下马,然后迎客进屋。客人则要先将马鞭挂在马鞍上,切忌提着马鞭走进人群或毡房。一般是男主人迎接男客,女主人迎接女客,客人进屋后,主人要招呼客人按长幼次序围坐,然后提水请客人洗手,一般是一手提水壶,向客人手上浇淋,一手端脸盆接水。柯尔克孜人坐时要盘腿而坐,或者跪坐在脚上,脚不能露在外面。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或发笑,但饮酒时不仅可以谈笑,而且还可以唱歌。在请客人吃羊肉时,依次请客人吃羊头肉、羊尾油、羊胛骨肉,以示对客人尊重。客人要先切下一块捧还主人,这是回赠主妇的,表示客人对主妇的辛勤劳作的感谢。吃完饭后,主人和客人要同时作简单的宗教仪式以表示对“胡达”(真主)给予丰盛饮食的感谢,同时客人要对主人表示谢意。客人离开时,要向后退出房门,然后向主人告别。主人全家人都要出门相送。对骑马的客人,主人要给客人牵马,并扶客人上马。客人上马后要慢步而行,待主人进屋后客人才能催马扬鞭。

  柯尔克孜族礼仪极多,如: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也要接待客人,男客人不能从女主人手中接东西,要等女主人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自己取用。男客人回赠女主人的食物也只能放在餐布一角,等女主人自己来拿,不能亲手交接。大人们讲话时,小孩不能插嘴;男人讲话时,女人不能插言。乔迁时,要备饮食招待旧邻。迁居途中,所经过的“阿寅勒”都会受到热情款待。新迁入一地,新邻居要宴请迁入者,迁入者也要请新邻居。

  热情好客、团结和睦、尊老爱幼、诚实可信,是柯尔克孜人的崇高社会风尚。这种社会道德,从小培养,人人都自觉遵循,如有小逆,即遭舆论谴责。

  柯尔克孜人热情好客,即使陌生人到草原上,也要以客人相待,供给食宿。在牧村里,任何一家的客人都是全村的客人,全牧村的人都要轮流相请,客人如受邀不至,主人会很生气,以为是看不起主人。柯尔克孜人待客热情大方,一般都要以家中上好的饮食招待,大多数人家待客要宰羊,而杀马驹和驼羔待客则是最高的礼遇。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要请很多当地年高德昭的人以及“库姆孜奇”、笑话大师作陪。有的牧村中还常为客人举行各种体育、游戏活动。晚上牧村中争留客人住宿,客人睡下后,主人要给客人盖被子。

  尊敬长辈,爱护晚辈,是柯尔克孜人传统的社会风尚。年轻人见了老人,总是毕恭毕敬地行礼问候。骑马路遇老人,要下马行礼向老人问候,并请老人先行,待老人走过后才可上马而行。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大声喧哗。老年人就坐时,年轻人不能从面前跑过。几人行走时,要请老人前行,进门时要请老年人先进。吃饭时要请老年人坐入尊位,并请老人先食。村中遇到民事纠纷,一般要请老人调解。在柯尔克孜牧区,老年人的地位甚至比宗教职业人士高。在家庭中,老年人是一家之长,全家人都须服从,晚辈对长辈至孝,无遗弃、虐待老人的现象。柯尔克孜人也有爱幼之风尚。在柯尔克孜地区,无弃婴之习,孤儿也多有人收养,因而很难找到少年乞丐。在社会上,小孩受到爱护和照顾。在家庭中,只有幼子可以继承财产。

  柯尔克孜人讲团结和睦及互相帮助。在家庭内,不仅父子、母女、夫妻、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互敬互爱,妯娌、姑嫂之间,也和睦相处、亲密无间,妯娌之间的关系胜似姐妹。在社会上,同一个部落和氏族,尤其是同一个“阿寅勒”内的牧民,关系相当融洽,生产、生活上互助之风甚浓,特别是妇女之间更密切。她们擀毡、织毯等家庭劳动大都是互相协作进行。逢年过节全村人还要共同进餐,像一家人一样。

  柯尔克孜人从小就接受诚实守信的教育,以诚实守信作为民族的美德。古代柯尔克孜人的地方法律就规定了说谎和行窃一样要严惩,因而在柯尔克孜族地区很少发生盗窃、欺诈之案。柯尔克孜人不以欺诈取利,甚至把经商谋利也视为耻辱。在牧区,夜不闭户的现象极多。柯尔克孜人注重信誉,答应的事一定照办,说出的话很少改口,言必行、信必果是柯尔克孜人恪守的社会风尚。

食俗

日常饮食

  饮食主要是肉制品和奶制品,也喜欢吃圆白菜、洋葱(皮牙子)、土豆等。现在富裕起来的牧民们喝的是牛奶羊奶,吃的是牛、羊、马、骆驼肉,也吃米食和面食。

  肉食主要有:库尔玛(锅烤羊肉块)、烤全羊、库尔达克(炖牛羊肉)、马肠、肖奴帕,即手抓肉、肉块。这是柯尔克孜人待客的食品之一。待客时按客人等级而分肉。煮制时有一个要点,就是将肉凉水下锅,煮熟的肉香而不腻,嫩而不烂,牧民们外出放牧时一般者喜欢带这种肉块作干粮。此外,肉食还有煮全羊、烤羊肉片、烤肝子、烤腰子等。其中最珍贵的是“马驹肉”和“驼羔肉”,非有贵宾光临不设,以示尊敬和诚恳。

  乳制品和面食有:

  酸奶酪 以新鲜牛奶为原料(绵羊奶最佳),煮沸后加入乳酸杆菌(即少许酸奶或酸奶疙瘩),发酵后即成。酸奶酪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乳酸、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酵酶等,对于以肉、奶为主食的柯尔克孜人来说,今用酸奶酪具有改变口味,开脾健胃,清热降火的作用。每年鲜奶旺季,柯尔克孜族妇女们把一大锅一大桶的鲜奶煮沸,用瓢勺舀出上面金黄色的一层油,将剩下的奶加工成酸奶酪,作为夏季的主要食品。

  干酸奶 将酸奶酪过滤去水即成。一般都装入细白布口袋内,外出时持在马背上,饥饿时可食,口渴时加水可饮,是夏秋季外出时携带的方便食品。

  酸奶疙瘩 将挤干水分的酸奶,用手团成一个个小圆球,整齐地摆放在芨芨草编成的席子上晒晾。酸奶疙瘩晒干后,可长期存放,三年、五年不会变质霉坏。酸奶疙瘩是柯尔克孜人冬季的主要食物,平时也可以当点心待客或馈赠远方亲友。酸奶疙瘩还可以煮进面条里做酸奶面条。这是柯尔克孜人特有的酸奶面条,不放其它任何佐料,吃起来自有淡淡的咸味、酸味和奶香味,特别是那浓浓的奶香,刺激着人们的食欲,让人垂涎。

  柯尔克孜人还可以将酸奶疙瘩还原成酸奶。进入高山牧区,经常可以看到柯尔克牧毡房前,有一个高二、三尺,直径约五、六寸的木桶。这种木桶大多是用一节圆木凿空做成的,下端固定在毡房外的草地上。平时用羊皮盖着上面的口,用时将酸奶疙瘩放进桶内加水后用木棒捣动。随着木棒的捣动,不到两个小时,水就变成了越来越浓的雪白的酸奶。

  奶皮子 鲜奶煮熟放凉后上边的一层黄色凝固物就是奶皮子,也叫奶油,柯语称“卡依玛克”。奶皮子可以加工成酥油等食品,又可以放茶中或直接抹在馕上吃。

  酥油 系从奶皮子中提炼而成,色泽金黄,较奶皮子纯而易久放,可以加工其它食品,也可以放入茶中饮用或单食。

  居布尕 即酥油糖饼。先将面粉调成团,擀成很薄的饼子,放在锅里烙熟,然后抹上酥油,撒上白糖,再叠成三角形即成。这种饼子香甜酥脆,大人小孩均喜食。

  卡特玛 即油卷。将调好的面团,切成数等份,擀成数张薄饼,然后抹上油,一张张地叠起来,放在锅内文火烙烤成桔黄色即可。或者是把调好的面擀薄,将奶皮子或酥油均匀地抹在面上,卷成长条,然后盘成圆形,放在锅内用文火烙烤,两面烤成桔黄色即可今用。其特点是外酥里软,香味浓郁,系待客的上乘食品。

  窝馕 馕食品之一种。把调好的面团擀薄,上面抹奶皮子或者酥油,卷成一根长条,再盘成圆形,放在蒸笼内蒸熟(亦有在馕坑中烤的),然后在上面洒上白糖即成。这种食品吃起来松软香甜,尤为老年人所喜爱。

  西仁古奴奇 有的地方称“沙勒阔勒”,是一种叫酥油羹的食品。有两种做法,有的地方把大米加水煮熟后,加入鲜奶和酥油共食;有的地方把大米用水煮成半熟,再加入鲜奶煮,等大米与奶油煮成稠粥状,盛到盘内,上面再加入溶化了的酥油即可。其特点是融米香、奶香、油香于一体,食之回味无穷,老幼咸宜。

  库鲁提苏依合希 即酸奶面条或酸奶疙瘩汤面。把酸奶疙瘩放在水中泡软,搅拌成糊状,加水烧开下入面条。有的地方还用鲜奶加水烧开下面条。酸奶面条是典型的牧区饮食,吃起来又酸又有奶香味。

  另外,柯尔克孜人的日常饮食还有馕、锅贴、库依玛克(油馕)、包尔沙克(油炸面块)、曲依包尔沙克(油炸果)、烙饼、油饼、奶皮面片、油炸疙瘩、沙木沙(烤包子)、曲曲尔(水饺)、油馓子、奶油稀饭、抓饭、拌面、花卷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与各族人民共同聚居、共同生产与生活,柯尔克孜人的饮食结构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蔬菜开始进入农牧民的家庭,饭菜的品种也日益丰富多彩了。

日常饮品

  茶是柯尔克孜族不可缺少的饮料。他们喜欢砖茶,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奶茶是常用的饮料,其作法是先把茶叶放在水壶里煮沸,再加入些奶子和食盐,就可以饮了。亦饮用小米或麦子做的“包扎”。他们喜吃用牛羊乳制成的“库如特”(一种酸奶),这种食品味道很酸,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和脂肪,有助消化。

餐饮器具

  柯尔克孜族吃饭用手、刀、匙,灶具主要是用来做饭的铁锅、架锅的三角架和烧制奶茶的铜壶;农村和山区都使用木头制作的碗、盘、勺等餐具,坚固,方便而又经济,在城市则多用瓷器。制作面食时,没有案板,而是用皮子制成的擀面布。他们还将宰杀后经过加工的牛胃、羊胃作为容器,把做好的酥油都存放在里边。

建筑

  从事农业生产的柯尔克孜族已经住上了土木、砖木结构的住房。住宅多为平顶,长方形,以土盖顶,一明两暗,中间开门的一间为厨房,左右两间是父母及子女的住房。柯尔克孜族大部分牧民已有了定居的村庄和房屋,这种村庄一般都坐落在较平坦的山谷中,周围有少量的耕地。冬春季,牧民在村落中过冬;夏秋季,带着毡房到夏牧场中居住。帕米尔高原和天山深处的柯尔克孜族牧民住的毡房是雪白色的,着地周围用红柳或其他硬质木料制成圆形木棚,上接50-120根木棍支架,外面先围一圈芨芨草帘,草帘外再围以白色厚毡,顶部中央留有圆形大窗,可以通风和采光。帐内设有火塘和炉灶。门向东南开,进门右边是厨房,用精心编制的芨芨草帘遮盖。右后角为父母及年幼子女的铺位,左后角为儿子和媳妇的铺位,中间为客人的铺位,左前方陈放马具、狩猎用具。这种毡房,冬暖夏凉,居住舒适,拆卸方便,利于搬迁。

  柯尔克孜人很注重室内的装饰和布置。壁上有挂毯和帏幔,床上有床帏,炕上铺有地毯和花毡,花毡上铺有坐褥。不论是冬夏,也不论家里有多少被褥和枕头,都整齐的一层层叠在一起,沿房墙摆半周,形成一堵色彩缤纷的“花墙”。靠门的墙上钉有衣架,衣架上挂有精心刺绣的盖布,门有编织精致的门帘,窗有绣花的窗帘。室内的帏幔、挂毯、门帘、窗帘、床帏及其他饰物,图案以刀、枪、剑、戟及战争场面为多,也有山水、鸟兽、花木、蓝天、白云等自然景物的形象,设计别致,做工精美。

体育与娱乐

  柯尔克孜族的民间体育大多都源于民间游戏,民间体育和民间游戏,很难区分。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游戏有50种以上,它们是:赛马、走马赛、马背角力、马背对刺、刁羊、追姑娘、射元宝、拾铜钱、老鹰抓小鸡、兔子蹬腿、人背角力、大力士摔跤、蒙古式角力、找伴侣、借羊羔、索戒指、击手掌、蒙眼找伙伴、剪绳、随球跑、扔小棍、三髁子、滚球、劫罕王、捉谜藏、“马驹”赛、白杨树——青杨树、月下找羊角、打鹅鸭、攻皇宫、捉谜藏、打棍、成人赛跑、球击圈中人、盲人敲铁桶、找铃铛、藏髁子、传递头巾、护鸟、拣石珠、晕眩、“小马”赛、单腿跑、狼侵羊群、飞了飞了、荡秋千、牧牛人、人后藏头巾、九槽棋、牛牡棋、交叉棋、拔河、姑娘戏、牦牛式拉力等等。

  根据其基本形式和作用,柯尔克孜族游戏可分为三种类型:(1)体育型。如“赛马”、“刁羊”、“拔河”、“摔跤”、“兔子蹬腿”、“单腿跑”等等。(2)智力型。如“九槽棋”、“交叉棋”、“藏髁子”、“飞了飞了”等等;(3)娱乐型。如“找伴侣”、“蒙眼找伙伴”、“索戒指”等等。三种类型往往都是互相穿插,互相渗透的,是“寓体育于娱乐之中”的。另外,根据参加游戏人员的年龄,可分为老年游戏、青年游戏和儿童游戏三种。根据有无马匹参加,又可分为马背游戏等等。

  柯尔克孜族的游戏同整个民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柯尔克孜族在自己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为保卫祖国江山,抗击外来侵略,经历了无数次浴血奋战。因此,在柯尔克孜族游戏中“赛马”、“走马赛”、“马背角力”、“射元宝”、“刁羊”、“大力士摔跤”、“攻皇宫”等比勇敢、比力气、比枪法、比骑术、比智谋的项目占有显著的地位。同时“借羊羔”、“打棍”“牧牛人”等游戏反映了柯尔克孜族的畜牧生产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游戏中,可以见到历史上兄弟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痕迹。如“追姑娘”同哈萨克族的“姑娘追”、“白杨树——青杨树”同维吾尔族的“白杨——青杨”、“老鹰抓小鸡”同汉族的“老鹰抓小鸡”都有相似之处。

  随着历史的发展,柯尔克孜族的游戏也在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解放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柯尔克孜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日益提高,许多游戏项目趋于规范和普及。如“赛马”、“刁羊”、“马背角力”等,被列人国家正式体育运动项目。还有在过去作为柯尔克孜族谋生手段的打猎、放猎鹰、放猎狗、置狼夹、设陷阱等活动目前正向娱乐方向发展。

  赛马 是柯尔克孜族最常见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最精彩的游戏活动。赛马一般分为跑马赛、走马赛和跃马赛等。参加跑马赛、走马赛的骑手,一般都是十一、二岁的男孩,参加跃马赛的骑手,年龄不限。举行比赛时,马鬃和马尾用各种颜色的丝绸和布条打扮装饰。骑手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头缠红巾。赛程一般长达20-30千米左右。过去由各部落及阿寅勒选出几位裁判来主持整个比赛活动。由一位裁判先把骑手们从终点带到起点,然后,一声令下,骑手们往终点飞驰。途中,骑手们一边催马飞奔,一边擦拭赛马眼帘周围汗水。因为汗水流入马眼,就会减缓赛马奔跑的速度。当骑手到达终点时,众人高声欢呼,给自己的骑手助威。根据过去的习惯,赛马第一名可得九个银元宝、九峰驼羔、九匹马驹、九只羊羔等。牧民们认为,在赛马中得到奖励,不仅是得奖者的光荣,也是整个阿吾勒及部落的光荣。

  叼羊 在柯尔克孜语中称“吾抗辰”(争小山羊)或“科辰别律”(抢灰狼)。因为这是柯尔克孜族骑马争夺羊的一种对抗性很强的游戏。在赛场上,骑手们表现其灵巧的骑术、勇敢和智慧,同时,也表现他们所驯养的马匹的素质。总之,这种比赛充分表现出柯尔克孜马背民族的性格。

  摔跤 柯尔克孜族摔跤运动由来已久。很早以前,摔跤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而且是选拔部落首领、决定战争胜负的,甚至争夺汗位的一个主要条件之一。这项摔跤活动很有特色,主要形式为抓腰、抓缠腿带摔跤。在摔跤时,一定要把对方的头部和背部翻倒在地,才算胜利。如果只是下半身倒在地上,而上身不落地,还不能决定胜负。柯尔克孜摔跤运动决不允许抱腿、抓腿。另外,还有一种盘腿摔跤法。这种摔跤主要是摔跤双方盘腿坐在草坪或屋内,用一条腿钩住对方大腿,然后用腿把对方翻倒。进行这种比赛时,严禁用手和用身体其它部位。

  马上角力 为柯尔克孜族群众性的一种运动。参加比赛者,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马上角力要求人力和马力的有机配合,其一般方式为两人对抗。比赛开始时,双方选手在裁判们的引导下进入赛场,围观者呐喊助威,选手们在马上相互俯首鞠躬问候。如果选手都是妇女,双方还要在马上拥抱接吻,以示友好。当口令一响,双方纵马弛向不同的方向,然后又勒转马头,像两头拼死的猛虎,嘴叼着马鞭,飞速向对方冲来,用一只手紧紧抓住对方的手腕,猛拉向自己一边。当角力进入高潮时双方的头甚至偏到马镫两侧,选手和马匹均都气喘吁吁,最后,在这场角力中谁能把对方拉下马并落倒在地,就算胜利。角力赛中的优胜者,可得到多至一峰骆驼、一匹马、九只羊羔的奖励。

传统节日

  诺鲁孜节 是柯尔克孜人的传统节日,大约在叶尼塞河流域创造了生肖纪年法以后就有了。这一节日,与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每年的岁首举行,有辞旧迎新的意思;与生产也有密切的关系,庆祝上年丰收,为下年更大丰收做好准备;与当时的时疫也有关系,希望通过这一活动,特别是跳火堆,驱走这一年的瘟疫、病魔、灾难和晦气,迎来新一年的平安、欢乐与健康。柯尔克孜人过诺鲁孜节,全牧村人要围在火堆旁唱《诺鲁孜节歌》。欢度诺鲁孜节,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地改变,去掉旧的内容,增加新的内容。古代柯尔克孜人欢度诺鲁孜节,帽子上都要插一朵鲜艳的纸花。男女青年并非像今天这样,在一起跳舞唱歌,共度佳节,而是妇女登高远眺,男子在鼓乐声中驰马射箭,跳舞饮酒。这就是说,那时,妇女只能在高处看着男子进行各种游戏和比赛,而不能亲自参加。而今天,妇女可以和男子一样,做马上角力的较量以至和男子同登一个秋千架,同荡秋千,共庆佳节。柯尔克孜人过诺鲁孜节,家家都要做用七种以上原粮煮成的“克缺饭”,以祝来年五谷丰登。有些地区则是全牧村将各家的“克缺饭”集中在一起,男女老少共同聚餐,全牧村人互祝平安。

  掉罗勃左节 是柯尔克孜人的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这个节日主要是纪念一位名叫掉罗勃左的柯尔克孜族英雄而形成的。据说在很早以前,有位名叫掉罗勃左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因不堪忍受外族的欺侮,带领40位柯尔克孜族勇士,与统治者展开了英勇斗争。在一次交战中,掉罗勃左孤身陷入敌军重围,虽勇猛搏斗突出了重围,但他的坐骑已身负重伤。它驮着主人脱离险境,来到一片茫茫的戈壁后,因流血过多而死去。掉罗勃左为了悼念心爱的战马,他拔下一撮马尾,做了一支“柯亚克琴”,倚马而坐,拉起了对战马的思念和哀悼的乐曲。这悲壮的琴声,随风传到了掉罗勃左的亲密战友们的身边,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英雄身边,为英雄掉罗勃左的平安脱险而欢呼,并举行盛大庆祝活动。以后每年都举行这样的集会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活动就变成了柯尔克孜人互祝幸福与健康的节日。在节日里,全牧村的人欢聚一堂,共同聚餐和祝福,并举行各种体育活动。节日之夜,人们围坐在一起,听老人们讲掉罗勃左的英雄故事,夜深方散。这个节日在柯尔克孜历每年3月7日到9日。

  谢尔乃节 又叫“西依耐”、“依里特衣希”。是柯尔克孜人古老的传统节日。这一节日的时间大约在每年盛夏的6~7月份。谢尔乃节这一天,在柯尔克孜阿寅勒里,牧民们在一块平坦的绿茵茵的草地上摆上数十米长的餐布,全牧村的人不分老幼,围着餐布而坐,共进食物,共饮马奶酒。在酒足饭饱之后,年过花甲的老牧民,首先向村民们祝福,祝全阿寅勒的人生活美满,人丁兴旺,粮畜丰收。然后,抱起库姆孜琴,弹唱一段柯尔克孜人民联合其他民族共同抗敌的壮烈故事或史诗。接着让一位初露锋芒的青年歌手弹唱一首歌颂幸福生活的民歌,然后便由一位“玛纳斯奇”唱一段柯尔克孜英雄史诗《玛纳斯》的片断。谢尔乃节与柯尔克孜人的斗争史有关。据说古代柯尔克孜部落经常遭到外部落的侵略和掠夺,后来有一位英雄的柯尔克孜头人联合柯尔克孜各部及邻近其他受侵略遭压迫的民族和部落,共同抗击侵略者。他们团结一致,英勇斗争,终于赶走了侵略者,获得了自由。为纪念这一战斗的胜利,柯尔克孜人在每一年的这天举行庆祝活动,这就形成了今日之谢尔乃节。

  喀尔戛托依节 是柯尔克孜族妇女的传统节日。传说古代有一次柯尔克孜族遭到外来侵略,妇女们以歌声和舞蹈吸引敌人,掩护男人们转移牲畜后再来袭击敌人。后来,人们就在每年阳历五月初一举行仪式。久而久之,成为一种节日。“喀尔戛托依”意为“乌鸦宴”,在节日这天,妇女们聚在一起,穿上新装,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妇女主持下,先每人喝下一碗奶子,以示忠诚、洁白、勤劳。然后唱歌、跳舞、讲故事,男人们则为妇女们杀羊准备食物。

  马奶节 每年农历小满节气的第二天是柯尔克孜族的马奶节,由于柯尔克孜人每年从这一天起开始生产和食用马奶,所以逢此时节就要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天清早,人们穿上盛装到拴马处,在家长抓住马鬃祈祷后,由一个老年妇女挤马奶,先用一木碗初乳喂马驹,再舀一勺喂家里最小的孩子,以示小马健康生长,孩子纯洁幸福,然后大家分食挤出的马奶。这一天家家户户宰羊、做丰盛的食品,人们互相拜贺。节期一般为三天

  柯尔克孜族还按伊斯兰教的习惯过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这两个节日已被国家确定为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法定节日,古尔邦节放假3天,肉孜节放假1天。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